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结论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我国宪法强调人民是本质意义上的主体,规定舆论监督是人民言论自由的具体化,强调舆论监督的权威性和重要地位,因此,对舆论监督提出的意见和问题要求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关的处理措施;而强调新闻媒介的主体性则是强化新闻媒介为人民服务的目的,要求新闻媒介需履行舆论监督的使命,同时对于舆论监督产生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舆论监督结论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舆论监督结论管理论文 篇1:

重塑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公信力

媒体公信力是媒体在受众中长期形成的信任感和权威性,是媒介所具有的赢得公众信赖的职业品质和能力。公信力不但决定了一个媒体所影响的受众面,更决定着它影响受众的程度。毫无疑问,公信力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舆论监督是媒体赢得公信力的利器。敢不敢于开展舆论监督?如何开展舆论监督?是衡量媒体公信力高下的重要尺度。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电视新闻舆论监督一直是中国舆论监督的重镇,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与其它媒体比较,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公信力一直是很高的。然而,勿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电视舆论监督正面临着公信力危机。是什么因素导致了电视新闻舆论监督公信力的危机?如何重塑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公信力?笔者将在本文中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电视舆论监督的公信力正在下降

1994年4月1日,随着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正式开播,掀开了电视舆论监督报道新的一页,它以坚守正义的职业追求、前所未有的监督力度、令人信服的典型事实、合法入理的深刻分析赢得了受众的信赖。《焦点访谈》开播以后,全国各地纷纷办起了一批焦点类栏目。这些栏目为改革呐喊,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说话,以守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己任,对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进行揭露,对侵害人民利益的行为公开批评,给长期沉闷不堪的新闻界打开了一扇透风出气的窗口,一时间,电视舆论监督报道风行全国,赢得了广大受众的信赖。

焦点类栏目为电视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开了第一腔”,也为电视媒体赢得了公信力。之后,电视媒体进一步加大了舆论监督力度,舆论监督报道从焦点类栏目扩大到其他各个栏目。近几年,民生新闻栏目的兴起,使得电视舆论监督报道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舆论监督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舆论监督的方式更加灵活,舆论监督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更加贴近。

然而,就在电视新闻舆论监督不断加强的同时,新的危机也正在悄悄向电视人走来。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对中国大众传媒的公信力进行了专题研究调查测评,在2006年4月公开了一份《中国广播电视公信力测评报告》,报告采用十分制对不同电视新闻内容的的公信力测量发现,体育新闻的得分最高,为8.1分,其次为国际新闻(8.03分),排在第三的是国内时政新闻(8.02分),而批评揭露类新闻和娱乐新闻得分一样,为7.48分,一起排在最后。这份报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电视舆论监督报道的公信力在下降。

与电视舆论监督公信力下降相联系的还有一系列表征:1.以舆论监督为报道内容的电视栏目收视率下降;2.电视舆论监督报道的满意度下降;3.由电视舆论监督报道引发的新闻纠纷与诉讼急剧上升;4.电视舆论监督报道的虚假报道现象时有发生;5.在权力与金钱面前电视舆论监督频频失语。

二、电视新闻舆论监督公信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电视新闻舆论监督公信力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电视新闻媒体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有自律方面的原因,也有他律方面的原因;有监督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有监督技巧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最主要的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传播上失职

