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调控提高数学课堂效益

2023-02-22

这里的“多维”, 指的是“多角度、多因素”,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 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 并且是从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这里的“调控”指的是教师对课堂的驾驭、控制、调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 而且也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等诸多因素, 应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课堂教学效益是指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增幅三者之和所达到的效果。影响和制约课堂教学效益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方法。需要师生互动多角度调控, 以提高课堂效益。

一、学生调控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把自身的素养和教学技巧调控得再好。如果没落实到学生身上, 那也是枉然。所以, 课堂的重点还要放到学生的调控上,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一) 动手做

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个对数学的认知过程, 即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他们对数学的认知过程。这个转化过程通常经过“动作 (感知) ——表象——概念——符号”的发展阶段才能完成。其中, “动作”或“感知”是认识的源泉, 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开始;“表象”是相对应事物经过动作或感知之后在大脑中所留下的形象, 它是知识结构向认知结构转化的媒介, 也是记忆的主要对象。最后, 在大脑中将所获的表象进行加工处理, 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从而形成概念 (并把某些概念符号化) 。这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过程, 是他们认知发展顺序的一般规律。所以, 数学课堂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测量得知, 圆的认识, 通过学生画圆领悟, 在画圆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画成了螺旋形, 为什么呢?学生就会去探究。原因一, 圆规固定圆心的那只脚动了;原因二, 圆规决定半径的那只脚之间的距离变了, 从而在动手操作探究中认识了圆的两大主要因素圆心和半径。

(二) 动口说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这样, 在教学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要构成数学知识的抽象概括性与孩子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系, 并且这一矛盾势必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因此, 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在教学中创造良好的条件,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思维障碍, 妥善解决数学知识特点和学生思维特点所引起的矛盾, 这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教学实践经验证明: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 就是在教学中切实引导好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脑、动口。只有通过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和语言描述去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才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 最终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

对于问题的解答能够老师不说的尽量不说, 让学生说出来, 说出他 (她) 的想法做法, 让学生给学生点评纠错, 学生在发言讨论的过程中知识得到提升, 教师也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发现思维的闪光点或是思维误区, 从而给予适时点拨,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在说中给予学法指导。

(三) 动脑独立思考

数学课堂经常出现一些表面上热热闹闹, 而实际上只是教师与几位优秀学生在“唱戏”, 许多学生只是看着老师怎么把结果搬出来, 然后, 再模仿性地去做练习, 而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却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或者有的孩子人云亦云, 嘴上吼得热闹, 心里什么也不知道。教师应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创设独立思考的环境。经过成熟思考的发言才会更有质量, 才会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课堂上思考孕育发言内容, 独立思考是深刻思维的表现, 而发言是思考的结果, 发言又能促进个人独立思维得到补充和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 数学的进展历史就是人类思维能力的进展历程,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数学中蕴含着人类无数的思想精华。初中数学作为数学科学的基础教育, 承担着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使命, 在整个数学教育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特别是在素质教育下, 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 包括了学生数学思想、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其中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的未来成长作用重大。

(四) 合作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以学生为中心, 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即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的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实施合作学习中必须分好组, 组员要好、中、差搭配, 便于合作探究中带动互相学习, 人数以6-8人为益, 确定好探究的内容和方法。探究合作的具体内容、方法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发展水平等因素来确定。要在教师有目的有明确指引下进行, 一定要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防止走过场、摆花架子。

二、课堂氛围调控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学生的兴趣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才能使学生在知、情、行等各个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一个教师的个人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自明的, 除了能使得学生更加专注, 更加愿意去学习, 得到认同外, 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更好, 随着学生的主动性的提升, 课堂的互动就会更加积极, 高效的学习过程就此产生。在交流和讨论中让所有的学生都受益是课堂的目的。提高个人的学识水平, 在课堂中旁征博引, 使得各种概念更好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析。如我们讲授到某些特定的数学概念, 可以从数学家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出发, 吸引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参与自主探究。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运用多种音量的技巧捕捉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运用短暂的沉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用微笑的面容、用爱抚的眼神、用柔和的声音, 增强亲和力, 使教师的言行似涓涓清泉, 注入学生的心田;在逻辑上与讲课的内容保持一致, 运用幽默、笑话等寓于讲课之中;发现精力分散的学生, 上前用手爱抚, 用手势制止, 用眼神制止等行为示意让学生集中精力, 认真听讲。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 主体参与是教学活动产生的基础, 主体参与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始发、过程和质量。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参与才是全员积极、有效的参与。

教无定法, 学无定法。教师运用知识、智慧、经验, 从自身从学生从课堂氛围, 综合调控课堂。调控知识, 调控知识的数量、难度及传输速度是否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调控思维, 师生互动, 合作学习, 让学生有效全员参与;调控课堂气氛, 有效控制师生双方情绪, 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积极状态, 保持连续性与及时性。在实践中探索, 在探索中提升, 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益。

摘要:为提高学业质量, 教师们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或是技能课时间, 反复练习各种习题, 这是当今中小学数学教学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除知识难度增加、思维难度增加这一客观原因外, 主要原因是课堂效率低。要想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的现状, 必须从提高课堂效率入手, 向40分钟要质量。

关键词:多维,调控,效益

参考文献

[1] 《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初中数学 (王德军主编) 。

[2] 《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余文森编著) 。

[3] 张海青《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教法研究。2012. (4) 。

[4] 刘光瑞。《浅谈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课堂教学。2013. (1) 。

上一篇: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探讨下一篇:城市森林公园的景观生态方法研究——以梅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