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论文

2022-04-29

摘要:新时期高校党务工作者应以先进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校内资源为支撑,以社区、社会为舞台,以高校90后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及考核机制为依据,建立创新性90后大学生党员培养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90后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工作逐渐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以及创新化,进而为我国的社会建设培养大量的优秀工作者,推进我国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论文 篇1:

新形势下推进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同感的思考

摘要:90后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在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同感

自2008年以来,随着越来越多90后走进大学校园,他们个性张扬、独立务实等独特的思想心理特性,对时下的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而科学分析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形成—变化的规律,掌握其思维模式和行为特点,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

一、加强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作为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为此,加强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是刻不容缓的。

我党历来重视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与教育工作,尤其是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工作的重中之中。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同时,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党中央还实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并于2005年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独立出来,二级学科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2005年又增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2]。目前,全国高校中已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硕士点7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5个,硕士点453个[3]。这些既显示出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高度重视,也突显党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关注和殷切希望。

马克思明确提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毛泽东进一步指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全面地回答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深刻理解并全面掌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站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战略高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来武装90后大學生的头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目标。

二、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现状

90后大学生出生和成长在中国社会经济改革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二十年,也是社会结构转型最为激烈、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迅猛、人们思想观念最为解放、价值观最为多元化的时期,这个时代大背景给90后大学生打上了鲜明的烙印——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2010年4月笔者作了一次关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同感”的问卷调查,随意抽取了福建农林大学下属的18个院,共2 003名泛90后本科生,当问及“你信仰马克思主义吗?”有1 250人(占62.4%)选择信仰;753人(占37.6%)选择不信仰。

第一,价值观多元化。在参与调查问卷的2 003个大学生中,共青团员占81.9%,中共党员占14.2%(其中预备党员占5.2%),非党派人士占2.9%,其他占1%,其中共青团员和中共党员占调查总数的96.1%。而当问及“你是否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唯一的信仰”时,有79.6%的大学生“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唯一的信仰。这么大的反差,直观地反映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和社会诸要素的急剧分化和重新组合,中西方文化思潮激烈撞击,新旧道德规范激烈碰撞,90后大学生们首当其冲。如,在当代大学生活中,大学生群体有紧跟港台流行,有哈韩哈日,有追逐欧美时尚,也有崇尚传统文化。这种差异性从深层次来看,正是围绕着价值观问题展开的一系列矛盾,诸如在人与物、取与予、群与己这些基本关系上,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认识模糊、选择困惑,导致其行为消极、积极并存。

第二,轻理论,重实效。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利益关系的复杂多变,90后大学生更加务实,关心实际,而非抽象的哲学理论与精神信仰,因此,他们更关注具体实践能力的锻炼,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如,大部分同学认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才最重要,因为它是个人发展和今后家庭生活谋生重要的路径或手段,何况目前大学生面临考试压力、就业压力等前途问题,以至有些大学生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课程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获得学分而已,甚至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马克思主义无用论。在本次调查中,53.4%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课程其“意义一般”,17.8%的学生认为“意义不大”。由于没有从思想上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学习,因此,许多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知之甚少,不了解的占18.1%,有所了解的占66.4%,而很了解的人数仅为15.5%。因此,当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大学生的影响”时,作为“我的行为标准”的仅占16.2%,“面对重大事件时会想起”的占39%,34.4%的大学生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剩下9.4%的认为“没有影响”。

第三,思维独立,观念民主。在问及“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态度”时,“热情主动”的占22.1%,而被动的由上课、开会学得的占63.4%。本次的问卷调查,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不佳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对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结合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性,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90后生活在全球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网络世界。网络信息的透明、快捷,网络的交互性、平等性,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大为增长。这些观念开放、富有个性的90后大学生喜欢自主展示思想,趋同意识很淡,因此,他们大都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死板的教学模式,而是希望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力,可以自由地与教师、同学平等交流,并渴望获得他人更多的关注与认同。

