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

2022-08-24

第一篇: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

经济政治与社会

2011年11月份蔬菜价格趋势分析

11月,乐平市场蔬菜行情稳定,菜源充足,品种齐全,供需两旺,市场交易异常活跃,蔬菜价格继续稳中有降,但有些菜品下滑太低,随之可有上扬之趋。其交易量仍渐上升,本月交易量为27.10万吨,环比增长2.19%。

据统计数据分析:本月选取的16个主要蔬菜品种为5升11降,其平均价为每公斤1.43元,比上月的1.59元每公斤减少了0.16元,环比下降10.06%。上升品种数黄瓜、莴笋为最大,分别陡升84.62%和51.94%,其次是茄子、小幅上涨14.19%,青椒和马铃薯涨幅分别是1.44%和0.74%;下降品种数大白菜最大,骤降53.40%,其次是洋白菜、白萝卜和油菜,分别大幅下降42.70%、40.74%和32.18%,菜花和西红柿小幅下降18.48%和13.33%,冬瓜、芹菜、胡萝卜、莲藕和豆角行情稳定,下降幅度较小,降幅在8.60—4.13%之间。

受气候和温度影响,一些地产菜生长迅速,加快了上市量,故有些菜价急剧下降,随着天气的变化,预计这种现象不会延续太久。进入12月,价格也许逐渐上扬。最近,交易量仍在逐日上升,给市场带来了繁荣,其价格将会相对稳定。

16种平均菜价与上月对比趋势图

新闻录入:jxy 更新时间:2011年12月9日

 本周末即将迎来国庆节,三季度也将结束,但CPI的“暑热”似乎仍凉不下来,市场预期9月的数据仍将处于高位。

“目前菜价还是没便宜下来,猪肉又回到了16块钱一斤,中秋节过后刚见价格有点儿往下掉就又涨回去了。”正在北京蒲安里菜市场买菜的李大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随着秋季深入,很多蔬菜产品产季已过,蔬菜市场供应会有所减少,价格有可能进一步上行。

从多家机构给出的预测来看,一致预期9月CPI不可能低于6%,但在会不会超过8月份6.2%的问题上则存有分歧。包括兴业银行和中金公司在内的一些机构认为,9月CPI将可能达到6.2%~6.3%。

9月食品周涨幅节节走高

与前几个月一样,令9月CPI不容乐观最显著的原因依然是食品价格涨势。 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8月29日至9月4日,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涨1.5%;9月5日至9月11日上涨2.6%;9月12日至18日上涨3.7%;9月19日至25日上涨4.2%,环比涨幅有逐步扩大之势。其中,西红柿、大白菜和圆白菜价格涨幅达到两位数,分别上涨13.6%、12.7%和10%。

除蔬菜外,上周粮油零售价格也出现小幅上涨,其中花生油、菜籽油、豆油分别上涨0.3%、0.2%和0.2%;大米、面粉分别上涨0.3%和0.2%,鸡蛋零售价格上涨0.1%。8种水产品平均批发价格也小幅反弹。

肉类价格走势略显乐观,除猪肉价格下降0.6%外,其他涨势也趋弱。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牛羊肉消费开始进入旺季,猪肉消费也相对较旺,主要缘于北方地区有“贴秋膘”一说。作为衔接双节的9月,强劲的需求将使得食品价格环比上涨的趋势难以停止。

“综合来看,农业部9月前4周价格较8月均值环比上升1.7%,商务部前3周食品价格较8月均值环比上升1.9%,统计局9月中上旬食品价格较8月均值环比上升2.2%。预计9月CPI中食品类价格环比涨幅为1%,同比涨幅为13.2%。”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微博)表示。

另外,非食品价格涨价步伐也没见放缓。以房租为例,北京中原地产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北京市中高档住宅的租赁指数为145.91,单位平均租金为53.35元/平方米/月,环比上涨了0.57%,同比上涨了3.80%。

9月CPI仍将处于高位

自7月创下CPI同比上涨6.5%的今年高点之后,大家普遍认为8~12月CPI涨幅将逐步回落。但9月不断上涨的物价又使之前的判断遭受质疑,不少机构认为,9月CPI将超过8月6.2%的水平。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8月食品价格环比上涨可能在1.2%附近,非食品类价格环比涨幅约为0.4%,进而推算9月CPI环比增长0.5%至0.8%之间,中值为0.65%。他认为,由于9月翘尾因素与上月相比有望下降0.5至0.6

个百分点,所以预计9月CPI同比涨幅将落入6.2%至6.4%的区间内,中值为6.3%,较上月上行0.1个百分点。

中金公司的判断与鲁政委如出一辙。该公司报告也称,9月CPI同比涨幅可能回升至6.2%至6.4%。

报告称,9月前三周食品价格的上涨具有季节性,主要反映中秋节和国庆节前夕对食品需求的拉动效应。预计到9月底前食品价格难见显著回落,环比涨幅可能高达1.5%至2.0%。

不过,李迅雷仍坚持认为,9月CPI的同比涨幅约为6%,其中食品价格同比增长13.2%,非食品价格同比增长2.9%。他称,7月物价或已达到年内峰值,未来通胀回落趋势基本确定。短期内通胀降速会慢于预期,9月CPI或仍在6%的高位,10月很可能会降至5.4%,而11月以后则有望进一步回落至5%以下。

“在劳动力成本长期看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然高位徘徊、政府调控长效机制有待完善以及国内通胀预期依然较强等因素的影响下,年内物价回落幅度可能有限,”交银中心分析师唐建伟表示,目前通胀压力减轻主要是因为翘尾因素回落,11~12月的CPI同比涨幅可能仍居4%左右,预计全年CPI平均涨幅为5.2%。

秋雨绵绵菜价上涨 雨过天晴菜价回稳

作者:袁琳 刘…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59 更新时间:2011-9-23 16:04:47

近期,我市受连续20多天阴雨天气的影响,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许多不便,也给蔬菜的生产和供应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部分蔬菜不能及时运出菜田,出现销售断档,上市量明显减少,造成鲜菜旺季不降反涨。在调查的25种鲜菜品种中,香菜、菠菜、油麦菜等叶类蔬菜价格上涨明显,土豆、洋葱等价格未出现较大波动。上涨幅度达两位数的有油菜、黄瓜、茄子、青椒、四季豆、油麦菜,上涨幅度分别为10.4%、65.7%、20.2%、22.2%、20.5%、17.5%。

据监测结果显示:今年8月18日到9月20日每周蔬菜加权平均价依次为每公斤2.15元、2.39元、2.23元、2.41元和2.43元,城区整体菜价在市场价格波动的正常范围内呈平稳上升趋势。9月城区菜价与8月相比上涨12.98%,与去年9月同期相比涨幅仅为0.62%,表明当前菜价仍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连日阴雨,我市城区不少蔬菜基地受灾。9月以来,城区露地蔬菜同比减产10%—20%。其中,以黄瓜、苦瓜、丝瓜、豇豆、四季豆、茄子、西红柿、青椒为代表的瓜果类蔬菜减产10%,而以大白菜、小白菜、空心菜为主的叶类蔬菜则减产15%—20%,设施蔬菜损失较小。此外,“倒茬”也是导致蔬菜产量低的季节性原因。由于“倒茬”,秋季蔬菜在国庆前后才开始种植,因此市场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本地蔬菜减产、外地蔬菜进入十堰的难度和运输成本增加,城区蔬菜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大部分蔬菜价格出现持续上涨,在蔬菜价格普涨的情况下,也有部分蔬菜出现降价的情况,出现降价的蔬菜主要有芹菜、莲藕、毛豆等。这可能与前期存货较多,后期雨水天气影响储存,菜商急于出货有关。

为确保我市“菜篮子”供应不断档,市政府蔬菜办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市场供应。市政府蔬菜办组织各县市区安排多批技术人员深入各受灾区,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民加强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清沟排水、补苗改种、抢收受灾瓜菜,同时,抓好新辟蔬菜基地建设,提前做好秋种准备工作,搞好救灾菜种供应调剂和种源信息发布等,同时协调神定河蔬菜批发市场,已紧急从山东、河南、陕西等地调运蔬菜,保障蔬菜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9月21日后连续的雨水天气将正式结束,蔬菜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均逐渐恢复正常,与前几日相比,大部分蔬菜价格的增长幅度已开始下降,预计蔬菜市场价格在近两周内可以恢复到降雨之前。

附:城区蔬菜加权平均价变化趋势图

广州规范平价商店管理 蔬菜至少便宜15%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新浪 点击数:131 更新时间:2011-9-23 15:42:27 为稳定食品价格,广州力争年内建设200家产销对接的平价商店。昨天上午,广州市物价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平价商店管理规范,要求独立设立的农副产品平价商店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平价商店平时以低于市场价格销售农副产品,蔬菜类单个品种价格应低于当地平均价格15%以上等。

