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11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嘻哈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养老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养老服务和老年人的人身密切相关,是一种人身服务。这种服务由家庭成员、社会成员等不同的服务者提供,相应形成了孝文化、照护文化。我国现有的养老服务体系是以西方经验为参照建立起来的,具有追赶型的特征。

第一篇:嘻哈文化论文范文

推动文化自觉 增强文化自信 实现文化自强

去年以来,中央就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新的重要指示。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达到了新高度,为更好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推动文化自觉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建设,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方面作用日益突出,文化产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用日益凸显的形势下,必须加大力度,推动贵州文化建设全面发展。这在全省上下已经取得共识。

近年来,按照中央精神,我省不断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对文化改革发展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明确了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指导思想、具体目标、主要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支撑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作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在明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前基本完成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各项工作任务,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全面完成各项改革任务的目标。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改革发展,去年8月份以来,省委常委会研究部署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今年3月,省委书记栗战书在“学习贯彻李长春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促进贵州文化跨越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依靠改革创新、建设文化强省、推动历史跨越”的总体思路和实施“六个一批”文化工程。6月7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为切实推动完成文化体制改革任务、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对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寄予厚望。一要在深化改革上有大进展。在省级层面组建省直广电、演艺、报业、期刊四大集团公司的基础上积极启动网站资源整合,组建企业集团公司,切实发挥骨干集团的主力军作用。同时,严格按照中央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不断深化完善改革,在推进各地综合性文化体制改革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二要在产业发展上有大步伐。要按照“十二五”时期我省文化产业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民族民间演出、民间工艺美术、会展广告等产业,壮大提升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休闲娱乐等产业,培育扶持网络、新媒体、动漫网游、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等产业。同时要扎实推进实施“百个骨干企业培育工程”、“百佳品牌培育工程”,力争到“十二五”期末,至少形成3家产值超100亿元的骨干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实现1至2家文化企业融资上市,打造一批国内知名的品牌企业。三要在项目实施上有大动作。要大力实施“百个产业项目推进工程”,推出一批影视、演艺、新闻出版、动漫等项目精品,并在招商引资上取得突破。集中力量抓好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印务传媒研发基地、贵州文化出版产业园、贵州文化广场、多彩贵州城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二、增强文化自信

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客观分析我省文化资源条件,能够大大增强文化自信。

贵州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它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1 自然地貌资源。文化旅游业是文化产业的外围层,贵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自然地貌资源。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造就了迷人的地表、地下风光,形成了贵州最具特色的自然资源,为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 历史文化资源。贵州历史源远流长,文物古迹遍及全省。目前全省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物古迹4000多处,现有各类古遗址58处,古建筑73处,岩画、石刻185处。其中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9处,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285处。另外,通过大量的考古、文献、文学形式积淀下来的地域历史文化,如夜郎文化资源等。

3 民族文化资源。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全省共有48个少数民族,世居少数民族共有17个。贵州少数民族人口数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数的比重为12,4%,居全国第3位;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为37.8%,居全国第5位。目前,贵州民族文化的生态环境在全国来说,属于保护较好的地区,各个民族表现出来的原生态文化,是贵州文化资源中最为宝贵的部分。贵州少数民族分布全省,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审视,至今还自然形成和保留着许许多多各具特色的文化圈,如清水江苗族独木龙舟文化圈、都柳江侗寨鼓楼文化圈、武陵山区傩文化圈、雷公山区苗族鼓笙文化圈、云雾山区古代乡规民约碑文化圈、乌蒙山区彝族土司庄园文化圈、大娄山区播州土司建筑文化圈、月亮山区干栏建筑文化圈、花江河谷崖书崖画文化圈、赤水河畔摩崖造像文化圈、安顺平坝屯堡文化圈、三都荔波水族墓雕文化圈、瑶麓瑶山瑶族建筑文化圈、水西地区彝文碑刻文化圈等等。民族的多样性,带来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丰富性,这一特色文化资源也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文化资源并不是产品,更不是产业。资源仅仅是可供开发,或可能具有开发潜力的物质性存在。如果要让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产业,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为静态的文化资源注入活的当代因素,让资源与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形成一种相互接纳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要正确评估贵州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的环境条件。

1 文化资源自身的资源禀赋,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的上游产品,就好比是原材料,它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将决定下游产品的丰富和多样。贵州文化资源自身的资源禀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察:(1)历史价值。贵州的民族文化资源,如宗教、礼俗、手工技艺等,是经过岁月的洗刷积淀下来的,其本身的文化涵义就较深刻,也容易被消费者接受。缺乏历史感的文化产品,容易昙花一现,也易造成产品的雷同。(2)闻名程度。资源的闻名度一是需要资源本身的含金量,二是需要外力的推介,其实这也是一个互为循环、互为促进的过程。贵州的茅台、遵义会议会址、黄果树瀑布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堪称有名,已成为贵州的标志性符号。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能力,其外在影响力和家喻户晓程度应是一个考察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文化产品的存活度。(3)独特性、稀缺程度。独特性能保持文化资源的鲜活,更能吸引大众的目光。稀缺性是资源自我生存能力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其资源更具价值。贵州的喀斯特洞穴资源、民族医药技术等都带有明显的独特性和稀缺性特征,彰显出区别于其他文化资源的个性魅力。(4)神秘色彩。带有神秘色彩的文化资源,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知欲;用其充实出来的文化产品,更具有产业发展的价值,更能激起对资源本身的探求,因而也能延伸文化产业链。贵州的夜

郎文化资源、红崖天书,就具有这种神秘性,其神秘性还包涵着不确定成分,也使得这一资源存在着开发的无穷空间。

对文化资源自身资源禀赋的考察,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个指标,但从产业开发的角度出发,这几个指标又是重要的核心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价值。

