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新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动力,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成员的价值及行为取向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得长足的发展,就要对企业文化建设引起高度的重视,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的良性促进作用。

第一篇:新文化论文范文

网络文化经济与新文化消费趋势探讨

【摘 要】网络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文化产业、文化商务模式和消费模的创新升级,也促进了文化经济的快速涌现。网络经济具有明显的虚拟性,自文化产品生产、推广到产品消费的每一个方面都体现着虚拟性。这也注定了文化经济产业效益的前提条件便是文化创意,版权与网络文化经济之间存在紧密关联。然而网络文化体现着开放性和共享性,注重知识共享经济,也是文化经济达成理想中效益目标的主要途径。那么,需要重点考虑的是,版权与共享的选择,所以,就有必要对网络经济与新文化消費做出研讨。

【关键词】网络文化经济;新文化;消费趋势

引言

在科学技术高频次更新的现今时期,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改变了民众的工作方式,也改变了民众消费方式,助力了生产、劳务和信息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从中总结出,网络是其经济发展的引擎、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发达国家的经济也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时期。在国内网络经济也神速地涌现出新的商机;网络文化的涌现拓展了产业发展渠道,也催生了一些新兴行业,并发展国内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性项目,所以说,大力注重网络文化经济,是助力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举措。

1.网络文化经济的界定

所谓网络文化经济 (虚拟文化经济 )也就是说,将网络平台作为承托空间,助力理想中经济发展目标的达成。不同于实体产业的发展模式。可以说,文化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作用提升的行为,属于虚拟经济模式。而网络文化产业便成为了虚拟经济的主要项目。网络文化产业是在网络技术不断更新升级普及性运用的新时期,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兴文化经济模式。网络文化产业的涌现和发展,是在现代网络技术快速升级条件下,所涌现出的新经济模式。网络经济产业会涉及两个项目,其一是实体经济以网络环境依托,拓展产业渠道,民众采取网上购买模式。如数字出版、数字电影和数字电视等文化产 品的生产和消费;其二是主要就是借助对网络技术和智能终端设备的运用,所进行的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其内容和形式是不同于原有文化产品的,诸如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网络文化经济具有虚拟性,虚拟文化经济模式下的文化产品,都是符号的形式呈现,也具有无可替代的现实作用。对此,异域国家有学者曾经指出:“文化经济是符号及其显著效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网络营造了虚拟现实环境。网络文化就是符号,属于新兴文化”。不受时空限制是网络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现实虚拟文化。对此,有异域国家学者指出:“人是符号的生产者,人是借助符号进行产品生产的行为主体”。所以说,他也明确指出:“人在产品生产的环节中,才能够充分彰显人的主要作用,在网络环境中,民众生产 、消费模式都呈现出了虚拟和符号性的态势。由此就可以总结出,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符号理论充分运用。

2.新文化消费趋势

在科技不断更新演变的同时,文化消费模式也不断改变。在工业快速发展的现今历史背景下,文化消费也涌现出了两种观念,其一是文化工业。认为大众文化是标准文化,人们对文化工业产品的购买也具有被动性。对此,有国外相关人士曾经指出:“文化消费者是单向度的人”也就是说文化工业向民众宣传着单向度的理念,促使民众产生的单向度的思维、行动方式。标准文化产品则左右着民众的消费欲望,导致民众具有了纯粹、平庸的思维模式。其二是被动消费。对此,有国外相关人员指出:“文化产品的真正作用绝不是产品自身,而是消费者在产品使用所体现的”。在该人士的认知中,并未流露出消费是主动行为的观点,他认为文化产品是结合了民众需求而生产。他将生产、产业推广和消费分别称为编码、产品和解码三个环节。所以,文化产品的实际的作用就是消费者所做出的解码行为。而在现代工业的历史背景下,文化消费已升级为以网络技术和网络平台为依托的模式,消费者解码环节给文化产业提供了依据,也可以说是对文化产业的编码过程提出了要求。因而,消费者不是所谓纯粹的、主动或被动的文化产品接受者,而是文化产品消费者。在网络经济环境中,文化消费过程并不会体现出产品消耗的态势,而是在不断消费中,创新性、拓展性地对文化产品进行了再升级、再加工,所以,由此可知,文化消费者也可以说是文化产品的缔造者,而网络文化消费的过程也是文化产品生产的过程。也可以说,进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信息文明时代,网络文化消费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消费形式引领文化消费的新趋势。从传统文化产业消费下的大众消费走向分众消费,从实物消费走向体验消费。从市场消费走向在线消费。消费社会的典型特征是不再满足于商品本身的价值,而是追求符号欲望的消费。网络文化消费的体验性和虚拟性表明其所消费的正是符号本身,因此网络文化消费是消费社会的重要表现,文化消费新趋势就是文化消费主义。

