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管理和考核

2023-02-26

辅导员在高校直接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各项管理工作, 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第一线的指挥员, 又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教师和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领导者。他们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 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工作和管理工作, 通过言传身教, 引导大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之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但是, 目前辅导员队伍自身状况也还不尽如人意, 存在着一些素质不高、能力不够、责任心不强等现象;存在着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脱节、专兼职政治辅导员不能很好的配合等现象;存在着领导不够重视、人力不足、考核奖惩制度不够健全等现象[1]。

1 新时期加强辅导员队伍的管理和考核的重要性

1.1 高校辅导员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

从国际上看, 首先, 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日趋发展, 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 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从国内来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大学生面临着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极大考验[2];从高等教育自身来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 高等教育己经进入了普及化阶段, 高等学校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如高校大规模的扩招、高校兼并带来的办学规模扩大和多校区管理、后勤产业的社会化带来学生宿舍管理的新变化等等。高校德育工作就应该与时俱进, 在目标、任务、途径等方面必然要做出不同于“精英教育”的深刻变革。

1.2 高校辅导员工作对象发生了变化

在新的时期, 高校学子们的成才愿望比过去任何时期都要强烈, 他们非常希望在大学阶段能够培养自身的全面素质, 为将来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强烈的求知欲、成才欲和对大学生活的不了解使学生们渴望得到切实的帮助, 因此, 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辅导员就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当今社会价值观的日益多样化、社会变革的加剧和学生阅历的相对肤浅, 使大学生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 甚至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 而繁重的学业压力等也会给学生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因此, 在当前环境下, 辅导员如何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正确指导和帮助就显得更为重要。可见, 新时期加强辅导员队伍的管理和考核的重要性。

2 辅导员队伍的管理和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2.1 辅导员队伍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 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实行的是业务指导由学生工作部 (处) 负责, 而且日常工作安排、人事关系、年终考评、组织关系由院 (系) 负责的双管体制。学生工作部 (处) 作为校行政管理部门, 直接受校党委的领导, 是非教学管理部门, 因此辅导员作为行政人员的印象就根深蒂固。辅导员的这种管理模式, 使其在教师群体中难以找到其恰当的位置, 为了激发他们工作积极性而设立的“双肩挑”也在现实的磨砺中大打折扣, 主要表现为同职称不同待遇, 同职称不同荣誉;教学时数的认定不考虑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更多是实践性的活动的特殊性, 其认定的最终主管部门是教务处;不考虑辅导员的工作实际而过份看重科研、论文、专著, 使实际工作中的优秀辅导员与辅导员中的高职称者不能很好的趋同, 导致示范性、引导性消减等。另外, 在辅导员的出路问题上, 由于院 (系) 的自决权较大, 用人不平衡的问题也一直存在, 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辅导员更多受制于院 (系) 使其工作重心偏移的情况。

(2) 繁重的具体事务影响了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发挥

现实生活中不少专职辅导员, 每天常常是“两眼一睁, 忙到熄灯”[3], 频繁的文体比赛、各种检查评比、阶段性工作, 事无巨细, 只要与学生沾边的事情都要去抓去管, 唯独没有认认真真地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及其在不同时期的需要, 更谈不上用新知识、新科技培养学生成才。自觉不自觉地放松政治理论的学习, 掌握从事政治思想教育需要的理论知识不够, 导致了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不高, 不能有效地用科学的理论引导教育学生, 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政治思想问题不能给予很好地回答。特别是在当今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形势下, 面对学生对新知识、新科技强烈的学习愿望, 由于自身对新知识、新科技学习得不够, 缺乏有力的引导, 使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的影响力、说服力、凝聚力受到了削弱。

2.2 辅导员队伍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1) 辅导员工作缺乏科学的考核体系

可见目前对于辅导员工作没有形成规范的考核体系, 使得其工作绩效难以有效考核, 而大多采取上级考核这种简单方法, 学生作为服务对象却不是考核的主体, 必然导致部分辅导员对工作存在侥幸和投机的心理, 由于工作缺乏有效的考核和控制而缺乏责任心、作风涣散、脱离学生, 常常出现学生难得见到辅导员或者辅导员不了解学员的情况甚至根本不认识自己的学生这种状况。很多辅导员只是将必须出勤领导组织的会议或者让领导满意、以及管理工作不出现重大责任事故作为工作目标。这种工作状况显然背离了管理工作目标, 势必影响学生的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

