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论论文范文

2022-05-11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建筑结论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关于浮力的方向,苏科版教材上的定义是“向上”的。但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定义为“竖直向上”,这就有必要检点教师的情境创设和引导方法。由此引发了三点思考:实验情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概念表象和概念核心的问题、典型实验和变式设计的问题。

第一篇:建筑结论论文范文

刑事鉴定结论认证制度研究

[摘 要]在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证据类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当前,鉴定结论所具有的诉讼功能以及证据属性已经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但是,由于受到人类认知水平以及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不能简单地判定鉴定结论所具有的证明力要高于其它类型的证据。与裁判者对事实进行认定相同,鉴定结论同样是以事实为基础,通过判断力所得出的一种意见证据结论,因为鉴定人具有该专业领域知识,因此做出的鉴定结论所具有的科学性较高。但是,上述依据都无法使鉴定结论具有与裁判者对事实做出的认定相同的终局性效力。所以,能够对鉴定结论进行科学、公正的认证,能够对司法的实体公正以及程序公正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刑事鉴定结论;认证制度;研究

当前,我国司法领域在对刑事鉴定结论进行认证时存在较多的问题,一些法官在对鉴定结论进行认证时意识不清晰,没有对鉴定结论实质与自身程序的审查形成足够的认识,在对刑事鉴定结论认证时没有形成统一规制,没有形成具体的认证规则,缺乏对认证程序的清晰认识,本文主要对刑事鉴定结论认证制度进行研究。

一、鉴定结论和认证制度

鉴定结论指的是具有专业领域知识的个人接受聘请或者委托,通过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对案件中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鉴别、判断,然后提出个人意见。

我国刑事诉讼当中,鉴定结论属于7种法定基本证据类型之一。作为一种证据类型,鉴定结论同样包括取证、举证、质证以及认证四个基本环节,其中,认证是案件审判过程中,法官对诉讼双方所提供的与案件相关的证据进行公正、客观的审查判断的活动。认证是案件诉讼过程的最后环节,能够直接决定最后时刻鉴定结论能否被采纳,能够在哪一种程度上采纳,所以,整个诉讼环节当中,认证是非常重要且十分严肃的一个环节,认证的正确与否能够对案件实体处理产生决定性影响。为了使鉴定结论认证准确性得到充分保证,在对鉴定结论进行认证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应的认证制度,根据相应制度来对鉴定结论的合法性、客观性以及关联性进行分析与判断,从而更为客观地对鉴定结论的证明力与证据能力进行认定。

当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专门的鉴定结论认证制度,部分法律条文中虽然有涉及到鉴定结论证明力与证据能力,但是内容较为简单,无法对法官自身的认证行为形成有效的规范,也无法体现诉讼的效率价值与公平公正。因此,根据我国国情尽快构建起一整套刑事鉴定结论认证制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刑事鉴定结论证据能力规则

刑事鉴定结论证据能力指的是案件相关证据是否能够满足诉讼对于证据的相关要求,从鉴定结论自身特点考虑,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需要遵循如下规则。

(一)排除不合法证据规则

排除不合法证据规则针对的是通过不合法途径获取的案件证据,通常应给予排除的规则。排除不合法证据规则是在全部证据认证过程当中均需要遵循的认证制度,但是因为鉴定结论的特点,排除不合法证据规则对于刑事鉴定结论认证有着两方面意义。

1.不合法鉴定结论的排除。在诉讼程序中,合法性是一项基本属性,各国诉讼法律条文当中,都对鉴定主体、鉴定结论形式以及鉴定程序做出了详细规定,这是保证鉴定结论可靠性、客观性与真实性的重要方面。为了确保各项规定能够得到遵守,很多国家设定了排除不合法鉴定结论的规则,在诉讼中,会根据相应规则排除违反法律条文而得出的刑事鉴定结论。

2.以不合法证据为基础的鉴定结论的排除。一般情况下,刑事鉴定的对象是同案件相关的痕迹、物品、人身与各类文件等客观物体。如果与案件相关的鉴定客体是通过不合法途径获取的,那么是否应该按照相应规则进行排除呢?

