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力资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2024-05-13

江苏人力资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共8篇)

篇1:江苏人力资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物种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以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近年来,由于受栖息空间的限制,盐城沿海滩涂越冬丹顶鹤在人工湿地中的分布数量已超过总数的`一半.依据滩涂湿地特性,规划实施人工湿地生态经济系统,可以协调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有效保护丹顶鹤等珍禽及生物的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保护共同战略.

作 者:邓锦东 吕士成  作者单位:邓锦东(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盐城,224333)

吕士成(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 “”(14) 分类号:X176 关键词:物种保护   地区经济   协调发展   人工湿地   丹顶鹤   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篇2:江苏人力资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江苏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动态关系研究

研究了1990-,江苏省工业废气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该省工业废气排放量在波动中平缓增长,排放强度不断下降.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模拟了1990-20工业废气排放量和人均GDP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江苏省工业废气排放量与人均GDP关系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位于“N”型曲线的左侧,目前该省刚刚跨过第一个拐点(人均GDP 31 550元),进入曲线的`右半部分,说明该省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将逐渐趋于改善.

作 者:高蓓蕾 GAO Bei-lei 作者单位: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南京,210036刊 名:污染防治技术英文刊名: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年,卷(期):22(6)分类号:X196 F061.2关键词:江苏省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

篇3:江苏人力资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建港兴城, 以港兴城, 港为城用, 港以城兴, 港城相长, 衰荣共济”, 这是世界范围内港口城市发展演变的普遍规律。它一方面揭示了港城关系的变迁过程, 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港城关系相互作用的机理。港口的发展将促进依托港口的城市的发展, 反过来, 城市的繁荣也将促进依赖城市的港口的繁荣, 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纵观世界和中国港口城市的发展, 港口与城市的界面是一个不断变迁的区域。港城关系的发育和发展可大体归纳为五个阶段:①港城关系初级阶段;②港口城市膨胀阶段;③ 港城进一步分离阶段;④港口撤离阶段;⑤滨水区域重新开发的阶段。五个阶段总体上体现出合一分一合的螺旋上升式发展过程。其中第二到第四个发展阶段, 是港城关系分离、恶化的时期, 尤其到了第四个发展阶段, 港口同城市的相互关系因所谓港口撤离会出现日益淡薄的症状, 港口与城市的发展往往不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需要在以后的发展阶段加以弥合。

2.南通港城发展现状

2.1 南通港口发展现状

南通港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境内, 地处长江下游河口段北岸, 是长江干流最邻近海域的一个河口港、我国内河第二大港、沿海十大港口之一。港口地处在海、江、河交汇处, 水上集疏运系统非常优越。港区在公路方面与宁通、通盐等高速及204、328等国道相接, 铁路则与东西向的宁启、南北向的新长铁路相通, 空中兴东机场也开辟的若干国内航班, 加上苏通大桥等过江通道, 南通港陆上、空中的集疏运条件正不断得到改善。南通港作为长江下游重要对外贸易口岸的战略地位已日趋明确, 是矿石、钢材、化学品、粮食等重要物资和进口商品的中转港。

南通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国家主枢纽港,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的主要成员, 现与世界上75个国家和地区的312个港口通航。南通港岸线资源丰富, 建港条件良好。江海岸线绵延450公里, 其中江岸166公里, 可建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岸线33.6公里;沿海岸线203公里, 可建5-1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海港泊位干线40多公里。至2007年底, 南通港共有各类泊位93个 (含非生产性泊位数) , 其中万吨级以上47个, 5万吨级以上25个, 港口综合通过能力6575万吨。随着对外开放、地区经济和港口建设的飞速发展, 港口吞吐也实现了实质性的飞跃:1985年突破1000万吨, 1998年突破2000万吨大关, 2006年突破亿吨。

2.2 南通市发展现状

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东部, 东濒黄海, 西接泰州, 南倚长江, 北靠盐城, 隔江与上海、苏州两市相望, 是我国沿海开放的14个港口城市之一。全市陆地面积8001平方公里, 毗邻海域约1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766万, 市区面积355平方公里, 市区人口87万。在江苏沿江八市之中, 南通是近年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在长江以北地区, 南通是岸线资源最丰富, 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2003年全市GDP突破千亿元大关, 2005年GDP在200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 达1472.08亿元, 2008年GDP达2510.13亿元, 实现进出口总值166.88亿美元, 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第4。

近年来, 南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在全国“综合实力100强”、“投资环境50优”的城市行列中位次不断前移。纺织服装、机械船舶、食品饲料、建筑是南通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 近年来电子信息、精细化工、新材料、船舶制造等先导产业和新医药、环保、海洋等新兴产业发展较快, 为南通市经济增加了新的活力, 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3.南通港城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3.1 市区规模偏小、布局分散, 港区建设分散、岸线利用集约程度低

作为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南通, 其城市发展中确有许多特性可言, 其中较为突出的一点是“市区规模偏小、布局分散”。目前, 海安、如皋、如东 (简称北三县) 经济发展在全市相对滞后于通州、海门、启东 (简称南三县) 。南通市域与市区呈现出“强区域, 弱中心”的发展态势, 这不仅影响到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影响了港区建设和岸线的集约利用。南通港长江岸线规划布局8港区, 6个位于南通市区沿江, 其中天生、南通、任港、狼山4港区均位于老城区, 即港闸区和主城崇川区。“一港十区”的布局某种程度上是对市区分散布局的被动适应, 显得过于复杂、分散。这样不仅不利于港口的集中开发、建设、管理, 而且造成港区建设紊乱、岸线利用集约程度低。

3.2 传统产业与港口经济发展不适应

纺织服装、机械船舶、食品饲料、建筑是南通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 南通长期以轻纺工业为主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第一产业比重偏高, 工业化进程相对较慢, 高新科技产业比重偏低, 开放型经济结构布局不尽合理。第二产业结构较轻, 关联度较低, 适合港口大进大出的钢铁、有色冶金、石化等重工业有待发展。第三产业多为传统服务业, 与港口经济紧密相关的现代物流业不够发达。

