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024-04-20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共11篇)

篇1: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经济发展决定着社会保障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保障发展的制约;而社会保障亦反过来促进或制约着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一方面,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它能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它能阻碍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1.社会保障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保障有利于消除社会矛盾,从而避免社会矛盾激化,维护了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社会保障通过其基金供需变化可以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节,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严重滞后,降低了居民的消费预期,使我国的消费市场难以真正启动,从而影响了我国经济健康发展。3.社会保障通过对劳动者的多方面的保障也直接促进着经济的发展。如社会保险既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关键性机制,又是促进劳动者身体、心理及技能素质的重要保障机制,从而对经济发展起着直接促进作用。社会保障制度还能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

4.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能够促进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解决就业问题。

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如果社会保障超前发展,则可能构成经济发展的负担,损害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企业乃至国家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如果社会保障发展严重滞后,则可能影响社会稳定,阻碍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使社会保障不能成为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调控的有效工具,这样一来也制约了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采取的是经济手段,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具体来讲,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的制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约着社会保障的规模,如发达国家因有发达的经济做后盾,早已普遍建立起健全、发达的社会保障体系甚至福利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却因经济发展落后而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网络;二是决定着社会保障的标准,即经济发展水平愈高,社会保障水平亦会相应提高,反之亦然;三是制约着社会保障政策,如效率优先必然制约社会公平,反之,效率与公平兼顾与协调会更有利于社会保障的健康发展。

经济发展的水平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影响重大,任何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及其发展都要有相应的物质基础来支撑。但是,经济因素不是决定确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唯一因素。考察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可以发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都不是等到其经济足够发达的时候才建立的。实际上社会保障制度要受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乃至历史文化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篇2: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就当代经济而言,发展的含义相当丰富复杂。发展总是与发达、与工业化、与现代化、与增长之间交替使用。一般所指的经济发展包含四种含义:

一.经济增长。即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和服务的实际产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的实质是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和社会财富的增殖过程。测量指标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

二.指结构变迁,即指产业结构的变化,这是广义的产业结构变化,包括分配结构,职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等,以及各个层次上的经济结构的变化。

三.指福利的改善,即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提高。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存在巨大差异,政府必须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使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医疗、文化、营养、健康、公益事业等有基本的保障。

四.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即经济发展不能以危害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要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应影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可持续性意味着维持乃至啬人类福利的自然资源基础,使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社会进步的含义、内在根据和实现途径:

社会进步是指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合乎规律和前进运动,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社会进步的过程。

含义:社会进步既包括物质文明

和进步和发展也包括精神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社会文明是社会进步和表现。

内在根据:

1、社会进步和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把人类历史以一个社会形态推进到另一个更高的社会形态。

2、社会进步还在于社会发展是自我否定和不断扬弃的过程,是辨证的否定,所以后一个社会形态,在整体上高于和优于前一个社会形态,使社会发展到新的高度。

3、社会进步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4、社会进步是客观的、必然的、其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是曲折前进的。(这是社会进步的实现途径)

二、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或社会进步标准的综合性,其中包括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根本标准,还包括生产力标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综合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政治法律制度、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和道德风尚都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而生产力发展水平则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的根本的标准。这是因为:

1、生产力是全部社会历史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且它具有决定性;

2、这个标准是客观的,科学的,其客观性是指每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总是一种既得力量,其科学性是因为,它本身是由物质因素所构成,它的发展程度可以用物质手段精确测定;

3、这个标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

三、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和生产力标准的一致性:

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从自身的利益和需要出发,对客体进行选择和评价时所参照的标准。

1、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与生产力标准相一致,是指在阶级社会里进步阶级和价值尺度与生

产力标准一致;

2、落后阶级的价值尺度与生产力标准并不一致。

四、社会进步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并说明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事业:

社会进步是通过新旧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具有历史必然性,是不可阻挡的,而社会进步又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不可避免的要遭到旧势力和反动阶级的反抗,这是社会进步曲折性和复杂性的根本原因。

意义:

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符合客观规律,对此应坚信不移;

2、社会主义建设会有曲折和反复,对此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3、我们要在挫折中经受锻炼,吸取经验教训,克报困难,促进社会主义健康发展。

篇3: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的关系研究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经济,劳动力,分配

一、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因素

在基本调解作用的影响下,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和在生产过程需要劳动者或者劳动力满足下面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个要求, 需要劳动人员的支持, 只有充足的劳动力才能够满足生产的需求。第二个要求, 需要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 同时, 需要考虑到生产能力的需要, 从而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劳动力调整, 及时释放劳动或者增加劳动力。

1、满足再生产过程中对劳动力的连续需求

对于物质资料来说, 它的生产过程和再生产过程是个永无止境以及不断循环的运动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连续性的劳动力支持, 这时生产能够支持的必须条件。因此,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 需要依靠数量稳定和充足的劳动者团队支持, 并且, 再生产规模过大的过程中, 也可以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支持生产运动。通常情况下, 劳动力的生产过程和在生产过程需要经过下面几个阶段, 分别是使用劳动力的阶段、培养劳动力的阶段以及劳动力消失和老化的阶段。很明显, 只有劳动力使用阶段才能为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提供劳动力要素, 第一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都不能与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发生直接的联系, 但是, 劳动力再生产的三个阶段具有不可分割性的联系, 第一个阶段是劳动者劳动能力载体的产生、发育和体力智力的准备阶段, 没有这个阶段劳动者就不可能成为适应生产需要的劳动力。第三个阶段是劳动者劳动能力已不适应生产活动的需要而逐渐丧失以至死亡的阶段, 这是每个劳动者都不可能避免的自然运动结果。这两个阶段都是劳动力再生产自然运动的客观需要, 没有这两个阶段, 劳动力的使用阶段也就不可能出现与存在。

