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经济社会环境要求借鉴西方教育优势

2023-03-09

今天中式教育和西式教育展现出的特点是各自文化传承的产物, 从孔子的“述而不作”到古希腊柏拉图强调启发、分析和结论的“问答法”, 都具有明显的对大环境的适应特征。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教授认为, 新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更需要解放人的创造力, 借鉴西方优势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汲取知识, 发展能力。

记者:您认为中式教育和西式教育的区别和共性在哪儿?

李立国:中式教育和西式教育都有各自特点。

首先, 中式教育比较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学习;其次, 中式教育下的学生学习很勤奋认真。

受到历史文化传统和中国传统家庭理念和学校教育模式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再次, 是教师讲求因材施教。

与西方的学习方式有所不同, 中式教育更加强调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 把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牢固。

西式的特点在于重视知识的引导性。更加注重让学生对知识产生不同的理解, 能够对事物阐发不同的意见。

同时, 两者也存在共性。首先, 都强调在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其次, 两者都在强调教师作用的发挥, 但目标不同;最后, 都注重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实施恰当的教育。

中国讲求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和西方主张“教育就是认识你自己”的教育方式, 都是在强调从学生实际出发去进行教育。

记者:在基础教育阶段, 您更倾向于选择哪种教育方式?

李立国:客观来说, 现在的教育西方走在我国的前面。

我国的基础教育目前还处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教育阶段, 目的是让学生把知识学得更加精确。

但是大多的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查看, 在这种情况下, 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

西方教育的特点就在于突破原来的教育限度, 打破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更加强调以讨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培养创造性思维。中国青年报:可以直接采用西式教育吗?

李立国:不可以。因为任何教育传统、教育理念都扎根于民族文化传统和国家民族经济的基础之上,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特点和国情。直接拿过来是万万行不通的。

如何提高我们的教育竞争力呢?需要我们去借鉴西方教育优势, 比如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注重学习引导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去掌握知识, 发展能力。

与此同时, 中国的基础教育, 特别是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优势需要保留。

比如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相比西方更要求精确化, 准确化。

比如中国的教育讲究因材施教, 讲究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实行不同的教育。

再比如中国讲求的有教无类, 强调学生的平均化发展等, 都是值得肯定的。

记者:您如何看待家长在子女教育上, 课外投入诸多资源?

李立国: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首先是家长对子女的期待。

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在考试中能够胜出, 从而能够进入一个好的学校, 在这个问题上, 我认为我们的学校和政府是有责任的。

其次, 从中国与国外的教育情况对比来说, 家长为孩子频繁报考补习班并不代表我们教材的难度要下降。

实际上, 我们的几种教材和发达国家及一般发展中国家比, 难度只属于中等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 在义务教育阶段, 我们好多地区实施素质教育, 搞一刀切:主张压缩课时、压缩教学难度, 严格规定学生的作息时间, 实际上也没有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所以家长根据子女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 投入不同的教育资源, 也是可以理解的。

记者:未来我国应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来满足不同的培养需求?

李立国:我们应该提倡一种以学生为主导的, 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中国的着眼点是要打破当前这种固定的班级教学的传统模式, 将传统的班级教学模式改为课程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特长重新编班, 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和各个教学科目的要求进行教学, 真正按照学生的需求、能力来进行教课。

这不仅可以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 也可以真正的让有能力的学生通过这种课程, 学到更多的知识。

上一篇:基于学生权利维护的规范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路径探究下一篇:职业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