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

2024-04-13

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共8篇)

篇1: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

教学难点

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教学准备

PPT制作、活动、视频、采访视频

教学安排

1课时

具体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5分钟) .播放《Heal the world》(2分14秒)

Q1:歌词——“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家园”中的“更美好的家园”应该是什么样子?

教师点评:从刚刚同学们的回答可以看出,大家认为美好的家园应该是没有战争的,人民和睦相处,经济蓬勃发展,人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同学们的回答中,有两个相同的因素,一个是和平,即没有战争,另外一个就是经济的蓬勃发展。可见,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板书: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观看视频

学生回答

生1:没有战争的,和平的。

生2:每个人过上开心幸福、无忧无虑的生活。

生3:没有战火,国家经济蓬勃发展,人民过着富足的日子

生4:有钱,国家富强。

生4:……

用学视频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

用歌词中的“更美好的家园”,让大家思考心中美好家园的样子。

总结学生回答中,引出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二、新课教授——

(一)时代主题之发展问题(12分钟) (板书:一、和平问题)

Q1:和平的反义词是什么呢?

Q2:那么,什么是和平问题呢?

Q3: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6页内容,并找出和平问题的含义

(板书:1、含义)

(请全班同学朗读和平问题的含义)

师:那么,现在的世界绝对和平吗?这是我们上节课布置的预习作业,同学们都认真的做了准备。现在有请两个代表上台来阐述下自己的观点。

(板书:2、影响和平问题的因素)

教师点评:从刚刚两个同学的发言,我们知道,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及恐怖主义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引发了一些战争。可见,世界总体和平的环境下,还存在的局部的战乱与不稳定,世界的和平局面仍然是不稳定的。因此,各国人民仍然面临着争取与维护世界和平的艰巨任务。

学生:战争

学生:和平就是没有战争

(学生看书并划记问题)

(学生齐读)

(两个学生代表上台做PPPT汇报)

篇2: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

知识与能力:

了解:当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知道: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理解: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发现、总结、归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正确认识当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自觉为维护世界的和平和推动世界的发展作贡献。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同情心、正义感,用宽容的胸怀对待世界,厚道待物和待人。

篇3:政治妥协与政治发展

政治妥协主要有两类:一是以退为进的妥协, 二是共退共进的妥协。首先, 以退为进的妥协。这样的妥协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在敌强我弱、别无他法的情况下, 为了保全革命的根本利益而向敌人所作的妥协;在势均力敌、群众还未觉悟的情况下, 为了揭露敌人、争取群众而和敌人达成的一定的妥协;在几个敌人同时并存的条件下, 为了打击最主要的敌人而和次要的或暂时为次要的敌人实行的某种妥协;无产阶级为了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 采用灵活策略, 同阶级敌人实行的某种妥协。其次, 共退共进的妥协, 即势均力敌的双方对涉及各自利益的局部或地区性的问题, 通过平等的谈判或协商, 各自作出让步, 以达成兼顾双方利益、有利于双方发展的协议。例如1984年中国政府以“一国两制”的构想为原则, 与英国政府通过谈判, 达成协议, 圆满地解决了收回香港主权并保持香港的稳定与繁荣的问题。

政治妥协在政治冲突与政治发展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在政治发展方面, 正是因为妥协的存在, 才使得政治变革不会流于激进和暴力流血, 不费一兵一卒便可实现政治的民主和国家的统一强大。我们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例考察政治妥协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历时约半个世纪, 交织着议会斗争与革命战争、共和与独裁、复辟与反复辟的曲曲折折, 最终通过资产阶级与地主贵族的妥协 (1688年“光荣革命”) 而宣告结束。此后议会成为各个集团不满情绪的宣泄口和妥协平台, 及时化解社会积怨和仇恨, 有效避免了内战与革命对国家秩序的威胁。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 为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为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和成为工业强国称霸世界抢占了政治先机。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 并且以此为出发点, 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 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

作为一个反面例子, 在美国南北战争前的制宪会议上, 产生了大州和小州、南方州和北方州之间的权利斗争。大州小州之间的斗争主要集中在国会代表的比例分配上。反映大州要求的弗吉尼亚提案主张各州的代表人数应该根据该州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简称“联邦比例”) 产生。小州对此坚决反对, 新泽西州提案主张各州代表名额相等。南方州与北方州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南方种植园主和北方资产阶级的利益冲突, 尤其是黑奴问题, 北方州要求禁止输入奴隶, 对此南方州以退出联邦相威胁。由于南北双方固执己见, 因此最终双方爆发了南北战争。虽然它为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较好地解决了美国农民的土地问题, 维护了国家统一, 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 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然而战争对于美国短期影响是巨大的。

由此可见政治妥协对于政治发展的巨大作用: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主张用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国内和国际的争端, 政治妥协方式已被频繁地使用。凡符合时代的潮流, 符合民族和国家根本利益的妥协, 都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为大多数民众所赞同。

摘要:现代社会的公共事务, 很少有某一利益集团占有压倒性的政治优势, 影响整个国家的政策走向。相反的, 各个利益集团都有一定的力量影响公共政策的走向, 如工会与企业家对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斗争, 妇女对于女权的争取等等。因此各个利益集团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往往不得不与其他利益集团进行妥协, 从而推动国家公共事务的发展。文章从史实的角度阐述政治妥协在推动公共事务发展的重要性, 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历史借鉴。

关键词:政治妥协,革命与改革,民主政治,政治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斌, 罗维.论政治妥协[J].浙江学刊, 2005 (1) .

