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社会阶层调查问卷

2023-03-22

第一篇:新的社会阶层调查问卷

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神农架林区党委统战部 (二〇一二年四月)

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近几年,神农架林区党委统战部,以贯彻落实中央(2006)15号文件为纲领,着力健全机制、建设队伍、搭建平台、开展活动,不断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为神农架林区地方建设与发展凝聚了强大力量和广泛支持。

一、神农架林区新的社会阶层现状

近期,神农架林区党委统战部由部领导带队,分为3个调查工作组,深入全区8个乡镇、67个行政村、11个社区,采取单独走访与电话访谈相结合、发放问卷调查与召开座谈会议及、数学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方式,认真开展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现状调查。经调查分析,神农架林区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呈现三大特点:

(一)人数众多,社会贡献大。全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以私营企业主、个体户为主体。截止2011年底,全区共有采矿业、水电开发、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各种类型私营企业达160家,从业人员2800人,注册资金91725.25万元,个体工商户2069户,从业人员3824人,注册资金31084.6万元。近年来,新社会阶层人士推动了社会法治作用日益增强,

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累计捐款捐物达540万元。同时,在3个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党支部。新的社会阶层已经成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结构多样,发展趋势快。新的社会阶层覆盖范围广泛,六类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由于行业和身份的差别,新的社会阶层内部各个阶层的差异性加大,结构呈现多样性,私营企业的人员一部分是来自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下岗”、“下海”、“退休”人员,另一部分是由农民经过多年创业和长期积累演变而来,人员结构多样化。近年来,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有制企业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大中专毕业生已主角成为这一阶段的主体,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随着行业分工的细化,新的社会阶层认识分布范围较广,创业的欲望和发展活力较强。

(三)思维活跃,利益诉求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绝大多数是受党的教育多年,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和富民政策,对党和社会主义有着深厚的感情,拥护党的领导,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他们当中许多人的思维比较活跃,自我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较强,善于独立思考,思想解放,敢于创新,强调公平竞争。一方面,他们关注更多的是企业的发展,希望政府能不断改善和优化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政策。另一方面,随着事业的成功更加关心自身的形象;渴望得到社会承认和具有一定社会地位,有较强的自我认同感意识,尤其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的人士,政治上诉求不断提高,对于参政议政和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愿望越来越高。

二、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做法

随着神农架林区经济经济快速发展、改革深入推进、社会深刻变化,以“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骋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持续涌现、变化和发展。他们广泛分布于地方经济、科技、社会等各领域,发挥了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多种重要作用。因此,对这些新的社会阶层,必须正视其存在、关注其利益、凝聚其力量、引导其发展,积极探索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载体。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制度,构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机制。 一是逐步建立了系列工作制度。在工作中,我们先后了建立工作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情况通报制度(每季度、半年、全年通报一次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情况)、人才交流制度(与组织部、人社局等单位建立人才信息共享)、信息共享和交流制度(建立信息交流群、定期发布有关信息)、重大活动的分工协作制度(重大活动及重要工作由统战部统筹安排,分工协作)等等。通过制度的制定,各部门分工明确、责任清楚、沟通畅通、配合紧密,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合力。特别是党委统战部在联动协调工作中,有效地发挥了牵头、协调、落实的责任。二是建立了交友联谊制度。林区党政领导及统战干部把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私营企业主、企业科技人才等代表人士纳入了联系交友范围,带头与新的社会阶层重要人士交朋友,广交、深交重点对象、重点人物,

把新社会阶层人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引导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轨道上来。三是建立了定期沟通制度。每半年、全年、中秋节等关键时期,定期召开包括了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等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 及时通报工作情况、传达文件精神、听取意见建议,并指导其开展好新阶层统战工作。同时,通过工商联、道教协会、知识分子联谊会等社团组织及医生、律师等行业组织,召开各种座谈、联谊、情况通报会议。通过定期沟通交流,掌握情况,把握思想,提高工作针对性和成效。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系会议、座谈会、信息交流会,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的社会阶层的发展动态,制定相关措施,逐步形成条块结合、多方联动、运行高效、齐抓共管的大统战格局。四是建立了工作服务机制。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在工作、生活中,会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需要及时协调、化解。我们根据部门职责,做好分工,有关部门定期深入到新的社会阶层成员中间去,特别是以私营企业主等非公经济人士中了解其困难,为其提供信息、科技、管理、法律、会计、融资、咨询和人才交流等方面的服务,在市场准入、融资、职称评定、政府奖励和社会资助等方面提供帮助,维护其合法权益,为其工作、经营、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五是建立了绩效考核制度。通过统战部多次建议,林区党委、政府已于2011年开始将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纳入乡镇、区直部门综合责任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逐步解决统战工作越到基层、越加虚化的状况。

