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心理学论文范文

2022-05-13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职业心理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心理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也非常重视对心理学的研究和探讨。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在发展上还存在着一些应当进行改进的问题,比如心理学的定位、学科的体系结构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职业教育心理学存在的问题是由多种深层次原因影响和决定的,比如办学形式不开放、发展道路不清楚、学者的研究视野过于狭隘等。

第一篇:职业心理学论文范文

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应用与发展探究

摘要:将心理学理论运用于职业教育是近几年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运用心理学知识可较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及性格特点,有利于教育工作者能科学性、预见性、针对性地改变学生的思想状况,干预其行为的发展,促进其有效学习和整体发展,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故心理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对开创职业教育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本文的论述,目的是为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服务意识,提高教师的预设能力和调控能力,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并从成功的案例中探索出一整套系统的、可操作的、具有推广价值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和最佳发展。

关键词:心理学;职业教育;应用发展;研究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独立学科,对于优化课程设计、改善教学方法、分析学生心理情绪、提高学习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当前,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学科发展深度不够,且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影响着整体的教育心理学发展。而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注重师生的互动等教学心理技巧,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从教学思维角度出发,以心理学教学实际应用为主要目的,提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教学过程中关键因素的主张。对教师来说,单纯的“教好书”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改进教学效果,教师应从创新教学方法入手,将积极心理学的全新理念渗透到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应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地位不高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对于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和教学开展程度并不高,重视程度也较低。主要表现在:首先,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正式的以职业教育心理学为主要工作和教学的学术研究机构以及部门,这就不能够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者和学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其次,在期刊的制定上也没有专门为职业教育心理学提供发表途径的期刊做为学术发表的平台。最后,对于相关的教材,例如职业教育心理学材料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可选择的余地也不多,对于开展这门学科的教学而言就缺乏了教材的支持。

(二)发展不成熟,内容体系不完善

虽然职业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就其自身而言,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内容和体系是相对不完善的,发展也不够成熟,还有许多的内容需要填充和完善。当前我国使用的或者是可以选择的有关职业教育心理学的书籍和教材只有十一本,并且这当中都没有一个核心的主题,对于研究对象也都是模棱两可,每本书都有自己的方向和侧重点,大多数都自成一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材体系。

(三)研究方法单一,成果质量不高

我国对于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方法和研究方式比较单一,多数采用的研究方法都是文献法,而真正做到进行实证分析的实例少之又少,导致得出的结果很难具有说服力,不具备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的价值。因为研究成果的质量不高,无法在一些具有权威的学术期刊进行发表。首先,这类学术研究成果缺乏创新意识,雷同点多。其次,发表论文和学术报告的动机过于功力,有的是改变文章开头以及结尾,就进行再次发表,造成换汤不换药的局面。最后,是教师对于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不强,具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往往不具备比较深入的理论研究成果,而那些理论基础比较扎实的学者却缺乏一线教师所拥有的实战经验。

二、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应用与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更新教学理念,完善内容体系

目前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材方面不够完善,多数教材是自成一派,很难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我们应该科学的将其分为理论,实践以及具体的应用,分方向和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完善和教育教学的开展。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注重对社会的推进作用,充分的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体系。职业教育心理学理论工作者要自觉深入职业教育改革实践、参与职业教育决策,从创造性实践中汲取营养,实现理论进步。而实践工作者也要主动学习职业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在理论的科学指导下,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突出特色。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推动理论不断创新

积极探索有特色的职业教育实践与发展的心理规律,以实践应用研究为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职业教育心理学要以科学发展观、现代教育思想和心理学新理念为指导,突出重点,凸现特色,强化质量,优化效益,全面加大建设力度着力打造发展品牌,以学科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为基本依托,以科学研究来促进创新发展,以服务职业教育来积极塑造社会形象。

(三)创新运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自产生伊始其常见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一是基于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定量研究,它重视的是研究合乎科学方法,比较客观强调实证分析。二是基于现象学方法论的定向研究。它不仅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还应把定性研究的方法加入到常规研究使用方法中来,实现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的有机整合。定性研究重视的参与体验,参与者本身就可以获得一定的解释。此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产生新鲜的想法,这种方法对研究者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学界应该将这两种方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确保研究的效率和质量。运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也可以选择实验法,或者是访谈法等。

