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

2022-08-17

第一篇: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

集团财务体系信息化建设经验介绍

万科集团财务体系信息化建设经验介绍(万科CFO王文金)   

  o o o..赞赞取消赞 转载自 刹那*永恒 2011年06月23日 10:02 阅读(4) 评论(1) 分类:财务知识小中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还有各位同行,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跟大家谈以下万科集团的信息化建设的状况,因为我是管财务嘛,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财务领域信息化的情况。那么我所讲的内容主要是这么几个部分,一个是信息化发展的过程。第二个是信息化发展的规划,因为刚好是我们在去年的时候做了一个面向未来的信息化发展的蓝图,来跟大家介绍一下。第三个是财务体系发展和优化。我们万科信息化十几年的过程当中,我们是怎么做的,怎么选择的,这方面谈一些感想。先向各位介绍一下万科当前的规模情况,现在我们进入的城市有28个,法人公司是250家,正在运作的项目是150个,今年1到8月份的销售额是298亿,截至6月份的总资产是637亿,估计到年底还会进一步的增长。实际上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我们这么大的规模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的第一个是管理问题,第二是需要使我们有一个从容的心态,有一个闲暇的时间来做我们的管理工作。

第二个是管理范围非常的大,流程非常的多,在万科的总部买地的事情都很难直接参与,因为我们一年买几十块地,看的地更多。

第三个如何在规范的管理中提升效率,如果我们要把它做的很规范,我们的效率在什么地方?我们怎么去提升效率?今天比如说是250家公司,到年底是300家公司,我们可能还会进入更多的城市。而且万科在房地产的市场过程中,我们也跟很多的企业合作,例如并购这种模式,不但地有新的公司加入我们,有新的人员,新的项目,这些我们怎么让他们能够快速把我们的经营管理模式,快速地让他们熟悉。

在这样的一个蓝图下面我们可以回顾这个历程和当前所属的阶段。万科是84年成立的,在91年的时候上市。我是94年到万科,当时有两台PC,有一台小型计算机,小计算机只解决总部的财务帐。但是在94年以前,大部分是手工处理一些帐务。当时万科还是一个多元化的企业集团,贸易、工业、零售,很多这样不同行业的下属企业。这里面计算机基本上没有。从94年到02年,万科把房地

产行业作为一个核心行业,作为我们专业的发展,我们不断地进行一个减法的过程,我们不断地卖掉非核心的企业,这段时间我们是向专业化转移,从最后将万佳百货卖给我们的大股东华润集团,完成了历史性的战略调整。这段时间我们做了这么几个工作,一个是电脑化,大量的计算机,开展无纸的办公,要求用邮件,用网络来取代我们这样的书面的传递。还有我们开始建设应用系统,我们第一个建设的是财务系统,第二个建设的是房地产销售系统,还有工资、人力资源管理这样一些,实现了个人之间的共赢合作。从04年到05年我们着重是部门级的系统建设,这是各个专业部门发展各自的系统,比如说我们财务系统和成本管理系统,我们还建设了一个客户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人力资源,还有一个采购网站等等,这就是一个部门的系统建设。

讲到05年,我们持续精细化,最起码到09年还是在做精细化的过程。这个时候是一个企业级的系统建设,不再是一个部门的单一的建设。未来是工厂化,工厂化就是要跟我们很多的业务伙伴,承包商、总包、设备材料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个时候建立起伙伴之间的一个互连关系。

这是我们信息化的发展过程,我们在06年做了个面向未来的集团信息化整体规划。为什么要做规划呢,以前我们的系统是非常的分散,构成很多的孤岛,曾经无法互通。往往支付系统出一笔业务,财务系统再出一笔,非常混乱。面对这样的问题,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现在规划的模型分为三大部分,一个是基础平台,基础平台基本上是支持所有系统运作。比如说我们现在有一个是工作流平台。然后是日常业务的操作系统,第一部分是客户管理体系,这是面向整个客户的管理体系。第二个是项目的管理体系,这个项目实际上是产品的管理、新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系统,我们面对每一个项目的时候,有几百个任务和几百个节点,我们怎么把这几百个任务和节点形成一个信息系统,让大家在这么一个平台上面能够顺利地去操作,能够实现信息共享,能够有一个互相协同的过程。还有一个是供应商的关系。再上面是我们的在财务管理体系,我们使用的金蝶EAS财务管理体系,再往上面是我们的商务智能分析,在这个平台里面,实际上它的管理和决策。 这个规划一个基本的特点,

一个是从分散到集成,我们不能再以单一部门的应用来建设系统,从实际部门的需要出发,提高专业系统的效率出发,规范它的操作来建设这样一个系统。现在必须要实现一个集成化的企业,因为企业的效率需要,有很多相关的要求。第二个我们是主要系统之间一个是以接口和公共数据库的方式实现,保证数据的唯一性。第三个我们选择的是一个模块化建设的方式,因为什么呢?因为当前还没有一套任何一套成熟系统覆盖万科的所有业务,我们核心遵循“单一创建,多处引用”的原则。那么这些数据之间的传递,最关键的就是要遵循“单一创建,多处引用”的原则。比如说什么叫公司,什么叫项目,这些每一个系统里面都要有一个统一的含义。

第三个是分布的情况,我们的系统以前大量地都在各个地方去做,比如说像我们的K/3和售楼系统,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服务器,都有自己的电脑人员。那么现在我们要把它整个所有的系统都合在一起,建一套系统,然后在各个地方直接操作。所以我们希望所有的系统都能够支撑集中部署的架构模式。如果企业分开上系统,他们之间的数据是取出来做简单的报表合并,无法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从IT管理方面来说,我们集中上一套系统,全集团的数据库集中存放,便于统一的维护和管理。第三个从技术上看,我们要求所有的系统都支持多组织,能够集中上一套系统,并且能够方便的在同一系统内按不同层级来处理相应的系统。

