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024-04-13

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共8篇)

篇1: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这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没有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无法实施,社会无法进步,因为环保,社会的进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只顾经济发展,不注意环保,对人类来说只是一种自杀行为,社会的进步也只是短暂的。今天我们对自然掠夺式的的索取,最终会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严重,性命不保,更别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以三者应共同存在。

当今的中国是一个正在走向工业文明的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适合中国国情,也不符合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的潮流。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怎样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把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统一于现代化建设中,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它既关系到我国当前的发展,更关系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通常是指大气、水、海洋、土地、草原等环境要素和自然资源的综合体。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场所,也是支撑和维持整个生命系统的物质基础。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当人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的速度、强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增值能力即生态承载力时,就造成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等;当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超过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即环境容量时,就造成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而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这两种类型的环境问题又常常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产生复合效应,从而对环境资源、人体健康、经济发展造成更大危害。

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存在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如何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为标志,表明人们已经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建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环境是发展的自身要素之一。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其实质在于限制、调整人类的各种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在环境资源可以承受的基础上,并促使其充分、持久地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环境问题,但反过来又可以为环境资源的保护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动力等方面的支持,增强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是实现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而环境问题的解决,又可以为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生存环境。可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追求实现的最基本目标之一,也是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宏观标准之一。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抉择。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一些地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克服资源短缺的瓶颈,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矛盾和问题,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生产率。要积极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要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积极建设节水型社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保护矿产资源,做好国土资源工作。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一些地方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相当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重大污染事故不断发生,环境保护仍然没有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局面。必须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要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学会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进行合理的功能区划。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重点要抓好水污染防治,保障城乡饮用水源安全;加快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加快土壤污染治理,保障食品安全。加强建设项目和有关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坚决防止产生新的污染。加快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提高环境监管执法能力,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增强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

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妥善处理短期的、局部的发展损害长远的、全局的发展的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包括要保护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日益丰富的物质产品,还要逐步提高生活质量,而环境质量是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在我国具有客观必然性,在具体组织实施时,必须在正确原则指导下进行,如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等。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为后十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篇2: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学号:20101020214x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发展迅猛,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然而与此同时,能源发展与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成为中国实现社会整体稳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高度重视和尽快解决的瓶颈问题。论文对能源-经济、能源-环境、能源-经济-环境关系、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字

能源与环境;能源与社会;节能减排

正文

前言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是经济、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人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实现人类与自然的良性循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美好自然保障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工业经济迅猛发展,能源问题日益凸显。能源匮乏,使用率低下,技术滞后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如何突破能源瓶颈,实现传统能源的合理利用与新能源开发并举,使得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共进,不断推进技术研发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面对新世纪,如何保持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1.我国能源概况

我国能源资源总量名列世界前列,其中谁能和煤炭较为丰富,蕴藏量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三位,但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很低。中国能源资源的地区分布,总体说来是北多南少、西富东贫。能源品种的地区分布是:煤大多在北方地区,油气在西部地区,水能多集中在西南地区;而中国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的地区却多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我国的能源构成可总结为以下五句话:我国是以煤炭为主的产能大国;人均能源耗能不多;能源分布不均匀;能源利用率低;能源资源地区分布远离经济发达地区。2.能源与环境

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与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密不可分,每一次对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近200年来,建立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基础上的能源体系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能源开发利用工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随着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增长而日益严峻。同样,能源开发仍然是未来生态影响和环境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影响区域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减少能耗成为未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最具挑战性的问题。

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中,需要将能源从初级形式转换成可以消费的高级形式,这种转变对环境产生了各方面的负面影响。多数环境污染问题与能源问题直接相关,如空气污染、水体和土壤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固体污染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的SO2、NOx、CO、碳氢化合物和烟尘等直接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经过物理过程和光化学反应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影响涉及更广的范围。能源工业产生的大量固体废物也污染大气、水和土壤。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核电站,核武器试验也是污染源。此外,与火力发电相比,核电站排放废热更严重,他将全部热能的2/3排向环境。

我国是典型的能源消费性污染,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源以煤为主的国家之一,煤烟型污染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首要因素,也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我国CO2的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因而引起国际的关注。据统计,1997年,全国SO2排放量为2370万t,烟尘排放量为1840万t,能源消费在上述两项的排放中的贡献分别为85%和70%;1995年,酸雨沉降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165亿元,占当年GDP的1.9%;空气污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成为死亡的祸首,列城市的二、三位。

能源与环境关系十分密切。能源开发利用影响环境质量,环境保护要求能源结构升级。能源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环境是影响能源决策的关键因素。经验表明,环境约束对可持续能源战略和能源供求的技术进步有决定性作用。受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求的制约,环境保护将成为中国能源长期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目前能源生产和利用技术落后,先进的环保技术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仍是中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3能源与社会发展 3.1能源利用与人类文明

人类进化发展的程序是一步不断向自然界索取能源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步都和能源的使用息息相关。回顾人类历史,可看成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能源时期,即薪柴时代、煤炭时代和石油时代。

(1)薪柴时代

薪柴是人类第一代主体能源。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是对火的利用。原始人从天然火中保存火种,以草木取暖,吃熟食,抵御猛兽侵害。利用可燃物燃烧释放出的化学能,人类加快了进化步伐,使原始人寿命更长、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更强。后来,人类掌握了取火的方法,使得人类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人类还靠人力、畜力以及来自太阳、风和水的动力从事生产活动,逐步发展了农业文明。当然,这一阶段能源的利用形式也是低级的。

(2)矿物能源时代

对矿物能源的利用,早在公元前几百年前就开始了。在中国汉朝时期,就有用煤炼铁的记载。人们用这种先进的能源开发了炼铁技术,使人类在制造工具方面又大大地前进了一步,结合纺织造纸等技术的兴起,极大促进了农业文明的发展。矿物能源的第二次大规模利用,有三个重要事件。一是蒸气机的发明与使用。蒸气机大量使用煤炭,推动各种机械做功,促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为人类跨入工业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二是石油的发现和内燃机的发明与使用,使工业生产规模极大地扩大。三是电力的出现。以大量煤炭和石油为燃料的电厂,向各个生活和生产领域提供电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活和工业生产水平,同时也促进了科技进步。19世纪末期,水利发电技术也得到应用。电能的大规模使用,促进了第二次工业文明的蓬勃发展。

