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兼职现状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2022-09-12

一、引言

兼职在提供大学生经济收入的同时, 也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加了就业竞争力, 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然而, 兼职也会带给缺少社会经验与法律知识的大学生一些负面影响。

结合文献研究, 我们进行了关于大学生兼职现状及相关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收据数据信息, 面向对象主要为北京市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调查问卷共16题, 主要包括兼职目的、兼职影响、兼职中遇到的问题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共发放问卷350份, 收回有效问卷320份。

二、文献综述

姚远 (2014) [1]指出大学生兼职行为的主要特征并从大学生个体和社会角度探讨了兼职带来的各项正负功能, 分析了兼职权益受侵害的现象与原因, 从多角度阐述了大学生兼职现象的发展趋势。

赵宝, 乔学斌 (2014) [2]发现学生兼职行为受到个人特征、经济特征、学校机会及地区特征等因素影响, 兼职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成长不利, 因此高校应合理引导和管理大学生兼职行为。

柯新华, 罗琼 (2013) [3]认为我国应当扩大劳动法的调整范围, 将大学生在企业兼职作为特殊劳动关系予以调整, 进行专门立法, 切实保障兼职大学生的劳动权益。

高志奇 (2014) [4]认为社会、学校与家庭应认真对待大学生兼职主流化、庸俗化问题, 积极引导大学生兼职, 防止因为兼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制约大学生成长与进步。

综合上述材料, 我们看出兼职是把“双刃剑”, 它使大学生获得实习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同时, 也可能让我们陷入盲目选择兼职单位而被侵权的圈套。所以, 大学生理性选择兼职单位, 掌握必需的维权相关法律知识还是十分必要的。

三、调查数据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分析

1. 大学期间是否有兼职经历

经调研, 六成受访者有兼职经历。说明大学生中兼职人数占多数。

2. 兼职原因与类型

在有兼职经历的受访者中, 兼职目的可主要归结为3个:为满足自己购买物质的需求 (30.09%) 、积累实践经验 (28.24%) 及为家庭减轻负担 (26.85%) ;而仅因爱好选择做兼职的人数只有总数的12.6%, 占较少部分。综合可见, 赚取收入及积累经验来增加就业竞争力是大学生选择在大学期间做兼职的主要原因。

兼职类型上, 最多选择为当家教或助教, 将近半数。由此可见, 大部分大学生选择利用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来赚取兼职收入, 而少部分人会选择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兼职工作。

3. 关于大学生在兼职时被侵权问题的分析

(1) 受访者遇到过的侵权行为

在做过兼职的大学生中, 未遇到过任何侵权行为的受访者达到总数的48.61%。在受到过侵权行为的受访者中, 曾被故意延长工作时间和被拖欠克扣工资的占绝大部分, 而受到性骚扰、被敲诈及其他行为均占小部分。

(2) 受访者面对侵权行为的做法

在被侵权受访者对待维权的态度上, 14.7%的受访者不知采取何种行为, 选择放任侵权行为, 赞成在个人权益被侵犯时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占比为74.64%, 说明大多数大学生维权意识较强, 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加以解决保护个人权益。

(二) 关于兼职影响的因子分析

我们对关于兼职影响看法的量表题进行了因子分析。

KMO检验值为0.886, Bartlett球形检验的P值小于0.05, 样本通过了检验, 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量表提取公因子, 并通过最大方差法进行正交旋转, 测量指标被归为3个不同的因子。见下表。

累计贡献率达75.98%, 说明这四个公因子对原始变量信息的解释能力良好, 可分别命名为——F1:能力素质影响, F2:学业生活影响, F3:外部负面影响。

通过因子分析, 可将兼职影响归类为能力素质影响、学业生活影响和外部负面影响这三类。

(三) 基于兼职必要性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将问卷的第七题“您认为大学期间做兼职是否有必要?”作为因变量, 选入第八题中的所有选项作为自变量, 采用有条件的向后逐步回归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经过迭代结果如下:

上表为模型拟合优度统计量及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说明拟合效果良好, 实际值和预测值没有明显差异, 整体回归模型的适配度良好。

上表是最终拟合结果, 有6个自变量入选, 分别是X1:我认为兼职会增强社交能力;X2:我认为兼职会提升就业能力;X3:我认为兼职会增加职业兴趣;X4:我认为兼职会耽误学业;X5:我认为兼职会加重身心压力;X6:我认为兼职会阻碍和同学的交往。由于常数项的Wald统计量的P值的大于0.05, 因此不能进入方程。由表中数据可以建立如下模型:

