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的建设

2022-09-11

1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现状

现阶段, 财政部门主导构建了预算系统、决算系统、国库集中收付财务系统、政府采购系统、非税收入管理等一整套的管理系统, 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通过专线内网已初步实现了共享。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及整合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会计从简单的记账功能逐渐向管理型会计转变。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强化绩效考核、财务公开、注重内控的时代背景下, 实现不同系统之间 (如预算系统和决算系统之间等) 无障碍的数据传递, 进一步构建财务大数据已是大势所趋。

财务信息系统之间的融合不断加深, 却在业务系统和会计电算化财务的沟通发展较为滞缓, 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融合的政府 (企业) 资源计划简称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 是优化财务数据交互和增强数据钩稽关系的抓手, 也是加强会计监督, 避免腐败的重要手段。

2 建立财务信息化系统的优

2.1 信息化有利于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改革和发展

建立财务信息化系统的优点在于会计基础性工作由信息系统处理, 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 避免重复机械性劳动, 降低人工差错率, 从而带来工作效率的提升。比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以收付实现制为主, 而近期推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将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纳入试点, 一改原固定资产不折旧、无形资产不摊销, 采用双分录方式进行会计核算的处理方式, 慢慢与企业会计制度接轨。财务信息化建设可以将固定资产折旧, 无形资产摊销的金额计算等工作交给资产管理系统和财务系统的电子化财务系统。比如某些行政事业单位涉及的服务对象多, 应收应付往来核算单位数量巨大, 人工核算无法准确匹配而导致错账、呆账。通过业务管理系统来反映往来核算单位的新增、变更和核销, 财务软件无缝对接业务管理系统的数据库, 采用一键式生成相关会计凭证的财务处理方能避免人工核算的差错率, 降低财务舞弊的可能性。

2.2 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财务核算的科学性、实现内控制度、动态监督

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可以让财务人员从宏观把控财务核算全流程, 加强目标考核管理, 形成运转高效、设计科学、分工明确的财务管理系统, 从而实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信息数据库的搭建将会使得财务核算结果更准确, 提高数据的提取、分析和运用的快捷性, 实现财务审计实时监督, 对行政事业单位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3 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财务透明度、接受社会全员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运行中的财务预算和决算及三公经费的公开已经形成制度化, 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的搭建, 财务信息可以在网络媒介的公示和传播, 实现了会计数据信息的共享, 接受社会全员监督。

3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难点

3.1 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的融合需技术联合

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财务信息软件为支撑, 而财务信息全流程处理的EPR系统还需要搭建大的交易平台, 将财务管理相关需求嵌入大平台开发过程中。会计核算软件因其专业性强,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财务专业知识, 且长期以来财务软件和其他软件的耦合性低。常见的EXCEL数据导入功能, 普通的会计核算软件都不具备, 如果要满足本单位需求实现财务数据共享需要业务平台提供相应接口实现财务软件二次开发等问题。

3.2 财务信息安全性需进一步加强

行政事业单位机关的资金收支一般用党政网或者金财网, 网络链接采用的是专线接入方式, 严禁和互联网互通, 有很大的保密性。而我国大多数财务信息化软件都是以互联网为依托进行数据的传输, 要实现ERP需要数据交互的新方式。与此同时, 行政事业单位部分财务活动业务面向广大的企业及群众, 采用互联网来提升服务水平是不二之选。因为财务软件一般用互联网传输数据, 所以推行以财务数据为核心的大财务、大共享、业务和财务融合的ERP系统是完全可行的。因为互联网存在被黑客攻击、数据被篡改、发布虚假信息的可能, 财务工作的安全性受到威胁, 特别是某些在某个阶段涉密的资金往来 (如开标前的投标保证金缴纳情况) 。

