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与可持续发展

2022-12-25

第一篇:经济社会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

第七章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面对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日趋短缺的局面,工业发达国家在对其经济发展过程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认识到不改变长期沿用的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单靠一些补救的环境保护措施,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解决的办法只有从源头到全过程考虑。为此,清洁生产应运而生。

第一节

一、清洁生产概念

1996年联合国环境署对清洁生产的概念定义如下:清洁生产是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生产,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于产品,清洁生产战略旨在减少从原材料的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中国21世纪议程》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

二、清洁生产的意义

实践证明,沿用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模式,经济发展正愈来愈深地陷入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两大困境:一是传统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了环境的极大破坏,而且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加速了自然资源的耗竭,使发展难以持久;二是以末端治理为主的工业污染控制政策忽视了全过程污染控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

而清洁生产恰能较好地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一)清洁生产一方面用节能、降耗、减污和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可大大减少末端治理的污染负荷,节省大量环保投入(一次性投资和设施运行费),提高企业防治污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清洁生产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通过循环或重复利用,使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把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通过改进设备或改变燃烧方式,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既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与排放量,又可节约资源与能源,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三)清洁生产可以避免和减少末端治理的不彻底而造成的二次污染。因为清洁生产采用了大量的源头削减措施,既可减少含有毒成分原料的使用量,又可提高原材料的转化率,减少物料流失和污染物的产生量及排放量,因此而减少二次污染的机会。

(四)清洁生产可最大限度地替代有毒的产品、有毒的原材料和能源,替代排污量大的工艺和设备,改进操作技术和管理方式,从而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五)清洁生产可改善工业企业与环境管理部门间的关系,解决环境与经济相割裂的矛盾。

三、清洁生产的目标

对于产品,清洁生产意味着减降产品从原材料使用到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有不利影响的能源,取消使用有毒原材料,在生产过程排放废物之前减降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因此,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就是使用清洁的原、辅材料,通过清洁的工艺过程,生产出清洁的产品,清洁生产谋求达到两个目标。

(1)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能源的利用,以及各种节能、降耗、节水措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2)减少废料与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成、消费过程与环境相容,降低整个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四、清洁生产的内容

(一)清洁的能源

1、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如采用洁净煤技术,逐步提高液体燃料、天然气的使用比例;

2、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水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

3、新能源的开发,如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

4、各种节能技术和措施等,如在能耗大的化工行业采用热电联产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二)清洁的生产过程

1、尽量少用、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这就需要在工艺设计中充分考虑;

2、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

3、减少或消除生产过程的各种危险性因素,如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易燃、易爆、强躁声、强震动等。

4、少废、无废的工艺,

5、高效的设备;

6、物料的再循环(厂内、厂外);

7、简便、可靠的操作和控制,

8、完善的管理等等。

(三)清洁的产品

1、节约原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原料,利用二次资源作原料;

2、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不含有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因素;

3、易于回收、复用和再生;

4、合理包装;

5、合理的使用功能(以及具有节能、节水、降低躁声的功能)和合理的使用寿命;

6、产品报废后易处理、易降解等。

能源高效率的转化成产品,减少有害环境废物的排出。对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物和能源,实行再利用,做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三是向社会提供清洁产品,这种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和环境不产生污染危害或将有害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四是在商品使用寿命终结后,能够便于回收利用,不对环境造成污染或潜在危胁;五是完善的企业管理,有保障清洁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监督其实施。同时建设一个整洁、优美的厂容厂貌。

五、清洁生产的理论

(一)废物与资源转化理论(物质平衡理论)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越多,则原料(资源)消耗越大,废料是由原料转化而来。清洁生产使废物最小化,其实质在于原料(资源)得到了最有效利用。生产中的废物具有多功能特性,一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可作为另一种生产过程中的原料(资源),资源与废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清洁生产最好地体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产生最小化,环境污染无害化。

(二)最优化理论

清洁生产实际上是求解满足生产特定条件下使其物料消耗最少,而使产品产出率最高的问题。此问题的理论基础是数学的最优化理论。很多情况下,废物最小量化可表示为目标函数,而清洁生产则是求它在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

(三)社会化大生产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用最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最多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最高准则。马克思曾预言: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当今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进步,为清洁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第二节

一、持续发展的理论使工业发达国家逐渐认识到人类应该适应增长和发展的需要,改变对资源和环境进行掠夺式的传统发展模式,向不超出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清洁生产给人们以全新的概念,即把工业生产污染预防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践,以保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

清洁生产谋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设计过程中,防止污染空气、水和土壤,减少废弃物,以减少对人类的危害。清洁生产也是一种认识世界的哲学思想,一般认为,伴随经济增长必然产生污染,但必须将污染控制在一种相对能接受的水平。经济发展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长期承载能力,使环境和资源既能满足经济发展目标的需要,又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足以支持后代人的潜在需求。与此同时,对环境保护要充分考虑到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经济支持能力,采取积极可行的环境政策,配合和推进经济发展。因此,清

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案。

二、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方法与步骤

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是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行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1、可持续生产的

可持续的生产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环境生产相互适应、相互平衡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环境的生产相互适应的理论对于指导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

三种生产的协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协调需要具体的操作,协调操作就需要有能正确指导操作的理论、准则、方法和技术。要使三种生产的运行关系从不和谐转变为和谐,关键在于协调三种生产之间的联系方式和内容,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和谐运行,要协调各个生产环节内部运行的目标和机制,以保证三种生产的发展和三种生产之间的正确联系。