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刚才也说了,模块化的方式。没有采用一套国外的大型软件。我们知道在制造业,往往喜欢用一套ERP解决所有的问题,从采购、合同管理、到财务,所有的东西一套搞定。但是万科没有采用这种一体化ERP模式,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觉得无论国内或是国外都没有这样得成功案例,就是没有一套成熟的软件能够支撑我们房地产所有的运行。房地产不同于制造业,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它没有一个循环的成品。我们项目和项目之间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企业是一个任务型管理的企业,像做汽车虽然也很复杂,但是它是一个可循环的。但是我们任务的具体内容每一个都是不同的。但是美国的方式和我们不一样,因为中国的房地产业基本上没有到我们说的工厂化的阶段,美国的房地产业真正地可以把这个房子像做汽车一样全部地工厂化,加上很少量的一些装修的工作,进来多少瓦,进了多少楼梯,然后他可以让你在网上面让你看到整个房子的建造过程。我们不能用美国的方式来做我们现在房地产的信息化。即使这样我们也要考察一下,第一个它功能上无法覆盖房地产全部的业务功能,因为现在的国外的一些软件还不能支撑房地产的销售方面的业务。可以把建筑行业的拿过来使用,但是改造的工作量非常大。第二个核心数据模型不能覆盖房地产核心数据,项目与一般的工业产品数据结构不同。第三个是还没有成熟的产品结构方案。所以我们采用模块化的方式。我们在每一个模块选用最顶级的软件,同时每一个模块之间数据的沟通量缩短到最小。现在还在不断地往前走。

下面我们讲一下财务体系信息化的过程。基本上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是专业化的阶段,我们用K/3的总帐和集中结算的资金管理系统,第二阶段是发展到精细阶段,我们升级到金蝶EAS的财务体系。下面我们给大家讲一下在专业化这个阶段。总帐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总帐系统也是我们在万科选的第一个部门级信息系统。在97年的时候,我们选择金蝶Windows版本的总帐系统。我们在2002年的时候,使用K/3成本管理系统,借助这个系统我们在专业化阶段,实现了更高质量的成本管理,实现了全项目成本的动态核算,动态成本可以实时地知道房地产项目的成本是多少。第二个我们可以借助成本管理系统进行目标成本、预算及合同管理。第三个我们可以帮助实现集团的资金管理。实际上我们现在资金管理往往是凭经验,我建到70%工程量了,我大体上要付多少钱,并不是建立在一个合同计划的基础上,我们建立K/3系统,可以算好每一个合同在未来的每一个时间段内需要多少钱,同时利用K/3实现高效、便捷的合同付款。第四个是成本数据资源共享,项目间成本实时可以比较。第五个是加快信息流通,提高工作效率。第六个是为领导的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我们应用了金蝶的资金集中结算系统,实现集团资金支付的统一管理,所有大的支付都是在资金管理中心来进行的。集团资金计划的统一管理,未来要付多少钱,融多少资这是非常重要的。融资、借款、抵押等统一管理,效率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实际上,我们在做财务体系的时候,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虽然没有一套大型软件可以覆盖所有的应用需求,但是可以应用大型软件的财务部分,为什么不可以用?也可以用。因此,我们最终选择了金蝶EAS,第一个它的基础架构是非常完善的,它可以支撑海量数据的运作,这点与国外的大型ERP是一样的。第二个方面,国外软件的成本管理不能满足万科的需求,因为它是根据每一套房子要配多少部件来进行的成本管理,也就是说它事先需要知道每一个房子需要花多少材料,但是今天国内基本上是用不上这个软件。而金蝶的系统,成本管理是与万科一起开发出来的,在这之前我们,已经与房地产的现状需求结合在一块儿,采用了逻辑关系,是房地产业对突出的一个东西,这个我觉得是可以持续应用的。

从ERP系统来说呢,国外大型软件的其他的功能像销售、采购在房地产里面用不上,这样大大地降低了大型软件的利用率,操作也很复杂。但是EAS里面符合我们的操作习惯,我们已经用了很久了,成本非常的小。第四个是操作复杂性方面,国外大型ERP是非常复杂,相对EAS比较简洁,而且国内的企业以后的服务跟得上,能够快速响应我们的需求,最终我们选择的是金蝶的EAS系统。金蝶EAS财务的整体架构非常好,有一个基础化的模块,标准化的模块,这样的话我们把整个集团所有基础的配置,这样多重的一个管理模式我们可以设立起来。

那么在EAS应用里面,第一个是进一步来加大集成。从核算的角度来说,基础设置一致,可以实现集团的合并报表,非常的快。万科首次用EAS换掉了Excel。我们实现了财务和业务的集成。下面具体讲一下。第一个我们可以用EAS使集团报表快速合并。在纵向管理这一块,我们有一个动态的成本分析,在横向这一块,我们基本上是跟着成本的每一个环节相关地来做,成本管理、资金管理等等。这次在成本管理软件改造当中,第一个是增加了我们项目的测算,对一个新项目,怎么应用成本软件里面已有的数据来实现我们新项目的测算。第二个是有一个成本核算数据库。通过动态成本形成了这样一个成本的数据库,成本数据库支持我们做一个新项目的测算,这样的话形成了一个循环。第二个实现的是把成本管理软件和资金整个的打通。从总帐和资金管理中心之间,我们也实现了这样的集成,付款单是填完以后,资金中心就可以结算,银行付款以后就自动生成会计凭证,这个凭证就进入了总帐系统,不但把钱付了,同时把凭证也做了。

也就是实现了财务和业务的集成,业务有很多种,来自于很多部门、很多环节不同的需求,最主要的就是两个,第一个就是付款,第二个就是合同。签一个合同可能导致我们财务状况的变化。那这些付款和合同,都要经过一个流程的审批,付款的审批可以通过软件到我们的出纳。合同的审批从成本管理软件进入我们的总帐系统,最后都成为凭证。实现了一个整体上通过付款来把我们几个系统进行连接。现在EAS体系正在进展之中。我们今年元月份启用,整个的机制我们要在明年全部实现。

下面我们就谈一下万科信息化工作的感受。刚才谈到万科信息化发展的阶段,到个人、到部门、到伙伴之间,这个期间最主要做的是一个应用系统的建设和开发,是我们主要的一个工作。那么还有一个立足点就是我们的基础建设,这个建设包括服务器、网络,整体的配套,相关的其他设施,IT人员的配备。在06年以前,一边做系统建设,一边做基础建设。今年我们在IT中心里专门成立了一个应用推广部,把应用和推广也作为我们IT中心一个必须要做的职责。把基础架构做好,修了高速公路,也有汽车了,我们怎么样去规范在这个公路上开汽车的人,有一个规则去协调有效地去运作,协调前进。

我们的基础建设可靠、稳定、安全,高效和通畅是我们最基本的保证。系统建设必须要了解业务,满足业务,这是我们IT的价值体现。如果你把决策做错了,那将会非常的痛苦。在我们历史上曾经也做过错误的决策。推广应用,持续性的培训,是达到预定目标的保障。还有,信息化的道路是一个非常长的过程,企业级IT好象一个艺术品一样,需要慢慢去打造。实际上它还可以分为这么几个阶段,第一个从万科站在当前来看,现在我们是要做一个系统的建设工作,把业务的系统集中起来建设好,在两到三年的时间,来完成我们所有的规划和部署。那么在规划和建设的同时,我们必须完成应用推广工作,要把这些系统推广到所有的建设中去,这样的话才能发挥最好的效力。同时在应用推广的阶段以后,或者说差不多以后,要做一个职能性的拓展。比如,我们现在做流程的标准管理,流

