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2022-12-03

第一篇:感悟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21世纪里,经济的全球化、科技创新的国际化已成为必然,在知识经济成为主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人才的语言、文化知识、视野必须全球化、国际化。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面对国际竞争白热化的新形势,有关专家于1999年4月对我国青少年的创作能力进行了社会性的测试调查,调查研究中发现:大多数青少年能关注自身的创造力,但具有初步创造人格和创造能力的仅占被调查者的4.7%,可见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创作能力相当低。像这样,我国青少年怎么能在国际间市场白热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的今天立足呢?《路甬祥谈创造人才的培养》一文中指出:“21世纪的人才,不是做考试的机器,必须具备学习、创新和创造性应用的知识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是当今学校教育十分迫切的任务;它贯穿于课内和课外教学的全过程,而学科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作能力的主战场、主阵地。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首先要营造宽松的创造氛围,帮助学生冲破定势思维,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当今学生因多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心理上的因循守旧;不敢“标新立异”,不敢有超越的创造。因此,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民主、自由、和谐、开发的教育氛围和环境。要实行民主管理,给师生提供一个宽松的育人环境,鼓励师生各抒己见。一是鼓励学生不人云亦云,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性地发挥创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不随意批评、否定学生,消除其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其次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得课堂成为师生相互讨论、质疑、争辩的乐园。三是创造教育园地,营造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校园文化环境。

美国一位著名教育家说:“知识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生活与劳动教学的效率,不仅要立足课堂,更要面向生活,走进生活。这就是把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构成知识教学圈,把学生的课外、校外生活提高到第二课堂教学的高度来规划。组建一条由“课堂—校园—家庭—社会—课堂”构成训练能力的“驿道”,按照“课中学—课中练—生活用”的能力训练中学的系列,发挥多方面的优势,互补共存,在教学活动和生活实践中求得创新能力的发展。譬如在课外兴趣课上,我的老师曾经上过一堂以“有非典的日子”为主题的课,在课上老师先让学生讨论在有非典的日子里,大家经常做的是些什么事,(洗手、戴口罩、打扫卫生)经常看到的面画是什么(医生穿戴严实,抢救病人,环卫工人,商店阿姨、学校老师不怕辛苦到处消毒)并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大家自由探讨,可以用记忆画,想象画,宣传画及绘画日记等多种形式来真诚流淌抗击非典的心曲。这样把教育内容和学生生活有机结合,最后回归课堂,学生的作品充满感情,情绪饱满,使学生的知识活化,培养了创新意识,实践了创造能力。

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创新教育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体验成功,引发创造力,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大课题。教师要引发学生的再度创造力,要让学生体验前一阶段创造成果的愉悦感,总结经验,还应多鼓励、多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思考,以求获得新一轮的创造。譬如,在平时的教学中,当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时,在同学们的赞叹声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然后教师可从另一个角度去启发他,把当前的愉悦感转化为以求再度新创造的动力,产生新的创造思维。当教师发现个别学生有独创画面时,就更要让其体验成功,可把其作品放在展览室让全体师生去观看,去观赏,去赞叹。或在学校里开展“小发明”、“小创造”评比活动,激发起新的求知欲,达成新一轮创造,以实现学生创造能力的再度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衡量新时期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更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对于新时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只要我们秉承创新这一宗旨,一定会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新型人才。

第二篇: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一、对幼儿创造力的认识

1、 幼儿创造力与生俱来

2、 案例

二、激发幼儿在绘画中的想象力、创造力

1、 接触自然、观察生活

2、 注重学生绘画中情感诉求培养

三、鼓励学生的天性发展

1、 针对个体间的差异量体裁衣

2、 表扬在创造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四、美术教育对于创造力培养的价值体现

1、 创造力的培养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2、 创造力的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趋势

第三篇: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摘要】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小学美术的教育过程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本文就小学美术教育中关于创造力培养的研究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美术 创造力 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260-01

伴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深化,老师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有效将理论知识和生活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在丰富的情感环境中培养创造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更进一步促进学生创建和谐的生活,这些都成了小学美术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

一、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创造力和植物的种子一样,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生根、发芽、成长。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造主要来源于学生,老师在过程中只是为学生构建自由、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有效促进学生进入学习当中去,不可以将“干净整洁、像不像”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尺,老师应该用发展性的眼光看待学生。笔者一直来都不随便评价学生的绘图方式,只有实在需要改善的地方,就用与学生探讨的方式和学生商量。