[2]龙太江.政治妥协与西方政治文明[J].人文杂志, 2004 (6) .

[3]刘勇.政治妥协:社会冲突视阈中的公共理性[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0 (2) .

篇4:政治妥协与政治发展

[关键词]政治妥协革命与改革民主政治政治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089

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不仅仅需要一国人民对于政治制度的理解,更需要不同政治团体之间的妥协。只有不同政治团体之间实现了妥协,才能够避免大范围的冲突流血,使得政治改革实现既定的目标,实现各个利益团体之间势力均衡,才能实现政治改革的最初目的。政治妥协是指在斗争双方力量悬殊或势均力敌,面对共同强大敌人,具有某种合作可能的情况下,为了实现更长远的政治目的,做出某些并不情愿但非此就会付出更大代价的让步,为了避免造成更大损伤或两败俱伤,通过谈判、协商或默契,互相作出让步、达成共识,从而暂时实现矛盾缓和,以便双方共同发展的解决问题方式。政治妥协以不损害双方的根本利益或部分保留某方的根本利益为前提。妥协后,双方的斗争并不会完全停止,可能采取隐蔽的形式继续博弈来扩大自己的利益或削弱对方的利益。妥协有可能会取得新的政治成果,当然也有可能会成为双方政治斗争中的一个暂时阶段。

政治妥协主要有两类:一是以退为进的妥协,二是共退共进的妥协。首先,以退为进的妥协。这样的妥协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在敌强我弱、别无他法的情况下,为了保全革命的根本利益而向敌人所作的妥协;在势均力敌、群众还未觉悟的情况下,为了揭露敌人、争取群众而和敌人达成的一定的妥协;在几个敌人同时并存的条件下,为了打击最主要的敌人而和次要的或暂时为次要的敌人实行的某种妥协;无产阶级为了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采用灵活策略,同阶级敌人实行的某种妥协。其次,共退共进的妥协,即势均力敌的双方对涉及各自利益的局部或地区性的问题,通过平等的谈判或协商,各自作出让步,以达成兼顾双方利益、有利于双方发展的协议。例如1984年中国政府以“一国两制”的构想为原则,与英国政府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圆满地解决了收回香港主权并保持香港的稳定与繁荣的问题。

政治妥协在政治冲突与政治发展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在政治发展方面,正是因为妥协的存在,才使得政治变革不会流于激进和暴力流血,不费一兵一卒便可实现政治的民主和国家的统一强大。我们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例考察政治妥协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历时约半个世纪,交织着议会斗争与革命战争、共和与独裁、复辟与反复辟的曲曲折折,最终通过资产阶级与地主贵族的妥协(1688年“光荣革命”)而宣告结束。此后议会成为各个集团不满情绪的宣泄口和妥协平台,及时化解社会积怨和仇恨,有效避免了内战与革命对国家秩序的威胁。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为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为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和成为工业强国称霸世界抢占了政治先机。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

作为一个反面例子,在美国南北战争前的制宪会议上,产生了大州和小州、南方州和北方州之间的权利斗争。大州小州之间的斗争主要集中在国会代表的比例分配上。反映大州要求的弗吉尼亚提案主张各州的代表人数应该根据该州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简称“联邦比例”)产生。小州对此坚决反对,新泽西州提案主张各州代表名额相等。南方州与北方州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南方种植园主和北方资产阶级的利益冲突,尤其是黑奴问题,北方州要求禁止输入奴隶,对此南方州以退出联邦相威胁。由于南北双方固执己见,因此最终双方爆发了南北战争。虽然它为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较好地解决了美国农民的土地问题,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然而战争对于美国短期影响是巨大的。

由此可见政治妥协对于政治发展的巨大作用: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主张用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国内和国际的争端,政治妥协方式已被频繁地使用。凡符合时代的潮流,符合民族和国家根本利益的妥协,都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为大多数民众所赞同。

[参考文献]

[1]万斌, 罗维. 论政治妥协[J]. 浙江学刊, 2005(1).

[2]龙太江. 政治妥协与西方政治文明[J]. 人文杂志, 2004(6).

[3]刘勇. 政治妥协:社会冲突视阈中的公共理性[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0(2).

[4]孙坚, 陈晓律. 美国南北战争的宪法纠葛[J]. 历史教学月刊, 2013(8).

篇5: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文明

时期

 

核心考点

 

史料实证

 

复兴阶段

(14~16世纪)

 

文艺复兴——以人权反对神权

(1)背景:①经济前提: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繁荣。

②阶级方面: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思想变革。

③文化底蕴:保留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

④社会现实:中世纪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实质:是借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之名兴起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4)代表: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是英国典型代表。

(5)历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传播,16世纪达到高潮。

(6)影响:解放了思想,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1.意大利史学家布鲁尼(1369~1444年)认为:历史是人自己的历史,人性和人的心理是历史发展的原因所在,必须排除上帝决定人类历史的观点。

这反映了当时历史学界出现了什么思潮?

答案 人文主义思潮。

2.“他呼吁世俗权力,要求国家驾驭宗教;他谴责教士不同于俗人是欺人之谈;他力劝人们在圣经中找寻真谛。”

“他力劝人们在圣经中找寻真谛”实际上否定了谁的作用?

