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果

2022-09-12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 因此, 教学质量如何, 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 (如环境问题、治理垃圾问题、旅游问题等等) , 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心理学家认为,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 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成份, 无疑地, 数学课堂教学应积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和兴趣。

数学知识比较深奥, 每堂数学课都对学生具有新鲜感, 如能在引入新课时, 提出具有诱惑力的问题, 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我们知道, 引入新课一般有开门见山的直导式, 有观察规律的发现式, 有实验操作的演算式, 有具诱惑力的问答式等, 在各种不同的方式中, 都可以直接提出与课本有关的问题或通过诱导的方式提出问题。例如在讲排列组合中两个原理时, 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 由同学竞猜:有10封不同的的信, 随意放进6个不同的邮筒寄出, 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投递方法?正确的结果是610种;比同学们七嘴八舌的大胆猜想还多得多;在讲等比数列概念时, 我先讲了一个古时代一位国王与象棋大师戏言奖赏的故事;在讲《复数》第一课时时, 问同学们:有没有一个数的平方是小于0的, 近而,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复数的形成和发展, 体会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解决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引伸到现实生活中, 就是当我们遇到矛盾时, 也要面对矛盾, 要有解决矛盾的决心和信心, 促进矛盾的转化和解决, 同时, 也就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 一开始就“引人入胜”, 产生好奇心, 并由此产生求知欲望与热情, 对课堂学风和理解内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及时地进行表扬与鼓励, 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课堂教学中, 要对同学们的热情态度和取得的成绩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鼓励。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 让学生复述, 并回答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讲完一个例题后, 让学生归纳其解法, 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对于基础差的学生, 可以对他们多提一些基础问题, 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 同时,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耐心细致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 增强学生提问的勇气和信心。当学生的作业做得很好时, 当学生的解题方法新颖时, 当学生的成绩有进步时, 当学生表现出刻苦钻研精神时, 都要给予适度的表扬, 以增强学习信心, 激励学生的攀比热情, 达到表扬一个人, 激励一大片的目的。

此外, 结合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 巧布疑阵, 利用错解, 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兴趣, 这样,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一开始上课就得到充分发挥, 学习的兴趣浓厚, 思维活跃, 精力集中, 课堂效果必然提高。

二、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 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 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 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的因素。

设计课堂层次时, 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因此, 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 当同学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 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 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 并有意识地让它们产生“撞击”与“交流”, 这样, 同学们对某一概念的理解, 对某一例题的推演, 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从而对知识的领会加深, 能力也得到发展。

设计课堂教学层次还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 充分熟悉教材, 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 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来组织课堂教学。当课堂容量较大时, 要保证讲清重点, 解决难点, 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 找出关键, 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 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 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 并进一些深化练习, 进行比较、提高, 这样, 课堂结构紧凑, 时间得到充分利用, 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教学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法, 深入浅出, 使学生易于吸收。具体一堂课, 到底选用哪种教学方法, 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考虑, 一般地, 每节数学课都要求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 因此, 通常所采用的都是讲授与练习相配合的方法。

例如, 讲函数概念时, 第一节课主要是讲清概念, 运算较简单可用问答式, 采取归纳讲授法为主;讲利用不等式求函数最值时, 这节课主要是提高学生运用技能, 运算上技巧性强, 采用练习法为主较为合适, 练习可层层深入。又如求函数y=x+1/x的值域, 对于这种常规题型, 可采用发散讲授法, 即变换角度, 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去分析、考虑, 学生通过对几种方法的讲授比较, 对这一问题以及牵涉到的几个方面的知识了解透彻, 课堂吸收好。

有些课题要数形结合求解, 此时可联系图形, 用谈话式“依形探数”或“用数定形”, 以使问题直观易懂, 学生吸收自然好。对于一些综合题, 可结合分析, 采用点拨讲授法, 要挖尽条件, 点其窍门, 减缓坡度, 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也便于学生吸收。

摘要:课堂教学就是组织学生学习, 挖掘出学生潜在的发展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 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等方面, 阐述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兴趣,利用率,吸收率,优化率

参考文献

[1] 范俊-《文教资料》2006年12月

[2] 张雄-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年10月

上一篇:公路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检测与加固下一篇: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