在我国社会经济背景下, 最基本的原则是等价交换原则。随着劳动力在动力丧失和培养阶段无法直接参与到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中, 没有办法直接从事各种生产活动, 从而获得生产报酬, 但是, 这两个阶段是劳动力生产过程以及在生产过程的必须环节之一, 与另外的环节存在必然的关联。如此一来, 它们之间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矛盾, 而想要解决这些矛盾, 必须依靠社会保障制度。比如养老保险、社会救助、医疗保险以及生育保险等, 这些项目是劳动力丧失阶段以及劳动力培养阶段的必须项目, 通过这些项目保障劳动力在这两个阶段的日常生活, 直到劳动力能够再次进行生产活动和再生产活动。

2、满足再生产运动过程中对劳动力调整的需求

在我国社会经济背景下,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以及在生产过程主要依靠市场的根本需求来决定, 市场的根本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物质资料的生产能力, 如果市场的根本需求上升或者市场的根本需求量非常大, 那么物质资料的生产规模必须进一步扩大, 这个阶段需要提升物质资料的生产能力, 反之则需要降低物质资料的生产能力。由于, 市场的需求非常多变且复杂, 因此, 物质资料的生产能力以及生产规模需要跟随市场的根本需求变化而变化。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当生产者对生产规模及生产能力进行调整时, 必然会对劳动力的使用量进行相应的调整。当生产规模缩小时生产能力就相应降低, 生产过程所能吸纳的劳动力就会减少, 生产者就会释放出多余的劳动力。

如果物质资料的生产规模需要扩大, 那么就需要提高物质资料的生产能力, 这个阶段的劳动力数量就需要大幅度增加, 生产者需要及时的补充相应的劳动力。当生产者释放过多的劳动力的时候, 没有办法保证以后不再需要这些劳动力进行补充, 因为, 在特定情况下, 需要对劳动力进一步补充。在对劳动力补充的过程中, 也无法保证以后不会对过多劳动力进行释放, 因为, 在特定情况下需要对过多的劳动力进行释放。这样一来, 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运动客观上就需要社会拥有一个可以随时取舍的劳动力“蓄水池”。当生产者的生产需要释放多余的劳动力时, 就将其释放进社会劳动力“蓄水池”。当生产者的生产需要补充劳动力时, 又从社会劳动力“蓄水池”中及时吸纳劳动力。但是, 在社会经济条件下生产者生产的目的都只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它们不会因为自身对劳动力调整的方便而对处于社会劳动力“蓄水池”中的劳动力施以福利。只有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够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进行解决。比如, 保障贫困者以及失业者的日常生活, 使得这些人员能够获得的基本生活保障, 如此一来, 就需要对维持劳动者的生存, 保证这些劳动者不会因为各种问题而导致生产力衰竭或者衰退, 从而满足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以及在生产过程中, 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劳动力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社会保障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 在市场垄断的时期, 导致两极分化过重, 各个国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逐步完善和发展社会的福利、保险以及救济为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这些保障制度给予劳动者带来安全感, 同时, 能够缓解两极分化矛盾, 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是社会保障费用支出过大, 项目过多、标准过高, 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如70年代, 英国和北欧等福利国家, 采取了高福利政策, 使社会福利开支超越了经济的承受能力, 出现了财政危机, 外债过多, 削弱了他们在国际示场上的竞争力。由于不工作也可领取优厚待遇, 使一部分人宁愿依靠政府施金而缺乏进取精神, 从而使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因此, 西方国家针对效益和平等原则的研究一直没有统一。但是, 通常情况下, 为看提升生产的效率, 会针对社会保障费用进行消减和改革, 比如美国针对子女辅助经费费用消减的基础上, 还采用了两头保, 即保护儿童和老人, 这样一来, 为社会生产活动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另外, 还制定的了事业救济金, 同时, 员工医疗保险的费用国家不补贴, 从而鼓励职工相互之间竞争奋斗。总而言之, 国外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比我国要完善许多, 我国制定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 可以借鉴和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

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因此, 社会保障制度的享有是每个劳动者都具备的权利, 通过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我国公民的最低生活保障, 消除伤残、年老、失业以及年老等原因带来的贫困问题, 带给劳动者足够的安全感, 从而保证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和谐, 但是, 我国制定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比如, 社会保障和就业之间的关系, 只有劳动者就业以后, 才能够获得保障, 同时, 保障的水平差别非常的大, 国有单位以及民营单位之间的保障水平差异非常大, 相比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来说, 个体和民营单位基本没有社会保障。

三、完善社会保障对社会经济作用的措施

1、完善资本市场

虽然经济的发展不能单独依靠资本的帮助, 但是, 也不能离开资本的支持。通常情况下, 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是关键, 劳动力的支持需要依靠资本维持。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从长远角度来看, 必须逐步提升技术、知识以及经济的发展比例, 但是, 在短时间内, 需要通过大量的资本来带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 如何保持高储蓄率、使储蓄转变为资本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不但有利于保持较高的储蓄率, 同时有利于储蓄向资本的转化。私人养老基金主要来源于雇主为雇员建立的退休金计划和个人退休帐户, 资金来源稳定, 而且从积累到发放存在着几十年的间隔, 因而有利于储蓄率的稳定, 同时也为长期投资提供了可能。私人养老金能够进入资本市场, 同时, 还能够提供养老基金的增值和保值。在我国, 虽然建立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纳入社会统筹, 但是, 由于制度转换问题没有获得解决, 因此, 个人账户的意义不大, 很多的地方养老保险费用的收入根本无法满足支出的需求。同时, 我国严格限制了养老保险投资, 只允许国债投资, 这样一来, 导致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无法保值和增值。因此, 我国需要加速个人保险账户实体化, 同时, 开放养老保险市场, 为资本市场和养老老先建立一定的联系通道。

2、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具体表现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有利于我国劳动力就业机构的调整, 从而减少经济机构调整的限制。为失业人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虽然无法避免一部分劳动者失业, 但是, 有了完善的失业保险, 能够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同时, 劳动者还可以安心进行新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培训和学习, 为其再就业创造条件, 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对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另一方面, 社会保障基金可以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众所周知, 美国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风险投资的支持。但是, 很少有人知道, 美国的风险投资主要来源于养老保险基金。1996年养老基金占风险投资总额的51%。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稳定, 数量巨大, 实行专家管理, 可以通过资产组合来分散高科技投资的风险, 这是其成为美国风险投资重要来源的主要原因。

