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结论采信问题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闹鉴”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法制的发展和法治思想的传播,司法公正问题越来越受到普通群众的关注,而司法鉴定作为一种对实现司法诉讼公正有重要影响的活动,在社会中受到的关注度也是越来越高,甚至可以说鉴定意见已经成为很多司法诉讼活动实现司法公正目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证据,因为在某些涉鉴案件中,鉴定意见成为决断争议焦点问题的关键,其重要作用自然不言而喻。司法鉴定是鉴定人受公安司法机关或者当事人委托,依据科学原理和科学规律,运用其专业知识、技术、经验等对案件涉及的一些的专门性问题作出判断和鉴别,以利于辨明争议事项真实情况的一种活动。鉴定意见相对于其他证据种类来说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在司法诉讼中更容易被法官采信,作为判断案件事实的关键,甚至对最终的审判结果间接地产生决定性影响。但是,鉴定意见的做出不仅要依据科学原理和科学依据,还依赖于鉴定人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等各种因素和案件之外的客观条件的影响,其最终也只是一种结论性意见,是鉴定人个人言语意思的文字化体现,而并非“客观事实”,这一点在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及行政诉讼法中均有体现。所以,实践中经常出现不同的鉴定人对于同一鉴定事项做出不同鉴定意见的情况,甚至是出现鉴定意见失实的情况。正因如此,一方面,在过去鉴定意见曾一度被奉为“证据之王”而备受青睐,甚至直到现在,仍有一些法庭审判会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司法改革的进行和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法庭质证中对于鉴定意见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在一些案件中鉴定意见并没能经受住法庭质证的严格考验,追根溯源,还在于社会上的鉴定意见质量良莠不齐,这样反而容易招来更多关于对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质疑,反而导致“多头鉴定”、“反复鉴定”等新问题的出现,致使鉴定意见被冠以“是非之王”的称号。在很多涉及到鉴定的案件中,对鉴定意见不满意的一方总会想方设法找鉴定意见的“毛病”,一旦找到鉴定意见的不足之处就申请“重新鉴定”或者“补充鉴定”。即使没能找到鉴定意见的“毛病”也会找别的鉴定机构就同一问题进行鉴定,直到鉴定出自己满意的结果为止,并以此来质疑原有的鉴定意见。更有甚者,根本不按常规“出牌”,当鉴定意见出现令自己不满意的结果时就乱投诉,甚至直接去鉴定机构“闹鉴”,觉得乱投诉和“闹鉴”的成本最低。之所以会出现乱投诉、闹鉴等扰乱正常司法诉讼程序的现象,既有鉴定机构和鉴定人自身的原因,也有闹鉴人、法院、司法行政管理机关和地方政府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法制的不完善,给了“闹鉴”的生成空间。这种闹鉴现象虽是一种“新生物”,但是给司法鉴定和司法诉讼带来的危害却不容小觑。闹鉴不仅会影响鉴定意见的公平性、公正性,还会诱导更多人背离正常合法的维权程序而靠“闹”来解决矛盾纠纷。同时,闹鉴很容易演变成治安事件,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必须完善司法鉴定的纠纷解决机制,让鉴定争议问题能有其他有效的解决途径,而避免发展成“闹鉴”,构建和谐的司法鉴定环境,保障案件鉴定人的各项合法权益,维护司法鉴定应有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观念、经济、制度以及司法环境四个方面来分析闹鉴现象产生的原因。在观念方面:首先,近年来的一些道德失范事件重创了社会信任机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危机;其次,一些受弱势观念影响、法治意识淡薄的人,习惯于通过哭闹、撒泼来吸引围观者的眼光,换取群众的同情和怜悯,赢取道义支持;再者,一些人不相信法律,认为权比法大,喜欢“遇事直接找政府”;另外,很多人错误地认为鉴定意见是法官判决的依据,利用法律对鉴定方保护的薄弱,试图通过闹鉴逼鉴定方撤回鉴定书或退还鉴定费,以期达到釜底抽薪或减轻经济损失的个人目的。在经济方面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鉴定意见对审判结果有直接的影响,直接关系到行为人的诉讼利益;二是因为闹鉴比申请鉴定人出庭更“经济”,不需要支付鉴定人的出庭费。在制度方面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我国现在尚不完善的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和不健全的社会救济制度。司法环境方面的原因主要在于:首先,整体来说,我国成熟鉴定人的数量有限,甚至可以说数量不足,而涉鉴案件数量却在逐年大量增多;其次,总体而言,一些法官对于鉴定意见的过滤和采信能力仍有待提高;再者,鉴定标准的理解和掌握上参差不齐,致反复鉴定现象普遍;最后,近年来社会鉴定机构不断泛滥,而导致鉴定意见的质量良莠不齐。文章第二部分就乱投诉、闹鉴和司法鉴定纠纷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辨析。分析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明确闹鉴和司法鉴定纠纷各自的涵盖范围,以防止将二者概念混淆。文章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乱投诉和闹鉴行为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主要从四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乱投诉和闹鉴会败坏社会风气,容易在鉴定领域形成“不服就闹”、“不闹必输”的不正之风,淡化社会民众的法律意识;其次,闹鉴会对鉴定人的鉴定环境造成重大干扰,破坏了鉴定机构正常的工作秩序;再者,行为人肆意闹鉴会拖延诉讼,浪费大量的司法资源,降低诉讼效率;最后,乱投诉和闹鉴是一种肆意践踏法律尊严的枉法行为,探索完善对闹鉴行为的制约机制和解决对策十分必要。文章第四部分是通过上述关于闹鉴问题的分析后,结合我国司法实践,提出闹鉴问题的相关解决对策:一是要加大普法宣传教育的力度和范围,提高群众的法治觉悟和法律素养;二是要针对闹鉴问题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完善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和社会保障救济制度;三面对闹鉴问题时,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积极应对,而不能消极应付;四是鉴定机构及鉴定人方面,鉴定机构应当严格按照鉴定管理要求,在鉴定设备和鉴定人的引入方面严格按照标准,保证鉴定意见的高质量;五是在公安机关及律师等方面,公安机关在接到鉴定机构和鉴定人报警时应当积极进行调节处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等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此外,律师也应当积极引导当事人,不能不当地煽动、诱导当事人。

关键词:闹鉴;司法鉴定;鉴定机构;鉴定人;解决对策

学科专业:侦查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闹鉴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观念原因

(二)经济原因

(三)制度原因

(四)司法环境原因

二、闹鉴相关概念辨析

(一) 闹鉴与鉴定纠纷

(二) 恶意投诉

三、闹鉴行为造成的影响分析

(一)败坏社会风气

(二) 严重扰乱了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正常工作秩序

(三) 降低了诉讼效率,削弱了鉴定意见的证明力

四、解决闹鉴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普法宣传教育

(二) 针对闹鉴问题完善立法,严格执法

(三) 完善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和社会保障救济制度

(四)在鉴定的重启方面,严格把控

(五)法院方面

(六)司法行政机关

(七)鉴定机构及鉴定人

(八)律师及公安机关等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中菲南海问题论文提纲下一篇:房地产企业经营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