三、推进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

(一)推进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从价值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作的本质规定。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纽带,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基础构建而成的,它蕴涵着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切实有效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广大青年学生的自觉追求,就必须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既是一个理论工程,又是一个心理工程;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又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90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90后大学生,从而为他们缔造一个主流信仰和宏观规范,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使他们更加了解我们将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和“怎样建设国家”,从而在他们的心中构建共同的价值理想和精神家园,情有所系,以激励青年大学生为实现共同理想和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价值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核心与基础,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在90后大学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深层次地影响90后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有利于推进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推进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必须与大学生的实际相结合,突出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不断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原理本身”[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辉煌胜利的成功法宝,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也是把理论学习引向深入的重要环节。实践对90后大学生了解社会、掌握国情,增强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提高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就必须与广大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等实际紧密结合,回答和解决当代大学生关心的专业学习、人际交往、社团工作、社会实践、升学就业等热点和难点问题,消除马克思主义高高在上或本本化而脱离大学生生活实际的生疏感,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对广大青年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突出实践性,才能引起当代大学生的注意与好感,进而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实践,并通过社会实践大课堂的锤炼,把科学理论与生动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把党的地位与国家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理解,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并在实践活动中积极自觉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三)推进90后大学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必须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相结合,突出民族性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的历史环境中所阐发的“新原理”,它既坚持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熟谙中国的实际并时刻紧扣这一实际。中国化从价值层面来讲首先就是一个民族性的认知范畴,一个理论体系只有做到民族化,才能凸显理论的本国特色。对中华民族而言,中国特色亦即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民族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标志。黑格尔曾说:“一个民族除非用自己的语言来习知那最优秀的东西,那么这东西就不会真正成为它的财富,它还将是野蛮的”[7]。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要在中国的社会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获得中国人民的认可,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的认可,就必须把其基本理论不断融入中国民族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文化元素之中,因为鲜明的民族特色可以为一种理论提供广泛的民族情感和心理认知基础。

因此,推动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就必须考虑民族性的特征,重视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中汲取营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民族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相融合,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精髓渗透到大学生群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去。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才会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会具有广大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才能加深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和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才能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意识,并将这种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的价值追求演化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习动力,进而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四)推进90后大学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必须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突出時代性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它的时代性特征,即它是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发展的真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一贯的理论品质。正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明确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8]。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到十月革命的成功实践再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都是在与时俱进中实现的,无数的革命与建设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正是通过鲜明的时代特色彰显出来的。

推进当代大学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就要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90后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建设者,继往开来,担负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创建和谐小康社会的重任。因此,必须激发大学生的时代精神与创新进取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首先要转变其中那些与时代特征不相符合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利用全球化带来的便利,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走出传统的思维定式模式,根据变化发展了的时代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新内容和新观点,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用切合时代要求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来解决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把创新进取意识教育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的始终,把从创新意识的树立到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系统的综合过程来抓好抓牢,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在帮助大学生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不断推进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同时也要帮助他们树立创新进取意识,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大学生在专业实践领域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探索和提高。

综上所述,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融入大学生报国为民和实现个人理想的奋斗过程中,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努力推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积蓄力量。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

[3]谭浩.让理论更贴近大学生[N].中国青年报,2010-05-25(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5]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39.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6.

[7]苗力田.黑格尔通信百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0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作者:游龙桂,陈 文

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论文 篇2:

如何加强90后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

摘 要:新时期高校党务工作者应以先进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校内资源为支撑,以社区、社会为舞台,以高校90后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及考核机制为依据,建立创新性90后大学生党员培养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90后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工作逐渐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以及创新化,进而为我国的社会建设培养大量的优秀工作者,推进我国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党员;培养模式;创新;社会化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各种各样的观念和思想不断冲击着新时期90后大学生党员原有的思想观念,许多高校的党建工作者虽然对大学生党员的培养都提出了相应的培养模式,但大多只是片面的探究,缺乏系统性和实践性。基于此,为了加强90后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将90后大学生党员培养成适应时代发展并能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型人才,对于大学生党员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将对90后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创新等进行研究与探索。

一、加强90后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作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中的先锋模范,90后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方面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应当牢牢抓住90后大学生党员这一模范群体,积极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使其对高校的其他大学生形成良性的影响,使90后大学生党员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继承者及传播者,以此为基础,积极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渗透及影响,我国高校要立足自身思想文化建设,加强对新时期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使得90后的大学生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素质教育,通过学习和践行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等,从自身的思想培养做起,积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人生观,通过不断地磨练与成长,使其树立起理性的地位观、群众观等等,养成心系于党、情系于民的优良品格,为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贯彻党中央关于人才培养精神的需要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事业的希望,新时期的高校,应当以培养青年人才队伍为战略重任,加大对90后大学生思想等方面的培养,采取及早选苗、重点培养等方式,使得新时期的90后大学生对推动生产技术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通过引进优秀的90后大学生加入党的建设,提升整个党员队伍的文化知识结构水平,为党员队伍的建设发展提供新生力量,不断促进党建工作的高效进行,继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又快又好发展。

