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主学习浅析

2022-08-08

第一篇:大学生自主学习浅析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浅析

杨文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在教学中充当学生学习的伙伴,合作者、指导者,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认为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指导预习

预习是学生的主动性的学习行为,教师要腾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预习,并训练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预习方法。

1、先借助拼音自学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再选用自己喜欢的一种读书方法读课文

2、3遍,把课文读通读顺;

2、根据课文的“预习”和“思考、练习”认真读书思考;基本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将文中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准备在课上向教师,同学请教;

4、将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多读几遍,并把它记在自己的好词佳句摘抄本上,预习的指导费遵循由扶到放的原则,从指导预习到独立预习。

二、培养习惯

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也是人主动性发挥的反映。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学习方法,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认真,就是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要求学生在读书的时候,要看清楚,读准确,不漏不添;要边读书边思考字、词、句、段的意思,为什么这样写;要边读边画,在文中圈、点、勾、画、批、注,用不同的符号将自己认为主要的或不懂的记下来,将自己感兴趣的,最有感受的记下来,并将感受三言两语简记在旁边;还要训练学生在别人汇报时做些记录,快速把握对方说话要领,判断对方发言的正误之处,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听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体主动的积极的思维和情感融合的认知与感悟的活动。

三、鼓励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启发学生提问,学生不会质疑,不会问为什么,不会解疑,即使教学手段再先进,形式再新颖,也难免走入灌输式的老路。即如孔子所调的“学而不思则惘。”因此,要启发学生多思善问,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要以亲切的微笑、温和的语气、和善的目光,使学生消除疑虑,要以激励的语言、明白的手势、适时的点羊,使学生放开胆子,要以及时的表扬、随机的赞叹,灵活的竞赛,使学生放开喉咙,要以情境的创设,优生的引路,后进生的亮相,使学生坚定信心,要求全体参与,全面参与,始终参与。学生问对了,要大加赞扬,赞扬他们不仅有胆量而且有能力,学生问错了,也要加以鼓励,告诉他们有胆量提问题就了不起。这样,整个学习过程就会成为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创造的过程。

四、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催化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自学思维的形式,而且,学生能在一个轻松、愉快,充满知识魅力的氛围中获取更多知识,掌握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学生的兴趣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诱导和激发,因此,教师要把准学生的心理脉搏,点燃火花,想方设法增强他们学习的“心理优势”。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如讲故事、创设情境、适时鼓励、开展竞赛,设置悬念等。

五、课外延伸

语文能力的提高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无身经百战是针对目前小学生积累明显不足,入不敷出的矛盾而指出的一条出路。我们不应当把学生局限在课堂嚅自我封闭,要乘改革之机改变观念,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利益,要注意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荐工作,教他们如何选择课外阅读材料,例如在学习了某一作家的某一篇作品后,为学生推荐与之相关的这位作家的另一作品或其他作家的同类作品,进行比较性阅读,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如教过《草船借箭》后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教完《狱中联欢》后引导读《红岩》、教完《少年闰土》后引导学生读《故乡》等。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并非多多益善。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选择的课外读物应主题鲜明、思想健康,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要有趣味性、考虑儿童的个性,要广泛地阅读,才能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本阅读的不足。我们还应鼓励学生善于积累,写读书笔记,一般时间后,还可组织课外阅读汇报会,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又能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杨文君

2006年11月15日

第二篇:浅析数学课堂的自主互助学习

初中数学

初中数学

浅析数学课堂的自主互助学习

朱迎花

昌邑市卜庄镇夏店初级中学

联系方式:7838339 摘要:数学教学是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活动形式为主;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体验性为原则。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互助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学生占主体地位。在数学新课标教学中应转变教学观念,实行三步四环节五课型,要以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为重点

关键词: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提高素质

初中数学

浅析数学课堂的自主互助学习

数学教学是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活动形式为主;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体验性为原则。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互助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学生占主体地位。在数学新课标教学中应转变教学观念,实行三步四环节五课型,要以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为重点。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爱是教育教学的本源,没有热爱便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的成长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赞扬,正确对待学生中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评价时做到不褒此贬彼。

数学学习是以愉快学习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途径有两个:其一营造课堂氛围。通过教师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因惑质疑,激发学生产生悬念,进入欲罢不能的心里状态,进入发现者的“愤悱”状态,或在问题中溶入一些趣味,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与兴趣。其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计一个问题的模拟发现过程或借助类比联想等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中,进入发现者的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生疑质疑。引导学生走自主,自学之路。变苦学为乐学。

初中数学

教师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达的尽量让学生表达,能让学生结论的尽量让学生结论。 除了要重视老师的教学方式外。也要尊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或实现学习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步骤,其中某一特定步骤称为学习方法,例如:有的学生倾向于借助具体形象进行记忆和思考,有的学生偏爱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有人善于运用视觉通道,有人倾向于运用听觉通道,也有人喜欢运用动觉通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包括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比如有人喜欢在竞争中学习,有人偏爱合作学习,有的学生能够从学习本身感受到乐趣,还有人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有效的工作和学习,指导自主学习不仅要鼓励学生独立且富有个性地学习,更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还要鼓励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经历并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三个方面并不是相互独主、互不相容,也可以相互运用。