(1)加强环境管理

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加强环境管理的重要方面。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人类社会行为通过三种生产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然后在此基础上去评价它们对三种生产和谐运行的贡献(正负、大小),并据此对人类的社会行为进行调整。

(2)开展环境建设

根据三种生产理论,应该开展环境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调配人力资源和资金的投向,保证环境建设的投入。环境建设不同于传统的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它的根本任务不是为人的生产这个环节提供生活资料,而是协调三种生产之间的关系,保证环境能源源不断地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而从根本上去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持续性的一个重大的基本措施

(3)协同社会行为人类的社会行为由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组成,其中政府行为处于主导地位。政府可以把属于自己的各种手段结合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行为,去提高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而去调控人口的增长,改变单纯追求物质享受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并在注意向物质生产投放人力资源的同时,注意向环境生产投放人力资源,等等。当然,政府也可能因为认识滞后或者短期利益的驱使,不顾环境生产的承受能力,去迎合物质资料生产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去刺激公众追求高消费的倾向。这就需要具有自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公众去约束政府的行为。

(一)可持续的生产

(二)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资源的合理开发、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了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首先要正确鉴别原材料,列出目前和将来能用的组成部分,制订将其转变为产品的方案。

1、实行跨行业协作

2、减少环境污染

3、二次资源综合利用

(三)清洁生产的意识形成与技术推广

1、清洁生产意识培育

要深入有效地推行清洁生产,使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特别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了解清洁生产,认识到清洁生产对于企业节约成本、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树立良好环境保护形象的重要作用至关重要。

2、清洁生产技术推广

清洁生产是一种思想,是高层次的、覆盖面非常广的,体现在工业布局、国民经济计划、经济发展方针和产业政策等诸多方面。为了对清洁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加强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促进清洁生产技术的扩散非常重要。企业是清洁生产的主体,像环境保护一样,要真正把清洁生产从一种战略变为企业的实践,必须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广大企业的积极参与,甚至是全民的自觉行动。

(四)实施清洁生产的政策体系

1、明确机构组织和实施主体

2、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1)

支持企业推行清洁生产,财政给予必要的资金保障和倾斜。(2)对于推行清洁生产的企业,在税收减免方面给予优惠。(3)对推行清洁生产的企业,实行加速折旧制度,刺激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向清洁生产发展,促进企业推行清洁生产。(4)创建清洁生产的市场机制,培育清洁生产的需求市场。

3、将推行清洁生产纳入法制轨道

(五)工业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

1、源削减(1)改进产品设计、调整产品结构。(2)用无害或少害的物料,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物(3)改革工艺和设备,开发全新流程。(4)加强管理。

2、废物循环利用,建立生产闭合圈(1)将流失的物料回收后作为原料返回流程中;(2)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或替代物返回生产流程中;(3)将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料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其他生产过程的原料回用或作为副产品回收。

3、发展环保技术,搞好末端治理

(1)必须清浊分流,减少处理量,有利于组织再循环,(2)必须开展综合利用,从排放物中回收有用物质;(3)必须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和减量化处理。

第三节工业生态系统与工业生态学

一、工业生态系统

工业生态系统是人造系统,它是所有企业、行业和部门的总和,是通过对自然资源加工生产物质资料的事业。工业除制造业之外,还包括采掘业、建筑业、运输业以及供电、供热、供水等公用事业。工业系统本身是经济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组分众多、纵横交错的复杂系统。与工业系统相关联的还有自然系统(土地、农田、森林、等)、社会系统(政治、法律、组织、安全保障等)以及技术系统(厂房、动力、机器、工艺、科技开发等)。工业系统的中心是人,人的劳动组织、人的劳动和智力的投入以及人的消费需求的推动。

工业生态系统动作示意图(见表格)

实现物质转化、能量流动的工业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是与生物活动类似的。两者都是按取自环境→生物体(企业)→返回环境的方式运作,其本质都是一种代谢的过程。因此,工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在这样的工业生态系统里,能源和材料的消费被最优化了,一个过程的排放物可以作为另一个过程的原材料。

一个良好的工业生态系统应该是如下的情况:

(一)生态系统惟一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二)浓缩的有毒物质只在当地生成和使用;

(三)效率、生产率与弹性之间必须处于动态平衡,如果过多强调前两点而忽视了弹性就会造成系统的脆弱,并可能导致系统崩溃,

(四)通过物种的高度多样性和相互之间复杂的关系,生态系统在遭受变化时能保持一定的弹性,许多关系是通过自我组织过程来维持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控制;

(五)在生态系统内,每一物种都独立活动,然而它们的活动模式与其他物种的模式联合结成网络,合作和竞争并存并保持平衡。

二、工业生态学

工业生态学是起源于清洁生产的,是清洁生产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工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家、环境学家和产业界都在不断扩展和深化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内容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系统化和一体化的新的环境管理思想。

工业生态学的提法始于1989年,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研究部事总裁罗伯特·福罗什和负责发动机研究的尼古拉斯·加罗布劳斯在《科学美国人》上发表的题为《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提出:“在传统的工业体系中,每一道制造工序都独立于其他工序,通过消耗原料生产出即将被销售的产品和相应的废料;我们完全可以运用一种更为一体化的生产方式来代替和种过于简单化的传统生产方式,那就是工业生态系统。”