(三)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各方面的需要,我国高校在招生方面逐渐放宽了限制,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且随着高校与外界的交流逐渐频繁,使得高校汇聚了各类型的青年大学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错,各自发展,也使得新时期高校学生对校园文化的思想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鉴于此,当前的高校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及心系学生发展的理念,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想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构建和谐奋进的校园,进而引导90后大学生自觉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创造紧紧结合起来,积极投身党和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发挥90后大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并据此来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有序发展[1]。

二、90后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不高,入党动机不纯

近年来的高校发展中,存在着部分90后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的现象,一些人将入党当成了自己以权谋私等的主要途径,带有一定的投机性和功利性乃至虚荣性,部分90后大学生直接将入党作为自己评奖评优的通道,亦或是为了毕业后好就业等等,此外,部分90后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不高,进而导致其对相关理论的学习不够透彻,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不能进行充分的了解,对党内存在的个别腐败现象认识偏激等,使得其模范带头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

(二)个别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标准把握不严格,发展程序不正规

在当前的高校发展中,对于党员人员的培养及选取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些基层支部仅仅以学习成绩作为引入党员的参考条件,不注重对思想方面的考察,这种发展高校党员的模式下,使得被发展的90后大学生党员都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用在了专业学习方面,这种局限性做法的后果就是90后大学生党员缺乏对党的政治理论学习及党团活动的兴趣,甚至一些基层支部无原则地为“关系学生”放宽发展标准,使得发展为党员的部分90后大学生思想不够先进,此外,还存在一些基层支部缺乏大学生党员发展计划的现象,有时一次发展十多个,有时却一年只发展几个,另外,在90后大学生党员的组成方面也不尽合理,存在高年级突击发展、低年级很少发展的现象,使得对预备党员的考察流于形式,造成个别新90后党员的素质不高[2]。

(三)对90后大学生党员的管理、监督不健全,系统性不强

近年来高校在90后大学生党员的管理方面不尽完善合理,对90后大学生党员身上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等不能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由于怕影响90后大学生今后在社会上的发展,即使90后大学生党员犯了重大错误,基层党支部也会从轻处理或一带而过,不注重党员的自我批评与反省,也很少进行深入的思想交锋和批评。另外,在考核方面,一些高校党支部没有建立起符合90后大学生党员实际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不能形成对党性教育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的有效整合和系统运作,一些基层党组织更是重发展轻管理,忽略了对90后大学生党员的有效管理与考核。

(四)对90后大学生党员的教育方式陈旧,针对性不够

90后大学生党员是新时期高校中党员新生力量的代表,对于他们进行党员教育方面也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但纵观当前,一些高校的党支部学习氛围不够浓厚,且大多实施单向灌输式的党员教育,内容缺乏实效性,手段滞后,形式单调,不能形成对90后大学生党员的有效教育,加之缺乏与90后大学生党员本身及社会现实发展的有效结合,使得整个教育不具深入性和系统性,更没有形成对90后大学生党员的感染力,致使不少90后大学生党员觉得教育信息滞后乏味,丝毫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此外,一些基层党组织还忽略了对预备党员的教育,仅注重发展党员阶段的教育,存在着对已发展的90后大学生党员以使用代替培养的现象,思想教育培养等严重缺乏,不利于90后大学生党员的更好发展[3]。

三、90后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创新探讨

(一)高校与社区党建资源共享机制

在新时期的90后大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为使90后大学生党员进入社会工作后能继续发挥其先锋模范的作用,应注重高校与社区的联合培养,实现两种机构联合下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以及相互的促进发展,通过组织与生活的结合、党员教育与支部活动的同步进行的新形式,让社区成为大学生党员文化交流和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实现党员与党组织活动积极性的全面提高。

(二)“社会化”平台下的学校与社会协调机制

对于90后大学生党员的培养,要利用好“社会化”这个平台,通过建立高校与社区参与的90后党员发展联合工作小组,进行两个机构的分工协作与齐抓共管工作,对进入社区的入党积极分子和90后学生党员进行统筹规划和培养,形成党员、党小组以及党支部全方位的服务网络组织结构。对于学生党支部和社区党支部的工作进行明确分工,前者负责90后学生党员发展的全过程,后者则负责学生党员的培养和考核工作,相互协作,共同推进90后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工作。