媒体是公众了解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真实、客观、准确、及时、全面地向观众提供事实的真相,特别是一些负面事实的真相,充分尊重和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是新闻媒体应负的社会职责。一个尽职尽责的媒体,必然是一个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知情权的媒体,这样的媒体必定能够赢得公信力,否则,如果在重大新闻事件面前失语、瞒报、晚报,则是失职。媒体在传播上屡屡失职,其公信力就会大打折扣。例如,2002年底发生在我国的“非典”疫情,由于在一开始的时候,有关方面封锁消息,新闻媒体集体失语, 社会流言四起,民众高度恐慌,政府与媒体的公信力都受到严重影响。直到2003年4月,有关方面不得不调整传播策略,不仅如实发布“非典”疫情和有关信息, 而且及时传播预防知识。这种传播策略不但没有引起有关方面担心的恐慌,而且很快控制了“非典”的蔓延,政府与媒体的公信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媒体在传播上失职不仅表现在报道失语上,还表现在报道失实上。真实是新闻的第一要义,也是媒体的公信力源泉。电视舆论监督报道的过程是记者发掘事实、揭示真相、真实反映事实的认识过程。这个真相往往是被遮蔽了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制片人张洁在谈到“真相是什么”时,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表述:“真相就是正在被遮蔽的事实……真相有时被权力遮蔽,有时被利益遮蔽,有的被道德观念和偏见遮蔽,有的被集体无意识遮蔽。”这个被遮蔽了的真相往往造成了记者的采访难度而无法接近事实。

电视舆论监督传播上的失职,一方面是由于国家权力机关以消息会带来负面影响为由干预和管制新闻,或者是由于消息提供者以及被指责一方拒绝提供真实情况造成的报道失语或失实。另一方面由于记者在采访报道中对事实认识出现的偏差,造成新闻报道与实际真实之间的差距,这种失实有时体现在原因不真实,有时体现在新闻背景不真实,也有时体现在发展倾向不真实。不管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新闻传播上的失实,都会使电视舆论监督的公信力受损。

2.道德上失范

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是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底线,一旦这一职业底线被践踏,就会对媒体的公信力造成致命威胁。

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拥有话语权,与普通人相比,新闻从业者的话语权更具有优势,其音量更大一些。在我国,舆论监督具有党政权力延伸和补充的性质,特别是中央或上一级传媒监督,对下一级来说,权威性很大,传媒的话语权很大。如果媒体在道德上失范,就会直接导致舆论监督报道的失语或者音量变弱,从而失去公信力。

媒体在道德上失范首先表现在经不起金钱诱惑,抵制不了外界力,放弃职业基本原则而导致舆论监督报道流产或事实扭曲。2002年6月22日发生在山西省繁峙县义兴寨的金矿爆炸事件,有11名记者从当地负责人和矿主那里收受贿赂,隐瞒真相。北京一媒体记者手持批评稿向被批评单位要挟18万元。如果广大受众都知道这样的情况,他们还会相信新闻报道的真实和新闻媒体的客观、公正吗?

媒体在道德上失范还表现在媒体在一些广告商的干预下将舆论监督的职责作为交易的商品。在媒介市场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广告大户成为了媒体的保护对象,当这些广告大户出现了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时,舆论监督出现失语而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3.导向上失控

在媒体日益商业化的今天,电视舆论监督报道被异化,失去了其应有的功能。一些地方电视台为了片面追求收视率,将舆论监督作为提高收视率的法宝,把报道目光集中在性、暴力、犯罪上,以吸引公众眼球,满足公众的猎奇心理。

电视舆论监督报道是通过对损害公众利益的事实进行批评报道,引起社会和国家权力机关的关注,从而最终保证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遏制腐败的滋生蔓延。当舆论监督报道出现媚俗化、商业化倾向时,使其应有的权威性受到削弱,最终会丧失媒体的公信力。

4.监督上失度

舆论监督报道失度对公信力的影响是很大的。这种报道失度主要表现在法律失度、角色失度和报道分寸上失度。

中国近年来新闻官司的持续增多,一方面反映了社会法律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反映了媒体、媒体从业者的法律意识的薄弱和法律知识的匮乏。由于舆论监督报道大多是些批评、揭露性报道,特别是近年来老百姓反映较多的医疗、教育、住房以及“三农”等方面的问题,这些方面的问题政策性较强、涉及的法律法规较多,记者如果不具备或者掌握政策法律法规知识不够全面细致,就很可能陷入法律纠纷。记者不可能是全能的,但法律知识却是记者必备的。