我们对工业生态学的定义是:它是一种以可持续为基础来管理人类活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第一,设法将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进行充分地结合;第二,减少对能源和材料的使用;第三,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可承受程度产生的生态影响。

三、卡伦堡共生体系和生态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是建立在一块固定地域上的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在该社区内,各成员单位通过共同管理环境事宜和经济事宜来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个企业社区所能获得的效益比单个企业通过个体行为最优化所能获得的效益之和还要大。生态工业园的目标是在最小化参与企业的环境影响的同时提高其经济绩效。包括通过对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园区企业(新加入企业和原有经改造过的企业)的绿色设计、清洁生产、污染预防、能源有效使用及企业内部合作。同时也要为附近的社区寻求利益以确保其积极的发展。

(一)卡伦堡共生体系

卡伦堡是一个仅有2万居民的工业小城市,位于北海之滨,距哥本哈根以西100公里左右。开始,这里建造了一座火力发电厂和一座炼油厂。随着年代的推移,卡伦堡的主要企业开始相互间交换“废料”:蒸汽,(不同温度和不同纯净度的)水,以及各种副产品。80年代以来,当地发展部门意识到它们逐渐地,也是自发地创造了一种体系,他们将其称之为“工业共生体系”。关于卡伦堡共生系统,我们归纳三点结论: 第一,共生系统的形成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是在商业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所有企业都从中得到了好处。每一种“废料” 供货都是伙伴之间独立、私下达成的交易。交换服从于市场规律,运用了许多种方式:有直接销售,以货易货,甚至友好的协作交换(比如,接受方企业自费建造管线,作为交换,得到的废料价格相当便宜)。 第二,共生体系的成功广泛地建筑在不同伙伴之间的已有信任关系基础上。卡伦堡是个小城市,大家都相互认识。这种亲近关系使有关企业间的各个层次的日常接触都非常容易。 第三,卡伦堡共生体系的特征是几个既不同又能互补的大企业相邻。要在其他地方复制这样一个共生系统,需要鼓励某些“企业混合”,使之有利于废料和资源的交换。

(二)工业生态园区在90年代初出现了“生态工业园区” 的概念。在一个园区中,各企业进行合作,以使资源得到最优化利用,特别是相互利用废料(一个企业的废料作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料)。不过,“园区”的概念不应使人们理解成一定是某个在地理上毗邻的地区,一个生态工业园区完全可以包括附近的居住区,或者包括一个离得很远的企业,如果它是唯一能处理在园区现场不能处理的稀有废料的企业的话。生态工业园区的观念区别于传统的废料交换项目的地方是,它不满足于简单的一来一往的资源循环,而旨在系统地使一个地区的总体资源增值。

第二篇: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试卷与答案

1、何年何月,中国正式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7年6月

2、2007年的联合国开发署“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加拿大在1990年人均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多少吨以上B、16

3、几乎全球主流科学家都判定,全球气候变暖是大概率事件,可能性在多少以上 C、90%

4、在我国2006年出版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里,对多少年来中国地表平均气温升高数值作了分析评估A、近一百年

5、假定把美国的SUV轿车都换成了低耗油的,二氧化碳的减排量将相当于为多少人供电产生的排放量B、16亿

6、从在东半球的中国或者西半球的加拿大来看,冰川退缩是很明显的,基本上已往后退了多少米B、250

7、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自产业革命以来不断增加,特别是哪年以后开始急剧增加

A、2006

8、人类社会已对地球平均气温升高限值达成共识,数值是多少B、2℃

9、何年何月,我国出版的“气侯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明确提出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2007年6月

10、英国的环境经济学家斯特恩于何年发布过一个“报告”, 研究了“气侯变化的经济学” 2006年

11、联合国开发署的报告说,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004年,英国、美国这些富国人均排放的二氧化碳约是多少吨 1100

12、联合国开发署的报告说,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004年,中国人均排放的二氧化碳只有多少吨 66

13、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是一条( )发展之路,充满生机和光明的前途 绿色

14、工业革命以来排放的二氧化碳中,发达国家排放的约占多少 80%

15、高收入的发达国家人均年碳排放量平均大概在多少吨 20

16、低碳发展要求经济系统______ A、从高碳走向低碳,从低效率走向高效率

17、很多国家在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巨资,2008年全球经济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也投资了____元到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方面 四万亿

18、2007年,日本提出《美丽星球50》计划,目标是于____年日本进入低碳社会 2050

19、2006年,日本发布了《新国家能源战略》,提出到____年能源效率提高30% 2030

1、日本发布的《新国家能源战略》,提出要将交通能耗对石油的依存度从现在的100%降到多少 80%

2、什么时候发表的英国“能源安全白皮书”,最早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 2002

