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行为规律研究

2023-02-08

1 研究范本的选择及研究方式的考量

由于我国“95后”大学生群体数量极为庞大, 逐一分析不具可行性, 因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选取西南地区某211大学2015级近300名学生作为研究范本。在研究范本的选择过程中, 主要考虑了以下一些因素:一是绝大部分2015级学生出生于1997年或1998年, 年龄上正好处于“95后”与“00后”中间, 是“95后”大学生的典型代表;二是2015级学生目前刚好学业过半, 既脱离了大一的稚气, 又尚未受到过多就业或升学压力的困扰, 其思想行为具备相对的独立性与稳定性。

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通过与学生相处的各类活动、事件进行侧面观察与分析, 从而形成第一手感知材料。这类方式可以提升研究的真实性, 即信度。二是通过与个别学生进行面对面谈心谈话, 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倾诉内心世界。这类方式可以促进研究目标的快速达成, 即效度。

2 现象分析:思想特点及行为规律之归纳

2.1 具备独立思考能力, 不盲目迷信权威

近几年, 不少老师感慨如今的大学生越来越难“管教”, 甚至有老师认为“95后”大学生不再懂得“尊师重教”。这些评价虽说负面, 却恰恰诠释了“95后”大学生鲜明的个性。例如, 在课堂上, 有学生不认同授课教师的观点或逻辑, 就可能以插话或举手等形式立即表达自己的疑问或阐述自己的观点;在社团活动中, 学生不满足于执行决策层的指令, 往往希望加入自己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 学生不盲目追捧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 在关键时候能够保持一份理智。以上种种行为均可以说明“95后”大学生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逻辑, 在既有的权威面前, 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批判性思维。

2.2 形成多元价值观, 对“成功”的定义不再单一

曾几何时, 有多少大学生争先恐后加入学生会等学校官方组织, 又有多少学生想尽各种办法争夺学生会主席一职。如今, 更多的“95后”大学生愿意尝试不一样的求学生活模式, 追求的目标呈现多元化。在“95后”大学生心目中, 学生会主席诚然是一份能力的认可, 然而筹办一次校园话剧、担任毕业晚会的主持人、利用假期时间做份义工等等, 未尝不是人生的成功体验。也正因为此, “95后”大学生生活不再呈现单一的模式, 学生不再仅仅简单追求专业学习的提升、个人能力的彰显, 他们忠于自我关注于有趣的事务, 从而寻求人生的意义。

2.3 集体观念不强, 个人中心主义突出, 心理支持系统较弱

近几年不少辅导员老师感慨班级管理工作越来越难, 整个班级组织呈现松散的趋势。这其中有大学学分制的原因, 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95后”大学生的个人中心主义倾向。对一名“95后”大学生而言, 在面临班集体活动与其他社会实践的选择冲突时, 往往会选择后者。“95后”大学生不会刻意关注集体资源可能在今后带来的人脉红利, 而是更加重视个人能力的提升与积累。与此同时, “95后”大学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学习生活中却忽视了心理抗压能力的提升, 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野心与好奇, 但在遭受挫折和打击时却往往陷入死胡同, 无法实现自我治愈。

3 原因分析:思想特点及行为规律之产生

3.1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 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强

“95后”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伴随了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 方便快捷的网络时代为“95后”大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成长环境。借助互联网, 学生可以极为便利的开展自主学习, 不论是预习, 还是线下课后拓展, 学生获取知识的频率和内容甚至远超于课堂。信息实现了共享, 学生的眼界也前所未有的开阔, 对大学授课教师的评价也变得愈加挑剔。既然知识不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那么“95后”大学生便有足够的自信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在他们眼中, 权威不再绝对正确, 而是应该接受挑战, 唯有自己说服自己, 才能实现真正地接纳与成长。

3.2 道德观念不断进步, 社会包容性不断增强

“95后”大学生身处的社会环境是日新月异的改革时代, 社会的道德观念在短短几十年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95后”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呈现了多元化发展, 他们不再功利地追求父辈们眼中所谓的成功, 而是愿意探寻自己内心世界的真正需求。社会的不断发展让人们认识到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而“95后”大学生也认识到差异化发展是值得追寻的人生信条。基于此, 他们不断赋予大学生活更多更新鲜的内容, 如果发现自己适合除专业学习之外的生涯领域, 他们便敢于忠于内心并积极追寻。

3.3 物质保障基本无忧, 精神需求尚待满足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等政策的全面开展, 大学贫困学生逐年减少。整体而言, “95后”大学生来到大学后基本不用为温饱犯愁, 就算极端情况下家庭给不了经济支持, 大学校园的诸多助学政策也基本能够保障学生的生计需求。更普遍的情况是, 一些“95后”大学生来自于小康家庭, 甚至来自于较富裕家庭, 他们在大学期间具备很强的消费能力, 不仅可以用于学习, 也用于各类娱乐。既然物质保障基本达成, “95后”大学生便会寻求精神层面的满足。然而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缺乏自控力或外部环境影响等原因, 不少学生迷失了方向, 或沉溺于短暂刺激, 或执着于最大化利己。没有了合理明晰的精神追求, 再加上网络时代隔离了人与人之间的线下交流, “95后”大学生在遭遇挫败时难免不知所措, 在没有稳固心理支持系统的情况下, 不少学生也就出现了或大或小的心理危机。

摘要: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未来发展的主要生力军, 其思想特点及行为规律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各方关注。现如今的大学生群体基本系1995年后出生,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样的社会思想变迁, 又在他们身上打上了什么样的烙印, 本文拟以服务于学生思政工作为目的, 试抒一家之言。

关键词:“95后”,大学生,思想特点,行为规律

上一篇:煤气管道、设施带煤气作业的安全探讨下一篇:新课程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