电视记者在进行舆论监督报道时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应该拥有怎样的权利和义务?有的电视记者成了包青天,只为弱势群体说话,而没有给被批评的一方以充分的话语权;有的电视记者成了法官,采访中咄咄逼人地质问采访对象,在报道中喜欢做总结性批评结论,进行“新闻宣判”。特别是近年来,隐性采访广泛运用于电视舆论监督报道中,存在着记者的过度介入和诱导采访现象。比如,记者为了揭露黑中介,扮演成求职者;为了揭露假发票现象,扮演成票贩子等等。当记者以虚假的身份采集到的这些新闻素材,不管其报道出发点多么善良,这种记者的角色失度有可能直接侵害被采访对象的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姓名权等民事权利,陷入法律纠纷,也会使记者形象严重受损,最终会伤害到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电视舆论监督报道中报道分寸失度主要体现在事实和观点的失衡,既没有将报道中所涉及的事物诸多方面的事实信息作较为完备的陈列,也没有在报道中给不同观点的双方或多方以表达意见的权利和机会。

三、提高电视舆论监督公信力的主要对策

社会对媒体公信力的评价不是社会成员中几个或少数人的评价,而是整个社会成员的综合性判断与评价,社会成员对媒体信赖感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媒体长期的持久的努力。

1.加强自律,提倡新闻专业主义

媒体加强自律主要是指新闻从业人员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准则。新闻工作者将这些职业道德准则落实到实践中,就是要坚守“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平衡”的专业标准,这种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是新闻人应当持有的基本职业要求,它意味着不冲动、不偏激、不炒作、不盲从,始终以理性的态度调查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以建设性的视角进行舆论监督。新闻人以这种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对新闻负责、对社会负责,这种责任感就是媒体公信力的源泉。

2.加强他律,完善新闻监督体系

相对于自律,加强他律是指政府、社会团体及受众通过法律、道德舆论等手段对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施加影响,促使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

提高舆论监督报道的公信力必须完善新闻监督体系。比如建立舆论监督报道的评价、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设立行风监督员等形式收集社会意见;社会各界可以通过写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等途径对媒体的做法提出自己的建议、意见,对媒体及从业人员进行监督,从而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整体道德水平。

3.明确舆论监督原则,提高舆论监督技巧

进行舆论监督报道首先要坚持人民利益原则。坚持人民利益原则是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反映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媒体通过宣传报道形式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舆论监督报道反映的是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代表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其次,进行舆论监督报道要坚持依法监督原则。进行舆论监督必须深入了解我国现有的政策、法律、法规,并遵循这些法律法规,这是进行舆论监督报道的前提。

在当前形势下,舆论监督报道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提高公信力,还必须坚持积极建设原则。坚持积极建设原则既体现在开展舆论监督报道的出发点上,也体现在舆论监督的效果上。有效果的舆论监督才能给公众以信心,才具有公信力。要坚持建设性立场,首先要坚持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原则。我们每天收到各类新闻线索,接到各类群众投诉,从建设性立场出发,精心选材。主动而创造性地在党的工作重点、群众关心的热点、各级政府解决的难点这三点之间寻找报道的结合点。

注重舆论监督的效果就是要注重观众的反馈,对报道的问题跟踪反馈,把解决问题的情况及时反馈给观众,给观众以信心。

明确舆论监督原则是提高舆论监督报道公信力的基础,把握舆论监督技巧则是提高舆论监督报道公信力的保证。

在提高舆论监督技巧方面,特别要提倡质疑与平衡技巧。

质疑既是电视记者的职业态度,也是一种采访技巧。在电视舆论监督报道中,记者既要敢于质疑,也要善于质疑。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和事实有时很隐蔽或被掩藏,记者在探寻事实真相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线索提供者提供的信息不完整或者被指责对象的采访阻挠,找不着相关的当事人,找不着问题的突破口,所以质疑需要勇气,要敢于直面权力、强势,同时,还要讲究方式方法,比如在采访现场,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式,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怎样提出问题,都直接关系到调查效果。

当代社会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多元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力量的博弈使得平衡的报道理念和方式日益兴起。