当前,在我国法律条文中,规定应排除通过不合法途径与手段获取的证据,但是并没有明确规定通过非法扣押、搜查及其他强制手段获取的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是否具备作为证据的能力。因此,我国司法实践中,对通过不合法方式获取的案件证物在该基础上通常采用迁就态度,基本承认此类证物的证据能力。

(二)传闻证据规则

该规则源于普通法系证据法的概念,传闻指的就是除去案件陈述者在案件听证作证或者审理期间所进行的陈述之外的陈述,案件相关人做出此陈述的目的在于以其为证据来证明自身所坚持的事实具有可靠的真实性。传闻证据规则也就是说传闻证据并不具备法律条文所规定的证据能力,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不得当成证据使用。

(三)中立性规则

刑事鉴定结论从本质上来说是意见证据,结论鉴定人确定鉴定结论的过程需要运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对与案件有关的专业性内容进行鉴别与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个人意见。因为鉴定的过程需要鉴定人提出个人意见,这就直接导致了鉴定人在主观上存在的各种不利因素会直接对鉴定结论的可靠性、客观性以及真实性产生直接性影响,所以,在案件鉴定结论认证过程中必须坚持中立性原则。依据中立性原则,鉴定人应当保持中立性,如果鉴定人没有根据中立性规则进行结论鉴定,那么所得出的结论并不具备证据能力。

(四)事实问题规则

我国的刑事诉讼案件中,需要得到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事实问题,二是法律问题。不管是西方当事人主义这一诉讼模式,还是我国职权主义这一诉讼模式,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客观的判断是裁判者必须承担的职责。所以,刑事鉴定结论必须遵守事实问题规则,根据案件事实情况进行证明,不能对相关法律问题发表个人意见,否则就会侵犯裁判者的权利,也就不会具备证据能力。

三、刑事鉴定结论证明力规则

刑事案件证据所具有的证明力指的是证据本身所具备的对案件具体事实的证明价值与作用。通常情况下,鉴定结论认证制度指的是对证据本身所具备的证明能力做出规定,但是对证据所具备的证明力进行判断包含在事实认定中,法律条文通常不进行强制性规定,一般是由案件裁判者对全部证据进行系统的分析与判定后做出客观认定。然而,在必要情况下,裁判者对证据证明力进行自行判断的情况除外,法律条文同样可以针对证明力判断科学设定指导性原则,以指导案件裁判者对证据所具有的证明力作出合理、科学的判断。针对鉴定结论所具有的证明力的判定,除去需要遵守的基本规则外,还应遵循证明力优位等原则。

刑事鉴定结论所遵循的证明力优位原则指的是鉴定结论所具备的证明力通常优于其他类型的书证、视听资料以及证人证言的基本规则。当前,因为鉴定结论制度还存在这诸多问题,我国刑事讼诉案件中仍旧存在自侦自鉴、自审自鉴、重复鉴定、自诉自鉴以及多次鉴定的不足。在这种不利条件下,鉴定结论所具有的证明力被社会各方面所质疑,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刑事鉴定结论所具有的证明力同其他类型证据所具有的证明力是等同的关系,并不具备优于其他类型证据的相应证明力。但是,鉴定人是通过专业视角对案件做出的鉴定,有科学性与权威性作保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因此,从这一方面来看,鉴定结论所具有的证明力要明显优于其它类型的鉴定,这是根据案情特点得出的客观认识,而并非是鉴定人的主观猜想。当然,这里所讲的证明力优位原则并不是承认案件鉴定结论具备预定证明力,也不是承认鉴定结论属于完全科学的评定。在实际做出鉴定结论的过程当中,很多因素都会对鉴定结论的正确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考虑。