程怎么去做,流程的应用化改造,都必不可少地依赖IT,万科正在做一个内控管理,在做内部控制的时候,两部分人,一半是业务人员,一半是IT人员,就是涉及的所有流程,所有需求,怎么在计算机系统里实现,达到一个可视化,可操作性的成果。那么第二个就是信息的分析,有了很多的数据,把数据调出来,然后做一些分析,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这个也是我们从其他的外资企业借鉴。比如宝洁中国,他们有一百多个IT人员,每个老总配了一个IT人员,就是满足那个老总实时的数据需求。此外,还有知识管理,真正做到一个高深的境界,也就是所有的制度都在流程里面得到实现。这个时候怎么去激发每个人脑子里面的知识,提高每个人的水平。知识管理也是要靠IT做载体。现在所有的工作,都要靠IT。

好,我的报告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万科在快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第一个是如何快速作出正确的决策,因为现在来自于各个方面的信息非常多,如果把250家公司的信息全部汇总起来,以前我们是用一个Excel就可以把我们的报表合在一起,需要打开很多个表,才能完成一份报表,我曾经跟大家说我们的变革,从八十年代的算盘,到了八十年代末的计算器,我们抛开了计算器以后,我们又用Excel取代了计算器,到现在做的事情就抛掉以前的。

第二篇:集团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

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 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总公司(以下简称“***”)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提高财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及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保证财务信息化系统工作的统

一、规范和有序开展,使财务信息化系统更好的服务于***的管理和战略发展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财会〔2009〕6号)及《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财会[2013]20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要求,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措施。

第三条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化工程,***财务部是实施财务信息化的主要领导部门并负责信息化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条 ***所属各公司财务部门各岗位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制度要求,相互配合,及时发现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措施,推动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第二章 财务管理信息化岗位管理

第五条

信息化岗位设致。根据会计核算与管理需要,财务信息化主要设置系统管理员、软件操作员和档案管理员三类工作岗位。系统管理员由各公司财务部指定人员兼任,也可由公司专业

1 技术人员兼任,软件操作人员指财务部各岗位的工作人员,档案管理员由财务部相关人员担任。

第六条 信息化系统管理人员职责。

1、负责财务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2、进行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协助各岗位操作人员建立账套和报表系统,协助总账增加或删除会计科目及辅助核算选项;

3、负责财务信息化设备的管理,财务软硬件、办公软件的安装、维护及日常故障的排除;

4、硬件的管理与维护,主要包括服务器、各操作终端、打印输出设备;

5、在信息化应用软件技术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下,设定会计核算岗位、科目编码数据库的建立、软件试用等业务的初始化工作。

6、负责定期对财务信息化数据资料的备份。 第七条 软件操作员管理规定

1、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一般指令的使用方法,熟悉OFFICE办公软件并能够熟练运用;

2、掌握所使用微机及附属设备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能够熟练运用金碟、用友、久其等财务软件;

3、各操作人员只能在操作系统管理员确定的权限范围内使用软件的功能,不得擅自越权操作;

4、各操作员必须牢记自己的密码,不得告诉非授权人员,不定期修改自己管理的计算机口令;

5、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操作,进入系统时必须以自己的真实身份登录,工作完毕后或暂时离开工作岗位时应及时退出操作系统;

6、出纳员和复核员进行网上银行业务操作时,严格按照网上银行操作程序和权限进行操作,操作结束后及时退出系统,妥善

2 保管自己的密钥,不定期修改网上交易密码,确保本单位银行资金的安全。

7、办理网上远程纳税认证时,操作员持密钥登录系统进行相关操作,操作结束后及时退出系统。

8、各操作员关机前一律要退出财务软件系统,下班离岗之前应切断总电源,以防止线路故障发生火灾。

9、各操作员年末负责打印所分管会计账簿并按规定装订成册。 第八条 档案管理员管理规定

1、全面负责财务信息化形成的磁性数据档案管理,负责财务软件生成的纸质会计档案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2、对磁介质会计档案按规定和要求妥善保管,做好防磁、防尘、防潮、防火等相关工作;

3、配合系统管理员做好数据的定期备份工作,负责保管系统管理员备份形成的磁质,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与完整;

4、年终审计结束后,负责将数据介质和纸质会计资料移交公司档案室管理。

第三章 财务信息化硬件管理

第九条

财务信息化硬件设备专用于运行账务处理软件和常用办公软件,任何人不得用于电子游戏、不得用于对外服务;

第十条

配备于会计核算的计算机终端,要严格建立管理台账,由系统管理员负责定期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非系统管理员不得随意移动微机设备和网络信号线;

第十一条

各操作员要爱护办公设备,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机器设备,外来人员未经本部门领导允许,不得使用任何一台办公自动化设备。

第十二条 要加强对财务专用服务器存放的机房的管理,系统

3 管理员要对机房的环境,安全负责,对访问机房人员实行登记制度。系统管理员要定期对机房进行巡查,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排查。

第四章 财务信息化软件安全及管理

第十三条 财务系统软件无论是自行开发还是委托开发,均要视同会计原始档案,保管期限是该系统停止使用或有重大修改之后的五年,对在用的系统软件不得擅自修改。

第十四条 财务软件升级或二次开发修改完毕的软件统一安装到各终端后应及时拷贝归档,归档软件应和系统现运行软件保持一致。

第五章 财务信息化数据管理

第十五条 为了保证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正常、可靠、稳定运行,各公司系统管理员,要定期对财务数据进行备份。

第十六条 财务信息化会计数据进行备份形成的备份数据文件不少于两份,分不同的场地进行保管。具体工作要求为:

(一) 备份策略

1. 备份策略的选择需要统筹考虑信息系统中需备份的总数据量,线路带宽、数据吞吐量、备份窗口等因素;

2. 备份策略包括,但不仅限于数据备份范围、备份方式、执行时间、备份频率、任务执行顺序、保存时限、离线及异地备份频率、备份介质编号规则、恢复测试频率等;

3. 系统管理员要记录系统数据备份相关工作,对失败的备份操作处理需进行汇报、跟进及记录;