从新闻的报道内容来分,可以分为事实平衡和观点平衡。事实平衡是指对报道中所涉及的事物诸多方面的事实信息作较为完备的陈列。观点平衡是指在报道中给不同观点的双方或多方以表达意见的权利和机会,这样,可以让大众更为理性的分析看待问题,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运用平衡技巧进行舆论监督报道,有利于报道分寸的把握,使受众通过获得全面的信息、多方的观点,形成自己的认识和判断,从而真正感受到舆论监督报道的客观、公正、真实。

4.加强管理,建立完善评价机制

重塑电视舆论监督报道的公信力,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加强新闻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素质。这就需要加强管理,建立完善评价机制。首先,完善电视媒体、频道、栏目评价机制:不能唯收视率。建立包括收视率、满意度等在内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倡导“绿色收视率”。其次要建立舆论监督记者的评价机制:不能仅仅只把发稿数量、收视率作为考核评价指标,而应该把舆论监督记者所从事的大量社会工作纳入考核的工作量,把报道的难度、社会效果列入评价指标。

总之,公信力是媒体在市场竞争中的宝贵资源,面对当前激烈的电视新闻竞争态势,重塑电视舆论监督的公信力显得十分重要。在这方面,我们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本文编辑:张德明)

收稿日期:2007-03-07

作者:魏艳文

舆论监督结论管理论文 篇2:

司法视阈下新闻传媒的舆论监督的建设与实践

【摘要】我国宪法强调人民是本质意义上的主体,规定舆论监督是人民言论自由的具体化,强调舆论监督的权威性和重要地位,因此,对舆论监督提出的意见和问题要求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关的处理措施;而强调新闻媒介的主体性则是强化新闻媒介为人民服务的目的,要求新闻媒介需履行舆论监督的使命,同时对于舆论监督产生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本文将阐述新闻传媒与司法在追求公正正义的价值取向时的差异,并针对司法视阈下新闻传媒的舆论监督的建设与实践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闻传媒 舆论监督 司法 实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要从八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即加强

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人大监督、社会监督和审计监督。虽然在我国特定条件下,往往把舆论监督等同于新闻媒介的监督,许多党的报告和法律的用词上,认为新闻舆论监督是由新闻媒体实施的,新闻媒介是舆论监督的行为主体,但实施上本质意义上的新闻监督主体却是人民群众,只是人民群众的监督是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的[1]。

一、新闻传媒的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

舆论监督定义,很多学者对此都有论述,但未达成统一意见,主要有两种观点,一些学者认为舆论监督是社会公众通过新闻媒介,对对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发表看法,对政府行为和权?关系发表的自己的见解,督促公权力机构正确履行职责[2]。另一部分学者认为新闻舆论监督是运用新闻报导的方式,主要对象是掌握有主要社会资源的有关权?部门,新闻媒介根据群众的意见和议论,对不合乎法律、纪律、道德的?为进?报导。运用新闻舆论传播活动可以影响社会舆论,设置符合主旋律的议题,引导舆论焦点的转移,促进政府和群众按照指定的法律、路线、方针、政策和规章从事活动 [3]。

二、当前新闻传媒的舆论监督影响司法公正的现象及原因

(一)我国新闻传媒舆论监督的立法制度不够成熟

舆论监督是监督方式的其中一种,是以舆论作为工具,来执行监督的功能。透过批评性报导进?的舆论监督,是任何报刊与生俱来的属性,因此大多数人常将舆论监督与批评性报导混为一谈,其实新闻媒介的批评性报导是舆论监督的形式之一,主要是对社会阴暗面的曝光,针对负面现象所做的报导。舆论监督的形式是多样的,包括批评性报导及非负面问题的报导。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政和公职?为。对少数人中发生的腐败、渎职失职、违法乱纪,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进?批评和通过读者来信公开批评。对违背社会公共和职业道德的?为,坚决曝光侵犯消费者?益的假冒伪?商品,揭露和批评?业不正之风,这也是舆论监督的重要任务和重要责任[5]。

