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采暖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建筑采暖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文章摘要】在现代建筑业发展过程中,建筑节能是其中无法回避、必须给予重视的根本性问题。建筑节能有利于改善建筑产品使用性能,提高其工程质量和技术水平,并推动建筑业逐步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推动建筑行业技术创新。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建筑节能采暖通风措施,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第一篇:建筑采暖论文范文

探讨我国建筑节能采暖通风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也越来越注重环保事业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节能建筑业逐渐发展壮大,有取缔传统建筑业的趋势。而节能建筑业又包括许多方面,本次主要讨论关于采暖通风方面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建筑 节能 采暖 通风

社会在发展,人也在进步,这种进步无疑是一步步摸索出来的,那么在摸索的过程中,无疑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环境的污染就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严重问题,所幸的是人们已经意识到了,并且开始改变,所以,节能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在建筑学上来说,节能也有许多方面,最简单明了的莫过于对于阳光和风等气候因素可以减缓的资源损耗了,也就是采暖以及通风。

一、建筑物采暖

1、合理高效的利用自然光

利用纯天然的自然光,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日常照明电量,还可以充分利用太阳光中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净化生活环境,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可以通过建筑物的整体方向,尽可能多的利用到一天之中不同时段内各个方向射入的阳光,根据不同时段阳光的强度以不同的方式目的使用。具体设计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玻璃幕墙或者增加门窗透光面积。

2、屋顶以及墙体的设计

建筑物的外墙,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注意使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提高建筑物外墙的保温性能对于在建筑物长久的使用中的节能环保有着长足的效能。要根据建筑物的所在地气候,设计不同程度的保温墙体。例如在潮湿炎热的南方,就要注意建筑物的防潮,保温性能也就不需要过于强大,那样反而是对建筑材料的浪费,既不经济,又不环保。而相反的,在严寒干燥的北方,较高的保温性能减少对取暖设备的使用率,无论是空调还是暖气,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在不能完全离开它们的状态下,也要尽可能的避免使用,从小做起,日积月累,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环保。还能降低我们的生活成本。

接着说屋顶,跟墙体一样,作为直接与外界接触的部分,与墙体一样,要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大限度的利用可再生能源,避免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

3、采用地板辐射取暖

作為最近几年供暖区较为流行的一种方式,新发展的地热能源,在目前来说,已经占有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已经大规模的应用于建筑物的采暖模式中。地暖的使用,虽然会提高一定的建筑成本,提高房屋的造价,但是其散热均匀,节省建筑空间等优势足以让人们舍弃传统的壁挂式暖气。

4、对电缆以及电热膜的使用

现如今,许多地区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水力发电的模式了,尤其是太阳能发电模式的大规模启用以及其很好的发展前景,电力市场无疑会持续并且更加有保障的向大家提供电能。而电能的利用在一定意义上又发展了发热电缆以及电热膜的使用。将发热电缆结合安装在房间的吊顶以及墙壁四周,采用先进的电热膜的发热技术,效率不言而喻,自然强过传统采暖模式,最主要的缺陷是对于电能的损耗。因此,可以有选择性的使用。

二、建筑物的通风

1、自然风的利用

空调的普及让人们渐渐忽略了自然风的功用,空调风的易于控制,随心所欲让我们舒心,但在此同时,它的危害也不容小觑。那设计师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不仅不能忽略,还要更加考虑到对自然风的利用。首先,自然风可以在不损耗资源的同时对室内外进行空气交换,有助于改善我们的呼吸环境。为我们提供新鲜的空气。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都有所帮助。同时,还能改善室内的温度,使之更适于人居,减少对空调的依赖,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以及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尤其是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更应该考虑对自然风的利用。

2、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

大型建筑中,由于通风路径较长,流动阻力较大,单纯依靠自然风压与热压往往不足于实现自然通风。而对于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直接的自然通风还会将室外污浊的空气和噪声带入室内,不利于人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常常采用一种机械辅助式的自然通风系统。该系统有一套完整的空气循环通道,辅以符合生态思想的空气处理手段,并借助一定的机械方式加速室内通风。

三、规划采暖通风的发展方向

1、改变规划观念,完善规划方案

首先要有全面考虑的观念。我们国家在施工的过程中,会把节能这一环节也考虑进去,其目的就是要使建筑的维护结构散热功能最小,以降低热负荷为主要目标, 同时也要求供暖热源和体系的能源效率同时要符合标准,不能差异太大。进而我们要完善我们的规划方案,尽量使这些供暖措施对我们是有利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灾难,这样才能够使我们更好的学习国际上的先进技术水平,使我们的规划方案更优。其次要抛弃静态的观念。建筑使用过程,从内到外都是动态变化的,不可能靠稳态设计工况就能满足使用。维持在方法上要大力引入以高科技为基础的先进方法,例如建筑动态负荷分析方法,计算流体动力力学方法等各种计算机模拟软件,分析建筑使用中期内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方案、分析计算,不仅完成了最不利条件下的设计,还要提前了解在使用后可能会发生的各种问题,并且还要确定相应的解决办法,施工暖体系更好的进行,保障人们的生活。

