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助理馆员论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档案助理馆员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本文立足于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的理论分析,通过阐述馆员的职业素质要求,定位出三种不同类型馆员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路径及保障策略,为新时期档案馆工作者素质提升提供可行性对策。

第一篇:档案助理馆员论文

高校档案数据馆员的能力需求变迁与拓展

摘 要:大数据信息时代,通过分析高校档案数据馆员能力需求发展概况与变迁,阐述高校数据馆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发现问题从而驱动创新,指明高校数据馆员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从外部联系、管理机制、数据素养意识、培训内容等方面提出数据馆员职业技能提升的方向和途径。

关键词:数据馆员;能力需求;职业技能提升

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馆(室)作为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之一,每年新归档电子档案数量激增。既包含传统意义上的电子文件、图表、声像等,又包括新兴媒体如微博、微信、各种APP等,多元异构,分布广泛。国家档案局14号令当中明确阐述“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的电子公文可以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但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这些都对高校档案数据馆员的能力需求提出挑战。在高校档案工作中,我们尝试通过数据馆员能力需求发展变迁来发现问题从而驱动创新。

一、高校档案数据馆员的能力需求发展概况与变迁

1.档案的基本管理活动流程主要包含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利用六个主要环节,简言之是“收”“管”“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活动对“人”的依赖程度颇高,主要体现在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的依赖性;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流程的熟悉程度,影响档案收集的完整性,档案管理人员的仔细程度影响档案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我国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基本属于附属的服务部门,对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定位是“辅助专业技术岗位”。传统档案管理对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不高,可替代性强。档案检索方式主要依赖纸质目录,汇编,全宗指南,卡片索引等。档案管理员对档案数据主要处于“被动”状态,既来之则安之。

2.高校数据管理水平不一,差異较大。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过程中,由于标准不统一,软硬件资源配备不齐全,高校数据馆员匹配不均。各高校档案管理系统,面对高校各职能部门的科研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各自为政,望“数”兴叹,对接不畅,存在电子档案归档难,凭证效用低的问题。同时,高校档案管理平台的设计人员对档案管理流程和本校档案馆藏特点特色差异理解偏差,导致平台功能兼容通用、共享性存在困境。

3.高校档案数据管理在高校档案管理各环节中相对薄弱,高校档案工作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现有高校档案专职管理人员很多是转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水平和档案数据素养意识先天不足。在个人档案数据管理技能培养过程中存在安于现状,知识储备更新慢,数据素养缺乏。后期个人职业技能拓展和提高路径狭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中专业人才不足,是制约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4.现有高校档案管理体制约束因素。高校档案部门缺少学校领导的足够重视,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沟通交流学习缺乏。高校档案馆的工作不是独立的,档案信息化的实现依赖于方方面面的配合。高校档案管理制度虽然明确“四纳入”“四参加”“四同步”,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档案数据收集归档如同其他纸质档案归档收集一样,存在滞后,卡壳现象。高校各职能部门所形成各类型档案,要及时通过高校档案数据馆员收集、加工、整理、审核及入库,需要各职能部门档案负责人牵头,相关部门兼职档案员紧密配合,建立一个有效畅通的档案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才能把工作做好。

二、新时代高校档案数据馆员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1.高校档案馆作为高校信息服务中心的一部分,面临着档案双轨双套制转移到单轨单套档案保存管理挑战。高校档案数据馆员必须应对海量数据。这里的数据既包括高校教学研等实际工作中形成的原始数据及其衍生数据,也包括利用现代信息手段管理档案形成的数据,类似于数据版的全宗卷。高校档案分类法明确高校档案分为十一大类,相对其他档案而言,种类较为明确、单一。对档案数据进行收集、分类、整理、编目、存储、开发和提供利用,激发和挖掘档案数据的价值和魅力,需要档案数据馆员的能力转型和提升,从而实现对各类档案数据进行监控和监管,发现档案数据涉及的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2.高校数据馆员面临着档案数据应用方式、数据隐私与安全,数据监管的挑战。高校档案数据馆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高校兼职档案员应该以各部门实时发生事件的数据流作为电子档案归档对象,实时采集动态数据,实时分析与鉴定,实时存储,保证档案数据全生命周期可控。高校数据馆员在保证电子档案本质属性的前提下,进行适当人工干预,二次加工,比如统一命名,统一格式,进入档案管理信息平台。