(二)新闻媒体与司法追求公正正义的价值取向采用的判断标准不同

有许多的新闻媒介也开始加强舆论监督的功能,在电视媒体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由中央电视台制播的《焦点访谈》栏目为代表,主要是以深度报导为特色的时事评论栏目,其开办宗旨是时事追踪报导,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其中批评性报导占?很大的比重。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报纸,为?争取更多的读者,将焦点着重于民生问题上,随着社会改革浪潮——如医疗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冲击,且在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权??用和腐败问题也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

(三)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突破口差异

因此,异地监督很多好处,一方面避免?同级媒体直接批评顶级上司,另一方面,异地监督弱化?政治资源对实施舆论监督的干预,可以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对新闻独立性的冲击,实现媒体管?体制内的某种突破。另外,异地监督还有还避免利益冲突,发挥对本地以外企业的经济?为的监督,可以打消新闻媒体工作者因监督减少考虑舆论监督自身经济收入的顾虑,监督的更加有力和彻底,实现舆论监督的良性运作。

舆论监督现况除?调查地域上的差异之外,尚包括舆论监督力度上的差异,如同研究动机中所提到的,舆论监督多是针对基层单位、干部而言,较少涉及高层领导机关、干部,因此舆论监督作品中,以拍苍蝇的新闻作品多,而打老虎的监督力作少。且从舆论监督的内容面来说,舆论监督多针对社会生活、经济现况、道德层面做批评,较少针对权?运作的政治监督,因为我国社会有根深蒂固的人治传统,强调家长制、一言堂、权力崇拜和官僚主义,并且人民对于自己的主体和权利意识尚未十分自觉和明确,致使他们在开展舆论监督时惟恐因言获罪而畏首畏尾;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以种种藉口制约采访或拒绝制舆论,以求歪曲或封锁消息,甚至采用非常手段粗?压制舆论监督。因此,舆论监督所批评的机构和人物是否以基层单位和官员为主,以及批评内容是否较少有政治层面的监督,就成?值得观察的议题[7]。

三、司法框架内加强新闻传媒舆论监督功能的途径

(一)完善新闻传媒舆论监督的立法制度

目前大众媒介在我国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公众利益表达的重要途径,成为参政议政的重要阵地。从上述关于舆论监督的历史起源及现况的介绍即可得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民主进程不断的跃进,进而促使大众媒介发挥的作用跟着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运用大众媒介来反映意见、表达利益,影响党和中央政府的决策过程。中央和全国各地的报刊也经常收到读者投书,反应社会生活中各种不合理的问题,新闻单位对读者投书的发表常与其他的一些信访途径结合,并根据不同的情况处理这些读者投书,某一封反映典型民意的投书既有可能通过媒介传递到相关部门和领导手中,也有可能与之相反,从相关部门转到媒介上发表,以动员的方式促成舆论的形成[8]。例如《南方周末》头版头条新闻绝大多数属于跨地区新闻舆论监督报导;监督区域以?京、四川居多;监督领域偏重政法领域、医疗卫生;监督内容以司法与国家执政问题、滥用?政特权与社会问题为多;媒体多以代表公众的角色从事监督;监督的层级以中央及?政机构或干部、企事业机构或领导人、?级行政机构或干部居多出《新京报》读者投书版确实有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认为在打造市民舆论平台,确有其一定成效。但他却也发现同时间新京报的读者投书与社论论述主题,都集中在相同类目,这说明?看似民意的读者投书,在经过编辑室守门过程后,往往只是党意的再现。研究结果还显示《新京报》的读者投书版并非是无论社会阶层高低,任何民众都可以参与讨论的公共论坛,主要是中高社会阶层发声的场域。

(二)确立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介入司法的合理界线

网民是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网民使用网络监督的主体主要是大学生、记者和专家;网络监督的主要形式是在部?格上公开举报、在网络上展开辩论、是在社区论坛上发帖,还有一部分网民通过网络搜集证据,人肉搜索就是这方面的集中反映;网络舆论监督的重点主要包括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社会公共事件和重大案件的审?等,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和专家对这方面的问题较为关注;网络监督的效果方面,网上的舆论监督大多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应,相关部分处理的力度也较大。另外,网络舆论监督与传统媒体监督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传导效应,促进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效果。