2 文化资源转化所依托的外部环境,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空气和养分。民族文化资源要想转化成经济要素,就必须选择那些符合产业开发条件的资源。除了考虑资源自身的资源禀赋外,还需要从资源生存的外部条件去衡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品的传播和消费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进行,如文化环境、城市硬件设施、流通领域的各个环节,这些都与城市化水平紧密相关。考察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就地进行产品转化的资源,也要考察当地城市发展水平状况,是否存在文化资源市场化的条件和土壤,这可以避免文化产品成为无水之鱼。如贵州《多彩贵州风》大型歌舞,如果没有现今城市化发展水平为依托,很难延续其生命力。(2)居民消费水平。根据国际经验,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已经得到满足,人民生活将向消费型转变,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文化娱乐消费将会呈现加速发展趋势。文化消费存在发展的空间,但需要有培育的过程。(3)政策环境。文化政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文化资源向产业转化的通行证之一。贵州已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纳入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并相继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振兴文化产业的意见》和《贵州省“十二五”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等一系列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4)人才要素。文化产业强调人的创造力、强调文化对经济的渗透和贡献。有了文化资源、资本资源,更需要的还是人力资源,人才要素在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将文化资源推向市场的有力助推器,是文化产业链中不可脱节的重要一环。目前贵州已开始加强文化经营人才的培养。(5)资本要素。资本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资源的挖掘都需要资金支持。文化资源的丰富和多样,吸引着资本市场的进入;资本是让固有的资源实现其市场价值的关键要素,资本与资源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资本是文化资源实现产业转化的一个手段,这一外部要素,不仅仅只依靠当地资金,还包括引进外资。(6)技术要素。文化产业必须建立在现代技术之上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我省推出的大型民族歌舞诗《多彩贵州风》,如果没有舞台的高科技设备作为辅助,就难于彰显其绚烂。(7)创意元素。文化资源要转化为产品、发展为文化产业,既要对资源禀赋进行评估,又要对资源存在的外部环境加以考察。

贵州是“文化千岛”,在资源禀赋方面占据的优势明显,尤其是在民族文化资源、喀斯特地质文化资源、特色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方面更为突出,需要着重开发以形成产业优势。

三、实现文化自强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文化自强。“自”,就是立足自己的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强”,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强大的活力创造力、强大的实力竞争力。

目前,全省许多地方都在充分利用独特的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文化资源打造知名文化品牌。

贵阳市全面完成了“十二五”期间“五个一工程”作品创作生产规划。共向省委宣传部申报了电视剧、戏剧作品等7个类别60余部作品,列入《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十二五”规划纲要》。配合中央电视台录制大型文化专题节目《欢乐中国行·魅力贵阳》。组团参加深圳2011第七届国际文化博览会,推出了一批有特色、质量高、前景好的招商引资项目:“中大国际万达影城”、“中国锦绣——生态农业旅游度假博览园”、“清镇市百花湖休闲文化创意小镇”三个项目在贵州文化产业项目推介会上成功签约合同,金额13,6亿元。

遵义市电视台、遵义市广播电台制播分离改革组建了遵义电视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和遵义广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遵义会议纪念馆、市图书馆、市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初步完成改革任务,各县、区(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已全部组建完毕,编制了《遵义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红色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涌现了一批文化民营企业。

六盘水市大力推进市文工团体制改革,再次修订完善《六盘水市文工团改革方案》,文工团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推动六盘水日报改革及与毕节日报社联办《乌蒙新报》。深化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

安顺市组团参加第七届深圳文博会、赴厦门、珠海等地招商引资,在深博会上,安顺市“大汉帝国·牂牁古城复建”、“千禧珠宝城”、“安顺市焕彩蜡染艺术团”、“普定穿洞游乐城”4个项目成功签约。深圳、厦门、福建商会等文化产业商务考察团先后到安顺市考察,一批新的项目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省十大文化产业园区之一的黔中国家屯堡生态文化城项目已进入实地测绘和设计阶段。

黔南州围绕建党九十周年,拍摄《邓恩铭》、《少年邓恩铭》、《乌卡》、《谁主沉浮,问苍茫》等影、视和纪录片。组织邀请国内知名音乐家、中央民族歌舞团有关专家到黔南采风创作,督促开展戏剧《木楼古歌》的编创,编排打造了我州大型布依族精品剧目《好花红》。

黔东南州认真组织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和“六个一批”等文化精品项目建设,积极招商引资,与北京亚环传媒等国内知名传媒公司合作拍摄电视连续剧《镇远镖局》,电影《寻找牛腿琴》、《大歌》、《黎平会议》、《二战飞虎队》和《侗族大歌实景演出》、《伟大转折从这里开始》、《大风歌》等文艺作品。

黔西南组队参加了本届中国(深圳)公交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分别对兴义市布谷鸟民族风情园、黔西南睿驰国际综艺剧场和健身会馆、万峰林自然遗产保护展示中心3个项目进行签约,签约资金7770万元。确定在黔西南完成大型连续剧《二十四道拐》和纪实报告文学《让石头开花的村庄》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

毕节地区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挂牌成立了毕节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毕节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不断深化,毕节日报宣传经营两分开改革成效明显,挂牌成立了毕节闻达报业有限责任公司。“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暑天堂”文化旅游形象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提高。毕节日报社与六盘水日报社积极尝试合办《乌蒙新报》,注册成立“贵州大乌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五古(古城、古镇、古寨、古驿道、古建筑)”、文化产业园为代表的“六个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已累计完成投资2,6亿元。

铜仁地区以精品文艺生产为重点,切实加快文

化繁荣。一是抓文艺创作生产。拟定了铜仁地区“十二五”文艺创作规划。启动了《蓝色乌江》和《周逸群》(暂名)的前期工作。2月19日,央视六频道黄金时段播出了数字电影《旷继勋蓬遂起义》,该影片获第23届全军电视剧金星奖电视电影二等奖;完成了大型电视连续剧《风雨梵净山》的后期制作、播出与光碟发行等工作。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切实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二是继续推进了全区文化体制改革。梵净山民族歌舞团整体转企,党报党刊宣传经营真正做到了分离,铜仁电台、铜仁电视台宣传经营两分开改革正在有序推进。梵净山报业有限公司、梵净山文化演艺公司、星耀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桃源音频传媒有限公司等经营性文化单位,按照转制要求,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面向市场开展经营性活动,实现了收入翻番。组团参加了在深圳举行的第七届文博会,成功签约文产项目13个,签约资金40多亿元。