3.高校数据馆员面临着档案数据全流程控制、全智能服务的挑战。高校档案产生也通过云计算、微服务等技术实现,档案数据存储除了通过纸质载体、光盘、磁盘等物理存储,还通过云存储、区块链技术实现。这样一个高校档案馆几十年、甚至百年以上的全部馆藏信息,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存储在电脑里。高校数据馆员通过全流程控制,充分发挥前段控制的价值,确保档案管理规范,逐渐建成数字档案馆,进而形成智慧档案馆。最终,高校档案馆除了面向在校全体教职工,其他可公开档案,也可面向社会很方便地进行查阅。档案数字化,目前主要通过档案高速扫描实现。文字信息图文识别提取准确率大大增强,尤其是视频模块有重大突破。这些新媒体新形势都迫切要求高校档案专职数据馆员迅速武装自己,灵活运用数据采集、挖掘、存储、开发、安全等相关技能以及数据版权、隐私、法规、伦理等相关知识,成为具备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三、高校档案数据馆员职业技能拓展方向与途径

1.高校数据馆员需要培养全面的数据素养意识。即高校数据馆员拥有数据的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共享意识,专业的数据分析评估能力和数据管理服务与推广能力。“快”“准”“狠”地根据用户需求、工作有效性,迅速组成有效数据集合。高校档案数据馆员,以每年归档信息为基础,从标准、流程、数据三个方面来设计,形成“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档案数据中心,通过数据挖掘,提高档案数据利用率。其次,高校数据馆员应充分运用全面的数据素养意识,关注数据的完整性,谁拥有数据,谁能使用数据,数据在多大范围内能共享等问题,能够围绕某一专题,对原始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筛选,提供反映规律性、本质性的信息。李中清的《破译中国精英教育的生源密码》就是通过北大为代表的学籍信息数据库统计分析而取得的成果,这是高校数据馆员努力与前进的方向。

2.高校数据馆员能有效分析数据,妥善处理好档案数据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关系。“数据是结构化、理性的、冰冷的,而人文意味着抽象的、模糊的”(吴三均教授)。由于完全剥离了数据所处的具体环境,同时,数据分析集群研究会排除重要的个体特征,非场景化的研究逻辑缺乏人文关怀。这就激发高校数据馆员职业技能拓展中持续加强文化素养,熟悉馆史、校史,积极参与,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进一步宣传校园文化和档案文化,扩大学校的知名度,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高校档案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档案事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了解高校的过去,也有利于指导高校建设的现实实践,甚至引导高校的未来发展。挖掘馆藏档案优势,打造特色档案文化要紧紧围绕高等院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及时发布档案工作动态,制作音视频服务广大师生,让数据与文化深度融合。

3.理顺档案管理体制,做好顶层设计,为高校数据馆员创造可行性空间。这就需要出台相关配套制度,“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安全可控,充分利用的原则,明确责任主体,加强能力建设,促进开放共享。”(国办发[2018]17号,《关于印发科学数据管理办法的通知》)。例如公开高校各立档部门数据集的目录,强制要求进行数据公开和共享;设立奖惩考核制度;建立预算制度,从预算角度推动数据共享,打通“数据壁垒”,活化并输出合规、有效的信息数据。实时加入高校整体信息化、智慧化校园规划发展计划,确保多平台之间,尤其是高校办公系统、教务系统、财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业务互联。加强高校档案数据运行所需的软硬件设施等条件的投入,确立归档电子档案质量控制体系。增强高校数据馆员的职业认同感,明确数据馆员的角色定位,逐步构建数据馆员共有的态度、价值、知识、信念和技能,促进数据馆员职业的良性发展。