(二)培养人才,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建立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队伍是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关键。一是注重物色发现。我们坚持把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纳入全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每在广泛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根据新的社会阶层等建立社团组织运行情况,通过联席会议,与有关部门和团体共同研究,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的代表人士,逐步培养了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过硬以及有影响力的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队伍,建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台帐。同时,按照有较高政治素质、专业造诣深、有较大社会贡献、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在所联系阶层中有较大影响的标准,并建立新的社会阶层人才库。二是加强教育引导。每采取报告会、座谈会多种方式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要加大对他们的政治宣传教育,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引导。三是加强培训锻炼。积极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其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和谐共处能力。每都实现了有一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加林区干部教育培训,近5年共参训11次、培训27人。四是注重选拔使用。对培养成熟的新社会基层代表人士,积极向党委及组织部门推进使用,为他们参政议政畅通渠道。同时,紧紧抓住区乡两级人大、政协换届契机,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拓展他们参政议政的渠道。仅2011年,神农架共推荐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担任林区人大代表4名、林区政协委员19名、工商联执委78名;乡镇人大代表21名;林区政府有关机关聘任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担任特约检察员、审

计员、教育督导员、行风评议员和政府职能部门的特约监督员36名。

(三)搭建平台,充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发展作用。 一是以社团为纽带。近年来我们积极组织引导组建了林区旅游业餐饮协会、小水电协会、建筑企业协会、民营企业家协会、导游协会等社团组织。各社团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方针开展活动,有效地调节了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企业与企业之间利益关系,逐步发挥了“化解矛盾、缓和冲突、协调利益、规范秩序”的重要独特作用。同时,我们积极筹备,将成立包括新的社会阶层人才在内的知识分子联谊会。二是以社区为依托。广大新的社会阶层都是“社会人”,分布于城乡社区各个地方,必须强化社区统战。我们建立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与所在社区开展送技术、送卫生、送文化等社会服务活动,一方面促进其更好地融入当地社区,调整充实新阶层代表人士进入社区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等各类领导机构及联谊组织,发挥他们的组织领导才能,协助社区理清工作思路,发挥他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吸引更多的新阶层人士参与社区建设。另一方面,吸收新阶层人士进入社区统战工作志愿者队伍,扩大其中社区影响力,达到社区及代表人士双赢局面。目前,全区 15个社区都建立了新阶层人士骨干队伍,通过骨干成员的影响和带动,社区各界统战成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三是以宣传为手段。大力宣传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宣传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同时,大力开展“优秀非公企业家”、“纳税大户”、“就业

先进人物”、“十佳经济人物”等评比表彰活动,帮助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自觉履行义利兼顾、扶贫济困的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扩大其社会影响,从而产生“带动效应”。

(四)开展活动,创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载体。活动始终是统战工作的重要载体。一是开展“建言献策”活动。每开展一次以上书面建议意见征集活动近5年,全区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提出了8条建议被党委、政府采纳。二是开展“同心.公益服务.”活动。如,开展“民企联村”活动,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组织私营企业主与所在乡镇及村结成发展对子,促进发展。如,“5.12”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灾害后,积极组织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捐款赈灾、救灾。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他们共捐赠款物540多万元。三是开展“视察考察”活动。神农架重大项目建设启动前后,及时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中专家人才参与有关政策资源、项目进展视察考察活动,充分发挥其参政作用。

虽然我们在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上做了一定工作,但这与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要求相比尚有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新的社会阶层所在组织党的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化。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党组织在一些私营企业尚未充分建立覆盖,有的虽然建立了,党员没有进入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对企业的重大问题不了解、不知情,作用发挥不大。二是六类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发展不平衡。非公有制企业家、私营企业主、民营企业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等对象的统战工作比较容易开展,但个体户、中介组织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

的统战工作相对不好开展,没有有效载体及抓手。三是利益诉求需要进一步拓宽。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改革逐步深化,新的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不断增多,期望值越来越高。

三、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几点建议 做好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需要继续贯彻“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方针和“以社团为纽带、社区为依托、网络为媒介、活动为抓手”思路。结合神农架实际,当务之急,需要做好两点。