省文化厅改革创新增活力,文化交流树形象。贵州文化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成立大会6月26日在贵阳隆重举行,对于推进全省文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贵州文化演艺集团的组建主要是针对省直文艺院团小、弱、散的现状,以正在实施的“贵州文化广场”项目建设为依托,以资金和业务为纽带,对已经挂牌成立的贵州省杂技团有限公司、贵州省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和即将完成转制的省北京路影剧院、省人民剧场、省朝阳影剧院、省河滨剧场、贵州民族歌舞剧院、省话剧团、省花灯剧团和中央明确保留事业体制的省黔剧团等进行资源整合,以突破省直文艺团基础设施差、人才匮乏、发展后劲不足等方面的瓶颈制约,推动全省演艺事业跨越式发展。截止2011年6月,我省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项目共计18起,168人次,涉及美国、法国、菲律宾等15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其中:出访15起,159人次;来访3起,9人次。6月21日至7月2日由谢庆生副省长率团赴法国、奥地利、意大利参加的“贵州苗族服饰展”进一步增进了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很好地展示了我省多彩文化和良好形象。在各项交流活动中,“多彩贵州风”演出团6月初赴菲律宾参加的庆祝中菲建交36周年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影响广泛。

贵州广电局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组建成立贵州广电传媒集团公司。月6月26日挂牌成立了贵州广电传媒集团公司。集团公司下辖贵州广电网络、贵州大众广播传媒、贵州电视文化传媒、贵州星空影业、贵州中广传播、贵州伊思特文化传播、家有购物等公司。集团公司的组建成立,标志着省直广播影视系统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加强合作,构筑平台,在对外文化交流、推动我省文艺“走出去”迈出新步伐。组织贵州大学合唱团、贵州师范大学合唱团、贵州民族学院合唱团三支队伍参加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评选大赛获优秀奖、土家族鼓舞《开山围猎》参加“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奖”评奖活动获金奖。启动自制剧战略。我台首部自制剧《女子炸弹部队》已制作完成,独家首轮和二轮已发行结束。《女子炸弹英雄》《张露萍》《双桥记》等多部自制剧正在筹备中,预计年底开机。

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到“十二五”期末,我省文化发展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初步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在旅游业中的贡献率大幅上升,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全省经济增长速度,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各门类传统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兴文化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以民族文化产业为龙头的特色文化产业增长强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成效明显;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优势的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企业集团,打造资产和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龙头文化企业和重点文化产业园区。

作者:吴兰书

第二篇:从孝文化到照护文化、敬老文化

摘 要:养老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养老服务和老年人的人身密切相关,是一种人身服务。这种服务由家庭成员、社会成员等不同的服务者提供,相应形成了孝文化、照护文化。我国现有的养老服务体系是以西方经验为参照建立起来的,具有追赶型的特征。探寻人口和老年人口大国的养老之路,需着力综合应对,着眼现代化发展,从文化建设的高度,形塑社会、行业发展环境,以照护文化的职业精神改进孝文化,用孝文化的核心“敬”形塑照护文化,创新发展新型敬老文化,积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为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之路提供文化支撑。

关键词:养老服务;非正式照料;孝文化;照护文化;敬老文化

文化植根于民族心灵深处,是最深沉的力量。提升养老服务品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形成家庭、社会、政府协同参与的老龄社会治理机制和社会氛围,文化是隐藏其后的关键因素。“未富先老”及快速老龄化国情使我国老龄化的应对之路具有追赶型特点。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均提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着力从文化层面对人口老龄化进行综合应对。与养老服务密切相关的文化形态有孝文化、照护文化和敬老文化等,三个概念各有侧重,又传承互通。着眼现代化、老龄化新时代,通过返本开新,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之路的文化支撑体系在当前急迫且有意义。

一、我国追赶型养老服务模式忽略了

其内在的文化因素

1.经济社会发展独特性决定我国养老服务模式

当前,我国推行的养老服务模式源于西方老龄化先发国家,具有追赶型特征。这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独特性决定的。

一是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独特性。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比较迟。但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发展速度快,用了不到18年的时间完成了人口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发达国家的这种转变则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如瑞士用时40年,英国用时80年。①这意味着我们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西方社会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构筑起来的包括基本生活、基本服务在内的老年保障制度。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性。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和服务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是同步的。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进程。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开始向城市流动,对原来较为稳定的家庭照料方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独特的农村留守老人群体。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13年的统计,当年这一群体的人数接近5000万人之多。②2019年,南方都市报、北京耿耿丹心教育公益基金会等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研究报告》称,农村有留守老人1600万人。③同时,改革也直接冲击了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以村集体为主支付费用的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方式;在城市,“单位制”解体,“单位人”变成了“社区人”和“社会人”;传统照护保障体系受到冲击,社会照料服务需求凸显。为此,民政部进行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明确要求原有兜底型、救济型的福利院实行改革,开展自费寄养,优先接收国有企业的退休老职工④,同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运营、建设和投资养老服务设施。

在这两个独特性的双重压力下,我国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予以应对,形成了特有的“事件—反应”机制和追赶型的养老服务发展模式。其参照物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服务模式。特别是看得见、可统计的养老机构床位成为主要的追赶目标。当时最为人所熟知的说法就是发达国家每百名老人有养老床位6—7张,而我国则不到1张。民政部的有关表述是“发达国家每千位老人占有至少50张养老床位的国际经验”⑤。因此,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类社会福利机构的数量和集中收养人员的数量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尤其是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数量有较大增长。这些要求已被列入各级民政部门的考核指标。养老服务的另一种方式——居家养老也以西方社区照顾模式为借鉴,和养老机构一起组合成一个最符合老年人意愿、最切实可行且有效率、最有助于社会发展的养老模式⑥。2006年,第二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将居家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放在一起,提出了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2013年后,基于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医养结合也被作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经过20年的不断努力,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到2019年年底,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7603万人,养老服务床位761.4万张⑦,百位老人拥有床位数为4.33张;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实现了基本覆盖。可以说,这些看得见的硬件指标已接近发达国家。