4. 备份对象发生变更后,应同时评估、调整备份策略。备份

4 策略的变更应得到财务负责人审批;

5.财务部长应定期对备份工作记录进行检查,确保备份工作的完整性以及出现的问题已得到适当处理。

(二) 备份介质

1. 所有备份介质一律不准外借,不准流出公司; 2. 离线或异地备份介质存放地至少应具备防火、防水、基本的门禁装置等设施。备份介质存放应有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备份介质编号、存放人、存入日期等;

3. 数据正本与备份应分别存放于不同地点,防止因火灾、水灾、地震等事故产生不利影响;

4. 系统管理员每年对备份介质进行检查,一旦发现介质损坏,应立即更换;

5. 存放备份数据的介质需要废弃或销毁时,应履行审批、登记和交接手续,并保证双人以上在场。

(三) 备份恢复

1.如果需要对备份数据进行恢复,应履行审批手续,经财务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执行;

2. 系统管理员应定期对备份数据进行恢复性测试,以确保所备份数据的可用性,测试结果要形成报告并经财务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存档。

3. 备份恢复的审批文档及备份恢复工作的系统日志应归档保存。

(四) 日常工作电脑中的数据备份

财务人员要对工作电脑中的工作数据完整性,有效性负责,需要定期将重要信息备份至移动存储设备。对于以前年度的重要工作文档和底稿可以刻录光盘,以备长期保存、参考。

第六章 财务信息化病毒防护

5

第十七条

所有财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公司病毒防范制度,主动配合反病毒工作。公司信息中心应定期发布杀毒软件病毒库、操作系统补丁,及时对财务信息化系统的计算机进行病毒库升级、查杀和系统漏洞修复。对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内部软件特别是工具软件及时进行升级。具体工作要求为:

(一)各公司的财务系统管理员要负责病毒防护工作, 财务专用服务器、工作站必须安装防病毒软件。

(二)系统管理员要负责对所有的财务专用服务器的杀毒软件进行监督、管理,以保障公司财务专用服务器和客户端的病毒库代码被及时更新,并针对病毒库代码未能及时更新的客户端进行手动更新和杀毒。

(三) 如果发现病毒,财务人员应立即联系系统管理员或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对受感染的计算机进行有效的隔离,病毒清除后,应检查其最近使用过的软盘、光盘和移动存储设备,避免漏杀。

(四) 禁止在计算机上安装与工作无关的软件;禁止从互联网上随意下载程序、数据,如果确实需要,应当先进行病毒检测后再使用;财务人员不得随意打开陌生人发送来的邮件附件或可疑邮件,必要时将其直接删除。

(五) 外来的软盘、光盘和移动存储设备应先进行病毒检查后方可使用;对购置、借入的计算机及其他网络存储设备,应当及时进行病毒检测。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所属各公司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

6 第十九条 本制度由***财务部制定并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7

第三篇:海尔集团财务信息共享的实践与探索

从国外信息系统的实践看,财务信息系统的应用有其必经的发展阶段。首先是作为一个单独的计算机化的系统的阶段,其次是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阶段(财务信息系统作为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最后是集成信息共享阶段。其中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是以对前一阶段的应用和不断提高对信息技术系统的认识为基础和前提的,各阶段都有对应的管理基础和应用环境,并且是不可超越的。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对财务信息系统的应用还处在第一个阶段,有些企业则开始了第二个阶段的应用。如何比较顺利地、有效益地经过这几个必经的阶段是一个需要不断在实践中进行探索的问题。海尔集团从1998年开始提出了第二阶段的应用需求,经过6年的实践,目前已经在很大程度和范围内实现了信息的共享,本文选取其中的财务信息系统部分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指出了作为整个组织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财务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策略。

一、海尔集团财务信息共享的背景

(一)海尔集团概况 海尔集团经过20余年的艰苦奋斗和卓越创新,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一个著名的跨国企业;目前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家居集成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其产品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有2亿多个家庭都是海尔产品的用户。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采购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现有工业园15个,海外工厂及制造基地30个,海外设计中心8个,营销网点58800个。

2004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009亿元,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在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独家编制的《世界品牌500强》排行中海尔再次入围世界品牌百强,荣居第89位。2005年8月30日,英国金融时报公布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调查结果中海尔荣居榜首。

(二)海尔集团的组织机构 1998年底海尔集团开始了BPR,集团下设本部,包括制冷产品本部、空调产品本部、信息产品本部、洗衣机本部、技术装备本部、海外推进本部、物流本部、商流本部、资金流本部和其他直属职能部门,如技术中心、规划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法律事务中心、企业文化中心、保卫中心等。本部下设事业部,如制冷产品本部包括冰箱事业部、海外冰箱事业部、冷柜事业部、超市事业部、旅游产业事业部、生物工程事业部、顾客服务事业部等。事业部下设具体的经营单位,多数经营单位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如冰箱事业部包括海尔电器产业有限公司、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电冰箱销售公司等。海尔流程重组前的组织机构分布如下页图1所示。

(三)海尔集团财务核算体系海尔集团财务核算及管理采用二级法人、三级核算模式。集团公司作为—级法人,各个子公司作为二级法人。二级法人包括各事业部所属生产性公司、销售性公司、配套公司及其他综合性公司,财务上独立核算,作为成本、费用或经营中心进行考核;本部和事业部承担内部管理协调工作,不具独立法人资格。其中事业部作为利润中心,对本事业部财务数据进行汇总和合并,接受集团考核,具体财务业务由事业部所属生产型公司代替。本部不进行核算、汇总、合并会计报表工作。集团财务中心作为预算管理机构,对全集团的会计核算、决算和财务管理进行考核和监督,以事业部为单位进行汇总合并和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报表。

(四)海尔集团财务核算模式 海尔集团下属公司很多,分为生产型企业、销售型企业、生产配套型企业和其他企业(包括制药、餐饮、旅游、证券、建设监理等,业务比重极小)。各类

企业财务核算流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尤其是对资金的控制上是高度统一的。目前,海尔集团拟将全集团的对外采购实行统一管理,即由海尔零部件采购公司承担国内原材料和物品的采购,国际贸易公司承担国外进口物品和部分国内大宗物品的采购。各事业部销售公司独立核算,主要承担本事业部产品的销售工作。这样,家电生产型公司的财务核算业务就大大简化了,仅包括一般费用核算和产品成本核算,简化了应收应付款的核算和管理。销售型公司从生产型公司采购商品,应付款管理也相对简化,重点集中在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日常费用的核算。采购型公司核算重点是应付账款,应收款管理相对简化。