(3)新能源时代 20世纪,随着矿物能源使用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人们更加重视通过不同途径寻求能源。首先是各国纷纷加大水利发电的开发力度,其次是核能的利用。利用核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大事。核能的军事利用,使人类面临着毁灭的潜在危险。核能的和平利用,使人类找到了一种潜力巨大的能源。这一时期人类开发利用的新能源还有太阳能、风力发电、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氢能等。其中对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的利用已经大大超越了古时候效率低下的利用形式。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能源利用和管理的效率,促进了人类文明的繁荣与发展

3.2能源与经济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它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并对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任何社会生产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能源生产要素,没有能源就不可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在现代化生产中,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是与能源密不可分的。工业中各种产品的制造都需要以能源为基础,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也是和能源消费联系在一起的,交通运输、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更是与能源分不开的。

能源是推动技术进步主要因素。翻开各国的经济发展史,任何一次重大的技术进步都是与能源的推动作用息息相关的。煤炭的使用和蒸汽动力的发明开拓了人类工业化的里程碑,同样,农业、交通和国防技术的进步都是依赖于能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使用范围的逐渐扩大,不但促进了能源行业的技术进步,而且极力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技术革新。因此,能源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能源促进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

能源是促进新产业发展的原动力。能源不仅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燃料和动力,而且能源本身的生产也促进了新产业的诞生和发展。例如,化肥、纤维、橡胶、塑料的制造以及煤炭工业和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发展不只是促进了能源工业的崛起、创造了一批新兴产业,同时也为其他产业的改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与能源息息相关。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能源需求总量、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三个方面。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对能源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能源品种的需求方面。虽然在短期内无法改变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但是煤炭消费比重将会有降低的趋势,而石油、天然气则会相应提高,同时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力度也会不断加大,整个社会正在迈进清洁型、环境友好型的能源发展之路。

综上所述,经济和能源发展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一方面,经济发展是以能源为基础的,能源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能源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能源特别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要依靠经济的有力支持。

3.3能源与生活

能源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生产离不开能源,生活同样离不开能源,而且生活水平越高,对能源的依赖性就越大。火的利用首先也是从生活利用开始的。从此,生活水平的提高就与能源联系在一起了,这不仅在于能源促进生产发展为生活提高创造了日益增多的物质产品,而且依赖于民用能源的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民用能源既包括炊事、取暖、卫生等家庭用能,也包括交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公共事业用能。所以,民用能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制约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节能减排与能效管理

节能减排、能效管理,应是企业一以贯之的目标,同时也是一个渐进的目标。而要实现目标,途径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大体可归为三大途径。

一是结构性节能减排。指通过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来达到节能减排目的。这也是从根本上实现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目标的途径。从企业角度看,结构性节能减排可重点从3个方面下功夫:第一,关注政策变化,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以及地方政府的部署,限时关闭和淘汰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和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和技术,投资开发低能耗、低污染的项目;第二,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力度,产学研相结合实现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治理工业污染,全面推进清洁生产;第三,因地制宜开发和应用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减少传统化石能源消耗,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

二是工程性节能减排。指通过建设具有节能减排作用的工程项目,或引进清洁生产的工程项目,或精心组织的综合性节能减排工程项目,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项目建设坚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把好选址关,以实现企业节能减排,也可纳入工程性节能减排的范畴。近年来,地方政府实施的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电机改造、锅炉的“煤改气”等重点工程,就属于工程性节能减排。重庆能源集团规划建设的15项重点项目,如永荣建新公司的热电联产工程,南桐矿业公司的特种水泥,燃气集团的联供,松藻的瓦斯液化项目、风排瓦斯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必产生节能减排效应,也属于工程性节能减排。

三是管理性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一个管理过程。从这个角度看,所有的节能减排手段都可归为管理性节能减排。但狭义而言,管理性节能减排特指通过加强管理,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管理性节能减排,主要包括这样几个层次:第一,结合企业特点,选取国际和国内的先进标杆企业,积极开展节能减排主要指标对标活动,找出差距,完善管理;第二,加强能源计量,不断完善企业节能减排的组织体系、监测体系、统计分析和规章制度,开展工序能耗或产品能耗限额考核和奖惩,推行能源审计,确保节能减排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篇3: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法律关系———政府与高校和谐互动的基石

所谓法律关系, 是指《宪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确定的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法律关系是政府与高校关系的基石, 它确定了高校具有特殊的法人地位。1986年《民法通则》确立了高校在民法上的法人地位;1995年《教育法》和1998年《高等教育法》, 确认了高校不仅是一个具有独立民事主体资格的法人, 而且在民事活动之外的教学、科研以及师生管理等领域也具有独立的主体资格, 是行政法 (公法) 上的特别法人。高校在性质上虽是公法人, 但它与国家行政机关等公法人不完全相同。它最大的特点是:脱离行政机关一般的行政职能, 只从事向特定公众提供高等教育的公务, 并独立负担实施这一公务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与教师、学生之间不是普通的行政关系, 而是特殊的行政关系。高校是公法人中的特别法人, 政府也是公法人, 但二者不完全是行政隶属关系, 而是一种外部行政法律关系, 大学保持了一定的独立、自主、自治特色。

《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务院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 管理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和国务院授权管理的高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 管理由国务院确定的主要为全国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 负责有关的高等教育工作。”以上规定确认了政府是高校的依法监管机关, 有权在法律范围内对高校进行监管。首先, 政府监管的事务范围必须由法律规定, 政府在法律规定的事务范围内进行监管, 法律规定范围之外的监管是无依据的。其次, 政府监管的方式也须由法律进行规定。如政府对高校不遵守法规、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 可以直接采取措施要求改正, 或者通过其他机关要求高校改变。再次, 法律规定高校的某些重大决策需经政府的审批, 审批本身就是一种监管的方式。我国政府对高校进行法律监管的内容, 在《高等教育法》做了明确规定, 但监管的方式, 《高等教育法》基本上没有涉及, 需要加以完善。