2.追赶型养老服务模式缺乏相应的文化支持

我国目前推行的追赶型养老服务模式始终存在服务质量方面的问题,社会各界对养老服务的满意度并不是很高。为此,政府和社会各方采取了诸多措施,其中包括2017年开始的养老机构质量建設专项行动等。经过养老机构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我国养老服务设施硬件改造、标准化建设和消防安全等有了较大改观。但是,服务品质及与其紧密联系的服务队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养老服务品质的差距暴露出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问题。目前,养老服务队伍的主力是“4050”人员,她们学历低、年龄大,从事的养老服务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这给养老服务人员的稳定性和服务质量带来了困扰。这种表面可见的问题背后是观念及职业社会认可度低的问题。社会上对这一职业存在歧视,一些人认为为老人端屎端尿,低人一等,即使工资最高,也不愿干。最先意识到文化重要性的是养老机构,一些机构的负责人在为老年人服务过程中想到了中国的传统孝文化,希望用孝文化教育护理人员,传递养老机构的使命和价值。在这些养老机构的墙上,常见的企业(机构)文化口号是“替天下儿女尽孝”。而从现实情况看,处于繁重的照护压力中的护理员很难视入住老人为父母。显然,传统孝文化并不能为现代养老服务模式提供精神支持。那么,西方现代养老服务模式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形态是什么?我国应构建怎样的新文化体系以支持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这些问题亟待探讨,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老年人口大国国情的养老服务发展道路,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

二、养老是一种文化现象:孝文化和

照护文化的适用性

文化在养老服务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和养老服务的特质密切相关。养老服务的核心是照护,是指老年人失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后必须通过他人提供协助和帮助,才能有基本的生活尊严。所以,这种服务与年龄是否达到60岁或65岁没有必然联系,而是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呈正相关。老年人照护是一种近身的人身服务,是对老人私密生活空间的介入,比如协助起床、晨晚个人洗漱、洗浴、清理大小便等。古今中外,提供服务的一方不外乎子女、伴侣等亲属和非亲属两类人员;按规范化程度,这种照料分为非正式照料和正式照料,后者在一般语境下被视为养老服务。由于涉及身体接触和私密生活空间,照料服务双方对这一行业的认知大多伴有感情因素,稍不注意就会产生负面情绪及负面心理,久而久之形成的社会文化观念对服务方式的选择和形成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服务的效果。从一定意义上说,养老服务方式的选择和形成就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养老服务均起始于家庭,但走势和在相当长时间里呈现的方式不完全相同。正如英国思想家罗素所说:“孝道并不是中国人独有,它是某个文化阶段全世界共有的现象。奇怪的是,中国文化已到了极高的程度,而这个旧习惯依然保存。”⑧之所以会如此,其原因需要从家庭养老及支持家庭养老的孝文化社会基础中去探究。简单地说,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把家庭保障功能外化为社会责任,从而实现了从家庭保障到社会保障的转型,形成了与现代养老服务业相适应的照护文化。我国由于工业化进程起步晚,发展相对迟缓,家庭功能保留相对完整,因而孝文化的嬗变时间比较长。改革开放后,这一进程虽已大大加快,但社会保障体系建成的时间并不长,家庭的保障功能仍在发挥作用。同时,政府在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强调福利多元供给协同保障,引导发挥家庭保障的基础性作用,孝文化得以继续倡导。

1.孝文化的适用性及局限

孝文化是传统中国“家国天下”的重要支撑,含义丰富且复杂。从照料老人的角度解读,它缘起于代际关系维系,支持非正式的照料方式。

孝文化有两个最基本的前提:一是农业社会结构。在这一社会形态下,以血缘为纽带的大家庭居住在一起,就近组织生产,社会流动性弱,子女照料年迈父母可及可得。二是血亲关系及相应的人力资源。⑨《说文解字》说“孝”,即“善事父母者”,讲的就是子女有抚养、照料年迈父母的义务,既包括物质给予、照料提供,也包括精神慰藉,对子女有“昏定晨省”的要求。这一传统自古有之。《诗经》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小雅·蓼莪》)“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大雅·既醉》)。费孝通认为,中国的家庭模式是“反馈模式”,不同于西方的“接力模式”,当父母老去时,子女要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⑩其精神内核是“敬”。对此,孔子在几千年前就有所阐述。《论语·为政》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孝文化支持家庭开展综合性的养老保障,涉及物质、精神和照料等各个方面。孝文化具有血亲性、宜农性和综合性等特征,支持的是家庭子女非正式照料行为。所以,以孝文化要求护理服务人员与一个没有血亲关系的老人建立“孝”的纽带非常困难。反过来,老人也很难将护理人员当作自己的子女去要求或包容。