3.3 港口发展相对滞后, 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

近年来, 虽然南通港货物吞吐数量突飞猛进, 但质量不高, 港口吞吐的结构不合理, 能体现港口现代物流功能且更易服务于直接腹地的集装箱货物吞吐增长缓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①港口发展的功能定位有所欠缺。长期以来, 南通城市发展没能充分利用港口而疏于对港口经济的培育, 港口发展过于热衷中转业务而游离于城市发展之外;②港口自身在规模、泊位等级、装备和管理上的不适应。主要表现为:小型泊位多, 大型泊位少;专用泊位多, 公用泊位少;件杂货、散货泊位多, 集装箱泊位少;沿江港区发展较快, 沿海港区发展缓慢;铁路集疏运发展滞后;港口装备陈旧、数量不足;先进管理理念欠缺、管理手段落后。

宁波与南通同为长江三角洲的沿海城市, 在1984年, 南通额工农业总产值为53.22亿元, 宁波为42.55亿元, 分别排名“上海经济区”的第五位和第七位, 两市港口的吞吐量分别为808万吨和371万吨。而在短短24年后, 宁波将南通远远甩到身后。2008年宁波港口吞吐量超3.6亿吨, 仅次于上海港, 居我国大陆港口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83.6万TEU, 位于全国第四位。同年, 南通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4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完成45万TEU。宁波在2008年的GDP为3964.1亿元, 人均GDP近10000美元。南通市2008年的GDP为2510.13亿元, 人均GDP 5000多美元。宁波在起点基础尚低于南通的情况下超越南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宁波凭借北仑深水海港的起步, 激活了自身巨大的发展潜能。因此, 南通要崛起, 港口开发必须先行。

4.南通港城协调发展的途径

4.1 加快中心城市建设, 节约利用岸线资源

积极进行主城区东扩, 发展主城区商务、金融、文化、旅游、休闲功能, 提升城市服务业质量水平, 增强主城区吸引力, 另外要加快新城区建设步伐。在港区建设方面, 要尽快推进天生港区与南通港区间、富民港区与江海港区间岸线资源的整合、重组工作。坚决贯彻“深水深用, 浅水浅用”的原则, 科学配置、集约利用岸线资源。

4.2 大力发展临港工业, 优化产业结构

要依托深水大港开发的优势, 重点发展电力能源、冶金、石油化工等大吞吐、高耗水产业和石油、天然气储备;形成江苏沿海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能源储备基地。同时, 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港口和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建设服务于长三角及苏北、辐射长江中下游、沟通南北、连接海内外的长三角北翼现代物流中心。

4.3 调整港口泊位结构, 加大集装箱运输发展力度

加强区域港口联合, 利用沿海的洋口港的航道优越条件, 早日建成深水港区, 使其成为上海航运中心北翼与南翼宁波港相对应的深水大港, 积极发展港口集装箱运输;同时, 加快老港区岸线整合, 加大对公用泊位、集装箱泊位的建设投入, 提升长江港区码头泊位等级, 促进集装箱货物吞吐快速增长。

4.4 树立“港城相依、联动发展”的港城一体化思想

南通市和南通港正处于战略调整的关键时期, 港城互动发展要坚持全面协调、整体推进的战略, 港城互为依托, 相互促进, 才能实现港城经济的大发展。一方面, 南通港要积极主动地担负起与当地经济协调发展的重任;另一方面, 南通市应积极支持港口建设, 创造良好的港口发展外部环境。同时, 港口的发展规划要与南通市的整体发展规划结合起来, 港城互动, 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施伯香.重新认识南通港[J].中国水运, 2004, (2) .

[2]王海平.港口发展战略与规划[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3]南通市人民政府.2008年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09.

[4]叶立新.新形势下南通港发展战略[J].经济地理, 2006, (12) .

[5]丁国良, 杨峰.南通洋口港的区位优势[J].经济与贸易, 科协论坛.2007, (9) .

篇4:江苏人力资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关键词:教育人力资本;区域经济;eviews;促进效应

中图分类号:F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2-0033-04

作者简介:蒋倩倩(1991-),女,安徽淮南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本管理。

Abstract: Educational human capital is the core human capital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ccumulation of national human capital,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s and in promoting the 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soft power. In this paper , the method of eviews is used for empirical analysis and the VAR model is constructe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educational human capital to the economic growth in Anhui is found to be 45.61%.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has been the mutually promoting effect between educational human capital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Key words:educational human capital; regional economy; eviews; promoting effect

近年来,全球经济结构、增长方式、供需关系和市场结构调整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国际经济增长乏力,外部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各种不利因素将逐渐被释放[1]。我国经济震荡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背景下,创新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核心驱动力,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最具创新活力的创新要素,已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人力资本存量同时呈现自东向西递减趋势,安徽省地理位置居中,近年来经济与科技发展态势良好,这与安徽省重视发展教育、培育高素质人才密切相关。与此同时,安徽省经济与科技发展中存在诸如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不够、高等教育人力资源供给不足、科技经费配置结构不合理等问题[2]。

文献研究表明专家学者越来越关注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贡献的研究。本文以安徽省为例,运用eviews8.0验证教育人力资本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区域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提供参考依据。

一、教育人力资本概况

(一)教育人力资本指标选取

教育人力资本的投资主体除个人外,还包括企业和政府的培训与投入,因此,在研究中测算人力资本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3]。以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为研究对象,根据学历指数法,界定各年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存量指标,用CH表示。

(二)教育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社会发展进程中,教育人力资本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人力资本。首先,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素质高,提升劳动者整体质量,迎合社会发展需要[4];其次,高等教育人力资本能够促进科学发展、技术进步、提高创新能力;此外,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能够优化组合生产要素,降低投入产出比,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5]。