(四)建立理论和应用层面的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还是实际应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抛弃理论研究,过分追求实用。研究者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应该将理论和实际进行集合。现在的国内学者主张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产物,它更关注的是应用。虽然,教育心理学已经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这种成果还是比较有限的。没有实际的理论研究没有价值,没有理论的实际是很难获得理想的成果的。因此,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应该抓好理论和实际两大方面,不能过分重视某一个方面。

(五)个案整理、促交流

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强化學生的心理体验。积极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也是心理参与体验的绿城,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感,让他们在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提高参与性和积极性。职业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应用研究始终是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体,同时要立足于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要围绕和解决具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职业教育心理学中的基础问题;二是要瞄准和解决能够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心理学课题。通过和各班辅导员交谈,选取典型个案进行研究,寻找其中教育管理成功的规律,以便归纳、总结出一套有效的学生管理和教育方法。定期召开实验班辅导员教育管理交流会,找出自己认为教育比较成功的个案进行总结,同时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吸取教育经验,提高教育水平。

(六)加强对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学知识培训

通过心理学专业知识培训,能够增强教育者的意志力、抗挫能力、自信心和自控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贡献意识,随时掌握学生思想状态,捕捉教育时机,能够以积极的心理学理念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塑造其积极人格,引导学生综合发展,从而提高教育者的教育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叶浩生.21世纪教育心理学的十大研究方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01).

[2]姚萌萌,姜飞月.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通讯,2013(20).

[3]胡东武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教育心理学最新进展综述[J].职教论坛,2014(26).

作者:王艳洁

第二篇:浅谈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摘要: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心理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也非常重视对心理学的研究和探讨。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在发展上还存在着一些应当进行改进的问题,比如心理学的定位、学科的体系结构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职业教育心理学存在的问题是由多种深层次原因影响和决定的,比如办学形式不开放、发展道路不清楚、学者的研究视野过于狭隘等。所以,应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打造一个全新的职业教育心理学教育模式,从多种角度改变这种现状。

关键词:职业教育心理学;存在问题;改进路径

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时间不长,据统计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其才有了比较醒目的进步,心理学学者相继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但是,總的来看,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还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发展的速度比较慢,而且在现实教育中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力。1针对这种现状,应当及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进行改进,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者们更是应当不断研究和探索深层次的原因,为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一条好的发展路径,保障该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一、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前面已经进行过论述,我国的职业教育心理学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而且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相比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

1.职业教育心理学的体系结构不成熟

在发展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构建一套完整的结构体系,这是保障其正确发展的前提,在构建这一体系的认识上有两种不同的理论:第一、实现教育心理学和职业教育发展的一致或者说是嫁接;第二、根据职业教育的工作实际来发展心理学。通过对这两种发展思路的探究和思考可以得出,这两种发展思路都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求不符合,会导致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和教材编写中出现"普教化"问题,"移植"和"复制"的倾向比较明显,使职业教育缺少自身的特色。在一些技师学校,最常见的做法是通过加大对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总结出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情况、学习情况、教学情况等多项内容并进行适当的组合,最终实现这些内容的融会贯通,尽管这种做法具有相对较高的可行性,但是仍然不能形成比较科学的结构体系。

2.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职业教育心理学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一部分,是与心理学等学科相结合发展的结果,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2但是,对于职业教育心理学到底属于哪一种学科还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议,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心理学应当属于职业教育学,还有的学者认为其应当属于教育心理学,所以在具体学科划分上还存在着众说纷纭的现象。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这一学科还没有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也没有将其作为一个学科进行建设,所以,职业教育心理学也没有形成自身的特点,更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话语体系,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良性交流发展的态势还没有完全形成。

3.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形象没有获得社会认可

从社会的眼光看,职业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没有多大用处的学科,只有在作为学校教育创新发展的"墙面砖",或是在申报与论证课题、制订发展计划时才被搬出来作为"装饰"与"摆设"。所以,一直以来,职业教育心理学并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

二、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发展思路

在当代,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存在是有其必要性的,且该学科的建设具有可信性,所以应当在发展该学科的过程中建设兼容并蓄的思想,通过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注重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建设

每一门学科的发展和建设都要从课程设计开始,因此,可以说课程设计也是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工作,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以"求真务实"的思想为工作原则。就是要求在发展职业教育心理学时注重该学科的发展规律,坚持其科学性发展,要求对学科存在的根本问题,采用有效的方式推动该学科的课程建设。同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就是要根据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的办学实际,推动课程的优化建设。因此,开展职业教育心理学专业的院校应当立足于体现办校特色和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专业人才的角度,加大支持力度,全面提高该学科的课程建设水平。