在政府与高校履行法律关系过程中, 有两个问题备受关注, 需要认真处理好。这两个问题就是教育投入和教师工资水平。相关法规对教育投入有明确规定和要求。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至20世纪末达到4%”, 此后《教育法》也做了相应规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 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切实保证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 (即“三个增长”) 。此后《教育法》又以法律形式将“三个增长”固定下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切实有效地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 是教育发展所必要的物质保证, 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落到实处的重要标志, 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教师法》规定,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199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指出, 各地应当按照国家规定, 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确定当地教师平均工资水平高于当地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幅度及保障措施。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重申,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上述关于教师工资水平的法律规定, 体现了党和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要求和对教师地位的尊重。随着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公务员和教师工资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依据法律规定, 科学处理好二者工资水平关系, 是吸引社会最优秀的人当教师, 促进教育发展, 推进社会和谐, 处理好政府与高校关系的重要方面。

二、行政关系———政府与高校和谐互动的保障

所谓行政关系, 是指国家、地方政府在法规、制度、政策层面确立的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当代高校系统, 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的子系统。这个子系统本身的存在, 越来越直接地依赖于社会母系统提供的资源, 依赖于政府在各种社会子系统之间的协调以保证教育资源供应的正常化和丰富性。否则, 高校就难以生存, 也无法发展。正是由于这种依赖性的增加, 政府就很自然地被推到高校与社会关系的协调者及其保护者的位置上。政府的作用是高等学校正常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外部因素。另外, 在高校对社会的依赖性日益增加的同时, 社会对高校的需求期待也越来越大了。它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直接的社区服务, 全方位地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进步。既然社会荣衰、国力强弱、国家安危全都与之相关, 那么其活动原则必须符合国家需要和广泛接受的社会标准。显而易见, 在当代, 无论从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还是从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说, 政府都应该承担起管理高校的责任。

政府如何发挥自己作用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呢?计划经济时代, 政府一般通过强制性方式管理高校。当前, 政府与高校的行政关系, 表现为政府为达成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目标, 在法律或法律原则范围内, 运用指导、鼓励、建议、劝告、说服、教育及指引等方式进行管理, 使高校同意或自愿接受政府的意图并付诸实践的关系。政府与高校的行政关系, 不是在高校内部的运作过程和环节上, 更不是在高校内部的日常事务上, 而要在高校系统内外部的宏观关系上, 在高等教育事业的方向和质量标准上;此外, 它也不能依靠长官意志和行政命令, 而要运用制度规范、规划、拨款、评估等手段。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规划与立法。政府通过制订宏观的规划以及有关的法案、制度, 协调、指导高校发展, 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平衡、相适应;并确保高等教育事业在社会中应有之地位, 保护高校的权益不受其他社会部门的侵害。在这方面, 加强制度建设, 用制度规范、指导高校行为是政府的主要工作。第二, 拨款与筹款。政府要设法保证高校办学经费在政府预算中的应有比例, 设法不断开拓高校向社会筹集办学经费的渠道, 解决高校在财政上的后顾之忧, 并通过拨款体现政府对高校的导向。第三, 评估与监督。政府应成为高校办学方向和办学水平的权威性评估机构, 对高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质量进行制度化的监督和引导;同时政府应组织各种社会力量对高校进行多方面的评估, 促进社会评估机制的建立。第四, 制订各级各类高校的设置基准, 审批新建高校。第五, 制定高校干部任免标准, 作为高校选聘院校长的主要依据, 并据此对高校领导进行考核、调配。第六, 规范、指导在制度范围内高校的其他事务。

政府与高校的这种行政关系, 也必然要求政府实行权力下放, 使政府从原先的无限管理转变为有限管理, 该放的放、该收的收、该转的转。即凡必须下放给高校的职能要坚决下放;将必须由政府管理和约束的职能加以上收并严格管理;将一部分不需政府承担而又不应放给高校的职能进行转移, 或“外移”给教育中介机构或“平移”给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政府与高校的行政关系, 是介于法律关系以及高校自主权限之间的一种关系模式, 处理好这种关系, 是政府与高校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三、服务关系———政府与高校和谐互动的核心

所谓服务关系, 是指高校依法自主办学与政府指导、服务高校自主办学关系的简称。计划经济时期, 高校与政府的关系只有一种, 就是行政隶属关系。这种关系, 政府管得过细、也难以管好, 不利于调动高校自身的积极性。高校办学自主权是市场经济体制下,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问题, 是实现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对高校实施法律约束、行政指导与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是对立统一的。明确政府与高校的法律与行政关系, 目的在于合理调整与界定二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以便为高校恰当地行使办学自主权留有一定空间。

《高等教育法》规定了我国高校享有八个方面的办学自主权, 即民事权、招生权、学科专业设置权、教学权、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权、国际交流合作权、机构设置和人事权、财产管理和使用权。在落实办学自主权方面, 政府主要是营造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外部环境。一是, 要加快自身的改革进程, 逐步变成教育发展的宏观指导者, 教育法规缺陷的纠正者, 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促进者, 学校与社会关系的协调者。二是, 要扩大市场参与、培育竞争机制, 从行政激励转向竞争激励, 从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三是, 在政府与高校之间建立中介组织, 广泛吸引各界人士参与教育决策, 推动教育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使之成为联系政府和高校的桥梁和纽带以及“缓冲器”, 同时将政府从日常的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 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实现宏观调控上, 转移到培育高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上。