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某些问题涉及诸多因素, 而个体思考却很难考虑周全, 这时组织恰当的合作交流, 使思维发生碰撞, 相互启发, 取长补短, 往往使教学事半功倍。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学生创造性想象力的标志。学生交往互动, 通过小组交流, 诸多问题会迎刃而解。同样, 教学“估算”时,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学习后, 可以较完整地归纳叙述, 逐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策略, 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

初中数学

中,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互相补充, 互相启发, 不仅拓宽了思路,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也培养了学生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的良好习惯。 因此,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 互说想法, 往往能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被激活。 在教学过程中, 组织合作交流, 使学生积极参与, 主动探索实践, 乐于交流合作, 课堂呈现出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 学生的学习就会不断取得成功, 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到进步和发展。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之际,即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学生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际,这是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特别是在攻克教学重点、难点时,在答案不唯一时,在认识出现分歧时,让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这对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都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一节中,教师提出问题:(ad + bd)÷ d应该怎么做?用学过的知识能否解决,怎样转化引导学生思索,随之展开讨论,然后各组拿出讨论结果,再组间交流、辩论„„学生在激烈的语言交流中“学他”和“自检”,经历由模糊到清晰,由争论到统一,分化整合的过程,最终形成准确、清晰的建构. 合作学习能否合理、有效地开展,还要看合作学习的内容. 有些内容如过于简单的是不适合进行合作学习的. 笔者认为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的一定要是突破教材重、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性问题. 这些问题同时也应该是学生感兴趣、乐于探究的. 一般情况下,课堂上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是教师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课前预设的. 但当前课堂学生主体意识被唤醒,学生的质疑能力大大提高,新问题不断生成,如果新生成的问题能紧扣教学重、难点,能

初中数学

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普遍关注,也可以将它们纳入合作学习的范围. 合作学习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策略,这种学习策略必须向学生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尽可能地保证学生在合作时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到深处颇有学术研究的样子,作为教师要注重这种学术氛围的培养. 首先是组内平等,所有成员均畅所欲言,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其次是服从真理,不以同意的人多少来定结论,对个别人的见解也要在代表小组进行汇报交流时提出来. 小组合作学习可根据“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评价理念来要求组内每一个成员,人人要有所收获. 一般在要求个人进步的同时以小组总体成绩来评价,形成小组之间的竞争. 教师在学生交流讨论结束时,不仅要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更要注意对合作过程的评价. 师生可共同评出“最佳沟通奖”、“配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集体智慧奖”等. 这样,小组合作学习兴趣更浓,学生更乐于参与.

自我探索是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前提,合作学习成功则是自我探索提高的结果. 教学过程中,只有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我们必须去学习;我们必须去研究;我们必须去合理应用. 让合作学习这朵“课改之花”越开越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懂得自学是学习最根本的学习方法,也是成才的正确途径。

第三篇:浅析小学语文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从1996年7月开始,在教育部的组织下,北京师范大学等六所高等师范院校的有关专家,研讨并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的调查方案,并于1997年5月,采取二级抽样设计方法,在九省、市对城乡16000多名学生、2000多名校长和教师、部分社会知名人士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小学生提到最多的不得不死记硬背的科目是语文,被提及的比例达 55%。当问到在哪些课上“通常只是读课本,听老师讲解词语、概念,而很少有机会动手操作或进行有意思的讨论”时,提到语文学科的比例又排名第一,达到 31%。从这些调查中,可以了解到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和枯燥无味的讲解已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消极情绪。学生不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大大减损了学习语文的效果。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其中自主学习是基础和前提。

何谓自主学习,我国学者庞维国将它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这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四个基本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要在这四个基本点上下功夫。语文教学亦应如此。

一、培养学生“能学”的自信

“能学”的自信,即学生本人相信自己能够学好语文,对学好语文有足够的信心,这种信心对学生来讲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这是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心理基础。

小学生处于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期,他们对自我的肯定更多地依赖与外界的人或环境,因此,培养学生“能学”的自信最有效的方法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活动之中,当学生在活动中有所贡献,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力量与价值、得到了别人的承认与赞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时,便树立起了“能学”的信心。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当学生在参加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予充分的关注,对其点滴进步要表扬并赏识,帮助其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使其增强“能学”的信心;对于学生学习上的失败,教师应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指出前进的方向,当学生经过努力获得成功时,教师发自内心的赞许和祝贺,更增强了学生“能学”的自信。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心理结构的构建过程,学习是通过新旧经验的整合而实现的。学习依赖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已有水平。因此,欲进行有效的学习,原有心理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技能和一定的学习动机。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学生在进校学习之前,早已具备了语言学习的心理机制基础,具有对本民族文化背景熟悉的有利条件,同时,身处在这种语言的社会环境之中,有着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有着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学习基础、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教师要充分加以利用。如:像朗读课文这种简单的活动,教师便可以指定每个学生朗读其中一部分的方式,当每个人都被吸收参加到这项合作活动时,学生就有一种被集体认可的感觉,学生也轻而易举地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水平,尊重、培养并细心呵护学生的自信心,并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语文学习简单、易学、好掌握,就可以培养起学生“能学”的信心。