2.加强职业教育心理学学科的人才队伍建设

在该学科的发展中,要求具有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这是推动该学科发展的前提性条件。在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时应当将专业化和网络化人才作为前提,同时重视对学术研究机构和专业组织的机构建设。3可以建立一些网络化的有关该学科的学术交流机构,比如在省市建立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所对该学科进行专门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同时,大力支持年轻人才对该学科的研究,创造优秀成果。通过努力,造就一批学术作风严谨、理论功底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职业教育心理学专家。

三、结语

职业教育心理学在我国还算是相对新生的学科,该学科的发展和形成还有一段比较崎岖的道路要走,在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深入研究该学科所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式,通过学习、吸收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和内容为我国所用,建设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心理学。

参考文献

[1]冯小俐、张大均:《教育现实情境取向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德国近十年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本走向》,载《心理科学研究》,2012年第2期

[2]刘重庆、崔景贵:《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载《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第5期

[3]赵静:《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十个问题》,载《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年第7期

作者:胡基明

第三篇:职业健康心理学视域下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研究

【摘 要】心理健康是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基础。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健康的心理不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提高主观幸福感和工作成就感,而且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在我国高等院校中,高校教师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如抑郁、强迫、焦虑,工作中产生职业倦怠,等等。本文从职业健康心理学视角出发,通过阐述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工作—家庭”冲突、个体环境组织因素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一些改进高校教师心理状况的对策,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和谐健康发展。

【关键词】职业健康心理学;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对策

作者简介:杨红荃,女,博士,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黄雅茹,女,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心理健康对高等院校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既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影响教师的生活质量和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提升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是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和培养高品质学生、高素质技术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部分。职业健康心理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更侧重于研究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如何防御、解决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保障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身心健康。与以往研究教师工作者心理健康的心理学门类相比更加细化、更加专业,更能提纲挈领、切中要害。用职业健康心理学的视域研究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就是用另一种新颖别致的视角解读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及时防御出现的心理问题,更能提出切实可靠的建议解决其心理问题,促进高等教育更加和谐健康地发展。

一、理论依据

职业健康心理学(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简称 OHP)是美国心理学家Jonathan S. Raymond 1990年提出的,是心理学应用到职业健康领域的分支,主要包括健康心理学、工作组织心理学和社会与环境心理学。

OHP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工作场所中工作者身体、心理、精神的三大平衡,保证工作者身心健康,在工作中获得工作满意感,在精神上使工作者不断成长,在工作中获得归属感。同时不断去除工作场所中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不当的工作流程、不适的管理方式、模糊的角色设计等这些可能威胁到工作者身心的危险因素,达成工作者与企业双赢的目标,使工作者和企业共同成长,不断成长和发展壮大。

OHP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对工作组织中影响工作者身心健康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识别和干预,促进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和成长,提高工作效率。在职业活动中,工作者常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不安全因素,而OHP正是通过对这些不利因素进行干预,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促进工作者身心健康发展。

OHP主要研究工作者在工作环境中所承受的工作压力、产生的工作倦怠、“工作—家庭”关系以及个体、组织和环境因素。工作压力是影响工作者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适中的工作压力可以激发工作者的工作潜力,提高工作效率,压力过大则会使工作者疲于应付,甚至可能导致心理失调和心理疾病,工作效率不仅不能提高,甚至会大大降低。近年来由于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兴起,学者们也将压力分为积极压力和消极压力,职业健康心理学也将关于压力的研究由过去的消极压力转向了积极压力,并认为积极压力能激发工作者积极的情绪,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并克服困难取得进步。职业倦怠是工作者普遍出现的问题,职业倦怠也是现代工作者容易遇到的心理问题,心理学者也对其做了许多研究,在此是指在工作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工作者对职业工作提不起兴趣,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归属感降低,心理契约破裂,导致工作积极性降低和离职率增加。家庭也是影响工作者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在处理工作和家庭两方面角色时,彼此不相容的情况就会使工作者产生角色压力。当这种角色压力越大,就会导致更低的工作幸福感和更高的离职率,这对形成良好工作团队都有着非常大的阻碍。还有工作的环境、领导等因素。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对于建设一支心理素质过硬的高校师资队伍来说,应该了解职教师资队伍的心理健康现状并深入分析原因,采取多种手段来促进高校师资队伍心理健康的建设,提高高等教育的培养效果和培养质量。