对于高校而言, 首先, 要端正对办学自主权的认识。要消除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就是要争取实现“大学自治”、就是扩大校长自主权等错误认识。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不等于是扩大校长自主权。高校办学自主权反映了高校与外部的关系, 即高校与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校长自主权则反映了高校内部的关系, 即校长和党委、教职工代表大会等之间的关系。虽然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变化必然地影响到校长自主权的一些变化, 但二者是截然不同的。其次, 高校要加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 通过自身的努力, 扩大办学实力、增强办学能力、提升办学水平, 做到“自为”与“自律”。“自为”要求高校必须转变“等、靠、要”观念, 突破传统的管理框架, 确立新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将办学模式从“管理”向“经营”转化, 拓展资源渠道并合理使用教育资源,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从而促进高校可持续的发展。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加强“自律”, 有助于加强程序控制和规范管理, 有助于强化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 更好地行使教育法律、法规赋予高校的权利和履行自身应有的义务, 不断提高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 也为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阜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安徽阜阳236041)

参考文献

[1]吴志宏, 冯大鸣, 周嘉方.新编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马和民, 何芳.市场化与自主办学:高等教育变革的两翼[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07) .

[5]邬大光, 胡赤弟.教育产权的产生、运行与大学组织[J].教育与经济, 2005 (02) .

篇4: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版权保护;全民阅读;关系

关于事物间关系的探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所有存在物都是一定关系下的存在物,存在物只有在一定关系中才可以描述其存在及其存在的意义。”版权保护和全民阅读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两个重要课题。从历史源头上看,二者关系紧密,在以平面媒体为主的时代,版权保护的物质载体和全民阅读的物质载体高度重合——主要是书报刊等出版物。就现实作用而言,二者协同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版权保护和全民阅读以精神产品为纽带,通过不同的方式促进文化建设、服务社会民众、传承人类文明。对这样两个现实事物,基于社会发展视阈,运用哲学辩证思维,厘清其逻辑关系,既是理论建设的需要,有利于从相关性视角更好地把握二者的特点和功能,也是推进实践的要求,有利于从协同角度更好地发挥二者的社会作用。

如何认识版权保护与全民阅读的关系?其内涵如何?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物质世界的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而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那么,版权保护与全民阅读,最基本的关系就是这种关联性。而我们探讨的根本,则是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其关联性的内涵和表现进行梳理和归纳。我们认为,作为实践范畴的事物,版权保护与全民阅读关系的主要类型为同一性、互动性和矛盾性。

一、版权保护与全民阅读的同一性关系

所谓同一性,主要指版权保护与全民阅读的内在一致性、趋同性,两者相互贯通、相互融合。

首先,从内在属性上讲,二者以精神文化活动为根本。版权保护的核心在于保护“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权利”,进而鼓励人们从事精神生产、创造精神成果。离开了精神成果,版权就无从谈起,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现实中,版权保护的各种人身权、财产权,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核心还是对合法精神文化活动的保护。而全民阅读,从国际上看,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读书日,而在我国,则是为了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战略举措。全民阅读的核心是读书,进行文化接受与传播,而非一般文化商品的消费。特别是在依托载体层面,版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对出版物相关责任人权利的保护,而全民阅读的重点是倡导全社会读书,以图书等出版物为重点进行阅读,构建“书香社会”。

其次,从目标导向上看,二者最主要的作用是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成果创作与传播的根本保障,版权保护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确保了现代社会中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和壮大。版权法专家郑成思曾言:“在静电复印、网络和数字技术如此发达的现代,没有版权必然会妨碍精神成果的创作与传播。”而全民阅读,作为一种集体文化行为,旨在倡导文化建设、提高全民素质、优化社会风尚。在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上,全民阅读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被写入会议报告。并且,在现代社会,版权保护与全民阅读也成为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手段。版权保护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种文化资源保护,“建立著作权保护制度,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还有利于减少对外国作品的依赖和减少智力资源的外流。”对于全民阅读来说,则是通过强化知识、文化的传承传播,一方面反击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对公众精神文化空间的挤占,另一方面提高全民文化认知、开发和创新的能力,进而实现主动、积极的文化安全。

第三,从实施主体上说,二者都具有强烈的行政色彩。版权保护作为一种利益保护手段,原初是由版权相关权利人提出,但是真正成为一种社会机制,则有赖于政府力量。现代版权制度的滥觞,是18世纪初英国颁布的《安娜女王法令》。同样,现代的版权保护体系,最主要的是由世界各国政府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构建的制度体系。特别是在我国,版权保护当前是行政和法制手段并重,行政力量相对较强。全民阅读的提出,是将个体的、自发的文化行为上升为集体的、自觉的社会行动。除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世界非政府组织提倡,许多国家更是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加以推动。比如美国的《卓越阅读法》、韩国的《读书振兴法》、日本的《关于推进儿童读书活动的法律》等。我国也在着手制定《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每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各地政府大力开展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推动公共文化建设。

二、版权保护与全民阅读的互动性关系

所谓互动性,主要指版权保护与全民阅读交互作用,互为条件、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首先,版权保护为全民阅读提供了基础与保障。作为以保障精神产品权利人利益为主要内容的版权保护,经过300多年的发展,既是世界公认的基本人身权利的保护,也是普遍认可的知识产权的保护。版权保护最重要的两大作用,一是保护作者,尊重其劳动价值和权利地位,鼓励其从事精神生产活动,二是保护作品,确保其在合乎社会制度体系的范畴内使用,不致被不当使用,损失其价值。这样,版权保护以强有力的约束手段,一方面保证了大量的精神文化作品源源不断地流向市场,使全民阅读有书可读,并且,由于版权保护而使精神劳动者获得经济和精神利益的现实,也有益于更多人自觉而理性地投身阅读,另—方面,也保证了精神劳动者理性而自觉地投身精神生产活动,从根本上满足持续不断、丰富多样的阅读需求。而且版权保护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保护健康合法的精神产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全民阅读的作品环境。