答案 教会和教皇。

3.欧洲的某个时期,产生了一个“充满思考与批判”的社会群体。他们极力展望“新世界的政治蓝图”。认为天主教会“应对人们盲目崇拜、不宽容以及加诸于人类社会的无数不幸负责”。

判断这个社会群体是哪个社会群体。

答案 启蒙思想家。

 

发展阶段

(16~17世纪)

 

宗教改革——“因信称义”“信仰得救”

(1)背景:14~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的传播;“赎罪券”的兜售成为导火索。

(2)标志:15《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

(3)主张:“因信称义”;可以通过《圣经》与上帝直接沟通;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4)新兴教派:路德教派、加尔文教派、清教。

(5)性质:宗教改革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思想解放、政治改革运动(或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反封建斗争)。

(6)意义

①欧洲的宗教改革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成熟阶段

(17~18

世纪)

 

启蒙运动——理想社会的政治设想

(1)指导思想:理性主义。

(2)斗争矛头: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3)内容:理性、民主、自由、平等、科学。

(4)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

(5)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与人民主权说:康德倡导人权、自由、平等。

(6)历史作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统治,解放了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主张变革社会制度,建立法制社会,为未来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蓝图。

 

归纳总结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复兴与成熟两个阶段。

(1)复兴阶段:文艺复兴时期,重新打出人文主义的旗号,恢复了人的尊严;宗教改革运动中,马丁·路德等人冲破天主教的神学统治,发展了基督教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2)成熟阶段: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以及德国思想家康德等人宣扬理性,反对神性,认为人之理性是衡量万物的标准,人之理性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这些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人文精神从此在西方占据了主导地位。

1.多元史观理解西方人文精神

(1)唯物史观: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同期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变革结合起来,明确精神层面与经济、政治层面之间的辩证关系。

(2)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关注西方人文精神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政治变革之间的比较、联系,形成对欧洲文化、世界文化的整体性认识,如:①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严复翻译了许多西方名著,学习西方的“民权”思想,对维新运动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②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翻译了卢梭、孟德斯鸠的作品)③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等人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

(3)革命史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都没有否定宗教本身,也没有否定上帝的存在,他们只是主张把封建势力从宗教中驱赶出去,特别是力图通过宗教改革建立起符合资产阶级需要的宗教。

2.西方思想解放运动对人文精神的诠释

(1)文艺复兴: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追求现世幸福,追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伦理观;对教会与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禁欲主义与人性的冲突。

(2)宗教改革:强调信仰即可得救,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民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3)启蒙运动:由思想领域深入到政治领域,要求从根本上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民主政治制度;倡导经济自由、人身自由、政治平等、议会制民主、三权分立等。

3.启蒙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推动作用

(1)对近代世界的影响:“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君主立宪制和“三权分立”学说不仅提供了依法治国的理论,还为资产阶级的政权组织形式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启蒙思想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的批判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设政权的强大思想武器。

(2)对各国政体的影响

①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议会权力,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实践了启蒙思想家的分权思想和人民主权思想。

②对美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制定了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启蒙运动中的人民主权思想和三权分立思想。

③对法国:在19世纪70年代制定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启蒙思想。

考点2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知识主线

时期

 

核心考点

 

史料实证

 

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中期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1)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前提。

(2)《权利法案》: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确立。

(3)责任内阁制确立: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内阁逐渐成为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

(4)1832年议会改革:议会主导权由大资产阶级、新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手中。

 

1.美国学者洛威尔谈到,英国1688年的政变使詹姆士二世失去了王位,议会逐渐把王权纳入自己囊中,可是并没有因此严重削弱国王在法律上的权力,所以国王在法律上仍旧具有他的前辈们所具有的权力。

以上材料反映了英国政治变革的什么特点?

答案 英国政治变革具有渐进特征。

2.美国1787年宪法第十款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1792年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

以上材料反映了美国政治体制的什么特点?

答案 联邦政府和各州实行分权。

3.这一部宪法是在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立宪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

这部宪法是哪一部宪法?

答案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4.《世界史纲》中说:“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互相制约的目的。”

近代世界史上与材料中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部宪法是什么?

答案 《德意志帝国宪法》

 

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发展

(1)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实行三权分立制: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分属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分权制衡;实行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

(2)实行两党制:民主党、共和党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19世纪后期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

①大革命后,君主制与共和制斗争反反复复,1870年,第三共和国建立。

②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①行政权归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议会选出;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立法权归议会。

②宪法的颁布确立了法国共和政体。

 

1871年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德国统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德国的统一。推动了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改变了欧洲传统的政治格局。

(2)《德意志帝国宪法》

①皇帝掌握国家一切大权,宰相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但不享有完整的立法权。

②德意志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宪法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归纳总结

(1)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的17~18世纪,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以后,逐步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君主立宪制,形成了责任内阁制。美国独立后,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共和制、三权分立制政体。

(2)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议会制共和政体,德国1871年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3)四个国家因国情不同,形成了两种政体形式: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但英德两国的君主立宪制又不尽相同,美法两国的共和制也各具特色,体现了世界各国政治文明的多元性、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相同的代议制基本特征,即选举、议会立法、权力制约与平衡等。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代议制民主政治为基础的。