四、总结

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证据类型,可信度非常高。当前,鉴定结论所具有的诉讼功能以及证据属性已经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但是,由于受到人类认知水平以及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不能简单判定鉴定结论所具有的证明力要高于其它类型的证据。与裁判者对事实进行认定相同,鉴定结论同样是以事实为基础,通过判断力所得出的一种意见证据结论,因为鉴定人具有该专业领域知识,因此做出的鉴定结论所具有的科学性较高。但是,上述依据都无法使鉴定结论具有与裁判者对事实做出的认定相同的终局性效力。所以,能够对鉴定结论进行科学、公正的认证,能够对司法的实体公正以及程序公正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刑事鉴定结论证据能力规则与刑事鉴定结论证明力规则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亚新.刑事诉讼中发现案件真相与抑制主观随意性的问题——关于自由心证原则历史和现状的比较法研究[J].比较法研究.1993,(02).

[2]万毅,林喜芬,何永军.刑事证据法的制度转型与研究转向——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线索的分析[J].现代法学.2008,(04).

[3]季美君.英国专家证据可采性问题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06).

[4]朱广友.科学证据的基本特征——兼谈法医学鉴定意见的审查[J].中国司法鉴定.2007,(05).

[5]刘伟平,夏小玲.如何评价司法鉴定结论的科学性[J].中国司法鉴定.2005,(04).

[6]乔森旺,李金锁.鉴定结论的法庭质证与审查判断[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01).

[作者简介]黄涛、蔡伟,重庆市开县公安局刑侦大队。

作者:黄涛 蔡伟

第二篇:慷慨事实 紧扣核心 谨慎结论

摘 要:关于浮力的方向,苏科版教材上的定义是“向上”的。但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定义为“竖直向上”,这就有必要检点教师的情境创设和引导方法。由此引发了三点思考:实验情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概念表象和概念核心的问题、典型实验和变式设计的问题。

关键词:浮力;概念表象;核心知识;对比实验

关于浮力的概念,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四节中,通过四幅图提供的实验情境,得出了“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浮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如何创设实验情境,采用怎样的引导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浮力呢?听课中发现,教师不一样的认识方法和实验设计,导出了异样的观察结论。

1 无疑处生问

在一次“浮力”优课评比活动中,老师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浮力” 的概念,为了直观显示浮力的方向,用细线系住乒乓球,让学生观察乒乓球在水中静止时细线伸长的方向,而且在旁边还加挂了重锤线与之对比,以此来说明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教师的此番设计可谓煞费苦心,由此实验演示,学生也毫无疑问地观察得出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但教师板书时却没有“竖直”二字。那么,究竟是“向上”还是“竖直向上”呢?学生普遍获得的认识和得出的结论是怎样的呢?笔者在课后随即进行的课堂检测中,有意出了与此相关的一道选择性填空题:浮力的方向是: (填“向上”或“竖直向上”)。结果,45位学生中填“向上”有12位,填“竖直向上”有33位。后经问及几个填“向上”的同学为什么选“向上”时,他们的回答是“书上只说向上,没说一定竖直向上”;问及几个填“竖直向上”的同学的理由是什么时,他们的回答是“课上的实验事实可见”。让他们在一起讨论时,也有几个同学疑惑地提出:为什么书上和老师在黑板上都没有写“竖直”二字。这样,就在看起来没有问题、不是问题的地方,却产生了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评课时,笔者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与老师们研讨交流。部分老师也认为“亦可以说竖直向上”,理由是:从浮力的本质来看,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的压力的合力。在静止的液体中,通常用“小液柱法”来研究(如图1),因为静止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所以小液柱的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与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的合力就是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前、后,左、右受到的压力的合力为零)。

2 辨析中明理

鉴于此,笔者提出,假如学生叩问这样一个问题:洗衣机工作时,浮在水面上跟着水一起转动的乒乓球受到的浮力方向是否竖直向上?因为乒乓球不保持静止,那么应该通过什么手段让学生明白此时浮力的方向呢?