二、激发学生“想学”的愿望

“想学”的愿望,换言之就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发动、维持个体的学习活动,并使之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机制。正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愿学、乐学才能学好语文。根据学习动机的来源不同,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转化而来的动机,内部动机推动力量大,维持时间长。外部动机是指主要由外在条件诱发而来的动机,外部动机推动力量小,维持时间短。教学中,教师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内部动机为主,适当利用外部动机,培养学生把学习当作自觉的需求。

1、 利用学科特点,创设语言情境,激发求知欲。

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一篇篇文质兼美、表现自然景观的文章,犹如一幅幅表现力强的优美画卷,走进去就会融化在浓厚的诗情画意之中;一篇篇曲折动人的故事性文章,仿佛是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电影片断,你的心情会随着故事情节而跌宕起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创设各种富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语言学习环境,一幅气势宏伟、令人神往的照片,一个细致入微、感人至深的画面,一段美妙动听、感人肺腑的音乐„„都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新鲜的感觉和强烈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如:教学《大瀑布的葬礼》一课时,可以先播放一段赛特凯达斯瀑布一泻千里、咆哮而下的壮美景象,这不仅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而且减缓了对课文的理解坡度,为文本内容设置了一个动感的阅读背景。

2、 引发学生思考,鼓励有所发现,激发探求欲。

心理学家克什的研究表明:发现学习比指导学习更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如:《白杨》这篇课文是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称赞边疆建设者立志建设边疆的献身精神,课文中有几处描写“爸爸”的神情,理解这几处神情描写的含义,对理解课文的内涵,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很有帮助。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爸爸”神情的语句;要求学生反复读这些语句并思考:从“爸爸”的神情变化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联系课文内容,你能找到答案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大脑开始积极主动地转动起来。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引起不同层次的思考,每个人都发现了不同的问题,并在课文中获得了自己的答案,每个人都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3、利用学生特点,组织各种活动,激发成功欲。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学生围绕文本开展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自我塑造的均等机会,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成功。如:背诵、配乐朗诵、演讲、辩论、讲故事、绘画、访谈、合作表演、设计手抄报等等,用活动激发学生深入学习语文的兴趣,用成功换来新的成功。

此外,《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开发并丰富语文学习资源,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来吸引学生愿学、乐学。

教师可以根据语文学习的需要,带领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去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用书面、口头或图文等各种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围绕学习和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围绕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或国家大事,让学生事先广泛地搜集材料,进行独立的思考,认真地准备。然后,组织讨论、辩论和演讲,学生自主地使用语言工具,开阔了视野,同时学习了辨别是非善恶;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社会调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通过各种途径去查阅资料、去采访,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写出有自己独特体验的调查报告,再以各种形式汇报。无论是何种表达方式,也无

论是表达水平的高低,只要是学生自己的发现、自己的观察所得,都应给予肯定。

语文学习的源头是生活,有道是“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那么语文学习也应该是生动活泼的。只有这样的语文学习才能吸引学生,激发“想学”的愿望。

三、点拨学生“会学”的策略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学习。”对学生来讲,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方法;对教师来讲,最重要的工作是教给学生最有价值的“方法”知识,并有意识地提供灵活使用“学习方法”的机会和条件。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就语文而言,“不需要教”就是“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做到此,乃语文教育之成功。”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这是因为学生入了门,上了路,掌握并会运用了读书和作文方法的缘故。学生达到了这种境界,即获得了自主学习能力。

1、适当地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构成学习策略的知识和技能基础,掌握学习方法是形成学习策略的基本前提,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习对象,所适宜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就要淡化教的意识,强化学的意识,要把教学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习”上,注重学法的指导。要搭建交互性的展示平台,通过自读、自悟、自学、探究,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总结出学习方法。

例如: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三组元,除古诗外的四篇文章都是我国古代优秀作品的节选或改写,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体会祖国历史的悠久、文化的灿烂,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草船借箭》是本组元开篇的精读课文。上课后,齐读课题,教师问:通过预习,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七嘴八舌:谁借箭?向谁借?为什么借?怎么借?结果如何?......抓住这些问题,教师点拨:对于长篇小说,故事情节复杂,且环环相扣,我们要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才能读懂。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课文,通过自读、自悟,学生掌握了分清前因后果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又点拨:这个故事出现了几个人物?你欣赏谁?为什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用课文中的语言来说明。学生又通过自读、自悟和互动交流,掌握了从人物的言行体会其性格特点的方法。最后,请学生总结我们是怎样学习这篇课文的。