随着时代发展的进程,传统文化遭遇当代现代化的历史情境和疑难问题,致使其在面对文化变局和解决疑难问题时表现得无能为力。孝文化同样如此。在面对现代化冲击的背景下,孝文化也显示出对家庭养老保障的无能为力,具体表现在:一是血亲关系的子女无法提供可及的照料服务。现代化条件下,社会流动性加剧,我国每年数以亿计的青壮年劳动力处于流动之中。加之职业化的工作和“八小时”工作制,年迈父母很难时时从子女那里得到所需的照料服务。二是即使子女提供照料服务,这种状态也难以持续。计划生育政策形成的独生子女一代以及居住方式从过去的大家庭合居变成父母子女的各自分居,直接影响了照料服务的人力资源供给和服务的可及性。所以,孝文化发挥作用的效果不彰,与现代化条件下孝文化基本前提发生变化密切相关。三是非血亲关系的“保姆”照料,职业精神缺失。目前,因分身乏術,富裕家庭雇人照料的情况越来越多,还有一些老人进入养老机构接受护理人员的照顾。这些被雇佣照料老人的人被称呼为“保姆”“阿姨”或“护工”。对于这一行业,国家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试图通过孝文化进行行业规范和引导,但效果不佳。近年来保姆虐待老人的恶性事件时有报道,使这一行业充满负面评价。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职业规范缺失。一直以来,人们对“保姆”“阿姨”或“护工”往往不以职业视之,即使1995年家政服务员被正式确定为职业,这种状况也没有大的改善。另一方面是文化观念制约。社会上把这个行业看作是伺候人的工作,表现出对从业人员的社会歧视。而“保姆”“阿姨”“护工”一方存在职业矮化心理,认为自己在人格上矮人一等。这种自卑的心理反应在护理态度和行为上,很容易造成一些护理服务人员对老年人的不尊重,甚至出现虐待行为。这与现代化内在的价值观平等是完全相悖的,加剧了社会对这一行业的不信任感。

2.照护文化的形成及特点

社会照护作为一种职业,是社会现代化的产物,它是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伴随着现代养老服务业的形成而出现的。与之相对应,照护文化应运而生。

西方工业革命后,由于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现代意义的养老机构大量出现,基于社区的照顾模式开始形成。由工业革命引发的现代化大生产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集聚在工厂企业,致使他们很难有时间和精力照顾父母。核心家庭模式的历史起源是工业化进程不断向前发展和市民家庭形式的广泛普及、经济的蓬勃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欧洲首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将本由个人及家庭承担的基本生活保障责任交给国家,从而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代际关系,这也就是接力模式。其中,照料老人的任务外移到社会,由专门人员提供,社会化的照护服务由此产生。“现代社会强行促成了一种狭隘的角色专门化。一度曾以家庭为中心的广阔的生活范围(也就是工作、娱乐、教育、福利、健康),日益被一些专门机构(企业、学校、工会、社交、俱乐部、国家)分别占领了。角度的限定变得更加明确,在关键的工作领域,任务与角色业已高度专门化。”这些专门机构既包括集中居住的养老院,也包括到社区提供居家服务的专业机构。当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多并形成一定规模时,一个行业就发展起来,产生了一批在养老服务机构从事照料服务的职业护理人员。

这种专门化、职業化的服务被称为长期照护。其背后是支持其发展的特有职业文化——照护文化。从照护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来看,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对其产生重要影响,塑造了护理服务的价值观:一是基督教精神。西方国家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价值观、职业精神等深受爱己及人、博爱、奉献的基督教精神影响。基督教提倡社会承担关注弱者的责任,并带头付诸行动,建立了大量的孤儿院、养老院、医院,最初在这些机构中从事护理服务工作的大多是其信徒。二是现代商业文明。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平等经济。亚当·斯密认为,这种社会即使没有爱与恩,仍可通过权衡利益,依靠功利主义的互惠互利的交易而延续。物物交换的背后是双方平等的人格。服务业作为一种职业,人格平等权深入其中。德国思想家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指出,成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立足于理性的经济伦理,诸如诚实、信任、责任心、勤奋、忠诚、敬业等。三是医疗护理现代经验。医疗护理和医疗工作相伴而生,历史悠久,但直到19世纪50年代南丁格尔将其提高到“专门职业”的地位后,护理工作才作为一种“技术”广为人知,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护理文化支撑并促进了这一行业的不断发展。由于对失能老人的照护需要医疗护理技术,医疗性护理文化对社会性照护文化的影响更为直接。瑞典、英国等许多国家都明确表示,要按一定的床位配比护士,由护士和护理员共同组成护理服务队伍,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综合性、专业化的照护服务。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隐藏其间的文化形态得以构建,具有现代职业特点的照护文化得以形成。

可见,照护文化适应现代养老服务业,支持正式照料人员的照护行为,有其明显的专业化特点:一是社会性。它从医疗护理中分离出来,在性质上属于社会服务。二是职业性。它是建立在职业分工基础上的,属于职业行为,有着专业化、规范化的要求。三是平等性。服务双方以人格平等为基础,开展服务活动。由于过于强调专业、规范,服务者有时难免缺乏人性的温度。

三、着眼全人全程服务:创新发展孝文化和照护文化

事实上,对于各个国家来说,并不存在单一的养老服务方式,许多国家大多数时候都采取混合型的服务模式。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需求多样化,更需要家庭、社会、政府等多元主体共同提供多元化的服务。要着眼老年人的全生命周期,把非正式照料和正式照料服务纳入统一的养老服务体系中,实现孝文化和照护文化的有机融合。

分析老年群体的照料服务需求,有几个基本的判断:一是享有非正式照料的老人人数远多于需要正式照料的人数。根据2017年统计,我国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只有219.8万人,只占当年老年人总数的0.95%。国外根据不同照料人员人数的判断亦是如此。“非正式照料者是正式护理人员的2倍,在某些国家甚至在10倍以上,如加拿大、新西兰、美国与荷兰。”二是需要正式照料的老年人数将不断增多。这主要包括失能失智老人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预计今后这两类老人每年将以百万人数增长。三是大多数老人处于非正式照料和正式照料的混合和转接状态中。不论是否有子女照料,当不能自我照料时,多数老年人会同时使用正式照料和非正式照料两种方式。老年人居住在家庭,当子女等家属无力承担照料任务时,他们便会寻求社会支持。一种可能是老人白天在社区照料中心接受照料,晚上由子女接回家进行照料;另一种可能是在家庭提供照料的基础上,由专业人员上门提供正式照料服务支持。此外,老年人会因身体状况的变动不断在居家、社区、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流动转换。这些情况决定了其文化支持将因照料服务地点的转换、养老服务方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需要兼顾孝亲和专业精神,实现创造性转化。