3.结语

网络文化经济主要是网络为依托的文化经济,从相关产业的构建、发展到文化消费的每个阶段都是以网络为依托,也具有明显的虚拟性。这种虚拟性商务也意味着其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主要渠道便是文化创意,所以版权与网络经济之间 有着紧密关联。然而网络文化体现着开放性和共享性,注重知识共享经济,也是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主要途径。由此就会面临这些选择:在网络文化经济中,版权与共享哪个更加重要,这些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杜香丽.影响我国公民网络文化消费的因素分析[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08)

[2]郝静杰.文化经济视域下文化资源资本融合的实践路径[J]. 人文天下. 2018(16)

[3]陈敏.网络文化经济与新文化消费趋势研究[J]. 新闻战线. 2019(02)

[4]王林生.互联网文化消费的模式创新及发展趋势[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6)

作者简介:陈莉莉(1991.09-),女,汉族,广东广州人,硕士,中级职称。

作者:陈莉莉

第二篇:新时期,新文化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动力,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成员的价值及行为取向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得长足的发展,就要对企业文化建设引起高度的重视,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的良性促进作用。在对此有个正确的认识的基础上,本文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存在的误区、建议及途径等环节入手,阐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向。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误区;建议;途径

一、 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

1、 企业文化的建立,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的整体战略、及经营战略、职能战略更加清晰明朗。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制定出实现目标的计划与实施方案,明确企业主营业务类型,确立企业发展方向及其在行业中的地位,可以有效避免在企业发展中盲从他人,造成决策失误。企业文化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使企业更加民主活跃,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在企业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最终使企业成为具有活力的创新型企业。

2、 企业文化的建立,有助于提升企业士气,发挥在经济中的支撑作用。

一个企业鲜明的企业文化,可以很容易将本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它所传达出的企业经营理念,对外所展示出的企业形象,可以提高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提升企业及员工士气。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员工在精神上的满足感,只有企业员工实现了物质与精神双丰收,才能有企业文化的昌盛,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3、 企业文化的建立,有助于企业品牌的打响,永葆企业生机活力。

传承百年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拥有特色鲜明、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成功的企业品牌,应该是品质和文化的有机结合,将无形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有机的品牌价值,把文化财富转化为企业的竞争资本,从而使企业更具活力与生机。

二、 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误区

在探索企业文化建设路子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存在着较为片面、机械 、僵化的现象,具体表现是:

1、盲目效仿,形式化严重

某些企业看到别的企业搞企业文化发展了,就跟着效仿, 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创造特色环境,在没有充分考虑客观情况、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决策层缺乏统一性和认知性,盲目导入各种管理系统,更有甚者花很多钱做OA、ERP等管理软件,套用西方管理模式,不但没起到文化的建设,还给企业员工增加很多负担,导致员工不能正常工作,负担严重,情绪低落,不爱工作,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竞争了和原有的本色。

2、概念模糊,文体化泛滥

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把内部开展的文体活动当成企业文化,热衷于活动的轰轰烈烈,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来完成。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有些文体活动并没有争取职工的意见,不是职工所向往的活动范围,这样做下去不但增加了企业负担,而且将企业文化扭曲。

3、言行不一,空泛化至上

在一些企业,门口、走廊到处是标语口号,职工每天唱厂歌, 而管理思想另行一套。有的企业总讲“以人为本”,但采取什么办法手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起到凝聚、激励员工的作用,领导者却没有深刻的研究和实践。

4、观念守旧,僵硬化继承

主要是对企业文化认识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制定和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就是职工的文明礼貌、道德风范、企业的知名度等,把企业文化看成一旦形成就长此永久不变的信条。

以上四种误区有着一定的共性,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 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综合考虑其所属行业的特性、企业自身的特点、企业发展阶段、领导认知、员工认可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具体从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企业发展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建设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企业文化的建设要与时俱进,随着企业成长不断的调整适应。企业成长一般分三个阶段:创立期、成长期、成熟期、在创立之初的企业,首要任务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因此企业文化应侧重人文关怀,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让员工看到企业发展与自身成长是密不可分的。企业进入成长期,一个公平公正的内部竞争环境尤为重要,企业的组织结构也要相应调整。此时企业文化应层中制度化的管理,划清职责权限,明确分工,赏罚分明,用完善严明的企业制度来推动企业发展。经过多年的运营,企业步入正轨,运行平稳,企业进入成熟期,员工各司其责,业务流程相对熟练,很容易产生倦怠感,责任感下降,工作效率不高。此时的企业文化应侧重于保持企业活力,激发员工创造性,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开发人才,强调危机意识上来。