据了解,凡在广州市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具有合法经营资格者,均可申请认定农超对接平价商店。对于平价商店的监督和管理,价格主管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考核,如果被发现不按照规定经营平价农副产品、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稳价惠民义务、没有做到明码标价或者标价不规范的,先责令整改,逾期仍未整改的则撤销平价商店资格。如果被发现伪造申报材料恶意骗取补贴或其他政策优惠、补贴资金挪作他用、农副产品质量不符合相关质量安全规定,或者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直接撤销平价商店资格和摘牌。

关键词:面积

平价商店必须有相对独立且具备一定规模的经营场所,原则上应达到以下要求:独立设立的“农副产品平价商店”,不少于100平方米;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生产企业以直销门店设立的“农副产品平价商店”,不少于20平方米;在商场、超市等零售网点内设立的“平价农副产品专营区”,不少于50平方米,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内设立的“平价蔬菜交易区”不少于300平方米。

关键词:品种

平价商店主要面向普通消费者及低收入人群,因此,商店内经营的品种也有所要求,一般以粮、油、肉、菜、禽、蛋等基本生活必须的农产品为主。除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生产企业直接设立的平价商店外,均应签订农超(产销)对接合同或协议,且以农超(产销)对接的形式供货的农副产品数量不少于农副产品总量得50%。

关键词:价格

平价商店内所售的平价农副产品在价格上也有明确规范,暂定为:蔬菜类单个平价品种价格低于当地同品种、同规格、同等级农副产品市场平均价15%以上,粮、油、肉、禽、蛋类单个评价品种价格低于5%以上(以广州市物价局价菜篮子价格为参考标准)。

平价商店的经营者须自愿服从政府价格调控管理,所销售的平价农副产品实行明码标价,在市场价格发生异常波动时,按照与政府的协议履行稳价惠民义务。

关键词:笑脸

市民如何识别平价商品?

广州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平价商店使用全市统一的标识,店内的平价商品在标签上都会有一个笑脸,市民只要寻找笑脸就能买到平价肉菜。“这也意味着,并非平价商店内的所有商品都便宜过外面,一些没有‘笑脸’的、不属于平价品种的,就遵循市场规律自由定价”。

摘要:2010年以来,北京市蔬菜价格出现了持续上涨的趋势。引起蔬菜价格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受到宏观经济、生产成本、流通成本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平稳蔬菜价格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蔬菜CPI物流价格

一、北京市蔬菜供应的构成

北京市是一个大型的蔬菜消费城市,常住人口2000多万,按照人均日鲜菜消耗量1千克计算,北京每天的鲜菜需求量为2000万千克,一年是730万吨。北京市所需求的蔬菜由于种类上和数量上的繁多,京郊所生产的蔬菜很难满足,因此外地蔬菜供应是北京蔬菜供应一个重要的环节。

截止2010年底,本市基本菜田面积为58万亩,其中芹菜、生菜、菠菜等叶菜类占到总量的60%左右,番茄、黄瓜等果类蔬菜约占18%,蔬菜全年平均自给率为28%左右。预计到“十二五”末,本市蔬菜总面积可达到70万亩,蔬菜年总产量达到450万吨,蔬菜自给率由28%提高到35%。目前北京72%左右的蔬菜依赖河北、山东、辽宁等其他省市的供应。

外地供应的蔬菜包括了70多个品种,其中销售量排行前几的是白菜、生菜、黄瓜、油麦菜、西红柿等。

第二篇: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思考

作者:谭中和

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社会保障制度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社会保障制度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和制度创新完善的新阶段。因此,我们要在不断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统筹兼顾,大胆创新,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开始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和制度创新完善的新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社会保障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从城镇到农村,从正规就业人群到城乡全体居民,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上升为法律保障。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保障项目比较齐全,保障范围覆盖城乡全体居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架构。

党的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社会保障制度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社会保障制度开始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和制度创新完善的新阶段。按照到2012年前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2020年建立完善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并覆盖全体居民的要求,我国社会保障进入城乡统筹发展阶段:一是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险范围;二是开展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三是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四是许多地方开始探索和实践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成效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制度和政策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机制逐步健全,成效显著。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经过几十年探索,形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慈善事业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制度运行总体平稳。

覆盖范围逐步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自2009年试点以来,截至2010年12月,全国有27个省、自治区的838个县(市、区、旗)和4个直辖市部分区县开展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截止2010年底,全国有2678个县(区、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口数达8.36亿人,参合率为96%。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于2007年建立以来,其覆盖人口迅速扩大。

待遇水平逐步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地方财政对个人缴费提供不低于每年30元的缴费补贴,基础养老金由政府全额提供,其标准不低于55元/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政府财政不断增加补助力度。医疗救助方面,2009年,全国累计救助贫困农民4789.1万人次,其中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059.1万人次,人均资助25.9元。全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由2008年的每人每月82.3元,提高到2010年的117元。2010年全国五保集中供养175.9万人,平均供养标准2951元/年,供养水平逐年提高。

在农村建立了一支社会保障管理服务队伍,管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为适应新农保试点工作,各地大力加强组织建设,健全机构,充实队伍。2010年,新增农保经办机构188个,新增农保工作人员3048人。试点县所属15209个乡镇均配有工作人员,试点县各行政村均配有协管员。以“金保工程”为骨干的社会

保险计算机网络,正在向农村延伸,开始发行社会保障卡。农民足不出户,即可通过网络等获得社会保障信息、领取社保待遇等。

建立和完善了政府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机制。2003年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重点在城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财政投入农村社会保障力度小。随着新农保和新农合覆盖面扩大,财政在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

我国农村社保体系发展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总体来说,农村社会保障不论从体系建设、覆盖面还是待遇水平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面临诸多新要求和新挑战。主要表现在:

工业化加速,城乡结构急剧变化,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更加突出。经过30多年来改革开放,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加速、城乡结构巨变。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末,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49.68%。到2020年城镇化率有可能到达60%。这种快速变化的格局,凸显了现行社会保障的制度缺失:一方面,大量在城乡之间流动的农民工,许多人还没参保,有的参保的也存在春节回乡时“退保”。另一方面,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到城镇就业,留在农村的多是老弱妇孺,“空巢化”状况严重,传统的土地保障和家庭养老难以为继。如何既体现公平普惠,又适应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财政支撑能力各不相同、个人缴费能力差异大等现实状况,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需要一个长期艰苦探索的过程。

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经过近20年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形成了现行城镇职工和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总体上,这

一制度框架的形成和发展演变过程,一方面,是适应了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辅相成,在推动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正是出于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出台了相应的保障制度,因而也带有各个不同时代和发展阶段的明显特征,还有明显的城乡二元痕迹。特别是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老龄化都在加速发展,而社会经济发展无时无刻不需要社会保障的今天,对社会保障进行系统的框架设计和长远的考虑安排,势在必行。城乡社会保险关系不衔接,跨城乡转移接续难。不论是基本养老保险还是医疗保险,城乡制度之间缺乏衔接通道。以养老保险为例,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不同的制度设计,缴费和待遇水平相差悬殊,养老保险关系在两个制度之间的转移接续问题还没有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方面,也缺乏转移衔接的通道。

农村社会保险实际覆盖面不高,城乡覆盖面存在差距。随着新农保、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目前我国针对各个群体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已基本建立,可以说,全民医保和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的制度目标已基本实现。但与此同时,还有大量未保人群,他们没有任何老年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尚处于试点阶段,多数农民还没有加入进来。

统筹层次低,基金不能保值增值。一方面,新农保和新农合大多以县级统筹为主,统筹层次较低,影响了在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共济和风险共担,也不利于制度统一和降低经办成本,提高经办效率。而另一方面,基金保值增值问题更为突出。由于新农保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结合的模式,未来参保者的待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人账户的积累额和保值增值的情况。但目前,全国养老保险基金平均收益率不高,农保基金只能存银行、买国债,运营效率低,随着通货膨胀压力增长,面临更大的贬值风险。随着新农保制度的扩大试点和推广普及,

基金规模越来越大,如何管理和运营所筹集的新农保资金,实现保值增值,是十分迫切的要求。

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制度、机制和体制,实现保障对象全民化、保障方式多样化、筹资渠道多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和谐、稳定的保障网。重点是五个方面:一是保障项目比较齐全,人人享有基本保障;二是待遇水平适度,能够有效保障基本生活;三是管理服务健全,能够保证为公民提供方便、快捷、周全的服务;四是制度能够定型,资金长期平衡,实现可持续。五是保障方式多层次,以满足农村群众更高需求。

在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进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水平相适应。我国人口众多,人均GDP尚处于中下等国家水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仍未根本改变。立足这个基本国情,农村的社会保障应定位于基本保障。同时,根据城乡、区域不平衡的特点,制度设计不搞“一刀切”,有针对性地确定适当的制度模式和待遇标准。二是坚持社会保障为主,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在保障模式上,坚持以缴费型社会保险制度为主体,以非缴费型福利项目为补充。同时,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待遇水平,适当缩小与城镇的待遇差距,让城乡全体人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三是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改革和制度创新都要注重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坚持试点先行,及时总结经验,由点及面,渐次推进改革。

从现在起到2020年,在超过13.4亿人口,其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东方发展中大国,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将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壮举,意义

重大,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应坚持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着力解决农村社会保障中的现实突出问题,在不断改革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统筹兼顾,不断探索,大胆创新,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作者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研究员

第三篇: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发展

演讲者简介:

马戎,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学系系主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研究、人口迁移研究、城市化研究、民族关系研究、西藏研究。参加的学术团体:中国社会学会民族社会学专业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口学会(理事),中国都市人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国际人口科学学会(理事)。

今天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和大家在一起来谈一谈社会学。因为这个讲座是面向全校同学,有些其他系和专业的学生对于社会学可能并不了解,所以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来向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社会学这个学科和它的作用。我想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1.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点?