(三)安徽省人力资本现状分析

依据中国统计信息网和中国统计年鉴,收集整理出2000~2014年间安徽省各年经济产出(GDP)、劳动力人数(L)、高校毕业生数量(CH)及各年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水平(SH)=CH/L(见表1)。

二、实证分析

(一)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存量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作用

1.平稳性检验。为判定序列GDP和LN的稳定性,先分别取其对数,记为LNCH和LNGDP,再进行ADF检验,根据回归方程

Δyt=β1yt-1+β2Δyt-1+β3Δyt-2+β4+β5t+ετ,测算出时间序列LNCH具有稳定性,但时间序列LNGDP不平稳,一阶差分仍不平稳,直至二阶差分才稳定。因此,LNCH和LNGDP均符合协整检验条件。具体检验结果如表2:

2.协整检验。由表3可知变量LNGDP和LNCH最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说明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存量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证明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来研究教育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可行性[6]。

由上述模型发现ecm的系数值为-0.128 403<0,属于反向修正,说明短期内经济增长若偏离轨道,会用-0.128403 的调整力度进行修正。

4.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eviews8.0对序列LNGDP和LNCH做Granger因果检验(见表4),结果表明:置信度99%的基础上,认为LNCH能影响LNGD;置信度95%的基础上,认为LNGDP能影响LNCH。由此可见安徽省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互相影响。

(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水平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作用

1.协整检验。由表2知序列LNGDP和LNSH均具有稳定性,可进行协整检验,运用eviews8.0分析,得协整方程:

分析发现ecm的系数值为-0.115 045<0,属于反向修正,说明短期内经济增长若偏离轨道,会用-0.115 045 的调整力度进行修正。

3.VAR估计。

(1)图1显示安徽省经济增长受其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水平的冲击,反应强烈,提高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水平,该省经济发展将得到较大促进。图2显示前四期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水平受GDP的冲击,反应波动较大,然后反应逐渐趋于平缓且越来越强烈。

(2)运用方差分解法得知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水平对安徽省GDP增加的影响稳定持续增大,贡献率最高可达45.61%,进一步验证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水平对安徽GDP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假设,具体如图3。

五、结论及建议

首先运用eviews方法分别对LNCH和LNSH与安徽省GDP增长的关系做ADF检验、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得知LNCH和LNSH均与LNGDP相互影响;然后,再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进行VAR估计,分析发现LNGDP对LNCH和LNSH的冲击响应强烈;最后,为了观察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水平波动对经济增长变化的贡献程度,对LNSH进行方差分解分析[7],得到贡献率测算结果。图3分十个阶段反映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水平对安徽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初期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少,对经济的贡献率很小,但随着时间推移及对高等教育的重视,贡献率逐渐增大,发展到第十期,已增至45.61%。

综合上述实证研究,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和安徽省GDP之间存在持续稳定相互促进的作用关系,即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的提高能加快安徽经济增长步伐,同样,该省经济发展也能加大教育及科研投资,从而提升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为更好更快地发展经济,笔者认为重视高等教育发展,构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十分必要。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省高等学府在办学规模和质量上差距甚大,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大学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学校质量直接决定学生质量。该省近期调整产业结构,以“三二一”配置为主,能够迎合新型产业结构的高素质人才暂缺,而高等学府能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撑。此外,重视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同时,要明确本地区人力资本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合理确定人口规模,避免投资不够或投资浪费现象,从源头控制投资风险[8]。

参考文献:

[1] 何刚,朱艳娜,杨军,等.基于SEM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影响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9-13.

[2] 沈吉英,楼菁华.浙江省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今日科技,2013(3)72-74.

[3] 胡宏兵.教育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基于抽样面板因果检验方法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14(10)49-59.

[4] 张丽君.浙江省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与产业转型升级互动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3.

[5] 陈旭方.电力多经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管理与风险分析[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硕士论文,2011.

[6] 张根明,陈才,曹裕,等.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3)137-141.

[7] 刘帅,钱士茹.创新型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1(2)85-89.

篇5: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

但是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农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要想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就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大力支持。

本文以我国农业科技的现状为出发点,着重探析了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科学技术应用,以及强化农业科技应用的相关策略,以求为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指导,为相关决策者提供依据。

关键词:农业科技;经济发展;现状;应用;策略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比起发达国家,我国农业还相对薄弱。

因此,为了彻底改革传统农业,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就必须实行科技兴农,依靠农业科技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依靠农业科技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不只是理论口号,更是重要的现实问题。

分析我国目前农业科技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找到问题所在,才能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各个击破,进而实现科技兴农的目标。

一、农业科技的特征分析

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在农业经济系统中,农业科技已成为其内生变量。

从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的测度(1980年-)结果可知:在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中,农业科技的贡献高达33.41%,由此可知,科技已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1]。

在的中央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了,科技是实现农业稳定、持续发展,确保农产品长期、有效的供给的根本出路,它决定着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其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基础性、公共性,并在农业科技投入中,强调了政府的主导地位[2]。

从文件中可以看出,社会性、基础性、公共性是农业科技的三大基本特征。

二、我国农业科技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主要包括了栽培技术、农作物品种、作物减产防止、植物生物技术、农田灌溉、农业机械化、畜牧业生物技术等。

与国外农业科技相比较,我国的农业科技还较为弱势,下面就着重从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作物减产防止、植物生物技术、农田灌溉、农业机械化方面阐述了我国农业科技的现状。

(一)农作物品种及栽培技术的研究

虽然我国的农作物品种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在遗传资源(也称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方面还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距离,比如保存遗传资源的生物技术、新种质的人工创造、抗性基因的利用和发掘等;在品种资源和资源鉴定方面,工作体系还有待完善;与发达国家的良种繁育制度、体系相比,还需要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目前,少耕、免耕理论是全球土壤肥料研究领域中影响最为广泛的理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还尚未成熟,施肥方法较为落后。