2.节约能源的规划趋势

因为国外市场不断的冲击着国内市场,所以在产品方面,我国市场必须要把能源效率考虑在内,并且速率一定要高,与他们保持一致的步伐。在系统设计及运行方面真正获得节能实效,还是有待下力气解决的难题。例如:在北方供暖方面,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按户计量用热及收费的技术路线问题。近年一些城市学习外国经验,已经作了不少探索,但仍难定出基本方案。这里涉及供暖系统制式、热表类型等等是否适合国情的问题。再就是随着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改善,供暖热负荷减少,加上室内装饰要求的提高,供暖设备如何发展也提出了。在考虑中央空调冷源时,要提倡直燃式冷水机组,并且观点要基本相同,其主要目的就是保证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以及要能够长时间的运行。蓄水空调目前试点的效果,是转移了电力高峰负荷,省了电费,但总用电量增加了。解决这个问题有设备国产化、原有系统设计改进和新系统开发等许多工作要做。在考虑电制冷水机时,要全面关注电机的负荷性能,以后还可能要面对工质替换、提高制冷性能的参数等等一些问题。

四、结语

综合上述,在接下来的关于我国建筑节能采暖通风措施的应用中,我们应该很明确的认识到节能的必要性以及其时代赋予的必然性,要想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这无疑是最贴近我国国策也是最贴近人们生活品质的一项研究探索。我们在探索过程中,应该具有长远的目光,不要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小恩小利,着眼于未来,不要因为经济成本的提高而放弃,也不要因为建筑工程的繁琐而退缩,从大局出发,注意各部门关系的协调统一,保证适宜的方案以及高品质的施工过程。要针对各个地区的区域性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建造方案。将确实有效的有关通风以及采暖的节能方案落实到每个细部。一方面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降低资源的损耗,最重要的是减小对环境的伤害,提高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于关镇,韩再兴. 浅谈建筑节能采暖通风措施[J]. 科技与企业,2012,17:243.

[2]王曼娜. 对我国建筑节能采暖通风措施的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2:292.

[3]孙东明. 对我国建筑节能采暖通风措施的探讨[J]. 科技与企业,2013,03:208.

[4]吴健. 简析我国的采暖通风措施在建筑节能中的利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作者:冯启满

第二篇:建筑节能采暖通风措施分析

【文章摘要】

在现代建筑业发展过程中,建筑节能是其中无法回避、必须给予重视的根本性问题。建筑节能有利于改善建筑产品使用性能,提高其工程质量和技术水平,并推动建筑业逐步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推动建筑行业技术创新。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建筑节能采暖通风措施,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

建筑节能;采暖;通风;措施

节能减排是指控制废气排放以及减少能源浪费,这是我们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建设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节能理念在建筑行业中不断普及。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节能采暖通风措施。

1 由供暖热计量所发现的根本性问题

1.1热能同样可精确计量,其中户用热计量表以及热分配表是用于分户计量热的两种仪表。供热体系不同的情况下所用热能计量仪表也有所差异。对于垂直单管或者双管体系的热能计量而言可选择热分配表,此种计量模式可准确、合理地计算所用热能;而对于分户采暖使用公用立管式体系的用户来说,热分配表计量是一个不错的热能计量方式。而户用热能表则可用于对一些辐射式采暖、温度相对较低的采暖系统的热能计量。总而言之,热能计量方式多种多样,但笔者建议在同一系统内部应坚持计量方式的统一,确保计量准确和一致。

1.2应重视用户彼此之间存在的传热作用,可通过提高外墙保温效果的方法来处理这一问题,主要是对建筑围护结构予以完善,提高保温性能,而非仅仅关注楼板以及隔墙选择。

1.3在建筑物计热量系统控制过程中应遵循动态化控制原则,我们不仅应对内部供暖系统予以关注,还应综合考虑热力站、供热管网、建筑供热系统的压力、温度以及流量等各个因素的变化。

2 建筑节能通风原则

就建筑工程领域而言,采取何种措施为建筑物夏季通风效果以及冬季保温效果提供有效保障是工作人员现阶段研究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建筑工程项目中关注最多的一个问题。通常情况下,施工过程中需要改进或者优化节能采暖通风措施,以确保建筑物能够适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其设计原则一般包括:(1)根据施工设计要求选择建筑物施工材料以及隔热保温材料;(2)应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各环节,并综合考虑室内温度以及空气受各类设备的影响程度。