(三)高校学生党员委员会联合培养机制

对于高校90后大学生党员的培养,高校党支部要积极进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双向互动,在90后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养以及后续的管理过程中引入社会资源,并注重高校与社会联合培养与考核,提高和保持90后大学生党员的质量,使大学生党员通过与社会的磨合为将来进入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合理高效利用社会资源,为90后大学生党员搭建一个优质的平台,可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4]:

1.“一个讲堂”——党员大讲堂。作为党员发展的必备与基础,党课是实施90后大学生党员培养的最重要环节,反观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在进行党课教育的过程中,大多展现出授课形式单一以及内容过于理论化的现象,但是经过运用90后大学生与社区党员一起上党课这种形式与方法,对于大学生党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都有很大的提升与培养,又使90后大学生多了一条观察社会与了解社会的渠道,让大学生党员真正地明白党员的职责和肩负的重任,提高其使命感。

2.“两个创建”——和谐校园、文明社区。我国进行党建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储备更多、更优秀的建设人才,要进行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有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作为培养的前提,而90后学生党员在和谐校园的创建中担负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应结合和谐校园、文明社区与党建工作,进而激发90后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借鉴文明社区创建的先进工作经验和方法,运用到和谐校园的创建中,在创建的过程中,积极组织学生党员进行相关的法律知识的宣传以及科技知识、卫生知识的普及,在社区通过党群互动和学群互动的举行,结合起学生党员和社区人民的热情,推进和谐校园和文明社区的创建工作。

3.“三项服务”——义工服务、实践创新以及社区管理。在90后大学生党员培养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义工服务的宣传,义工服务主要包括困难帮扶、爱心助残以及义务支教等形式,主要对象是孤寡老人、困难群众以及留守儿童,在义工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党员要积极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水平,关爱弱势群体,奉献爱心,履行一个共产党员的社会职责。在大学生党员进入社区工作时,相关人员应安排其到社区的日常管理中,并分配适量的任务,逐渐发挥大学生在社区管理中的骨干作用,进而实现培养和服务以及考察的目的。

(四)“社会化”平台下90后大学生党员考核机制的建立

基于“社会化”平台下的大学生党员培养,应建立并完善其考核制度,在原有考核机制的基础上,加入“两卡一评”的考核方式[5]:

1.社区服务记录卡,这张卡的内容主要有90后大学生党员进行社区服务的项目、地点以及时间等等;

2.社区群众满意卡,这张卡的内容主要有社区群众的满意度,进行社区工作的连续性以及工作的效果等等;

3.“一评”就是大院答辩制度,这种制度的实行需要学生在入党的时候接受答辩委员会的问答,从不同的角度对入党学生进行考察提问。

(五)建立“社会化”平台下90后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支持体系

基于“社会化”平台下的90后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应建立配套完善的支持体系,保障90后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真正意义上提升90后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支持体系包括社区、学校协商下提供的一定数量的经费支持和相关保障制度的实施,以及设立符合社区发展需要和大学生党员培养需要的项目和服务岗位等,促进90后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发展。

综上所述,对于90后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及队伍建设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学校、社会应积极团结协作,为90后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平台,进而建立创新型大学生党员培养模式,推动90后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的规范化和创造性,从切实加强新时期高校的党支部建设、加强90后大学生党员教育等方面对90后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培养,使其具有实干精神和创新意识等,并在此基础上为高校青年学生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促进高校教育环境的和谐,为90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促进我国党员教育的大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繁荣。

参考文献:

〔1〕王欣欣.“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3.

〔2〕黄莺.“90后”大学生党员的人格特质及其教育对策[J].浙江学刊,2012,(2):215-219.

〔3〕谭斯咏.90后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革新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11):37-38.

〔4〕洪梅.关于建设和谐型大学生党员队伍的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1):186-187.

〔5〕李蔓荻,郭辉,苏萌,陈晓莉,白俊杰.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现状调查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1).