此时,有的老师拿出课上用的实验器材,用笔作搅拌器将容器中的水搅拌起来,形成漩涡,看到“系住乒乓球的细线”倾斜(这位老师就是用细线系住乒乓球),说道:细线的方向就是浮力的方向,不是竖直向上,而是偏向容器侧壁斜着向上(即偏离圆心向外)。上述老师的分析,恰恰暴露出他们关于浮力这部分专业知识和教学知识视野的局限性。

至此,可发现存在两个问题。其一,系住乒乓球的细线伸长的方向是不能表示浮力方向的。此处“用系住乒乓球的细线”来直观显示浮力的方向,看似是对学习重力方向的一种迁移,但重力方向用重锤线来显现,是根据重锤受到的重力和细线的拉力是平衡力的原理,具有特殊性,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间接反映,而不是本质反映,实际上细线的伸长方向应该是其产生的张力的方向。若以此为方法来显示各种情形下的浮力方向,本身就犯了认识方法上的错误。如果学生将此方法固化,形成认识定势,对今后的学习就是一种方法上的“前概念”的错误,会产生负影响。其二,当液体静止时,小液柱的前与后、左与右受到的压力可以平衡;但液体不是静止时,情况又是怎样呢。从动力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因为液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在同一深度,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漩涡中,靠近漩涡中心处,液体的流速大,在漩涡中的乒乓球,其靠近容器壁的那个侧面受到的压强比靠近漩涡中心的侧面受到的压强大。正因为如此,在乒乓球跟着旋转做圆周运动时,液体除了对球产生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同时也产生向内和向外的压力差,这个向内和向外的压力的合力方向指向漩涡中心,所以乒乓球受到液体压力的合力方向由向上和向内两个方向共同决定,不是竖直向上,而是偏向漩涡中心斜着向上。

如果再从普通逻辑学的视角来看(普通逻辑不研究概念的形成过程,只研究概念的逻辑特征、逻辑方法),“概念不是反映事物的具体形象,而是抽象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舍弃了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人们通过它反映的本质属性去认识具有这些属性的事物”。浮力作为“普遍概念”(而非“单独概念”)系“反映某一类事物的概念,它的外延不是由一个单独的对象构成的,而是指有许多分子的类”。因此,对浮力概念下定义应当是“概念的概括”,而不是“概念的限制”。对概念的概括即从特殊过渡到一般,掌握事物的共同本质;对概念的限制即从一般过渡到特殊,使认识具体化。给概念下定义就是揭示被定义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本质特征、共同特征。教材中在给浮力下定义时,在关于浮力方向是“向上” 抑或“竖直向上”的词语定义上,采用的“向上”是符合普通逻辑方法的。这也正说明了教材中关于“向上”的词语定义是准确的。

鉴于以上分析,可以有两种解决办法。其一,用动力学知识进行分析。这样处理,学生感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其二,能否再做新的实验,让学生直接观察到浮力的方向,但这个实验很难设计。再分析学情,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力与运动”,知道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会根据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来判断力的存在,那就可以沿着这一思路,创设新的实验情境,来帮助学生自我认识。换言之,可以创设对比性实验情景,抓住对物体受力分析这一核心,通过对照比较、分析研究的方法,达到异中求同,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到浮力的方向。

具体操作可采用以下步骤:

1.演示:用细线系一小铁球,让细线吊住小球在水平面上旋转,请画出小铁球的受力示意图。

2.学生实验:用搅拌器将容器里的水搅转起来,形成漩涡,乒乓球跟着转动。请画出乒乓球的受力示意图。

3.对乒乓球和小铁球的运动状况和受力情况进行比较。思考:两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小铁球受到细线拉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吗?如不是,应该是什么方向?乒乓球受到浮力的方向如果是竖直向上,乒乓球能在水平面内转动吗?乒乓球受到浮力和小铁球受到细线的拉力作用的效果是否一样?乒乓球受到浮力的方向应该是什么方向?