此外,还特别注重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即使他们的作品不是最佳,但是只要是融合自己的创造力,笔者都会给这些学生的作品肯定。例如,有一次学生在画一幅在太阳底下劳动的场景,绘画需要表现出劳动人民的热情,但是有一些学生画出来的图画表现的是在太阳低下劳动的人民大汗淋漓,满脸挂着汗珠,劳动很开心的样子。这时候,一个学生问笔者,“太阳这么大,农民伯伯劳动怎么还这么开心啊,我可以画个蓝色的太阳,这样温度就不高了,农民伯伯就不那么热了。”这个学生的想法,笔者给予肯定还进行了表扬。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我都让学生自己想象绘图,时间久了,学生的作品所包含的想象力就很丰富。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和谐的创作环境,并及时表扬学生,就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具备更强的创造意识。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论什么课程的知识,兴趣永远都是很重要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很多。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及时指导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样就能够准确地给予学生教导。小学生的创造力很强,思维也很活跃,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现在,知识的来源方式很广泛,老师的单一讲解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了。

小学生的问题比较多,想象力比较丰富,在他们的意识中,更愿意将绘图作为一种游戏,都希望自己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绘图方式将自己心中的思想展示在图画当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最大限度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及时鼓励学生的丰富想象,包括他们的绘图出现“造型夸张”,老师也要包容,尝试着理解他们的思想。在小?W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借助美观的教学工具,再加上形象的讲解来感染学生,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学生将自己的美术作品也变为美术道具进行自己的美术演示,急于表现自己的欲望就会使得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同时,还可以借助其他方式进行教学,就像讲故事、比赛等等,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美术知识,提高自己的美术绘图兴趣。

三、采用多媒体设备,调动学生的创造力

媒介的使用可以带给人们感觉的形象化,进而将这种感觉用一种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说媒介在艺术创作和表现当中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多媒体设备已在教学中广泛使用。但是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有很多老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媒介也是比较古老的,也就是所谓的“老师+书本+黑板”,在他们的意识当中,美术就是老师画图,学生进行模仿,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制作课件。但事实并非这样,就像在小学四年级《好人好事连环画》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使用多媒体的教学软件Flash设计了一个好人好事的动画,让学生通过自己真切的看和听,认识连环画的主要特征,这样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课本的主要内容,再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丰富教学内容,但是如果在教学中,只是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脱离课本和其他知识渠道,就会限制学生的创造能力,取得的效果并不好。

四、用自己的想象创造美的事物

创造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前提还是遵照艺术准则的,这样才能称为创造。就像在上《泡泡飞呀飞》这节课时候,笔者让学生亲自到操场吹泡泡、观察泡泡、描绘泡泡。这种亲自实践的方式,学生的想象更大胆,超越了简单的模仿,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去创作,充分展示艺术的灵魂。不过一会儿,一幅内容丰富的泡泡图就展示在人们的眼前,每个学生的想象都不相同。让笔者更惊奇的是,学生具有这么强的创造力,创作的美术作品具有如此丰富的内容。

五、结语

实践说明,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出的只是一个画匠而已,而艺术作品是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创作出来的。美术自身就充满了创造性,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汪虹如.浅议当代小学美术教学[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4).

[2]纪博凌.小学美术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0,(50).

第四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姜堰市东桥中心小学 吴秋仲

有这样一则的事例:一位国内重点小学的学生,移民到美国,上第一节美术课,教师要求他们画一颗圣诞树,这位中国小朋友的画技让美国教师和小朋友都很惊叹,因为他画得太像了,跟墙上贴的一模一样。可是当教师要求他自己创作一幅时,这位小朋友却搞了半天也无从下笔。而这位小朋友的美术水平在国内学校算比较可以的。因此,人家评价我们:“中国小朋友临摹能力强,但创造能力差。”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有如下几个因素:(1)、社会因素:人们习惯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一幅画的好坏,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们画得“像”,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也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教学问题:许多教师上美术课,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还有家长过早给儿童买来临摹的画册,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其实,并非这样简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平等态度,以朋友的身份同孩子们相处,一起畅游美术知识的海洋,一起学习美术专业知识,从而去唤醒学生头脑中的美术创造意识。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了解儿童,转变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由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儿童美术是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征,因而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成果。我们教儿童学美术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多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思维表现特点。儿童画有如下几个特点:(1)用色、用线大胆、果断、单纯。(2)不受对象约束,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带有很多印象成份。(3)随意性大、对比强烈、夸张、无拘无束。在无意中创造奇特的令人惊奇的效果,这正是儿童画的魅力所在。因此在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时,不能以像不像为准则来评价。而是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儿童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