第二,全民閱读为版权保护提供了动力和支撑。版权保护的要义不在于精神产品相关权利不受侵害,而是使精神产品价值通过合法的途径得到最大化的体现。而全民阅读,既是一种文化行为,也是一种经济行为。大量的阅读活动必然带来大量的阅读消费。“提倡全民阅读,推动了书籍阅读在公民精神生活中的普及程度,就是在扩展出版业的产品市场”,也就真正彰显了现代版权制度的作用。并且,一个社会越重视阅读,人们也就越重视精神劳动价值,也就有可能有更强的版权保护意识。更重要的是,全民阅读能够有力地提升公众文化素养,从源头上提高精神劳动者的技能和水平,有利于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精神劳动者,使版权保护的对象不断丰富扩充——毫无疑问,没有源源不断的精神产品,版权保护也就失去了意义。

nlc202309051245

第三,全民阅读与版权保护相得益彰,促进文化建设。应该说,全民阅读和版权保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作用体现在文化建设方面,但是二者的实践特点又有所差别。相对而言,全民阅读是一种主动性、扩张性活动,它以积极的方式推动人们从事阅读文化活动,版权保护则是一种消极性、约束性活动,它以限制的方式规范制约人们的文化接受活动。相对来说,全民阅读强调实践活动的利己性以及集体意义,重在繁荣发展文化,版权保护重视实践活动的无害性以及长远意义,重在保护扶持文化。从现实情况看,二者在许多国家都处于一种并行不悖、平行发展的状态——重视阅读的国家,往往也相对重视版权,比如美国、英国等。这既表明二者内在的关联性,也说明在实践上对文化建设以至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版权保护与全民阅读的矛盾性关系

所谓矛盾性关系,主要指版权保护与全民阅读相互排斥、互相限制,在现实中存在着冲突性、对抗性的一面。

首先是版权保护的限制性对全民阅读的约束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产品的商品化必然带来文化阅读行为的市场化——阅读过程必然伴随经济学上的价值让渡过程。也就是说,满足社会的阅读需求,内在地包含了利益的获得,而进行阅读的过程,自然有经济利益上的付出。版权保护的显性结果之一是杜绝不符合市场交易原则的阅读行为或改编、编译等再创作活动,毋庸置疑,这也会把有强烈阅读需求而无经济实力的阅读者排除在外。所以,现实中可能会出现版权保护对全民阅读产生阻碍作用的状况,比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弱势群体当中。即使不考虑经济水平差异,过于严格的版权保护制度也可能会伤害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影响阅读消费行为选择。蔡翔教授等人提出,版权制度对文化产业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会“减少社会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影响文化产品的供给”,并且提出了版权保护强度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负相关性的概念。

第二,全民阅读的不可控性对版权保护的破坏性。全民阅读的内涵是提倡全社会的民众进行大规模的自觉的阅读,这必然伴随阅读行为的遍及化、便捷化和便利化,由此而来的可能是版权利益的减损。因此,那些或真或伪以服务大众阅读、促进文化传播为宗旨的个人和集体行为,很可能会和版权保护的理念与规则相违逆。比如私人复制,或许有利于更好地让更多的人阅读作品,但是在英国等版权制度严格的国家,这却是被禁止的行为。再比如IT巨头们的数字图书馆行为,的确能够推动阅读和文化的普及,但是在版权保护方面,却很少能够提出合理的实现模式。更为典型的是传播技术的发展与版权制度的完善。回顾历史,每每信息传播技术获得大发展,人们有了更加高效而实惠的阅读工具,版权保护的范围也就会迅即扩大、方式也就会不断丰富,极力限制人们利用新技术对精神文化产品进行不当使用——似乎传播技术的发展给版权保护带来更多的是挑战和考验。

第三,版权保护与全民阅读工作方式的差异性导致现实冲突。在现实工作层面,版权保护往往侧重于行政管理、司法保护,更多的力量投入在对重要的市场交易平台和内容传播平台的监管,更多地关注如何通过健全制度体系、打击非法活动保障合法利益,较多重视法治公平、规范合理,较少关注人文关怀、精神需求;全民阅读一般注重公共利益、文化服务,更多的力量用于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公共阅读服务的提供,更多用一种人文性、服务性的方式驱动公众的内在自觉,较多关注文明传承、文化自觉,较少关注利益平衡、社会公正。因此,在工作出发点和措施落脚点上,两者难免各自为政,甚至抵牾、冲突。比如,版权保护以法制为依据,全民阅读以文化为重心,设计工作载体、制定工作方案,往往有较大的差异性。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是,虽然集中的全民阅读活动和版权宣传活动均设立在每年的4月份,但是在彼此的融合合作上,卻一直没有明显的突破。

总体上看,作为两种事物,版权保护与全民阅读紧密相关、密切相连,不论是基于版权保护还是全民阅读工作本身出发,抑或从文化建设、社会发展的大局着眼,都需要重视二者的相关性联系,强调平衡性和协同性,正如有的学者提出的,“就版权制度与相关政策的协调性而言,版权保护只是实现精确政策目标的‘钝器’,因此只有把版权制度与其他政策结合起来,相关政策建议才有可行的依据。”而这,也是我们讨论二者关系的意义所在。

篇5: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和谐社会”应当包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和谐三个方面, 而在这三方面中,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健康、稳定而平衡的生态环境,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为此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 就需要特别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 环境伦理的突出功能正在于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 促进人们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

一、具有独立性的环境伦理问题

许多专家从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强调环境保护的伦理价值。这一主张着眼于环保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指出了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然而, 尽管这一视角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 但它显然不是思考环境伦理问题的合理途径。因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固然是保障经济福利的根本, 但经济福利不能涵盖社会文明和人文价值的核心问题。在此思路的指导下, 我们可以合理地寻问, 如果环保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不相关,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 是否依然存在环保必要性的问题? 显然, 从把环保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工具性手段的角度是无法回答这一问题的。总之, 仅仅从这一视点来思考问题, 很容易忽视环保及解决环境伦理问题的更基本的追求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 自然环境历史延续性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的重要性;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必要性;维护人类共同的自然环境的价值;为后代保留资源的义务等等。在这些价值目标中, 有些是与经济发展的问题不相干甚至是冲突的。也就是说, 我们需要为环境伦理提供更一般和普遍的价值基础, 才不至于孤立地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角度来思考环境伦理问题。