3、英国的“能源安全白皮书”说,到2020年,英国能源的进口依存度是多少 80%

4、英国于何年提出《气侯变化法案》(草案),成为全球第一把减排指标写进法律的国家 2008年

5、何年何月,英国政府发布了《低碳转型计划》度报告 2009年7月

6、英国于2008年提出的《气侯变化法案》(草案)规定,以1990年为基准,到2050年,英国的温室气体排放要削减多少份 80%

7、英国发布的《低碳转型计划》等文件要求,到哪一年英国40%的电力要来自低碳领域 2020年

8、2009年英国政府发布的《低碳转型计划》等文件,提出要投资多少英镑用于能源项目 D、1000亿

9、英国计划成为世界绿色制造业中心,在哪一年为国内提供120万的绿色产业就业岗位 C、2020年

10、日本的《节能法》比我国早了多少年A、近20年

11、日本的文部科学省于何年发布了《建设低碳社会研究开发战略》,逐步朝着低碳社会的目标前进C、2009年

12、英国发布的《低碳转型计划》要求,到2020年,风能、潮汐能在电力中的占比是多少 B、31%

13、2003年发表的英国“能源安全白皮书”,最早提出了什么新概念A、低碳经济

14、《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提出,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消减 ,比1990年消减 D、17%,4%

15、《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提出,到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消减多少D、83%

16、我国要超前运筹,避免锁定效应,尽早地在生产和消费中摆脱对 能源的过渡依赖 B、石化

17、哪一个国家率先正式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针对全球变暖的政策法案A、:中国

18、什么能源被普遍认为是21世纪的骨干能源C、:核能

19、19世纪最主要的能源是什么? D、:煤

20、中国哪一个省(市)利用太阳能最好C、:西藏

同样发一度电,用天然气可以比用煤少排30%—40%的二氧化碳,用石油可以比用煤少排多少C、:20%

2、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曾经研究了1980—1999年中国的能源消耗情况,发现19年中,中国的能源强度年平均降低了多少C、: 5.22%

3、近些年来,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在增加,2008年已接近多少C、: 50%

4、2005年,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位居全球第一,中国是第几名A、:二

5、2015年,国际能源署估计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位居全球的第几名A、:一

6、世界银行报告说,2005年中国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是多少C、: 4.3吨左右

7、中国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高,生产一美元的GDP要排放多少的二氧化碳 C、:1Kg左右

8、世界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平均值是多少B、: 0.5Kg左右

9、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曾经研究了1980-2006年中国的能源消耗情况,发现26年中,中国的能源强度年平均降低了多少C、: 3.9%

10、“十二五”,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要降低多少,以实现到2020年达到0.5Kg的控制目标D、: 40—45%

11、据国内外的科学家研究,在中国2004年的出口产品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为多少吨,占总量的1/4—1/3 B、:11亿

12、美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平均值是多少B、: 0.5Kg左右

13、中国已经探明的人均能源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量的多少C、: 51%

14、在中国已经探明的能源资源量中,煤、石油、天然气的人均值分别是世界人均值的多少C、:70%、11%和9%

15、国际能源机构说,如果不采取措施,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会从哪一年的50亿吨增加到2030年110亿吨

C、:2005

16、据国内外的科学家研究,在中国2004年的出口产品中,有多大比例是由外国享受的,但二氧化碳排放的帐却要算在中国的头上? B、20%—30%

17、2007年,我国哪个部门牵头,会同13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应对气侯变化科技专项行动》A、国家科技部

18、我国于哪年发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 C、2007年

19、国际能源机构估计,从现在起到2030年,中国在能源供给的基础产业上,需要投入多少资金?C、3.7万亿美元

20、国际自然基金会和国家发改委联合,选择有110万人口的我国哪个城市,开展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试点?B、保定

在配额型交易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EAU交易中,“碳信用”更多地表现出怎么样的特性? B、期货期权合约

哪个是以地源热泵、冰蓄冷为主加离心机和锅炉调峰的?A、空调系统

2、哪些不属于2009年海淀节能减排重点工程?D、电子环保

3、发达国家国内减排成本平均在每吨碳多少美元/以上?D、100

4、截止2008年12月31日,我国已有几个CDM项目?C、77

5、截止2008年12月31日,我国通过CDM项目,累计签发了温室气体减排量达多少万吨?D、9000多

6、《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到2012年,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削减多少(以1990年的水平为基数)?C、5%

7、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占全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比例是多少?C、74%

8、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中,节能和提高能效项目占到了全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多少?B、16%

9、由世界银行碳会基金提供资金和技术,江苏省南京市天井洼垃圾填埋发电项目年利用垃圾产生的甲烷达1.5万立方米,相当于多少公顷森林所带来的环境效益?C、3800

10、1997年12月,《联合国气侯变化框架公约》第几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会议并联合签署了《京都议定书》?A、三

11、CDM是什么?A、清洁能源机制

12、世界银行碳会基金在甘肃省小狐山水电项目中,收购了从2006年到2016年总量达300万吨的二氧化碳减排量,收购总价达多少?B、1.1亿元

13、世界银行碳会基金通过提供技术和资金,以什么价格收购了甘肃黑河水发电项目年净发电量达到3.6亿千瓦的二氧化碳折算减排量32.73万吨?C、每吨4.5美元

14、英国2007年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评估称,按照目前的消费速度,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只够使用多少年C、40

15、截至2008年,北京市已经连续几年超额完成“十一五”年度节能减排目标C、3

16、哪一年的北京市万元GDP能耗累计降低率为17.53% B、2008

17、什么被广泛认为是改变全球经济的第三次革命浪潮D、低碳革命

18、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能源效率比较低,以2006年为例,中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多少倍B、2.9

19、2006年,中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多少倍C、3.7

20、2006年,中国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多少倍D、5.4

2、2006年,中国单位GDP能耗是巴西的多少倍?B、3.3

3、2008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26.5亿吨标准煤,比2007年上升了多少C、11.8%