2、给学生提供灵活使用学习方法的机会和条件。

学习策略本质上是对学习方法的应用,当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之后,只有通过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加以运用,明确这些方法应该在什么情境中应用、应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获取了一定的学习经验时,学习方法才发展成学习策略。作为教师,应设法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机会,使学生自主地应用学习方法。

例如:学生通过学习《草船借箭》掌握了阅读我国古代优秀作品的方法,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这些方法,形成阅读策略,教师就趁热打铁,告诉学生:《三国演义》中这样的故事可信手拈来,大家可以在课外自己读《三国演义》,是读全书还是读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章节,可以根据情况自定。过段时间,我们在班级中进行《话说三国》专题汇报,汇报时要分析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要分析清楚所涉及到的人物言行及其性格特点。

学生自选章节进行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自主空间,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可多读几个章节甚至全书,阅读水平低的学生可只读一个章节。读自己喜欢的章节,不仅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且对他们在课堂上习得的“分清事情前因后果的方法”、“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得到运用的机会。“读书是学习,运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只有这样的学习,学生才能“会学”。

《标准》指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确,每个人的环境背景、生活方式、气质性格、情感体验各不相同,因而决定了每个人的认知方式、学习策略也千差万别。我们语文学习就要尊重差异性,千万不能追求“齐步走”、“一刀切”,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四、提供“坚持学”的动力

在学习活动中,光有智力不行,有了学习的愿望也不够,还必须有“坚持学”的意志,“坚持学”表现为学生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并根据目标调节自身的行为,克服困难,排除干扰,抵制诱惑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1、用课文中的故事、形象感染学生。

小学生年龄小,容易受外界的人或物影响,,模仿能力强,且明辨是非的能力低,抵制诱惑的能力较差,教师要格外花费时间和精力。在教学中,当学习了《小英雄雨来》、《狱中联欢》、《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类课文时,在学生感受到英雄人物的高尚品质之后,就可以潜移默化,同时根据每篇课文的侧重点不同,找有关的名言警句,如意志品质方面、乐观精神方面、树立远大理想等等,在班级内组织交流,学生在读读、议议、写写的过程中,对照自己、鞭策自己。在平时,要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表扬这些学生勤奋、刻苦、好学的行为,并采取激励手段;鼓励学生们向他们学习,以他们为楷模。教师对原本基础较差的学生,如果他(她)付出了一定的意志努力,并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要给予相应的肯定和鼓励,并提供进一步的帮助,使他(她)继续前进。

2、创设“困难”的情境磨练学生。

教师还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实施“挫折教育”,锻炼学生们克服困难,完成目标的能力,如:布置一些有难度的作业,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在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些困难,有内部的、有外来的。在检查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检查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的表现情况,特别是那些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作业的同学,教师要格外褒奖,并请这些同学汇报自己在克服困难方面的想法、做法,给其他同学以启示,为其他同学树立起学习的榜样。

3、教师要持之以恒地督促学生。

此外,有些作业虽然没有什么难度,只要花费点时间就能完成它,但却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持之以恒地坚持做。例如课前预习作业,这类的作业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前读顺课文,认识生字词,不懂的字词查字典,思考预习和课后思考·练习中的问题,边读边批划,并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或查找一些相关资料。可以说,这样的作业只要花点时间就能解决。对没有意志力的学生,今天有时间,又没有其他吸引自己的事情,就可能预习;而当有利益冲突时,他就可能放弃预习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教师对这样的学生,也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要每课都检查预习情况,检查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有时教师查,有时学生干部查,有时同桌查,总之,一定要检查。对按时并认真完成预习的学生,教师要表扬。对经常不完成的,除了教师要督促外,还可以请家长帮助检查。

肖川博士提出:“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每位语文教师必须实施有效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四篇:大学生自主学习

【摘要】如今,各国都把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对即将步入社会这个激烈的竞争环境的大学生来说,自主学习能力更是至关重要,本文从大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的缺乏,自主学习的方法和当今大学生学习的特点还有自主学习本身的特性,简要探讨大学生应该如何提高自主学习的水平并对现在的大学教育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自主独立

坚定信念

勤学精思

学习风格

学习策略

学习科学

一、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的含义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他不是学习者完全独立的完成学习任务,而是强调以学习者本人为中心,有效利用各方资源,是与他祝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可见,它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自学”有明显的差异,“自学”仅仅是自主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做预先的计划和安排;而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监督、评价、反馈;三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

由于不同研究者界定自主学习时的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因此对自主学习定以上的统一极为困难。对自主学习的有关定义做了系统总结,归纳出共有的三个特征:

1、强调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自我调节策略的运用;