3、控制本国人口增长

我国的人口严厉非常大, 可以说是双重严厉, 不仅人口规模非常庞大, 并且, 人口的老龄化速度非常快。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环节这些问题。比如养老和医疗保险, 通过这些制度公民生病或者退休以后, 起码不需要担心基本生活问题, 并且, 不需要占据子女的太多时间, 如此一来, 能够一定程度上解放子女的劳动力, 从而消除因为人口过度而带来的劳动力不足问题。对于人口老龄化来说, 想要缓解该问题, 必须依靠养老保险制度。只有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在年轻的时候, 缴纳养老保险, 年老以后, 通过养老保险获得基本生活费用, 这样一来, 就不需要子女赡养, 如果没有养老保险制度, 就需要依靠子女赡养, 这样一来, 会导致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4、维护社会公平

对于社会保障制度来说, 它是一种资源再分配手段, 通过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保障贫困人员以及失去劳动力的人员能够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 从而防止社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这样既可以避免因低收入者的消费需求不足而导致生产过剩, 也可以避免因投资预期收益不高而造成高收入者的储蓄不能转化为投资。

参考文献

[1]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6.

[2]陶纪坤:论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求实, 2007.

篇4: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最早研究社会保障水平的穆怀中教授认为,社会保障水平是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要素,也是体现社会保障程度的指标。从量上看,社会保障水平的衡量方法是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从质上说,社会保障水平具体测定标准是要求社会保障支出与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二、山西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1、山西省及全国人均社会保障支出與增长速度比较

由表2-1可知,在2001——2006年间,山西省及全国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总额都在逐年增长,从支出额上比较,山西省人均社会保障支出额低于全国水平;从增长速度上比较,山西省人均社会保障支出的平均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但是在2003年和2004年增长速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资料来源:2001-2006年山西统计年鉴

2、山西省及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比较

由表2-2可知,山西省与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长,山西省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但是山西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于全国。

资料来源:2001-2006年山西统计年鉴,全国统计年鉴

三、山西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判断

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主要通过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系数进行研究。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系数公式为: CSS=RSSL/RGDP,其中:CSS为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系数;表示社会保障水平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反应程度。RSSL为社会保障水平(SSL)增长率,用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率反映。RGDP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增长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反映。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系数表示社会保障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反应程度。

资料来源:2001-2006年全国统计年鉴

通过对表3-1和表3-2的比较可以看出,山西省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省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系数在0.70-1.60之间,平均值为0.91。即在这六年时间里,山西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单位,山西省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平均增长0.91个单位。社会保障水平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定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二者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伴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改革过程,其社会保障水平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表现为低水平适应—不适应—高水平适应的变动趋势。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2001——2006年间,山西省的社会保障总体水平相对较低,与全国平均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其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要使山西省的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使其与经济协调发展。

1、构建覆盖城乡的多层次、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了应对当前面临的老龄化危机,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应尽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家庭、企业、国家等主体的作用,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最主要的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基础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2、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切实有效的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应该根据实际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城乡人均收入、物价指数等等指标来不断动态调整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做到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相适应,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3、扩大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努力实现制度全覆盖。对已经有了制度安排的社会保障项目,要不断降低准入机制,让制度覆盖更多人群;对于正在试点的社会保障项目,要加快试点步伐,扩大试点范围,让更多人被制度覆盖;对于制度缺失的社会保障项目,要尽快建立保障制度,尽快实现制度全覆盖。

作者简介

篇5: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浙江人文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做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决策以来,我省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深入贯彻执行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整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作 者:沈文  作者单位: 刊 名:今日浙江 英文刊名:ZHEJIANG TODAY 年,卷(期):2006 “”(17) 分类号:G0 关键词: 

篇6:材料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院 系:化学与化工学院

班 级:化工

学 号:

姓 名:

09-3班

材料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材料化学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地位正在逐步上升,新材料的研发以及各种材料的不断改进一直推动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各个学科的不断进步又要求材料科学不断进取,可以说,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新材料的研发,而新材料的诞生也不断推进社会的发展。

关键字 材料化学;社会;汽车;航天;环保

1汽车材料

化学材料与汽车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汽车是“改变世界的机器”、推动社会进步的车轮。汽车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产业结构升级的推进器。汽车的发动机是钢材料,轮胎是橡胶,车窗是玻璃,车身是铝合金等等,各种化学材料的和谐拼接与使用造就了汽车的高性能。我们坐汽车,最关心的就是汽车的质量安全,其次是汽车的性能,加速度、转弯的扭力、刹车等,而今天我们也关心汽车的环保,耐用程度等。而这种种的一切均离不开材料的研发,如车身变得更轻,汽车就会跑得更快,材料的强度更高,安全性能就会更高,材料的耐磨性越高,汽车的保养维护就越少。从某种意义上说,材料的品质决定了汽车的性能。以前,说到汽车,总是给人的印象是笨重的,而新型材料的诞生改变了这个想法,更轻,强度更大的材料的诞生使得汽车的速度与安全得到了两全。目前,国际上用塑料替代汽车工业中金属的应用不断扩大,用高流动性尼龙(PA)和高玻纤或无机填充料增强的尼龙,已成为十分重要的产业用纺织品材料。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通过各种试验,积极寻找新的高性能热塑性塑料。