1.要创设政策培植适应新时代的孝文化

传统孝文化要求子女在父母年老时给予基本的生活照顾。当居家养老成为老年人首选的策略时,重塑孝文化显得十分必要。这种重塑要针对孝文化的局限性进行文化和政策的创新。首先,要摒弃其内含的不平等观念。这是“五四”时期先贤们一直主张的。吴虞在《说孝》中强调:“以为父子母子不必有尊卑的观念,却当有互相扶助的责任。”“要承认子女自有人格,大家都向‘人’的路上走。从前讲孝的说法,应该改正。”子女和父母作为照料的实施者和接受者有着平等的尊严和地位,做到父慈子孝,才有可能解决“久病床前无孝子”的问题。其次,要敦促子女履行照料年迈父母的法律责任。这是我国《宪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文规定的。在现代社会,尽管政府为应对风险全面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但家庭仍担负着基础性的保障职责。中国传统孝文化之所以能持久发挥作用,与历朝历代以法律惩处不孝行为有很大关系。再次,要创设家庭养老支持政策。现代社会是公民社会,家庭和子女在照料服务方面并不负无限责任,政府应创设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引导和规制子女履行责任。要为子女尽孝创造条件,通过子女带薪护理假、父母子女购买同一小区住房减税、喘息服务等支持引导性政策,解决好子女的时间和精力问题,实现照料服务的可及性。要实施免费照护技能培训政策,帮助子女提高照料的技术含量。总之,要恢复孝道弘扬人性之美、伦理道德的本质,注重保护个人自决的权利,用现代人格平等观念诠释孝文化,用现代照护技术提高非正式照料的技术含量,依法落实赡养照料责任,实现孝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2.要用照护文化改进非亲属非正式照料服务

对有着庞大老年群体的中国来说,非亲属非正式照料方式将长期存在,这是解决中国养老服务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式。要用照护文化改造照料者和接受者双方的认知,强化人格平等,规范服务行为。一方面,强化职业伦理,提高组织化程度。要倡导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或专业组织培训家庭服务人员,引导家庭尽可能从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或专业组织雇用照料人员。要由所在社区对保姆等从业人员进行管理,逐步纳入社区照顾模式。要实行轮训制度,通过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定期组织培训,对从业者进行轮训。如果直接从输出地聘用的,也应由输出地社区通过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强化职业伦理精神。另一方面,加强老人及其家庭的现代职业意识教育,确立人格平等理念,尊重照料者的人格尊严,增强包容性。

3.要用孝文化优秀内核铸造照护文化

孝文化的核心是“敬”,其形塑了不同于西方的代际互惠模式。正式照护由于过多强调职业化、专业化,并形成标准化服务模式,不可避免地少了些人性、人情的成分,亦即缺乏中国文化语境中“敬”的成分。养老服务是老龄社会的一个重要职业,毫无疑问需要有职业文化的支持。但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如果仅用职业精神要求自己,工作就事论事,没有从内心树立敬重老人的理念,照护工作很难有温度和弹性。因此,在强调现代人格平等观念的同时,还要使“敬”成为职业性照护文化的“魂”。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教育从业人员发自内心地理解老人、敬重老人,从而实现照护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杜绝各类虐待行为的发生。

四、返本开新:构建适应新时代的敬老文化

敬老文化是指全社会尊敬长辈、尊重长者的意识和观念,是基础性的文化形态。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敬老文化“都是伴随着家庭的产生而开始出现的”,最后的落脚点是社会。如果说孝文化针对的是血亲家庭,照护文化针对照护行业和从业人员,那么敬老文化则涉及全体社会成员。相较于西方,我国有着较为完整的传承清晰的敬老文化传统,包括尊老养老理念、孝老礼制、国家制度等。在新时代,这一文化形态也面临诸多问题。只有返本开新,才能发挥其对孝文化和照护文化的促进作用。

1.返本开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和传统孝文化一样,我国传统敬老文化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在新时代,这一文化形态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是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现代化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老年人和子女的基本生活主要靠社会保障及个人储蓄积累来解决,人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主要通过现代教育和书本、网络等渠道来实现。这就意味着形成敬老意识和行为的“前喻文化”整体上不复存在,过去老年人象征着经验与智慧的形象被颠覆。而基本生活交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来解决,又终结了老年人因掌握财产分配权而获得尊重的可能,中断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纽带。这些是当下社会上发生的种种对老年人不敬事件的主因。二是长寿时代的到来。从人口年龄结构的视角看,新时代也是长寿时代。2018年,国家卫健委公布,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7岁。在可预计的将来,这一数字还将继续上升。“人生七十古来稀”将彻底成为历史。现代社会进入长寿时代,意味着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史无前例的全方位变化,也对老年保障、老年服务、老年优待等提出诸多挑战。返本是接续传统,承继文脉;开新是与时俱进,输入内容,创新载体。唯有如此,才能有适应时代需要的敬老文化。

2.在加强载体建设中开新

载体是文化的承载物。传统敬老文化有宴请、免徭役、赐杖等载体。《礼记·王制》记载:“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汉代规定对高年龄的人赐杖,凡年七十以上者持鸠杖,可自由出入官府,行走驰道,经商不征市税等。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受生产力发展制约和封建王朝更替、战争等影响,这些载体覆盖面和受益者总体有限。在新时代,需要运用、创新各种有效载体,不断形塑覆盖全体老年人的新型敬老文化。