4、2000—2004年,我国的排放量增长了58.9%,增长量占世界同期增长量的多少 C、56.9%

5、什么是通过培育节能减排市场服务机构,引导节能服务产业规范发展的工作机制 A、市场服务机制

6、北京市的十大节能减排工程中,哪一项工程通过项目推进方式,大力推广生化处理技术等新技术B、新技术推广工程

7、北京市万元GDP能耗下降率很快。在哪一年,门头沟区的下降幅度达到了19.65% C、2008

8、中国单位GDP能耗处于( )态势B、下降

9、2006年中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多少倍C、2.9

10、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15年,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大国是哪个A、中国

11、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形成了什么文件B、《哥本哈根协议》

12、《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设立了到2012年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多少的目标(以199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为基础)A、5%

13、化石能源的世界存量极其有限,国际上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英国2007年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评估称,按照目前的消费速度,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只够使用多少年C、40

14、2001年以来,中国的单位GDP能耗处于下降态势,2001年的每万美元为11.47吨标准煤,到2007年年均下降率为多少D、5.7% 7

15、2004年以来,我国的单位GDP能耗下降得更快,2004—2007年四年间每万美元下降了多少吨(标准煤)B、3.79

16、我国持续存在能源消费缺口,2008年的能源供需缺口为多少亿吨(标准煤)A、2.6

17、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9.1亿吨标准煤,是2001年的2.03倍,期间年均增长率是多少C、14.7%

18、国际能源总署2005年的一份报告显示,2004年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排放总量的多少、A 17.8%

19、国际能源总署2005年的一份报告指出,2000-2004年,美国的碳排放量增长了1.7%,我国增长了多少D、58.9%

20、《斯特恩回顾:气侯变化经济学》中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全球温度升高多少摄氏度的时候,可能会有15%—40%的物种面临灭绝A、2

斯特恩根据外推法计算,英国一旦平均气温升高多少摄氏度,仅洪水造成的损失占GDP的比重就将从现在的0.1%增加到0.2%—0.3% B、3—4

2、2004—2007年四年间,我国单位GDP能耗的年均下降率是多少B、12.3%

3、什么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 A、《联合国气侯变化框架公约》

4、当全球变暖3~4℃时,可能会有多少人因为海平面上升、洪水、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而永远离开家园C、2亿

5、国际能源总署2005年的一份报告指出,2000-2004年,我国的碳排放增长量占世界同期增长量的多少C、56.9%

6、国际气侯变化专门委员会提供的一份评估报告显示,近50年来全球地面平均增温速度为每十年多少摄氏度B、0.13

7、在海淀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那一项被列入了重点B、电子环保

8、海淀区提出用几年时间开展“双十双百”工程建设C、三

9、2008年,海淀区万元GDP能耗仅为0.316吨标煤,同比下降了多少B、11.48%

10、海淀区提前多少年完成了北京市下达的20.82%节能任务B、2

11、2008年,海淀区不含电力、热力碳排放总量同比下降23.53%,含电力、热力碳排放总量同比降低多少C、20.98%

12、哪些不属于2009年海淀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D、电子环保

13、目前,亚洲和亚太地区最大的管理软件产业基地是哪个?A、用友软件园

14、下列项目中,哪一个没有采用地源热泵系统C、鼎好二期

15、哪个系统是以地源热泵、冰蓄冷为主,加离心机和锅炉进行调峰的A、:空调系统

16、海淀区政府投资784万元在农村地区安装太阳能灯1063盏,年可节省电能多少度 C、:30多万

第三篇: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工程071 贺艳坤 071302120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由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运动规律的科学,它研究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从中探索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性。 生态经济就是经济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按照生态学原理、市场经济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形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两个循环。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发展生态经济及符合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经济生态学为可持续发展干提供理论基础

生态经济学认为,人和自然,即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三种状态。

一是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状态;二是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相互矛盾、恶性循环状态;

三是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长期对立、生态和经济平衡都被破坏的状态。实际上,第三种状态是第二种状态的发展导致质变的结果,这两种状态都应称为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只有第一种才是目前被全世界共认的人类应选择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状态。所以,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协调互动状态的功能体现,生态经济学是指导人们形成这种“发展”状态的理论基础之一。

根据我国在八十年代已初步建立起的生态经济理论体系,生态经济学对指导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入和其战略的实现可提供如下八个方面的理论基础:

(一)关于人类对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这三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中都包括相应的经济需要和生态需要的理论,能从本质上说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应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道路的必要性。

(二)关于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循时发展的连续性等特点的论述,能启发和促使每一代人在发展经济和治理生态环境时,都既要考虑当代人的眼前利益,又要着眼于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建立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合理的生态经济利益关系,尽量为后代人留下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关于要实现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论述,可指导人们研究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资源与环境)体系。

(四)关于要科学合理地组织经济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生态环境再生产的理论,可指导人们合理地调节经济增长速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加大对生态环境再生产的劳动投入等,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五)关于要同步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论述,能指导人们以“三效益”指标为基础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进而引导人们以最少的劳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六)关于经济社会发展要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实现生态经济平衡的理论,

能指导人们合理调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各项发展目标,使系统的各环节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流和价值流有较平衡的输入输出能力,从而建立符合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人工生态平衡。