(2)国王角度: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平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3)议会角度: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国家权力中心。

(4)内阁角度:内阁是最高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职责,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2.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

(1)分权制衡原则:美国政府由立法、行政、司法三个独立平等的部门组成,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2)民主(主权在民)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管理国家,以代议制为基础;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实行任期制;179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0条修正案,其中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

(3)联邦制原则:美国国家结构是联邦制,实行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联邦政府的权力是各州赋予的,但联邦政府的权力高于各州的权力。同时各州也有处理本州内部事务的权力。

(4)共和制原则:宪法废除贵族头衔和世袭职务,规定所有的公职向人民开放,总统和国会议员都是通过民选产生的;国家和政府应该为公共利益服务,不为个人谋利益。

3.法国共和制的特点

(1)法国共和政体历经曲折和反复最终确立,是一种不太完善的代议制。

(2)铲除专制主义、实现政治民主化,以法治取代人治,以民主取代专制是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基本特征。

4.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

(1)德国的议会权力很小,帝国议会甚至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体现了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2)德意志帝国是披着议会外衣的半专制国家,在这个国家里,普鲁士贵族居于统治地位,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处于从属地位。

5.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特点及历史作用

(1)共同特点

①议会是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

②实行权力制衡的原则,权力之间相互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和官僚腐败,提高了行政效率,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③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即必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出任总统或总理、首相,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阁或政府。

(2)历史作用

①代议制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具有民主精神,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专制统治的复辟,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考点3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知识主线

历史阶段

 

核心知识

 

史料实证

 

19世纪中期

 

马克思主义诞生——由空想到科学

(1)历史背景: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三大工人运动奠定阶级基础;空想社会主义奠定思想基础。

(2)历史进程:1848年《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3)历史影响: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是19世纪最重大的理论成果;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1.“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所设计的模范社会的原则和明确的活动方式上。但是,这些模范社会将如何取代现存社会的问题,他们从未认真地考虑过。他们对于从富裕的或有权势的资助人那里得到帮助这一点抱有模糊的期望。”

材料中的“他们”是指什么?

答案 空想社会主义者。

2.“首都的无产者,目睹统治阶级的失职和叛卖行为,已经了解到: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的领导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来到。”

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答案 巴黎公社革命。

3.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根据自己在十月革命的亲身经历,撰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他在书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

“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是什么?

答案 和平、面包、土地。

 

19世纪后期

 

巴黎公社——由理论到实践

(1)历史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惨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投降卖国,镇压人民。

(2)历史进程:建立公社委员会,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等。

(3)历史影响: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20世纪初

 

十月革命——由理论到现实

(1)历史背景: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俄国无产阶级有革命政党的领导、有成熟的领袖;一战激化了国内矛盾。

(2)历史进程: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四月提纲》指明正确方向;七月流血事件使列宁抛弃和平过渡的幻想;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

(3)历史影响: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归纳总结

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2)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但昙花一现。

(3)十月革命一举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理论最终变为现实。

1.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关系

(1)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并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进行科学研究的社会条件。

(2)工业革命使社会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2.多元史观解读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

(1)革命史观: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给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文明史观: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4)现代化(近代化)史观:使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如何备考高考政治

首先,回归课本,重视基础。越是到复习的最后阶段,我们越要重视基础的重要性,到处搜集新题,求新、求异、求难,陷入题海反而会丢了根本,往往不会有显著的效果。而回归课本具体可以是研读目录,从单元标题到课题再到主要标题,在大脑中回忆所学的知识,有效地构建起一张知识网络,搞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这个过程有利于我们在答题时能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更加全面。

第二,研读考纲,查漏补缺。在今后的复习中,如果大家有了时间可以拿出考纲研读,因为时间的关系,千万不能一个一个再细致过一遍,而是要有选择性过。对于一眼看过去,心中就有了答案的考点可以直接略过,而对于那些在脑海中搜索不到答案的,一定要及时查询课本和笔记,将知识点进一步归纳整理,划出自己容易出错误的点和需要注意的点,相信经过自己的加工,能够提炼出重点,并且增强记忆。当然,也不能只停留在归纳好,也要能用自己简练的语言概括、复述出来。

篇6:考研政治 规律与发展考点精析

规律与联系和发展

1.联系的普遍性。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能否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是人们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重要条件。

2.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的思维、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

3.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规律是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是稳定的联系,规律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重复性,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会重复出现。

规律的客观性和意识的能动性

1.规律的客观性。(1)规律客观性的表现,是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2)规律之所以具有客观性是因为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3)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性。

篇7: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

——以上海地区为例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上海201620)摘要:霾给公众的健康、工作与生活带来诸多危害,也正在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雾霾治理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但凡事总有其两面性,人们在认识到雾霾对人们产生危害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雾霾对上海地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本文综合雾霾的成因、现状与危害,以及当前上海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充分利用北京地区雾霾相关数据,分析雾霾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双面性,实施有效的治理措施,最终实现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的。关键字:雾霾;上海;经济;阻碍;机遇

Abstract:Haze brings a lot of harm to health, work and life of the public, is also seriously affected and restrict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ffe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our country.Therefore, haze governance is particularly urgent and important.But everything has its two sides, people in the recognition of the haze to people to produce harm at the same time also should be aware of the opportunities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hanghai.The haze of the orig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harm, and the Shanghai area economic development, make full use of haze in Beijing related data, haze of Shanghai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both sides of the analys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measures, and ultimately achieve the dual purpose of haze govern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Keywords:Haze;Shanghai;economy;obstacles;opportunities 引言