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表明,在肥料利用率方面,一些先进国家能保持在50%以上,而我国仅能保持在30%到40%之间[2]。

(二)作物减产防止科技和植物生物技术科技

在害虫-天敌的生化、生理机制,害虫-寄主的植物关系,昆虫行为机制等方面的科技研究都较为滞后,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3]。

并且在农产品保鲜、储藏、运输、加工技术、加工设施等方面也较为落后。

在植物生物技术方面,国外已实现了产业化,其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包括了:微生物农药;农用诊断试剂(如苏芸金杆菌);细胞、组织培养产业(如荔枝、草莓、花卉等的脱毒苗和试管苗);单细胞蛋白;生物技术农产品;人工种子;人工胚芽等等。

而我国在这方面预期还有很大差距。

(三)农田灌溉与农业机械化

在农田灌溉方面,世界很多国家(如英国、奥地利、瑞典、法国等)的喷灌面积已超过了80%(《中国农业统计资料》)[2]。

而我国的农田灌溉,从性能、材料到自动化程度,都还与世界先进水平有着很大差距,其中,自动控制设备的差距更为明显。

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应用率还是比较高的,在机耕、机播、机收方面都已达到了70%以上(《中国农业统计资料》)[2]。

而世界发达国家则已全面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三、强化农业科技应用的策略

(一)强化农业科技的配套服务

自然环境、人类社会、生物的相互交织组成了复杂的农业系统。

它不仅受到各种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如土壤、地貌、水、气候等)和生产条件(如役畜、劳力、人口、农机具等)的限制,还会受到种子、农机、水保、水利、农技各行业的分割[4]。

但是长期以来各有关部门都甚少来往,缺乏沟通交流,从而阻碍了配套技术、综合技术的发展。

生产实践表明,相关学科部门之间存在着依存性、制约性。

因此必须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强化农业科技的配套服务,具体说来就是要加强种子、农机、水保、水利、农技各学科的`横向联合[5]。

该联合包括了部门联合和技术联合,并且应该是有机、紧密的联合,而非机械、松散的堆放。

实现专业的并轨联合,是发展综合配套的技术要求,也是农业生产实践的客观要求。

(二)集中、统一使用科技成果

将农田系统的单项成果和增产措施进行集中、统一的运用。

将其应用于某一区域,依据该区域耕地的普查资料,进行合理的耕作、播种和管理,从而建立起该区域的增长模式,并以模式对区域种植进行指导、规范。

农业科技成果的集中、统一使用的组织形式和理想载体是——农田系统综合试验示范[4]。

(三)加强农业科技应用的管理

通过农田系统综合档案库的建立,加强农业科技应用的科学管理。

选择出各专业中的、优秀的增产措施和单项成果,综合考虑作物品种、地理条件、作物性状、配套可能等方面因素,在进行综合试验后,选择出协调效益高、配套性能好的增长网络,并进行数据处理,定量、定性地加以分析,整理形成增长模型,再将其存储到综合档案库中,从而对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四)加强农业科技的研究 首先,要充分重视农业科技的应用研究,要尽力解决各种战略性、关键性的技术难题,尤其是严重影响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问题;其次,要搞好基础性工作,做好基础研究,奠定农业科技发展的基础;再次,要尽快实现农业高新技术,如核技术、遥感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的产业化,建立起高新技术的农业企业;最后,在即将到来的16亿人口的压力下,要做好技术储备、超前研究[6]。

(五)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系统

农业信息系统的健全,让生产单位对农业技术信息的了解与获取更容易,也让科研单位能更方便、及时地掌握生产实践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有助于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切实实现科学研究面向生产[3]。

农业信息系统是由由信息层、处理层和应用层所构成,信息层主要包含了各种农业影响因素的统计信息,如植物信息、气象信息、播种量检测等,处理层主要包括了数据库、模型库等,农业信息系统的具体构成。

(六)大力改进农业科技体制

首先,要对专业机构进行优化,加强产前、产后的科技支持,从而科学、合理地配置农业生产各环节(产后、产中、产前)的科技力量;其次,要对科研机构的布局进行优化,将以行政区域设置农业科研机构的格局,逐步转变为以生态类型区域来设置的科学研究组织体系;最后,开放、扩大科研组织,引入更多高水平科技人才,吸收国外的先进农业技术经验,引进先进设施、先进设备和资金。

参考文献:

[1]杨勇.农业科技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9(39):9-11.

[2]杨传喜,张俊飚,赵可等.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1(03):113-118.

[3]柯炳生.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2011(23):1-1.

[4]谭本忠.加强“农、科、教”结合 探索都市农业科技创新模式[J].世纪行,2011(09):21-21.

[5]彭建雄,梁容.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的思路与方法——以江油市九岭镇农业科技园区规划设计为例[J].重庆建筑,,9(01):24-27.

篇6:江苏人力资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地球只有一个,资源、环境极其宝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报复我们。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资源并重,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机制,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著名环保人士梁从诫曾说:“中国有十三亿人口,每个人浪费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大得惊人。同样地,如果每个人节约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相当可观。”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破坏环境有罪的观念,坚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如果每个人都树立起节约和环保的意识,我们节省下来的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成果会十分可观。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立足我国国情的两项基本国策。我国的资源蕴藏量和国土面积分别居世界各国的第四与第三位,从总量上看,“地大物博”是称得上的,但从人均指标看却恰恰相反。以人均国土而积看,我国为0.8公顷/人,只及世界人均值的29 %;人均耕地

0.11公顷/人,只及世界人均值的40%;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按45种主要矿产资源计算的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具体就石油、天然气、铁矿、铜矿、铝土矿而言,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只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1%、4.5%、42%、18%和 7.3%。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环境容量也远低于世界平均值;与此同时,我国按国内生产总值、按工业增加值计算的单位产出的资源占用量和消耗量、污染物排放量却远高于发达国家。显然,日前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难以为继的。