1.1高流动性尼龙

这个材料了降低尼龙的粘度,且对材料性能无负面影响。随着增强尼龙中玻纤含量增大,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提高,加工制品和部件收缩率和翘曲变小,但其熔体流动性差,会增加加工成型时间和成本。而高流动性尼龙适用于成型大型和复杂部件,而且由于高流动性树脂充模快,部件壁厚可设计得更薄,节省材料,降低成本,采用高流动性尼龙能提高注塑机生产速度,因而提高产量。高流动性玻纤增强尼龙部件表面外观好,因为玻纤在模具中分散比一般玻纤增强尼龙平滑和均匀,因此最终制品表面可见的砂粒或螺旋纹状缺陷少,而且由于最终表面光泽好,甚至可以免除有些产品的表面涂染工艺过程。例如德国朗盛公司新推出的含量60%玻纤的增强尼龙,采用降低材料粘度的新技术,该系列材料熔体粘度低于一般尼龙。该系列材料是替代汽车发动机金属的理想材料,也可作为结构材料,特别是用于塑料/金属复合材料制备的部件。该材料的室温弯曲模量(表示材料刚性)为20GPa,比30%玻纤增强尼龙高一倍,其170℃下的拉伸模量为6700MPa,优于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后者在80℃下的拉伸模量为6600MPa,但超过80℃后很快软化。

1.2高玻纤增强尼龙

该尼龙的刚性大幅度的得到了提高。荷兰DSM工程塑料公司推出60%玻纤增强尼龙46(Stany1TW241F12),应用目标为汽车机罩下部件。该新牌号主要用于汽车齿轮,替代尼龙

66。据介绍,尼龙46(Stany1)已在齿轮应用中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Stany1加工的齿轮应变小,因此设计更为方便,而且还能降低材料加工和齿轮罩成本,因此Stany1齿轮成本低于尼龙66齿轮。而且由于加工的齿轮应变小,能适用于不同发动机,发动机效率高,也能降低成本。其次,Stany1的耐用性也优于尼龙6和尼龙66,用Stany1退火效果极佳,退火提高Stany1齿轮的耐用性1倍或1倍以上。Stany1目前已用于制备电动转向和航行控制齿轮。Stany1TW241F12能耐连续使用温度上限为200℃,短期能耐峰温250℃,120℃以上仍保持高刚性,实际上比新一代Stany1产品的刚性还高30%以上。将该材料应用在汽车工业上更为有效。1.3纺织材料

汽车材料不仅仅在关键性能上有所改进,其内饰也进行了许多材料的改革。汽车制造使用材料多种多样,除金属、橡胶等主要材料外,纺织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也日益增加。现在,车辆内饰面料中纺织品己占50%以上。一些中低档车辆虽然仍是以人造革面料为主,但也在逐步使用纺织面料,而且有增加之势。中高档车辆尤其是轿车和客车,纺织面料已经作为基本内饰面料取代了人造革,不仅用作座椅面料,而且用作车顶棚、内护板、遮阳板、门护板等的包覆面料。汽车内饰纺织品属于高技术产品,不仅在原料上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其加工工艺及后整理也十分复杂。这些纺织品不仅要满足织物的常规要求,而且还要在阻燃、拒水、防污、抗静电等特殊方面有专门的要求,现代先进材料的发展使得舒适与安全可以兼得。

2.航空航天化学材料

不仅是日常的生活中,材料不断地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在高科技领域也不断发挥作用,如大型航母、核动力潜水艇等所需要的高强度的特种钢,在航天航空领域,化学材料也大展拳脚,进行不断改进。2.1机体材料

主要包括铝合金、钛合金和树脂基复合材料等,目前的研究发展重点集中在低成本、高性能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技术。如欧洲空中客车飞机,它使用的最先进的材料包括铝合金-玻璃纤维混杂复合材料GLARE,碳纤维复合材料GFRP,芳纶纤维复合材料AFRP,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FRP以及韧性环氧树脂、双马来醚亚胺树脂和聚酚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等。

国际上对航空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求是,较高的耐温度使用性、尽可能高的抗损伤容限和尽可能低的湿热环境效应。对更高的温度要求,双马来酚亚胺、特别是可以液态成型的聚酚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如PETI系列)是重点突破的方向。为了进一步迎接先进复合材料更高性价比的挑战,欧洲空中客车公司提出的目标是更多地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以减重至30%,从而降低整个飞行成本40%。但是,CFRP技术在减重的同时,制造成本比金属焊接结构高。应用目前空中客车公司已储备的技术水平,可以达到减重15%、降低成本15%的目标;而采用新型金属焊接结构制作机身,减重10%却降低成本20%,可见在发展低成本、高性能复合材料方面还大有潜力。2.2发动机材料

目前最先进的军用航空发动机主要材料有钛合金、高温合金以及各类高温和超高温复合材料等。国外现役发动机叶片材料主要采用

铼易产生脆性相,近年来研究加入钌或铱,以减少脆性倾向,开发出

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授权,被列为江苏省建设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该材料受古代民居在空斗墙内注入泥土与草料等方法,终于成功研制了墙体节能保温砌块等节能环保墙体复合新材料。

墙体节能复合保温砌块、专用砌筑砂浆和外墙节能保温板所采用的原料,是工农业生产领域和生活中产生的十几种固体废弃物加上少量的水泥复合配制而成,无须使用黏土,由此三种节能材料构成的墙体保温系统可使室内外温差达16.7℃,其保温系数、墙体强度、抗冻抗渗、放射性等各项指标全部合格,并且能够与相应建筑物同寿命。经反复试验测算,若按300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为单位与传统黏土砖对比计算,推广使用这种节能环保墙体复合新材料能节约耕地8150亩;回收废弃稻、麦秸秆38.5万亩,每亩增加农民收入300元;资源化利用多种固体废弃物5000吨,节约煤炭110.2万吨;每平方米建筑成本比黏土砖便宜29元,节约建筑成本可达8.7亿元。墙体节能复合保温砌块推广使用后,完全能取代千百年来大面积毁损耕地的黏土砖,既能够有效地保障珍贵的土地资源,又能够大量地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保护资源,节能减排,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3.4 共聚型光降解塑料

目前,合成的光降解聚合物,主要是烯烃和一氧化碳或烯酮类单体的共聚物。这样,就能够得到含有羰基结构并可以发生光降解的PE、PP、PVC、PET、PA等。最近,美国和加拿大合作开发的Ecolyte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和乙烯基酮的共聚物,据称不仅可以使PP、PVC、PS等塑料具有光降解性,并且可以通过调节乙烯基酮的含量来控制光降解的时间。羰基化聚合物的主要缺点是一旦在光的作用下就发生降解,没有诱导期,使用时必须加入适当的稳定剂,以控制光降解过程。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学材料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材料对于化学与社会的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习化学时,不仅要学好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关注新科学、新材料的发展,获得更多的综合知识。参考文献