二、海尔集团财务信息共享的模式内容

(一)财务信息共享的理念 BPR作为强化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的一种新的管理概念,是美国Michael Hammer博士于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业务流程重组(BPR)就是对企业的业务过程(Process)进行根本性(Fundamental)再思考和彻底性(Radical)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的(Dramatic)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和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在这个定义中“根本性”、“彻底性”、“戏剧性”和“过程”是关注的核心内容。业务流程重组关注的要点之一是企业的业务处理过程,一切“重组”工作全部是围绕业务过程展开的。“业务流程”是指一组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而又相互关联的活动。哈佛商学院的Michael Porter教授将企业的业务流程描绘为一个价值链(Value Chain),竞争不是发生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而是发生在企业各自的价值链之间。只有对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业务过程)进行有效管理的企业,才有可能真正获得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同时,业务流程不仅在组织内部相互关联,而且还可跨越组织边界。以采用准时制(Just-In-Time)存货过程的汽车制造业供应商的业务过程分析为例:制造商仅需要满足一天(或更短时间)工作量的存货,作为制造商的贸易伙伴,供应商必须了解制造商的计划和目前的情况。因此,这两个公司应该跨越组织边界共享信息。这种信息共享在运输组织和其顾客之间也越来越多。如联邦快运公司和联合包裹服务公司允许顾客通过网络查询记录,了解自己的包裹在运输过程中处于何地,公司则利用顾客数据来处理定货。

(二)财务信息共享的组织结构 海尔集团传统的职能型结构是依据专业化分工设计所形成的,在这种组织结构中,每个人都习惯“对内”向各自所承担的专业化工作负责,“对上”遵照上级的指示执行,没有人也无法对整个工作过程的开展负责,没有人“对外”向顾客负责,结果往往使流程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并导致整个工作过程协调的机构和人员大量增加。这不仅加重了企业运作的成本负担,还降低了应变市场的能力,已不能适应新经济下企业发展的要求。而新的流程型结构强调以首尾相接的、完整连贯的整合性业务流程来取代过去的被各种职能部门分割的、不易看见也难于管理的破碎性流程,每一个流程都有直接的“顾客”(是指内部顾客和外部顾客),为顾客提供最直接的服务,流程的行为是“直接做”而不是等待向上级请示后再做。业务流程重组主要解决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响应市场速度,使企业获得快速发展。依据业务流程重组理论的思想确立新流程观念,即直接面对顾客的、具有高度经营决策权的完整业务流程。这种新流程实现了从传统的职能管理下的业务流程发展到矩阵型结构的项目流程,然后从解决基于矩阵结构所构建的业务流程运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而发展到新流程的确立和业务流程重组。

营销大师科特勒说,“伟大的实验都是产生在实验室,但是伟大的产品都是产生在市场”。对于海尔的产品市场战略来说,信息化是一个全局的概念,没有协同共享的信息平台,海尔就做不到实验过程、生产过程、营销过程等等信息终端的责任到位。然而信息共享平台也不仅仅指硬件上的改造,正如海尔CEO张瑞敏所言:“搞企业信息化,前提就是一定要对组织结构和流程进行改造,如果不改,企业的信息化就等于是把原来的结构和流程用计算机来实现,用计算机固化落后的东西是高速路上开拖拉机。计算机未必就只有一个合理的逻辑,如

果流程不合理,计算机只能加快产生一个不合理的结果的速度。”为应对网络经济和加入WTO的挑战,海尔从1998年开始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重组,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资金流的运动,加快了与用户零距离、产品零库存和零营运成本“三个零”目标的实现。业务流程重组使海尔在整合内外部资源的基础上创造新的资源,目前,海尔物流、商流、制造系统等都已在全球范围内开始社会化运作。从总体上来看,海尔的组织结构变迁遵循了新流程观念。

海尔组织结构的变迁充分体现了国际化发展思路,属于一种有计划、有步骤的战略性调整。同前面提供的流程重组前的组织机构图对比,流程重组后的海尔组织机构图如图3所示。 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基础和保证,也是管理系统的载体,是企业获取利润的工具。而在“市场唯一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的环境下,要求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必须不断的创新。海尔的组织结构是随着战略的转移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创新的。从实现海尔名牌战略的职能型结构、实现海尔多元化战略的事业本部结构到实现海尔国际化战略的流程型网络结构,体现了海尔组织创新之路。以海尔为代表的企业组织结构“横向革命”的实质,是以知识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导致企业组织内部信息交流的成本大大降低,促使纵向“官僚机制”开始崩溃,使企业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小型化、个性化、综合化,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把相互关联的管理组织加以整合已成为大势所趋。而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信息网络化发展,必将促使财务管理体制的创新。

(三)财务信息共享的技术支持 根据企业规模和地理位置分布的不同,我们将企业应用财务软件的情况划分为单纯局域网范围、厂区范围、城域范围以及跨地区广域范围。厂区范围通过中继器、光纤电缆等方式构成局域网。目前我国的财务软件主要应用在局域网上,但当企业在地理位置上比较分散,如某些企业在城市的各个地区都设有分支机构,则整个企业就难以由一个局域网相连。一般采用的模式是组建多个局域网,然后将这些局域网再相互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城域网。这就要求财务软件的运行超出了厂区范围,需要在城域范围内或要在企业内部多个互联的局域网上运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首要的任务是要解决财务数据的复制和共享问题。一般采用的模式是各子企业的局域网在大多数时间独立运行,然后在某个固定的时间将各自的数据通过通讯线路统一送往母企业,由母企业对数据进行集中处理。这种模式的主要问题在于数据的传送和处理缺乏实时性,母企业无法随时随地对子企业的数据进行查询和处理,对于某些24小时连续运行的企业,这个问题就显得更加的突出。而且在进行数据传递的时候往往会长时间地占用通讯线路,增加企业的支出。

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展,企业的地理位置会更加分散,超出城域的范围而分布于全国甚至是全世界,整个企业通过广域网连接在一起。由于广域网的连接速度比较低,一般不可能将整个企业的数据进行集中处理,使得数据的复制和共享成为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而且在通过广域网连接在一起的企业网上通常运行着各种类型和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如

Macintosh、PC和各种类型的RISC计算机,使用的操作系统也是多种多样,如Windows 9

5、NT、Unix、OS/2等。由于各个平台的软件互不兼容,因此在一种机器上生成的文档很难在另一种机器上浏览,多平台的互连及兼容性等技术性问题非常难以解决。由于E-mail具有与平台无关的特性,一般通过E-mail在广域网上进行信息交流。但是为了使所有用户都能读到相关信息,E-mail用户必须选用最常见的方式来表示信息(如纯ASCII文本),很少发送嵌有图片、表格和其他专用字符的文档,这对于共享具有复杂格式的财务数据来说是远远不足的。

