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理论文范文

2022-05-09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学习心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学习是人的一种天性,是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探究过程,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自然需求。然而进入学校教育阶段,学习就变成一种规定性行为,学习被普遍视作升学、求职、提升能力的工具,学习的最初价值被逐渐淡化。这就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把学习当作家长、老师布置的任务,以为是升学的自然阶段,是顺其自然无可奈何的结果。

第一篇:学习心理论文范文

父母家庭教育的学习心理

摘 要 以往有关家庭教育心理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教育意识的增强。在家庭这特定的社会情境中,父母为完善家庭教育,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家庭教育的学习中来。那么父母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就有着其特定的身份特点,也有其特定的学习动机,更有重要的学习意义。

关键词 父母学习者 学习动机

The Learning Psychology of Parents’ Family Education

JIN Ye

(Jiangsu Jiankang Vocational College, Nanjing, Jiangsu 211800)

“父母”作为一种特定称谓,是在一定社会情境下的身份。特定时期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成人学习的相对重点。成人在为人父母前的学习更多地集中于社会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等,正如贝朗格所(Belanger)指出的,“今天,问题不再是成人是否需要学习以及学习如何重要,而是如何应对这些不断增长的、多元的需求,如何管理这种需求的激增。”在某种程度上说,成人期的学习可以通过研究他发生的社会情境来理解。因此,本文研究的“父母”即为成人在家庭环境中,成为父母后,为完成家庭教育这一社会职责而进行的学习。在该情境中,父母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有其特定的身份特点,也有其特定的学习动机,更有重要的学习意义。因此,在研究父母家庭教育知識学习心理时,首先从父母这一特定的学习者身份开始。

1 父母的学习者身份

家庭教育中,父母是重要的施教者,在家庭教育中,多以父母的施教者角度观察。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中,人们更多看到的是父母的辅助者身份,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也说道:“教育必须和家庭联系,才能使教育对象受控于教育圈内,按个性发展塑造成理想的人才。”家长实施家庭教育,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子女的发展,因此家长会以教育子女为目的,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学习机会。就家长在家校合作中的角色而言,与其说是教育者,不如说是在教育实践中的学习者。

父母作为学习者具有成人学习的特点。首先,父母学习是自我导向性的学习。 著名的成人教育学家塔夫在对成人学习者的研究中总结出:“成人自我导向学习在成年人中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在这种形式的教育中,学习者自行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目的,来解决自己的问题。”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教育知识,那么选择哪些内容,怎样学习并没有“规定”明确指出,学习的自主权就在父母手中,具有明显的自我导向特征。其次,父母的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围绕问题来安排学习内容,正如诺尔斯在比较成人教育学和普通教育学时得出的结果表明“成人的学习是以效果为中心的”。父母在明确所遇到的家庭教育相关问题后,必然会根据问题的症结,来寻找解决的办法,因此,父母就会围绕相关的教育问题选择学习内容,而父母判断自身学习效果归结于教育子女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是否有效解决。例如父母参加学校中关于提升教育子女的能力讲座,学习有关亲子互动的技能,进而解决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的问题,就是以亲子互动是否有明显改善而判断学习效果优劣的。再次,父母的学习是一种非正规的学习形式,学习的形式多,灵活性强。只要发现问题,只要有相应的学习资源,父母就可以进入学习者的角色。第四,父母作为成人学习者,学习行为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更多,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将家庭教育学习变成形式,甚至放弃学习。

2 父母家庭教育学习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不同的社会和教育对学习者的学习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父母在家庭教育学习的过程中,因特定的家庭教育环境中,也拥有差异化的动机。

2.1 需要激发的学习动机

父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遇到不同的问题。为解决问题,产生了学习的需要。马斯洛将人的七种需要由低级到高级进行划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种需要是缺失需要,是生存所必需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以保证身体和心理健康,一旦这些需要得到了满足,由此产生的动机就会消失。后三种需要是成长需要,虽不是生存所必需,但对于适应社会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它们很少能得到完全的满足。换句话说缺失需要使人得到满足,成长需要促使人更好地生活。父母参与家庭教育学习的这种需要应该属于人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即为人父母的需要,当父母为实现子女的成功教育,为满足教育子女的成就感,产生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需要。学习动机的目的性很强,容易促进父母深入学习,不断强化自我。