为了可持续的发展,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之路,就是理所当然、势所必然的选择。人均资源占有量低,能耗、物耗高,这“一低一高使我国发展经济所需的许多重要矿产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攀高。据有关部门顶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52%,锰、钢、铅、锌的进口依存度将分别达到38%、82%、52%和69%。同时,在矿产进口谈判中我方尚未真正掌握话语权,在进口价格年年攀升(如进口铁矿石价格2005年比上年上涨 19 %,2006年继续同比上涨30%左右)。进口原料上涨导致的工业成本上升,降低了我国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一系列重要矿产品大量依靠进口更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因此,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增长力方式转变和提高增长质量与效益的切入点和抓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工作的开展,需从国家、城市和区域、企业与社区三个层而同时推进,城市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城市-方面要贯彻国家的两项基本国策,落实上级政府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的任务与要求;同时要结合市情,制定规划,将节约和环保同城市社会发展各相关方面紧密结合,融入到城市发展、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日常工作,组织全市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与全体市民具体实施。

统筹系统规划的重要性源于资源节约与环保工作的广覆盖、高渗透与大跨度的特点。首先要抓好城市规划这个”龙头“,以前瞻的眼光,科学确定城市规模与总体布局,使其与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地质构造等自然承载力相匹配,充分体现”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同时加强规划管理,将国家有关节地、节能、节水……等要求与重点推广的举措纳入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真正发挥规划的引导、调控功能,决不能听任中外开发商牵着鼻子走,造成重大、甚至难以挽回的损害与浪费。从覆盖面看,它贯穿生产、建设、运输与流通,直至最终消费各环节;从节约对象看,它涉及到土地、水、能源、各种原材料等等;从工作环节看,包括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贯彻落实,技术支撑与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各种有代表性的示范工程和相关的制度建设(如能效标识制度、节能降耗产品认证制度,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工艺、技术与设备的强制性淘汰制度)等等。

篇7: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梁晓龙 汤嘉辉 雷晓东 李媛媛

摘要:本文分析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时通过环境破坏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的调查,总结出应该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关键字:环境保护

经济可持续发展

自1978年以来,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总政策。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一场根本性的转变,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可比价格计算,1980—1990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9.0%和8.7%,中国的国民经济实力有了显著提高,中国经济已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主要表现在: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取得较好收成,多数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增产,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增强了农村的经济实力,农村市场日趋活跃,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建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生产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工业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已进入世界前列;国家重点建设得到加强,建成了一批关系到今后发展能力的骨干项目,包括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对外开放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77万亿元,粮食产量达到4.67亿吨,油料产量达到2244万吨,肉类总产量5000万吨,水产品2525万吨,乡镇企业实现产值达3.9万亿元;原煤产量达12.92亿吨,原油1.49亿吨,天然气176亿立方米,钢9297万吨,化肥2587万吨,汽车150万辆;进出口总额达到2808.5亿美元。

然而,在这一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在生态环境上同样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主要表现在:

1.人口的过快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同时也给中国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带来压力。据研究,中国土地资源的最大生产能力可承载最大人口数为16亿人,而中国目前的总人口已超过12亿人,在严格的人口控制之下,人口数量仍将增长,估计最高人口数可达15—16亿人。

2.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短缺的挑战。中国自然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人均拥有量很低。中国是人均耕地拥有量很少的国家,许多重要资源如淡水、森林、矿产等的人均拥有量也很低,大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此外,由于经济技术水平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破坏和浪费严重。

3.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一方面是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另一方面是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消费方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森林减少、水土流失、沙漠化等问题日显突出。如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83万平方公里,严重退化草地面积达7300万公顷

4.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由于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中国的大气污染一直随经济的发展而增加,特别是在大城市和工矿区,大气总悬浮微粒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相当严重。与此同时,由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导致的水体污染也十分严重,固体废物污染也由于排放量的日益增多而日趋严重。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崛起,在创造大量经济效益的同时,由于装备简陋、工艺落后,污染型乡镇企业已成为重要的污染源。

首先详述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的来源,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一)、大气环境污染

1.中国的大气环境污染一直以煤烟型为主,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大气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在1999年联合国公布的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中,中国占了7个,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太原市,而太原正是典型的煤炭主产区。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目前已有62.3%的城市环境SO2年平均浓度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超过了三级标准。-些大城市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疏浓度已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标准的2~5倍;

2.酸雨、二氧化硫和烟尘危害最为严重,污染程度逐年加重。我国的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和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其中心区域酸雨年均pH值低于4.0,酸雨出现频率在80%以上.西南地区以南充、宜宾、重庆和遵义等城市为中心的酸雨区,近年来有所缓解,但仅次于华中地区,其中心地区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地区以南至厦门的沿海地区,该区域酸雨污染程度较弱,但分布范围较广;华南地区的重污染城市降水年均pH值在4.5~5.0之间,中心区域酸雨出现频率在60%~90%范围;广西地区的酸雨污染较普遍,大部分地区酸雨出现频率在30%以上。长江以北地区以二氧化硫和烟尘污染为主。目前酸雨波及的面积达100多万乎方公里,年均降水pH值低于5.6的区域占全国面积的40%。长期的酸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加速土壤酸化过程。

3.由于生态环境恶化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北部地区出现的强灾害性天气即沙尘暴越来越多。强沙尘暴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蓄伤亡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

1993年5月5日,发生在甘肃省金昌、威武、民勤、白银等地市的强沙尘暴天气,受灾农田253.55万亩,损失树木4.28万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36亿元,死亡50人,重伤153人。2000年4月12日,永昌、金昌、威武、民勤等地市强沙尘暴天气,据不完全统计仅金昌、威武两地市直接经济损失达1534万元。