(三)培育新闻媒体人的法律素质

国家与市场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新闻舆论监督是国家政治权力的延伸和补充,目的是为?社会整合;新闻舆论监督下的传媒产品,存在于竞争的传媒市场中,是政治整合的权力、地方?益集团的权?与媒体消费者需求等各方权力冲突下的产物;此传媒产品具有权力的意识型态并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限制;而新闻舆论监督的工作者,置身于政治、商业资本、个人专业主义追求等三种力量共存的场域中,导致其自主性仍不完整。

例如新闻媒体在对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因素进行报道时,诸如:(1)住房供应以商品房为主,自建房的数量很少,这种垄断的住房供应系统有很大弊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使房地产的需求弹性很大,供应弹性系数很小,使得房价在巨大需求的推动下一路上涨;(2)地方政府通过拍卖方式出让土地,在经营城市理念下,地价是愈抬愈高;(3)银?利率上升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从而增加开发成本;(4)在房地产价格只升不降的形势下,房地产成?很好投资管道,形成?虚假需求;(5)户籍制度的改革、高考的扩招使人口迅速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增大?需求量;(6)与房地产开发有关的官员腐败加大?房地产开发成本;(7)建商塑造“追涨不追跌”的消费心态,促使消费者纷纷抢进房地产市场,由于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还处于一个不规范的市场,导致市场的资讯不对称,给开发商相当大的炒作空。

结论

由于我国的舆论监督历史较短,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自身有很多弱点,同时又受宣传纪律和制度的约束,故而其舆论监督的功能难以完全发挥。当前,要切实完善我国关于新闻传媒舆论监督的司法公正制度,真正强势的是以网络为主的新兴媒体,网络的作用愈来愈大,网络舆论以新的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具有互动性和爆发性的特点,信息传播速度大大提升,短时间即可形成舆论风潮。在网络空间中普通百姓可以作为舆论主体,平等的参与对公共事件的讨论,从而实现公民的舆论监督权。甚至一些主流门户网站为民众开辟的舆论平台,这些平台较好的收集了民众关心的问题,似的舆论监督的效率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婕. 公共突发事件中的媒体角色及应急管理[J]. 学习与实践,2014,01:113-120.

[2]丁柏铨. 新的舆论格局呼唤新闻创新[J]. 新闻与写作,2014,03:44-47.

[3]童兵.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和推进新闻改革[J]. 当代传播,2014,01:1.

[4]尹韵公. 习近平新闻传播思想的精义要道[J]. 新闻与写作,2014,10:26-31.

[5]. 新闻改革发展关键词[J]. 青年记者,2013,04:8.

[6]童兵. 舆论监督:功能和责任——兼析十八大以来舆论监督新态势[J]. 新闻与写作,2013,04:20-23.

[7]刘维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境下新闻传媒作用的优化[J]. 广西社会科学,2013,07:1-4.

[8]张丽. 当前我国电视新闻发展的现实困境[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07:47-51.

作者:王阿敏

舆论监督结论管理论文 篇3:

浅议我国舆论监督权及其与公民私权利之冲突与平衡

【摘要】新近发生的两起案件颇受关注,一个是李某某案,另一个是“人肉偷衣女生”案。其所折射出的诸多法律问题,尤其是我国舆论监督权与公民私权利之冲突与平衡问题当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应该说,舆论监督权与公民私权利的关系话题近年热度不减,许多学者也撰文加以阐述。笔者依浅薄的法律知识,在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力对舆论监督权及其与公民私权利在现阶段如何取舍和平衡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舆论监督权;公民私权利;冲突;平衡