当然, 强调环境伦理问题的独立性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反过来无视环保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 成为环保的激进主义者。因为他们时常采取极端的行为, 无视人类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经济福利的重要价值, 特别是无视解决现实环保问题所需要付出的经济和社会代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发展的贡献。

总之, 经济至上论者无视环境伦理问题的独立性和环保激进主义者的立场都是偏激的态度。鉴于这种偏颇, 有识之士进一步提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把环保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一并包含其中, 来讨论二者关系,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但是, 仔细考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容, 我们可以认识到, 虽然环境伦理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二者都包含在这一广阔的视野中, 但正因为其视野的广阔和总体框架的抽象性, 二者的复杂关系并没有也不可能得到适切的关注和深入的探讨。因此, 仍然需要具体探讨环境伦理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环境保护的复杂性以及涉及的伦理问题

环保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性问题, 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不仅根源于人们同时追求经济福利和环保之间存在着冲突的可能性, 并且在解决该问题时受制于社会和经济等发展状况的综合制约。具体而言,环境问题的出现主要根源于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活动, 由于人类过度消耗自然资源而产生工业污染并逐渐升级, 造成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并危及人类的生态环境、健康以及人文生态环境等等, 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切和深刻的伦理思考。当人们意识到环境被破坏并严重威胁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自身健康以及人文生态文明等价值时, 环保问题已经处于十分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诸种利益交织和不同价值观分歧的背景中。因此, 尽管国际上已经开始试图协调共同行动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环保问题,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总体而言, 解决这一复杂的问题仍然需要全人类共同的不懈努力。

当今, 人们之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更加重视环保问题, 并且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国策的高度上加以考虑, 是希望藉此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即在人们思考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时, 环保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但是, 无论是考察经济可持续发展还是环保问题, 都涉及到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究竟是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还是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是人类整体的环境保护, 还是一国一个地区的环境保护? 在伦理责任上, 必须取得全人类的共识。因此, 原则上我们只能关注前者。如此一来, 必然涉及到一个关键的问题, 即如果我们关于环保伦理责任的问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全人类的, 那么, 这样的伦理责任的落实就明显是软弱的;而如果涉及到一个具体国家或地区的问题, 那么, 考虑环保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就是势利的。这是处理环境伦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真正的复杂性与难点所在。

三、对当今自然资源的伦理思考

环境伦理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予以同步的考虑,二者是并列的关系, 可以思考其平衡和互动, 但不可偏废。

思考环境伦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时, 首要的问题是需要重视有关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伦理责任。当我们思考自然资源问题时, 其伦理意义主要体现在: 第一, 对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保护。第二, 对自然资源的平等使用;第三, 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有些学者在思考环保伦理问题时, 曾经尝试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思想资源。但是, 他们往往找错了对象, 把传统哲学中重视天人合一和万物一体的思想误认为是环保意义上的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却忽视了有关合理利用资源方面的思想。事实上, 先秦哲学家孟子在构思他的社会经济基础理论时, 就曾经说过要保证利用自然资源的合理化, 强调重视对资源的可持续使用价值。他说: “数罟不入汚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

用也。”(《孟子· 梁惠王上》)当然, 这一思想也是比较朴素直观的, 与我们今天探讨资源伦理的观念有一定的差距。

由于许多自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资源, 人类对这些资源拥有平等的使用权利,因此, 国际社会需要通过合作来保障这些自然资源使用上的平等以及有效利用。即使这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公共财产, 也面临着管理和平等使用权的问题。此外, 有些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有些虽是可再生资源, 但如果不合理地消耗这些资源, 会造成资源的枯竭。因此, 我们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面临保护自然资源的责任。现有的科技工艺水平以及管理水平, 对许多自然资源的利用往往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 破坏人文生态环境、生活环境以及带来经济负效应。

由以上两方面的分析, 可知自然资源伦理不仅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关, 也与人文价值密切相关。仅仅考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不够的。

但是, 我们可以首先考虑在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尽量保护环境的问题。一般而言, 当我们思考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时, “合理利用资源”与“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两个方面都一起凸显出来。当然, 这两方面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显然是不同的。前者主要涉及到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利用资源所带来的其他不利影响, 而直接消除、降低污染和开发生产可再生性能源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则包含更积极的意义, 可以说, 它是解决自然资源有限性以及消除利用自然资源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的有效途径。从这一意义上说, 科技创新的正面价值更突出。但是,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 科技创新涉及到现有资源的分布使用状况, 配置资源时的长期短期行为以及开发节能技术和环保型新能源的成本代价等因素。因此, 它实际上受制于使用资源行为、产业政策以及资源伦理观等等的制约。显然, 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比单纯追求经济

目标更合理的行为, 但仍然不是保护环境和落实环境伦理责任的最有效的途径。事实上, 当我们思考二者的关系时, 应该重点考虑二者之间的和谐与矛盾。而要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首先确立一个基本的价值标准, 以此作为分析问题的参照系。

四、关于落实环境责任的途径

基于以上分析, 本人主张确立这样一个基本的价值标准: 人类必须共同承担环保的伦理责任, 通过采取协调行动来承担道义和经济责任;在国家或地区, 重点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保的和谐互动, 采取直接的法律、行政手段和经济管理手段保护环境来体现环境伦理责任。就是说, 在人类共同生存于有限资源的地球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形成环保的共识, 在国际视野中采取政府和民间协调行动和共同承担责任的途径保护共有的环境。而在主权国家和政治上的自治区域等范围内, 则采取直接的手段首先消除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破坏环境的因素。就是说, 从人类的责任上来寻求伦理共识;在具体政治经济区域则侧重于首先消除妨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破坏环境的因素。

