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2022-09-11

1 目前辅导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专职辅导员队伍不稳定

目前, 辅导员队伍不稳定已经成为许多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一大难题。许多人选择辅导员工作, 并不是因为热爱这个职业, 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们瞄准了高校教师的优厚待遇和较高的社会地位, 将辅导员这个岗位当作“跳板”, 随时找机会考博士转岗。这势必使他们不能安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更不会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 主动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影响了辅导员工作水平的提高。为使工作正常维持, 学校不得不大量重新选留新辅导员来充实队伍。

1.2 辅导员的工作强度大, 职责不明确

按教育部相关要求, 各高校应按1∶120~1∶1 5 0的比例配备辅导员, 但实际操作中很难达到这个标准, 绝大多数辅导员所带学生人数远远超过规定标准, 更有甚者是规定标准的四五倍, 大多数高校学生工作一线力量薄弱。另外, 绝大多数高校没有对辅导员的工作范围作明确规定。常被戏称为特警“110”、消防“119”、救护“120”, 日常事务繁忙,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除了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外, 其他校方只要涉及大学生的事务均由政治辅导员直接或间接来经办或协办, 本应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任务的辅导员面临如此繁杂的事务性工作, 深感责任重大, 加上受一直以来“无限责任公司”式、“家长式”的学生管理思想影响, 使得政治辅导员工作包罗万象, 千头万绪, 理不清重点。

1.3 岗位定位不明确, “出口”不顺畅

长期以来, 辅导员在高校的地位十分尴尬, 其工作性质介于高校机关人员和教师之间, 辅导员岗位只是高校学生管理中一个阶段性的岗位, 而不是一种可以让人终其一生的职业。由于缺乏独立的、符合辅导员岗位实际的职称评审体系, 辅导员最终仍然不得不转到辅导员之外的其他教学岗位或想方设法“挤进”机关部门。政治辅导员的最高行政级别是科级, 特别优秀的升为二级院系党总支副书记 (副处级) , 但副书记职位一二十年才有一个空缺。专业技术职称却有十分严格的硬指标:每年授课若干学时, 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政治辅导员职务、职称评定办法欠缺, 他们的晋升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

1.4 缺乏有效的培训机制, 很难应对难度日益增大的思政工作

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 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呈现日益多样化的趋势,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一直是学生工作的新难题。同时, 信息化社会的来临, 网络信息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大学生对事物的判断标准将不仅仅来源来学校, 而更多地可能通过网络来源于社会, 甚至国外。在这种情况下,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政治辅导员们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必须比大学生更加丰富和深刻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

2 形成的原因

2.1 对辅导员的定位不准确

人们一般将学生工作定位于教育管理, 把学生工作仅仅定位于“管理”, 其规模当然要严格控制;把学生工作首先定位于“教育”, 则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 扩大辅导员队伍的规模就很有必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就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2.2 管理层对学生工作重视不够, 缺乏科学的德育工作观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一种轻视学生工作、看不起学生工作的倾向, 认为辅导员仅仅是跑腿打杂的事务性质的, 人人都可以干, 没多大出息, 没什么前途, 这就使得部分辅导员颇有失落感。虽然从广义的角度来讲, 高校里所有的工作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 都应该属于学生工作的范畴。然而现实情况是, 教学和科研被当做重中之重, 花精力花资金重点抓, 而学生工作这一重要部分常常被忽视, 始终认为学生工作谁做不都是那样。忽视辅导员队伍建设, 由于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投入不够, 进而影响到辅导员在高校中的作用、地位、福利待遇、培训晋级晋职等。

2.3 对将辅导员队伍缺乏长远规划和有效措施

缺乏激励机制, 对辅导员的业绩缺乏全面、及时、量化的有效考核, 导致了“干与不干一个样, 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好千坏一个样”的现象, 挫伤了许多人的工作积极性。一些高校为了片面追求达到教育部规定的辅导员队伍师生比, 对学生辅导员没有严格的资格限制, 队伍进入机制不完善, 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由于在职称方面, 辅导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学校也没有提供好的培训进修机会, 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都没有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所以许多辅导员日后很难有好的出路。

3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3.1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树立科学的德育观念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能否得到加强, 关键在领导, 学校各级领导要从政治高度认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 要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 充分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一定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到关系社会稳定和学校发展, 关系到学校培养后备干部、培养未来学科带头人的高度来认识, 彻底改变以往对高校辅导员形成的种种偏见,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热心关注高等学校辅导员的成长, 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 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

3.2 严把辅导员“入口”, 畅通“出口”

在辅导员的选拔机制上, 要强调“高进”。在辅导员选留过程中, 一定要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察, 严把“入口关”。为此学校要有明确的任职条件, 尽可能广泛地发布招聘公告, 成立专门的辅导员选聘委员会, 层层筛选, 全面考核, 委员会可以是学工部领导、在职辅导员、人力资源专家, 甚至可以有一些学生代表参加, 这个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选择。力争选拔政治坚定、思想素质好、热爱学生工作, 责任心强, 作风踏实, 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组织管理能力的人员担任高校辅导员工作。

3.3 尝试辅导员职业化的建设

具体说来首先要有一个独立的机构, 不仅负责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 还负责辅导员的培训、管理、评聘、晋升、考核、激励、监督、科研等工作, 一般为学生处或学生事务管理委员会。其次, 对辅导员的管理规范化, 有一系列规章制度来规范辅导员的职责、选拔、使用培养、奖惩、提升流动等, 着眼于辅导员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 有相应的关于队伍建设的规划。最后, 实现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 要是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 像培养业务教师那样花大力气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 就能真正将党中央的指示和教育部党组的具体要求落到实处, 就能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科学, 就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大科学含量。

摘要:建设和谐高效的辅导员队伍对构建和谐校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的辅导员队伍在管理体制、人员结构、培养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客观地分析成因进而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对策

上一篇:浅析制造过程数据管理和数据库技术下一篇:CVS技术在网络开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