应该说,舆论监督权与公民私权利的关系问题近年颇受关注,许多学者也撰文加以评点。众所周知,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李某某案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此案亦在一片喧闹声中尘埃落定;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8岁少女被指偷窃遭“人肉搜索”,不堪受辱投河自尽,5天后,涉事女店主被刑拘。新近发生的这两起案件再次把媒体和公众的视线转移到了这一热点话题。笔者试图依浅薄的法律知识,在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力对舆论监督权及其与公民私权利在现阶段如何取舍和平衡的问题展开讨论。

一、中国语境下的舆论监督权

(一)我国舆论监督权的概括性解读

在我国,何谓舆论监督权呢?学界一般认为,我国的舆论监督权是指新闻媒体和公众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力(利)。

(二)我国舆论监督权的法源

中国自古就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论调,舆论监督终未制度化。在西方,其是随着现代法治国家理论和实践的完善而逐渐确立的。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舆论监督”一词开始进入我国的法律法规中,在《报纸管理暂行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价格法》等法律法规中均有体现,由一种社会行为和政治主张上升为法律概念。不仅如此,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但“舆论监督权”的概念并未见诸于我国宪法之中。

学界一般认为,舆论监督权源于宪法赋予公民的自由表达权和知情权。如美国宪法修正案第1条就明确规定了公民的自由表达权,而宪法修正案第6条则被认为是公民知情权的“鼻祖”。

我国宪法至今仍没有明确规定“知情权”,而只是将其作为一种隐含的基本人权予以保护,“知情权”的入宪亟待解决。对于自由表达权则在《宪法》第35条中予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在我国,自由表达权属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

以上规定虽然为舆论监督奠定了法律基础,但时至今日我国并没有关于舆论监督的专门立法,那么实践中如何正确行使舆论监督权,如何保护舆论监督权便存在诸多问题,出现了权利(力)之间的冲突与碰撞,使舆论监督的初衷大打折扣。

(三)我国舆论监督权的主体

笔者认为,我国舆论监督权的主体目前来看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由我国传媒的性质所决定,传媒的舆论监督权在法理意义上更能代表政府权力;另一类是广大网民,由于其发声主体为普通公众,利用的往往是论坛以及个人微博、微信、个人日志、个人主页等自媒体或社交媒体,其具有自发性、隐蔽性、离散性、广泛性、快捷性、交互性、社会性、民主性等特点。与传统意义上代表政府权力的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有所不同。

基于上述对我国舆论监督权内涵、法源以及主体的认知,接下来我们分别就我国舆论监督权的两大主体与公民私权利发生冲突时如何取舍和平衡的问题展开进一步的分析和论证。

二、冲突与平衡:舆论监督权与公民私权利

(一)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的舆论监督权与公民私权利之冲突与平衡

我国目前尚未制定《舆论监督法》,舆论监督基本上是在一种无法可依的状态下进行的。尽管我国的舆论监督权有一定程度的宪法依据,但其操作性存疑。同时,按照媒体活动的基本规律,新闻必须客观真实。然而,从新闻实践来看,似乎很难要求从业者在舆论监督中没有瑕疵。新闻重在时效的特点,使它不可能陷于旷日持久的调查。新闻既要真实,又要时效,舆论监督权与隐私权、名誉权等私权利之间就必然地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

那么当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的舆论监督权危及到我们的私权利时,例如上述两起案件,特别是李某某案所涉嫌的舆论监督权对未成年人保护以及隐私权和名誉权的侵犯等,我们从中应作怎样的平衡呢?是加大对媒体的制约,维护私权至上的理念?还是允许媒体的舆论监督肆意践踏权利?实际上,类似这种“孰先孰后”的问题,西方新闻史上也发生过,如美国就长期存在宪法第一与第六修正案之争。第一修正案强调言论与出版自由,而第六修正案则要适当限制新闻自由。经过长期的“一”与“六”之争后,人们更倾向于两种权力(利)的平衡:站在立法机关的角度,从全社会利益出发,应促进和保护新闻自由;而作为新闻界应加强责任感和行业自律,慎用“新闻自由”的权利,以免妨碍公民的私权利。