2.社会学对于我们理解和分析人类社会能够提供什么帮助?它所能提供的哪些启示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提供的?

3.在当前中国社会的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人们思想中也产生了许多疑问。对于我们理解和分析当前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为我们思考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社会学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一、什么是社会学?

按照法国社会学家雷蒙·阿隆的说法,“社会学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以及更广泛的群体、阶级、民族、文化乃至人们通常所说的全部社会的宏观方面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2000:6)。换言之,凡是与人的社会性(而不是自然性,如医学、生理学等)相关的领域,都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但是,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等,也都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那么社会学与这些学科相比,有什么区别呢?

我认为,社会学与这些同样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学科相比,之间的主要区别并不在于它有着不同的研究对象,而在于社会学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当社会学用自己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来分析人类社会中与经济、法律、政治、历史等相关的现象时,也就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分支,如经济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民族社会学、人口社会学、历史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等。

二、什么是社会学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

1. 首先,社会学主张从综合和系统分析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现象,主张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机构、功能。人类比无机物、植物、动物要复杂得多,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现象也远比自然界要复杂得多。人类社会当中的经济、法律、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各种现象,都不是各自孤立发生、存在和变化的,所以不应该人为地用一些各自限定自己特定对象的学科(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等)把人类社会切割为几个似乎可以划分开的领域,而每个学科似乎只需要对其中某个领域予以关注。

例如:研究一个国家中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内容、教学方法等)是不能脱离开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政府关于教育的立法、历史上形成的民众对于教育的态度等等。

2. 社会学重视人类社会的“多元性”,我们在谈到当今社会的“全球化”时,必须要注意到,在这个地球上自人类出现以来直到今天,各个国家、地区长期存在着“社会多样性”(如同自然界存在着“生物多样性”一样),不仅仅存在着白种人、黄种人、黑人、澳洲土著这些肤色、体质方面的差别和种族多样性,还存在着在几千年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个族群、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其中最主要的是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与文化多样性。欧洲的社会组织和宗教文化,与中国、印度的社会组织、文化很不一样。正是由于对于这些差异的认识,使得今天在一些国家里,“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思潮是并存的。

在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年代,空间和地理上的距离和旅行的困难,为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人员和文化交流造成了障碍,人们在相对隔绝的环境中形成了各自的发展轨迹,形成了在文化习俗、社会制度上的差别。应当说,在地球的不同地区发展起来的人类社会的各个部分之间,既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也存在着各自的特性、存在着多样化。

人类社会不但就地区、国家、群体而言,存在着多样性,每个个体也都有自己的特征,除非将来“克隆人”出现,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在我们分析具体个人的时候,也存在着一个多维角度的问题。

我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也是社会学常说的“角色论”,即一个人可能同时具备多种社会角色。这个分析视角,比单纯强调其中的一个角色、一重身份,在解释人们行为的时候会更科学、更有说服力。比如在解放前,一个资本家,他凭靠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存在着对剩余价值的剥削,他与工人之间是阶级矛盾,这当然是很本质性的矛盾;但同时他可能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也会拿出一部分钱做慈善事业帮助穷人;同时他可能还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反对当亡国奴,为抗战而奔走活动;在政治上他可能加入了国民党并担任重要职务,反对共产党;但同时他可能还是一个慈爱的父亲,发现儿子是共产党后,没有做到“大义灭亲”,而是掩护儿子逃走或保释他出狱。在这个人身上,实际具有多重角色,他的观念和行为,就是在各种不同的场景下,根据各种不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形成的。这应当说比简单地从他的“阶级成分”、“政治身份”这些单一的(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来对他下结论、做判断要更符合实际情况,在解释人们做出的看起来相互矛盾的行为方面,也更具有说服力。

3. 社会学重视社会变化过程的动态分析。社会的结构和人们的观念行为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不断在变化,它绝不是用静态的视角所能够解释与分析的。一个政策出台,在制定时,决策者是有他的种种考虑的,有一些原因促使他关注到这些相关的因素;当这个政策在社会中实际推行时,社会成员会做出一些决策者预料到并且期待的反应,但是也会出现其他决策者没有预料到的反应;最后政策执行所造成的综合性结果,很可能与决策者最初的预期不完全一致。我们看到了实际出现的结果,但是只有深入观察、跟踪政策推行全过程中社会里各个群体的反应、他们之间的互动、控制或影响这些互动的机制(官方体制的或民间传统习俗),才能理解和解释这些结果,分析最后结果与最初设计的预期目标之间发生差别的原因。

举一个例子,我们前几年在研究乡镇企业时,不仅仅注意政府对于乡镇企业的政策、这些企业印在书面上的规章制度和上报的各项统计数字,我们更为关注的是这些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组织和协调机制,以及企业职工中各类群体对于企业决策过程和日常工作运行的评价。

三、社会学在方法论方面有什么特点?

1. 社会学的基本精神是“实事求是”和“实证研究”,反对一切教条主义

社会学在其创始时,主要的精神就是想把自然科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和实证方法引入到对人类社会的研究中,真正建立起“社会科学”。

如何做到“实事求是”?只能通过深入社会实际的亲身调查,从感性知识入手,经过归纳分析,使这些零散、反映现象的感性知识系统化并找出其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从而上升到

理性化的知识,成为对社会变化规律的总结。这一点,是一切真正以科学态度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人都会坚持的。当年毛泽东同志为了了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和各个阶级对于革命的态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他为了了解北伐时期农村中的基本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演变,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写出了《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可以说,凡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都是在大量深入的实际调查中总结出来的,凡是不符合中国国情、冒进或极“左”的方针政策,都是在缺乏调查研究、脱离实际的情况下制定出来的。

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也是根据中国农村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农民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本着实事求是和反对教条主义的精神而制定出来的。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实事求是和调查研究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改革事业得以不断发展的保障。这也正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精神。

2. 结合微观(个人)研究和宏观(群体)研究

经济学中有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分别研究宏观经济现象和具体个人的经济行为。社会学不但研究这两个层次,同时十分注意把两者结合起来。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群体的利益与个体也是密切相关的,群体的情绪也时常可以影响和感染个体的情绪。比如在北京有大约250万流动或暂住人口,这是一个很大的群体,要分析他们来北京的原因,在北京从事的职业,他们收入来源的结构、数量与稳定程度,他们的消费,他们自身的组织和与北京市民之间的交往,等等这些情况,都只能通过对其中抽样选择出来的一定数量的个人进行调查才能够得到。通过个体的行为来认识群体,通过群体的行为来检验得自于个体的知识。

3. 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

这里有两点,一是作为科学的实证研究,所使用的各项指标必须能够量化,否则无法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只能满足于模糊的“印象”。比如有人告诉你说,一个地区的民族关系很好,过去很好,现在也很好,我们对于这个回答不会满意,因为这只是个“印象”,无法证明。如果他告诉你,1970年这个地方两个民族之间只有10%学习并掌握另一个民族的语言,有1%的婚姻属于族际通婚,而1995年有50%掌握了对方的语言,在登记的婚姻中有15%属于族际通婚,如果这些数字准确,我们就可以相信,这个地区的民族关系在这个时期内确实得到改善。因为根据国际上民族社会学大量实证研究的经验,这些指标可以说明民族之间交往和相互融合的程度。

第二个方面,就是通过科学的抽样方法,来确定微观层次的调查结果能否说明宏观群体。抽样方法来自数学的概率论,一个工厂生产10万个瓶子,如何检验产品质量的合格率?当然不可能把每个瓶子都测量一遍。数学概率论的发展向我们提供了抽样理论和技术,我们按照这样的方法和程序,抽选出50个瓶子,我们就可以有比如说95%的信心,认为这10万个瓶子的合格率有多高。这是数学证明了的方法,我们社会学的人拿来使用就可以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量的数据已经完全用计算机来统计分析了。大量和及时地吸收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是社会学在方法论上的一个特点,也是社会学得以不断发展的一个关键。

4. 强调“比较研究”

大和小,高和低,冷和热,这些相对性的概念只有在具体事物的比较当中才存在,才有意义。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全球化”和“本土化”,事物之间存在着的共性和个性,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文化模式的特点,都只有经过相互的比较研究,才有可能鉴别和确定。这种比较,可以是横向的,在不同地域空间和群体之间进行比较,如我们常说“要符合中国国情”,什么是“中国国情”?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有哪些共性,有哪些特点?我国的国有企业与其他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企业相比有哪些特点?这些方面的比较可以提供许多启示。“比较研究”也可以是纵向的,比较我国今天的国有企业,经过了一系列体制改革

之后,与80年代初期的国有企业相比,发生了哪些实质性的变化?