(二)、水污染状况严重

随着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严重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我国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呈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7大水系中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1、2类的占32.2%,符合3类的占28.9%,属于4、5类的占38.9%。78%的城市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由于水污染加剧了水的供需矛盾,使国民经济受到巨大的损失,同时威胁到人民的健康,人群流行病中有80%是由污染水传播的。主要湖泊富营养化严重。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较差,赤潮频繁(中国赤潮20世纪60年代以前平均每五六年发生一次,70年代每两年一次,80年代平均每年增至4次)。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

随着域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每年以10%的速率增长。不少城市由于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而受到“垃圾包围城市”的困扰。固体废物污染 种类繁多、性质复杂,污染相当严重。目前,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累计堆存量已 达59.2亿吨,占地5.5万公顷,其中占 用农田3700公顷;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 以每年6%-7%的速度增长。1993年全国 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2亿吨,2/3的 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城市生活垃圾项目完成后,每年可 增加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1600万 吨,有效地缓解生活垃圾对城镇环境污 染的压力。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和综合利 用项目完成后,每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 利用量和处置量4000万吨,可少占土地 约400亩,节省大量的建财原料,比较有效地防止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污染事 故的发生。

下面是有关环境污染损失的估算 :

世界银行1997年对中国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后指出,由于中国环境污染加剧,使得环境事故迭起,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上升:

在中国主要城市,估计每年有17.8万人因大气污染的危害而过早死亡;

来源于生活及取暖用煤和生物质燃料燃饶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每年约造成11.1万例早亡;

每年由于大气污染致病而造成的工作日损失达740万人年;

在沈阳、上海及其他一些主要城市,受调查的儿童血液中铅含量平均超过被认为对智力发展不利水平的80%左右,由于环境污染导致中国经济损失呈不断上升的态势:

1986年环境污染损失之和为381.55亿元,占GNP的6.75%;

1990年环境污染损失为367亿元左右,约占当年GNP的2.1%;

1992年公布的污染损失为1096.5亿元,占当年GNP的4.5%;

1993年的环境污染损失佑算的结果为1085.1亿元,占当年GNP的3.16%;

1997年世界银行统计,仅中国每年空经济损气和水污染造成的失高达540亿美元,算是相当于中国内内生产总值的3%~8%。

由此可见,环境破坏的日益严重已经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毫无疑问,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关。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由于采用资源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工业整体水平和质量不高,结构也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益较差,产品质量不高,实际上是在走高投入、高消耗、低收益、低产出的经济发展道路。例如,单位产值能耗中国是发达国家的3—4倍,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约30%,而工业发达国家在40%以上,矿产资源利用率只有30%。这种资源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使经济发展本身缺乏后劲。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包括: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作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发展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者,产权关系尚未理顺,政企不分问题也未彻底解决;健全、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和协调管理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特别是资金、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还刚刚起步;健全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协调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还需进一步转变,特别是计划、财政、银行等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以社会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严重制约了其他改革的顺利推进。

(2)经济发展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的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科技水平较低和支持性配套措施不力等。表现在:农业方面,农业生产布局分散,远没有达到规模经济,导致带来巨大环境代价,农产品市场不健全,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很不平衡,需要帮助落后地区的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工业方面,设备陈旧,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基础产业,特别是能源、交通、运输部门的“瓶颈”制约加剧,资金不足;第三产业方面,总体水平落后,结构配置不均衡,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方式基本上沿袭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和粗放经营的传统模式,不仅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极大损害,而且使经济增长本身难以持续。

在这种情势下,中国不能继续采用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而应当逐步走上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那么,如何正确把握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如何控制环境污染,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减少环境破坏的反作用;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就是我们通过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1. 从全局和长远讲,两者是统一的。

实践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而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但经济难以发展,即使发展了,也难以为继,后果不堪设想。环境保护可促进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因此,发展的同时强调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

2. 从局部和眼前讲,两者又有着不相统一的一面

一边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一边是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利益,会导致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如农业化肥、农药、助长剂的使用,虽然增加了农业收入但其过量使用却造成了自然生态恶化和人居环境污染,不但给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同时影响、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又如发展养殖业,可以调整农业结构,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可以丰富食品结构,但是在发展养殖业过程中,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全面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此,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破坏经济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具体地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实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使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 实现发展与环保“双赢”。

首先,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已成为保障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是一项意义重大深远的政治任务。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和解决生态问题、环境问题,要把环保和生态治理放到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相适应的位置,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同步发展。这是搞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所在。

其次,应注重经济结构调整。淘汰、关闭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和产品。同时,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低能耗、少污染的产业和产品。积极开展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重视退耕还林,大搞植树造林 实施“碧水、蓝天、绿色”工程。

"

二、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一个大产业进行经营、开发

生态和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资源。保护环境、进行生态建设并不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纯公益性事业,也不是政府和社会的包袱,而是潜在的巨大资产、资源和效益。实践证明,哪里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合理开发和经营,那里就会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环保大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技术改造,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能够有效地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例如,调整能源结构,利用再生资源,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可以形成环保产业。例如我国部分农村已实现庭院经济高效化、家居清洁温暖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沼气用于农户烧饭、取暖,沼肥用于农田,沼液经集中净化处理达标排放,实现了生态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创造新机制,注入新活力,切实加快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步伐。

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投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同样需要比现在更多的投入。政府投入主要起引导作用,而完善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包括吸引外资则是投入的大头。“十五”期间,全国污染防治的投资需求就达7000亿元 政府不可能包下来,必须创新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生态环保投入机制。

四、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典型示范,全面推进。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战略任务制定一个科学的总体规划。这个规划应有符合经济发展水平、切合实际的目标,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有明确的部门职责和监督检查制度。违背环境、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既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又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搞好总体规划,做到合理布局规划制定之后,要分步实施,并严格执行。这是确保经济、社会生态环保同步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那么应怎么规划才合理呢?