在这里需要加以强调的是, 既然我们同时追求经济福利和重视环境价值, 在环保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问题上, 二者是并列关系, 不可偏废。当我们一般分析环境伦理时, 不必受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制约, 更不能仅仅把环保视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工具。但是, 我们可以站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定立场上采取措施保护环境。这里所说的一定立场, 就是强调首先消除妨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但不必由此赞同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引发的无视环保的另一面。例如, 国家为了总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而关闭污染严重的工厂, 是值得赞许的;但是, 如果为了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可能引起破坏环境特别是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环境等等, 则需要对伦理价值和经济福利进行有效的讨论和合理的评估。

在此, 想特别加以强调的是, 尽管环境伦理具有独立的价值, 但并非是空谈的对象。因为我们保护环境的任务不是处于起始阶段, 而是处于危机阶段, 并且环保需要付出各种相应的代价, 因此, 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某些必要的具体措施来改进环保效果, 以落实伦理责任。例如, 可以通过政策性补贴以鼓励人们开发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在不能一下子解决污染问题的情况下, 采取发放污染排放许可证, 使企业减少污染, 以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等产业政策。

篇6: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作者:陆天宇

南京林业大学 110408114

[摘要]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人类有着直接利用、间接和潜在的价值,对保持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的作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近些年来,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生物多样性在持续的锐减,走可持续发展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前进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保护措施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充满辩证关系,是矛盾统一体。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员,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础,人类又有义务和责任保护好生物多样性,人类的发展为生物多样性的保存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条件。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的生存环境所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它包括以下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它决定其他两个层次的生物多样性,也即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的基础。

物种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物种的多样化及其变化,包括一定区域内生物系的状况、形成、演化、分布格局及其维持机制等。

生物系统多样性是指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动态方面的变化。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由于在地球上不同的生态地理环境中,太阳辐射、降水、氧分压、蒸发强度等因素存在差异,导致会发育出不同的生态系统:如冻原、北方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高山草原和荒漠等。

分析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目前我国的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砍伐树木、物种的入侵、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过度开垦、环境污染、偷猎走私、过度捕捞、城市化发展以及旅游的影响。

我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采取的措施:

1、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开展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遗产地保护最为有效的途径。自然保护区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减少旱涝灾害、调节气候、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演化等重要功能,在维护和优化生态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完善法规。完善法规是做好自然保护区工作的基础。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先后颁布了《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 1

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与自然保护区相关的法律。“十二五”乃至较长的时间内,我国还要制定《自然保护区法》、《生物安全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生态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继国务院1994 年发布《自然保护区条例》以来,各有关部门相继制定各类自然保护区的政策、规划。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密切相关。首先,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其次,生物多样性还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次,生物多样性在大气层成分、地球表面温度、地表沉积层权化还原电位以及PH值等方面的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有益于珍稀濒危物种的保存。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便永远不可能再生。今天仍生存在我们地球上的物种,尤其是那些处于灭绝边缘的濒危物种,一旦消失了,那么人类将永远丧失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保护濒危物种,对于人类后代和科学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人类在与自然环境之间不断作用、不断协调的过程中发展的。19世纪以来,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急剧减少,人类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面临巨大的危机,生物的再生能力受到了限制和破坏,人类频频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后代生存也受到严重威胁。为了寻求环境和自然资源可承受的、生态和经济可协调的长期发展模式,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提出了一份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个概念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环境学家等从各自的领域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意义与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许多生物工作者赞同将可持续发展看作是“一种特别从环境和自然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的观点。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繁衍,生物资源是保证。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主要物质基础。它的根本保证依赖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早在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就指出:维持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支持系统,保护基因多样性和可持续的利用物种和资源就是可持续性需要。概括说来就是“和谐的生态就是良好的经济”。

为可持续发展,人类应树立适度发展的思想,建立适当妥协的行为模式,培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众意识。人类提出“征服自然”的口号,以地球主宰者的身份,肆意地改造自然、无度地消耗自然资源。追求极度的物质文明。为了保证当代人的发展不致危及后代人的发展,应树立适度发展的思想来调节自己的行为。适度发展的思想就是要人类克服过分膨胀的物欲,满足自身需求的并最大程度地适应自然的状态。在适度发展思想的前提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才可能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才可以实现。

所以只有人民齐动员,共同奋斗,才能保护好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有义务和责任保护好生物多样性,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条件。人类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参考文献: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论坛论文

齐百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李渭华浅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系甘肃· 天水

裴军立谈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河南省登封市直二初中

篇7: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论文

当前,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于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作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尤其是对于我国来说,在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实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能够实现人与资源之间的协调,还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环境保护效率的提升,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政策。

一、我国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已经是改善了部分地区的环境状况,但是整体的环境状况还是处于一种恶化的状态,并且这种状态还在持续的恶化当中。同时,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大气污染问题

在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中表现最为明显,居民感受最为强烈的就是大气污染问题,特别是空气质量较差,大气污染严重,对于居民的身体健康也是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造成我国大气污染严重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汽车尾气、煤炭的燃烧以及其他污染气体的过量排放造成。有数据表明,我国的酸雨出现频率不断提升,我国已经成为酸雨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的雾霾问题已经逐步扩散,不仅是我国的北方地区遭受雾霾的影响,南方部分地区以及一些中西部地区也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雾霾问题。

(二)水资源问题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水资源的短缺、污染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已经在部分地区出现了用水困难的问题。虽然经过我国“南水北调”、“西水东调”的战略性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种情况,但是我国工业污染和废水处理的有效性较低,造成我国水资源仍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严重的威胁到了我国城乡居民生活的引水质量和数量。

在我国的环境污染中,还存在土地恶化问题,植被覆盖率不高的问题以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对于我国人民的生活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问题,急需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才能造福子孙后代,实现我国的健康发展。

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一)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通过在我国实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能够使得能源、水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合理利用,不仅是能够避免资源浪费的问题,还能够在有效利用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的目的,这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现在实行的资源有偿利用的政策,但是并不意味着资源能够随意使用,或者是过度使用,应该在秉持适量的基础上进行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状况