应该说,舆论监督权也好,公民私权利亦罢,二者并不存在绝对的“孰先孰后”的关系,法律的精髓在于维护权力(利)之间的平衡。[1]

第一,首先必须加强和完善立法,尽快制定《舆论监督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上文已经提到,我国有关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定散诸于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之中,但这些规定是不全面、不完备、不统一的,为了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监督权的功能,就必须使舆论监督有全面的宪法依据、彻底的刑法保护,尤其是要有专门的法律——《舆论监督法》的支持和规范。

第二,努力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行业自律和法律意识。首先新闻工作者必须恪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提高职业操守和行业自律,在新闻报道中充分运用“公正评论与批评”的原则,这一原则有两个必备的条件,其一是基本事实属实,其二则是善意。其次是努力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新闻工作者要学好法律知识,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新闻工作者作为公民,除享有公民的一般权利外,还有新闻工作者的专有职业权利,目前按照学界的理解和社会公认的新闻工作者享有的权利有四项,即:采访权、报道权、评论权、批评权。

第三,在舆论监督实践中,最首要的是要运用法律的公正和平衡原则,理性地规范和审视日常的新闻媒体传播活动。

但另一方面,实践中也大量存在以保护隐私权、名誉权等私权利的名义而拒绝正当采访和报道的情形。损毁摄像机,打伤记者的个案时有发生,这就导致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权利受到侵犯。因此,除了规制媒体及其从业者的行为,使舆论监督合理化和合法化,同时也要规定正当采访、报道对象的义务,在将来制定《舆论监督法》时予以充分考虑,这也是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的体现。

(二)网民的舆论监督权与公民私权利的冲突与平衡

在上述两起案件中,广大网民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对李某某及其家人、被害人杨女士、自杀少女进行“人肉搜索”,过多地披露、转载他(她)们的个人信息,甚至还要深入探讨和剖析。这是否涉嫌对公民隐私权和名誉权等私权利的侵犯呢?其实,网民舆论监督权与公民私权利之间的紧张关系不断见诸于媒体,例如被称为“网络暴力第一案”的王菲案等。

我们说,一些网民出于朴素的善恶意识、正义观念、嫉恶如仇思想以及同情弱者心理等人之常情,在并不了解整个事件始末和因果关系的情况下,就妄下结论,置别人的隐私和名誉等权利于不顾,随意进行所谓“爆料”和个人道德审判,则超出了正常舆论监督的范畴。

第一,如前所述,必须加强立法,尽快制定《舆论监督法》,同时,出台针对网民舆论监督的专门立法,一方面保障广大网民的舆论监督权得以充分实现;另一方面,网民舆论监督的底线,应当是以尊重公民的隐私权、名誉权等私权利为原则,从而使自发性、离散性、甚至是有些“无政府主义”的“自由丛林”得到有效的约束,在法律的限度内自由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尤其需要警惕地是不能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进行网络敲诈,比如,长期打着“全媒体记者”、“意见领袖”旗号的网络大V格祺伟在不久前的落网无疑给那些不法分子敲响了警钟,而最近“两高”《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可以看作是在舆论监督法治进程中又迈出的坚实一步。

第二,加强网民的媒介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提高网民的自律和法律意识。应该说,这是从根本上解决网民的舆论监督权与公民其他私权利之间张力的途径,也就是培养一种崇尚道德和自觉守法的意识,但这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在我国目前的法治语境下,需要政府主导、社会传播、学校教育、家庭熏陶等多方共建,才能实现道德重建和法治观念营造的目标。

第三,培养网络执法人员,加强对网络编辑的培训教育,从而遏制有害信息的传播,建设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

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闻媒体和广大网民的舆论监督权与公民私权利之间将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和谐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法治梦”的实现,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民族“法治梦”的早日实现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尹力.关于舆论监督的法律界限[J].新闻战线,2000(12).

作者:刘明皓

上一篇:游戏多元化幼儿园论文下一篇:检察机关面临机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