2.2 体现父母效能的学习动机

父母效能的研究源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班杜拉在研究过程中指出行为与强化之间的存在依赖关系,进而使人产生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不同于传统“期望”的概念,班杜拉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受选择。效能期望指的则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人们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了行为的决定因素。父母在家庭教育的学习中,首先受到需求的激发,进而对子女教育会产生相应的期望,这种期望促进父母不断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不断丰富家庭教育的技能,当父母发现自己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等对子女教育产生影响,并取得了预期或超出预期的效果时,父母对自己的效能予以肯定,并激发父母参与到进一步深入的学习中。父母效能感就成为父母学习的重要动机。

3 父母家庭教育学习的意义

3.1 实践终身学习,促进家长素质的不断提高

伴随着终身学习思想的逐渐发展和渗透,学习已经不再是个体处于某一阶段的事,而是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父母”角色本身具有一定的阶段性质,当个体发展到成熟阶段,准备养育子女时,父母的身份才逐渐显现出来。作为成人,父母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者各种成年人角色。作为学习者,父母是处于成人阶段的学习者。作为学习者,父母的学习是贯穿于终身的学习。父母在不断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素质,积累经验、知识、技能,实践终身学习,促进家庭发展。

3.2 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子女的健康和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不能简单地用子女听话或学习成绩好等单纯的指标来衡量,在现实中,很多父母会以子女的成绩或是否听从家长等,来判断自己的家庭教育水平高低。但事实表明,子女的成长是多方面的,而家庭教育也不仅局限于对子女学习方面的指导,或是对子女行为的规范等单一教育。家庭教育完成的工作是实现对子女的全面指导,促进其健康成长。父母通过自身的学习,掌握家庭教育的特点、问题、规律及方法等,在家庭教育中不断实践,多方位地指导子女的成长,把子女看作真真正正,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有各种诉求的立体的“人”,进而可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家庭教育水平,为子女的健康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3.3 协调家庭成员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个小社会,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中,各成员之间存在着多种关系,当各种关系理顺得好,家庭成员关系融洽,家庭氛围和谐,则有利于每个家庭成员的成长。家庭成员关系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尤为明显。家长在整个家庭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其中有一个角色就是家庭关系的协调者。如何处理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协调家庭成员的关系,是作为协调的必备能力。父母在不斷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反思和总结,通过吸收和借鉴,促进能力的提升,协调各种关系。所谓和谐的家庭氛围,正是以各种关系的平衡和顺利发展为前提的。

3.4 未雨绸缪,引领家庭渡过危机期

家庭自组建开始,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家庭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家庭遇到重大问题时,如何去处理问题,如何去应对危机,对家庭的主导者——父母,是一个重要的考验。父母通过学习,可以参照已有的经历和经验,做到事前预防,遇事不慌。例如,在家庭教育中,准父母和新父母通过提前学习育儿知识、儿童教养知识等来迎接孩子的到来,并在孩子成长初期的重要阶段给予指导和支持。

作者:金晔

第二篇:基于“学习异化”视角的学习心理疏导研究

学习是人的一种天性,是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探究过程,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自然需求。然而进入学校教育阶段,学习就变成一种规定性行为,学习被普遍视作升学、求职、提升能力的工具,学习的最初价值被逐渐淡化。这就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把学习当作家长、老师布置的任务,以为是升学的自然阶段,是顺其自然无可奈何的结果。特别是当学生通过多年苦读,顺利进入大学以后,一部分学生似乎感觉多年学习的目标已经实现,学习的价值已不复存在,另一部分学生却苦于社会生活的压力,继续把学习当作谋求个人更高发展的手段,这一方面导致厌学、怠学等现象,另一方面又造成急功近利、学习压力过大、学习焦虑等心理问题的普遍增加。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高校教育管理者和研究机构应加强对大学生学习心理的疏导,特别要关注那些具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群体。学生的学习心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深入探究存在于学生中的具有一定普适意义的“学习心理”,对完善教学管理环节,改变学习态度,调整学习心理,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竞争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是已经具备较强的思维判断能力和自我意识的群体,单纯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分析其学习心理的内在机理已具有局限性,在进行心理疏导时往往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学习异化”的概念为当下大学校园普遍存在的“学习心理”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视角,透过这个视角,可以深入探究到当下各种学习心理的形成诱因,从而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心理疏导,实现教学相长。

