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可偏废必要的训练

2023-02-01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孔子倡导的“习”, 就是要反复训练, 不断实践。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 提升人文素养,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师和语文课堂教学的追求。但是, 在教学第一线, 包括一些观摩研究课, 常有一味追求所谓人文性, 偏离语文习学规律, 忽视必要的语文知识训练的现象。“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笔者认为,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语文实践, 对于在校学生仍然是一种有计划、有步骤的语文训练活动。要通过语文课程把语文知识转化为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就必须进行必要的语文训练。

一、语文学习本身具备训练性质

1、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了语文学习需要训练。

与成人相比,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 思维能力, 还处于启蒙时期, 他们的语文基础和语文能力, 都需要把前人所创造的文字、语言规律及其文化财富, 在认识、理解、感悟中逐步吸收、内化、形成自己的能力。我们在提倡探究、创新学习的同时, 不能完全排斥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我们的语文教材, 在编排体系和教学目标的设定上, 都立足于把一些基础知识传递给学生, 而不是要学生去发明、去创造知识。中国的汉字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 难道我们有必要让小孩去走完汉字的发明、创造、演变过程吗?所以, 教师的责任就是要遵循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规律, 组织恰当的教学活动, 把前人的、教材的一些现成知识和语言规律传递给学生, 让他们在语文训练中去认识、去感悟、去内化, 实现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并形成语文能力。

2、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训练。

语文素养应该包括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积累, 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 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简言之, 语文素养应该包括积累必要的语文知识, 形成理解运用语文的能力, 在语文积累运用中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语文知识的获得与积累必须经过读、思、议、练, 对于小学生来说, 这种读、思、议、练, 往往需要不止一次地认识、记忆、操作、实践、巩固, 这就是训练, 是一种课堂的实践性的训练, 要让学生在训练中积累知识, 由不会读、写、用到会读、会写、会用, 还要读好、写好、用得恰当自如。这样才能形成能力。这样的由不会到会, 由会到熟练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训练过程, 这也是孔子倡导的“学而时习之”的体现。学生的语文训练包括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思维的经历和发展、是非的辨别与取舍, 审美情趣的培养与提高。这些都应根据他们的年龄及心理特点, 在大量的读、写、思、议训练中去逐步形成, 去谋求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3、考试、评价引导着语文训练内容与价值取向。

语文教学作为一种针对相应年龄、学段的学生开展的教学活动, 由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要求统领着, 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又被分解成具体的教学目标, 在课堂、在教学行为中逐步去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难度提出了教学目标, 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必须对应这些目标, 实现这些目标。《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 不仅仅把教学评价作为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 更是检验和改进学生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这个理念, 语文教学评价的考察激励功能是不容质疑的。通过评价,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学生可以明确自己语文学习的成败得失, 可以产生激励作用。如果一个小学生没有在教学评价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没有达到学习目标的预期愿望, 单纯的让他们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想怎样学就怎样学, 那么就无法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 也无法实现课程计划或大纲提出的教学目标。因此, 教学目标指明了教学的方向, 决定了教的内容。教学评价则是统一学生学习动机, 使学生产生完成某一阶段学业任务, 获取优秀成绩的动力。只有学生产生了在教学评价中取得成功, 取得优异成绩的愿望, 学生对学习活动才能产生关注, 才能产生兴趣, 才有了学习行为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教学评价兼顾新课程的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 要把评价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 让评价去激励学生参与语文训练, 完成语文学习的任务。

二、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训练的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与完整, 并不是不学语文知识, 并不是不要语文训练。没有足够的语文知识就不可能具备较强的语文能力, 没有语文能力, 就谈不上具备语文素养。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必须革除传统语文训练中的弊端, 克服“费时多, 收效微, 负担重”的现象, 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1、语文训练必须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定位, 强调了工具性与人文性必须协调发展, 不能强调其中的某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语文教学活动的对象是人, 语文教学活动必须以人的发展为着眼点, 既引导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习知识, 积累语言, 进行必要的工具性训练, 同时又要在语文活动中尽量引导思维, 激发感情、辨别是非, 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中, 在传递知识、积累语言的同时, 尽可能挖掘人文因素、落实好思维训练, 落实好是非优劣的辨别, 感情体验等方面的经历与训练。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课, 也不能脱离语言文字训练, 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

2、语文训练要注重整体性与综合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识字写字的训练, 有朗读默读训练, 有思维训练, 还有道德理念、行为习惯、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些都需要在一篇篇课文、一次次教学活动中去实施。学生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习作、理解运用、吸收与表达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这些学习训练的活动中, 既要体现年段的重点、又要兼顾一般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思维得到训练、智力得到发展、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3、语文训练要注重方法和过程的科学性。

语文训练方法与过程, 要符合小学生认识事物、学习语言的规律、注意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 由知识到能力、由形象情景到情意, 不可把工具性与人文性截然分割, 各自训练。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感悟、生成中形成自己的认识与情感倾向, 实现知识的积累和情意的转化, 促进综合素养的提高。

4、语文训练要注重实效性。

教师组织的语文活动, 内容和要求要明确具体。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读、写、说、思、议的训练时间。要引导学生全面参与、注重训练过程。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 把语文训练巧妙地熔入语文游戏、语文活动之中, 让学生在乐中学, 在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受到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和情感熏陶。

上一篇: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下一篇:电网建设工程造价设计阶段的管理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