篇7: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的关系

一、前言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同样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是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龙头,它具有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功能;具有为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的功能;具有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直接提供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功能。若从宏观上分析高等教育则具有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几个方面的功能,这些功能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

二、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

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的功能上。高等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发展两个基本功能,即主体功能与社会功能。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指高等教育活动对社会进步和发展各个方面所发挥的效应或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革命的深化,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现代社会已越来越清楚地表明了: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而教育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首先,高等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把可能的劳动力变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第一线,不但需要受过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工人和初级技术人员,而且越来越需要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而科技人员的培养需要高等教育,所以今天的高等教育决定着明天的科学文化和经济发展,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高等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把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高等教育使得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当今时代,高等学校正担任着这种重要的任务,因为高 1 等教育中教师队伍自身的知识优势和人才优势容易发挥高科技研究的主力军作用。目前高等教育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更新的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第一生产力,并且培养出更多的高级专门人才,成为生产力系统中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的劳动者。

再次,高等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但它也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的任务,这在高校表现得尤为明显。

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依靠教育、科技振兴经济的政策、措施,积极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努力加强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联系,使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办学模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2、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这一功能是我国目前构建和谐社会所必备的。这是因为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它是对诸多模式和谐社会的一种抉择。这种抉择要求无论在指导思想上还是工作要求及其政治导向上都必须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都必须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相适应,都必须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服务。首先,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根据国家所制定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政治态度、思想意识的人,来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制度。此外,高等教育还可以通过培养大批的领导者管理人才,直接服务于政治。其次,高等教育为社会政治制造舆论。通过教育宣传一定阶级或者政党的政治纲领、方针、路线和政策,也是高等教育对于社会政治的基本功能。再次,高等教育还有推动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功能。高等学校是民主气氛最浓的一块土地,在这块热土上,大学生应该成为捍卫民主的斗士,传播民主的精英,践行民主的典范。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由该国的政体所决定,但与人民的文化水平、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也不无关系。一个国家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公民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措施以及履行民主的权利。

3、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从高等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来看,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和传 2 递文化的载体与社会文化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往往以观念的形态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意识中,影响一个民族的精神。高等教育对于文化具有保存、传递功能。高等教育传递着文化,使新一代能迅捷、经济、高效地占有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财富。同时,高等教育将人类的精神文化财富转化为个人的精神财富,具有保存文化的功能。

高等教育对于文化具有传播、交流功能。社会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有多种途径和手段,如教育、贸易、战争、移民、旅游等,其中教育是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高等教育对文化具有选择、提升功能。高等教育对文化进行筛选,把经过“过滤”后的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以促进文化的进步和发展。高等教育对于文化还有创造、更新功能。现代教育通过创造新的思想和观念,发展社会科学技术,以及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等途径,对社会文化进行创造和更新。

4、高等教育的人口功能

众所周之,人口是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有生命的人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和延续的自然基础。高等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促进人类文明化的活动在人口发展中的作用是明显的,它直接决定着人们的精神风貌、文化水平、智力发展和健康状况。发展人民的教育事业,就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我国人口的特点是基数大,增长快,素质低。提高人口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因此,我们除了严格控制人口数量、优生优育外,就是要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二)、高等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愈提高,科学技术愈进步,社会愈发展,高等教育的数量与质量也必然随之相应地发展和提高,同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对教育提出与之相适应的要求。办教育需要必要的物质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各方面,尤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阶段更应该加大高等教育的各项投入,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程度和阶段,也对教育提出相应的要求,以满足经济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高等教育目标的设定。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方式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从而也决定着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规格,尤其是人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规格。

其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学校的结构。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办多少学校,能吸收多少人受教育,学习多长时间,都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保证。同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决定着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水平,进而决定教育事业的需求水平。

再次,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制约着高等学校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沿革。生产力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也必然促进教学内容的发展与更新,要求学校培养的人必须掌握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最后,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学校的物质设备、教学实验仪器以及组织管理所使用的某些工具和技术手段,都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步获得提高。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发展影响和制约

一定性质的教育被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我们要弄清楚某一社会教育的性质,就要首先弄清楚这一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这是研究教育问题应该明确的一个基本原理。

首先,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掌握了政权,谁就支配精神生产的资料,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其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谁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以及谁有接受什么样的学校教育的权利,都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再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受教育者要具备什么样思想品德和政治方向,以及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进行什么样的政治、哲学、道德的教育内容,都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政治经济制度对高等院校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忽视自身的办学规律,以及放弃自身的教育任务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

3、文化传统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广义上说,教育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受到文化中其他因素的影响。

首先,社会文化背景会对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现代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某个社会国家人民文化水平越高,对受教育的需求程度就越高,在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这种需求逐渐从少数人的特权变成人们的义务。其次,民族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文化差异是一国的教育区别于另一国的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教育内容而言,文化对于教育的制约、支配作用尤为明显。教育离开了文化,也就没有了传授的内容,也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而价值取向对人的思想、态度、行为倾向等具有统领作用和整合作用。价值取向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4、人口状况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人口问题是与教育有直接关系的一个问题,人口状况直接影响高等教育发展,人口状况主要是指人口的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增长的快慢、聚居的密度、出生率、死亡率等。这些因素间接或直接的影响这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首先,人口的年龄构成标志需要受各级教育的实际人数,现有的学龄儿童又决定今后人口再生产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未来受教育的数量,主要影响高等教育的分布和规模等方面。其次,劳动年龄人口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就业的比例,制约就业的内部结构。再次,人口地域分布制约高等学校的布局和教育的经济效率。

三、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整体性与侧重点

如前所述,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很多方面的需求,高等教育也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那么我们怎样看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整体性和侧重点呢?看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先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高等教育给予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整体的,并非分别对社会各个领域去发挥作用。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者的观点,我们可以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人类社会正是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人口等多因素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正是这种整体性决定了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整体性,同时也决定了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整体性。我们应该建立整体服务观,不能孤立的强调教育为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服务,而忽视对社会其他方面的服务,这样不利于高等教育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甚至会 5 导致教育的偏差和失误。

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高等教育要促进社会发展应树立整体服务观念。这是不是说社会发展各方面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一样的呢?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没有侧重点?