学习异化的概念

“异化”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异化问题作为一个哲学问题,西方的卢梭、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卢卡奇都其做过深入的研究。从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来看,主体活动的后果成了主体异己力量,并反过来危害或支配主体自身就是异化。在异化活动中, 人丧失了能动性, 遭受异化的物质力量或 精神力量的奴役, 从而使人不能全面发展, 只能片面发展, 甚至畸形发展。

中国大陆哲学界的王若水先生1963年主要基于马克思关于异化的概念,同时概括了黑格尔、费尔巴哈关于异化的观点,给异化作了一个中文界定, 即“主体由于自身矛盾的发展而产生自己的对立面, 产生客体, 而这个客体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已的力量而凌驾于主体之上, 转过来束缚主体, 压制主体, 这就是异化。”

在此基础上,“学习异化”的概念,即可理解为本来源于人、关于人、属于人的活动的学习,反过来忽略了学习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而变化为凌驾于人之上、束缚人、压制人的外在力量。原本基于人的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被机械的、强制的、固定的教学或学习方式所取代。学习的异化,导致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丧失了能动性, 遭受外在力量的奴役, 限制人的发展。

学习异化在学校教育中可表现为以功利性为目的的知识复制和“填鸭式”教学,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更多地依赖教条化的书本知识或固定的教学目的,教师作为授业者,将事先设定好的知识点原封不动地、机械式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再以考试、计学分等强制手段加以强化和固化,考试合格即被确认为对知识的占有,考试不合格者则被认为对知识获取的失败。学习者在此过程中不再有任何探究的欲望和创造的乐趣,这种重复式的学习使得学习者沦为知识的支配者,作为人的自身的思想和精神得不到肯定,人异化为知识的附庸,知识拥有得越多,生命和人的力量却越发缺乏。学习异化的结果,使得学生在高效地占有知识的同时损失了更多作为人的力量和精神。

异化现象的产生自然有其物质的、社会的根源,在此我们不作深入的探讨。学习异化对学习心理所造成的影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学习异化对学习心理的影响

众多研究表明,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的人生态度等心理状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的重要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学习心理,主要可表现为对知识的兴趣、对自身能力的自信、自主乐观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意志力等。

学习异化对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可以从自信心、学习兴趣、意志力等心灵和精神方面加以剖析。

1、学习异化对学生自信心的消解

知识复制和教条化的学校教育,在学习活动中直接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原本是人的主动的学习行为,立刻失去了原本应有的光彩。固定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确定了学生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和方法。长期下来,学生已逐步习惯从指定的书本、教材中获取知识,而失去了主动感受知识、体验知识所带来快感的能力。特别是在当下,在功利性学习心理的驱动下,学习的本身并不是学生所关注的,重要的是学习所要实现的目标。学习异化使得有些学生在家长、亲友、老师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为自己确定了过高的学习目标或抱负,虽竭尽努力仍和目标相差甚远,造成心理压力很大,这时就会出现严重学习焦虑。

学习焦虑是学生主要学习心理障碍之一,学生由于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自信心受挫,产生失败感、内疚感,进而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学习异化对学生自信心的消解,是导致学习焦虑心理的根本诱因。

据一份针对大学生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自我评价方面,认为自己“优秀”的学生占17%;认为自己“一般”的学生占74%;认为自己“差”的学生占7%。而在一份针对“你认为自己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的问卷调查中,认为“完全掌握”的学生占1%;“基本掌握”的学生占33%;“部分掌握”的学生占50%;“没有掌握”的学生占19%;“完全不得要领”的学生占3%。

2、学习异化对学习兴趣的淡化

在现今的教学模式下,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已经被“异化”了。主要表现为,学习首先要满足升学的需求。学生的学习是和学校的荣辱密切相关的,学校工作围绕升学问题展开,以此来满足学校的功利目的;其次,学习要满足个人发展的需求。学校和家长都把学习作为学生未来升学、求职的、谋生的必然需求来教育学生,这种社会教化也就形成了学生学习动机的功利性。人探究自然,获取知识的乐趣已经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学习任务,更大的学习压力和更激烈的学习竞争。

学习异化在学校教育中表现为学习是被设计好、必须要去做的唯一事情,学习的功能被制约在生存能力这个狭小的范畴内,学习也只注重对知识的占有上,而忽视了学习主体成长功能。大学生作为已具有丰富的科学和人文精神、具有个人追求的知识分子,已不甘愿接受这种强制性的学习安排,转而将兴趣转向其它,从而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排斥心理。过多地关注学习的工具性、功利性正是将学习一步步异化、外化的根本原因。当学习外化为一种压力时,学习变成一项苦累的差事,学习的兴趣就无法持久,或者根本就无法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习异化对学习兴趣的淡化,最终造成了大学生学习动力的缺乏。