通过实证性的比较研究,我们才可能获得可以体现在具体指标上的共性和个性的确定,提出有说服力的分析和研究成果。

四、社会学的应用

下面我们试图通过一些例子,来具体说明社会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在视角和方法上有什么差别,在理解和分析实际社会现象中能够为我们提供什么帮助。

第一个例子:在“四人帮”被粉碎之后,政府开始重视经济生产,而且也重新反思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对于“物质刺激”的极“左”批判。为了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工厂开始给一部分工人发“奖金”。从经济学的原理和在其他许多国家和社会中的实践来看,为一部分工作努力、成绩显著的职工发奖金,都可以起到“奖勤罚懒”的激励作用。但是在“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不久的中国社会,人们普遍保留着“文革”运动中被强化了的“平均主义”观念,所以奖金发下来之后,是什么结果呢?那时工人们当中通常是两种办法,一是大家商议好了轮流评“优秀”拿奖金,最后的结果是人人都有份;二是拿到奖金的工人把全班组请到饭馆里,大家一起把奖金全部吃掉。如果拿到奖金的人,不这样做,而真的把钱装到自己口袋里,他就会在班组受到孤立和打击报复。所以这个在其他社会通常能够起到“奖勤罚懒”作用的发奖金制度,在那时的中国企业里对生产几乎完全没有影响,只是徒然地增加了生产的成本。

如果对当时人们普遍的观念比较了解,通过“试点”考察一下在发奖金过程中人们的反应和实际效果,可能就不会大规模地采取这种激励的办法。

第二个例子: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以来,沿海一些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得很快,经济效益也很好,在全国工业产值中占到差不多三分之一,在出口中几乎占到一半。后来被邓小平同志称为“异军突起”。没有乡镇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的经济实力,政府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也是很难下决心的。人们长期讨论一个问题,当时许多原材料还没有在市场上完全放开,乡镇企业在购买这些原材料时比国有企业付出的价格要高,它们也不能像国有企业那样得到大量无息或低息贷款,它们向国家交纳的税金也比国有企业要高,在进口设备原料等方面在审批、价格等方面也得不到政府给国有企业的优惠待遇,那么为什么在这种种不利的竞争条件下,乡镇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还能够低于国有企业产品,而且还能够赚钱、有积累和发展,而尽管各级政府千方百计支持和补贴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还是严重亏损?

这个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是很难解释的。因为经济学重视抽象的概念,见数字不见活人。而社会学最关注的是对活生生的人群的研究。我们1992年在江苏和山东调查了30个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乡镇企业,详细了解了它们的创立过程、日常管理、分配制度和推销产品的办法。通过这些个案的剖析,我们发现,这些乡镇企业以西方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不能真正称之为现代企业,它们是社区所有的经济实体,在土地的获得、贷款的争取方面得到了基层政权组织的全力支持,在分配制度方面也非常灵活。农民计算自己的劳动与城里工人是不一样的,作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他们没有其他的就业机会,而饭总是要吃的,所以到本村的厂子里干活,能挣到一点钱,他们就认为比在家里闲呆着要好。而乡镇企业如果破产,他们就连这个挣钱的机会也失去了。所以我们发现,当一些厂子在财务上面临困难时,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可以给乡镇企业工人少发工资甚至不发工资,而企业照常开工运转,这在城里的国有企业或其他国家都是不可能的。乡镇企业可以廉价得到本地的土地和其他资源(如粮食加工),可以说服职工少拿工资,这样就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形成资本积累。

这些情况,不到实地去调查,不与当地企业职工具体交谈,是不可能了解到的。经济学家如果根据经济学的定理出发,根据“经济人”假设(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很难理解中国社会中的许多现象,因为人们除了经济考虑(收入额)之外,还有其他考虑,如社会人际关系、

道德形象等等。

第三个例子,我国自80年代以来,深感“文化大革命”时期法律秩序的破坏,提出“法治”建设的问题。这些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无数的法律,但是许多法律条文的名称、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参照西方国家的现有法律制定的,这些法律产生于西方社会发展的历史之中,带有其传统政治观念的内涵,而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中人们之间的法律关系具有很不相同的传统。西方的法律注重的是保护个人的权利,在中国历史上,老百姓作为个人有过什么权利?以保护个人权利为出发点的法律和法治精神,要在几千年传统的中国社会扎下根来,是单凭全国人大通过几个法律就可以完成的吗?

可能有些法律条文,它们指的是什么?它们在西方国家被制定出来是为了限制什么?我们对此还没有搞清楚,就匆匆忙忙地拿过来并且通过了。大家也因此认为中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了。但是事实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可以通过在基层社区、法院的调查来分析一下民事纠纷、刑事案件的处理过程,你可能会发现,群众当中的纠纷,在相当程度上还是按照老传统,在社区内通过地方权威人物或中介人寻求调解,调解不成才告到法院,而到了法院,法院的人员也首先是试图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在宣判的时候也必须充分注意当地民众传统的“公平”、“公正”观念,尽管这些观念与正式法律不完全吻合。民众当中,传统上有自己的“乡规民约”,有民间的习惯法。汉族有,少数民族也有。在执行政府官方制定的法律时,可能在公文上走的是官方规定的程序,实际调解、判案的过程还是参照了当地的习惯法,否则就会与当地大多数民众的预期相脱节,而带来社会上的其他问题。电影《被告山杠爷》就是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

我们在考虑中国基层社会的“法治”问题时,不但要观其名,更要察其实。

第四个例子,民族关系问题。民族意识并没有像一些人所预言的那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族群之间交流的加强而弱化,而是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交流的增加而强化。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族群之间利益的再分配,一些民族原有文化的逐步消失,国际力量对于一些国家民族矛盾的利用与介入,在不同程度上都促进了民族矛盾的强化和发展,危及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而且在政治局势出现重大变动的时候,民族矛盾甚至会导致国家的解体和民族之间的流血冲突。苏联和南斯拉夫就是典型例子。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西藏、新疆等地的民族问题始终存在,采用科学的方法来深入调查这些地区民族关系的现状以及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的作用,对症下药地制定各种可行性措施来切实改善当地的民族关系,实在是当务之急。

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长期以来为种族问题所困扰,在政府的鼓励下,民族社会学的研究发展得很快,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系列计量一个地区民族关系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如在居住地和学校中的种族隔离程度、相互学习语言和接受对方文化的程度、族际通婚的比重、分配方面的各种族之间的群体差异,等等,这些都可以为我们在研究中国各地区民族关系的现状和预见未来发展趋势时予以借鉴。这样的系统化的、可用具体量化指标测度的研究结果,与简单地听取当地干部的工作汇报和部分民众代表在座谈会上的发言相比,无疑是更符合实际、更深入和可信的。

第五个例子,教育问题。教育学的研究,一般把眼光集中于现有的学校(学校体制、教师、教材、教学方法等),通常是就教育谈教育。但是社会学在研究教育时,是把学校放到社会中,作为社会运行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研究。

我们学校培养的人,是为了升学和升学率?还是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需要的、能够发挥作用的人才?我们的教材在什么程度上重视了基本素质的教育?农村初中生毕业以后,回村参加劳动,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生产活动中哪些能够发挥作用?哪些完全用不上?这两部分的比重各占多少?为什么有一些农民不愿意送孩子上学,或者在小学三年级学会认字和简单算术之后就让孩子辍学?政府规定了职业中学的比例,这些“职业

中学”实际上如何在运转?在什么程度上达到了政府设置职业中学的目标?这些也都需要社会学家通过基层学校的实地调查,根据第一手资料来回答。

而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为现代化培养新一代有文化的劳动者的目标是难以真正实现的。