(七)关于建立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都高的生产结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的理论,能指导人们研究并建立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型的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八)关于要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理论,能指导一切资源配置者利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手段,科学地建立其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的目标,做到在耗用尽量少的社会总资源的情况下,使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尽量增多,尽量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经济需要和生态需要,促进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功能状态。

二、生态经济理论学与可持续发展

在人与自然关系发生尖锐矛盾、整个人类社会陷入“生态困境”、社会发展失衡的严峻形势下,世界上一切不同制度、不同国家的人们都在考虑社会发展的模式,即如何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统一问题。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的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与会者一致承诺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国际社会迈向21世纪的战略。在人类发展道路上竖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是指在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前提下,追求一种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生产、生活需要的模式。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主体,其生存和繁衍,只能依赖于自然环境这个客体。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既可以满足当代人自身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可能给生态系统和地球带来威胁,给后人的生存和发展造成损害。因此,人类在从事经济活动的同时,要加强环境建设,处理好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使自然界能够持续地满足人类生存和繁衍的需要。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1996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第四次全国环保会议上就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了透辟的分析,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现在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发展生态经济或无害于环境的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既为经济所制约又为经济所吁求的伦理就得重视对生态经济的思考和研究。

生态经济效益要求社会在考虑经济效益时应考虑生态效益;在考虑生态效益时应考虑经济效益,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稳定的增长。生态效益体现了伦理学中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有机统一。生态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它强调人类在追求生存与发展权利时应保持与自然或生态资源的和谐关系,强调当代人在创造和追求当今发展与消费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的机会平等。

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既符合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的总趋势、大方向,又符合新的历史时期经济与伦理相互支持、相互需要。生态与经济相互制约、生态与伦理相互印证、相互帮助的文明机理和文化意蕴。研究生态经济伦理学,能

在深层次上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强化公众的生态经济伦理意识,提升生态意识和转化为生态道德情感,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将有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和深化人们的生态经济伦理观念,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与环境和谐的观念;有助于国家制订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理论、制度,确保经济建设的有序、健康发展。

生态经济伦理学是生态危机的必然产物。生态经济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道德准则,反映了人类道德的进步,标志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二十一世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加强对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宣传和运用,让生态伦理学学科从理论向实践方面深入发展,直接关系到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甚至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为了当代人的幸福,更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我们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共同肩负起保护人类家园的历史使命。

三、中国农业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农业是一个与自然生态资源有直接关系,并建立在对他们加以利用的基础上的生产,它的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担负着为人们提供衣、食、住等基本生活资料和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提供重要原料的双重任务,它本身则是由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交织而成的复杂系统。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性对发展的负效应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做了限定,其本质是对时间主体行为的规范,即:公平性、协同性和高效性。

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是:土地可垦率低,耕地面积小,这样的耕地特点,决定了中国农业只能走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程度的路子,因此具有耕地复种指数高、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耕地利用集约度较高的特点。耕地肥力总的说来基本稳定,耕地生产力显著提高,这从农业产量逐年上升的趋势可以看出;土壤有机质含量及理化性状也基本稳定,但局部地区耕地肥力有所下降,农田水利比较发达,1997年末有效灌溉面积5123.9万公顷,有效灌溉率达到50%以上;中国的灌溉面积在所占的比例最高,但由于用水源的短缺,农区地下水超采面积在逐年增加。近40年来,主要地区农牧业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林区生态系统有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主要农区土壤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系统生产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使得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都增加了3倍以上。中国农业生态系统持续性能在逐年增强,一方面该系统的有机物质输出在逐步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基本稳定,更重要的是该系统的抗逆性通过农田水利和农田林带的建设而逐年得以提高,显然这都是农业生态系统持续性能显著改善的根本标志。

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状况与功能水平应该处于良性循环的动态平衡之中,即不仅应当创造物质财富,而且还应当使生态环境不受损害并保持动态的生态平衡。依据上述目标要求,生态系统的结构状态、功能属性和生态环境质量共同构成了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估的内容,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特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估。总之,在明显提高的人工干预水平下,中国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状态、功能属性和环境质量水平有相应的较为显著的改善,这标志着中国农业生态系统得到了持续发展;在中国农业生态系统持续性显著改善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非持续性因素,这表明中国农业生态系统的现状与发展演变面临着严峻挑战。

长期以来,在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中,缺乏相应配套的支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系统政策,因而对农业生态经济自通中非持续性因素缺少有力的抑制,对于可持续性因素缺少配套的支持。对此,我们应到对过去已有的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政策,从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角度进行考虑,尽快制定配套的支持政策,以保障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支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应当成为国家在总体上调节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宏观调控手段,并附一个向间接调控手段以有效地实施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干预作用。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既要防止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又要注意防止片面强调保持生态平衡而忽视增加投入和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生产力。

支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政策应该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是在物质投入、金融、财税、科技发展和环境保护以及制度创新等方面对农业持续发展实行政策倾向,以利于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建立与发展创造一个比较有利的外部环境。

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其中人口过多和资源相对紧缺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粮食生产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薄弱环节,农业尖端技术的重大进展有可能大幅度改变农业生产面貌,提高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特别是使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有大幅度提高,这对于中国具有比世界上很多其他国家更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是在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上要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既要依靠常规技术,又要依靠尖端技术;二是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特别是增加对生物工程等基础研究的投入,以及重点支持对增产粮食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三是在农业投入上要改变重视物质投入而忽视知识型投入,忽视科技投入的倾向;四是建立农业科技、教育和推广相结合的制度,改变轻教育、培训和技术推广的做法。

