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病从口入——浅谈高尿酸血症的预防

2022-09-11

1 高尿酸血症病因与机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食品饮食逐渐增加, 如人们经常吃的肉类、海鲜类、鱼类等食物中都含有大量嘌呤物质, 过多摄入可引起尿酸增高。由于受地域、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发病率差异较大.去年单位员工查体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4%, 痛风为2.84%。作为嘌呤代谢的终产物, 尿酸 (uric acid) 主要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的作用分解而来。人体中尿酸80%来源于内源性瞟呤代谢, 而来源于富含嘌呤或核酸蛋白食物仅占20%。血清尿酸在37℃的饱和浓度约为420mol/L (7mg/d L) , 高于此值即为高尿酸血症, 但有性别和年龄的差异。

我们对51例查出高尿酸血症的病人进行分析, 其中已有临床症状的21例, 无临床症状的30例, 因个体差异, 兼有尿酸产物增多和排泄减少者占少数.由于人体组织缺乏尿酸酶, 不能分解尿酸, 人体白细胞内的过氧化酶降解尿酸为尿囊素和二氧化碳的数量有限, 故内泊性尿酸分解也是次要的。因此, 内源性嘌呤生成增多和尿酸排泄减少, 或再会兼而有之, 无论在原发性或继发性的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理中均占居首位。

2 尿酸盐在肾脏的代谢

肾小管重吸收和再分泌、肾小球滤过。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均可引发高尿酸血症。 (1) 正常代谢过程:血中的尿酸盐, 绝大多数能通过肾小球基底膜, 只有极少数与不扩散成分结合, 循环于血液中。经基底膜滤过的尿酸盐约95%左右被近曲小管和亨利氏攀重吸收, 尿中排出的尿酸盐, 约80%以上来自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再分泌后, 第二次被部分重吸收的剩余部分。 (2)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地尿酸盐排泄的影响:尿酸盐水在近曲小管的转运和水钠代谢平衡关系密切.脱水、缺钠、应用利尿剂、尿崩症等引起血容量不足, 致近曲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增加, 尿酸重吸收亦随之增加, 以致血清尿酸盐浓度升高.钠潴留、妊娠、抗利尿激素分泌亢时等引起血容量增加, 则尿酸重吸收减少, 廓清增加, 血清尿酸盐浓度降低。 (3) 痛风病人的代谢缺陷:痛风病人昼夜尿酸排泄量减少, 表明肾小管对尿酸盐的分泌存在缺陷, 可能是供应肾小管的血流量降低, 尿酸盐进入肾小管细胞速率减低或分泌转运系统障碍。只有当血尿酸盐含量比正常值高119~178μmol/L (2~3mg/d L) 时, 方可能达到同样的排泄率。

3 尿酸代谢的平衡

血清中尿酸浓度, 取决于尿酸生成和排泄速度之间的平衡。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 体内尿酸的潴积, 见于如下5种情况: (1) 外源性吸收增多, 即摄食富含嘌呤的食物增多; (2) 内源性生物合成增加, 包括酶缺陷, 如核酸分解加速和嘌呤基氧化产物尿酸增多; (3) 排出减少, 即由肾脏经尿排出减少和由胆汁、胃肠分泌后, 肠道细胞分解减少; (4) 体内代谢减少, 即尿酸内源性破坏减少; (5) 上述综合因素或不同因素的组合。

4 高尿酸引发急性关节炎

急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钠在关节腔内形成微晶体沉淀, 引起非特异性关节炎症是个复杂过程, 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尿酸钠微晶体的形成是血液或滑囊液中, 尿酸钠浓度达到饱和状态, 即出现结晶沉淀。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与高尿酸血症程度呈正相关。然而, 许多高尿酸血症病人, 终生无急性关节炎发作。有些病人是在高尿酸血症持续多年后, 才有痛风发生。相反, 少数急性痛风病人, 血尿酸浓度却显著低于饱和状态, 还有一部分病人, 在降尿酸治疗后, 诱发急性痛风, 即所谓尿酸盐游走性发作。其机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4.1 与温度相关