1.规划要包括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以利于从源头上把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关口。禁止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规划要求的项目上马建设。

2.规划要强调转变落后的生产方式,降低单位产值的污染产生量和资源、生态损耗量。对于造纸、水泥、医药、化工等重污染行业,浙江重视淘汰作坊式的传统工艺,通过鼓励和支持这些行业改进技术,推行清洁生产,改变工艺技术水平落后的状况,提高管理水平,大幅度降低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变传统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科学使用农药化肥等,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在降低污染的同时提高农产品质量,这对于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3.通过典型示范带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在城市、农村、企业、学校和社区、家庭,都应当注重典型示范。

4.加强协调和统一监管。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宏观性、社会性和综合性特点,必须加强组织协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五、利用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提升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总体水平。

邓小平同志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难度非常大的事业,更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既包括治理技术,又包括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要通过汲取世界生态环保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努力开发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技术,发挥后发优势,跨越“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路子。

要重视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目前国际上环境治理的成熟技术很多,但成本往往比较高,有些技术也不适合在我国运用。我们既要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更要重视我国适用技术的研制、开发和推广。如成熟的沼气、太阳能、垃圾发电和污水处理生物技术的应用等,既经济,又有效,应当积极推行。

要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管理水平。估价环境形势、确定工作目标,制定环境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都要注重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生态环境管理,要实行由单要素管理向系统管理转变;污染防治管理,要实行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大力推行污染监测自动化,生态监测遥感化,环境管理信息化,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要广泛普及生态环境科技知识,强化科技培训,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六、坚持依法治理、依法管理,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首先要有法可依。近年来,我国环境立法步伐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环境法律制度。全国人大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防沙治沙法等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法律。国务院颁布了30多件环保法规,部门规章达70多件。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起到了引导、规范、保障和促进作用,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了较好的法制环境。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采用资源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其所带来的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已经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要想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完善经济体制改革,其次要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改革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阿兰.兰德尔,《资源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9年;

篇8:江苏人力资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从1873年Bageho提出金融中介在经济运行中具有重要作用后, 开始受到国内外经济学家和学者的关注。Schum peter (1912) 认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Patriek (1966) 在研究金融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上指出有“需求追随”和“供给引导”两种模式。Goldsmith (1969) 首开实证研究的先河, 他应用35个国家103年 (1860年至1963年) 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经济增长迅速的时期总是伴随着金融的快速发展。Levine (1997) 弥补了G oldsm ith研究不足, 采样80个国家1960年至1989年数据, 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正相关。国内学者追随其后进行了研究, 如谈儒勇 (1999) 、米建国和李建伟 (2002) 、战明华 (2003) 、丁晓松 (2005) 等对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不同的时间数据和研究方法通过实证研究均表明中国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但韩廷春 (2001) 实证分析认为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极其有限。庞晓波和赵玉 (2003) 龙考察了1980年至2000年的动态数据, 发现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性较弱。姚耀军 (2004) 基于V A R模型, 利用G ranger因果检验法, 对中国农村1978年至2001年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出实证研究, 发现中国农村正规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并没有起到“供给主导”作用, 相反, 农村经济增长率是农村金融相关率的G ranger原因, 处于一个严重滞后的“需求遵从”地位。张建波、杨国颂 (2010) 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 农村经济增长却并没有对农村金融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后江苏经济不断增长, 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金融发展是重要的推动力之一。张萍、陈福中 (2009) 以金融相关比率、金融效率、股票市场发展程度和保险市场发展程度来表现金融发展, 研究了江苏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效率化及保险市场发展程度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金融相关率及股票市场发展程度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研究只是给出了协整关系, 并未进行因果分析。孙国锋、高艳春 (2007) 实证分析了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差异, 得出三大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存款余额对GDP的贡献苏北大于苏中和苏南;贷款余额对GDP的贡献顺序为苏南、苏中、苏北;投资对GDP的贡献苏南大于苏北。陆美娟、左平桂、张兵 (2009) 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江苏省13市1996至2005年农业产量与相关金融支持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实证结果表明苏南每年金融支持量的增长速度缓慢导致农业总产值总体变化不大;苏中、苏北地区因为金融支持量的增长速度相对比较显著农业总产值都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 即金融发展能促进农业产量增加。张兵、胡俊伟 (2003) 以江苏省为例, 运用金融发展的两个指标, 即货币化程度 (M2/GDP) 和证券化程度 (S/GDP) 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得出江苏省的货币化程度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 证券化程度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吴言林、陈崇 (2010) 对江苏农村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 农村金融发展衡量采用农村金融资产总额占G DP的比值表示金融资本深化率、金融资本存量占真实资本存量的百分比、非国有金融资本存量占金融资本存量的百分比 (非国家银行资金运用总额占全部金融机构的百分比) 三个指标来表示, 用江苏农村1995年至2007年的实际数据进行检验, 结果显示在江苏农村经济发展中, 农村金融深化并没有促进经济增长, 但农村人均GDP增长却是江苏农村金融深化率的Grange原因, 此外他得出, 农村内生的金融发展则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 农村GDP的增加也提高了地方内生金融的发展水平。本文认为研究存在的两个问题, 一是时间跨度为1995年至2007, 时间较短, 1986年农村信用社开始独立出来, 对农村金融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所以本文时间跨度选择1987年之后;二是非国有金融资本存量占金融资本存量的百分比根据统计年鉴所提供的机构年末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减去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再除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历年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数值而得, 这里减去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是否是农业和乡镇企业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含混不清, 其结论值得商榷。江苏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78年为105.87亿元, 2008年为3590.64亿元, 是1978年的34倍, 而江苏省2009年金融机构农村存贷款年末余额是1987年的52.4倍, 江苏农村经济在不断的增长, 江苏农村的金融也在不断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中江苏省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不起作用, 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和江苏省整体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致, 值得探究。