2、强调自主学习之一种自我定向的反馈循环过程,认为自主学习者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效果,并根据反馈反复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

3、强调自主学习者知道何时、如何使用某种特定的学习策略,或者做出合适的反应。

2、自主学习的价值

在信息时代知识爆炸的新条件下,知识迅速折旧,人们必须改变传统正规教育中以教师为定向的学习方式,更多的采用自我定向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来获得工作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另外,在新型的终身教育体系必须以个体的终身学习为保障,因而自主学习成为个人必备的技能。再次,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各方面突出问题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方式的引进得到解决。同时,对学生个体而言,自主学习同样能够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提高学习的质量。

3、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

影响自主学习的主要内部因素有:自我效能感、归因、目标设置、认知策略的获得、元认知水平、意志控制水平

二、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自主学习之可能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时期,在个性发展尚处于自我统合和角色混乱阶段如果个体不能实现自我统合,就容易处于角色混乱状态,生活学习缺乏目标,迷失方向。

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苦恼,其中排在前面的依次为“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意志薄弱、缺乏自信”“能力较差”“缺乏金钱”“前途模糊迷茫”。对于大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在于长期以来的初。中等教育的不足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缺陷也有很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客观上,虽然学生已经具有了丰富而完善的学习策略,包括记笔记、复习、做练习、涉猎相关内容。预习、背诵、课后整理等以占绝对主导地位,但总体上,涉猎相关内容、课后整理、复习薄弱环节策略使用的还不是非常普遍;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大学阶段的教学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学生有较多的时间供自己安排,学习资源十分丰富。

由此可见,在大学阶段,大学生需要、也有条件进行自主学习。三是,还必须配合相应的策略指导或培训,并适当调整现有的教学方式,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性和潜力。

大学生自主学习在时间和潜能方面有着充分的可能性。宽松的外部管理、相对稳定的课程设置、漫长的假期,使得大学生有充裕的自由支配时间。在我国,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大学阶段的学习远比高中时悠闲。大学生的心智相对成熟,具有更大的潜能去利用丰富的教育拓展资源,将自由时间转换成有效的自主发展时间。

三、自主学习的方法

1.自主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个别化学习为主要形式。也就是首先要充分调动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对人们的活动具有发动的功能.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积极学习,激励学生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的目的的内部动力。当社会对学生提出客观要求,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客观要求变为学习自身的需要时,便会促使机体释放一定能量,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动机。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方法.通过文字、音像和计算机网络信息等媒体资源进行学习,并借助于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如视听阅览室、电话咨询、电子邮件等先进教学设施和手段辅助学习。在必要的时候接受面授辅导、答疑、指导等活动。学生按时完成规定的课程作业、实习(或实验)以及其它实践环节,强化学习过程。就能够快乐和顺利的完成学业。

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成才的渴望,但由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仍然存在着专业口径偏窄、人文教育比较薄弱、教学方法手段和教育创新意识相对滞后、学生能动选择发展空间有限等诸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个性的发展,不能完全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设计、自主求知创新的需求,也部分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学风建设。如何培养自己的主动学习方法和能力,从旧的学习方法向新的学习方法过渡,这是每个大学新生都必须经历的过程。作为教师应尽早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使他们结合自身特点做好思想准备,积极观察、思考,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较好的度过学习适应期少走弯路,减少心理压力,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同时我国目前大学的校园范围都比较大,教学设施要比普通中学要齐全得多,教学内容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所以教师应引导刚入学的新生,在思想上应认识到:要想在学业上获得成功,一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学习条件,掌握、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要迅速熟悉学校中的教学及辅助设施,如教学办公地点、图书馆、实验室、复印室、录音室、书店的开放时间和使用方法等等。

此外,大学生还要学会利用现代高科技的教学手段来掌握、运用所学的知识。在大学里,教学内容所包括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单凭坐在教室里苦读书是难以适应的。大学生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如互联网络),获取大量的信息,并充分利用现代多种高科技教学手段(如计算机教学)来掌握、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有一些大学生,对学习环境、教学设施的意义理解不够,认为只要把老师讲的知识掌握了就行了,所以他们在课堂以外,很少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来发展自己、提高自己,这是对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不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如何根据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总要求,如何针对学生个性、才情的差异性,构建适合时代要求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多样化的自主能力培养模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风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组建素质拓展小组是一种方法,例如组建书法班、朗诵班、话剧团、英语培训班、合唱团、舞蹈队、多媒体制作小组、文学社等十个素质拓展小组。每个小组均制定培训方案和活动安排,聘请一批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与指导。素质拓展小组都是对专业知识学习的进一步延伸和深化,是对第一课堂知识的强化和补充,是对学生全面素质能力的锻炼。如学生在话剧、舞蹈的表演、文学作品的朗诵中,深人体验、透析理解文艺作品的美感;在书法培训中,学生不仅进一步提高了书法水平,而且深入领会到汉语言文字的特性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而文学社团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从事文学创作的兴趣和能力,为文学新星的崭露头角提供了阵地。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学生开阔了眼界为全方位拓展自己的能力,从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提高自己,在培养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学风建设。