(一)加强落实,提高工作认识。目前部分领导干部,包括一些统战干部,对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了解较少,对做好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需要强化统战工作“三纳入” 刚性要求的督办落实,需要强化经费、人员等保障落实。

(二)加强领导,完善落实机制。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由统战部牵头,进一步完善各有关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情况的调查研究,摸清基本情况和发展动态,反映他们的利益诉求,打造平台,创新工作方式,构筑网络平台,充分发挥社团的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工商联等社团组织的作用。

(三)加强培训,打造统战队伍。一方面,要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培养选拔纳入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并加强落实,促进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队伍发展壮大。只有这支队伍出干部、出人才、出专家,统战部门的重要性就能有力彰显。另一方面,要加强

统战系统业务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高、素质好、责任强的统战干部队伍,才能系统做好各项统战工作。

(四)加强创新、探索工作新路。要积极应用互联网为统战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新社会阶层人士始终活跃在经济、文化、思想、社会的最前沿,与网络的接触多,运用互联网开展对新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十分便捷。如开设论坛,扩大与新社会阶层人士的联系面;通过开展网络调查,有针对性的掌握和了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态度、利益诉求和思想动向;通过网络加大对新社会阶层代表性人士的宣传,扩大他们的社会影响;通过网络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提供多种更为便捷的维权、服务咨询服务等等。

第二篇:社会各阶层对大学生村官看法调查问卷

各位关注“大学生村官”的朋友:

您好,我们是浙江财经学院的学生,正在进行一项关于社会各阶层对大学生村官的调查,以分析"大学生村官"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只要能真正反映您的真实想法就达到了本次调查的目的,希望您能够积极参与,我们将保证对您本次填写的信息进行保密,并只用于调查统计使用!忠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看法的调查问卷

1、您的年龄:__________

2、您知道大学生村官这件事吗?

A、知道B、不知道

3、您对大学生村官的态度是:( ) ()

A、非常欢迎B、比较欢迎C、一般D、不是很欢迎E、非常不欢迎

4、您平时见到大学生村官的机会多吗?

A、每天都能见好几次B、一天基本能见一次

C、三五天能见到一次D、基本见不到

5、您认为您所在地区的大学生村官目前的工作状态怎么样?

A、精神饱满,干劲十足B、整天无所事事

C、不能融入农村基层生活D、没有什么特别印象

6、当地大学生村官是否与你们开展交流:

A、经常B、一般C、偶尔D、从不E、不清楚

7、您认为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施:

A、成绩较为显著B、成绩一般C、没有成绩D、不确定

8、您支持政府正在推行的大学生村官制度吗?

A、非常支持B、反应平淡C、不支持

9、您最希望大学生村官能够:

A、带领群众致富B、传播新思想、新观念

C、改变目前村级领导班子的作风 D、辅助目前村级领导班子展开工作

E、其它________________

10、您认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最应具备的是什么?

A、协调关系的能力B、创新、创业能力

C、农业相关的专业知识D、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精神 ( ) ( ) ( ) ( ) ( ) ( ) ( )

E、其它________________

11、您对于 “大学生村官制度”有何意见和建议?

关于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生村官”看法的问卷调查

1、 您来自()

A、城市B、农村

2、您所在的年级是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

C、较少D、几乎不知道 ( )

3、您对大学生村官了解多少A、很多B、一般

4、您认为大学毕业选择做“村官”的原因是()

A、正常的职业选择

D、贡献新农村建设B、先就业再择业C、有利于考公务员或考研 E、增加经验和阅历F、找不到工作而不得已

5、您对大学生村官前景的看法()

A、好,很有前景

C、说不准,迷茫B、一般,说不上好 D、不好,比较没有什么前景

6、您认为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上的地位如何()

A、很有社会地位B、社会地位一般

C、没有社会地位D、很没有社会地位

7、您心目中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印象是()

A、条件太艰苦B、工作琐碎

D、没有过多世俗职场、官场压力,较为轻松 C、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8、您觉得大学生村官现在面临的最大考验是()

A、艰苦的工作环境B、内心的孤独

C、实际利益诱惑D、其它

9、您对大学生村官的最大担忧是()

A、能否使村民致富B、能否长期扎根于农村

C、能否很好的融入农村D、其它

10、08年河南农大率先开设“村官”专业(本科),你对此看法()

A、很好,顺应现在国情

C、不好说B、不怎么样,不太切合实际

11.、整体来看你认为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发展是否有帮助()

A、作用很大,有助于农村发展

C、没有任何作用,耽误青春

B、作用不大,主要是锻炼大学生

社会人士对大学生村官看法调查问卷

1、你是否知道大学生担任村官的政策?