二、研究设计

(一) 指标选取

对于金融发展参照姚耀军 (2004) 以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结构、金融发展效率来表现。金融发展规模借鉴Goldsm ith的金融相关率概念简化为金融相关率 (RFIR) 等于农村金融总量与农村GDP的比值, 根据数据的可得性, 以金融机构中农村存贷款总和表示农村金融总量, 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数 (1978=100) 表示农村GDP。金融发展结构 (RLL) 为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农村贷款余额, 乡镇企业贷款余额来自金融机构中乡镇企业贷款年末余额, 农村贷款余额为金融机构中农业贷款年末余额与乡镇企业贷款年末余额之和。金融发展效率 (R LD) 等于农村存款余额与农村贷款余额的比值, 分别用金融机构中农村存款年末余额、贷款年末余额表示。经济增长 (RGD P) 以农村人均GDP表示, 人均GDP等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数除乡村人口数。

(二) 样本及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1986年农村信用社从农业银行独立出来后的相关统计数据。样本从1987年开始至2010年共计23年的数据。本文所用数据来自1991年至2010年各年《江苏统计年鉴》, 其中1994年数据缺失, 本文采用插值法进行处理得到该数据。实证分析中一些变量出现异方差性, 为消除变量的异方差性, 对上述变量进取对数。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 ADF检验

只有平稳序列才能进行协整检验, 为避免模型出现伪回归现象, 需要对变量先进行ADF单位根检验, 对上述四个变量进行ADF检验的结果见 (表1) 。C、T、L表示截距项、趋势项和滞后项, DLNRFIR表示LNRFIR的一阶差分, 其他变量同。从 (表1) 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经济增长 (LNRGDP) 、金融相关率 (LNRFIR) 、金融发展结构 (LNRLL) 和金融发展效率 (LNRLD) 四个变量在5%显著性水平下均为非平稳变量, 但经过差分处理后为平稳时间序列, 且都是一阶单整, 即I (1) , 所以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二) VAR模型检验

在确定变量可以进行协整检验之后, 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判断相互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Johansen协整是一种基于VAR模型的检验方法, 进行协整检验之前, 必须确定V AR模型的结构, 确定模型的滞后期, 本文根据数据的特征选择没有截距项和趋势项的V AR模型, 最优滞后期的选择如 (表2) 所示。从 (表2) 中可以看出LR、AIC和SC等5个指标均显示滞后3期为最优, 所以选择最优滞后期为3, 因VAR协整检验模型滞后期是无约束VAR模型一阶差分变量的滞后期, 所以协整检验的VAR模型滞后期为2。

(三) 协整性检验

在明确变量为同阶差分的非平稳序列, 并无确定VAR模型的结构和滞后期之后, 进行协整检验, 检验结果见 (表3) 。检验结果表明:方程在5%的显著水平下, 变量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得到长期协整关系如 (表4) 所示。根据 (表4) 标准化系数的协整方程表示为:

由协整方程 (1) 可以得出, 在1987年至2009年的样本区间内, 江苏省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相关率、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之间存在长期的关系。江苏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金融相关率存在负向关系, 与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和金融发展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

(四) Granger因果检验

在验证了经济增长、金融变量之间具有协整关系以后, 进一步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来具体考察江苏省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检验结果表明, 在最优滞后期内, 江苏农村经济增长在10%的置信水平下是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Granger原因, 在5%的置信水平下是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Granger原因, 但农村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结构和金融发展效率在10%的置信水平下都不是农村经济增长的G ranger原因。具体检验结果数据见 (表5) 。

四、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本文研究表明, 自1987年以来, 江苏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金融发展规模与经济增长成负相关, 可能是因为长期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导致农村金融规模不断扩大, 却并没有促进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结构和金融发展效率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 这表明继续加快江苏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结构状况, 对于促进江苏农村经济增长非常重要。农村经济增长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原因, 但农村金融发展不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原因, 江苏省金融发展属于“需求追随”的模式。

(二) 建议

(1) 继续推进多层次、竞争性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1986年以来, 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要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在有条件的时候推进其商业化改革, 强化其对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作用。应逐步开放农村金融市场, 鼓励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 引入竞争机制, 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结构。采取税收、补贴、市场准入等多种政策不断加强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各村镇银行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服务, 更多地引入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机构, 明确各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职责和分工, 建立充满竞争、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拓宽农村资金的来源渠道。 (2) 多品种的金融服务。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 农村的消费以及投资需求日益高涨, 农村的金融机构除了继续提供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 支持龙头企业、农副产品加工,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外, 还应因地制宜开发适应当地农村市场的金融产品, 针对农村经济增长的特点适时改变信贷模式和服务方式。如增加小额信贷的形式, 扩大小额信贷支持的范围, 开发农户联保贷款, 尝试开办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收账款、仓单等质押贷款业务等业务。另外, 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下, 金融机构应不断完善消费信贷政策, 促进加大农村消费信贷产品创新, 寻求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有效方式。

本文的研究仅限于农村正规金融, 事实上江苏省农村非正规金融具有相当规模。葛帮亮等 (2008) 调查得出2004和2005年江苏农村非正规金融中仅民间自由借贷规模较大, 江苏省银监局的调查认为, 江苏省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规模约在700亿, 且随着江苏省经济发展, 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将越来越大, 所以把农村非正规金融纳入研究范围非常必要。本文是以银行发展代表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 没有考虑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 这些因素加入之后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2]Goldsmith, Raymond, W.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New Haven, CT:YaleU·Press, 1969.

[3]Levine, Ross.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Views and Agenda, Journal of Economics Literature, 1997.

[4]米建国、李建伟:《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 《管理世界》2002年第4期。

[5]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验模型与政策分析》, 《世界经济》2001年第6期。

[6]庞晓波、赵玉龙:《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弱相关性及其启示》,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9期。

[7]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经济科学》2004年第5期。

[8]张建波、杨国颂:《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山东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9]陆美娟等:《江苏省金融支持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上一篇:美文欣赏:S小姐的情书下一篇:艾滋病检测点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