人体内中心体温与人肢体远端及外周关节腔内温度之间, 有一定梯度。如足趾、耳缘等温度明显低于中心体温。痛风病人典型的足部关节炎常在夜间发作, 即可能与温度降低有关。痛风性关节炎发生的自行终止, 亦可以温度解释.因为急性发作时局部温度升高, 使尿酸钠溶解度明显升高, 微晶体逐渐溶解吸收, 故炎症逐渐消退。此外, 机体处于应激状态,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 尿酸钠排泄增加, 也可能是病人急性发作自行终止的另一因素。

4.2 与蛋白多糖

Roberts认为软骨和滑囊液中含有多种蛋白多糖。每个蛋白多糖分子, 不但占有较大空间, 而且带有大量负电荷。蛋白多糖的阴离子间隙可以明显增加尿酸钠的可溶性, 从而抑制其结晶的形成。若蛋白多糖分子结构不完整, 或经胰蛋白酶消化, 则使尿酸盐溶解度降低, 即抑制微结晶的形成的功能下降, 则可能导致急性痛风发作。

4.3 有关创伤及其他影响因素

结缔组织的机械性损伤是引起发作的促发因素。损伤促使关节腔滑囊表面尿酸盐结晶脱落, 引致痛风发作。急性痛风常在露宿野外发作, 并且常累及第一趾跖趾关节, 与病人行走时, 此关节承受体重的应力最大有关。

此外, 关节腔及其周围组织血液供应相对较少, 运动时, 组织耗氧量增加, 无氧酵解乳酸产生增多以致p H下降等, 均引发急性关节炎。

5 预防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防治目的: (1) 控制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 (2) 止急性关节炎的发作; (3) 防止尿酸结石形成和肾功能损害。

要想根治高尿酸血症目前临床没有更好的预防方法, 只有有效的控制饮食: (1) 避免摄入高嘌呤的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浓肉汤、骨髓等。另外, 肉类、豌豆、菠菜亦含有一定量的嘌呤, 也应尽量少吃。 (2) 要多饮水。足够的水分可使尿酸顺利排泄, 高尿酸血症者, 每天至少要喝2500m L以上的水, 夏季出汗多, 应根据个人情况调节喝水量, 目的是使尿液维持在2000m L以上。 (3) 多吃高钾食物。如香蕉、西兰花、西芹等, 钾可减少尿酸沉淀, 有助尿酸排体外。 (4) 保持理想体重。尽量维持体重于理想范围BMI=20~25, 缓慢减重, 最好每月以减重2kg左右, 但急性发病期不宜减重。快速减重会引发组织分解, 造成大量尿酸的产生, 引发急性痛风发作。 (5) 适量蛋白质.经常应酬赴宴、暴饮暴食的人群蛋白质容易超量。 (6) 避免饮酒, 包括啤酒。因为啤酒本身就含大量嘌呤, 酒精还可促进尿酸的合成。 (7) 少油。多用蒸、煮、卤、凉拌的烹调方式, 以减少油脂用量。

诱发这种反常现象的罪魁祸首, 就是饮食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些可诱发高尿酸血症的高嘌呤含量食品, 如动物内脏、鱼类、虾类、蟹类、贝类等, 正在成为部分人群中最喜爱的食物, 特别是常常在外应酬的年轻、成功人士和白领一族餐桌上的“美食”, 无节制的大量摄入这类食品, 再加上大量地心脑血管, 尿酸结晶可沉积到血管, 直接损伤血管内膜, 尿酸能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 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密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 20%以上有高尿酸血症。据淄博第三人民医院专家介绍:近几年因患痛风来医院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 而痛风病发作的关键原因就是高尿酸血症所引起的.该病往往是在患者头1d晚上大量饮酒 (特别是啤酒) , 大量进食高嘌呤含量食物后, 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 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红、肿、热、痛等, 不能下地走路疼痛剧烈难忍。反复发作者可引起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 甚至不能行走、持物, 患者痛苦难忍。

摘要:2009年4月单位组织全体员工在淄博第三人民医院查体中心健康查体652人中, 血中尿酸升高的人群比往年明显增加, 以男性为主, 占整个查体人数比例的8%。长期的不合理饮食是诱发血尿酸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预防

上一篇:水库水文工作的现状及对策下一篇:探讨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