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产力。提高生态经济综合效益,还必须注重维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这就需要有政策和法规的保障。保持农业生态平衡的环境政策,主要应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资源的破坏。对于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而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短期行为,必须在行政上、经济上以至法律上给予制止。二是防治工业和乡镇企业污染转移到农业生态系统,必须制定和完善明确的生态保护政策,并配合严格的法律措施。政策的制定既要引导乡镇企业合理布局,支持发展乡镇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对于乡镇企业造成的污染采取经济制裁措施。三是要重视生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广现代有机技术、无公害技术等。但是也要见识新的生物技术有无不利后果。四是要进行大规模的治水治土、治沙、种树、种草以及各类水土保持工程等。五是要重视城乡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各种环境污染,给农业带来的严重威胁。

通过实施上述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生产力保护农业生态平衡的综合配套政策体系,就一定能够极大地推进中国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摘要: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各国都把气候问题和经济发展愈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于是低碳经济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浪费和对环境的过度污染,如何改变产业结构、调整引资战略、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以及建立碳交易市场等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待解之题。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一种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是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低碳经济的提出及其特征

早在189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累利乌斯就预测:化石燃料燃烧将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导致全球变暖。最新的科研报告也一再证明了这一推断。研究表明,只有到2050年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的2倍以内,才可能避免发生极端的气候变化。各国政府认识到低碳排放的经济发展才能持久,于是纷纷采取措施,最早的则是英国。2003年英国政府率先发表了政策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构建一个低碳社会》。这是英国决心以能源环境为首要目标,建设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初步构想。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及政体均已意识到低碳经济对于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并着手从发展战略、经济模式、交易机制、标准确定、市场准入等层面进行积极的谋划与部署。世界各国尽管对低碳经济模式的特点认识不一,但归结起来有这样几个特点:(1)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即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实现“三低”(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2)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含碳气体(主要指二氧化碳)排放脱钩,不能保持同步增长,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废气排放;(3)低碳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直接手段;(4)开发与利用新型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作为重要举措;(5)围绕低碳技术创新与发展新型清洁能源进行相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因此,所谓的低碳经济,是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高碳经济相对应,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或是含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显著降低的经济。低碳经济实质是在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

高效利用,实现能源低碳或无碳开发。

在奥巴马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美国以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燃料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为手段快速推动国内低碳经济的发展,并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契机大力推动改革;欧盟则希望通过建立全球范围内的碳减排交易市场,成为未来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主导者与规则制定者,一方面占据承担人类可持续发展责任的道义制高点,一方面实现全球经济的去美元化,进而达到与美国抗衡的战略目的。由此可见,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其深层次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此,这更是一次新型工业革命,各国都希望借此抢占市场规则的制定权、维护利益的话语权、制衡他国的主动权。

而如2009年的达沃斯论坛中英国经济分析师杰里米·瓦尔纳所言,“我们似乎步入了不确定时代”。这就要求在金融危机之后更要注重促使企业承担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等。

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随着低碳工业革命来临的,必然是低碳经济,各国经济体的竞争,必然是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规则的竞争,甚至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将可能形成“低碳壁垒”。因此,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意义重大。但是,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社会经济发展与节能、气候变化的多重任务,这种低碳经济新模式的提出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中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中国的能源结构一直呈现高碳结构。火电的大规模发展仍将对环境构成巨大的威胁。从中国的经济结构来看,经济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的高碳消费特征,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倾向。中国以煤为主的这样一种高碳结构,对低碳能源技术的发展和环境的污染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长期以来,中国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为基础的技术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粗放的能源利用系统,决定了随后的技术系统与利用系统,这是一种路径依赖过程。它在不断追随的技术创新与相应的制度创新中获得递增的规模收益,路径依赖过程不断得以强化,形成了“碳锁定”状态。因此,中国能源结构的高碳锁定的路径,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中国经济短期内难以走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其次,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之中,高碳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难以避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远未实现,21世纪上半叶我们仍然以发展为主,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城市化、人民生活小康化等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不可避免,都会对能源提出巨大的需求。这一时间,由于市场总体上将会呈现卖方市场特征,所以企业主动进行低碳技术与产品创新的意识较差。这些情况会进一步加剧能源需求及其高碳特征。

再次,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阻碍。中国目前能源生产和利用、工业生产等领域技术水平落后,技术开发能力和关键设备制造能力差。产业体系薄弱,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与之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在许多情况下,中国只得通过国际技术市场购买引进。据估计,以2006年的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亿美元,这对中国显然是一个沉重负担,这还不考虑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产生的巨大成本。

最后,新中国建立的时间不长,搞市场经济的历史严格说来(自1992年算起)也只有十多年,本身资本积累不足,必须对外开放吸引外资。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投资饥渴症”,大都迫切需要外来资本,而对环境标准要求较低。发达国家转移重化工工业,将节能减排的国际责任和压力转移到中国,这不可避免地加重中国的污染排放。有的研究已经说明,中国部分地方已经成为“污染避难所”。因此,如果提高引进外资的低碳性与环境标准要求,会大大减少引进外资的数量与质量,从而影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低碳经济革命对于各国而言都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完全可以通过主动谋划、积极参与来实现共同发展。我国作为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作为一个对全人类的发展、对地球生态环境保护负责任的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国际合作、能源规划、产业政策、项目扶持、技术研发、金融创新等手段积极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此次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转型或者产业革命中掌握主动,建立起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历史责任上找到平衡点。