第六个例子,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以政府体制改革和精简为例。我国许多地区的政府财政是“吃饭财政”,即是说,当地政府预算中的几乎全部或绝大部分是用于支付国家雇佣人员的工资和事业的基本开支。全国两千多个县,如果每个县的政府能够真正裁减下来5%—10%的人员,全国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在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国民党的围困当中不得不实行“精兵简政”。今天中国仍然面临同样的问题,但是怎么减,减哪一部分人?开开一般的座谈会是议不出结果的,只有对于一个乡镇政府、一个县政府的下属各个机构和人员以及他们的工作情况,进行系统深入的实地调查,进行量化分析,确定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哪些工作是应当从政府机构转出来给社会的管理机构的,哪些是完全不需要管理的,哪些是现有机构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而人为“创造”的?在这些对于工作职责和工作量的具体调查和计量之后,才有可能提出有充分说服力的机构改革方案。

最后一个例子,腐败问题。从80年代后期开始,贪污腐败成为我国社会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检察院设置了“反贪局”,制定了一系列惩治贪污腐败分子的法律,民众对贪污腐败更是深恶痛绝。但是许多年过去了,似乎腐败分子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为什么?政府干部队伍是十分庞大的,腐败分子(揭发出来的)与公认的廉洁自守的干部之间,存在哪些不同?他们各自有哪些特征?反腐败十几年了,这些问题并没有系统深入地进行研究,过去常常用来审查干部的一些指标,如“家庭出身”、“阶级成分”,虽然有些“政审表”中还保留这些填写项目,在建国50年后已经不能说明问题了。成克杰、胡长青似乎出身都不错,也都在党旗下宣过誓,为什么沦为腐败分子?

要分析腐败的产生,要从制度因素、单位小环境、个人因素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调查。“权力”的行使能够使得其他某些人在经济上获利,那些人为追求利润就有足够的动力来行贿,在制度上逐步缩小“权力”作用的空间,也因此势在必行。这是十分浅显的道理,但是多年来进展不大,为什么?

现在许多单位(政府各部,地方上的省、市),都在以各种名目发奖金福利,而且明显地向领导干部倾斜。许多做法是“抢黄灯”,“踩线作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领导干部在自己管辖的单位、部门里明显地占有许多额外的好处(金钱、住房、公费旅游等等),这种大量长期存在的现象,无疑使一部分领导干部分不大清楚什么是“合法的干部福利”,什么是“违法的腐败行为”。“间接地”接受(如吴文英自己没有拿钱,儿子拿了;成克杰自己没拿,情妇拿了),他们认为没有责任,如果装钱的信封上写的不是“贿赂款”,而是“介绍费”、“董事津贴”、“股票分红”,似乎在“市场经济”中也无可厚非。各个单位向领导干部倾斜的滥发福利现象,今天仍然比比皆是,营造了向腐败迈进的环境和气氛。这一点,政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此外,还可以对揭发出来的腐败分子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分析和比较,仅仅总结为“学习不够,党性不强,放松思想改造,被资本主义思想侵蚀了原来健康的肌体„„”是很不够的,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些话,等于什么都没说。当然,这个方面的调查研究,是很难开展的,因为腐败现象、“准腐败现象”太普遍了,人们往往会“对号入座”,十分警惕。前几年,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出“重建中国社会主体文化”的问题,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德文化被“五四运动”和革命所摧毁,而共产党一度提倡、在“文革”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共产主义道德文化”,随着对“文革”的批判和“伤痕文学”的流行也失去了事实上的威信,在这样的“道德真空”和文化氛围中,大力提倡经济致富,很容易使人们“见利忘义”(甚至没有了“义”的概念),这是社会腐败的文化土壤和群众基础。这个问题不解决,所有

的口号、措施(反贪、严打、扫黄、质量万里行、精神文明建设,等等),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中国社会在过去一百年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社会的许多基本制度(经济体制、政治体制)都在发生重大的变革,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世界在变,变得用传统的理论(如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理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公有制绝对比私有制先进的理论)无法解释世界上其他国家正在发生的迅速变化,中国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不对体制进行变革,不及时吸取国外的发展经验,中国就会落后挨打。正是这种非常实际的考虑、非常负责任的考虑,使得我国的领导人提出了“改革开放”的路线。“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体制在变,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也必然随着各种激励机制的改变在变化。国家在改革体制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经验,是在摸索中前进,“摸着石头过河”。民众在面对新的体制(所有制结构、企业破产重组)和新的激励机制(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时,也没有经验,也在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很多人,特别是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少的年轻人,“跟着感觉走”。

这样大规模深刻的社会变动,为社会学提供了研究社会变迁的最好的研究对象,既可以通过这些研究在学术上做出极有价值的成果,也可以用这些成果为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性价值。我们可以研究的重大专题有:国有企业改革、乡镇企业改制、产权制度变化、土地制度的变化、住房制度改革、医疗体制改革、学校体制改革、农村基层组织变化、城市流动人口、民族关系演变、犯罪问题的演变、宗教组织变迁,等等。这些研究专题都是与我国的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在这些重大专题的研究中,社会学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使民众的认识和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化,更加符合社会实际。

可以说,中国的改革事业在呼唤社会学,改革事业也将造就中国的社会学,中国的社会学工作者在这样一个天地里是大有可为的。

谢谢大家。

第四篇: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

昌 吉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科目: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师:王军义班级:时间:

教 案 本

2015中医康复保健 中职检验1 中职检验2 中职口腔修复工艺 2016.9——12月

2015 2015 2015

1

第一单元 透视经济现象

第一课 (第一讲) 商品的交换

周次:2 时间:2016 节次: 授课时数:2 教学方式:讲授 、讨论、师生互动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教学内容: 商品与货币的发展;商品的价格

(二)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货币;货币的基本职能;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通货膨胀;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

2.能力目标:、纸币不是货币;解释生活中导致某中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增强学生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货币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样的用途;何时何地购买商品比较经济划算,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商品、货币的含义、产生

(二)商品价格变动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一)货币的神奇力量

1、什么是商品

2、货币的产生过程

3、货币的基本职能

(二)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

1、供求直接影响价格

2、气候、时间等因素间接影响价格

四、学习思考题:

从你喜欢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变动认识商品

五、教师参考资料:

(一)邢思等《共话时政社会热点通俗读物》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二)网络 新闻 时事

六、课后分析小结:

2

第一单元 透视经济现象

第一课(第二讲) 商品的消费

周次: 3 时间:2016 节次: 授课时数:2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法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教学内容: 价值规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价值规律的作用;影响消费的因素。

2.能力目标: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健康的消费观、认识正确的消费观念。 3.素质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念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健康的消费观念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如何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春节压岁钱大比拼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2、价值规律对人们生活影响

3、价值规律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三、丰富多彩的消费

(一)常见的消费方式

(二)影响消费的因素

(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活动平台] 聚焦学生名牌消费

目标:认识合理消费的重要性,树立积极合理的消费观,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具备积极、健康的消费习惯。

步骤:观察日常生活中良好消费行为或不良消费行为;分组写出小品角色,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同学中存在的这种消费现象进行分析;每组上课进行表演,坚持正确消费观,反对错误消费观;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评价。

四、学习思考题:

班级春节压岁钱消费调查

五、教师参考资料:

(一)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人民出版社2008版

(二)网络 新闻 时事

六、课后分析小结:

3

第一单元 透视经济现象

第二课 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周次: 4 时间: 节次: 授课时数:2 教学方式:讲授 、讨论法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教学内容: 了解企业及企业经济效益;劳动者在企业中作用

(二)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企业的含义;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企业成功的主要因素;如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2.能力目标:公司的含义;企业怎样才能提高经济效益;企业的经营发展,企业的优胜劣汰;劳动者的就业观和提高素质的途径。

3.素质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企业提高自己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和该如何做才是一个合格的劳动者。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1.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企业成功的因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2.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的生产发展

利用多媒体列举几家公司和事业单位,判断它们是不是企业,为什么? 1.企业的类型、

2.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二、企业的经营发展

教师活动:多媒体列举几种知名品牌手机,让学生选择。

三、新时代的劳动者

四、学习思考题:

对假期见习打工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一次分析

五、教师参考资料:

(一)洪向华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新华出版社2008版

(二)网络 新闻 时事

六、课后分析小结:

4

第一单元 透视经济现象

第三课 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周次:5 时间: 节次: 授课时数:2 教学方式:讲授 、案例法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教学内容: 我国的分配制度;收入公平问题;国家税收;个人投资

(二)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税收的种类和特征;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识别股票、 债券与商业保险的区别和含义。

2.能力目标,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概括出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有利,;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投资观念。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二)存款储蓄 ;我国的商业银行;股票、债券、保险。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华西村多年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裂变过程

1、我国的分配制度

(1)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兼顾效率与公平:公平含义 收入公平问题 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2、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税收

(1)收税的特征及种类 (2)税收的性质(3)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4)税收的种类

四、学习思考题:

从父母处了解家庭近几年的收入,父母进行了那些投资

五、教师参考资料:

(一)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二)网络 新闻 时事

六、课后分析小结:

5

第二单元 投身经济建设

第四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周次: 6 时间: 节次: 授课时数:2 教学方式:讲授 ,师生互动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教学内容: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二)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掌握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和基本特征,了解中国市场经济。

2.能力目标:加深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认识;认识和体会中国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特点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特征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视频《新闻》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思考:

1、衡量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成绩,就是要看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大小。这里,教师简单介绍国有经济。可通过列举大量的实例,说明这一点。 2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3.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的依据是什么?