显然,通过两个实验的对比和辨析,学生能理解课本上为什么没有“竖直”二字,不是课本叙述不够严谨,而是从普遍性来说更科学、更能反映事物的普遍规律。

3 反思中求真

3.1 从实验情境的特殊性到导出结论的普遍性:力避以偏概全

“什么是浮力”属于概念探究,教师创设怎样的探究情境,关乎学生归纳的途径和结论的得出。课本提供的腾空而起的气球、浮在海面上的舰艇、在水中升起的乒乓球、浮在死海海面上的人等情境中,都能说明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现象,如洗衣机工作时,浮在水面上跟着水一起转动的乒乓球,漩涡将浮在上面的小木块吸到水底等。这些情境中的乒乓球和小木块受到的浮力的方向确实不是竖直向上的。如仅就课本提供的情境,则显得太狭窄、太特殊,未能兼顾全面,且得出浮力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上,就显得以偏概全,以至学生生成错误认识,得不出一般性的结论。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并非刻意要让学生理解在特定情形下物体受到的浮力方向是斜着向上,因为人们对真理的认识犹如登山,攀的越高则视野越宽,认识则越深刻。对真理的认识也是有过程的,作为对初学物理的学生而言,不应要求过高,但作为教者,一是应有高于学生的认识,二是不应束缚住学生的思维空间,让错误的认识潜伏下来,给今后的学习留下隐患。记得有一位特级教师说过:初中物理教学应慷慨事实,吝啬结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教学中应创设丰富的情景以提供事实基础,结论的表述既要适合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特殊性),又要留有“登高”后的认知空间(普遍性)。

3.2 从“概念表象”到“概念核心”:对概念的深度构建

不少教师在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对概念背后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对这个概念中有哪些关键的知识是需要学生深度学习的,哪些只要通过教师点拨一下学生就可以观察得出的,等等问题缺少深入的研究和把握,而一味地把教学的重心指向所谓的概念描述的主要特征——“概念表象”,忽略了概念的核心——知识内在的思维方式。 比如,在“浮力”概念的教学上,把重心放在了如何能让学生看到向上之托力,“导致学生在观察、思考过程中,形成对所学概念的‘思维表象’,阻碍了学生向学习目标的深度追溯”。

有效的概念教学应当追问和直抵“核心知识”,抓住知识的核心要害进行深入剖析,使学生从本质上掌握埋藏在“概念表象”背后的“核心知识”。“浮力”这一概念的核心知识就是:在实验探究中应用已学过的“力与运动”的知识,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受力进行判断、分析、比较及推理;而“向上之托力”只是“概念表象”。在授课中,教师如果一味地追求让学生能观察到浮力的方向,而忽视了探究中的“受力分析”这一核心环节的深入学习,就不能把隐匿在结论之中的内在思维方式再现出来,释放其应有的发展价值,也就达不到对浮力概念内涵的深度构建。

从科学准确地理解浮力概念的教学要求来说,就是要引导学生观察与“浮力方向”有关联的“其他区域”——“影响源”,并通过判断、分析、比较及推理等思维活动,穿透“概念表象”,在挖掘其背后原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建立浮力概念,促进学生深度把握浮力的本质内涵和物理思考力的提升。这样,也就避免了游离核心知识,落入“概念表象”之巢穴。

3.3 从源于课本的典型实验到变式设计的再实验:延伸实验链

为了达到对物理概念、原理的深刻认识,实际教学中,想通过某一典型实验“一次到位”、理解透彻,有时很困难,往往需要跟进“变式设计”,运用方法迁移等手段,进行二次甚至三次类比实验,形成实验链,以完成对知识内容由表及里、由特殊到一般的完整认识。如果本课例中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就有预设,演示乒乓球在静止的水中受到浮力的实验后,再提出如果容器中的水是转动的,用对比性实验进行二次认识,即使学生在第一次认识中生成了“抑或竖直向上”的“错误”认识,也恰好为深入探究的“对比实验”作了导引,形成了生成性教学的活的课程资源,延生出破解概念核心的实验链。