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如果从需求的时限上来看,可以划分为:现实需要和未来需要;从社会需求的内容上来看,可以划分为:整体的需求和个别需求等等。可见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那么在这些需求当中是否存在一定的层次性?如果有层次性高等教育为之服务是否有所侧重点? 我们认为,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是存在一定层次性的,例如:内容上的需求来看这种需求的层次性是由社会结构的层次性所决定的:因为在社会发展的诸多要素之间,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地位,要求高等教育在满足社会整体需求的同时,重点应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发展社会的生产力服务,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处理整体需求与个别需求的关系时,高等教育应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求为前提,满足社会经济建设为侧重点。这也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经济为基础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四、总结

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为之服务,这是教育的一条规律。什么是社会发展的真正需求,高等教育如何去适应这种需求,必须运用我们的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去观察、分析,才可能得出真正的结论。否则就将产生背道而驰的负效应。总而言之,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促进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弄清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才能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周新梅﹒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中国高等教育功能[D].成都理工大学,2005

2、张斌.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人的发展[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16)

3、邱珂,贾长胜.高等教育的功能与和谐社会构建[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哈经雄.论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J].中南民族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5、高佳.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高等教育价值观[J].石油教育 , 2008,(01)

6、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篇8: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社会和谐与社会发展

1. 社会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方式。

社会和谐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它蕴涵含着人们的憧憬与希望,它并不是海市蜃楼,让人遥不可及,而是通过我们努力,真切的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具体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当前的社会与之仍有较大差距,不和谐的因素还很多,从不和谐的社会过渡到和谐社会必然存在着一个发展过程,而且是一个良性的发展过程,它必须合理的解释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了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在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为社会发展提供理念和思路,可以说,科学发展的目的就是减少矛盾,使社会和谐。

2. 社会和谐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单纯的GDP增长一定能带来稳定和和谐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如果GDP的增长是靠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过度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一旦资源短缺,结果不堪设想,只有合理地发展才能持久和和谐。发展不能失去方向,从建立新中国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段时间,中国的社会发展一度失去重心和方向。“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文化大革命”让中国遭受了重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上毫无生气,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很低,社会存在各种不和谐的因素。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发展的重心由搞政治革命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磨炼和积累,对于社会发展的方向,中国共产党经过反复的思索,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远大理想,为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则是社会科学发展的标靶。只要方向正确,社会发展必然一步一步地造就良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状态,同时这种过程中的和谐关系又是社会发展的保护伞和强心针,保障和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

二、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

1. 社会和谐是平衡社会矛盾的必然结果。

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社会矛盾亦然。历史已经证明,在经历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社会主义社会仍在存在着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而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导致当前社会不和谐的状态,因此要求我们合理地解决社会矛盾,创造和谐。可是一种矛盾的解决可能同时产生新的社会矛盾。因为当前的社会矛盾大多是物质利益矛盾,矛盾的解决意味着一个或者多个利益群体的利益受损,由此新的社会矛盾又会产生。社会矛盾的处理应该重在平衡矛盾而不是使矛盾消失,当然矛盾也不可能消失。就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一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体现为从基本适应到相互排斥再到基本适应的反复过程。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用智慧通过不断地实践发展了生产力,这种不断进步的生产力要求改进或变革生产关系,从而更快地发展。但是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确定下来很难更改。

2. 社会矛盾是建立社会和谐的本质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纲领指引下,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取得了骄傲的成绩,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改善。但是,种种的喜悦正面临着挑战。由于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导致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不断分化调整,不同的思想观念相互碰撞。进而引起各个领域中的具体矛盾。经济领域中,地区间、城乡间、行业间贫富差距现象始终没有彻底扭转,以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为例:“按行业细分的职工年平均劳动报酬,2006年仍以证券业为最高,达8.67万元,比上年增长54%;其次是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和航空业,分别为6.32万元、6.11万元,航空业6.01万元;在4万元以上的有其他金融活动业5.62万元,烟草制造业4.61万元;最低的是林业职工,只有8 220元,比上年增长13%。最高与最低的行业收入差距由上年的7.5倍扩大为2006年的10.6倍,比上年扩大了3.1倍,比1978年的1.3倍扩大了9.3倍。若包括高收入行业的奖金和工资外收入,则行业差距更巨大。”[2]政治领域中存在着大量的干群矛盾和腐败问题;文化领域中,中西方文化,市场经济观念与传统经济观念之间矛盾激荡;社会生活领域中,就业问题、医疗问题、教育问题、社会保障等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社会矛盾问题凸显,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增多,给国家的团结和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三、社会发展与社会矛盾

1. 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基本矛盾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矛盾产生、变化、发展的中枢。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它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上层建筑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它与中国的经济基础也是基本适应的,所以说,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中国是基本适应条件下的非对抗性矛盾。基本矛盾的运动和发展并不是自发的,人在其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在利益的趋势下,人们调节矛盾、化解矛盾,矛盾的运动发展过程中,人也随之发展进步,社会自然而然地就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趋势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3]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实际上就是五对矛盾,科学发展观就是围绕这五对矛盾展开,而且解决矛盾的方法就蕴藏在矛盾自身当中。

2. 社会发展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途径。

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总结了中国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后,得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结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完成这个根本任务,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的各种工作都应该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因为生产力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4]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当前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多地反映在物质利益方面,贫富差距、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问题一直没有根本解决的原因就是中国的物质文化水平还很有限,当然,这与我国经济基础差、底子薄、人口众多等客观原因也有很大关系。物质上的匮乏是其他东西不能弥补的,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把蛋糕做大,手里面的东西多了,才有底气去处理社会矛盾,才有解决社会矛盾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网,2007-10.

[2]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40-341.

[3]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1.