二、高等院校教师所面临的心理现状

随着高校对教师队伍要求的提高,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成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了解高等院校教师所面临的心理状况,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高等院校教师面临的心理困扰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生理心理:由生理的亚健康导致心理的亚健康

许多高校教师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强迫、焦虑和不安是当前高校教师群体中最主要的心理健康障碍,高血压、冠心病、癌症等已经逐渐成为影响教师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高校教师也因此深受病痛的折磨,大部分教师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职业病,如果这些生理病患得不到重视,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将不堪设想。高校教师的生理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由于受到病痛的折磨,他们会对生活产生消极悲观的负面情绪,生活充满负能量,不能积极地看待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各种事情带有负面情绪,对所有事情用负面消极的眼光看待。情绪还会影响教师的认知和行为,教师的负面情绪和消极体验不仅影响高等院校教师个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使其不能在生活中拥有积极正面情绪的体验,而且会对自己的学生失去应有的爱心和耐心,忽略课堂准备,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降低,阻碍了教师潜能的发挥。

2. 职业倦怠:因职业成就感降低阻碍健康心理的养成

职业倦怠也稱“工作倦怠”,是指人们在工作中出现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工作成就感降低的现象。Brissie提出“努力—回报”模型,认为职业倦怠现象易出现于助人行业,教师行业尤为显著,教师的个人回报感越低,出现倦怠的可能性就越高。高等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为:对工作产生厌倦的消极情绪,缺乏生活和工作激情,逃避工作;对事物持消极负面的看法,对他人和组织态度冷漠;赞许自己产生较低的工作成果,工作成就感低。对于高等院校的教师来说,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虽然较其他职业较高,但由于现如今学生较难管理,教师的教学成果难以得到体现,造成教师的回报感低。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使得教师感到身心疲惫,不仅严重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更影响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不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职业倦怠是高校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种现象,不仅严重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幸福感,还容易导致抑郁、敌对、产生强迫等心理问题,严重的产生人格解体,拒绝接受自己、拒绝接受学生。职业倦怠导致教师的心理失调,阻碍教师健康心理的形成。

3. 幸福感缺失:因效能感导致心理契约破裂

幸福感是个体对工作、生活中幸福程度的感知,高等院校教师的幸福感保证了教师在组织中个人目标的实现,他们通过展现出积极的力量达成组织目标,能更好地提升个人和组织绩效,同时对其专业发展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在许多高等院校中,特别是现在多元价值观的主导下,教师自身的追求很难得到利益社会的认可,同时学生自身也在多元化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对教师的认可却在降低,对教师讲授的知识不求甚解,甚至经常逃课,即使去上课也不愿意听讲,使教师疲于教学。教师在生活中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在工作中的工作成就感较低,进而致使心理契约破裂,教师工作幸福感缺失,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也随之下降,一些教师在工作中出现消极负面的情绪,在工作中未能得到积极愉悦的体验,缺乏工作激情,自我价值不能得到实现,严重的甚至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4. 人际交往障碍:因人际关系耗费心理能量

高等院校中教师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与领导的关系和与家人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是教师获得幸福感的保障。人际交往不仅能够深化个体的认知,影響情感体验,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不断地完善自我,促使我们塑造美好的形象和完整的人格,还能保障人与人的情感交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教师与教师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学质量的基础,既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领导关系、家人关系也是高校教师工作生活中情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人际交往是教师职业工作本身必须具备的媒介,如果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就很难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他们在情感上相互作用,在工作上相互匹配、相互配合协调。然而,高等院校教师的人际交往障碍造成的影响是广泛持久的,出现人际交往障碍严重耗费教师的心理能量,导致教师出现不良的心理问题。不良的师生关系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不利于教学工作有效进行,既影响教师的职业发展,也影响学生的成长发展。

三、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高等院校教师作为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传播者,作为高等院校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其心理问题表现多种多样,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职业健康心理学是心理学应用在职业健康领域的分支,主要是工作压力、工作倦怠、“工作—家庭”关系以及个体、组织和环境这四个因素对人们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以下将针对这四个因素探讨影响高等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