进人大学后,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变成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教师在课堂讲授知识后,学生不仅要消化理解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而且还要大量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和文献资料。可以说,自学能力的高低成为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这种自学能力包括:能意识到大学的学习与中学的学习差异,特别要走出“应试教育”误区;能独立确定学习目标,认真进行自我发展设计,规划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涯发展路线,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长期、中期、近期学习目标及详细计划,并坚持执行;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发挥最大学习效率,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探索出个人学习风格;合理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特别是有效利用课余时间;能对教师所讲内容提出质疑,主动进行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而不只是被动接受学习.;学习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更要联系实际,进行实践;学会查阅资料,了解自己专业研究的最新进展;不只是学习自己的专业,还要了解其它学科知识;抓住自己学习中的灵感,发挥创造性,想办法将它实现;多向老师、同学请教学习经验、学习感受;多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听专题报告、讲座;正视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及时调整自己的消极心理;培养和发现自己的学习兴趣,坚持学习自己喜欢的学科;善于肯定自己的每一次进步和成功,寻找学习的成就感;坦然面对考试,消除自己过于紧张和焦虑状态等。

.在课堂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供、营造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使他们能够获得创新的条件和环境。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借鉴采用一些方法:过程教学法,有些知识要重结论轻过程,但关键和重点的知识要重过程轻结论。重过程就是重知识的发现,使学生感受到知识都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问题教学法。即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使学生有兴趣,目的性明确。要注意抓住问题发展的规律和拓展空间,要穷追到底。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人点。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

针对网络环境中大学生的文化特性,当代大学生在成长的环境、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接受信息的形式、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发生重大的变化。学习方法的教育要根据这些新的变化,利用网络环境的特点进行引导。

实际上,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所言:“没有好的形式,内容也会变味。”内容和形式是一对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的矛盾统一体。内容是实质,形式为内容服务,反之,形式的优劣也会影响到内容的效用。在网络环境这一迥异于传统形态的新事物面前,我们尤其要注意这对矛盾的转化问题。以网络教学为例,如果将网络教育理解肤浅,便会导致仅仅将教材、教案搬到网上,所以必须掌握网络时代的特点,因特点施教,进行创新。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和辅导尝试新型的教学手段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运用网络等媒体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显得非常重要。

我们知道,传统教学的“感知一理解一巩固一应用”这一掌握知识的阶段结构是一个无情感的活动结构,这种结构忽视了根据学习兴趣、学习类型、学习习惯等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和情感培养。这种“见物不见人”的倾向是“目中无人”的纯认知活动过程。显然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悖的,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这与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环境的局限有关。而网络融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于一体,集图、文、声、像等多种信息媒体于一身。它可以用图形、图象、声音、文字等表达教学信息。学生在开放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贯彻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知识传授向情感和创新的培养延伸,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创设情景,注意情感的诱发。精心备课,精选授课内容。在课前,对教材认真分析研究,了解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贯彻关于相应课程的实施意见,了解专家的教学思路,吸取其精华,捕捉网络资源中有关信息,预测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可能碰到的困难,从而精选面授课程的辅导内容、范围和程度。二是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辅导环节。开放教育教学辅导课重启发教育,因材施教;重自。主学习方法的传授,课堂教学中做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重育学生改变学习完全依赖教师的传统习惯,启发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指导他们掌握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利用网络教学过程,要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设置符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式学习。网上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体现当代教育思想,内容要新颖、有趣。在教学信息的恰当部位设疑及巧妙迂回的提问,富有“心机”的交互设计及答案,点拨,形式多样的练习等,能表现无穷宇宙间的自然奥秘,大干世界的众生百相,人类历史的演进沉浮,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等都能通过网络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每一个知识点都变成学生急于捕捉的猎物;使每一项活动都有成为学生获得进步的阶梯,以至“激情涌动,欲罢不能”。三是精心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加强教学过程的控制,确保教学质量。开放教育教学更强调过程管理。对学习过程的监控,主要包括平时作业、考核、实习(实验)等实践环节。

3.高等教育倡导的这种自主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生和教师持之以恒。作为从事开放教育的一线教师,要适时地进行“角色”的转变,切实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积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确立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思想,自觉地调整教师与学生的传统关系,努力为学生创造二个自由、平等、信任、合作的自主性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和谐的发展。从而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作为学生必须有一种主动性学习的态势和倾向,主动学习应该表现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参与问题的设计,参与问题的解答,参与问题的评价等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师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订聘任合同,在聘任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实行聘用制管理。建立和完善顺应世道要求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教师合理流动。

