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师音乐系竹笛课的教学效率

2022-09-11

当前, 笛子作为许多高师音乐系开设的一门器乐选修课, 在补充学生的专业结构, 增加学生的民族音乐素质,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方面起着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毋庸置疑, 器乐学习有着其必然的规律, 即自小学起的优越性, 竹笛也不例外。一般而言, 较佳的学习启蒙时期在8、9岁左右, 而要达到高级程度的周期一般也在10年左右 (专业水准) 。而反观高师音乐系的学生, 大一的学生也至少在17岁左右, 学习期限一般2年, 至多4年。因而, 如何因势利导, 利用短暂的3、4年时间使学生的竹笛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是我们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 最大化、最优化教学效率乃为上策。

1 学生特点及个体差异训练

大一学生绝大多数是通过省艺体联合招生进校, 而他们高考专业考试一般不含竹笛演奏内容 (个别学校单独招生例外) 。也就是说, 绝大多数学生进校前并无系统的竹笛技术训练基础。从我的学生来看, 从未接触过竹笛的学生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这些学生中自身条件差异很大, 因此, 教学的难度颇大。为此, 我分析了他们的一些不同特点, 力争因材施教。

1.1 技术训练的正确性, 生理条件差异、音乐感觉差异训练的侧重性

竹笛技术, 刚开始就必须从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做起, 强调技术正确性。如在按孔训练上, 很多学生存在按孔不严密而导致吹不响或音色虚的毛病。手指比较细的女生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针对此问题, 我强调了学生在演奏时抬、按指用指肚准确按音孔和手指松弛练习, 刚开始可不吹奏, 就单纯松弛、准确地抬、按指练习, 通过反复练习, 基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对笛子技术训练的差异上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基本生理条件。教学中针对同一个技术水平的学生。我有意识地做了一些划分, 以唇、舌、指为准。唇厚者为一类, 唇薄者为另一类;舌头较小者一类, 反之, 为另一类;指头相对灵活的学生为一类, 反之, 为另一类。通过分类, 我在选择技术训练过程中就能做到扬长避短, 尽可能让学生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例如, 唇薄、舌头较为灵活者我在选择技术点训练时, 可在初步掌握呼吸、指法的前提下, 较早 (第二学期一开始就进入, 通常安排在第三学期) 进入双吐训练。 (这个技巧属于较为高级的技巧, 一般来说, 须具备较好的气息和唇舌指功尚能学习, 通常对该技术的教学都安排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 事实上这个策略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通过一年的训练, 大部分唇舌条件和手指条件较好又能保持较为充足练琴时间的同学, 都能够较为完整地演奏《小推车》、《快乐的小笛手》等中级程度的曲目。而自身条件比较差的同学, 如唇厚、手指灵活度不够的同学, 我则重点以非技巧性为主, 而多以乐感培养为主, 选择曲目上, 以乐曲片段训练为主, 选择一些中板或慢板的片段, 充分发挥他们在演奏饱满、音色的圆润上下功夫。如选择一名笛子名曲《秋湖月夜》、《琅琊神韵》、《姑苏行》旋律片段, 优美的旋律、深远的意境, 在一定程度逐步培养起了学生的兴趣, 也克服了学生渴望演奏快速乐曲技术又暂时达不到要求的苦恼, 对他们的后续学习起到很大的帮助。

通过对以上两类生理和乐感差异较大的情况以不同的的侧重训练, 我发现学生彼此也能形成一定的竞争心态, 听到别人短时间内所练习成的美妙技术, 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彼此切磋演奏技术的热情。

2 钢琴伴奏对竹笛教学效率的促进

“钢琴伴奏对于个人成长是一门修养、一方境界;对于社会文化生活是一种奉献、一道亮丽的风景, 它是钢琴艺术的左膀右臂。”[1]尽管笔者伴奏能力有限, 但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偶然的尝试, 深切感受到钢琴伴奏在笛子教学活动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2.1 钢琴伴奏与竹笛的音乐融合性