1. 工作压力是影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直接诱因

相对初、中等教育的教师来说,高等教育院校教师的压力尤为突出,高校院校的教师是高等院校教学的主体,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是建设国家的重要人力资源支撑和补充机制。众所周知,心理压力会影响人们的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过程,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工作者的工作潜力,而压力过度则可能引起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消极反应,产生身心失调的现象。高等院校教师和其他教师相比,他们不仅要具备理论知识能力,还要具备科学研究能力,教学内容更加多元性,劳动也更复杂性,因此压力也普遍高于普通院校教师。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这三个方面:一是工作时间长,由于高等教育任务相对较重,隐性工作时间相对较长,工作时间和生活时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甚至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八小时工作制,超负荷的工作导致教师身心疲惫,进而引起失眠焦虑,严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水平;二是科研任务难度较大,教师的职称评定以及一定量的科研任务都大大加剧了高校教师的任务量,给教师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三是教学任务重,由于近几年我国高考逐年扩招,高等院校生师比例居高不下,教师的相对缺乏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工作负荷大,高强度的工作使教师身体不适甚至患上严重的生理疾病,高等院校教师承受的各种工作压力是导致其不健康心理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 职业倦怠与高等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相互影响

职业倦怠既是心理亚健康状况的表现,同时又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另一主要原因。职业倦怠造成教师在工作中产生情绪枯竭,消极怠慢工作,使其不能将精力和激情很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影响自身职业发展。用OHP来分析产生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工作与角色特性。在高校院校中,高校教师随着高等院校的学校功能日趋多样化,需要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元化,教师既要树立权威,又要与学生保持亲密友好的关系,使高等院校教师角色模糊。2014年国务院出台政策,“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一些高等院校需要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教师提出了不同的期待和任务,以往的高校教师并不能在教师和技师两个角色很好转换,教师也因此产生角色冲突,身心疲惫,产生认知失调,从而导致了职业倦怠。

(2)组织特性。在高校院校的管理中,有些高等院校领导管理水平低,只注重教学成果,缺乏对教师职工应有的关切和关怀。内部管理制度不合理,奖赏制度、用人制度有失偏颇,教师不能有效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导致职业倦怠。

(3)个人特性。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还与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个人预期、职业生涯进展有关。虽然高校教师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然而高处不胜寒,他们所承受的压力也是外人所不能体会的,其经济待遇也不能很好地满足他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与他们内心期望的相差较大,这种落差导致高校教师心理不平衡,产生了心理失调。同时,其社会权益也未得到很好的保障,因此使他们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高校院校教师大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对自己的个人期望较高,希望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较高的成就,然而现实却面临尴尬的情境。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更容易导致产生职业倦怠。

3. “工作—家庭”冲突影响教师心理健康

工作和家庭是人们生活的两大领域,“工作—家庭”冲突是一种角色冲突,其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1980年Staines提出了“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理论,从中区分出了三种类型:分割(segmentation)、溢出(spillover)和补偿(compensation)。溢出理论认为,人们会将在工作中建立的情感、态度、技能和行为带进家庭领域。他认为这种溢出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溢出包括满意和激励两个方面,可以扩展到家庭中带来高水平的能量和满意,积极的溢出可以提升人们生活中的主观幸福感,令其工作生活更加满意。而消极的溢出则是指人们工作中的问题和冲突消耗了个体的时间和精力,由于个体将大部分精力过多投入到工作中,而逐渐忽略了家庭,致使他们很难充分地参与融入家庭生活中来,继而产生了“工作—家庭”冲突。由于高校教师在学校工作压力极大,工作量超负荷,投入到家庭的精力更是有限,因而产生的“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家庭”冲突导致教师在工作中将家庭中的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致使其工作满意度降低,工作效率日益低下,有些教师由于不能平衡好工作家庭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离职,严重的甚至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

4. 个体与组织的不匹配影响教师心理健康

(1)工作环境:在工作场所中,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个体与组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个体的许多特征影响组织的发展,组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员工与组织的匹配度较低时,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组织的发展。学校是教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也是教师的第二家园,高等院校与教師是否匹配,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学校的环境也对高校教师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学校环境使教师行为得到强化和鼓励,不佳的学校环境则会使教师行为受挫,不利于教师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目标。

(2)领导风格:领导风格对个体的态度和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高等院校领导的领导风格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态度和风格。在研究领导风格方面,领导的双因素理论通过“关怀”和“定规”两个维度来描述领导,并认为一个高效成功领导者应该具备高关怀、高定规的特质。我国高校的领导在对教师进行管理时,大多呈现低关怀、高定规,对高校教师的管理过于严苛,并且缺乏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缺乏与教师交流,轻视其心理感受,这也是高等院校教师心理状况差的原因之一。