4.开展不同利益相关者机构合作与交流,多途径培训提升高校数据馆员的职业技能。国务院《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要促进劳动者、培训主体、政府三方积极主动参与”,高校数据馆员可积极主动参加高校开设的相关培训课程或者在线公开课程。其次,通过参加针对性强、实效性强、培训周期短、中高级提升精英培训等短期培训,谋求职业院校、企业、社会培训机构开展技能培训,积极主动更新数据馆员的知识机构,改变高校数据馆员边缘化的颓势。再次,可以选择岗位轮换以及定期组织高校馆际之间、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业务交流学习,促进业务素质提升和知识共享。最后,通过推行数据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职业技能大赛,增强高校数据馆员职业的整体适应性。

5.高校数据馆员选择正确选择培养路径,确定科学的档案知识模块,重视数据馆员档案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培养。应重点关注信息技术(计算机操作系统、程序语言设计、网站开发实例)、多媒体技术(摄影技术、PHOTOSHOP应用、视频编辑和合成)、经济法律管理(知识产权法、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应用统计学、组织行为学)、档案专业知识(档案学概论、数字档案馆建设实例、信息检索教程、科技档案管理、档案保护技术)、档案法制、专业外语,能够熟悉利用spss、stata、SAS等统计分析软件,掌握数据可视化分析软件,从而增加数据馆员在感知技术、数据仓库、数据搜索、数据挖掘与可视化等领域的知识积累。

6.高校数据馆员职业技能提升最终目的和方向归结为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创新。以用户档案知识需求为导向、为用户提供综合集成的数字档案资源并以解决用户问题的集成服务。《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异地查档,跨馆出证”让档案查询不再“跑断腿”。高校数据馆员可借鉴公共档案馆综合服务的优点,开展馆际间合作,开发高校档案综合利用平台,在高校档案查询利用率高的领域,如学籍档案、招生录简表、学历学位认证等开展一站式服务。

四、总结与建议

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档案数据馆员对专业能努力、学科背景以及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岗位职责贯穿整个数据生命周期。高校档案数据馆员应顺势而为,迅速成长,积极拓展面向实践需求的多元化学习模式,开展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机构合作和交流,借助本校科研机构与档案馆数字资源的优势,增强数据馆员的自信心,以适应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为高校领导和管理者提供前瞻性、精准性的信息,发挥档案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宗富.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研究[R].第四届全国情报学博士生学术论坛,2014

[2]楊雪梅.试析高校档案信息化的问题和对策[J].职业技术,2014

[3]解咏晋.教育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研究[J].知识经济,2016

[4]崔宇红.学术图书馆数据馆员职业发展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7

(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

作者:桂小红

第二篇:新时期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对策研究

摘 要:本文立足于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的理论分析,通过阐述馆员的职业素质要求,定位出三种不同类型馆员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路径及保障策略,为新时期档案馆工作者素质提升提供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档案馆员 职业素质 培养 对策

作者简介:胡冬梅,女,出生于1970年11月,研究生学历,泰达图书馆档案馆档案管理部主任,副高级职称,曾在核心期刊和专业论文集中先后发表过《网络资源建设及其服务创新》、《泰达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探索与实践》、《论档案馆的信息服务及其功能建设》、《浅谈图书馆建筑与人文关怀精神》、《信息服务与档案馆功能建设之探讨》、《和谐社会的档案馆服务创新之探索》、《加强档案文化建设,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繁荣》、《档案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等有关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方面的论文多篇,并多次获奖。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档案——历史文化的瑰宝,凝聚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智慧,在社会生产、经济建设、文化发展进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档案馆作为承载人类灿烂文明和历史文化知识的宝库,从闭锁走向开放,不再是孤芳自赏、高深莫测的神秘府衙,而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的亲民场所。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档案馆,利用档案文献资源,研究档案历史文化。现代档案馆工作内容已然发生较大变化,档案馆员的角色已从单纯的实体保管者走向知识管理者。档案馆员从档案所蕴藏的大量信息中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检索并提供利用。档案馆服务对象与服务模式呈现日益多元化的发展形势,给档案馆员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新时期档案馆员职业素质要求