3 着眼于工程实际情况来合理规划节能方案

3.1 热水地板辐射供暖

对于采用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的建筑物,在规划过程中应精确计算各个规划环节,并细致考虑其他一部分相关因素,例如装配施工、合理挑选施工材料、系统运行状况、运行消费以及人体舒适度等等。随着建筑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低温地板辐射成为建筑物各类供暖方式中备受民众喜爱并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的一种供暖方案。

3.2 电热供暖

在电热供暖方案的规划与实施中,首要问题是考察当地区域实际状况,了解区域经济文化特征,明确当地民众生活方式,并展开必要分析,以做出合理化选择。在制定方案时务必要保证详细和具体,可参考如下原则:(1)应参考不同场所的个性化要求,例如环保需求、较为特殊的供暖方式以及局部地区供暖等等。(2)若热源相对集中且距离较远的建筑物,通常应选择电供暖的取暖方案。

3.3 燃气供暖

根据城市发展规模来确定天然气使用量,并参照长久发展规划,当供暖燃料为天然气时,可考虑适当通过燃气空调供暖,确保天然气供应稳定性,同时还有利于解决夏冬两季燃料供给与使用的峰谷现象,从而在供电高峰期缓解燃料供给压力,并确保能够实现稳定供给天然气以及峰谷互补

4 建筑采暖通风节能规划

应对建筑采暖通风节能规划予以完善,尽量采取有利的供暖措施,以免造成资源浪费或者环境污染。可通过风压原理来达到自然通风效果,建筑物迎风面在风起时存在正压力,而此时气流绕过背面和侧面时会产生负压力,因此可通过不同位置的压力差来实现通风效果;此外,还可通过热压自然通风以及双层维护结构实现建筑物通风效果。

5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采暖通风节能减排是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事。建筑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遵从绿色节能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科学、合理化设计,推广节能减排理念,并不断完善其考核机制。不断研究并确立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建设绿色节约型社会的相关原则。倡导民众积极参与,推进循环经济、减排活动以及节能降耗工作不断进步。通过环境保护制度以及能源节约制度的建立、完善以及贯彻执行,相信我国将会在节能、环保型社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取得更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罗英.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已上网征求意见[J].暖通空调 ,2013,(12):18-18.

[2]杨萍.论我国采暖通风的现状与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1).

[3]孙琳.浅析采暖通风设计在建筑节能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36):172-172.

[4]魏富强,左艳.关于住宅采暖通风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3).

【作者简介】

王辉,1983年10月15日,女,汉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本科学历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石家庄铁道学院,研究方向:采暖、通风、空调,都可以。

作者:王辉

第三篇:浅谈建筑节能采暖通风措施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节能采暖的要求也趋向环保高效,电采暖器、锅炉、都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舒适节能的需要。本文对建筑节能中的采暖通风进行分析,探讨经济有效的自然节能方法。

【关键词】建筑;能源危机;节约能源;太阳能采暖;自然通风;措施

一、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

1、缺少配套完善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我国虽然已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律,但未制定建筑节能的相关法律、法规,所以建筑节能工作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况。

2、国家对建筑节能技术创新技术支持力度不够

正在起步发展中的建筑节能产业,普遍存在起点低,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弱的问题,国家在建筑节能技术开发和创新方面的支持力度还不够。

3、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进度缓慢

据报道,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但80%的产品都进行出口,在国内建筑应用的比率依然很低。

二、如何提高我国建筑节能措施

1、加强建筑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建筑节能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建筑材料的节能,包括节能门窗、外墙保温材料等。引进新型建材生产技术,应用新型材料节能,开发生产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是节能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2、加强和完善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贯穿建筑施工和设计的全过程。整个设计流程应包括建筑节能规划设计,建筑采光计算、建筑材料热工设计计算、围护结构节能设计、供热与制冷节能运行设计等。建筑设计人员应该在设计的全过程中始终把节能与建筑的观赏性、功能性综合加以考虑,逐步形成一套完整有序的节能设计流程。

3、健全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制度,建立节能监管体系

国家和相关部门应该制订完善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为建筑节能提供一个坚实的法律基础。

4、积极开展建筑节能科学研究,发展建筑节能产业

建筑节能是一门新兴科学,它包括施工、通风、空调、采暖、照明、电器、热工、建材、环境、能源、检测、计算机应用等许多专业内容,所以应加强学科和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合,积极开展组织设计和攻关工作,组织科研机构、高校、新建材开发的专家和生产厂家积极开展建筑节能的研究和攻关。另外要积极引导生产企业重点发展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各种节能墙体屋顶以及门窗,特别是外墙保温技术和高效节能窗技术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成套技术,开发各种新型高效节能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和高性能建筑玻璃及其应用技术。