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作为市场经济一般性,不管哪种社会制度,只要有市场经济存在,这种一般的特征也就必然存在。

三、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配置资源、(2)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2.国家的宏观调控

思考:

1、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2、“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手”是什么意思。

四、学习思考题:

1.有人认为,在现阶段,所有非劳动收入都属于剥削收入。这种看法正确吗? 2.我国水价的思考

五、教师参考资料:

(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二)网络 新闻 时事

六、课后分析小结:

6

第二单元 投身经济建设

第五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周次: 7 时间: 节次: 授课时数:2 教学方式:讲授 ,讨论法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教学内容: 小康社会含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

(二)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理解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全面准确地理解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协调发展。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资料一:过去五年我国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

资料二:2013年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效益较好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资料三:2006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 资料四:2005年全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意义 播放资料六:视频:绿色小康路。请学生思考: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林昌村,一个算不上富裕的村庄,在仅仅二年的时间里,村容村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的奥妙究竟在哪里呢?

经过讨论得出结论:林昌村在发展中树立和认真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四、学习思考题: 网上学习了解中国小康社会发展

五、教师参考资料:

(一)洪向华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新华出版社2008版

(二)网络 新闻 时事

六、课后分析小结:

7

第二单元 投身经济建设

第六课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周次: 8 时间: 节次: 授课时数:2 教学方式:讲授 ,师生互动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教学内容: 经济全球化;我国对外开放

(二)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理解对外开放的意义,我国对外开放的渠道。 2.能力目标:理解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关系。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我国对外开放的的基本国策

(二)经济全球化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

(一)案例聚焦:

资料一:过去三十年我国对外开放取得新成就。 资料二:海尔的国际化之路。 思考园地:

1. 我国对外开放的伟大成就说明了什么问题?

2. 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渠道是什么?你了解世界贸易组织吗? 3. 请查找资料,看看我国还有那些“走出去”的知名企业?

(二)视频:中国2002年加入WTO的现场录像 1.经济全球化的概念?金融危机和全球化的关系? 2.我们是否应该坚持开放的政策?

四、学习思考题:

为何说加入WTO是柄“双刃剑”?

五、教师参考资料:

(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二)网络 新闻 时事

六、课后分析小结:

8

第三单元 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第七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周次:9 时间: 节次: 授课时数:2 教学方式:讲授 ,师生互动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教学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二)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能力目标:为了确保人民当家作主,认识我国政治制度。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请同学们讲一讲国徽的含义?

(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到大会制度 视频:“人大的会议”

(二)我国的政党制度

案例:第一次政协会议的图片会议讲解:多党合作的内容 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要区别一党专政和西方的多党制。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视频:“魅力新疆”讲解:制度的基本内容。

根据我国的历史,文化特点,民族关系,民族分布情况做出的制度选择。

四、学习思考题:

了解2014年中国两会理解人大制度为何是中国最基本的政治制度

五、教师参考资料:

(一)魏晓文、杨慧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二)网络 新闻 时事

六、课后分析小结:

9

第三单元 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第八课 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

周次: 10 时间: 节次: 授课时数:2 教学方式:讲授 、讨论法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教学内容: 人民民主、政治文明

(二)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2.能力目标:党的领导是坚持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才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如何完善我国的民主制度

(二)如何完善民主制度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农民工当选人大代表”

(一)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资料二:视频“关注民生” 资料三:了解婚姻法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过程

(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一定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永葆活力。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材料四;视频“草根民主”谈一谈感受?活动

党的领导与人民党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坚持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才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

四、学习思考题:

以四人一组编制一份法制小报

五、教师参考资料:

(一)2014年中国两会相关报道

(二)网络 新闻 时事

六、课后分析小结:

10

第四单元 参与政治生活

第九课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周次: 11 时间: 节次: 授课时数:2 教学方式:讲授 ,师生互动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教学内容: 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维护国家利益

(二)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了解民主权利的相关知识,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2.能力目标:提高自身政治素养,更好地融入社会政治生活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了解民主权利的相关知识

(二)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 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是每一个公民的光荣职责。 事例一:广西高中生发现的雅虎网站地图问题。 事例二:奥运志愿者

事例三:中学生在荷兰参加国际活动时要求会场悬挂中国国旗

(一)公民享有民主权利

问题:以上的案例公民在行使什么权利?你知道我国公民还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吗? 行使民主权利的主要形式?

(二)人民政府服务人民

视频:《温家宝总理: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华南虎事件:监督政府权利的使用。

四、学习思考题:

试从当今信息社会下谈公民对政府监督的意义

五、教师参考资料:

(一)张伟 《经济政治 职业生活》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版

(二)网络 新闻 时事

六、课后分析小结:

11

第四单元 参与政治生活

第十课 履行义务 承担责任

周次:12 时间: 节次: 授课时数:2 教学方式:讲授 ,师生互动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教学内容: 公民义务 公民责任 国际利益

(二)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了解公民的政治性义务,做到自觉参与政治生活,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和民族政策;了解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情况,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当今是吉恩的主题

能力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和民族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1)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和民族政策,自觉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2)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了解我国的外交政策。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 视频:《奥运冠军颁奖仪式》《轮椅上最美丽的火炬手金晶》

一、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1.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有哪些? 2.金晶的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3.履行政治性义务的意义是什么?

二、自觉参与政治生活 案例:高考听证会问题:你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有什么看法?我们身边的政治生活都有哪些?作为一名中职生你曾经通过哪些方式参与政治生活?

三、我国的政府

(一)政府的涵义及性质

1、政府的涵义

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政府是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行政机关的总和。

2、我国政府的性质

我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接受监督的政府、是法治的政府、是透明的政府。

(二)政府的职能

1、经济调节。

2、市场监管

工商在全国各地严查查三鹿奶粉/打击走私贩私/卫生下乡服务农村百姓/服务下乡支持农业/政府服务热线12345

四、学习思考题:

说出自己曾经行使过得一项权利。

五、教师参考资料:

(一)张伟 《经济政治 职业生活》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版

(二)网络 新闻 时事

六、课后分析小结:

12

第四单元 参与政治生活

第十一课 关注国际社会 维护国家利益

周次:13 时间: 节次: 授课时数:2 教学方式:讲授 ,师生互动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教学内容: 公民义务 公民责任 国际利益

(二)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了解公民的政治性义务,做到自觉参与政治生活,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和民族政策;了解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情况,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当今是吉恩的主题

能力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和民族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1)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和民族政策,自觉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2)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了解我国的外交政策。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 视频:《奥运冠军颁奖仪式》《轮椅上最美丽的火炬手金晶》

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1、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国际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这个家庭由许多成员组成,有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其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主权国家的含义 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3、中国与联合国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的20多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台湾当局窃据。在中国政府和世界许多主持正义的国家的努力下,联合国大会于1971年10月25日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新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联合国的舞台上。

二、谱写和平发展新篇章

1、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2.出当今世界面临哪些问题?当今世界面临的难题:和平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3.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六方会谈的视频

四、学习思考题:

关注一个有关国际利益的事件,并发表你的看法

五、教师参考资料:

(一)张伟 《经济政治 职业生活》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版

(二)网络 新闻 时事

六、课后分析小结:

13

第五单元 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二课 关注改善民生

周次:14 时间: 节次: 授课时数:2 教学方式:讲授 ,师生互动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教学内容: 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惠民举措 社会保障体系

(二)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政府的惠民措施,我国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恩社会,立足本职工作奉献社会的道德目标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我国的医疗卫生制度改革。

(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视频《希望工程》《暴利药价之芦笋片》《许仙买房》

(一)聚焦生活

1、以上的视频反映出我们的社会哪些现象?

中国社会面对的问题:民生问题:教育,医疗,住房,劳动保障。(救护车一响,一头牲畜白养;住上一次院,一年农活白干;致富十年功,大病一日穷)

2、政府在解决民生问题中采取了那些措施? 学有所教:教育 病有所医:医疗 老有所养:社会保障

(二)提炼升华 视频:《新医改一年变化》《房地产市场改革》

问题:关注民生问题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可以做哪些工作?