篇9: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经济增长

一、本市的人力资源概况

经济的增长问题研究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最开始人们认为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资本的投入,后来又意识到科技进步对于促进积极发展的重大意义,近年来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人力资源对于经济的增长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经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人力资源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被认可和深化,这说明在经济增长的很多要素中人力资源确实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进而影响到我们相关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如何衡量某地的人力资源?其中主要的依据有数量指标、质量指标和结构指标,数量指标指的是某地劳动力的人口数量,本文中的数量人力资源数量以本市的从业人员为依据,主要包括在岗的职工、个体私营业主、乡镇企业就业人员、农村就业人员以及其他就业人员等等。同时,以每本地所有劳动力千人中大学生(大专以上学历)数量、在校大学生占年度所有在校生数的比重(在校学生结构)为衡量人力资源的质量指标和结构指标,这些人口代表本市人口受教育状况,反映本市人力资源的文化水平。

2015年,本市从业人数总量达到550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数105万人,第二产业 260万人,第三产业185万人,从各产业从业人数的走势看,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呈持续下降趋势,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呈上升趋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非农比重逐渐提高, 劳动力的资源配置趋向合理,从业人员结构趋于优化。

二、社会保障支出分析

社会保障主要由国家建立,其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国民的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经济福利性。社会保障的支出是政府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社会公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社会保障主要分为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以及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政府事业单位的退休费、社会福利和救济,以及社会保障的补助;二是社会保险、福利、优抚以及社会救助支出;三是广义的社会保障支出,主要指政府用于教育、医疗事业的财政支出。随着本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各种社会保障的资金支出不断扩大,保障的人群范围也在扩展,同时保障水平也得到极大提升,这都得益于本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各项社会保障支出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

社会保障可以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而且可以全面补偿社会的风险损失。社会保障对于经济中的储蓄、劳动力的供给和人力资本的积累都有相当积极的作用,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本市的经济增长。同时经济的增长反过来可以为社会保障提供强力的资金支持,提社会保障的水平和范围,还可以促进当地人力资源的优化与提升,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与技能。人力资源的优化对于经济的增长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经济发展也可以改善人力资源的外部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人力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增长。而且还有利于本地吸引其他地方的高科技人才,同时有效控制人才的流失。

根据对本市近年来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的调查研究可知,推动本市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因素已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这说明人力资源的优化以及素质的提高对于本地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本市经济增长方式有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本地的教育发展水平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发明显,但是根据相关数据可以发现,人力资源的结构优化和素质提高对于本市的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高,这进一步说明人力资源的优势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这就要求当地的领导加大对相关政策的调整和优化。

高效的社会保障对于本市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的增长。这是因为社会保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具有相当大的作用,进而保证不同收入阶层的利益,有效减少收入差距,保证经济社会的有序运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还可以保证人民的生活水平,进而扩大内需,加强居民的消费力和消费信心,这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而且社会保障也是对人类资源的有效投资,通过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进而保证人力资源的稳定和优化,进一步促进本市的人口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雷.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以南通市为例的实证检验[J].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3,01:92-96.

[2]沈燕. 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及其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中国1989-2008年的数据[J]. 社会保障研究,2012,04:69-76.

篇10: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中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因而,民族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要重点发展和调控的一种社会关系。民族关系和谐是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谐的坚实保证,和谐的民族关系必然带来和谐的民族社会。和谐民族关系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也是民族关系发展的理想状态、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又是衡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发展重要指标之一。当前我国民族关系仍面临着不少负面影响。我们应采取得力措施,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加速构建和谐社会进程。

篇11:能源、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学号:20101020214x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发展迅猛,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然而与此同时,能源发展与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成为中国实现社会整体稳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高度重视和尽快解决的瓶颈问题。论文对能源-经济、能源-环境、能源-经济-环境关系、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字

能源与环境;能源与社会;节能减排

正文

前言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是经济、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人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实现人类与自然的良性循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美好自然保障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工业经济迅猛发展,能源问题日益凸显。能源匮乏,使用率低下,技术滞后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如何突破能源瓶颈,实现传统能源的合理利用与新能源开发并举,使得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共进,不断推进技术研发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面对新世纪,如何保持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1.我国能源概况

我国能源资源总量名列世界前列,其中谁能和煤炭较为丰富,蕴藏量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三位,但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很低。中国能源资源的地区分布,总体说来是北多南少、西富东贫。能源品种的地区分布是:煤大多在北方地区,油气在西部地区,水能多集中在西南地区;而中国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的地区却多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我国的能源构成可总结为以下五句话:我国是以煤炭为主的产能大国;人均能源耗能不多;能源分布不均匀;能源利用率低;能源资源地区分布远离经济发达地区。2.能源与环境

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与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密不可分,每一次对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近200年来,建立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基础上的能源体系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能源开发利用工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随着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增长而日益严峻。同样,能源开发仍然是未来生态影响和环境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影响区域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减少能耗成为未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最具挑战性的问题。

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中,需要将能源从初级形式转换成可以消费的高级形式,这种转变对环境产生了各方面的负面影响。多数环境污染问题与能源问题直接相关,如空气污染、水体和土壤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固体污染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的SO2、NOx、CO、碳氢化合物和烟尘等直接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经过物理过程和光化学反应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影响涉及更广的范围。能源工业产生的大量固体废物也污染大气、水和土壤。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核电站,核武器试验也是污染源。此外,与火力发电相比,核电站排放废热更严重,他将全部热能的2/3排向环境。

我国是典型的能源消费性污染,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源以煤为主的国家之一,煤烟型污染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首要因素,也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我国CO2的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因而引起国际的关注。据统计,1997年,全国SO2排放量为2370万t,烟尘排放量为1840万t,能源消费在上述两项的排放中的贡献分别为85%和70%;1995年,酸雨沉降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165亿元,占当年GDP的1.9%;空气污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成为死亡的祸首,列城市的二、三位。