2、重视企业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推动促进作用。

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企业领导与企业员工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由于企业领导在企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领导本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知识层面、思维方式、道德修养等等,往往对企业文化的实质内容与走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领导者本人的言行举止,行为方式就是一种号召,是一个标杆。只有领导者本人自觉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去,企业文化才能真正的推广下去,不断完善深入下去。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企业各个部门之间,部门内部员工之间协调配合,只有领导高度重视,加大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才能真正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

3、企业文化必须得到企业全员的认同。

要增强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职工形成同一的理念,并且贯彻落实。要结合企业的特点和发展走势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企业的各项活动当中去,渗透到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企业可以通过在职培训等形式,增强职工对企业文化系统的认识,让职工人人参与在其中,从“要求我这样做”转化为“我应该这样做”,才能按照企业文化管理的要求,用文化 理念指导个人行为,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4、建立以人为本,唯才是举的企业文化。

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这里的“人”不仅仅指企业员工,更指企业赖以生存的客户。对内,企业是员工的集合体,企业存在和发展要依靠员工,领导者要真心善待员工;对外,适应市场竞争需要,最大程度地提高客户满意度及忠诚度,保留现有客户,不断发展新客户。这种企业文化的建立应传递出一种正能量,让员工从内心真正戒奶,肩负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更好为客户服务,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企业的竞争依赖于人才。企业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唯才是举,外引内修,积极引进外部人才,对内加强培训,给予人才广阔的发展空间,搭建起人才成长平台。以良好的企业氛围聚集人才,用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留住人才,选好用好人才,让人才真正为企业发展服务。

四、 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1、塑造企业外部形象,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企业的外部形象,是公众和员工对企业的整体评价和印象,它建立在企业对社会和公众所做的贡献并为社会所认同的基础上,建立在员工是否与企业荣辱与共,关心企业经营和效益,珍视企业信誉的基础上。对于企业来讲外部形象主要应包括企业产品的信誉、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员工队伍风貌、企业环境,以及企业在社会公德、公益事业方面的形象。一个企业要树立起自身良好的形象,首先要打响企业“名牌”,在产品质量管理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高水平,保证质量过硬,才能取得公众的信任,才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员工只有发扬对客户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敬业精神,在产品品牌延伸方向注入企业文化的内涵,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建立客户的融洽关系,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规范约束自己,才会受到社会各界的欣赏和信赖。

2、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给予企业文化建设内部保障。

企业文化的建设,要妥善处理好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关系,企业文化只有与其它的管理模式和企业规章制度相结合才有更好的效果。管理制度对于企业来说,它是管理者意愿得以贯彻的有力支撑, 在得到员工认可的前提下,使企业管理中不可避免的矛盾从人与人的对立弱化为人与制度的对立,可以更好地约束和规范员工行为,减少对立或降低对立的尖锐程度,逐渐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制度化管理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矛盾,并不是对立的,关键是从制度的制定到执行整个过程是否真正体现出了公正的内含,是否体现了企业的根本需求,如果达到了这个要求,那么制度化管理就奠定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3、加强企业员工工培训,提升员工文化素养。

企业文化有高度的自觉性和鲜明的企业特征,企业文化与员工培训的层次、状况有着直接联系。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依靠有较高道德和文化修养的人。人才的培养,道德素质的提高,必须通过员工培训完成。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必须加强对员工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使员工转变观念,树立竞争意识、危机意识、产品质量意识。因为市场经济对科技文化知识的需要越来越高,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严。丰富人的知识,提高人的素质,唯一的途径是加强员工培训。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促使爱企敬业,使员工产生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忠诚之心。员工的文化科学教育,可以使员工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加快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加速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客观上驱使人们追求效益、追求利润,生产的自由度增大。但市场经济也要求人们诚实信用、讲究质量、文明经营,礼貌待客。社会也要求人们互相帮助,关心他人,热爱集体。道德教育可以塑造人们的灵魂展示企业的良好道德风貌,进而树立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但实质要靠员工培训来支撑、来沟通。因此,企业文化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培训,培训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4、 开展各色活动,营造和谐企业氛围。

把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手段来抓,充分考虑员工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努力使其有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他们从良好的文化氛围中体会到企业凝聚力、亲和力以及具有人文情怀的温馨感,增强员工归属感,与企业自觉地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企业各级组织要经常地组织员工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举办各种类型的知识讲座、技术创新、文学艺术和劳动竞赛活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将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既简单明了,又直接生动,使员工在情感上易于接受。通过文体活动,员工之间可以减少摩擦,缓解矛盾,产生信赖,进而密切合作,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广大员工的向心力。引导员工创造一种重视文化、塑造自我的良好氛围,激发员工建设企业文化的热情和愿望,力争把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企业文化是领导者的思想行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和员工的认知中的反射。建设企业文化,不仅仅是要员工知道怎样做,更是需要领导者的认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企业的管理,是相互促进的,企业文化不需要刻意去建设,它与企业的制度建立推行、企业执行力建设、管理行为是相生相息的。(作者单位:大连坤龙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注释:

①OA,英文全称是: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意为办公自动化系统。

②ERP,英文全称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意为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作者:韩玥

第三篇:新能源,新文化

起步中的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在带着什么样的基因上路?