我们是采用Intranet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Intranet是Internet技术在企业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上的应用,它是一种兼备了集中处理模式和C/S结构体系的分布协同处理模式。基本思想是:在内部网络上采用TCP/IP作为通信协议,利用Internet的Web模型作为标准

平台,同时建立防火墙Firewall把内部网与Internet隔开。同时,Intranet也可以自成一体成为一个独立的内部网络。作为Intranet前端的是以TCP/IP通信协议为基础的World Wide Web机制,信息处理任务主要由服务器完成,Intranet终端并不完成任何信息处理任务;Intranet的后端又是类似C/S系统的分布式处理环境。尽管服务器不断向高速、高性能化方向发展,但是Web服务器也不可能完成包罗万象的处理任务,Web服务器还必须和各种各样的服务器(如大型主机、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进行协同,实现分布式处理。Intranet计算模式提供了真正意义上的开放环境,即在Intranet终端侧的系统已经统一为Web浏览程序的单一平台,Intranet系统里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的结果一律通过Web浏览程序显示出来。作为最终用户,只要操纵Web浏览程序,各种各样的处理任务都可以通过Web浏览程序调用系统资源来完成;而服务器则集中了所有的应用逻辑,开发、维护等几乎所有工作也都集中在服务器端。Intranet技术的优势包括:对客户端作了最大限度的简化,将客户端统一为通用的浏览器;解决了多平台互连及兼容性等技术问题;实现无纸办公,促进信息传递;清除了信息传递的障碍,使得整个企业溶为一体。对企业而言,Intranet将分散环境中的个人和资源组织在一起,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访问。用户可以通过Intranet访问存储在不同地方的信息资源,就像这些资源存放在一个虚拟仓库中,并且Web引导和搜索模式可以使得用户更加方便地找到和分析信息。

海尔集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一期)是基于大型应用软件ERP系统(SAP)和数据库(Oracle),并用高度集中的网络分布式、关键性应用。一期规划使用单位75个,并发用户数100个,工作站点数209个。地理范围包括青岛(本部)、大连、武汉、合肥、顺德、贵州、章丘、莱阳和上海等地区。应用软件系统包括系统管理、总账、现金银行、项目管理、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报表、合并报表、财务分析、存货核算等模块,涵盖海尔集团大部分的基础财务核算工作。

(四)财务信息共享实施过程管理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财务信息系统的应用,如果仅是在对企业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简单的重复或修补的基础上进行低水平的实施,在加速企业原有正面产出的同时,也会加速其负面的产出,企业的综合效益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只有在BPR思想的指导下,把财务信息系统的实施融入到企业持续变革的过程中,才能使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的巨大投资得到真正的回报,获得应有的成效。

集成化财务管理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方法,将财务与业务、供应链集成起来,追求整体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实现缩短生产前置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的整体柔性、减少库存等优势,使企业具有低能耗、低物耗、高效益、高应变能力,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统一以及财务的实时管理模式,以适应柔性生产、组织扁平化和产品个性化的市场需求。海尔财务信息系统的实施,实现了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到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融合在业务流程重组过程当中。其实施过程也遵循一般软件系统开发的步骤进行,具体分为以下步骤:制定实施计划、用户培训和教育、需求分析和确定、模拟运行、客户化、运行测试、实际运行、周期审查,从而达到满意(Satisfactory)、快速(Speedy)、低风险(Safe)的实施效果(简称3S)。强调在各个步骤中建立规范、详尽的实施文档,从而更准确地反映用户需求、更高效地完成阶段任务、更稳健地达到实施目标。海尔的财务信息系统的实施分为以下阶段:第一阶段,实现企业内部财务的集成。在企业内部所有财务部门实现联网后,总部的财务部门可以随时了解下属机构的财务信息,将所有下属机构的财务信息集中到总部统一核算、集中管理,下属机构则成为一个财务报账单位。第二阶段,实现企业内部财务与业务的集成。重组企业内部工作流程,精简中间环节,建立跨职能型群体等,实现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相结合。第三阶段,实现企业与整个供应链的集成。

三、海尔集团财务信息共享所取得的成效

(一)理顺了财务管理体系,实现了集团内部的财务信息共享

在财务信息共享实施之前,海尔集团内部各事业部都有自己的销售公司,各销售公司内部相应设置财务部门,每年末各事业部再做财务合并报表报财务中心,结果是财务核算层次繁多,人员和机构庞大。经过业务流程重组后,海尔集团内部成立商流本部,将原来分散在各事业部的销售公司统一到商流本部,财务实行统一核算大大精简了机构和人员,加强了财务监控的力度。同时,也改变了原来各公司财务部门隶属于事业部的管理体系,使财务部门自成体系,由集团财务中心直接管理和考核下属各财务部门的工作。集团财务中心撤销原来的职能管理部,新设资金管理部门,以加强集团资金的管理。新流程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充分结合,使财务和业务高度协同,在本质上极大地延展了财务管理的能力和质量,使财务管理达到新的水平。

(二)统一了会计核算平台和财务管理制度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海尔集团设计了新的财务会计核算制度,统一了全集团在全球市场的财务会计核算。2005年,在全球18个贸易公司建设统一的信息系统——SAP/ECC,即用一个服务器、一套软件将全球各贸易公司的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集成在全球一个统

一、共享的信息平台中。同时,结合所在国家的会计制度要求,统一了海尔全球的会计科目和核算平台,并采取“集团会计科目”与“国家会计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推进多币种全球会计报表系统,实行统一标准化管理。并在全球内部实行员工自助式的电子流工作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资产管理和资金的周转,为海尔全球化经营管理提供了决策支持。

(三)设计了海尔全球会计科目编码系统 海尔集团电器产业有限公司实施前的会计科目的结构为4-2-2-2,财务科目1277个。其中,其他应收客户的科目编码有325个,库存商品科目编码有155个,在建工程科目编码有248个,其他应付客户科目编码有157个,主营业务收入151个,合计有编码1036个,占全部财务科目的81%。而其他公司的会计科目结构基本都是3-2-2-3,会计科目8935个。其中,应收客户的编码为6836个,其他应收客户的编码为644个,应付客户编码为20个,应付票据客户编码为6个,其他应付客户编码为257个,库存商品编码为586个,商品销售收入编码为282个。这些编码合计为8631个,占全部财务科目的96.6%。实施后,全集团会计科目统一为4-2-2-2结构,财务科目总计不超过120个,大量的二级科目以项目、客户、供应商等形式在子模块进行核算。总账系统的录入、审核、结账、查询和分析都非常迅速和简便。