近几年,雾霾[1]现象日益严重和频繁,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大,给公众健康、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危害,公众对雾霾治理诉求日益高涨。尤其是作为中国魔都的上海[2]在连续不断的雾霾影响下,不仅给在沪工作生活的人们造成了严重的生理影响。同时上海作为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雾霾对上海地区经济的影响可谓是各方面的,比如旅游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3];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角度还是从其他方面来看,雾霾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之前的预期,从而演变成了一个更加复杂和重要的课题。因此,雾霾治理是一个十分繁杂的工程。而且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处理不当,短期内可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研究雾霾治理、经济发展及其关系,具有重大意义[4]。

另一方面,由于雾霾的出现,说明了我们在防止环境污染方面做的还不够成熟[5],为我国地区的环保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和就业渠道。本文以上海地区为例,结合上海城市发展现状及污染物演变现状对雾霾成因及对经济发展的双面作用做出了详细的分析,探讨了雾霾与上海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可使上海经济实现平稳持续发展的方法和建议。上海经济发展状况

上海,简称“沪”或“申”,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地处长江入海口,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6]。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会展和航运中心之一。2014年上海GDP总量[7]居中国城市第一,亚洲第二。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一个良好的滨江滨海国际性港口。上海也是中国大陆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所在地。上海与江苏、浙江、安徽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经济如此发达的一个魔都,自然在生态方面做的没那么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和发展的根源

面对当今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们己经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生态危机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于是人们积极采取措施来弥补自己对自然的种种破坏,但这种弥补只是针对自然的表层现象,要想真正的解决问题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束手无策。因此,我们应该追溯其深层原因—观念的危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化危为安[8]。

第一,自然观的缺失。首先,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人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提高了对自然的认识,原始混沌的自然观发生了改变。在西方,人们朴素直观的去理解自然,试图用经验到的事物去解释自然界的构成及其变化,同时人们还认识到人与自然物是同源同质的,人有灵性,自然也有灵性,所以人与自然是有机统一的,这就是当时流行的有机论自然观。在中国,这种有机自然观也被称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就追求“天人相通”的宗教仪式,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哲人也不断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如孟子认为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体;老子主张天、地、人都统一于“道”;庄子进一步继续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反对扼杀事物的自然属性,认为人与自然并列同在,自然与人合而为一[9]。总之,在古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直观的、思辨的、整体性的,但由于·人的实践能力与理性能力的发展尚未达到把自然界作为实践与认识对象加以研究的阶段,所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只能停留在直观、思辨、整体性的层面。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希腊人那里—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进步到对自然界进行肢解、分析—自然界还被当作整体、从总体上来进行观察。然后,西方中世纪开始形成另一个自然观—神学自然观,这主要是欧洲基督教的自然观,它打破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以宗教神学的立场来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宗教神学自然观认为自然万物都是上帝创造出来的,自然界万物的运动过程是由上帝安排的,它不仅否定了人的主体地位,而且也否定了自然的独立性,完全掩盖了人与自然的真实联系。在西方文艺复兴之后,一种新的自然观应运而生。文艺复兴运动把人从宗教神学的奴役束缚中解放出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被置于新的历史背景之中。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和对待自然界。培根发出了“知识就是力量[10]”、“驾驭自然,作自然的主人”的宣言,推崇人可以通过掌握知识主宰世界,强调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笛卡儿和牛顿也分别建立了人与自然相对立的机械论自然观。在他们的机械论自然观看来,世界只是一部永不停滞的运转机器,它由许多实体组装而成,是纯客观的、无生命的,可以用数学语言描述,并任人随意控制和操纵的。这样,人们就把自然界分解为许多部分,分门别类地、孤立地去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同时把自己作为自然的主人,把自然当作索取、利用、改造的对象,忽视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自然界的普遍联系性[11]。

第二,文化观的支配。科学文化的支配与人文文化的缺失,使人类丧失了自己的人文精神,变得心灵空虚、麻木不仁,完全陷入了机械、世俗、实用、唯利可图的思维。这种唯科学主义的文化加剧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并且使人们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熟视无睹,这一切无不迫切需要人文文化的复归。

第三,实践观的失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我们大力发展我们的经济,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上海经济发展与雾霾的关系

4.1雾霾对上海经济发展的阻碍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一种由于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较为被公众所熟知,危害也较大的就是PM2.5(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燃煤排放的烟尘,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以及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等。在此基础上,如果地面空气相对湿度较大,且大气层比较稳定,通过大气辐射降温,空气极易饱和凝结形成雾霾。

首先,雾霾现象日益严重和频繁,范围也越来越大。据调查,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区域的城市群每年出现灰霾污染的天数达到100天以上。受影响区域包括华北平原、黄淮等多个地区,受影响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受影响人口约6亿人121。其次,严重危害公众健康。雾霾会造成呼吸、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甚至引发癌症。再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雾霾会影响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危害个人或公众设施;造成人才流失;久而久之,势必给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动摇外来企业投资信心,损害经济环境以及经济的长久发展。据调研,2010年上海因PM2.5污染分别造成早死人数为2980人。占当年死亡总人数的比例为1.6%,经济损失为23.7亿元。