(一)档案馆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

新时期档案馆员应是热爱档案事业,坚持党性和政治原则,严守秘密、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素质,坚持真理,维护历史的真实性,保障档案信息安全,尊重历史,尊重知识产权,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职业荣誉感。总之,新时期档案馆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

(二)档案馆员应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在档案界,新知识、新成果的不断出现,特别是档案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不断升级变化,使得档案馆员面临巨大的挑战。学习将成为个人和组织发展的有效工具和手段,档案馆员要尊重知识,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学习档案学最新知识和前沿理论,掌握新技能、新方法,在浩如烟海的档案信息中,取其精华,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新时期档案馆员应放眼未来,与时俱进,以“终身学习”为动力,不断充实成长,丰富自己的人力资本,更有效地开展档案服务工作。

(三)档案馆员应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信息知识、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综合体。信息知识是对信息的认知和辨别,信息意识是对信息作用的能动反映,信息能力是对信息的获取、评价、处理、利用和交流。社会信息化所造成的信息泛滥、信息污染等负面影响使 信息获取的难度加大,档案馆员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获取有效的信息,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这不仅需要档案馆员掌握精深的档案专业知识,熟悉本馆馆藏。在信息环境下,还要注重现代信息源、信息检索技术和手段的研究,对档案信息的性质、特征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全面的、客观的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对各种档案信息资源进行认知、评估、选择和重组,找到用户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及时传达给用户,以满足用户需求。

(四)档案馆员应是知识全面的合作型人才

新時期档案馆员应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要有全面复合的知识结构。档案馆员不但要精通专业业务,还要有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要“一专多能”。信息时代图、情、档一体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为实现三者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档案馆员不仅要懂得图书、情报相关学科专业知识,还要加强同图书馆、情报机构工作人员的沟通与合作。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档案管理涉及到网络安全技术等问题,档案馆员对于独立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应同数据处理人员、信息系统管理员、计算机程序员等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通力合作,以协作开发的方式开展工作,来攻克技术难关。在合作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馆员不但要具有全面的知识结构,还要智商高,情商高、具有与他人友好合作的能力。

二、新时期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目标

新时期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目标应当以培养馆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实现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和造就出一批业务精、能力强、高素质、广适应的档案专业人才。目标大致可定位于三种类型:

(一)通用复合型的档案馆员。指既要掌握传统的档案管理理论和方法,又要熟悉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管理理论和方法;既要具备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又要有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动手、动脑能力;既擅长档案专业领域知识,又掌握图书、情报等相关学科知识,且懂得一定的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知识。此类馆员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是一专多能,通用复合型的档案人才。

(二)学术研究型的精英馆员。指具有扎实的档案基础理论知识,喜欢从事档案学术研究、创新科研成果。这部分人才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通过研究国内外的新技术、新方法在档案领域的应用,架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理论,研究经济的、适用的、兼容的档案管理软件,进行科技立项和项目研发等工作。

(三)实际应用型的档案馆员。此类人才应具备较强的档案业务技能,能对馆藏档案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研究,对档案进行加工和整理,形成高质量的档案信息产品。他们除了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外,还要会操作通用的办公管理软件、档案管理软件,具备因特网检索技术等知识和技能。

三、新时期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策略

为适应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档案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于档案管理部门特别是各级档案馆应该理清思路,树立“科技兴邦,人才兴档”的理念,从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和档案事业发展前景两方面来科学制定档案人才培养规划,实施跨世纪档案人才培养战略。

(一)明确制定培养目标

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各级档案馆应立足档案事业长远发展规划,更加注重馆员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档案信息管理等宏观知识层面的能力建设,适度补充与档案学相关的学科理论知识,调整知识结构,全方位、多角度开扩馆员的视野,孵化培育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实用型档案人才。档案馆应以档案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全面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