“钢琴在音律上灵活性是最大的, 钢琴是一种击弦振动乐器, 钢琴振动以后的余音可以和任何一种律制取得谐调。也就是说, 钢琴在音律上尽管是不能进行自我调节的, 但钢琴就其本身的余韵来说, 同时又能和任何一种乐器产生共鸣”。事实上, 鉴于多种原因, 钢琴伴奏未能和竹笛教学充分结合。一般的音乐学院竹笛专业教学都安排在民乐系, 并没有安排在钢琴琴房进行, 且大都是一对一的课程讲授, 除了高度的专业性以外, 主要原因是竹笛专业教师大都不具备钢琴演奏的能力。作为一名高师音乐系教师, 相对而言, 由于专业训练的综合性 (学生不一定要高、精、尖地训练竹笛技术, 因为还有钢琴、声乐乃至别的专业技能需要掌握, 时间上也不允许) 恰恰使得客观条件较为具备。即, 作为选修的竹笛课完全可以在钢琴琴房进行教学, 同时, 学生在彼此练习中的钢琴伴奏也完全成为可能。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 又能彼此提高吹奏竹笛的兴趣。因此, 钢琴伴奏在竹笛教学、竹笛练习中的充分运用, 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钢琴伴奏对竹笛教学的丰富性与学生的兴趣参与

笔者通观多年的竹笛教学发现, 很多竹笛学生尤其是初学阶段的学生很容易被消磨掉学习竹笛的兴趣,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竹笛练习刚开始较为枯燥、单调、费体力, 急于把笛子吹好又使不上劲, 加上练习笛子场合多集中在寝室, 吹奏起来单调不说, 有些音准问题也难以准确解决, 音都难以把握准确, 可见学习兴趣势必大打折扣, 甚至因为吹奏难听而受到同寝室同学的责难。久而久之, 学生久吹不出好听的乐音, 极容易犯下注意力不集中、吹奏乏力、不自信的毛病。有鉴于此, 通过钢琴伴奏, 学生被钢琴的丰富和声所吸引, 对自己吹奏的哪怕是一条短小的练习曲、乐曲都很容易产生一种成就感。发现这个现象, 我为学生每一首乐器或练习曲都尽可能加以钢琴伴奏教学, 同时建议学生多选择在琴房练习, 在平常练钢琴的时候彼此伴奏练习竹笛。这样使同学们上课时的专注度、热情度得到极大提升, 笛子技术训练也越来越出色。

3 齐奏、重奏、轮奏的训练方式可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们在学习中普遍存在一种较为好强的心理, 在竹笛教学的过程里, 无论学生处于什么样的技术水平阶段, 我都有意识地较多安排齐奏、重奏的训练, 一方面学生的参与性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即时对学过的技术进行较好总结, 让他们有学习的成就感。如我自己除了收集大量的初中级的重奏、轮奏曲目, 还为学生创作一些其技术范围内的曲目。如初级阶段的二重奏《小燕子》, 中级阶段的《邮递马车》、《草原小骑手》等。事实上,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很大的发挥, 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 结语

高师音乐系的笛子选修教学的效率的提高无疑还应该在老师们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加以探索。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育, 本着一切为学生的就业发展为目的的精神, 我们应该围绕这个目标制定符合学生在本科阶段较有实用性并能短期见成效的器乐课程。竹笛选修做为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一门课程, 势必将在未来的音乐系学科建设中继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在高师音乐系多年从事竹笛教学的切身体会, 从教学效率的角度分析了一些对竹笛教学较为实用的方法。

关键词:高师音乐系,竹笛,教学效率,价值

参考文献

[1] 倪林.也谈钢琴伴奏之地位[J].钢琴艺术, 2001 (6) :34.

上一篇:基于新会计制度的财务管理问题及其影响研究下一篇:放飞思想翅膀重振赵中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