(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献计献策(学生活动)

四、学习思考题:

了解国家关于医疗保障方面的惠民举措。

五、教师参考资料:

(一)《和谐十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精解》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二)《两会词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华网 人民网等

六、课后分析小结:

14

第五单元 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三课 建设和谐文化

周次: 15 时间: 节次: 授课时数:2 章节: 教学方式:讲授 ,师生互动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教学内容: 核心价值体系

(二)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如何看待不同文化;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

2.能力目标:培养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二)正确对待不同文化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

(一)聚焦生活:视频《中国话》《孔子学院》《感动中国》

1、孔子代表着什么文化、什么是文化?

2、什么是和谐文化?

3、中国要立足于世界之林,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实力?

(二)提炼升华 多媒体案例:《北大精神》《企业文化》 1.文化的类型?

2。你对网络文化的看法 3.感动中国任务评选的意义

(三)学生活动:校园文化

四、学习思考题:

你心中的班级校园是什么样的

五、教师参考资料:

(一)《和谐十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精解》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二)《两会词解:社会保障并轨》新华网 人民网等

六、课后分析小结:

15

第五单元 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四课 建设和谐社会人人有责

周次:16 时间: 节次: 授课时数:2 教学方式:讲授 ,师生互动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教学内容: 科学发展观

(二)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2.能力目标:培养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

(一)聚焦生活:视频《感动中国》

(二)思考园地

1、我们应该怎样参加和谐社会建设?

2、什么是和谐社会?

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什么是“以人为本”?

(三)提炼升华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2.感动中国任务评选的意义

(四)学生活动:我们的志愿者服务活动

四、学习思考题:

你心中的和谐社会是什么样的

五、教师参考资料:

(一)《和谐十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精解》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二)《两会词解:社会保障并轨》新华网 人民网等

六、课后分析小结:

第五篇:《经济与社会》读书笔记

《春天的故事》,这是当代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一首赞歌,歌颂伟大的领导人邓小平,更歌颂他所领导的那场持续至今,使得万万中国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这次被称为革命性的改革,本身就有太多可供经济与社会研究领域分析的切面,不过能力有限,在此仅从一个角度入手,尝试性探讨多年以来人治与法治的纷争。

法治和法治建设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之一,也广为国人普遍接受并穷尽心力以追求。这本身并无多少值得批判之处,即使放眼世界,法治也是各国说一不二的政治准则,而人治在流行的法学观点看来往往是应该予以批判的,甚至被某些观点等同地视作专制,曾有一位学者无限遗憾地介绍了一个道德战胜法律的案例并感慨这是法制建设的倒退,虽然其判决结果令万民拍手称快。现今中国的法制建设还不健全,普及法治常识,促成当代中国法治制度形成、确立、健康发展,保护和支持人民对法治社会的追求,为此而宣传这样略显偏激的话语和文字还无伤大雅,但若是本身便研究法理学的专家学者也将这样的言论视作条文甚至真理,则可能带来重大的偏颇。虽然因为根深蒂固的封建社会和百余年国运的悲惨动荡,我国法治推行的时日尚短,但就世界而言,法治诞生并得到广泛认可,遵从的历史长达千年以上,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而另一方面人治也在法治普及之后又绵延了千年之久,期间人治与法治孰优孰劣的争议一直持续,至今没有一个明显的高下之分,如果法治真是无懈可击,人治真是罪大恶极,那么人类历史这么漫长的时期和广大的范围内总是不乏掌握真理的智者的,为何这种争议还能持续如此之久?甚至我们还看到不少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将人治作为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基本方法,而法治反而敬陪末席作为补充,如果人治与法治的优劣高下如此显而易见,而前辈高人却无法分辨,那么我们怎么会将他们捧上神坛这么多年而没有揭穿;如果前辈高人才学属实,也经受住了千百年群众雪亮的眼睛的审核,那么人治与法治的关系就不应该如此简单化、二元化、绝对化,因为我们即使不能全然信任以往的学者,起码还要正视自己的眼光。从思维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上讲,简单二元化的论证方式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那位在“南海边画圈”的邓小平同志就曾经面对过“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样的理论,这种自圆其说的强词夺理有很大的欺骗性和压迫性,对参与思考、论证的人进行一种上纲上线的强行的政治绑架。其次,这种论证也存在将论证双方,即法治和人治的支持者进行道德化的标注,一方不但完全排斥另一方,而且确信自己的观点正确并正义,这样与自己的对立面不但存在观点冲突,还加入了道德声讨的成分,与学术研讨不相关的敌对情绪将彻底蒙蔽双方对真相的识别能力。在这样的偏激化的评价观念的引导下,再也难以认真和科学理解人治与法治真正的优劣处所在与精髓,从而使得整个论证与辩证彻底丧失出发点。其三,这种认识和论证的简单二元化也容易使得民众对中国法治建设的任务和道路的认识简单化,使法治建设就是去人治化,法治建设只是领导层面一朝开悟,一声令下,就能够马到功成的问题这样的想法蔓延,而忽视了法治建设中制度逐渐形成和完善,体制最终确立和长期地健康运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社会各阶层,各方面因素相互协同,相互制约的产物,是一个全民参与,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且苦难重重的大工程。

事实上在法理学与政治学、行政学等学科的观念中,人治、法治都是相互并列,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两种基础的治国手段。两者的关系确实存在对立,但这是一种辩证的对立统一,既有对立,也有统一,而且对立是统一中的对立,统一是包容了对立的统一,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过长期思辨和验证,发现这更是符合事实的,因而对于两者的认识就不可能停留在一种非黑即白,优劣利弊两分的简单层面的区分中了。只有在相互批判和补充中,法治的有点才能充分显现,而人治的光辉也才能得以流露,要发现这些隐藏性的有点是困难的,但正是这种困难更印证了真理的难能可贵,打虎的英雄才会被大众铭记,而打老鼠

只能成为日常生活。况且,既然是作为一种,或者说两种,得到了历史检验和全世界不同政体不同社会性质的无数个国家承认的治国手段,无论是人治,还是法治,都不可能仅仅取决于领导层的个人意志,服务于其个人权利,当然其中有掌权者和既得利益者自己的考量,但是至少它必须能够保证一个国家的基本生存,否则一切利益和权利的基础都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必须相信这样一个假设,即一个正常的统治者或统治团体的治国手段,其基本目的是要首先实现国家的强盛,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繁荣和民众生活有所保障,这是统治者的职业道德,也是其统治得以延续的根本条件。

诚然,人治确实造成过相当多破坏社会安定的情况,但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人治需要更高的统治者个人能力和素质,统治者个人能力的不足对整个社会的危害要远比法治为更大,这确是人治的弊端,但相应的如果一个统治者个人能力出众,那么他所能为整个国家带来的推动作用也远比在法制环境中更大,甚至能够在极短时间内抢救一个危亡的国家并实现复兴,这是人治的双向放大作用。另一方面,法治有着与之对应的双向缩小作用,统治者能力不足的危害将得到完善制度的有效控制,并且制度本身能够反击不合格的统治者令其丧失统治资格,但是一个能力出众的统治者也必将被呆板的条条框框所约束而影响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因此,无论是人治论还是法治论都不能说其处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人治者并不希望国家被独裁,被搞乱,人民被迫害,那不是人治论,是人害论,人治论呼吁的是大步前进锐意革新;法治论者并不希望国家僵化泥古,固步自封,那不是法治论,是本本主义,法治论者要求的是稳健坚定的社会前进步伐。只有坚持这一基本论调,才可能科学地比对出人治与法治相对的优越性。

从事实来看,人治与法治并不是一者取代另一者的关系,而是在同一时期相互补充,不同时期相互替代,交替出现在同一地区或者同一政权中,例如古希腊时期和罗马黄金时代,英国资本主义革命等等。而且经过一系列结合当时史实的分析我们还会发现,出现这样的反复并不是因为某一团体窃权或突发事件等偶然因素,而是当时当地方方面面因素共同作用的历史必然。为什么会出现必然的反复更迭,是因为无论人治还是法治,都有适合其发挥的特殊环境,也有其力所不逮的困境存在,双方在不同时期交替显示出自己的优越性,才会出现此一时彼一时的局面,这是在历史事实和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两种层面上都站得住脚步的观点,充分、形象地解释了法治与人治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提示今天在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拼搏奋斗的我们应当开拓自身的视野,站在一个逻辑清晰明朗的起点上以一种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深入细致地分析人治与法治,从而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前面已经说到,虽然我们一度习惯于某些偏见和宣传使我们产生的人治即贬义,法治即褒义的思维套路,但我们也能认识到这两种治国方式本身并无褒贬之分。事实上这两者的目标与追求是一致的,分歧与争端主要体现在治理方式的不同上,不同的治理手段有其配套的治理方法,而两种治理方法所要求的条件和需要的环境有着重大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人治有几项假设和前提是国家社会的统治最终依靠于人,权力由人向自身赋予并执行,因此统治者应该是具有高尚道德和过人智慧的,并且相信人性本善,适合的统治者都是天然具有大公无私的本性的,同时人治只有在有人表现权利的时候才具有效力,因此要求大众也符合人性本善的假设,自发约束自身行为,统治者的精力主要用于发挥才智推动国家进步,而对社会上问题的出现只作事前示范和事后修补的工作,同时,由于社会自发的积极性,所有具有统治才能的人都应当并且能够被选拔出来,这样才能使得合适的权力被合适的人取得,合适的人取得了与其智慧、道德相匹配的权力。这种决策方式的好处是人们自发向善而不是向恶,对有限的约束制度起到修补而不是冲击的作用,同时在进行紧迫、重大或者需要高度远见性的决策时受到的掣肘较少,效率较高。