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雾霾治理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对于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应遵循短期求平衡、长期求发展的原则。短期内求平衡首先是因为资源是有限的,要么用于治理雾霾。要么用于发展经济。其次,某些治理措施需要把握力度。如汽车尾气治理力度过激,势必会减少汽车销量,影响经济增长。再如短时间内急剧降低燃煤量,但替代能源不能及时跟进的话,势必影响公众生活质量和工业生产。最后,雾霾治理各项子任务也需要分轻重缓急。形成雾霾的因素很多,如燃煤、交通扬尘等,相对燃煤,交通扬尘对雾霾的“贡献”要小得多,短期内治理燃煤比治理交通扬尘成效更大。雾霾,成因于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盐、硝酸盐和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颗粒。当大气中湿度较大时,这些颗粒物吸附凝聚水汽形成雾;而空气中相对湿度较低时,悬浮于空中的这些颗粒物就形成霾。各种颗粒物的来源大致为来自沙漠化地区远距离输送的沙尘,燃煤排放的烟尘,机动车尾气,以及本地裸露地表造成的扬尘。其中,来自西北、蒙古和中亚的沙尘起因于我国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难以根除,我国广大的黄土高原便是几千万年来的降尘所赐。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对沙尘暴引起的扬尘不会有太好的对策;但强化自然保护、重视绿化、加强对土建工程的管理,可以显著减少本地的扬尘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远程输送的沙尘。4.2雾霾对上海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随着上海经济的不断发展,雾霾现象越来越严重,空气质量整体上处于重度污染状态,雾霾的惊人“耐力”让人感到可怕。处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营销人更关注雾霾中有哪些商业机会和营销机会。从营销的视角看,问题的背面就是机会,企业应该将成功建立在问题之上。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向中国人发出了一个重要警示——城市发展已经严重不生态,我们即将为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付出代价。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同时也表明,在预防和治理空气污染方面,有很大的商业机会[6]。第一,调整产业结构。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我们该做的不只是生产一些防尘口罩、空气过滤器,我们要做的是调整产业结构,通过产业化升级从源头上消减雾霾对城市环境和人们健康带来的负面效应,这就带来巨大的产业升级机会和新产品满足需求的机遇。

第二,完善两大体系。

公交和地铁相当于城市交通大动脉,而公共自行车相当于遍布周身的毛细血管,在上海这样一个大魔都建立一个完善的、具有输血功能的公共自行车体系,在国内尚无可借鉴之例,其难度也可想而知。首先必须要有长远的定位和规划,上海市的公共交通体系正日趋完善,将公共自行车体系与公共交通体系有机融合是加快公共自行车发展的捷径之一。其次,上海市情况错综复杂,各个区县特色不同,需求不一,因此,充分的社会调研是建立公共自行车体系必不可少的一步,只有充分了解市情、民情,才能做好各个环节的具体规划。

第三,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可大大提高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的便利性和舒适性,政府、企业、市民共同参与的社会责任共同体将对北京市公共自行车体系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结论及建议

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雾霾治理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对于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应遵循短期求平衡、长期求发展的原则。短期内求平衡首先是因为资源是有限的,要么用于治理雾霾。要么用于发展经济。其次,某些治理措施需要把握力度。如汽车尾气治理力度过激,势必会减少汽车销量,影响经济增长。再如短时间内急剧降低燃煤量,但替代能源不能及时跟进的话,势必影响公众生活质量和工业生产。最后,雾霾治理各项子任务也需要分轻重缓急。形成雾霾的因素很多,如燃煤、交通扬尘等,相对燃煤,交通扬尘对雾霾的“贡献”要小得多,短期内治理燃煤比治理交通扬尘成效更大。参考文献

篇8: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

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快速变化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政治改革的第一个阶段性高峰,形成了中国传统社会商品经济的基础形态,奠定了此后历代商品经济发展及政治创新的基本模式。

对于秦汉历史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问题,史学界各家的看法趋于一致。但史学界对中国传统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性质和程度历来就存在百家争鸣的现象。有学者认为:“当时商品经济有突出发展,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这表现为:形成了全国统一市场,自然经济已经解体,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有平均利润率,出现了以产业资本家为主体的新兴资产阶级”。[1]但更有学者认为:“秦汉商品经济虽然比先秦发达,但充其量是简单商品经济。农业、手工业中的商品生产只能充当自然经济的婢女。不同意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说’。他们指出:对秦汉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宜估计过高,这时的商品经济只是自然经济的附庸和补充”。[2]笔者认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生产力、国家政策等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决不是某个特殊原因所能单独决定的。而当时的秦汉社会经济虽然没有发展到今天我们发展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社会”,但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来说,的确意义重大。