5.健全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健全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对于消除师德失范现象,促进良好师德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评价一个教师工作的好坏,不能仅仅只看其静态的工作实迹,更重要的是要看其工作对象、动态的工作过程以及长远的工作效果,要看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否坚持了用自己的高尚品德熏陶、感染学生的品德,是否坚持了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是否坚持了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强化和巩固教师的修养、规范教师行为的效果。总之,当代高等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不仅要引进高学历高技术人才,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特点,专业特色,发展目标,加强师德教育,培养造就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能率先垂范、教书育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这样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自身的办学目标。才能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一历史使命。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首先体现在制定可行的学习目标和周详的学习计划上。当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学生要会主动分析自己现有的情况和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预测各种变化的可能性,由此确立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为了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适当改变原有的教学顺序。

例如在开始新一章节的教学时,指出重点、难点和要求达到的目标以及需要的背景知识等,学生在掌握了这些具体的讯息之后才能设置出真正激发内部动机的学习目标,进而制订详实的学习计划,积极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监控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要求教师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其作为教学组织者及指导者的作用,促进学生自由、独立学习的方式教学。而学生则需改变以往依赖教师学习的方式,主动调节学习过程,并能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发现问题,来调整或修改自己原定的学习策略、步骤等。根据元认知理论,个人自我调节行为和能力可以通过策略讲授和情境模拟两种方法进行训练。学习策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性的学习策略,它适合于任何学科的学习,如管理学习时间等;另一类是具体的学习策略,适用于具体的学习内容,如作笔记等。Zimmerman 和Martinez-pons(1988)用访谈法测查发现学生常用的自主学习策略共有10种,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与学业成就有很高的相关。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传授给学生各种一般性的和具体的学习策略。

3.检查与评价学习结果。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结束之际,根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自己达到的学习程度、水平,并对学习目标与实践效果之间的差异作出解释和说明。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失败被归因于稳定的、内部的、不可控制的原因将会弱化进一步活动的动机;被归因于不稳的、外部的、可控制的原因,则不会弱化甚至还会强化进一步的活动动机。有调查表明,学习不良的学生较少把学习成败解释为内部原因,更多的解释为老师等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而学习优秀的学生则更多的归因于自身的努力,能力等内部因素。因此,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控感,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作出积极的正确归因。 4.自我反省和总结。

在学习活动完成之后,学生对学习过程作深入的反省和总结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重要的一环。教师应帮助学生回顾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步骤,包括最初的目标设置,选择学习策略到学习结果的归因等,总结学生在此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获得的成绩,从反省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以此达到由具体的学习活动向抽象的经验转化的目的,完成由外部情境向头脑的认知结构内化的过程。

五、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随着21世纪,高新技术的不断扩展及其在企业中高频率的使用,使得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需要具有高知识与技术水平的专业人员。另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将进一步缩短,这又将导致工作领域处于越来越快的变化之中。这需要个体在一生中能够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开发自己的潜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现代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再是只看重文凭,个人的能力,特长和创新意识成为评价人的新尺度。这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更加重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着力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素质。学校应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学习和训练,进行科学思考问题,观察问题方法及自我更新知识能力的培训,使他们适应科技迅速发展,学会把握正确的方向。

第五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

电大学校是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摆脱了高中学习中“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以自我发挥学习潜能为主。许多过惯了“牢笼”里被动学习的同学,也许在大学学习中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怎样来面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从而荒废了大学光阴,实在可惜。以下针对电大教育模式开展我的自主学习计划:

一、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并促进成才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在当今的大学生学习中,自学较之于课堂学习而言,显得更为重要。

1.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人生规划,大学属于半个社会,是我们即将步入社会的黄金时段,我们有必要对未来、对人生做出长远的规划和打算。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和目标,那么在学习中,就不会迷失方向,就会沿着自己的目标付诸实践,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2)阶段计划,阶段计划是指我们对一定时间阶段学习的大体安排。我必须对自己当前一段时间内的时间作出打算,才不至于茫然。我在第一年学期学好各专业课的基础上,要安排时间过计算机等级、英语等级、普通话等级等等;第二年就应该加强自己的专业课知识储备,为自己的长远打算奠定良好基础。最后就应该多加强课外实践活动,为自己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石。

(3)短期计划,短期计划是指周计划或月计化,短期计划中,我们应该具体地落实时间安排,精细地计划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这是一个很精确的操作性很强的过程,必须认真的制定和实施,才能落实到学习目标上去。在短期计划中,应该明白自己在本周或本月内应该做的具体事情,并且要认真切实的落实到任务上去。

(4)即时计划,即是当日计划。即时计划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如当日的课程多少,作业多少等等情况。所以,我们必须要充实自己大学生活,合理安排时间,有效的实施计划,朝着自己的目标靠近,更重要的是要从即日做起。

总之,在学习中,最重要的是要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和计划,只有对自己的时间有了明确的计划和打算,并且付诸行动,才不会在学习中迷失方向。