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通过多途径探索减排方式,才是解决国际“碳”压的根本之策。

第一,做好“碳预算”。 一是从“十二五”规划开始,各部门和各地方政府都要做好“碳预算”。 建议从“十二五”规划开始,将“碳预算”列入部门和地方政府预算框架,今后政府的每项决策,不仅要考虑资金的收入和支出,还要考虑碳的排放和吸收。二是“碳预算”要按人配额,以实现“扶贫”和“遏制奢侈浪费”的双重功效。三是建立地区间或省际碳预算转移支付机制。

第二,加强国际合作。一是与国际低碳城市、低碳企业建立合作联盟。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欧美发达国家在减排方面已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要在合作中学技术、学经验。二是与周边国家结成低碳化产业供应链。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中国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用工成本的提高,中国制造业应该专心做上游(战略决策、技术研发、品控标准、资源整合与金融运作)和下游(品牌塑造、营销传播和客户服务)产业链,而将产业链的中间环节转移到周边成本更低的国家。第三,建立“碳汇造林补偿基金”,充分发挥人工造林的碳汇功能。森林是重要的碳汇,通过建立“碳汇造林补偿基金”,将人们的消费行为与造林面积捆绑在一起,即按消费行为计算排放量→按排放量计算造林面积→按造林面积计算补偿金额。把增加林业碳汇与工业减排放到同等重要位置上。

第四,提高水电和核电比重,降低火电比重。与火力发电相比,核电是清洁、环保型能源。与核电相比,水力发电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清洁能源。水电没有核辐射危险,与煤电相比,每一千瓦时的水电电量大约可以减少原煤用量500克和二氧化碳排放量1100克。

第五,构筑“以铁路为骨干”的环境保护型现代化交通体系。与其他交通工具相比,火车对环境的污染和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少。在我国未来的低碳经济发展中,应大力发展铁路运输,构筑以铁路为骨干的环境保护型的现代化交通体系。第六,重点控制大型超市和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少建大型超市,鼓励就近购物;尽量减少公差和国际间飞行。

第七,尽快建立“碳足迹”标示制度,引导“斤斤计碳”的消费方式。在超市商品上明确标示“碳足迹”(贴碳排放标签),是发达国家最广泛的标示制度。中国应该尽快建立“碳足迹”标示制度,并将“碳足迹”作为科普知识进行推广,

以此在全社会倡导“合理物质消费”,反对“攀比奢华”的生活方式。

历史已经发展到新旧文明交替的临界点,惟有超前认识,超前行动,才能超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9,(142):47.

[2] 董小军.中国低碳战略的两件大事和七项对策[EB/OL].中国经济新闻网,2010-01-15

[3] 邢继俊.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J].中国科技论坛,2007,(10):87.

第五篇: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

工商管理学院会计2班

张玉芳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

——形式与政策课听后感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浮出了水面,到了2008年,雷曼兄弟的倒掉和“两房”危机,更是将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使尽浑身解数,动用了所有可以使用的救援政策。尤其是巨额的财政刺激以及罕见的宽松货币政策的双管齐下,使得各国经济又很快转危为安。

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成功抵御了国际经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极为困难的形势下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在全球范围那率先走出了危机的阴影。2010年,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进一步改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石头可望继续保持下去。但国内外经济中的不稳定、不确定、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因素较多,如果说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2010 年可能是最为复杂的一年。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因此,我国经济发展必须立足自身,而我国经济中的四大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投资和消费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的调整成效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

产业结构最大的问题是工业比重太高,服务业比重太低,农业的比例在下降。服务业比重上不去,会产生很多问题,尤其是中国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就业问题很难解决。

关于投资和消费结构,我们现在要扩大内需,但内需既包括消费,也包括投资,如何扩大内需中的消费的比重,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城乡结构中现在最大的为题是如何拉动低收入者的消费。

地区结构中,地区见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我们长期面临的艰巨任务。这包括: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各种生产生活服务业,调整传统产业和高新产业结构,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加快高新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推动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品结构,针对市场需求生成更多适销对路的产品等。同时,还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生态保护与治理。只有在调整优化结构方面实实在在地做出成绩,取得进步,我国经济才能走向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010年要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重要的是继续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要更加注重需求和供给的有效性,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胡锦涛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工作提8点意见

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中央举办这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认真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经验,深入研究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完善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和举措。

胡锦涛强调,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们作出了3个重要判断,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使2009年成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我们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立即果断实施有力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态势。二是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根本改变世界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拓展我国发展的外部空间。三是必须把保持我国经济当前平稳较快发展和为长远发展营造良好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政策措施不仅要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且要努力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营造良好条件。我们立足扩大内需保增长,在扩大内需中增强经

济发展协调性,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营造我国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在全党全国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经济实现总体回升向好。

胡锦涛指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初步的,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运行中的新老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我们要继续努力,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胡锦涛强调,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见事早、行动快、积极应对,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添推动力。

胡锦涛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胡锦涛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全党全国必须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胡锦涛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他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工作提出8点意见。第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既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第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第三,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第四,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六,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针对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快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更好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开拓文化市场。第八,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

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推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上一篇:纪检委员优秀事迹材料下一篇:拒绝零食进校园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