(四)加强了财务的集中管理 财务信息共享实施前,集团各公司通过设立多级明细科目来核算,如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应付款、在建工程、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业务,不仅使企业的财务科目异常繁杂,也给统计、查询、分析带来很多不便。更为重要的是很多管理上的要求并不能通过科目设置就能解决,如客户的资信、应收款余额、结算方式、付款控制等信息在科目上就根本无法获取。实施后,通过应收、应付、存货核算、项目管理和现金银行等子模块的核算,大大丰富了系统内的财务和财务信息。如通过客户、供应商管理,可以非常方便地了解某一客户或供应商和企业发生的所有资金的应收、预收、应付、预付、其他应收、其他应付、实收、实付、结余、发票等明细情况;可以通过系统自由设定账龄分析条件,对应收款;应付款进行账龄分析,分析、了解客户信誉情况;通过付款控制来严格控制付款时间和付款数量,提高了资金的运作水平。发现异常现象,可以非常方便地由凭证联查单据,了解该业务具体情况。

(五)提高了业务核算的准确性过去由于业务量巨大,企业用“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科目同时核算应收和预收、应付和预付业务,有的企业甚至也同时核算其他应收和其他应付业务;如果发生了既是客户又是供应商的情况,则直接用应收、应付科目冲销,其结果是根本无法了解某个客户或供应商每种业务的具体发生额和余额。

信息共享后,通过系统设置应收、预收、应付、预付、核销等业务类型,将各种业务处理得非常清楚,查询起来也非常的方便和准确。

(六)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往客户和供应商是通过二级科目核算的,业务量大的企业客户达近万户。因为缺乏控制,很容易重复输入或漏输,错户、串户现象时有发生。工作人员大量精力花在对账、查账等工作上,而且还不能做到准确。另外,由于结账时间较长,经常发生压单现象。信息共享后,通过客户、供应商管理,有效避免了错户、串户等现象,查询、统计、分析等工作简单方便,对账也轻松自如。结账方式支持表结和账结,即使当月不结账,也可以出报表,还消除了压单现象。

(七)方便了报表管理和账户查询 原来报表的汇总和合并周期较长,各地各分公司的报表需要时间传递到集团财务中心,再由财务中心手工编制汇总和合并报表,即费时又费力。信息共享后,财务核算从事后的静态核算达到事中的动态核算,极大地丰富了财务信息内容和提高了财务信息的价值。通过数据库复制技术,各地各分公司的数据每天(或每小时)的业务数据都可以及时传递到集团财务中心,在集团财务中心可以随时生成各公司的财务报表,再通过合并报表模块,生成汇总和合并报表,这样能够便捷地产生各种反映企业经营和资金状况的动态财务报表。另外,通过与网上银行连接,通过网上银行的对公业务,可以进行账户余额查询、明细账查询、账户到达日期查询,随时查询企业最新的银行资金信息。

(八)提高了财务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从前各公司使用的财务软件全都是基于小型数据库的财务软件,一般保存一年业务数据。由于没有历史数据,无法作比较、趋势等分析,辅助决策方面更是薄弱。信息共享后,财务工作实行了在线管理。基于动态财务信息,财务主管能够及时地作出反应,部署经营活动和作出财务安排。在线管理主要表现为在线反映、在线反馈、实时分析比较功能。利用在线反映,企业内外部信息需求者可动态得到企业实时财务及非财务信息。利用在线反馈,可动态跟踪企业的每一项变动,予以必要揭示。依靠网络环境下在线数据库,得到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有关财务动态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正确预测企业今后趋势。由于采用了大型数据库、数据复制技术和决策分析工具,企业可以对任意期间、任意下属公司的历史数据做标准的财务分析,也可以利用决策分析工具对数据作挖掘、切片、旋转等多方位分析研究,辅助财务决策。

第四篇:信息化建设助力越秀集团集团战略管控

他,拥有地产、交通基建、金融证券三大核心产业和造纸、水泥、电池等传统制造业,形成了“3+X”产业体系。他,是广州市资产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集团之一,控股总资产超过900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超过150亿元人民币。

他借助信息化规划工作,推动实现了管理层次清晰、业务单元专业的管理模式,推动实现了“强总部管控下的专业化经营”,即1个中心+5个环节+3个体系的贯彻和落实。

他就是在刚刚结束的有AMT咨询主办的战略执行在中国大奖信息化最佳实践的奖项获得者:广州越秀集团!

2011年8月18日,第三届“战略执行在中国”(SISS)大会暨流程管理、知识管理、信息化建设最佳案例颁奖大会 广州举办,经过层层角逐,包括越秀集团在内的7家企业获奖。 大会的评委介绍说:“越秀集团是横跨穗港、辐射海外的多元化大型投资控股集团,旗下拥有房地产、水泥、造纸、交通、金融证券、电池等多个产业,控股总资产逾600亿港元。越秀集团致力于成为以传统产业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依托,既有强大投融资能力、又有可持续发展后劲的现代国际化企业集团 。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越秀集团开展信息化规划项目工作,从战略执行保障的各个层面,规划梳理了全集团经营管理的难点与需求,规划设计了总部信息化平台,推动集团总部委托板块受权主体公司进行专业化经营。

另据获奖企业越秀集团负责人介绍到:“集团总部计划在三年内,投资大量资金组织建设二十多个信息化项目,搭建包括协同办公与知识管理、人力资源、审计、战略竞争情报、计划与预算、合并报表和商务智能平台在内的七大信息平台,同时开展多项集团管理提升项目匹配信息化建设,从各方面支撑“1+5+3”体系。”

战略执行在中国大会是信息化战略执行权威奖项,已成功举办过两届,迄今为止评选出了国内外十余家卓越的战略执行企业。SISS 大会由 AMT 集团主办,设有流程管理、知识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及战略执行等最佳实践大奖。评选活动从2011年2月发起,历时近5个月,经过企业申报、专家初评、专家回访、二轮复评后最终评出在本届 SISS 大会的“中国信息化建设最佳实践奖”。

第五篇: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

《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提纲

目录(略)

第一章、规划基础

◆《十五计划》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

战略任务。

◆2001年11月26日吴邦国在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联合举办的“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大会”上

作了“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带动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讲话。明确提出了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三改一加强”相结合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强化企业的基础管理相结合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坚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