能源与环境关系十分密切。能源开发利用影响环境质量,环境保护要求能源结构升级。能源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环境是影响能源决策的关键因素。经验表明,环境约束对可持续能源战略和能源供求的技术进步有决定性作用。受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求的制约,环境保护将成为中国能源长期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目前能源生产和利用技术落后,先进的环保技术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仍是中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3能源与社会发展 3.1能源利用与人类文明

人类进化发展的程序是一步不断向自然界索取能源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步都和能源的使用息息相关。回顾人类历史,可看成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能源时期,即薪柴时代、煤炭时代和石油时代。

(1)薪柴时代

薪柴是人类第一代主体能源。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是对火的利用。原始人从天然火中保存火种,以草木取暖,吃熟食,抵御猛兽侵害。利用可燃物燃烧释放出的化学能,人类加快了进化步伐,使原始人寿命更长、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更强。后来,人类掌握了取火的方法,使得人类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人类还靠人力、畜力以及来自太阳、风和水的动力从事生产活动,逐步发展了农业文明。当然,这一阶段能源的利用形式也是低级的。

(2)矿物能源时代

对矿物能源的利用,早在公元前几百年前就开始了。在中国汉朝时期,就有用煤炼铁的记载。人们用这种先进的能源开发了炼铁技术,使人类在制造工具方面又大大地前进了一步,结合纺织造纸等技术的兴起,极大促进了农业文明的发展。矿物能源的第二次大规模利用,有三个重要事件。一是蒸气机的发明与使用。蒸气机大量使用煤炭,推动各种机械做功,促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为人类跨入工业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二是石油的发现和内燃机的发明与使用,使工业生产规模极大地扩大。三是电力的出现。以大量煤炭和石油为燃料的电厂,向各个生活和生产领域提供电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活和工业生产水平,同时也促进了科技进步。19世纪末期,水利发电技术也得到应用。电能的大规模使用,促进了第二次工业文明的蓬勃发展。

(3)新能源时代 20世纪,随着矿物能源使用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人们更加重视通过不同途径寻求能源。首先是各国纷纷加大水利发电的开发力度,其次是核能的利用。利用核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大事。核能的军事利用,使人类面临着毁灭的潜在危险。核能的和平利用,使人类找到了一种潜力巨大的能源。这一时期人类开发利用的新能源还有太阳能、风力发电、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氢能等。其中对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的利用已经大大超越了古时候效率低下的利用形式。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能源利用和管理的效率,促进了人类文明的繁荣与发展

3.2能源与经济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它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并对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任何社会生产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能源生产要素,没有能源就不可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在现代化生产中,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是与能源密不可分的。工业中各种产品的制造都需要以能源为基础,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也是和能源消费联系在一起的,交通运输、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更是与能源分不开的。

能源是推动技术进步主要因素。翻开各国的经济发展史,任何一次重大的技术进步都是与能源的推动作用息息相关的。煤炭的使用和蒸汽动力的发明开拓了人类工业化的里程碑,同样,农业、交通和国防技术的进步都是依赖于能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使用范围的逐渐扩大,不但促进了能源行业的技术进步,而且极力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技术革新。因此,能源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能源促进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

能源是促进新产业发展的原动力。能源不仅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燃料和动力,而且能源本身的生产也促进了新产业的诞生和发展。例如,化肥、纤维、橡胶、塑料的制造以及煤炭工业和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发展不只是促进了能源工业的崛起、创造了一批新兴产业,同时也为其他产业的改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与能源息息相关。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能源需求总量、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三个方面。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对能源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能源品种的需求方面。虽然在短期内无法改变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但是煤炭消费比重将会有降低的趋势,而石油、天然气则会相应提高,同时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力度也会不断加大,整个社会正在迈进清洁型、环境友好型的能源发展之路。

综上所述,经济和能源发展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一方面,经济发展是以能源为基础的,能源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能源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能源特别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要依靠经济的有力支持。

3.3能源与生活

能源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生产离不开能源,生活同样离不开能源,而且生活水平越高,对能源的依赖性就越大。火的利用首先也是从生活利用开始的。从此,生活水平的提高就与能源联系在一起了,这不仅在于能源促进生产发展为生活提高创造了日益增多的物质产品,而且依赖于民用能源的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民用能源既包括炊事、取暖、卫生等家庭用能,也包括交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公共事业用能。所以,民用能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制约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节能减排与能效管理

节能减排、能效管理,应是企业一以贯之的目标,同时也是一个渐进的目标。而要实现目标,途径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大体可归为三大途径。

一是结构性节能减排。指通过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来达到节能减排目的。这也是从根本上实现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目标的途径。从企业角度看,结构性节能减排可重点从3个方面下功夫:第一,关注政策变化,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以及地方政府的部署,限时关闭和淘汰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和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和技术,投资开发低能耗、低污染的项目;第二,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力度,产学研相结合实现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治理工业污染,全面推进清洁生产;第三,因地制宜开发和应用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减少传统化石能源消耗,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

二是工程性节能减排。指通过建设具有节能减排作用的工程项目,或引进清洁生产的工程项目,或精心组织的综合性节能减排工程项目,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项目建设坚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把好选址关,以实现企业节能减排,也可纳入工程性节能减排的范畴。近年来,地方政府实施的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电机改造、锅炉的“煤改气”等重点工程,就属于工程性节能减排。重庆能源集团规划建设的15项重点项目,如永荣建新公司的热电联产工程,南桐矿业公司的特种水泥,燃气集团的联供,松藻的瓦斯液化项目、风排瓦斯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必产生节能减排效应,也属于工程性节能减排。

三是管理性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一个管理过程。从这个角度看,所有的节能减排手段都可归为管理性节能减排。但狭义而言,管理性节能减排特指通过加强管理,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管理性节能减排,主要包括这样几个层次:第一,结合企业特点,选取国际和国内的先进标杆企业,积极开展节能减排主要指标对标活动,找出差距,完善管理;第二,加强能源计量,不断完善企业节能减排的组织体系、监测体系、统计分析和规章制度,开展工序能耗或产品能耗限额考核和奖惩,推行能源审计,确保节能减排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一颗永远不灭的熊火小学生作文下一篇:被冤枉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