3、学习异化对意志力的消磨

对知识的探究作为人的一种天性,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正如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学校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学习动机确定了他对学习的具体态度。学习动机是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动机的内涵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努力的强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

不论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学习都是一个枯燥并且迎难而上的过程,都会遇到费解的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意志力,学习心理就会受挫,进而会牵制学习自主性的发挥。而认识学习的真正意义,确定良好的学习动机,是具备学习意志力的先决条件。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意志力,才不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轻易放弃,保持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

学习异化将学习的动机异化为一种以功利主义、利己主义为内涵的外在动机,其动机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是随着目标完成的情况而变化的。一旦学习者的目标实现,学习动机就会随之减弱或消失。很显然,功利性动机是暂短的。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人生的目的达到了,学习为之松懈,从而学习动机不足的局面。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许多甚至是中学时期表现十分优异的学生,一旦进入大学后表现出学习动机不足的心理现象。

学习异化导致的功利性学习动机,最终带来学生学习心理上的意志力缺乏。

基于“学习异化”视角的心理疏导

学习应该是学习者生命成长的学习,单纯以占有知识、培养技能为目的学习,其实质是是功利思想的体现,是学习异化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目前大学生的学习心理,轻则造成学习障碍,如:厌学、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焦虑、缺乏意志等;重则导致各种心理问题或生命困惑的出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甚至危及生命。面对这种现象,高校在教育中,除了加强人生观、价值观等生命教育之外,建立适当心理疏导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心理疏导目的就是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将心中的抑郁排解疏导出去,从而进入正常的学习轨道,感受生命因学习带来的乐趣。

一般而言,心理疏导主要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改善或改变心理问题人群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以达到降低或解除不良心理状态的目的。大学生是已经具有较强的思维判断能力以及自我意识的群体,其学习心理单纯地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往往是不够的,这就需要从一定的哲学高度加以剖析和理解,达到疏导的目的。从“学习异化”的视角看,学习心理问题的产生有其物质的、历史的、社会的根源,异化作为一个哲学问题,可以很好地解释学习心理产生的内在机理,从而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开展心理疏导,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在哲学思想的关照下,重新认识学习的价值

在哲学命题中,学习是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探究过程,是与人的精神生命相共振,与人的创造性相共生的。从生存论角度来理解学习,学习是人与世界相互交往的方式,学习与生活、生存是融为一体的。学习不是在社会生活中实现某种目的工具或手段,而是人类的自由意志。学习的价值在于与客观世界、与他人、与自己的对话中所实现的独特价值与创造个性。

基于这一哲学观点,在心理疏导中引导学生树立超越功利主义的学习观点,认识到人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不必为基于功利目标的学习丧失信心。应充分认识到,当下整齐划一的教育手段、批量生产的培养模式下,是造成学生心理失落、缺乏自信的制度因素,解决之道是要更充分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正确地认识人的生命多样性, 注意学生生命的多样性以及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引导学生有意义地学习, 追问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对人生命的关怀。在心理疏导过程中, 将学生真正视为鲜活的生命个体, 注重对其精神意义的提升,将学习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 对人的权利、人格、尊严、健康需求等人文知识注入到心理疏导中,而不是机械地从体制上、僵化的教育模式上进行引导和约束。、

2、从人性出发,重新认识学习的目的

就人的本性而言,好奇心、主体性等是人乐于学习的内在动机。学习不是机械地占有知识,而是将学习视作积极主动的创造性活动,在探索中形成创造力,获得个性解放。现今大学教育的普遍现象是受教育者的好奇心、主体性这些内驱力没有有效地发动起来,相反却普遍存在着功利情绪和应付式学习的现象。

学习是为了让自己一生有意义,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最大的满足和快乐。在心理疏导中,应重视对学生学习观念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淡化学习的功利目的。引导学生不应只关注学习成绩、考试分数,而应更注重学习过程中精神的自由和创造性的体现。认识到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升学或生存,更重要的目的是获得全面的自由和发展,用轻松的、自然的心态开展学习。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占有,更重要的目的是充分发挥知识的智力价值,提高自身的智慧成就,从而更好的培养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加强认知内驱力。