设某因素使得“受访者认为兼职有必要”的概率为P, 故可以写出Logistic回归模型为:

由回归模型, 自变量X1, X2, X3的偏回归系数是正的, 说明兼职会增强社交能力、提升就业能力和增加职业兴趣是受访者认为大学期间做兼职有必要的主要原因;自变量X5, X6, X7的偏回归系数是负的, 说明兼职会耽误学业、加重身心压力和阻碍和同学的交往是受访者认为大学期间没有必要做兼职的主要原因。

四、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通过分析数据得出, 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大学期间尝试兼职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对兼职给学业及生活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认同度较低, 说明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兼职的利大于弊。

大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学业与兼职时间的冲突时, 会选择听课, 在课余时间顾及兼职工作。另外, 大学生群体在现代社会兼职中属于弱势群体, 缺乏合理引导与保护, 易遇到侵权问题, 但多数人维权意识还是较高的。

(二) 建议

1. 个人层面

树立正确的兼职价值观。合理分配好学习与兼职的时间, 既不耽误学业, 也增加了社会经验。避免盲目选择兼职, 最好选择既符合自身爱好, 又能真正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兼职, 必要时还需咨询老师或家长。

其次, 增强相关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大学生在兼职时, 个人权益被侵犯的事件时有发生, 这时就需要学会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去维权。签署合同前应反复确认用人单位是否合法经营、相关经营证件是否齐全等问题, 另外, 若是有中介介入, 还需警惕其合法性, 最大限度地降低被侵权的风险。

2. 学校层面

各高校首先要明确自身在引导大学生合理与安全兼职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并积极开设相关教育课程或讲座, 成立有关兼职问题咨询的部门为大学生兼职提供实时指导。

可通过微信公众号、聊天群、校园网站等网络平台定期发布兼职信息及指导, 让大学生在及时发现适合自己的兼职工作的同时, 避免上当受骗。

3. 社会层面

由此次调查数据分析得出, 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是大学生在兼职时遇到侵权问题的一项原因。

因此, 国家应针对目前关于大学生兼职具体法律条文的空缺, 制定相应的法律, 对有关不完善的法律条文进行修改, 使大学生在维权时真正“有法可依”。另外, 由于自身力量较兼职单位更加单薄而选择在被侵权时不去与之抗衡的大学生较多, 所以在制定法律条规时, 还应充分考虑到大学生身份的特殊性, 平衡好大学生与兼职单位间的利益关系。

【相关链接】

兼职是指在不脱离本职工作的情况下, 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的第二职业。工作时间有很大的自由性。兼职也是为第三方提供体力或脑力劳动支出, 是一种利益关系。

兼职含义:区别于全职, 是指职工在本职工作之外兼任其他工作职务。兼职者除了可以领取本职工作的工资外, 还可以按标准领取所兼任工作职务的其他工资, 指非主要工作外的工作, 如果只做一种工作则叫专职。

中国一般不实行兼职的政策, 但在经济体制改革中, 允许职工在完成8小时工作任务外, 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 允许教师、科技人员、律师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兼职, 并取得相应的报酬。此外, 中国还有些兼职是不宜领取报酬的。如行政人员兼教学, 教师兼行政职务等。

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 是不允许人们从事本职工作以外的、有报酬的第二职业的。那时从事兼职被看作不安心本职工作“不务正业”是“种资本主义的自留地”。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在我们国家, 从事兼职才是合法的。

兼职推广, 从机构方面我们通常称之为CPS联盟, 从个人角度我们通常为网络推广员或者网络推广人员, 他们有一个大体的特性那就是, 通常他们的组成部分不脱离组织通过业余或者碎片资源来完成相关推广工作并且获得一定的报酬。

摘要:近年来, 大学生做兼职的现象十分普遍。大学生兼职是指在完成课业的同时, 大学生主动且自愿的为他人或机构提供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本文对大学生兼职情况、兼职影响和兼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调查, 利用SPSS、exc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 发现兼职影响其实利弊共存, 提升能力的同时也伴随一些问题, 最终我们给出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使兼职利益最大化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兼职,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 姚远.大学生兼职行为特征研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14 (01) :62.

[2] 赵宝, 乔学斌.大学生兼职现象及影响因素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 2014 (003) :101.

[3] 柯新华, 罗琼.大学生兼职劳动权益保护问题探讨[J].中国劳动, 2013 (012) :89.

[4] 高志奇.非主流主流化:大学生兼职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 2014 (003) :59.

上一篇: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例谈下一篇:中东地区国际工程施工管理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