儿童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也只有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认知规律,才能正确评判孩子们的作品。

二、加强对儿童四个能力的培养。

四个能力的培养即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良好的观察力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基础,也是我们教学目的之一,好的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升华,有一位著名画家曾说:“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乏观察力。”可见,观察力的培养是多么重要。观察力的培养,我们主要让学生多写生,分低、高年级按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如:写生一组水果,低年级可以画一些苹果、梨、香蕉等的形状、色彩不同的静物。高年级可进行同类物体练习。如:高年级可以画一组色彩、形状相近苹果,在相同之中找出不同。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再如《漂亮的瓶子》一课,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观察古今中外瓶子的外形,自己总结出瓶子的结构特点,再观察瓶子的装饰美化方法,进而想象设计出更加新奇的瓶子来。形象记忆能力的培养可多采用默写的方式,如:出示一个玩具,让学生观察一段时间,再拿走,然后默写,也可以默写一幅画,使学生养成整体意识,对物体能抓住特征,增强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可多做基本型的添加、变形练习。例如:长方形的练习,对它进行添加,可以变成汽车、房子、钟、手帕、电视等,对它进行夸张和变形,可以联想成鱼、火车、大桥等。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教学设计应用课《泥条盘筑》时,首先让学生欣赏感受到泥条盘筑造型的美,进而再让学生分组探究器皿的造型以及泥条盘筑的方法。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大胆的设计想象,制作出了许多造型新颖、实用的生活器皿,盘筑的方法也有所创新,如层叠法和捆扎法相结合利于物品的美观实用。

三、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发挥儿童的想象。

苏联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据着统治地位。” 美的形象性特点,一般决定着人们审美活动,因此它不是用逻辑思维方法,而是用

形象思维方法。爱因斯坦虽然不是个画家,但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孩子是可敬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途,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在美术教学中, 运用多种媒体进行美术欣赏,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形声信息,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让儿童插上想象的翅膀,学生常常在生活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又罩上纯自我的神秘色彩,创作出的作品有稚拙美,有时像童话一样引人入胜,但是我们不要看不起小学生捏泥人,小学生小时候有想象力,思维得到了健全的发展,以后才能够有更好的创造。 而美术兴趣是学生最大的动力,只有学生对美术感兴趣,才能主动去吸收美术知识和技能,并更多地接触优秀的美术作品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而知识和能力是创造能力的基础。而兴趣是信心的推动力,对美术兴趣盎然的儿童,总是信心十足敢于大胆表现,他们思想活跃经常表现出创造的欲望和热情。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加强学生在趣味活动中获取知识, 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求知欲,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求新求异的创造性思维。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电化教学,把它作为引起学生美术兴趣,激发美术求知欲望,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去感受事物并对事物产生充分的联想,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我在上《动物朋友》一课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兔子、小鸡、小鱼、白马的动画片,中间插播音乐,学生欣赏后都陶醉在优美动听的旋律创设的情境之中,问:“听了这段音乐动物圆舞曲你们有什么感觉?”学生答:“音乐很美” 、“好像是在和动物们跳舞呢”“仿佛是在森林里听小鸟们开演唱会。” 这时学生已经想要画动物了,借此情景我便推波助澜,在黑板上当场示范画一幅可爱的动物图画,学生们更加兴致勃勃了。当学生作画时我提出要求,不能只限于教材或老师的范画,而要把自己心理所想的画出来,学生欢呼雀跃。在教师的鼓舞和指导中,学生画出了一幅幅情趣可爱、形态万千的动物图,到最后小结时,我把学生的优秀作品集中在黑板上展示,构成一幅动物群图,然后再度播放音乐,曲图并