(3)管理制度:高等院校管理制度缺乏公平性、民主性,奖赏制度、进修制度等存在公平问题,职称评定制度不规范,容易导致教师对教学和科研产生厌恶的情绪,教师并不能有效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对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个人见解,使高校教师产生了厌恶和抵触的负面情绪,不利于其健康心理的发展。

四、促进教师全面发展,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增进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也是职业健康心理学的终极目标在高等院校教师身上的体现。针对以上高校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文章主要从社会、工作环境、个体方面着眼提出解决对策。

1. 加大政府支持,增强教师后勤保障

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加大相关政策和财政的支持,增强教师的后勤保障。具体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社会应尊重高校教师的劳动成果,使他们享受到应有的社会权益。尊重高等院校教师的劳动结晶,珍惜他们的工作成果,营造有利于高等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大环境,帮助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减轻高等院校教师心理压力;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教师心理咨询机构。鉴于高等院校教师工作的特殊价值和复杂性,教育主管部门应成立教师心理健康咨询室,及时准确地判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为教师提供免费有效的心理咨询,帮助他们走出工作中的不顺心,解除其工作生活中的忧虑隐患,并采取相应的心理保健措施帮助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政府要加大对维护高校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的政策资金投入。目前我国政府过多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问题,对教师心理问题的关注程度还不够高。虽然“十二五”期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重视教师心理健康,但是关于专门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政策和法律并不完善。政府也应加大对教师心理治疗的费用,在这方面给予高校教师一定的资金支持。

2. 打造民主的管理制度,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高等院校作为高校教师的第二家园,在改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也应该从外在环境和内在制度上同时进行调整,要在物质条件、规章制度、领导风格、人际关系等方面不断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物质条件上,学校应提高教师的工资和薪酬水平,提高他们的经济实力,努力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让教师感到舒适的校园生活,同时也应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切实解决其工作生活中的困惑;规章制度上,不断改进奖励机制,为高校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和进修机会,使高校教师得以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获取新信息、新理论,掌握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满足其精神文化和教学的需要,帮助教师自我实现。给他们营造良好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心理氛围,激发教师的内在潜力;领导风格上,领导应该尊重教师的职业,更加民主,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切实让教师参与到学校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了解满足他们的工作生活需要;人际关系上,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打造良好的师生、师师以及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帮助营造安全感和归属感,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学校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减轻职教教师的压力,防止消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3. 强化适应能力,促进自身协调发展

维护教师心理健康除了要创造宽松民主的外部环境外,还要重视教师的内部心理环境,营造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教师自身的协调发展,增强角色适应能力,切实解决好自身的角色冲突。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合理调整自己的角色系统,减少学习工作生活中的角色冲突,明确自己的角色,在工作中把握好自己教师和朋友的角色,关爱学生学习成长,加强业务进修和培训,对工作尽心尽力。工作结束回归家庭时能及时转换角色,主动关心自己的家人,明确自己的地位,减少认知失调;善待自己、善待别人。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更加有耐心地对待学生,为他们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增强其自信心。同时也应该处理好与家人、同事、领导的关系,敬业奉献,善待他人,不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在工作学习中超越自我。另外,教师要调整情绪,学会减压。教师要不断学习一些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从自身出发,学会调节生活的负面情绪,把消极情绪转换为积极情绪,给自己减压,不断提高自身的主观幸福感,在工作中提升工作成就感。教师是其心理状态的主体,在生活中要努力促进自己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用积极的态度和观点思考、处理生活中的事情,对于自己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要及时给予调整。既要从教师的外部着手,努力构建宽松的环境,也要从教师的内部着手,促使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 李永鑫,务凯.职业健康心理学的发展和展望[J].中国心理学卫生杂志,2008,(6):455.

[2] 赵崇莲,苏铭鑫.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65-69.

[3] 刘学兰.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16-121.

[4] 李永鑫,务凯.职业健康心理学的发展和展望[J].中国心理学卫生杂志,2008,(6):455.

[5] 宫火良,张慧英.工作家庭冲突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6,(1):124-126.

(编辑:秦俊嫄)

作者:杨红荃 黄雅茹

上一篇:社会学知识论文范文下一篇:副主任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