5、加大建筑节能的宣传力度

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网站等公共媒体的宣传,开展深入细致的宣传、贯彻工作,把建筑节能的政策规定、作用和意义讲深讲透,通过宣传,让广大群众了解到建筑节能的意义,了解到建筑节能与自己的利益关系,让全社会都重视和支持建筑节能工作。同时,要广泛开展建筑节能培训,组织建设开发、设计、施工、监理、审图机构等单位的技术人员定期学习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相关政策文件,并定期考核,努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建筑节能专业知识水平。

三、建筑节能采暖的方法

1、屋顶的绝热。屋顶分平屋顶和坡屋顶,平屋顶设实体材料隔热层,利用材料的热稳定性使屋顶内表面温度比外表面温度有较大的降低。坡屋顶应设保温层,在顶棚搁栅上铺天棚板,板上铺一层油毡作隔热层,油毡上铺设保温材料,达到保温绝热的目的。

2、墙壁的绝热。在高档的花园小区,可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如胶粉聚苯颗粒外墙保温成套技术,此项技术能有效地解决保温隔热、抗裂、抗震、耐火等问题,但其成本较高。对于一般民用建筑可采用墙体材料和设置墙体遮阳设施来达到保温作用。

3、门窗的绝热。门窗具有保温、隔声、防水等围护作用,同时门窗失去许多热量。在节能措施方面,应降低空气渗透热损失,提高气密、水密、隔声、保温、隔热等性能。推广使用铝塑、钢塑等门窗专用型材,采用中空双层玻璃,可实现隔热与有效利用太阳能的双重目标。

4、利用太阳能来采暖。太阳能作为21世纪的最有发展前途的能源。目前在建筑采暖中已经大有用途。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斷进步和发展,出现了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和低辐射玻璃等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利用这些材料可以根据建筑物采暖及采光的要求做成各种复合式窗结构。是新能源在建筑中最有希望大规模采用的节能方式。

5、采用地板辐射采暖。作为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地热能源,目前已经有很大的应用在建筑中的采暖方面。地热采暖的原理是将耐高温达标的塑料管材根据地热施工规范安装在地表面,再用混凝土掩埋形成平整地面,热水在管路中流通。它的直接造价比较高,但节省建设空间,而且辐射均匀,从节能来说是一种创新及先进的供暖方式。

6、采用发热电缆与电热膜采暖。随着电力市场供应的市场化,电能的利用发展了发热电缆和电热膜采暖系统。发热电缆安装结合房间的吊顶布置。采用先进的电热膜发热技术,其热效大于原先的取暖设施。同时,电热膜不占室内空间而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因此在新兴采暖设备中占有一定的优势,缺点在于消耗电能,不像太阳能那样可以无偿使用。

四、建筑节能通风的方法

1、利用风压实现自然通风。在具有良好的外部风环境的地区,风压可作为实现自然通风的主要手段。在我国大量的非空调建筑中,利用风压促进建筑的室内空气流通,改善室内的空气环境质量,是一种常用的建筑处理手段。

2、利用热压实现自然通风。利用建筑内部空气的热压差来实现建筑的自然通风。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在建筑上部设排风口可将污浊的热空气从室内排出,而室外新鲜的冷空气则从建筑底部被吸入。热压作用与进、出风口的高差和室内外的温差有关,室内外温差和进、出风口的高差越大,则热压作用越明显。在建筑设计中,可利用建筑物内部贯穿多层的竖向空腔——如楼梯间、中庭、拔风井等满足进排风口的高差要求,并在顶部设置可以控制的开口,将建筑各层的热空气排出,达到自然通风的目的。

3、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大型建筑中,由于通风路径较长,流动阻力较大,单纯依靠自然风压与热压往往不足于实现自然通风。而对于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直接的自然通风还会将室外污浊的空气和噪声带入室内,不利于人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常常采用一种机械辅助式的自然通风系统。该系统有一套完整的空气循环通道,辅以符合生态思想的空气处理手段,并借助一定的机械方式加速室内通风。

结束语

随着节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节能思路和节能产品涌现,我们应积极地研究并推广使用节能产品来满足节约能源、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建立生态建筑思想,尊重自然环境,用科学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方法进行规划和设计,将节能意识贯穿于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使建筑节能获得巨大的实际应用价值,满足各阶段节能目标的需要。

作者:于关镇 韩再兴

上一篇:铸造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课程思政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