二、秦、汉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及相互关系

自秦始皇统一天下以来,国家的发展呈现大一统趋势,就历代发展规律来说,在每个王朝发展的前中期,中央政令开明,而至地方配合,因此当时的经济得以在相对平衡和安定的条件下发展和衍生。一方面,作为国家力量的内因载体,经济发展曲线不断随着国家的兴衰和格局的变更而变化和起伏,而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作为国家体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以物质力量的巨大作用影响和改变着时代的方向。“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国家力量的发展往往由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得以飞跃和提高,而此后国家机构体系的过分膨胀却会导致经济的相对滞后和沉重负担,使国家由盛而繁,由繁至衰”。[3]笔者认为:这一情况对于国家发展来说更为至关重要,而这一情况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政治经济学传统意义上的说法。那就是政治发展决定了经济进步而非经济决定政治。秦汉时代,由于封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性、不完善性,国家活动对于经济发展的制约和毁坏总是大于对经济的促进和鼓励,这就使得经济的发展总是为其本身树立对立面,既强大的政治不但不能促进经济发展,反而极大的束缚了经济的发展,表现主要为过分强大的国家朝廷的奢侈腐败为经济加上沉重的枷锁和重负,最终导致政局的变乱和时代的终结。这就是当时的经济体制下所导致的必然规律,这个规律也是支配秦帝国统一与衰败,两汉王朝由盛转衰的规律。

(一)秦代政治经济

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经过数百年的经营和培植实力,以商鞅变法为转折点和发展契机,积累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粮食储备,奖励战功,劝课农业,治粟开渠,明确提出发展农业。秦国开水利,占蜀地,据关中,其农业生产在当时的中国达到了相当的先进水平,“秦以牛田、水通粮”[4]由于优先使用农业铁制农具,耕牛的普遍饲养和严格保护,大量水渠的开浚和奖励制度,秦地的农业由原来的游牧农耕经济转化成为完善的农业生产体制,由先进生产方式解放出来的大量农业劳动力,由于积累了物质和体能的条件,组成了秦军纵横驰骋疆场的主力,当时秦军号称“甲百万”绝不是徒有虚名的。

与历代秦君一样,秦始皇奉行“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政策,力图使“百姓当家则力农工”。[5]这是因为当时统治者认识到,单纯的商业并不能支持国家力量的发展,而是消耗粮食和人力物力,奢侈风气。在对商业有所抑制的同时,秦始皇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工商业管理的法律。在已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中我们可以看到,秦朝的官营手工业规模较大,占国家主导地位,国家直接支配大批工匠,他们从事各种制造业,以满足政府和皇帝的需要。对于像兵器,粮仓管理,饲养牛、羊等一律由国家官营管理。本身就规模较小的民营工商业在秦朝更是被国家的法律严格规范着。云梦秦简中《田律》禁止农民卖酒;《厩苑律》禁止乘用公家车马的官吏出卖死马的肉和皮;《金布律》禁止都官自行出售需要处理的物品;《秦律杂抄》有一条法律规定:严禁低级官吏利用为其配备的马匹和差役进行牟利活动。

在土地制度方面,秦王朝奉行皇权支配下的土地占有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国家予夺为取得土地占有权、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主要方式;土地以国有居多;“私田”还没有获得法律意义上的完全所有权,即使拥有“所有权”也是有限度的。[6]国家可以对臣下实行赐爵与赐土,秦始皇就经常根据政治需要和个人好恶赏赐宗室、大臣、亲信田宅、食邑。与此同时,君王还有权夺爵与夺土。相国吕不韦田连阡陌,家童万人;丞相李斯位极人臣,即富且贵;蒙恬兄弟备受宠幸,权倾朝野。然而君王赏赐给他们的土地和财富,只需一道诏令,便可化为乌有。

所以说,当时的任何人无论以何种方式占有何种财富、土地,都可以根据统治者的意志授予或剥夺,这就是国家拥有全国土地最高支配权的集中体现。从国家制定法律,到手工业商业的官营,再到国家以皇权形式占有土地、川泽,这一切都在证明国家政治制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制约决定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任何一个国家,当经济基础已经不能支持和维持其过分膨胀的国家机构和国家要求,就会导致国家赋税的增加社会负担的加重。秦代的昌盛和雄厚武力来自于其经济实力,故能统一六国。而其后国家政策的好大喜功和盲目扩大需求纵容统治阶级荒淫腐朽的做法,适得其反地激化了矛盾。[7]秦始皇夺得天下后亲自组织兴建了一大批重大工程,主要有郑国渠、灵渠、弛道、长城、阿房宫和骊山陵墓等,这一系列工程几乎耗尽了秦帝国的财力,但秦朝并未就此停止侵略扩张和兼并的道路,而是继续南下和北侵,攻克城池后移民以巩固占领区,又分散了关中的军事和经济基础。与匈奴多年的战事致使大量的健壮劳动力无法从战事中解脱并投入农业生产,又对国家造成了沉重负担,最后造成朝廷仅仅是依靠武力镇压和战无不胜的神话来支持着国家机构的勉强运转。各地农民起义,饿俘遍野,国家经济再一次崩溃,而当时的秦朝并未认识到危机和迫在眉睫的战乱,而是在争权夺利和不断的宫廷血腥阴谋中将最终原本强大的帝国毁于一夕。

(二)汉代政治经济

刚刚建立的汉帝国在经历了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战争之后,原本就衰落的国力愈显出疲惫和凋敝。当时经济状况几乎只能勉强维持最差的生存条件,司马迁曾经这样描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他写到:“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才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乘牛车,齐民无藏盖……”[8]对于已经消耗得精光的国力,汉代统治者不敢肆意征收敛取,而是采取了道家的黄老之术,提倡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缓慢调养国力。