3、突破现有教育制度的窠臼,重新定位教与学的关系

为逐步消除学习异化产生负面影响,在心理疏导过程中,作为疏导者的教师或高校管理人员以及作为被疏导者的学生,都需要及时转换观念,认真定位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应认识到人是作为生命而存在的, 而学生是作为未完成的生命而存在的,在心理疏导过程中,教师或高效管理者不再是授业者的角色,而应该是学生心灵的启蒙者,是对生命、自然的阐释者,而学生不应该是被动的受教者,而是具有探究知识天性的生命体,是主动探究生命真谛的生命体;另一方面,从完善生命发展的角度来看, 学生未完成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都仍然需要教育,作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教与学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仍然是存在的,但此刻,教与学都应该是摆脱了教育和学习的异化,基于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

基于异化的视角,学习的异化和教育的异化两者总是相伴而生的,消除异化产生的思想根源,当然也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

结论

学习心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也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学的实施效果和教学质量。许多优秀的学生进入大学阶段的学习,却表现出诸如厌学、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焦虑、缺乏意志等心理问题。心理疏导是解决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许多高效都把它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然而,大学生是已经具有较强的思维判断能力以及自我意识的群体,简单的心理咨询或情感打动已不能很好地起到疏导效果。

从“学习异化”这一视角,通过“异化”这一哲学问题,可以为学生心理的疏导机制提供理论支持。其主要方法是从哲学的角度,摒弃功利性的学习价值观,认识到学习的价值在于创造,克服厌学心理,不再为学习而焦虑,重新树立学习的目标,为兴趣而学,为实现人的价值而学,克服学习焦虑心理;同时在心里疏导中,积极调整教与学的关系,化学习为乐趣,把学习当作成长的必然,实现授业者和学习者的心灵契合。

作者:罗 妤

第三篇:基于儿童学习心理的理性风范

很早,张兴华老师便应用儿童学习心理进行数学教学实践与研究。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一群有着相同追求的年轻人追随着他进行了数十年的实践探索,以儿童的学习心理为支点,行走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天地间,铸就了一条科学的数学教学之路,开创了在小学数学界颇有影响的教学流派——基于儿童学习心理的小学数学教学流派。

一、流派特点

1.鲜明的儿童立场。

从张兴华老师在实习中悟出了“教学要顺应儿童心理特点才能成功”,到花甲之年指导青年教师,常常追问“这节课你准备用什么抓住儿童的心”,整整五十年间,他一生的教学生涯一直浸润在儿童的世界里。基于儿童的学习心理,就是必须关注儿童的学习心理,顺应儿童的学习心理,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站在更宏观的视野上,我们可以看到,该流派四十年的理论智慧结晶背后,闪烁着的是鲜明的儿童立场。揭示的是教学应该以儿童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的实践哲学!

从苏格拉底将教育的目光转向对人的重视,到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人的自然教育。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再到柏格森、狄尔泰的生命哲学,以及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我们不难发现,教育正是在不断追求对于人的关注和重视、不断追求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不过,抽象意义上的儿童,对于一个初等教育工作者来说并不具有操作意义。儿童的立场,只是一种精神的指引,其实施的途径必定因人而异、精彩纷呈。为此,该流派给出的路径是以儿童的学习过程为线索,将一个个心理过程聚焦,进行细致入微的剖析,把握其间儿童所呈现的心理特点,提炼出具体的教学应对策略。例如,既然对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而言,从感性到理性是最重要的认知途径,那么教学时就要注意首次感知,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再引导逐步概括归纳,达到学生认知上能接受的抽象程度:既然儿童知觉阙限有限,超过知觉阙限他们就会像猴子掰玉米一样,掰一个丢一个,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提供的信息单位就要适量、适度,以适合儿童进行“短时记忆”和“编码”;既然儿童好动、好胜,那么就应该适时组织比一比、赛一赛等教学活动,使得好动、好胜发挥出其积极的教育功能……把儿童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在这种境界里,他们从容而又诗意地栖居于课堂,儿童们遵循着自己固有的方式成长,他们并不被动地按照成人们强加的方式行事和思考,教育得以以道德而科学的方式展开。