A、知道B、不知道

2、您周围有没有大学生村官

A、有B、没有

3、你对大学生村官有何看法? () () ()

A、很好,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建设家乡B、当前就业压力大退而求其次

C、国家给与很多的优惠政策

4、您认为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定位应是哪项(限选3项)

A、农村政策宣讲员B、农业技术服务员C、远程教育管理员

D、农村信息发布员E、计划生育协管员F、法律援助咨询上

G、教育工作指导员H、乡风文明倡导员I.村长秘书 D其他

5、你认为大学生村官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

A、较高的沟通交流能力B、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C 、良好的心理素质D、一定的农业知识和技能

6、您觉得目前大学生村官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A、对于农村工作不熟悉,无法很好地完成工作B、缺乏耐心,不安心工作

C、年轻浮躁,过于理想化D、原本太养尊处优,吃不起苦E、其他,请写出

7、你对大学生村官的最大担忧是什么?

A、言行不一不能吃困耐劳B、不能很好的融入农村 ( ) ( ) ( )

C、不能带领大家致富D、不懂得农村的风俗习惯不知道如何相处

E、其他

8、您认为当前大学生“村官”应发挥的作用是:[可多选] ( )

A、参与村务管理B、传播农业新技术C、提供致富等多种信息

D、活跃村民文化生活E、培养村民法律意识

F、其它,请写出

9、你认为大学生村官应该如何赢得村民和村干部的信任和支持? ( )

A、运用所学知识为当地发展献计献策B、解决和协调村里邻里关系

C、积极参与村务管理做到村务公平公正D、拓宽门路提高村民收入

E、其他

10、与当地村官相比,您认为大学生村官的主要优势在于[可多选] ( )

A、文化程度高,学习能力强B、头脑灵活,获取有用信息能力强

C、具有开拓创新精神D、有市场经济意识,能做项目E、富有朝气与活力F、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

G、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H、能够传播先进科技、文化知识与新思想I、与村民无利益关系,更易获取信任与支持

J、其它,请写出

11、与当地村官相比,您认为大学生村官的劣势在于[可多选]

A、缺乏工作经验B缺乏对农村尤其是所在村的了解

C、解决农村问题的实用办法少

D、不善于与村民、当地干部沟通

E、当地人际资源缺乏,群众基础不足

F、其它,请写出

12、您认为大学生村官对于当地发展的作用是()

A、作用很大B、有一定作用

C、基本不起作用D、没有作用

13、您觉得大学生村官是否需要在任职期间作进一步的培训()

A、需要,他们需要进一步培训更好地工作B、不需要,已经够了

C、不需要,培训没什么大作用D、无所谓

14、如果您觉得需要培训的话,您觉得大学生村官该有怎么样的培训形式() ( )

A、定期开设文化课培训B、定期组织村官间的交流

C、定期举办培训讲座D、老干部一对一教导新干部

E、定期组织阅读相关刊物F、组织退休干部传授工作经验G.、不需要H、其它____________

问卷结束!谢谢您的参与!

第三篇:新的社会阶层

我国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与社会变革的大背景有关。具体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2.1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我国从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给我国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提供了制度基础。不少人陆续脱离原来的工作岗位,转而从事非公有制经济,或“下海”经商,自我创业,或进入民营科技企业、外资企业等经济组织,或成为自由职业人员。

2.2经济体制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分工日益精细,

为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提供了就业和创业条件,并为社会上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供了新的服务内容。例如,市场经济正常有序的运转,离不开以服务、沟通、监督、协调为主要职能的各种中介组织,提供就业、广告、公关、信息、咨询、家政、劳务、房地产等服务的服务性中介组织便是其中的一种类型。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这一新的社会阶层遂应运而生。

2.3产业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长足发展,我国的产业

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下降,第

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促成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例如,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大批劳动力转移的农民纷纷加入到第

二、第三产业。其中一些农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摸索出发家致富之路,成为私营企业主、个体户等。综上所述,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3、如何看待新的社会阶层应当看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重