(责任编辑 张海鹏)

作者:万东方

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论文 篇3:

激励视角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研究

摘 要:信仰是一种激励,拥有信仰可以使人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在信仰的养成过程中,激励手段的合理运用可以起到促进作用。我国意识形态的规定性和主导文化思想的客观要求,决定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的重要性。本文从激励的视角出发,分析激励与信仰之间的联系,指出大学生马克思主義信仰培养的重要性;并结合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指出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寻求解决方案。

关键词:激励;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四个危险”中,“精神懈怠”首当其冲,而“精神懈怠”的根本和关键原因,就在于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淡薄。诸多关于大学生马克思信仰的调查问卷显示,大学生的马克思信仰问题不容忽视。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在一部分大学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思想问题,主要是:有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有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团结协作意识较差,有的艰苦奋斗精神不足、心理素质脆弱,有的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影响较深。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本文从激励的角度探讨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

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与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

以驻济部分高等院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研究大学生马克思信仰的相关问题,调查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

1.多数大学生认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倾向于信仰马克思主义。表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也反映了贯彻主导意识形态方面的成果是值得肯定的。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表示肯定,坚信和相信马克思主义的占73.3%。

2.多数大学生认可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模式,但总体评价不高。问题较多的集中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教育方式有待改进、学校及教师不够重视等。

调查显示,53.5%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评价不满意;43.4%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要与现实生活贴近;20.8%的大学生认为应改善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方式和方法;15.3%的大学生认为教师自身信仰和素质较差;34.26%的学生认为学校对信仰教育不重视。

3.大学生思想受多元意识形态冲击较大。信仰中,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常占有较大比重,信仰务实性强。

调查显示,18.2%的大学生信仰选择功利主义;17.3%的大学生信仰拜金主义;20.8%的大学生信仰实用主义;12.5%的大学生信仰个人及时行乐主义。

(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的成因

当代大学生从年龄上看,多属于“90后”。“90后”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转型时期、经济腾飞的网络时代。他们在长辈的呵护下,感受着社会、时代的变迁,面临着竞争的残酷和就业的压力,也遭受着多元价值观和思想的冲击,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90后”大学生是朝气勃勃的一代,他们对未来充满了自信与激情。他们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个性张扬并强调自我。他们能主动的获取信息,希望与他人包括长辈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喜欢新的观点、事物,摸索新的思路、途径。因而对传统的灌输式、死板的教育模式难以接受,对脱离现实的、重理论思想的教育内容兴趣不大,总体评价不高。

“90后”大学生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成长起来的。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思想。尤其是互联网,它承载了多种媒体形式,以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互联网的优势特点使得当代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更便捷、渠道更多样化。它渗透和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弱化了以往大众传播媒介以及家庭、学校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增强了官方意识形态传播的不可控性,使大学生更容易接触到多元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并受其影响。

“90后”大学生处在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变革的环境中。他们享受着现代化发展的成果,也担负着更激烈的竞争、生存的压力。他们的忧患意识更强,认知更加理性化,更讲究务实、实惠,效益观念、利益观念、功利观念更鲜明。这些思想和观念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在他们的意识形态和信仰中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因此,大学生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培养自己的信仰时,往往目的性强,功利性强。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与激励的关系

(一)信仰是一种激励

激励的方式方法通常可以分为两类,即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是一种简单、粗犷,而往往有效的激励方式,它可以包括高薪、福利保障、公费旅游、意外奖金、生活必需品的免费发放、高比例的提成,等等。当然,金钱不是万能的,精神激励同样重要。精神激励的方式也可以有很多种,包括信仰、梦想、机会、认同、形象、职位、赞美、友善、和谐、分享快乐、信任,等等。其中,信仰是精神激励的最高境界。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信”相对于“疑”,指的是相信、确信、坚信,不怀疑;而“仰”相对于“俯”,指的是仰望,不低头,可以引申为崇敬,虔诚。信仰可以认为是人们对一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其他一切意识形态的最高意识形态。因此,信仰对人的影响与激励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正如梦想对于人的影响,投资人要善于把梦想转给创业者,创业者要善于把梦想转给员工,员工要善于把梦想转给客户,如此成功的概率才容易增高。有梦想就有创造,就会不计回报。有梦想,有信仰,就不会在乎物质利益的回报,那更大程度上是奉献的,而不是用来交换或者拿来投资的。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信仰,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奉和遵循。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内容的坚定。它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学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实践活动以及马克思主义者的伟人风范。二是对马克思主义精神追求和行为指南的坚定。它包括信仰者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无限向往和对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终极关怀以及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引入人生实践,成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邓小平多次说过,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历史经验已经证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中一个核心和首要的问题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共产党领导人民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中国道路的成功和苏东剧变的悲剧都从正反两个方面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与激励要求