一是推动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共建共享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长寿时代必然是老年友好型社会。这种友好是理念型的,是基于“并喻文化”取得的,是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尊重。在信息社会,借助各种现代技术,老年人和其他人群一样,也能同时获得知识和技能。这种友好是制度性的,完善的老年社会保障、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优待等制度,能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这种友好是实体性的,种类丰富、多样的老年文化活动设施、各类适老化设施、养老服务机构、老年食堂等为老年人的社会生活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是推动老年宜居社区建设。老年宜居社区涉及老年人生活的小环境,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获得感,也是最能培育敬老文化的场所。这里面有最温馨的邻里资源,能以便捷的方式解决老年人的不时之需。因此,要通过各种活动、搭建各类平台创建老年宜居社区。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出行,通过设计涉老设施、建立垂直交通,让老人在社区生活得更加便捷,有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是推动家庭适老化改造。对于大部分老年人来说,居家养老是最好的选择,前提是能够在家持续生活下去,这就需要完善的适老化设施予以支持。因此,要聚焦老年人安全、健康等功能性需求,在科学评估基础上,选择适配性产品,组成不同场景居家环境的产品服务包,对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增强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同时,政府对低保、低收入老人要给予改造资金的补贴支持。

四是全面落实老年优待项目。衣食住行,看病休闲,这些对老年人来说的“关键小事”在国家老年优待政策中均有规定,但具体落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需要加强督查。要通过创建各类载体如创建“敬老文明号”“敬老文明岗”,在公交车上设置“敬老卡”“专座”,在医院、车站、码头等社会服务部门设置“敬老窗口”等,落实对老年人的优待项目。

3.从观念和制度着手推进

新时代敬老文化的培植需要观念来引導,并通过政策来规制。这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

一是在全社会广泛开展老龄化国情教育。要着眼于积极老龄化,通过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自媒体的宣传以及影视作品制作等手段,使全体社会成员充分认识老龄社会的基本特征、机遇和挑战、发展趋势及国家应对,引导全社会科学认识老年阶段、老龄社会、长寿时代,推动老龄化理念在城乡规划、工程设计、公共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中的融入。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尊重老年人的思维方式和自主选择,扭转对老年人、老龄社会的负面看法,创造条件使老年人树立新的社会价值自信、家庭价值自信。

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老年友好型社会政策。这些政策包括老年基本生活、基本医疗、住房、养老服务和社会参与等方面。要通过制度化建设,让社会成员有一个安全的预期。

三是加快构建应对老龄化的体制机制。要抓住未来10年人口高龄化发展的窗口期,抓紧研究综合应对老龄化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老龄社会协同治理机制,实现由“未备先老”到“边备边老”的转化。

总之,文化问题事关养老服务的根本。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程度的不同,老年人会从家庭、社区到医院、养老院、护理院进行不同地点的转换,这意味着需要正式、非正式的照料人员轮番上场,提供相应照料,形成持续性的照料方式。我们要以老年人为中心,把传统的孝文化和职业性的医疗护理文化、照护文化结合起来,形成整合支持、持续照料的文化体系;整合好孝文化、照护文化,创新发展新型敬老文化,为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和价值支持,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之路,让养老服务从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得到滋润营养,为解决世界性照料难题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注释

①穆光宗:《银发中国:从全面二孩到成功老龄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年,第35页。②吴玉韶主编:《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3页。③《〈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研究报告〉发布 留守老人是公益领域的边缘性议题》,公益中国网,http://gongyi.china.com.cn/2018-12/11/content_40609915.htm,2018年12月11日。④陈良瑾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第423頁。⑤王振耀主编:《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第38页。⑥张文范:《坚持和完善家庭养老 积极创造居家养老的新环境》,《中国老年学杂志》1998年第3期。⑦《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民日报》2020年2月29日。⑧[英]罗素:《中国问题》,秦悦译,学林出版社,1996年,第30页。⑨董红亚:《中国养老进入服务新时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327页。⑩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董红亚:《构建与老龄化社会相适应的照护文化》,《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丁立群:《文化自信的哲学省思》,《天津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德]亚历山德拉·茹科夫斯基:《家庭中世代间的照顾:关于过去和将来的老人》,董璐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19页。[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141页。[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周文译,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年,第74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7中国民政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年,第317页。王杰秀、安超:《全球老龄化:事实、影响与政策因应》,《社会保障评论》2018年第4期。吴虞:《吴虞集》,中华书局,2013年,第17页。黄振萍:《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演变》,《中州学刊》2014年第5期。王建云:《敬老文化的东西方对比及对我国的启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景天魁:《传统孝文化的古今贯通》,《学习与探索》2018年第3期。《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http://www.nhc.gov.cn/guihuaxxs/s10748/201905/9b8d52727cf346049de8acce25ffcbd0.shtml,2019年5月22日。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63页。刘奉光:《汉简所记敬老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习近平:《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28/c_1118948763.html,2016年5月28日。

责任编辑:海 玉

Key words:pension service; Informal care; filial piety culture; care culture; respect for the elderly culture

作者:董红亚

第三篇:传承企业文化融合校园文化建设专业文化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 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阐述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如何在校企文化融合的专业文化建设理念下, 将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与专业文化相互融合,并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专业文化建设的内容,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融入专业文化建设元素,引入企业文化因子,从而营造职场化的专业文化氛围, 实现文化视野下的专业人才培养。

一、专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和普通的高等教育相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都更加彰显 “职业化、技能化”的特色。2014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2014]6号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了“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专业文化建设在职业教育界得到广泛重视,文化育人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1.专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石

专业文化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核,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能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能整合认知,为师生提供行为的参照系,长久而深刻地影响师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专业是高职院校最小的完整育人机构,高职教育就是通过各个具体的专业来实现人才培养,专业被视为学校的“细胞”,因而专业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有机单元,是文化育人的基本途径。

2.专业文化是专业建设的灵魂

专业文化对社会行业文化既有吸收,又有引领作用。一个成熟的专业,除了应有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优秀的师资、一流的实训条件外,还必须有成熟的专业文化,优秀的专业文化是专业成熟的标志,高职院校开展“文化育人”,主要实施途径是“专业文化”育人。“文化育人”是在专业教育之外,通过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专业文化成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抓手。

3.专业文化是推动专业建设的重要力量

由于高职学校的专业文化具有很强的职业性特点,容易获得企业的认可,这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使高职院校能够更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为教学服务,为专业建设服务。专业文化能够有效地推动师生专业素养的形成,不仅能够体现专业的价值和个性特征,而且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是决定专业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专业文化建设的层次与品位直接影响着专业人才培养的品质。