在很多情况下“二次实验”是必须的,教材中需要通过变式设计延伸实验链的还很多。例如,苏科版第八章中“判断重力的方向”,教材中的原实验如图2。这样的教学设计虽然有利于通过变化木板的倾角α,直观显现悬线OA始终与工作台面垂直,但是从学生认知的角度看,“竖直向下”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很可能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工作台面真的水平吗?”这时,就需要改进实验素材进行再次实验,可将图2中的“用重垂线来显示重力方向”予以保留,(下转第23页)(上接第20页)用长方形水槽构建真实的水平面来代替“看似水平的工作台面”,用直角三角板来判断重垂线与水平面的关系。实验中,保持直角三角板的与重锤线重合的那条直角边不动,且以这条边为轴,转动三角板,观察另一条直角边与水槽中的其他水平线是否垂直。通过再一次的真实探究,使学生对“工作台面真的水平吗?”这一问题自然得到求证。这样,“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这一概念就自然使学生深信无疑。

通过变式设计延伸实验链,有时是为了“证伪”(如“浮力方向”的再实验),消解误识;有时是为了“证真”(如“重力方向”的再实验),形成真认识。探究是一种多侧面、多形式的活动,教师应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尽可能提供给他们丰富、多样的材料,并且加以恰当的理性引导,逐步提升他们缜密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普通逻辑》编写组.普通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2]张宪魁.物理科学方法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

[3]于正军.目标评价:从“概念表象”走向“核心知识”[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1):40—42.

[4]蔡剑,陈斌.变式设计:实验教学的支持性改进[J].物理教学,2015,37(6):48—50.

(栏目编辑 刘 荣)

作者:蔡剑

第三篇:论鉴定结论的认证规则

摘 要 鉴定结论是法定的诉讼证据种类之一,在司法实践中,鉴定结论往往发挥着关键性的证明作用。因此,对鉴定结论的认证规则的构建十分重要。笔者认为:在对证据的认证上,证据能力问题应制定详细证据规则,对证据的可采性问题实行法定主义;证明效力问题应给予法官充分的自由裁量权,同时也应当建立完善的认证规则,建立完善的鉴定结论采信规则。

关键词 鉴定结论 认证 采纳规则 采信规则

“认证是非常严肃又十分重要的诉讼环节,认证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实体处理是否正确。”因此,要保障鉴定结论认证的可靠性,就要建立完善的鉴定结论采纳和采信规则。

一、鉴定结论证据能力的采纳规则

(一)合法性的采纳规则

1.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具有形式上法定资格的采纳规则

鉴定机构和鉴定人依法获得鉴定的资格即具有法定性,其实施鉴定出具的鉴定结论具有证据能力。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名单应当经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登记、名册编制和公告。

2.鉴定人违反回避出具鉴定结论的采纳规则

我国诉讼法和《决定》均规定了鉴定人应当依法回避,但对鉴定人违反回避作出鉴定结论有无证据能力没有作出限制性规定,导致司法实践对此认识不一。

(二)必要性的采纳规则

“鉴定结论证据能力必要性采纳规则是指法官凭普通经验或知识无法判断的关键事实或证据,且借助于专门知识的协助具有不可或缺性,该鉴定结论则具备了证据能力,法官应当采纳,否则,应当予以排除。”

1.形式上必要性的采纳规则

形式上必要性的采纳主要针对委托的事项与鉴定的事项之间范围是否超越问题的审查。鉴定人只能对事实审理者认为其专业知识不足的鉴定事项进行判断、解释或说明而提供意见,对事实审理者能够自己判断而没有委托鉴定的事项作出的结论,不具有证据能力;鉴定结论书中超出委托鉴定事项的鉴定意见,不属于鉴定的内容,不具有证据能力。