要贡献。其中的一些优秀分子也因此赢得社会的尊重。他们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推动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国家税收。新的社会阶层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生产 要素,直接参与或服务于生产过程,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也为国家增加了税收。据统计,从1993年到2012年的十年间,私营企业增长了33倍多,年均增长28.87%(截至2012年上半年,私营企业累计登记已达到334万户);注册资本由1993年底的681亿元增加到2012年底的35305亿元,增长了52倍,年均增长48.41%(截至2012年上半年,注册资本已达42146亿元);从业人员由1993年底的372万人增加到2012年底的4299万人,增长了近12倍,年均增长27.72%(截至2012年上半年,从业人员已达4714万人);私营企业产值由1989年的422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0123亿元,增长了48倍,年均增长47.15%;实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由1989年的190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0603亿元,增长了近56倍,年均增长49.51%。2012年出口创汇的私营企业74443户,出口创汇折合人民币1749.68亿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355%和91.68%。3.2扩大了就业门路,缓解了就业压力。新的社会阶层或者自主择业,或者以 自己创办企业招工的方式,吸纳了很大一部分待业人员和公有制部门的富余人员,从而扩大了就业门路,缓解了就业压力。据统计,到2012年底,全国私营企业户均雇工11.73人,户均从业人员为14.3人,分别比2001年增长5.68%和6.88%。雇工人数100-500人的有34617户,雇工500-1000人的有3334户,雇工1000人以上的有1130户;2012年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达117.47万元,比2001年增长24.16%,注册资本500万-1000万元的有84620户,1000万元以上的51830户。注册资本亿元以上的有1156

户,比2002年同期增加498户。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劳动者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

3.3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不少人,自己富了不忘国家, 不忘社会,积极参加“希望工程” 、“光彩事业”等社会公益活动,积极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并且在国家出现地区性灾害时,新的社会阶层捐钱捐物,并积极参加地方灾后重建,稳定了社会秩序。

第四篇:如何看待新的社会阶层2

1、当前我国出现哪些新的社会阶层 ............................................................ 1 1.1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 1 1.2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 2 1.3个体户。 ......................................................... 2 1.4私营企业主。 ..................................................... 2 1.5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 2 1.6自由职业人员。 ................................................... 2

2、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原因 ......................................................................... 2

2.1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为新的阶层的产生提供了制度基础。 ............... 3 2.2经济体制的变化。 ................................................. 3 2.3生产力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 3

3、如何看待新的社会阶层 ............................................................................. 3 3.1新的社会阶层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建设者 ............................... 4 3.2新的社会阶层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 4 3.3新的社会阶层是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 ..................... 4

4、创新工作方法,引导和促进新社会阶层的健康成长 ............................ 5

4.1队伍构成。 ....................................................... 5 4.2政治态度。 ....................................................... 5 4.3利益诉求渠道多样化和不畅并存。 ................................... 6 4.4价值取向。 ....................................................... 6

5、结论与建议 ................................................................................................. 6 参考文献: ....................................................................................................... 6

如何看待新的社会阶层

摘 要

对于新的社会阶层,虽然人们众说纷纭,但不可否认他们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依靠力量。江泽民指出:“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应当看到,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积极贡献。新社会阶层的主要贡献:推动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国家税收;扩大了就业门路,缓解了就业压力;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贡献。从总体上看,新的社会阶层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热爱祖国。他们勇于开拓,敢冒风险,敢为天下先,走出了一条创业之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带头和示范作用。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先富起来的一批人,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也是改革开放的支持者,是当代中国社会和谐和稳定的重要力量。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得出的科学结论,并不是排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关键词:认识 新的 社会阶层

1、当前我国出现哪些新的社会阶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归纳起来有以下六个:

1.1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所谓民营科技企业,泛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按照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创办和经营,主要从事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和成果转化的经济组织。这些人员掌握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经营管理的专门知识,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1 1.2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外资企业指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境外投资的企业。在外资企业就职的中方管理技术人员通常年纪轻、学历高,许多人还有过在国外留学、就业的经历。他们比较熟悉国外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方式,一般在外企的一些部门担任骨干。这些人员具有国外的先进知识和管理才能,促进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的生产力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1.3个体户。

个体户即个体工商户,是以家庭为单位,拥有一定资金,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最早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

1.4私营企业主。

私营企业指企业财产归私人所有、雇工人数较多的营利性经济组织。私营企业主正日益成为经济实力、经营范围与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的一个社会阶层。