2.发散思维,博览而有专攻

作为电大学生,仅仅吸收课堂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发散思维,多博览一些相关书籍,而且在众多领域和范畴里,还必须发挥自身的特长,博览而有专攻。一个能够开拓进取并业绩突出的人才,必定是善于创新思维的人,从思维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创新思维是一种高级的思维形态,它既是一种能动的思维发展过程,又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激励过程。因此,发散思维在我们自学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无论是精读还是泛读,我们都不能过于呆板,完全相信书中的内容,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给自己的大脑一个无限拓展思维的空间,在吸收前人精华的同时,也创造一些新的见解、新的观念,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是我们自学要达到的目的。古人云:“术业有专攻”,我们学习也必须重视专业,以专业为主导,在学习专业的同时,也必须要博览群书,开阔自己的视野和眼界,增长自己的见识,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识的佼佼者。

3.理论结合实践,勤能补拙

理论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理论知识,理论结合实践,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理论结合实践,是我们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好的学习方式。大学学习中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学习。勤工俭学活动等多种方式去参加实践,在实践中得到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各个专业中,可以选择不同特色的方式去实践体验,增强见解。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勤于学习,天才是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灵感,要想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就必须勤奋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形成一套自己的好的学习方法。“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就是靠勤奋换来的成功。因此,要想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就必须勤奋学习。

4.坚定信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信念是石,可敲出星星之火;信念是火,可点燃光明之灯;信念是路,可引向成功之门。拥有坚定的信念,才拥有了成功的基石。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应该有坚定的信念,坚忍不拔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去挑战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读书贵在坚持,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了,就会得到豁然开朗的蓝天。

(2)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学习方法的基本因素。首先必须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对我们的学习很重要。只有有了这个前提条件,我们才能学好,才能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其次,我们更要抓住早晨的学习时光,早晨的时间是我们一天中最有利于学习的时间段,我们要合理利用时间,利用早晨的美好时光看一些该看的书,记一些该记的东西,使我们整天的学习有一个好的开始,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学习中更有激情和精力。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包括学会记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可以是摘抄引文,也可以是自己读书之后的心得体会,还可以记一本书的内容梗概。只有多读书,多记读书笔记,你的知识才会有所增长,你的见解才会越来越丰富。在读书的过程中,通过你的大脑把所有的知识融会贯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将这些知识上升为新的高度,形成你自己的知识系统,那么,学习就会有显著的成效,学习方法也会越来越精炼。

5.图书馆资源不可忽视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图书馆是一个学校的知识宝库。大学生不仅要学好课堂知识,还要多看一些有价值的课外书籍,以书为友,以图书馆为友,把泡图书馆看成是现代社会的时尚。图书馆是知识的集中营,我们可以博览群书,饱享眼福,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因此,我们要努力抓住在校的大好时光,利用图书馆的有限资源去无限的拓展我们的知识,更多的吸取书中的精华和精髓。

二、利用网络资源学习

网络学习是学习者利用网络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进行的学习活动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也不断更新换代,网络资源已经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一个大资源库,网络学习不仅成为了一种时尚,更是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快捷而有效的好方法。

1.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取长补短

网络资源丰富多彩,在我们的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网络资源知识面广,既有专家指点迷津,又有普通平凡的一般性见解,还有一些垃圾资源,我们在学习中应当注意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学校情境的学习资源中,教材中的学习内容被视为权威,而其他学习资源只是对教材内容的解释、补充和说明。因此,学生学习的目的大都集中在“学教材”上,极大的制约了学生的学习范畴。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的丰富多样,使我们的学习资源信息化,提高了知识获取,选择的效率;也使我们学习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加强,为我们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还可以将课堂教学形式变得趣味无穷,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帮助我们提高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处理交流知识的能力,使我们成为真正的掌握知识的主体。因此,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取长补短,是我们大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

2.独立自主与探讨学习

网络学习是一种主动而非被动的学习方法。在网络学习中,应当从内心上树立起一种积极独立的学习动机,成为一种自我需求,在网络环境中,独立思考,探索和构建自己的知识仓库。而不是通过盲目地听从别人的意旨或一味的追求专家的见解,自己却坐享其成,盗窃别人的学习成果。当然,在网络学习中,当我们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与一些著名的学者进行探讨,也可以与自己的老师交流沟通,从而得到正确的指导;也可以与同学互相讨论,从而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增长见识。

此外,电子词典、电子文献、期刊网等新的学习工具的出现,也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先进的科技资源查询我们需要的学习资料,帮助我们进一步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在 21世纪的今天,网络资源不断发展,我们应当抓住这位新的好老师,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取长补短。在网络中独立学习,多与别人探讨学习,使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拓展,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促进我们走向成功的未来。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总结出来的经验。好的学习方法,不断“温故而知新”,可以帮助你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促进你走向成功的殿堂。

上一篇:大学思政课学末总结下一篇:大学思政课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