而法治同样尤其自身假设和前提体系,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依靠一套制度而不是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统治者的权力由法律规定来赋予并且可以被依法授予或剥夺,统治者的能力体现

在多大程度上遵守了法律规定,相信人性本恶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约束,需要全面的,健全的制度体系来施加外来控制力,同时也认同人天生平等,智力、道德等都不应该直接成为决定人地位和待遇的因素,必须经过程序和规定的甄选。这种决策方式的好处是能够有效控制统治者能力不足,包藏私心或一时冲动而做出影响恶劣的决策结果,如果统治者的决策过于荒谬,他甚至无法执行自己的决策,同时依靠制度而不是道德来约束民众也更有利于控制人与人之间的思想道德高度差异和实现公平。

但人治要从最高层落实到最基层,也需要逐渐凝结成一些规章制度来避免自身被扭曲,而法治的最终制定和执行者,依旧是人,这两者自身的理论体系中就从来没有缺少过对方。

法治论者力挺法治的理论依据主要分两种,即唯理主义和怀疑主义。唯理主义的视角主要是相信法律是死的,是固定的,因而也是理性的,不会受到欲望的影响和控制,有着理论上永恒正确和永恒公正的可能性,能够体现普遍意志,而其定义都已经是永恒正确,那执行这种永恒正确的治国手段本身的正确性也是不容怀疑的。这种观点对法律和人的思维的差异有着一定深入的认识,但对法律制定和执行的漏洞认识还有所不足,法律是否出于理性、公正、正确的立场和起点而制定,法律的执行者是否能够做到如同自己所服务的法律一样不受欲望的影响和控制,这都是法治论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相反的,这些问题的答案能够由它的对手人治论来解答,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没有考虑操作的制度推论。

而另一种怀疑主义法治论者则认识到了人的理性力量永远有限的问题,他们的视角不是法律的优越性而是人类的劣根性,它提出了两个人治论难以解答的问题,智者是否随时存在并被发现,智者是否随时理智,于是相比之下,他们更加倾向于法治,但是这个推论指出了人治的操作难题,却依旧没有解决法治论自己的操作问题。

而人治确实无法解答,至少现在的研究水平还没有成功解答法治论者提出的两大质疑,但它同样能够有效地质疑法治论,并且能够一定程度上修补法治论的弊端,通过选取更加智慧和高尚的立法者,执法者,虽然无法根本解决法治论操作的漏洞,但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法律的公正性,客观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由此可见,法治和人治实际上是无法独立存在,也无法消灭对方的,任何一种理论的发展方向都应该是借鉴对方来完善自己,提供自己去规范对方,两者的结合是一种必然,差异将只是体现在谁的体现程度更高,最终执行手段是人还是法,个人认为,随着这两种治国手段的理论不断发展完善,有朝一日即使这种差异也会渐渐消弭。

平心静气来看待法治论伦和人治论,都能够感受到其独有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也能发现其难以避免的漏洞和弊端,瑕不掩瑜,这种弊端的存在不应该被作为否认某一种理论的依据,而是证明了探讨问题的传统思辨方式本身就存在问题。试图找寻一种永恒的,绝对性的真理,一种可以照办无误的治国手段,一种适用于任何时间地点的治理方式本身就是不科学的,这不符合运动的基本规律,也不符合多年革命斗争和社会发展的实践结果,寻找一种本就不可能存在的东西这个出发点所推导出来的理论必然存在致命的漏洞和弊端。无论是研究科学还是治理社会,面对随时发展变化和内部包含不可消灭的矛盾的具体形式,都需要立足实践和兼收并蓄,实际情况才是一切研究的老师和研究成果的质检员,单纯依赖思辨是不可能真正深入这种讨论的。“思辨终止的地方才是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

因此,将人治与法治放在同一个历史发展语境中进行重新思考显得很有必要。在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与解答中,韦伯所作出的政治统治变迁分析有很大的超越性和突破性,使人治法治的千年争端和发展更上台阶具有了可能。

韦伯的理论将社会生活中合法存在的统治方式进行了三种大致的分类,即法理型、传统型和魅力型统治。法理型相信法律的绝对权威,统治者的权威要服从在法律的权威之下;传统型崇拜传统惯例的智慧,认为惯例具有合法性和统治性;,魅力型则是超人政治,强人政治的理论基础,个人的超凡能力为其权力和地位提供了合法性。前两种更接近法治论,其中

第一种最为普遍,而魅力型则是人治论的表现。

在韦伯看来,法理型统治是官僚依靠法定程序取得合法性和规范权力行使手段,法定程序依赖于官员制定和执行的统治形式,其最大优点在于稳定性,一切活动有所依据,按部就班,最大限度减轻个人能力的影响,而无论这种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这种统治实质是一种运作方式,法律与官僚都是机构运作的动力和元件,这种统治形式适用于和平时期和社会高度发展的时期,遵循是社会的主旋律,而其缺点也在于稳定,缺乏应对突变和锐意革新的能力,在稳定中将逐渐丧失进取心与生命力,从稳定逐渐转向僵化、腐朽,并且这种社会否定了人们的向善之心,约束人们的行为完全依靠法律的控制力,而法律本身必然是存在漏洞的,改革又举步维艰,因此其法律体系在民众不断的突破尝试中必然面临崩溃而需要一场由魅力型人物率领的政治改革和转型。

而魅力型统治依靠于领导人的个人能力与魅力来维持整个政权的合法性与正常运作,其合法性来自民众对其信任、崇拜和追随。这种统治方式能够方便地提出重大的项目与全新的思想并得到社会的认同、服从与支持,优点是能够迅速决策,集中力量,并且轻松实现改革创新,但其缺点同样明显,对统治者过高的素质要求和低素质领导人能够带来难以控制的破坏性,并且,统治者的优秀也难以保证执行者的优秀,完美的政策在执行中完全可能变形甚至起到反作用,同时,这种依靠于个人魅力建立的合法权力使得统治者将极力迎合大多数支持者的继续支持,这种大多数可能是人数上的,也可能是经济、军事实力上的,因而这种统治方式一是难以保证统治秩序,难以防范社会混乱和动荡,其二也难以保证公正性。

因而韦伯认为魅力型统治是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其过于强力和副作用过于巨大,在变革潮流时期是一剂强效的良药,是立竿见影的激素,但社会进入平稳时期后,其效力就显得明显过剩,而副作用也开始破坏社会的健康;其次,魅力型统治对领导人的要求过高决定了这种统治方式的有效生命周期基本等同于领导人的自然生命周期,职位和地位可以继承,但能力与魅力是无法继承的,其继任者的选择方式将决定社会转向法理型还是传统型,选举带来前者,而遗传带来后者,但魅力型统治将就此中断,即使其继任者重新塑造了成功的个人魅力,那也是断续而不是延续,而一个继任统治者无法塑造足够的个人魅力,不但是统治形式的终结,还可能是一个政权,甚至政治势力、国家、民族的终结。

韦伯的分析基于社会统治形式纯粹这样一种理想类型,但其自身都不认同纯粹类型的统治曾经存在,所能见的都是混合型统治,差异在于混合成分的浓度不同。

中国历史上,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人治与法治的争论达到了空前高度,并且双方都取得了充分的实践机会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作为今人我们回首看来,凡是坚持和试图践行两者非此即彼的纯粹性的尝试,非但没有成功,而且都是祸国殃民的典型,而取得一定成果的,无论最终成功与否,都是混合型统治的实践者。因此,本文绝非希望为人治或者法治中的哪一种张目,而是希望秉持一种中庸之道来探讨混合型统治的科学性,并为探索混合型统治其成分的比例,为我国法治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丁点星火智慧,跻身续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这个伟业中的一枚负重轮,一条传送带。

上一篇:施工质量员年终总结下一篇:上海的人事外包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