2.可贵的理性品质。

教学,从来离不开学生的学,脱离了学的教只能是自作多情的独白和矫揉造作的表演。而学生的学习是如此的不可捉摸,学习的外显行为与内在机制之间的关系又是如此的复杂。同样是成功解决了某个问题,可能只是相同经验的再现与回忆,也可能是对旧知重组与改造之后的创新……正是因为该流派洞悉了学习行为与学习心理之间的这种非线性关系。才使他们坚定地把目光聚焦于儿童数学学习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中。

儿童的各种行为。最终都可以从心理层面上找到依据。可见,该流派舍去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细枝末节,将多年来学习和思考的核心直抵儿童心理——这一本质要素的做法,极具大局智慧、理性气质。把目光放更长远些。我们可以发现理性并不是该流派一时兴起的点缀。而是作为一种品质深深地嵌入其酝酿、形成、发展的整个过程。

在该流派的酝酿期,虽然只是偶然的实习成功使得张兴华老师喜欢上了心理学,但带徒弟们造访华东师范大学邵瑞珍教授,聆听大师指点的举措,彰显了他们崇尚理性的秉性。在流派初成期,张兴华老师和他的团队成员,定期对教学心理学理论进行形而上的思考,更对理论与实践如何有机结合进行形而下的阐述。在心理学理论和教学实践间前行的方式,同样彰显了他们的理性智慧,他们深知:教学实践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撑。那是走不远的;而理论如果没有鲜活的实践给予注解,那也是灰色的。于是,我们看到被张兴华老师自诩为“小册子”的《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中,结构上呈现了“教学实例”、“心理分析”、“教学运用”三个部分。教例事事入境,剖析丝丝人理,理论与实践水乳交融,浑然天成。该流派的成熟发展期,也正是我国基础教育第八次课程改革蓬勃开展的时期,纷争的声音诸多,不少教师像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但该流派却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对于学习方式来说,接受还是探究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有意义学习?数学文化是不是“数学”+“文化”?独具数学内部文化特质,岂能从数学外面去寻找文化的元素?因为他们对儿童心理把握精准,所以清晰地知道课堂中的儿童需要什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坚守什么。

儿童学习心理,是该团队考量一切课堂教学问题的逻辑源头。目中有人,心中有儿童;而对儿童的观察与剖析,又不仅仅依赖于经验,而是自觉地追求系统的教育理论指导。该团队长期围绕着“儿童学习心理”进行研读、探讨、辩论、磨课。悠悠岁月,这种理性使然已经自然地成为他们学习、工作的方式,举手投足间散发着迷人的冷峻气质,铸就了他们身上可贵的理性品质。儿童学习心理,对于团队中的每个人来说,又犹如专业发展的根一般,由此生长出带有自身特质的教学主张来。像华应龙的“融错教学”,蔡宏圣的数学史运用。张齐华的数学文化研究,许卫兵的简约教学,如此等等。那犹如南方的榕树一般,在儿童学习心理的主干上,生长出各个枝条,它们各具姿态,独木成林,一簇簇汇聚一起,茂盛无比。儿童学习心理的主干不断地伸展,在福建,在浙江,在河北,它落地便是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攀附于主干,影响力与日俱增,慢慢成就了那理性风范的流派。

3.开放的专业姿态。

该流派的骨干团队都源自江苏省南通地区。上世纪蛰伏于苏中小城,而今全国小学数学各种有口碑的教研活动中必有他们的身影。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径无外乎读书、思考、磨课、总结,为什么同样的这些方式,他们却能更为卓越?

张兴华老师在团队里常说:我这老头没什么其他本事,就是有点批判思维。同行也知道,他眼睛忒。“毒”。而且,张老师批起人来,语言犀利,不留情面。有时面对面批不痛快,还电话追踪继续痛批。大家被批多了,心态也就开放平和,因此,聚在一起,就各人的课例、文章交流更多的是还有什么不足。在这种独特的团队文化熏陶下,各人的开放意识、自我否定意识也就特强。2006年,张齐华执教《圆的认识》以其优美的语言,诗意的画面,流畅的节奏赢得了赞誉无数;谁料想,仅因张老师的一个“批”的电话,2008年,张齐华自己全盘否定了原先的设计。执教了新版《圆的认识》,以干练、简约、素雅充分展示了“圆”这一知识内在的数学文化因素,将此课例演绎得叹为观止。无独有偶,也就是2008年,华应龙老师设计了自己版本的《圆的认识》,大成若缺,浑然大气。两人同台竞上《圆的认识》,一时成了全国小学数学教师津