(2) 考核评估工作缺乏科学性、连续性、严肃性

现在许多高校对辅导员工作有较为详细的规定, 并规定量化考核标准, 具体到每周下班几次, 和学生谈心几次, 到宿舍、饭堂几次, 每学期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几人等等。但从实施情况来看则不大理想。管理者想通过较易操作的方式对辅导员工作有科学公正的评价, 从而不断督促他们的工作, 并使一些基本工作的开展有保障。然而实际上却使工作有了更形式化的倾向, 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这种考核标准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只是制定者臆想出来的, 比如一个星期究竟下班两次为好还是三次为好, 谁也讲不出道理来。实践中人们有一种默契, 评价一个辅导员工作如何看他所带的系、班的学生在校大型活动中的表现如何, 平时遵守纪律情况, 评优竞赛中名次如何, 涌现出的优秀分子多少等等。辅导员工作成了抓活动, 有事突击一下, 拼一个名次出来, 工作就是有成绩。这种做法愈奏效, 辅导员做细致工作的热情就愈小。

缺乏科学性的考核评估工作开展起来是难以有连续性、严肃性的, 很难坚持到底。首先, 考核者对此缺乏信心, 执行中的懈怠、拖沓, 使评估工作成了一种形式。其次, 缺乏过硬的激励措施, 权威性、影响力大打折扣。如对工作考核不合格的, 批评、停发奖金或调到其它岗位就完事了。既不能开除公职也不能解聘。像这种不能对实际工作产生较强的、直接的激励作用的评估工作, 如果不是作为对比研究, 在实际中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3 新时期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管理和考核的建议

3.1 设置独立的辅导员管理机构

辅导员管理机构设置的独立化, 不是要针对辅导员队伍, 在学校现有的机构之外, 单独成立一个所谓的机构或者部门, 辅导员可以归到学工部来管理, 但是这种管理必须是全面的, 是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负责人的管理。比如可以归到学工部来管理, 但是学工部要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 要对辅导员的培训、管理、评聘、晋升、考核、激励、监督、科研等工作提供条件和创造机会, 要对辅导员相应的待遇和个人发展负责, 等等。因为政治辅导员工作涉及的面相当广, 为了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这个机构的功能也应高度分化, 可以下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部门、辅导员管理和考核部门、理论研究室、社会实践和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咨询和保健辅导中心等。政治辅导员直接由这个机构管理, 向它负责, 不再隶属各系、学院。这样做的好处是政治辅导员不再受“双重”领导, 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有利于保证学生工作政令统一、机构精简, 促进其高效、有序地运行。归到学工部管理, 辅导员应该是学工部派驻的负责学生工作的专门人员, 辅导员的工作核心就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工作包括学业指导、心理健康指导、学生活动指导, 就业指导、时事政策教育等等, 而不是像目前, 辅导员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作行政性的事务性的工作, 而把自己的核心工作丢在了一边。

3.2 完善考核评估机制,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指导、督促和检查

要建立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要求的工作考核体系, 健全和完善辅导员的科学管理考核制度, 加强日常管理。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发挥学生教育的“整体效能”为标准检验辅导员的工作, 要坚持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坚持领导考核与学生评议、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具体可以从学生的思想状况、日常管理、组织建设、中心工作、工作创新、竞赛奖励、发表论文、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核, 评价考核的结果应作为评优、晋职的重要依据, 并设立全省高校辅导员队伍表彰制度。

高校需要健全相应的评估、分配激励机制。对辅导员进行目标化管理, 建立健全与工作职责、能力、业绩紧密联系、鼓励学生管理人员创新的分配制度、晋升通道和激励机制和工作考评体系;加大考核评估力度, 在公正、公平、公开的前提下对其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专业研究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评估考核, 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并积极建构激励机制, 狠抓考核结果, 奖优罚劣。建立规范有效的奖励制度, 坚持精神与物质奖励相结合, 奖励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做到奖惩分明, 实现有效激励, 以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在收入分配政策上向关键岗位和优秀学生管理人员倾斜, 在职称的评定和晋升、评先、评优等方面对他们给予适当的重视, 可将其纳入教师职称系列, 激发其成就动机, 充分保障其职务评定和晋级等各项权利, 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扫除后顾之忧。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专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高校辅导员队伍。

摘要: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探索有效发挥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长效管理机制及考核制度, 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动态稳定的辅导员队伍, 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辅导员,管理,考核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 郑永廷, 刘书林, 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2] 李正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概论[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3.

[3] 刘捷著.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探究性教学下一篇:物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