90后大学生角色适应及家庭亲密度相关研究

2022-11-01

一、研究背景

“90后”大学生占据高校中学生的主流, 这一概念也在学术领域成为一个学术研究范畴及方向。从家庭环境方面来说, “90”后大学生群体之中独生子女所占据的比例较高, 可以说是所有大学生群体之最, 且其在成长的整个过程之中, 大多都是作为家庭的中心而存在, 这就使得其从小习惯于被关注, 可能会形成自我中心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在当前阶段的研究发展职中锋, 将“90后”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或研究课题的论文著作较多, 且已经从原本的社会纪实领域, 逐渐延伸到包含教育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在内的纯学术领域, 并使之形成了一批初步的且具有较高重要性的研究成果, 最终形成了一种研究范式。

二、文献综述

目前, 学术界对“90后”大学生的研究主要而且广泛的涉及到90后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状况以及探讨对90后大学生的教育的对策方面的研究。张宝君认为, 当代“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行为上, 依赖性强, 假性成熟;在情感上, 虚荣心强, 焦躁不定;在思维上, 观念超强, 思想前卫;在认知方面, 逆向而行, 悖与常理。孙维胜认为, “90后”大学生在实际适应性及实际亲密度方面存在发展失衡的问题, 其主要体现在实际适应性呈现出大幅度降低, 而实际亲密度则呈现出大幅度升高;在不满意度方面, 女大学生相比于男大学生在不满性方面较高;在实际亲密度方面, 城镇大学生与农村大学生相比呈现出较高的现象, 且大学生父母文化较高的, 则与低文化的相比有较为显著的提升。

刘秀峰认为, 在当今”90后”大学生在大学校园之中作为主力的情况之下, 强化对人生观现状的关注, 并同时展开教育理论方面的针对性探索极为必要, 这己成为当前阶段大学德育教育开展的一大迫切课题。

虽然当前阶段在研究成果方面较多, 但由于范围较宽, 有争对性的对90后大学生的研究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挖掘与探讨。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程序

经过文献资料查阅、寻找现有量表, 整理文献资料并归类等过程, 初步完成90后大学生角色适应与家庭亲密度的问卷。问卷计分为5点李克特量表形式。

(二) 研究对象

四川某大学的“90后”大学生, 年级分布为:2016级、2017级,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

(三) 数据处理方法

使用SPSS23.0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进行因素分析、信度分析、相关分析等。

四、研究结果

(一) 研究被试

正式施测被试选取的是成都某高校在校学生。开展调查的问卷总计300份, 而回收到的调查问卷总计275份。其中, 经整理后具有有效性的问卷总计233份, 在有效率上呈现为84.7%。

(二) 变量分析

研究对象的差异检验:“90后”大学生角色适应量表在的性别上因子2、因子3、因子5上没有显著差异, 在因子1上P为0.02有显著差异, 在因子4上P为0.021有显著的差异, 并且在此两个因子中性别上的差异达到显著。“90后”大学生角色适应量表在的年级上因子1、因子2、因子3、因子4上没有显著差异, 在因子5上P为0.001有着明显的显著差异。

(三) 角色适应量与家庭亲密度的相关性

通过对角色适应量表总分与家庭亲密度总分的双变量相关分析, 得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197, 属于显著性相关, 被试的角色适应越好, 那么家庭亲密度也就越好, 自身和家庭联系也会更紧密。

注:**P<0.01

五、结论

通过对90后大学生角色适应与家庭亲密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1) 90后大学生角色适应和家庭亲密度上不存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 但在家庭亲密度因子方面女生与男生相比则明显较好。 (2) 从整体上来看, 家庭亲密度与大学生角色适应方面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年级差异, 其主要是呈现出随着年级升高而下降的这一发展趋势, 但其在各维度以及因子水准方面, 存在着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但就总体而言, 大一阶段为适应相对不良的一个时期。 (3) 在生源方面, 学生生活差异较为显著, 其中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 在学习适应性方面发展的更好, 相应的水准也更高, 但于专业兴趣方面, 则呈现出城市学生优于农村学生。 (4) 就科别类型而言, 在自我情绪调节方面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 其主要是体现在理科与文科方面, 但其在各维度以及因子水准方面, 存在着发展上的相对不平衡性 (5) 在家庭亲密度方面, 与其他家庭模式相比, 在自由型的家庭模式之下成长的学生, 其在适应性方面明显较高, 同时缠结的教养方式在适应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这对中国传统家庭模式所具有的特征良好的反映。 (6) 在家庭沟通问题上, 自我评估高的学生的家庭沟通也较高, 且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 此时自我评估与家庭沟通方面所存在的关系较大。 (7) 就总体及各维度与因子水准方面来看, 大学生角色适应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

六、建议与展望

(一)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对于学生而言, 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帮助其更好的悦纳自我, 使之能够对他人及自身与他人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与评价, 进而能够帮助其在人交往之中, 良好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最终构建出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 应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开展之中, 对大学生展开积极的引导, 使之能够树立起正确的自我意识, 并实现对其人际交往能力及人际关系适应能力方面的有效提升。

(二) 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

进一歩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方面的建设, 促使其专业化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第一点, 应对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比例及数量进行提升, 应注重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能力的提升, 并强化此过程之中对心理弱势学生群体的注重。第二点, 应积极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 避免单方面知识传输性教学, 强化对学生心理调适能力方面的培养, 此时可强化对心理学游戏的应用, 促使学生对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及相应心理调适技能良好掌握。第三点, 心理咨询机构应对心理学知识及心理咨询理念方面加大宣传与普及力度。

(三) 引导家庭努力培养孩子各方面适应能力

总而言之, 家庭教育在对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培养方面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此时, 家长必须对自身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及做法加以改变, 加强对孩子人际交往、自主学习、心理调适、独立生活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四) 研究展望

经研究之后可知, 其所得出的部分研究结论, 对前人研究的成果进行了验证, 但以此同时, 部分研究结论与先前的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一致之处。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其原因可能是被试取样在不同的研究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当然其原因也可能是在时间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家庭环境以及大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所造成, 这便需要展开进一步的研究验证及考察。就当前阶段的高校教育开展来看, 90后大学生群体所存在的角色适应问题, 已经逐渐成为了当前高校心理工作之中的核心性内容。在本次研究的开展之中, 可以明确的是从家庭沟通到自我评估, 这5个因素上, 有部分统计变量没有呈现显著差异, 但在实际观察中确是存在差异的, 这种结果有待于对适应性问题做深入探讨。

摘要:“90后”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其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期, 并且也是他们处于人生学习转折阶段的关键时期。“90”后大学生群体之中独生子女所占据的比例较高, 可以说是所有大学生群体之最, 且其在成长的整个过程之中, 大多都是作为家庭的中心而存在。

关键词:90后,大学生,角色适应,家庭亲密度

上一篇:PLC在油库泵房自动控制中的应用下一篇:车用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工艺与设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