1.5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中介组织泛指介于企业、个人之间,并为其服务、沟通、协调以及对其监督的社会组织。它主要由三类组成:行业性中介组织,如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研究会;公证性中介组织,如律师、会计、资产评估等专业事务所以及证券、仲裁等中介组织;服务性中介组织,如提供就业、广告、公关、房地产等服务的组织。这些组织的从业人员大多受过专门训练,专业化程度比较高。

1.6自由职业人员。

主要是指那些不固定供职于任何经济组织、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凭借自己的知识、技能或专长为社会提供某种服务并获取报酬的人员。主要包括一些文化、艺术工作者等。

以上六个社会阶层,尽管在财产状况、文化层次、社会地位、社会职业上有所区别,不属于以往的社会阶层,在改革开放和社会结构变革的新形式下,对原有社会阶层的细化补充。

2、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原因

我国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与社会变革的大背景有关。具体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

2 方面原因:

2.1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为新的阶层的产生提供了制度基础。

我国从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使不少人陆续脱离原来的工作岗位,转而从事非公有制经济,或自主创业,或进入私企、外企,或成为自由职业人员,成为新的社会阶层的重要成员。

2.2经济体制的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提供了就业和创业条件,并为社会上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供了新的服务内容。例如,市场经济正常有序的运转,离不开以服务、沟通、监督、协调为主要职能的各种中介组织,提供就业、广告、公关、信息、咨询、家政、劳务、房地产等服务的服务性中介组织便是其中的一种类型。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这一新的社会阶层遂应运而生。

2.3生产力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长足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下降,第

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促成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例如,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大批劳动力转移的农民纷纷加入到第

二、第三产业。其中一些农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摸索出发家致富之路,成为私营企业主、个体户等。

新的社会阶层呈现快速发展和日趋活跃的态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的社会阶层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随着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队伍必将进一步扩大。

3、如何看待新的社会阶层

从总体上看,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守国家法律,热爱祖国。他们勇于开拓,敢冒风险,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勤劳致富之路。伟大而艰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得出的科学结论。我们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没有也 3 不会否认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3.1新的社会阶层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建设者。

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新社会阶层的成员大多具有自立自强的主体意识,具有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勇于冲破陈旧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束缚,善于把握市场经济大潮的走势,能够适时抓住和利用各种机遇乘势而上,使自己赢得发展的先机,依靠知识力量和人才优势开拓发展。正是凭借这些良好素质和品格,新的社会阶层以其创造性的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在实现和提高他们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在改革开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的社会阶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建设者,是一支正在崛起的、可以大有作为的生力军。

3.2新的社会阶层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他们推动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国家税收。新的社会阶层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直接参与或服务于生产过程,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也为国家增加了税收。第二,扩大了就业门路,缓解了就业压力。新的社会阶层或者自主择业,或者以自己创办企业招工的方式,吸纳了很大一部分待业人员和公有制部门的富余人员,从而扩大了就业门路,缓解了就业压力。第三,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不少人,自己富了不忘国家,不忘社会,积极参加“希望工程”、“光彩事业”等社会公益活动,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

3.3新的社会阶层是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

由于这些新的社会阶层的大多数成员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革命军人和机关干部,因此和共产党有着历史的联系;又由于他们是改革开放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因此他们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大都赞成和支持。这些特点为我们党整合这些新的社会阶层的力量提供了条件,也有利于发挥他们作为执政党的群众基础的作用。这是当前实现党的先进性、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科学选择和战略性决策,它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发展规律和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新变化的

4 客观要求。

4、创新工作方法,引导和促进新社会阶层的健康成长

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新社会阶层为统一战线工作的新的着力点,切实做好新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认真研究分析新社会阶层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不断探索做好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团结凝聚新社会阶层,发展和巩固更为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战略重点和重要课题。

4.1队伍构成。

在性别构成上,男女比例56%:54%,女性撑起了半边天。在年龄构成上,以中青年为主,年龄在31—50岁之间的约占62%。政治面貌方面,有28%的人为中共党员,11%的人为民主党派成员。学历整体相对较低。大专学历占32%,本科以上学历仅占18%,50%的人都是高中、中专学历以下。在专业技术职称方面,71%的人没有职称,29%有中级以上职称。只有50人有过海外学习工作经历。职业方面,广泛分布于民营科技企业、外资企业、个体户、私营企业、自由职业者等新社会阶层的六类行业中。担任社会职务方面,7%担任各级人大代表,13%担任各级政协委员,7%担任各级特约人员。

