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对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2022-10-02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而形成的教育理念和实践[1]。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以便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兴趣和能力。2012年, 在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基础上, 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正是将创新性实验计划改为“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面向全国各大高校开展实施[2]。主要是为了培养高校创新性人才,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自主创业的能力。

1.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意义

目前,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并具有成熟的教育及管理体系, 开设了相应的创业课程及学位, 澳大利亚的高校创新教育已经开展40余年。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注重学生创新思想、创新创业能力以及人格品质的培养。在以“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下, 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活动, 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3.4]。

2015年10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 “坚持创新发展,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创新, 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5]。而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 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

2.当代大学生的现状

目前的大学生都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起来的, 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主要表现为: (1) 没有创新想法和欲望, 安于现状, 由于很多孩子家里生活条件好, 上学之前家里就安排好了一切, 导致孩子没有了奋斗的动力和目标, 有的孩子毕业后家里就给安排工作, 或者认为毕业后找一份稳定工作就可以了, 也不需要自己去努力和创造, 所以绝大多数孩子喜欢安于现状, 缺乏创新的意识。 (2) 缺少创新性思维, 不愿意主动去思考问题, 喜欢按部就班。孩子从小是在这种应试教育下长大的, 对于老师给定的知识点、公式等可以熟记下来, 但是对于未知的、需要去想象、分析和创造的东西, 学生表现的力不从心, 更加不愿意主动思考, 遇到问题和困难不寻找解决的办法而是选择回避, 然而,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 智能已经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 社会需要的是更多创新型人才。 (3) 缺少创新的毅力和抗压的能力, 现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差, 缺乏信仰, 缺少毅力和进取精神, 承受力差, 稍遇挫折就灰心丧气, 无法承受。学生步入大学以后, 开始集体生活, 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同学之间交往的矛盾, 学业的繁重以及就业的压力等等, 有好多孩子出现了各种各样问题, 甚至出现抑郁, 自杀等现象。这些都是心理承受能力差导致的。从以上的现状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和摇篮, 要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转变为研究性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模式, 为创建创新性国家储备人才。

3.大创项目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1对创新思维的培养, 大创项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获得创新思维培养的平台, 给我们足够空间让我们发挥, 通过自己查阅文献资料进行选题, 可行性分析, 最终确立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独立申报, 立项,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 遇到困难, 解决困难, 培养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终顺利完成实验项目, 归纳、分析、总结, 发表论文, 形成研究报告, 或者形成具有发展前景的创业项目进行转化和推广, 在整个创新创业项目过程中, 使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模式, 采用了启发、自主、灵活的培养方式, 使学生在创新思维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锻炼。

3.2对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参加创新创业项目, 会让学生接触专业课以外的知识, 将现实问题与课堂知识相结合并进行思考分析,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在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 有时实验结果不如意, 需要查找原因, 纠正错误, 反复实验, 增强了实验操作动手能力, 还要负责小组内人员的分配, 协调工作, 培养了团队合作及交往能力。

3.3对意志品质的培养, 在创新创业项目实施过程中, 会遇到很多困难, 如实验设计不周全, 实验无法正常顺利进行, 或者在创业过程中承担不可预知的风险等等。这些都是对项目主持者和参与者的考验与锻炼, 然而学生通过参与大创项目挖掘自己潜能, 提高综合素质, 增强抗压抗挫折能力, 在一次次困难面前, 主动思考解决困难, 建立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了坚定的信念, 健全的人格。

3.4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现在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平时的行为喜欢我行我素, 个性成长, 团队合作意识差, 大创项目主要由学生自己负责, 并组建3-5人的科研或创新团队, 为了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团队之间相互沟通, 互帮互助、在遇到困难和矛盾时, 可以换位思考, 相互磨合, 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逐渐成长、成熟、通过参与大创活动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4.大创项目与实际相结合,

4.1与毕业论文相结合, 现很多高校将毕业论文与大创项目研究课题相结合, 大三大四的学生专业课学习及课间实习任务重, 没时间参与创新实验, 通过将毕业论文结合, 既能有效利用时间又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如有意想考本校研究生的同学, 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及相关方面的指导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这样有利于保障课题研究的质量, 时间、及研究的深度, 在科学研究道路上达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4.2与专业实习相结合, 让大创项目走出校园, 与我们实习工作的地方相结合, 可以让学生体验工作状态, 并发现问题, 倡导带着问题去工作, 思考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 工作与学习相互反馈, 有效结合。

4.3促进优质项目的成果转化, 近几年来, 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项目, 通过参加“创青春”“挑战杯”“互联网+”等全国创业类设计大赛脱颖而出, 从而得到了国家及知名企业的资助, 使得科技创新成果, 由竞赛转变为实用技术。而许多高校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平台以及校企合作等, 主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和现实生产力。高校可以通过企业给科技创新成果提供场所和资金, 为学生开展创新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同时企业也得到了创新成果, 将成果推广到社会, 达到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 在此过程中使学生不仅提高了创新能力, 也为自己创业提供了思路和机会。充分发挥创新创业项目的作用。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国家发展储备了创新性人才,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 为学生提供了创新能力提高的平台, 激发了在校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潜能, 改变了由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的思想, 进一步提升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国家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本文主要从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意义、大学生目前的现状、以及创新能力培养与实际相结合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高校进行创新能力对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革.刘乔斐.高等学校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述评E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9) :56—57.

[2] 谭晋钰“.大创计划”项目过程管理满意度研究——基于天津师范大学师生的调查问卷[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7, 8 (06) :60-64.

[3] 赵玉成, 杨卫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下的高等教育应对[J].教育教学论坛, 2016 (5) :66-68.

[4] 王海良, 任权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体会及感想[J].中国电力教育, 201 3 (25) :216-217.

[5]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 http://www. gov. cn/xinwen/2015-10/29/content一2955802.htm

[6] 蒙贺伟, 李辉, 古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农业网络信息, 201l (1) :140.143.

[7] 许德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 2013.

上一篇:安全管理在油气管道检测工作中的作用与优化措施下一篇:舞蹈欣赏与形体训练课程结合实现素质教育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