(二)正确选择培养路径

根据馆员不同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可选择形式多样的培养路径。①现实中,档案馆员真正是档案科班出身的人并不多,对于缺乏档案专业理论学习的馆员,要组织进修学习,使他们能够胜任基础业务工作。②聘请有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才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专题讲座,通过短训快速提高馆员的科技水平。③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便利,开展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让馆员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④岗位轮换对于提高业务能力是一种激励,也是重要的实践机会,对于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⑤定期组织业务交流,馆际之间、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进行交流与学习,有利于促进馆员的业务素质,实现知识共享。

(三)研究创新培养模式

要适應新形势,做到与时俱进,就要引进开放机制,树立开放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①注重以馆员的综合素质为内在基础的“能力培养”,重点培养馆员的开放思维能力、专业技能、创新能力、设计开发能力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宏观规划与管控能力,培养馆员解决问题的理性思维和实践能力。②加强在档案学术研究中的思想开放性,广泛吸收、借鉴先进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③激发探索与创新精神,要勇于跳出圈圈,超越已有的理论和方法,积极探索档案工作新路。

(四)科学组建知识模块

重视对馆员实践性、创新性能力的培养,提供档案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种路径;明确档案学研究领域、背景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为馆员提供获取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方法和视角;培养馆员的批判性思考和知识管理决策的技能,培养独立与合作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以及必要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

现代档案工作所需专业模块导引:

四、结语

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才素质的培养与提升无疑是档案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因此,新时期档案馆员的职业素质培养必须全面规划,适时更新。应多途径开展档案学终身教育,引进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发挥档案学会的职业化引导和协调作用,培养档案馆员的科研与合作能力。加大对年轻人员的培养力度,促进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社会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使档案馆员的职业素质培养呈现出新特点、新要求,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档案馆员只有从多方面不断提升和改进,才能真正满足社会各方面的多元需求,使新时期的档案馆员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服务作用。

(作者单位:天津开发区档案馆)

参考文献:

[1] 万丹.信息时代新型档案人才的素质要求与培养对策.理论界,2006.1

[2] 王立萍.新时期档案人才培养模式新探.云南档案,2009.1

[3] 王新才 聂云霞.信息时代档案人才培养与档案学专业发展展望.档案学研究,2013.1

作者:胡冬梅

第三篇:新时期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策略之浅见

摘要:作为人类文明智慧结晶的档案,有着推动社会经济文明的发展的作用。本文就新时期档案馆员职业素养培养策略研究进行分析,通过论述新时期档案馆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职业素养培养目标,提出多种提高档案馆员职业素养的措施,以此保障档案管员的工作效率与水平。

关键词:新时期;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策略

一、档案馆员具备的基本素养

档案馆员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础素养。档案馆员首要具备的职业素养为政治素养。作为一项政务工作性质的档案管理工作,相关的档案馆员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才能有效开展工作。具体的政治素养可以认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理念、其行为要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要求的。更重要的是由于档案管理员在工作中接触的资料和文件都是私密性的,所以档案馆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在工作中需要遵循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其次是业务素养。档案馆员必须要熟练掌握业务工作与专业知识,并且能够熟练的进行管理流程与环节的操作。每一类文件以及资料的管理方式都要熟记于心,还有就是要明确各类书籍的分类情况。最后,还要求档案管员能够具备较高的信息化操作技术,并且灵活的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以求适应大数据新时期背景的各项工作。

二、档案管员的职业素养培养目标

(一)以复合型档案馆员为培养目标

档案馆员需要充分地掌握传统的档案管理理论、方式以及掌握新时代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管理理论方式,注重结合理论与实践,一同提高知识与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档案馆员掌握专业的管理知识以及具备超强的实践能力。其知识层面要涉及到图书、经济、行政等管理相关学科内容。档案馆员的培养中能够关注档案馆员的一专多能,进一步促使其发展为复合型档案人才。

(二)以学术型档案馆员为培养目标

学术型档案馆员需要具备扎实的档案理论基础,以及能够着重其学术研究与科研创新方面。由此可见,整个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为学术型档案馆员。学术型档案馆员通过研究与拓展档案管理新理论与新技术,进一步奠定其档案信息化发展理论与实践基础。