4.2政治态度。

对执政党执政充满信心,对改革开放政策的态度不一。 新的社会阶层是改革开放最大的、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党和国家确立的政策为他们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是“团结、鼓励、保护、表彰”等一系列方针,为他们营造了想干事业又能干成事业的良好环境。因此,从总体上讲,新的社会阶层是改革开放政策基本的拥护者之一,他们也在努力工作,为国家为社会创造财富,做出奉献。有49%人完全和基本认同他们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和积极推进者。30%的人部分认同,两项相加共79%。虽然大部分人认同他们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但他们也认为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运气、技术等因素,从而对改革开放的态度各持已见。在问到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态度”时,37%的人表示“非常拥护”,5%的人表示“比较拥护”,也有20%的人和15%的人表示“不太拥护”和“不拥护”,23%的人不表态。

在对待执政党问题上,对于“现在的党风如何”问题,42%的人认为很好,16%认为较好,但也有30%的人认为一般,12%的人认为很差。在“党员是否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问题上,49%的人认为是,44%的人认为“看不出来”,7%的人认为“很差”。尽管有相当的人认为现在党风不尽如人意,但57%的新社会阶层人士还是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很重要,只有21%和22%的人认为“没有关系”和“说不清楚”,对中国共产党

5 执政“很有信心”和“比较有信心”的人达到54%和30%,10%的人“有些信心”,只有6%的人没有信心。

4.3利益诉求渠道多样化和不畅并存。

在利益诉求渠道问题的多项选择上,32%的人选择与本单位领导交谈,27%的人选择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映;30%选择向社区反映;22%向社会中介组织反映,17%向相关单位反映,13%的人选择与朋友同事交流,2%选择在媒体、有关会议上发布。在“您感觉反映意见建议的渠道是否畅通?能否有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问题上,15%的人认为畅通,能有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40%的人认为基本畅通,一般,45%的人认为不畅通,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调查中,新社会阶层人士普遍认为,个体协会、私营企业主协会、律师协会等中介组织作为反映他们要求和愿望的“娘家”,“权力太小”,说话不被重视,使得他们的合理的利益诉求得不到反映和重视。

4.4价值取向。

有32%的人认为新社会阶层代表社会新的生产力,24%的人认为是我国社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如果可以选择,您更愿意在哪个领域就业?”问题上,32%人选择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就业,35%的人选择在国有企业,只有33%的人选择在非公经济领域就业,或者是自己创业、做自由职业者。表明了他们对自己身份的并不太认可,或者说对新社会阶层的地位有不稳定感,新社会阶层的归属感并不强。

5、结论与建议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参与者,是经济增长的推动者,是自主创新的促进者和社会事业的践行者,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内部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在少数人中还存在着某些缺点、错误、甚至严重的不法行为。如,偷税漏税、制假贩假、克扣员工工资、腐蚀领导干部、败坏社会风气等。还有少部分人对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存在着模糊、甚至错误认识。因此,中央强调指出,既要充分肯定和发挥新的社会阶层的重要作用,又要加强教育引导,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6 [1] 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邓小平.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 邓小平.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 江泽民.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 江泽民.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 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8]2012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

第五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产生、构成及作用

新的社会阶层是如何产生的?他们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哪些推动作用?

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产生及构成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由单一的全民集体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多元所有制结构转变,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社会结构和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有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不断调整、分化、重构,以职业为基础的新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逐渐取代过去以政治身份、户口身份和行政身份为依据的分化机制,产生出具有不同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利益特点,具有不同价值趋向、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社会新阶层。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产生是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体现。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集中分布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主要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目前,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人数约为7500万人,涉及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他们掌握或者管理着10万亿元左右的资本,贡献全国近1/3税收和40%进出口贸易总额。其规模和经济实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程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推进力量。

二、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原因

我国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与社会变革的大背景有关。具体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我国从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给我国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提供了制度基础。不少人陆续脱离原来的工作岗位,转而从事非公有制经济,或“下海”经商,自我创业,或进入民营科技企业、外资企业等经济组织,或成为自由职业人员。

第二,经济体制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例如,市场经济正常有序的运转,离不开以服务、沟通、监督、协调为主要职能的各种中介组织,提供就业、广告、公关、信息、咨询、家政、劳务、房地产等服务的服务性中介组织便是其中的一种类型。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这一新的社会阶层遂应运而生。

第三,产业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长足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下降,第

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促成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例如,由于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大批被分流出来的农民纷纷转移到第

二、第三产业。其中一些农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摸索出发家致富之路,成为私营企业主、个体户等。