在此,就不可不提西汉前期社会倡行的“尚俭”。汉初,以黄老思想治国,推崇“寡欲”、“无为”,在生活消费上极力保持节俭,上自天子,下至黎民百姓,都视节俭为社会美德的评判标准。如《汉书·贡禹传》说:“至高祖,孝文,孝景皇帝,循古节俭,宫女不过十余,厩马百余匹。”据《汉书·高帝纪》载:“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上见其壮丽,甚怒,谓何曰:‘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这里说明刘邦反对萧何修建皇宫过于壮丽。西汉前期,黎民百姓的消费观念更是以节俭为主。对此,汉人有过一些议论和总结。班固说:“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黎民醇厚”。[9]《盐铁论·国疾篇》引大夫之言曰:“文、景之际,建元之始,民朴而归本,吏廉而自重,殷殷屯屯,人衍而家富。”从他们的陈述中可以看出,“文景之治”时期,民风依然淳朴俭约,不尚奢华浪费。

正是这些开明政策措施的实施,给予了汉前期凋敝经济足够的恢复时间,到汉武帝即位后数年,西汉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10]今天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经济政策的实施并不是自然经济法则下的产物,而是国家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本身拥有的权利支配下的结果。

汉代前期在对待少数民族方面实行和亲政策,并附赠大量的物质和金帛,以此求得相对的和平不致发生大的战事,避免武力冲突和消耗实力,但仍阻止不了北方民族的时常烧杀抢掠、入侵和季节性的寇边,只能不发生大的战事而已。到了汉武帝时期,由于对匈奴进行长期的频繁的战争,再加上各项水利、土木工程的兴建,以及统治者的挥霍浪费,损失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汉初六、七十年间“休养生息”的积蓄,像流水般消耗殆尽;不过二十几年,便出现了财政濒于崩溃的危机,广大农民由于天灾人祸而陷于绝境。

汉武帝看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巩固封建统治,加强对匈奴的防御和反攻力量,他开始重用“兴利之臣”,并决定首先向商人开刀。这就是元狩四年,武帝根据御使大夫张汤和侍中桑弘羊的建议,颁布了打击富商大贾的算缗令和告令。算缗是国家向工商业者征收的一种资产税,告缗是对偷漏算缗税者的惩罚办法。算缗税率颇重,工商业者除此税外,还要负担市租等。算缗令要求工商业者自己申报资产,这又使他们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多报负担困难,少报则有重罚,不多不少难以作到。加上贪官污吏作弊,算缗告缗令实行的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后又于元封二年向全国推行均输平准法,均输的含义是:根据各地的物价情况,调整各地向朝廷运输钱财实物的品类和数额。力求达到不增加税额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平准的含义就是国家调控物价。实际操作的结果是均输平准使官营商业,朝廷的实际收入大量增加。国家还制定了其他一系列措施:国家划定产盐区域,设立盐官,严禁盐民私自煮盐、卖盐;又在各地设置铁官,严禁私人开矿冶铁;汉王朝实行榷酒法,实行酒类国家垄断经营。

这些制度确实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国家的财政收支局面很快得到扭转。当然,这一改变是有代价的,代价之一就是百姓贫困程度的加深和民营商业的破败。

另外,由于汉代对豪强的纵容和默认,使政权和经济实力扩散,地方的经济力量凌驾于中央之上,自成一家。特别是东汉政权对于豪强的依靠和器重,直接导致了世家大族的强化和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并且,两汉的政治体制使宦官和外戚的势力恶性膨胀,并最终酿成后患。自此,汉代积累数百年的财富毁于一旦。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经济的发展扩张了政治势力,为繁荣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政治的强权又为腐败和营私舞弊形成温床,在这中间,统治者只是纵容而拿不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经济发展和强权政治的结合,导致贫富极大分化,官宦荒淫腐化而百姓颠沛流离,使汉代经历了空前的内乱,宦官弄权,以至于汉室最终灭亡。

三、结语

秦汉经济发展是我国历史上值得回顾的一次飞跃,留下的教训值得认真借鉴。由此可见,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为经济所决定。培植经济,蓄积国力,这一切的努力是为了政权能够长治久安。而长治久安的方法则永远被统治者用王权操纵着,自然规律在王权的面前是如此不堪一击。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中,国家力量的强盛总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统一、分裂的过程往往为国力所左右。经济力量和军事的胜利,决定着国家的兴衰荣辱,两者都有可能成为国家兴亡的因素。经济政策的制订,对于国家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直至当今之世,对于国力和经济制衡的研究仍然是每一代领导者所最需要研究的课题。

摘要: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政治经济飞速发展的大一统时期,而政治经济这两个影响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就考验各个朝代的统治者、人民。秦汉帝国也不例外,这两方面的对立和融合决定了国家前途的最终命运。

关键词:秦汉,政治体制,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福秋.西汉前期的商业经济区与全国统一市场[J].中国史研究,1984

[2]叶茂.传统市场与市场经济研究述评[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

[3]陈磊.浅析秦汉经济政策对国家进步的影响.西华大学学报,2005,(12)

[4]《战国策·赵策一》北京:中华书局

[5]《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

[6]张分田《秦始皇传》第十章人民出版社

[7]陈磊.浅析秦汉经济政策对国家进步的影响.西华大学学报,2005,(12)

[8]《史记·平准书》北京:中华书局

[9]《汉书》卷5《景帝纪》

上一篇:金杜律师事务所律师函下一篇:老上海主题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