4 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分析

4.1 财务信息化水平不断加强, 构建四通八达的数据交互系统

在政府采购活动过程中, 政府采购的预算、备案、合同签订和编号等环节已经逐步和预算系统、政府采购网上备案系统相链接, 采购人、招标代理结构、财政局的信息传递通过电子化沟通, 减少人工信息传递;政府采购的资金支付通过金财网与国库链接从而实现直接支付;政府采购合同签订和编号采用开发的招投标业务大平台实现。大平台采用“框架式”开发方法, 注重用户的身份类别细分, 基于各用户的身份验证进行权限分配, 向社会公众提供精细服务, 将客户的各个业务流程和实际需求转化为最佳的可行性设计方案进行开发, 同时提供更灵活的数据接口为后续业务的发展扩充空间, 形成集成性、动态性、智能性管理系统。

4.2 结合各行业各地区的特色, 在专业领域建立财务信息的立体式数据共享

长期以来在招投标领域投标保证金管理都是一大难题, 因为涉及的投标人 (供应商、竞买人) 家数多且不固定, 保证金金额大、流动性强、一个市级交易中心一个月涉及的保证金进出笔数可达到近3000笔, 资金进出量约5亿元。保证金管理机械性重复工作量大, 风险高, 如何建立保证金管理台账从而实现保证金交易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2017年9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关于公布国务院部门涉及保证金目录清单的通知》 (工信部联运行[2017]236号) , 文件要求建立资金台账、规范管理程序、加强监督检查、严肃财经纪律, 将保证金收取及返还情况向社会公开, 创新管理方式,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兼顾招投标业务的特殊性, 防止围标、串标, 保证开标前投标保证金缴纳情况打包加密, 利用系统随机生成的订单号作为保证金数据在银行和招投标平台之间的数据沟通桥梁, 并作为一笔保证金的唯一身份识别, 避免重退、误退。严格按照软件开发质量标准GB/T 19001-2000, 采用高效先进的开发语言和开发工具, 将已过开标日期且解密后的银行电子对账单数据和电子版银行存款日记账逐笔核对, 解决保证金缴退数据人工核对工作量大、精准度不高、历史对账状况无法追溯的难题, 将前台的程序呈现和后台的数据库相钩稽, 实现精准匹配, 实时查询, 以一种直观、简洁的形式展现在用户面前, 实现“复核式监督”和“实时监督”。

4.3 财务信息化的档案管理

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财政部令第79号) 的文件要求, 基于互联网技术新业态的发展, 从法律上肯定了电子会计档案的法律效力。科学规范的电子会计档案调阅管理方法, 可以满足调阅者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的查阅需求, 通过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用户身份验证来确保会计档案数据的安全保密。会计档案电子化立体式的账务查询、报表查询、数据归类、共享、汇总及分析功能充分体现了其流程化、系统化、全员化的优点。根据某个时间段保证金缴纳金额来推算经济活动的周期;某家投标人参与投标的次数和中标次数来反映个体投标人的活跃程度;按照投标保证金不得超过招标项目估算价的2%比例来套算工程类项目的投资规模;根据违法违规投标人 (供应商、竞买人) 名单限制其参与招投标活动, 一处受罚, 处处受限;根据每一笔保证金的缴退数据和银行对账单数据的一一勾兑的数据库来确保资金安全等等;电子化财务档案管理为相关部门的财务信息打通了快速通道, 数据可以广泛利用和高度共享。

摘要:在党中央、国务院“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工作整体部署下, 行政事业单位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 互联网逐步成为政府部门发布政务服务信息、政策宣传解读和公众互动参与的综合服务平台。与此同时, 会计工作的方式方法也伴随互联网技术不断改革, 通过预、决算公开;三公经费;晒账单等举措增加财务透明度, 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打通信息孤岛, 不断走向集成化、智能化。本文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提出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实现财务数据共享共通、保证信息安全的方式方法, 以期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 打破信息壁垒、加快信息共享对接工作, 深化简政放权, 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建设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信息化,电子化

参考文献

[1] 周建良.行政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内部控制[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6 (10) .

[2] 韩清香.基于信息化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5 (3) .

[3] 苏丽华.强化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 2016 (2) .

[4] 孙瑾.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4) .

上一篇:党校图书馆推行学科馆员制度的现实意义与对策下一篇:水电安装质量通病分析及其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