2.实质内容必要性的采纳规则

鉴定结论实质内容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衡量:一是鉴定结论所涉及的事实是否属于专门性问题。二是在诉讼中存在着多种证据种类,鉴定结论则属于专门针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作出推断的意见,其他事项应当由其他证据形式予以担当。三是鉴定结论属于一种“昂贵”的证据种类,仅在经过验证或咨询仍不足以查明事实的情况下,才有必要进行鉴定。

(三)可靠性的采纳规则

1.鉴定依据原理的可靠性问题,是否存在争论。对作为鉴定基础的一些公式、定理、文献资料,当事人提出相反的观点,在现实中存在分歧,其科学性和可靠性没有被证实的,依此形成的鉴定结论不予采纳。

2.鉴定所使用科学技术可靠没有得到接受或信任度较低,至今仍令人怀疑,形成的鉴定结论不具有证据能力。如测谎技术现金并不成熟,所以我国的法律并不承认测谎结果作为证据的形式。

二、鉴定结论证明力的采信规则

(一)鉴定结论证明力认证的主体规则

对此问题存在截然对立的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为补充事实审理者判断证据证明力专业知识的不足,鉴定人可以介入事实审理者的事实判断。另一种意见认为,因鉴定人与事实审理者的职责不同,鉴定人不应当介入事实审理者对鉴定结论证明力的判断。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从不同角度对事实审理者与鉴定人之间对鉴定结论证明力微妙关系的揭示,均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然而,鉴定人作为事实审理者的助手,鉴定人在专门知识上的权威,在没有相反证据推翻鉴定结论或当事人双方对鉴定结论予以承认或没有异议的,应当推定鉴定结论的证明力,但不能因此否定事实审理者作为鉴定结论证明力的采信主体地位,事实审理者仍然是唯一的鉴定结论证明力的采信主体。

(二)鉴定结论证明力的采信规则

1.鉴定结论无证明力的采信规则

第一,违反“立证措施”,影响鉴定对象或客体运转“连续性”与“安全性”的,鉴定结论无证明力。对于鉴定对象或客体在发现、收集、提取、保存、实施鉴定等任何环节或过程存在不相连接或吻合情况,而又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应当采信鉴定结论无证明力。

第二,鉴定结论与案件事实的认定无关联性,与案件的情况不相符合的,鉴定结论无证明力。鉴定人与鉴定结论不存在实际关系的,鉴定结论无证明力。鉴定人与鉴定结论不存在真实关系的,鉴定结论无证明力。

2.鉴定结论证明力强弱的采信规则

鉴定结论证明力强弱的采信是指鉴定结论之间以及与其他证据种类的比较而作出的证明效用或价值判断。

第一,多种鉴定结论证明力比较的采信规则。

在多个鉴定结论的情况下,即使重新鉴定的鉴定结论与初次鉴定的鉴定结论并存,只要每个鉴定结论都具有证据能力,各个鉴定结论的法律地位就是同等的,不存在预定的证明力等级,也不存在证明力高低的区分。

第二,鉴定结论与其他种类证据证明力比较的采信规则。

鉴定结论生成的基础性资料或客体,一般涉及到实物证据以及言词证据(测谎鉴定结论)的种类,在此基础上生成的鉴定结论揭示了这些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证明力的同向,这些作为鉴定基础的证据就会与在此基础上生成的鉴定结论一起对案件事实发生证明效力,出现证明力的竟合问题,其证明力可优先选择鉴定结论,鉴定结论的证明力先于其依据客体证明力采信。

参考文献:

[1]贾治辉.鉴定结论的认证.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17(5).

[2]郭华.鉴定结论论.北京: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郭万金 刘睿

上一篇:火灾建筑论文范文下一篇:心理硕士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