综上所述,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从总体上看,新的社会阶层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热爱祖国。他们勇于开拓,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我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方针: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

三、新的社会阶层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新的社会阶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参与者,是经济增长的推动者,是自主创新的促进者和社会事业的践行者,具有较强现代市场意识,在不同行业、以不同方式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贡献。

第一,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增加了国家税收。新的社会阶层掌握或者管理着10万亿元左右的资本,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直接参与或服务于生产过程,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直接或间接地贡献着全国近1/3的税收和40%的进出口贸易总额、69%的出版发行。个体私营经济1979年占GDP的比重不足千分之一,到目前已超过1/3,在部分地区已经达到70%甚至80%以上。预计到2010年,非公有制经济将占全国税收的50%[2]。

第二,扩大了就业门路,转移剩余劳动力,缓解了就业压力,为社会稳定作出贡献。新的社会阶层通过自己创立的行业和开办的企业,不但成功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为国家创造了财富,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吸收了社会上很大一部分劳动力,分流了社会部分富余人员。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在中国7.6亿就业人口中,民营经济吸纳的就业量(含农业劳动力)占90%以上;如果不含农业劳动力,民营经济吸纳的就业量为1.9亿人,占全社会就业总量的26%,有效地缓解了我国面临的人口与就业压力, 维护了社会的稳定[4]。

第三,非公经济是推动技术创新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约有70%的技术创新、65%的国内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其中95%以上是非公有制企业。2007年,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总数中和政府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分别占到70%以上和80%以上[2]。另一方面,大力培育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但能够促使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和发展,而且能够有效减轻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带来的社会振荡,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形成多元市场主体相互竞争的生动局面,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传统计划经济的思想桎梏和城乡二元体制的壁垒,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第四,丰富人民生活,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我国56%的私营企业和83%的个体户集中在第三产业,他们的经营网点占全国经营网点的90%,这大大弥补了国有、集体商业与服务网点设置不足的缺陷,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在采购、交通、维修、就餐、住宿等方面的“老大难”问题,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第五,积极从事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不少人,自己富了不忘国家,不忘社会,积极参加“希望工程”、“光彩事业”等社会公益活动,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截至2007年底,由非公经济人士发起的以扶贫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光彩事业已实施项目16244个,到位资金1337多亿元,培训人员387万多人,安置就业近5亿人,帮助带动787万多人脱贫[2]。不少新阶层人士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热切地关注着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如“5·12”汶川大地震以来,新阶层人士在抗震救灾中积极捐款捐物,有的甚至不顾余震的危险,加入自愿者的行列,亲赴第一线就灾。这使我们欣喜的看到新阶层的不断成熟。

当然,我们说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并不是否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这是不容置疑、不能动摇的。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不少人正是从上述各种群体中分化出来的,彼此之间存在着某种天然的联系。他们之间尽管个人财产多寡不同,但并不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节。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社会阶层的分化,新阶层的出现,对早已习惯了旧的社会生活秩序的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加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法规不健全和执法不严的情况,一些矛盾和利益冲突凸现出来,如收入差距加大;失业人员增多;农民工待遇低下;社会成员对非公人士的高收入、高消费不满等社会问题频频发生,有时甚至达到相当激烈的程度。高低收入的过分悬殊产生新的分配不公,加剧了一些人的不满情绪和心理失衡,如对社会利益分配的不公平感和朝不保夕的危机感等,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某些高收入者的不合理、不合法致富途径或手段,及其肆意挥霍与不正常消费行为,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对他人产生不良导向甚至诱发某些恶果。

另一方面,新的阶层特别是私营企业主和个体户,素质参差不齐,本身也存在一些消极的东西。如少数人偷税漏税,利用产权关系不明确的漏洞聚敛国家财富;走私贩私,制假贩假,投机诈骗,发不义之财;无视《劳动法》,不依法与职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有的甚至搞“生死合同”;恶意拖欠克扣工人工资,侵害职工的合法权益;行贿国家行政官员,私设“小金库”,助长灰色收入,大搞钱权交易;诚信危机;败坏社会风,与黑势力勾结为非作歹等等。还有少部分人对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存在着模糊、甚至错误认识。

新的社会阶层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又存在一定消极性,这对新世纪新阶段的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充分肯定和发挥新的社会阶层的重要作用,又要加强教育引导,抑制其消极的一面,促进新阶层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与发展

3、做好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本文由http:///整理发布。

上一篇: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下一篇:乡村医生思想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