信仰属于精神的内容,但精神与物质之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调查结果显示,在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过程中,大学生既关注精神层面的内容,又关注物质层面的内容,这是不容忽视的现实。

正如一个企业要增强内部的凝聚力和对外的扩张力,就需要做好员工工作。而激励是发挥员工潜能的重要手段。从精神激励的角度讲,企业要建立自己的文化、精神、理念,要培育和谐融洽的氛围,才能吸引和留住员工,这种竞争优势具有不可复制性。同样,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不得不走压缩饼干式的道路,须克服重重困难,这就要求我们须坚定我们的理想与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然而,只强调精神激励是不够的。从物质激励的角度讲,有条件的企业更乐于采取简单有效的物质激励手段。企业的薪资、奖金、福利等,都是员工关注的现实问题,与员工的利益息息相关。在社会变迁、竞争激励的大环境下,物质激励手段往往更受人们的青睐。许多情况下,员工正是因为这些物质利益的满足而倾向于接受企业的理念、文化。同样,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同时,如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与完善,不断中国化、大众化,为马克思主义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撑和现实印证,使广大人民能够在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得到实惠,尽可能多的享受到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那么这种物质激励会使作为精神激励的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贯彻更加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作为精神激励手段,马克思主义信仰在贯彻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如教育方式、手段与时代不同步,教育内容与现实脱节,高校与教师对信仰贯彻不够重视等,情况不容乐观;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思想信仰中越来越多的关注物质方面的内容,如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更多的考虑信仰本身的现实说服力和实际效用。这都是我们在培养马克思主义信仰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合理运用激励手段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

(一)精神激励必不可少

歌德说:“世界历史的唯一真正的主题是信仰与不信仰的冲突”。人类的精神发展指导着人类的实践活动,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人是肉体和精神的有机统一,人不仅需要可以裹藏身躯的物质生活家园,还需要可以寄放灵魂的精神家园,否则便因失去自己的生存之根而不知所措。马尔库塞说:“与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相伴随的是人的精神的不断丧失,人们在更多的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对如思想、信念等许多东西却越来越淡漠”。列宁说过,历史和现实的斗争实践表明,在思想政治领域里,始终存在着由谁来占领阵地的问题,不存在“真空”地带,也不可能有什么“中立”现象。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因为,我们不去占领思想政治领域的阵地,“他们”就会去占领。邓小平曾经说过,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这要求我们始终坚定不移的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和核心价值来武装我们的思想,指导我们的实践。

以下就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灌输力度。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往往对一个国家的未来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这个文化相互渗透、意识形态不断斗争的时代,我国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信仰中已出现了诸多与主导文化、主流意识形态不和谐的因素,而且有扩大的趋势。因此,在思想政治领域方面,我们时刻不能放松。思想政治领域的攻城略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养,重视相关理论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还要扩大灌输力度。正如商品营销推广中不断播放的商品广告,正如企业管理中经常进行的学习、培训、交流、座谈会,通过可控的、有选择的、大频率的信息宣传、引导、激励,可以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自觉不自觉的心理暗示,从而使人们对产品及组织产生认可、接受,形成忠诚。经济思想领域的类似做法,同样适用于政治思想领域。在某些国家中,这种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力度是很大的,也往往存在争议。需要指出的是,增强灌输力度是可取的,而对非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我们应采取尽量包容的态度,并讲究主流文化及意识形态的灌输技巧,使这种“操纵”易于人们接受。

二是丰富、改进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的方式方法,提升学习兴趣。当代大学生在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他们易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敢于尝试,乐于主动。对教师主导的、形式单一的、“填鸭式”的教育培养模式反感、难以接受,因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通过座谈了解,多数学生希望教师上课能够形象生动,调动氛围,结合实际,运用多媒体。这些都是教师以后工作的需要关注的重点。

此外,在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中,学生的参与与互动也尤其重要。因为自上而下的灌输,效果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往往不如自下而上的参与来的好。可以通过讨论、座谈、问答、演讲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机会。因为参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是一个认同的过程。