茂,学生们开心极了。

四、加强因材施教,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

爱因斯坦曾讲过:“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概括世界一切,推动社会进步。”培养学生美术创造能力,可根据学生的美术实际情况,科学地进行美术教学安排。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的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做为美术教师首先要尊重儿童神奇的想象,挖掘这审美的奥妙,进行一些能引起学生联想,并发挥学生想象的创造活动,在教学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儿歌配画、讲故事配画、记忆画、命题画等,来培养学生们的美术创造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小小的船》时,联系儿歌音乐:“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天。”这时候学生们不仅能从诗句中感受生动的形象,而且还能扩大学生画画时的联想范围,对小小的船进行形象思维,并且使儿童的品德情操受到教育。虽然学生的技能可能会幼稚、表现能力也很有限,但他们的构思往往很新颖,别有趣味,美术教师对于学生们这些闪光的创造性火花必须给予鼓励、表扬。通过肯定一个学生,从而激发全体学生进行美术创造的热情。

又例如小学

四、五年级正是学生身体和智力的发展阶段,小学生对新事物接受能力比较感兴趣,而且又十分好动,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正在形成,他们对于美的概念较为模糊,大部分学生对美术课很感兴趣,六年级学生在心理的感受正走向适应阶段,抽象思维正在发展。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在掌握学生美术情况的基础上,制订相适应的美术教学方案,全面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要求,科学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方法。注重应材施教,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学生建立起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创造力是人人都有的,只有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宝贵资源合理利用,积极开发,才能培养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心态,深入研究教材,改进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教学,多方位的传授艺术知识、技能。美术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当今社会,需要创造形的人才,而创造型学生的培养必须先有创造型的老师,因此也要求小学美术教师要多学习多思考,不断地创新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让我们的学生都成为绽放的多姿多彩的花朵。尤其是在美术教学中要勇于改革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特别是应具备一种创造性表现能力,以及组织课外教学辅导特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使学生敢于进行美术创造,为祖国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

第五篇:发挥共青团组织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我校团委在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教育过程中,以教育的四大支柱: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发展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培养学生创造力过程中,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坚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培养人的创造力,是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发挥人的主体活动能力的需要,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随着我国各个领域全面系统的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迅猛的发展和人的意识的不断进步,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这就要求我们团的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善于接受新事物,把握学生思想实际,从而创造出别具风格,便于学生接受的新的教育形式、方法和平段,给学生一个创造思维与能力发展的空间。

为了使学生干部发挥自己的创造思维潜质,团委要求学生干部根据自己工作范围,结合团委工作思路,自己创设活动方案,这么做,充分调动了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使团的工作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各类优秀学生的事迹报告会,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培养了他们自主、自强、自信的创造个性品质;《新华之子》校刊办刊思路拓宽,完善了编辑部组织机构;青年志愿者活动,变过去单纯劳动服务,为在照顾孤寡病残、老教师、老干部生活的同时,自创一些谈心、读书报和开展文艺活动,给被服务者以心灵的慰藉;华苑文学社的成立和开展活动培养了学生创造精神。为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各类活动中来,为选拔优秀学生成为学生干部,校团委委员,学生会干部的产生由过去推荐变为推荐竞选双向选择;初

二、高一“新华聚焦”演讲赛,“共举希望”、“美膳博士帮你忙”手抄报、“迎香港回归”诗文大赛等活动,是在团委创设的竞争与合作的工作氛围中完成的,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德上起了极好的作用。

总之,中学是人的创造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团委坚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学生提高认知水平,发展创造力,使学生早日成为优秀人才,创设了成长环境,发挥了团组织的作用。

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创造品质是一个人从事创造活动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它包括三个要素:创造精神、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造个性品质。

创造精神是创造品质的基矗一个人如没有创造精神,就不会有创造意识、动机、意志和情感,创造能力就无从讲起。

为配合学校开展创造力教育,团委要求各团支部及学生会各部,结合广大同学的思想实际,组织创设特色活动,开拓工作的新局面。

如为促进《新华之子》的发展,团委启发指导校刊编辑部就办刊思路加以创新。他们主动走

访了许多老师和同学,经反复研究后,在保持原有学生文艺作品及各项活动宣传的基础上,开辟了“创造力培养”、“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等讨论专栏,还在“榜样的力量”专栏里,广泛宣传先进教师和优秀学生事迹。