(三)以应用型档案馆员为培养目标

应用型档案馆员其业务技能比较突出能够精确的处理分析检索,以及利用档案信息。并通过加工与整理档案来进一步达成高质量的档案信息产品。由此可见,其应用型档案馆员是熟练期档案管理,专业知识与计算机相关理论知识的。除此之外,还熟悉其办公软件,档案管理软件以及各项网络检索技术等。

三、新时代下档案馆员职业素养的培养措施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档案馆员职业素养培养目标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推动了其档案事业的发展。为了保证各级档案馆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势必结合档案馆员自身长远发展规划,进一步制定相对应的档案馆员职业素养的培养对策。在实际的档案馆员职业素养培养时,首要的就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整体的培养目标要建立在提高及档案馆员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与管理等宏观知识层面的能力上。与此同时,还需要档案馆员能够了解以及掌握相对应的学科理论知识,以此来调整档案管员的知识结构,拓宽档案馆员的知识层面,进一步培养档案馆员发展成为复合型学术型以及应用型档案人才。档案馆员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档案馆一定要重视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此来保障档案馆员能够履行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的职能。

(二)采用正确的档案管员职业素养培养路径

众所周知,每一个档案馆的知识结构以及业务水平并不相同,差异化的档案馆员就不能采用相同的档案馆员职业素养培养路径。其不同的档案馆员职业素养培养路径需要迎合其馆员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应用其中,进一步发挥出培养效果。当然其职业素养培养路径非常之多,大概包含以下几个类型。首先是由于专业对口的档案馆员非常之少,一部分的档案馆员有可能是其他专业毕业的,所以没有掌握到相对应的档案管理理论基础。因此本着提高档案馆员职业素养的目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该类型的档案馆员的管理理论知识。经过进修与学习档案管理理论知识,以此来胜任相关的档案馆业务工作。其次就是档案馆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提高档案馆员的科技水平。比如可以聘请相关的专家以及技术人员,开展后续相关的培训班以及专题讲座,让档案馆员积极地参与到培训活动中,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接着就是可以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让档案馆员在互联网学习平台中,进行远程地学习。通过学习平台,可以让档案馆员能够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一步选择最佳的学习内容以及途径,最大限度的保障学习的效率。还有就是可以通过轮换档案馆岗位的形式,进一步激励档案馆员的业务能力,为档案馆员营造可贵的实践机会,培养出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最后就是需要与档案馆各个部门进行定期的学术交流,通过相互的学习与沟通,提高档案馆员的业务素质。

(三)构建科学创新型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模式

档案馆员的职业素养培养应该顺应新时代的发展,积极引进各种开放机制,树立创新与开放意识。通过培养档案馆员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以此来提供档案学理论与实践形式,能够让档案馆员明确其档案学研究理论中的各项知识。同时,还需要通过进行档案馆员的能力素质的培养,激发档案馆员的开放思维,创新意识,提升档案馆员的专业技能、开放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并且可以让档案馆员高度地吸收与借鉴各种先进的研究成果与方式,进一步激发档案馆员的探索、创新精神,探究与摸索档案工作的新思路与模式。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的培养档案馆员的批判性知识与管理决策技能,以此来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总结

信息化新时代为档案事业发展带了机遇和挑战,对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基于其新时期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策略分析,探讨其档案馆员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提出相对应的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策略。并且其档案馆员培养过程中,还需要引进终身教育机制,借助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调动档案馆员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出档案馆员的社会服务作用。还有就是能够在科学合理的档案馆员职业素养培养策略中,进一步建设档案人才队伍,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云丽.探究新时期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策略[J].商情,2019,(36):271-271.

[2]郭娟.论新时期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对策[J].卷宗,2019,(06):124-124.

[3]郭春红.探究新时期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養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8,(16):218-218.

作者单位:望都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作者:王超

上一篇:高等数学1课程论文下一篇:企业文化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