再者,在传播媒介的运用方面,网络有着以往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已渗透到方方面面,并影响着其他传播媒介的传播方式和内容。网络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养工作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我们应尽可能的克服网络的负面影响,发挥网络的优势。可以尝试建立一些“红色网站”、“绿色网站”等,运用这些网站在灌输主导意识形态的同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关注学生关心的考试、就业甚至婚恋等问题,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网站成为学生学习、成长、信仰培养的平台。

三是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创新工作,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化发展中尽可能的与实践相结合,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说服力与可信性。鄧小平告诫我们,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我们所信奉的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正是它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才使它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正如其他的科学理论一样,马克思在中国的发展也会经历一个长期的本土化过程。需要大量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经过长期的摸索探讨,总结反思,得以不断完善。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马克主义信仰培养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列宁深刻的指出,工人们之所以会自发地接受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控制与支配。原因很简单: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渊源比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久远得多,它经过了更加全面的加工,它拥有的传播工具也多得不能相比。由此可见,我们的理论需要创新与完善,需要来自实践,指导实践。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过程中,我们应善于观察、总结,使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知识,伴随实践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不断充实完善,并在实践中焕发勃勃生机和无限魅力。

(二)物质激励相得益彰

马克思曾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这种利益是如此强大有力,以致顺利地征服了马拉的笔、恐怖党的断头台、拿破仑的剑,以及教会的十字架和波旁王朝的纯血统。就是说,利益决定思想,是思想的基础,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以追求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利益矛盾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常说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对许多事情的分析,最后从根本上都需要寻求其经济上的原因。诚然,经济的、物质的因素具有根本意义。所谓声色滋味,孰能辞之,饮食男女,概莫例外。不管是一个企业、一个地区还是一个国家,利益的满足、物质的激励,总是有效而实际的。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属于精神激励。但精神激励的内容又常常和物质激励的内容交织在一起。二者的关系如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一样,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如一个企业送业绩优秀的员工去培训,给他们继续深造的机会,给员工充分授权,让他们有更多业绩,能够公平竞争得以晋升,等等,这些对员工来说既是精神鼓励,又隐含着物质激励。同样的道理,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仅仅从精神的层面考虑,物质层面的内容也是需要关注的。

以下就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鼓励大学生参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实践,其参与行为及学习成果与物质利益相关联。现代化的发展,使当代大学生一方面感受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的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生存压力和挑战。这种来自现实的渴望与压力,使他们在思想上更关注务实的因素、功利的目的。所以在调查中,被问及入党的动机时,许多大学生都表达为了找份好工作。大学生对物质利益的关注是客观环境使然,人之常情。正因为此,我们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过程中可善加利用和引导。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讨论、座谈、发言、演讲的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并使其参与行为与成绩与学生关注的学分、奖学金、精神和物质奖励、入党等内容相关联。同时,也可以鼓励用人单位,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参与的成果作为选聘及考核的重要参考。鼓励全社会的参与,对于培养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环境至关重要。因为有需求就有发展。这种环境对于马克主义信仰的养成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是使广大人民尽可能的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得到实惠,使大学生成为间接受益者。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人们的生活也确实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贫富差距在扩大。从1980年代初到1990年代后期,国际基尼系数,在短短的十几年间的发展速度,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可以企及。这是一个危险信号。近些年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问题,着力于使最广大人民尽可能多的享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实惠,而不仅仅使那些拥有较多资源的群体更多受益。当然,在这方面我们还有较长的路要走。邓小平说,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说到底,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政体,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倡导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和信仰,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只要我们抓住发展的硬道理不放,只要我们使人民在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解决好民主民生问题,那么我们的信仰就会拥有无尽的说服力和可行性。

四、结论

激励包括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信仰是最高层次的精神激励。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反映了信仰培养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如高校重视不足、理论与现实脱节、贯彻方式陈旧以及信仰中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这些问题既涉及精神层面的内容又涉及物质层面的内容。从激励的角度看,二者又往往相互交织,相辅相成。因此,在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中,既要注重精神方面的激励,也要注重物质方面的激励,二者相互结合,才能促使信仰贯彻效用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37/17883479.htm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2-6-16/2012-5-14.

[2]尹文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从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视角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2,(03):215-216.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190..

作者:李明勇 文卉 孙玫

上一篇:我国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论文下一篇:民办高校图书馆绩效考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