二、专业文化的建设过程

高职院校是一个文化机构,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文化活动,包括继承文化、创造文化和传递文化。高职的教育就是“文化育人”,这比“文化素质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具广泛性,更能实现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个企业办学的学校,隶属于中国通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因此,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文化建设过程是继承了企业文化、融合了校园文化、创造了专业文化。

1.继承企业“水”文化

中国通信服务弘扬的是“上善若水的乙方文化”,倡导“利泽万物”的核心价值观,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软实力。中国通信服务将水的至善品格融入公司文化及经营发展当中,注重“重信赖、尚智慧、利万物” 文化内涵和“创新、包容、坚韧、信赖、伙伴” 的文化品格,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文化的建设,就是在这样的企业文化氛围的影响下,组织学生、教师学习水文化,传承企业文化,学习企业文化核心精髓,探寻专业特色文化“源头活水”,继承了企业的“创新、坚韧”的品格。

2.融合学校“合”文化

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合”文化,《庄子·达生》曰“合则成体”,《尚书》“合”有和谐、和善之意,也作相合、符合、联合、合作解。“合”是结合、合作、融合之意。合是自然、社会、人伦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原则、原理。专业文化建设融入校园文化,组织教师、学生参观校史展览,了解学院和部门发展历史,通过学习、提炼、推进三个阶段开展文化调研、文化剖析和整体构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文化构架,实现了校企文化的零距离对接。

3.创造专业“智”文化

在继承企业文化、融合校园文化的基础上,体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特色,培养创建自己的特色专业“智”文化。智是知识,是文化进程中独创的执行力,可以创新培养方法。智是智能,培养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智是智慧,提炼智慧,打造智能型人才,服务智慧产业。 “智”,对师者而言,是应有过人知识,善于授人以渔,对学者言,则应崇智之规,变知识为上天揽月、下洋捉鳖之功,让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人才,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领域彰显专业神威。

三、专业文化建设表现形式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文化的建设必须要落到实处,在专业设置评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质量评价等方面都需要融入专业文化。企业的文化起到了引导作用,学校在接受企业指导的同时,还要强调学生学习企业历史、企业精神、企业规范、企业道德,将关注焦点从单方面的技能扩展至企业的文化层面和学生个体职业生涯的整个历程,同时校园文化的融合为专业文化起到了铺垫,最终真正做到用专业文化指引专业改革和学生发展,在专业文化建设中应凸显以下几个方面:

1.智德树人

2015年7月,教育部颁布《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指导思想。《意见》指出,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企业招聘优先考虑的因素排序一般是工作态度、 职业道德、 岗位技能,并且越是高技能、紧缺型人才,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工作态度及职业道德要求越高, 而这恰恰是毕业生表现最欠缺的方面。专业文化要始终坚持德育教育,锻造学生的优良品质,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2.智教立新

创新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造,提升各门专业课程的“文化内涵”,将专业文化融合到各个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和每一门课程的内容中去,将专业文化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中。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灵活调整课程教学单元设计及教学组织,有机融入人文精神和文化元素。制定学生的课堂行为准则和礼仪规范。在课程体系中加入“沟通与礼仪实训”,对学生课堂的着装用语以及尊师态度都应该有规范的标准,在实训课堂营造出真实、仿真的职业环境,使学生在实训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使学生对职业形成认同感、自豪感和幸福感。

3.智学创值

学生的专业学习,不仅仅是技能学习,在课程之中、课程之外同时要培养学生创新学习方式,注重学习实效,提升教育效果。通过成功人士的理想、 抱负、 品质及恒心、 毅力等的感悟使学生具有诚实守信、执着追求、 不懈努力的精神。通过专业文化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职业道德、职业技能、 职业行为和职业心态。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未来的工作通常是团队的合作,学生在大学中就要培养合作、沟通能力。只有“文化育人”才能对内凝心聚力、对外提升形象,学生自身提升的同时才能推动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发展。

4.智培提质

在文化育人的改革中,育人主体是教师,育人先育己,专业文化的建设必须培养一支具有师德品格、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德才兼备的教师团队。除了計算机技术相关的培训外,可以采用内外结合的智培策略,外聘文化大师、名师做有关人文方面的专题讲座,宣传优秀教师的人文事迹,对内学校在教师考核体系中建立一种机制,激励教师的文化育人行为,通过专业文化打造优秀教师团队,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

四、专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通过建设专业文化,培养学生的专业价值观、专业意识、专业气质,对奠定未来从业素质,形成职业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专业文化建设有助于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的实践和企业文化的熏陶是培养良好职业素质不可或缺的途径,通过将特定的企业文化融入专业文化建设当中,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学生逐步了解、习惯和自觉执行相关职业的素质要求,缩短校园与企业的距离,实现从 “校园人”向“企业人”的角色转变,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提升教师能力素养

高职教育在专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融入企业文化的元素,一方面教师可以学习企业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的理念,有助于进一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另一方面,将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管理方式与专业文化建设相融合,有利于提升教师对企业文化的深度理解,推动教师在与企业的合作中,不断提高教学实践和科研服务能力。

3.突显专业教学特色

专业文化有助于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办学特色是学校强校之本、 发展之基,将企业文化融入专业文化建设,充分彰显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是深度 “校企合作”在文化上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学校发展内涵的核心力量。

高职教育应以专业实体为依托,遵循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及诉求, 建设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文化, 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从思想上、心理上接受企业文化,行动上逐渐用企业文化约束自己,使专业“文化育人”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卓志宏. IT职业素养[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2] 卜锡滨.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3] 温涛.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建设参考方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4] 李 颖.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1(5).

[5] 商兰芳,骆文炎. 高职专业文化特色培育探析[J].江苏高教,2016(3).

特约编辑罗力 责任编辑陈春阳

作者:杜朝晖

上一篇:家庭德育教育论文下一篇:印刷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