6月最后几天,中美两个大国在国家法律政策层面均向节能减排、新能源发展方向又各自迈进了一步。6月26日,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用了12年时间,离该法案正式立法生效又靠近一点。6月25日,中国工信部则对外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并于7月1日起施行。

而现实世界的运行远比纸面新闻来得火热与复杂。

最近,我们向长三角、内蒙派出7两组记者,去探访新能源的发展情况。他们共同的反馈是,新能源的高温连同夏日的热浪,一块扑面而来。

尽管仍然有人对新能源产业化前景将信将疑,但一个围绕新能源而生、生机勃勃的商业世界正在加速升起,已是不争之实。

回顾商业史,每一次有未来效应的新兴产业的兴起,其背后都有相应的制度变迁、文化革新因素的支撑,而它们的发展,最终也会给商界沉淀下一些可持续发酵的制度与精神酵母。这样的例子,在美国百年商业史中,可以信手拈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资本在美国石油工业内的铁血整合,为美国商业开启了并购整合与反托拉斯文化;战后,美国消费产业的兴起,为美国商业留下至今仍是全球最强烈的营销文化;当然还有硅谷,硅谷为全球高新产业开创出的“风投制度+产学互动+车库创业精神”,后来惠及台湾、以色列等地。

在中国,新兴产业的崛起同样也曾给商界注入过令人兴奋的新元素,而不止是“新钱”的创造。比如泰康人寿的陈东升就总结过,是上世纪末一哥比互联网公司的创建,中国商界才有了founder和option的概念。

那么当下,起步中的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在带着什么样的基因上路?它们会给中国商业带来什么新空气、新文化,沉淀下何种精神与制度的酵母?

总结尚早,但有几点值得注意。其一,新能源产业先天是个“政策市”,所以国家出台的产业标准、补贴政策等等对新能源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谁更能够影响政府与政策意图?显而易见,是大国企(能源可是国企最大也是最坚强的一块堡垒)、跨国巨头。跟它们相比,民间企业甘拜下风,它们手头上没有那么多可以跟政府相关部门谈判、游说的资源。在被光伏产业视作风向标的敦煌项目上,国企与跨国公司体现出的惊人的压价竞标能力令民企只能望而却步;在电动车与电池系列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比亚迪这样的民营公司恐怕也没有太大的话语权(这可扶新出台的“电动车准入管理规则”中看出);一些风能资源圈,被大国企早早圈下,而其实它们并不着急进行相应的市场开发;……如此看来,新能源中的一大块,先天就被一些市场效率并不那么高的公司把持。

其二,能不能借着发展新能源,探索出中国产学研有效结合的模式?此前在IT,汽车制造等领域,坦白讲,中国的产学研结合做得都并不算出色。5月初,站在比亚迪电动车F3DM旁边,王传福对我说,他认为现在国内企业搞电动车,整合产学研资源是一大挑战。

其三,企业家精神仍是发展新能源不可或缺的基因。现在国内新能源产业其实不乏研究人才,大量海归工程师都汇聚在这个产业里。但最终,主导新能源企业发展的,应该是企业家,而非工程师。这里所说的企业家,绝不仅是头脑精明、勇于冒险的淘金者,只有怀抱愿景与使命的领头人,才能率领队伍在新能源长跑中胜出。而不幸的是,在我们对新能源产业调查过程中,发现这样的企业与企业家。还是凤毛麟角。

与其说以上是我刻意的悲观,不如说是某种希望。希望新能源产业能找寻到有别于昨天传统产业的新路径、带着新基因与新气息,弥补与刷新前二三十年“中国制造”留下的一些短板与遗憾。

作者:李 岷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新文化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文化论文范文05-08

微文化论文范文05-08

狼文化论文范文05-08

文化视野论文范文05-08

盐文化论文范文05-08

齐文化论文范文05-08

大众文化论文范文05-08

禅文化论文范文05-08

玉文化论文范文05-08

花文化论文范文05-08

上一篇:男幼师论文范文下一篇:课堂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