津乐道的话题,也将该流派自信、开放的专业姿态展示得淋漓尽致。有名师潜质的教师,在一定的时间段里,读书思考。都能提出自己的想法来,所以不重复别人还不是难事。难的是要勇于否定自己、不重复自己,不要让在一定时间里达到的专业高度,成为自己专业提升的“珠穆朗玛”。

他们开放的专业姿态,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拒绝封闭和僵化。始终以智慧之心应对着变化的儿童心理,对瞬息万变的课堂教学情境进行深刻洞察和准确把握,教学始终是学生心理的因变量。除了儿童心理之外,他们并不刻意恪守什么,没有人为的“能”、“不能”的界限泾渭分明的意识。没有封闭的按部就班的模式可循,一切以儿童即时的心理状态、细微的心理变化决定教学的走向。他们的课堂灵动飘逸,随“心”(儿童之心)而为!

二、教学主张与风格

无论怎样的教育教学,其目标都指向儿童的发展。但各派各学实施的具体路径并不一致。在该流派,团队核心和骨干的教学风格各展姿态,像张兴华的精致,华应龙的大气,徐斌的朴实,蔡宏圣的深邃,张齐华的唯美等。他们的每一节课几乎都能给人留下启迪,引发思考。但他们都根植于儿童学习心理,因此透过这千姿百态,我们又可以梳理出相近的教学主张。

1.教学过程:哪里有课堂,哪里就有新旧知的相互作用。

他们极其认同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所说的这句话。“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原理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关注儿童的学习心理,首先就是要关注儿童们的“已知”。他们在实践中发展了奥苏伯尔静态的“已知观”、认为“已知”不仅包括静态的“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和“对相关已知的掌握程度”,还包括动态的儿童获得“已知”的途径和方式。他们关注认知的时候,也一直保持着清晰的、鲜明的儿童意识,认为只有儿童是新旧知相互作用的主体时,才具有更好的发展性,所以。他们的课堂中又十分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心向。

2.教学关键:唯有儿童的思维是不可替代的。

他们认为,数学课堂中最关键的是引发儿童思考。好的数学教学,应该舍得让儿童在思考中“浪费”时间。根据儿童的特点,孩子们的思考又发轫于观察和操作,所以该流派重视首次感知,科学组织动手操作。数学不是看出来的,是想出来的。因此,该流派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不可替代的。他们的教学直面认知冲突。甚至常常在儿童没有什么疑问的状态中,激起认知矛盾,催生认知结构的顺应或同化,以实现真正的数学理解。

3.教学风格:理性和情趣在一起才有意义。

“风格,是思想的浮雕”。该流派在“数学教学必须基于儿童的学习心理”这一主张指导下,形成了灵动而理性的教学风格。

灵动。首先表现在他们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上。他们鼓励探索与创造,但绝不拒绝讲授;他们期待生成,但预设得比谁都精美:他们会为创设一个适合的情境苦思冥想,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直奔主题。儿童的“好奇”,儿童的“喜新厌旧”,决定了基于儿童学习心理的教学必然拒绝固定和僵化的模式。

灵动,也体现在对课堂教学的调控上。他们始终以一种开放、智慧的姿态应对着变化的儿童心理,对瞬息万变的课堂教学情境进行深刻洞察和准确把握。因为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心理脉搏,教学始终是学生心理的因变量,灵动就成了必然。

4.教学技巧:语言,师生互动走向深入的润滑剂。

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在各种教学技艺中,该流派特别关注教学语言的作用。在该团队成员的课堂实录中,无痕的启发引导、精彩的即时评价比比皆是。不过,他们对语言的锤炼绝不是为了表演的完美,而是为了传递教者自身对于数学内容的深入理解,为了体现对儿童思维的精致引导。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保证。留白、长音、重音、停顿、追问和反问等语言技巧,都应该体现教师基于儿童学习心理的思考。备课中,他们常常通过“思想实验”的方式,即备课时教师的头脑里就有一群儿童,设想孩子可能有的各种学习反应,因此,许多语言的轻重缓急、虚实稀疏看似无意实为匠心之举,因而他们的教也就能直抵儿童的内心。