这些内容无疑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正如学生干部、校刊主编所说的那样:校刊要继承更要发展,我从未放弃自己的努力,从未放弃对事物的探索。成立校刊记者站,开拓办刊思路,可使更多同学投身校园活动中来,大家发挥自己的才智,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我们还完善了通讯员制度,并通过招收文学、美术、计算机编辑,不断发展校刊特色。团委就他们的工作及时予以肯定,并在实施方法等具体内容上做了必要的指导。近几期校刊从质量和内容上的确有了很大提高,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我们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变意识,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工作不断感悟,并鼓励学生大胆实践,这正是我们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具体体现。 校团委还通过组织开展青年党校、少年团校、爱国主义教育和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爱国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促使他们初步学习了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如在社会服务实践活动中开拓了视野,在思想上为创造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做了准备。因为爱心、同情心,对美好事物和崇高理想的追求是创造的原动力,它们将使学生增强自信,发挥创造精神,提高创造品质。

三、创设竞争与合作的工作氛围,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人只要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就要与他人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就是竞争与合作。它在行为上直接影响学生自我强化和自我评价,在思维方式上影响学生求同存异或求异创新的学习工作思路。我们创设这样一个竞争与合作的环境,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每一次定期召开的团委委员和学生会例会研究工作时,团委要求各部委员、负责人结合本部特点谈自己的工作思路,并总结以往工作的成功与不足。大家争先发言,各有所长。团委根据实际情况做方向性的指导,这无疑是在学生工作中创设了一个竞争的环境,促使学生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新的感悟,发挥创造性思维潜质。

如学习部主办的“新华聚焦”演讲比赛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引发了学生会初二分会开展“迎香港回归,谈社会焦点”演讲比赛的动议。校刊工作的不断完善,也促使学生会其它各部产生运用宣传资料开展活动的想法,于是,学习部出了一 期“美膳博士帮你忙”的手抄报,帮助初三学生调整饮食,以良好的身心状态迎接中考。文娱部出一期与科技知识有关的“共举希望”的手抄报和迎香港回归诗文大赛。由于各项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特长和能力的同学,学生会秘书部又建立人才档案,团委组织部为对初、高三团员进行爱校教育,增强团的意识,给每一位团员发了一封信等等。总之,在团委的鼓励和支持下,每一项活动都获得成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工作的思路,使学生思维在求异创新、灵活变换、深刻精细及对活动预见性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团委还充分利用自己的条件调节好学生工作中竞争与合作的环境氛围。我们就全校的大型活动和各部的同类活动,要求各部进行必要的合作。集体合作的意义在于使学生知道自己的成功与集体的成功紧密相连。在同一活动中,通过各自不同的努力达到集体的目标。如,校艺术节、运动会的宣传报道等大型活动都是大家通力合作完成的。

总之,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使学生不仅感受到竞争下新思路的冲击,促其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品质,也使他们体会到合作的巨大力量,从而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中的人际关系,在成就集体活动的同时展现和发展自己,这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个人的努力、创新是倍受重视的而且还知道每一个成员都应为集体的成功承担责任,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质发挥在集体成功的较高境界中。

四、提高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和自信水平,培养学生创造个性品质个性是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一个人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成就并定型的。人在青少年时期,正是个性形成和趋于成熟的时期,可塑性大。团委就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个性品质,对他们将来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必然有很大帮助。

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和自信水平,是培养学生创造个性品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因为,教育者施加的一切教育影响必须经过受教育者的思考、认可的自我教育过程,才会产生作用,形成受教育者自己的个性品质。所谓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其思想品德和创造力等发展过程中,自觉地运用正确的思想观点、方法对自己进行的思想转变和行为控制的过程,是创造思维和个性品质二者的综合体现,而自我教育则是他们变化的内在动因。因此,团委的教育工作逐渐把培养学生创造个性品质与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统一起来。如果忽视了自我教育意识提高,创造个性品质培养就不会有良好效果。

如我们组织召开的优秀学生典型事迹报告会、学雷锋先进个人表彰会、优秀学生干部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各类活动,同学们所道出的心声无不体现其自我教育的过程和自我肯定,也体现了他们自强和自信的精神,促进了他们思维和个性的发展。

在每年校团委增补委员、学生会换届改选中,每个参选学生所表现出的自信、乐于奉献与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正是学生创造个性品质的具体体现吗。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不断确立自信,提高自我教育意识,也使其在独立性、自主精神、勇于实践、乐于求知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学生们认识到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是自身成长的需要;自觉进行创造个性品质培养,是增长自身创造力的需要。

团委在工作中逐渐体会到:我们必须用满腔的热情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评价、激励自己,确立自信。这样学生的自我教育就会形成上升式良性循环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潜在的积累,也是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形成创造个性品质的过程。

上一篇:公司职员工作总结模板下一篇:岗位竞聘量化考核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