人们总是要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才能够生存、发展,在每天的生活中需要从外界摄取一定量的能量、空气以及水分等,一旦这些物质受到了污染,人们在日积月累的摄取中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就会产生一定的威胁,也是对于社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实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能够从源头上改善这些问题,降低出现这些问题的可能性,才能保证人们在的身体健康,才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做出相应的贡献。

(三)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现在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生物生存的自然空间,导致现有的生态系统出现了紊乱,物种的消失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证生态系统永续利用的基础,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在现在的情况下,物种进化的速度缓慢,但是消失的速度却远远地快于其进化的水平。实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尽可能的保护物种多样性资源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资源,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不仅是具有生态学中的实际意义,还具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重要内涵。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在于环境保护

在人类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于自然环境的认识水平不断提升,对于自然的改造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技的`发展在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预估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于人们的进一步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环境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础,一切社会活动都有赖于环境的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采取环境保护政策能够为人们的进一步发展做铺垫,因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并且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环境保护,因此,不能单独的看待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需要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环境保护的实质在于促进可持续发展

实施环境保护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这各过程中人们对于社会、自然资源以及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的水平不断上升,并且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环境保护的实质就是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具体来看,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对于资源、环境的利用趋于合理化,并在此基础上保护了可再生资源的再生能力,并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程度进行限制,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如此,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给与人们健康生活的保证,对于国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现。

结论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环境保护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预期目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又反过来促进了环境保护水平的提升,因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两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实践中,在我国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外,我国的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程中,应该着力解决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环境保护的实施能够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出版,.

[2] 范永坤,石晶.浅析当前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J].统计与管理,(5):84-85.

篇8: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社会和谐与社会发展

1. 社会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方式。

社会和谐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它蕴涵含着人们的憧憬与希望,它并不是海市蜃楼,让人遥不可及,而是通过我们努力,真切的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具体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当前的社会与之仍有较大差距,不和谐的因素还很多,从不和谐的社会过渡到和谐社会必然存在着一个发展过程,而且是一个良性的发展过程,它必须合理的解释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了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在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为社会发展提供理念和思路,可以说,科学发展的目的就是减少矛盾,使社会和谐。

2. 社会和谐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单纯的GDP增长一定能带来稳定和和谐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如果GDP的增长是靠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过度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一旦资源短缺,结果不堪设想,只有合理地发展才能持久和和谐。发展不能失去方向,从建立新中国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段时间,中国的社会发展一度失去重心和方向。“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文化大革命”让中国遭受了重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上毫无生气,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很低,社会存在各种不和谐的因素。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发展的重心由搞政治革命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磨炼和积累,对于社会发展的方向,中国共产党经过反复的思索,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远大理想,为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则是社会科学发展的标靶。只要方向正确,社会发展必然一步一步地造就良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状态,同时这种过程中的和谐关系又是社会发展的保护伞和强心针,保障和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

二、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

1. 社会和谐是平衡社会矛盾的必然结果。

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社会矛盾亦然。历史已经证明,在经历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社会主义社会仍在存在着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而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导致当前社会不和谐的状态,因此要求我们合理地解决社会矛盾,创造和谐。可是一种矛盾的解决可能同时产生新的社会矛盾。因为当前的社会矛盾大多是物质利益矛盾,矛盾的解决意味着一个或者多个利益群体的利益受损,由此新的社会矛盾又会产生。社会矛盾的处理应该重在平衡矛盾而不是使矛盾消失,当然矛盾也不可能消失。就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一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体现为从基本适应到相互排斥再到基本适应的反复过程。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用智慧通过不断地实践发展了生产力,这种不断进步的生产力要求改进或变革生产关系,从而更快地发展。但是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确定下来很难更改。

2. 社会矛盾是建立社会和谐的本质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纲领指引下,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取得了骄傲的成绩,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改善。但是,种种的喜悦正面临着挑战。由于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导致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不断分化调整,不同的思想观念相互碰撞。进而引起各个领域中的具体矛盾。经济领域中,地区间、城乡间、行业间贫富差距现象始终没有彻底扭转,以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为例:“按行业细分的职工年平均劳动报酬,2006年仍以证券业为最高,达8.67万元,比上年增长54%;其次是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和航空业,分别为6.32万元、6.11万元,航空业6.01万元;在4万元以上的有其他金融活动业5.62万元,烟草制造业4.61万元;最低的是林业职工,只有8 220元,比上年增长13%。最高与最低的行业收入差距由上年的7.5倍扩大为2006年的10.6倍,比上年扩大了3.1倍,比1978年的1.3倍扩大了9.3倍。若包括高收入行业的奖金和工资外收入,则行业差距更巨大。”[2]政治领域中存在着大量的干群矛盾和腐败问题;文化领域中,中西方文化,市场经济观念与传统经济观念之间矛盾激荡;社会生活领域中,就业问题、医疗问题、教育问题、社会保障等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社会矛盾问题凸显,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增多,给国家的团结和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三、社会发展与社会矛盾

1. 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基本矛盾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矛盾产生、变化、发展的中枢。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它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上层建筑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它与中国的经济基础也是基本适应的,所以说,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中国是基本适应条件下的非对抗性矛盾。基本矛盾的运动和发展并不是自发的,人在其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在利益的趋势下,人们调节矛盾、化解矛盾,矛盾的运动发展过程中,人也随之发展进步,社会自然而然地就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趋势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3]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实际上就是五对矛盾,科学发展观就是围绕这五对矛盾展开,而且解决矛盾的方法就蕴藏在矛盾自身当中。

2. 社会发展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途径。

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总结了中国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后,得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结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完成这个根本任务,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的各种工作都应该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因为生产力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4]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当前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多地反映在物质利益方面,贫富差距、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问题一直没有根本解决的原因就是中国的物质文化水平还很有限,当然,这与我国经济基础差、底子薄、人口众多等客观原因也有很大关系。物质上的匮乏是其他东西不能弥补的,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把蛋糕做大,手里面的东西多了,才有底气去处理社会矛盾,才有解决社会矛盾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网,2007-10.

[2]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40-341.

[3]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1.

上一篇:无雪的日子下一篇:后羿射日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