◆XX集团充分认识到经营管理信息化对提高集团整体运转效率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以及自

身基础和差距,把信息化规划列为五年发展规划的专题子规划。

◆XX集团各级领导对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建设性的意见。

----以上背景是集团信息化规划工作的基础,也是集团信息化规划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

第二章、总体建设目标

以集团五年发展规划确定的管理改进计划为基础,配合集团体制、机制、管理和技术的持续创新,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经过三到四年的努力和拼搏,建立和形成满足集团公司及其控股企业协同运转、高效管理和科学决策需要的XX集团综合信息系统。为深度开发信息资源、加速信息流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提高信息利用能力提供有效手段,促进集团公司及其控股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方式的改进和优化,提高集团的整体创新能力、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第三章、基础规划

一、信息资源规划

◇经过一年的努力,分别完成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全统的全面信息资源规划工作。摸清信息家底,

搞清信息需求,建立和初步形成集团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体系;

◇通过信息资源规划工作,配合集团管理改进计划的实施,分析和建立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的经营

管理主系统业务模型和数据模型;

◇结合信息资源规划工作,建立和形成全集团的信息开发应用管理体系。包括信息管理组织职能、

信息归口管理制度、信息管理责任网络和信息内容管理制度等,确保经营管理和决策支持信息的明时、准确和完整;

[可增加适合企业需求的其它任务]]

二、集团公司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

◇以集团公司X大功能定位及其管理和决策流程的改进和优化为基础,经过三到四年的努力,建立

和形成以战略信息管理为龙头、财务信息管理为核心、人力资源管理和核心知识管理以及办公信息系统为配套的集团公司综合信息系统。

三、生产经营主系统的信息系统完善和应用

Copyright@ 2002 大连圣达计算机发展有限公司第 1 页

◇[描述当前生产经营的完善或开发的任务,要达到的目标]

四、全集团基础应用服务系统建设和推广

◇经过一到二年的努力,借鉴生产经营主系统实施[或企业内成功的应用系统的实施]以及国内外先进的基础应用服务系统建设的成功经验,以互联网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和形成全集团互连和协同运作的基础应用服务系统,包括电子邮件系统、协同办公系统、企业信息门户等。

五、集团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

◇经过一到二年的努力,实现集团公司与所属企业的网络互联,完善、建立和形成支持集团综合信息系统的高效、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的分布式数据中心和集团广域网等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六、信息系统组织、管理、安全与运行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

◇以生产经营主系统实施[或企业内成功的应用系统的实施]的组织、开发、管理、运作和维护的经验和制度为基础,再经过半年至一年的努力,完成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的信息统筹管理。建立和形成目标明确、组织科学、业务规范、制度健全、运作高效、服务优质的信息系统组织体系、管理体系、运行服务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信息系统可靠、稳定、安全和高效运行,为全集团提供优质的信息技术服务。

七、信息化人才队伍整合、培养和使用

◇以生产经营主系统实施[或企业内成功的应用系统的实施]的信息技术力量为主体,全面整合集团集团现有的信息技术力量,形成合力,培养和形成一支统一管理的专门为XX集团信息化建设服务的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

第四章、指导原则

XX集团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原则确定为:“集团领导,归口管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统一标准,互连共享”。[根据企业实际调整修改]

本指导原则贯穿于集团信息化规划的全过程,也是今后集团信息化规划实施的指导方针和政策依据。

一、 集团领导,归口管理

◇成立由集团公司总经理任组长的集团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整个集团的管理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集团信息化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根据集团日常运作、管理和决策的需要,组织编制和修订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

◇建立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信息化委员会制度。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指定一名副总经理担任该企业的首席信息主管(CIO),负责具体领导本单位的信息化工作,组织和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接受集团信息化领导小组的领导、指导和监督;

◇对全集团现有的信息技术力量进行整合,成立集团信息中心,作为整个集团的信息技术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整个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具体实施、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工作。

二、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集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日常运作、管理和决策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统筹规划,统一部属的原则;

◇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按照自身的发展目标和集团信息化规划,落实和分解自身的信息化目标,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以实用为准绳,以效益为目标,在集团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集团信息中心统一组织,扎实有效的分步开展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推广应用工作。

三、 统一标准,互联共享

◇信息技术成功应用和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条件是信息基础标准的建立和统一。XX集团必须建立和形成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信息基础标准体系(包括数据元素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用户视图标准、要领数据库标准、逻辑数据库标准、网络系统设计规范、应用系统设计规范、IT基础设施配置规范、信息管理和开发利用体系、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等),这些标准的建立和执行,是集团信息化建设避免重复投资、加速信息流通、实现信息授权共享、取得最大效益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从集团管理和发展的需要出发,在不断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以及信息分类授权体系的基础上,把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的网络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作为一条基本要求逐步落实,最终实现集团公司与所属企业之间信息双向的授权互动共享和高效的协同运作。同时,使集团内的信息技术队伍的知识和经验、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共享和利用。

第五章、系统结构和功能

一、集团信息化基础框架

由四层框架构成(图5-1)。

二、集团应用系统功能说明

·基础应用服务平台·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系统; ·集团公司管理信息系统

·集团数据仓库和决策支持系统。

[各系统展开说明,比较复杂]

一、关键差距说明

二、任务表

图5-1:XX集团综合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第六章、差距和任务

第七章、差距和任务

一、建设思路

◇规划实施总体思路(图6-1) ◇信息资源规划实施要点 ◇IT基础设施工程实施要点 ◇数据库工程实施要点 ◇应用软件工程实施要点

图6-1:XX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实施的总体思路

二、关键技术

在本规划实施过程中,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问题和难题。本章列举了其中七大关键技术,包括:

·信息资源规划技术 ·B/S应用开发技术; ·企业应用集成技术;

·信息组织与数据库技术; ·数据仓库技术; ·异构网络互联技术;

·数字证书与安全控制技术。

这些关键技术需要给予高度重视,一方面需要安排足够的培训使有关领导、用户尤其是信息技术人员切实了解甚至全面掌握相关技术,另一方面,需要与外部有关有实力和信誉的厂商和有关技术专家建立战略性的长期合作关系,主动借助外部技术力量全面研究和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以确保XX集团综合信息系统在技术上获得成功。

第八章、实施计划

[进程表]

实施计划任务要点

第九章、投资估算、效益与风险分析

一、投资估算

二、效益分析

三、风险分析 ·管理决策风险 ·系统实施风险 ·成本控制风险 ·效果评估风险

第十章、对策和措施

上一篇:集团供应链管理系统下一篇:教师证综合素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