5.教学评价:“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该流派善于用联系和整体的观点认识儿童的心理特点,他们不仅关注认知,也关注情感,特别关注学生被欣赏、被肯定和对未知探索的需要。而且,满足学生被欣赏、被肯定的需要并不直接来自他人的表扬,而是自身的成就感(即自我肯定与悦纳)。所以,他们在教学中一方面善于设置具有合适思考空间的挑战性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准确把握儿童精细的学习心理,努力促成学生完成探索,这种成功本身就是对学生最高的奖赏、最好的评价。儿童在学习中获得的失败体验不是件小事,对于儿童来说,应该积小成功为大成功。

三、核心人物和团队

核心人物,是教学流派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无疑,张兴华是该流派的理论奠基人和实践领跑人。张老师五十年潜心研究儿童的学习心理,在学科教学心理学这片处女地进行自觉的拓荒。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展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验。研究报告刊登于《教育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发出许多蕴含深邃思想的理念:“让学生的学习处于良好的准备状态”“强化首次感知”“思维的动作与动作的思维”“激发认知冲突”“将新知之舟泊于旧知的锚桩”……它们使张兴华的教学散发出独有的理性色彩。九十年代初他的专著《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问世,北师大周玉仁教授誉之为我国学科教学心理学的奠基之作。

张兴华主持的课题《小学数学教学心理研究》吸引了华应龙、徐斌、王庆念、施银燕、张齐华、贲友林、蔡宏圣、许卫兵等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几乎每位成员都对他们“魔鬼式”地学习心理学的情景记忆犹新。研究共同体就在他们魔鬼式的读书交流和成为常态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使得张兴华个人的理念行为逐步扩展成团体的理念行为。有趣的是,张兴华个人的人文修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团队成员,广泛涉猎文、史、哲以及加强语言修养等成了团队成员共同的爱好。他们中的多位竟然都拥有自学中文本科文凭也就不难理解了。团队成员践行着共同的教学主张,丰富了前期张兴华老师个人的探索与实践,《走进儿童的数学学习》一书的出版便是团队智慧的结晶。

四、影响与贡献

任何教学流派的主张,必然有先进的教学理论作指导。显然,支撑该流派教学主张的理论渊源是儿童学习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原理。但心理学只会对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全部心理学派的理论假设进行介绍与评述,不会具体表明小学数学应该遵从哪一条原理。因此,该流派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贡献突出地表现为:在上位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研究,初步建构了小学数学的儿童学习心理范式。“最紧要的是第一印象”,“将新知之舟泊于旧知的锚桩”,“雪地里的野兔难以逃遁”,“抛食诱鸡”……每一条心理学原理都演绎成了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故事,剖析提炼了其间儿童心理的特点与规律,并着眼于可操作性。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尽管再版数次仍供不应求。许多民间网站都把此书推荐为数学老师必读书,不少区域的教研活动必修课便是交流读此书的心得体会。上世纪八十年代关于《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的专题讲座(共20集)就在中央教育电视台连播。2007年《人民教育》主办的全国教学观摩活动“张兴华和他的弟子们”在小数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张兴华做的《重提小学数学教学心理》的专题报告发表于《人民教育》后,掀起了国内持久的研究儿童学习心理的热潮。

其他成员在该团队多年的儿童心理理论研读的积淀之下,专业素养得到了飞速发展,多人成长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讲课身影遍布全国各地,该流派的理念和教学主张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与推广,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自愿加入研究团队。华应龙、徐斌、蔡宏圣、施银燕、张齐华等人的多个课例被奉为经典,在《人民教育》发表,教学感悟在《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刊发。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团队成员中有4人次荣膺《人民教育》封面人物,10人次被《江苏教育》相关栏目报道,8人次荣膺《小学教学》(数学版)封面人物。他们已经成为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群探索者。

基于儿童学习心理理性风范的小学数学教学流派,在心理学和小学数学两个学科的交叉处进行研究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的理论。该流派大量成功的实践课例,为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做出了前瞻性的探索。而对该流派的形成机制和特点进行研究,也势必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渠道。

(执笔:施银燕 蔡宏圣)

作者:张兴华小学数学教学流派研究课题组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学习心理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心理学习论文范文05-11

心理论文范文05-08

学习论文范文05-08

学习小论文范文05-08

写作心理论文范文05-09

合作学习论文范文05-09

素描学习论文范文05-09

学习理论论文范文05-09

审美心理论文范文05-09

心理疏导论文范文05-09

上一篇:司法理念论文范文下一篇:行政体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