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营销的理论基础

2022-08-12

第一篇:关系营销的理论基础

关于微博微信营销的基础理论研究

关于微信、微博营销及用户使用习惯的基础理论研究

引言: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的全面普及,人们的生活已经从遥控器转到了鼠标,又从鼠标转向了触屏滑动。不论是大范围传播即时资讯公开性分享动态的微博,还是更为私密注重圈子更强调好友间互动的微信,都宣告着“微营销”时代的来临。本文将对微信、微博营销及其用户使用习惯的基础理论作出简要研究和分析,以此了解当前微营销的趋势和可行性。

一、 什么是微博营销?

微博营销是指通过微博平台为商家、个人等创造价值而执行的一种营销方式,也是指商家或个人通过微博平台发现并满足用户的各类需求的商业行为方式。在微博营销这个平台,每一个听众(粉丝)都是潜在营销对象,企业利用更新自己的微型博客向网友传播企业信息、产品信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

 微博营销的注意事项

1、注重价值的传递

企业博客经营者首先要改变观念——企业微博的“索取”与“给予”之分,企业微博是一个给予平台。只有那些能对浏览者创造价值的微博自身才有价值。企业只有认清了这个因果关系,才可能从企业微博中受益。

2、注重微博个性化

微博的特点是“关系”、“互动”,因此,虽然是企业微博,但也切忌仅是一个官方发布消息的窗口那种冷冰冰的模式。要给人感觉像一个人,有感情,有思考,有回应,有自己的特点与个性。

一个浏览者若是觉得你的微博和其他微博差不多,或是别的微博可以替代你,都是不成功的。这和品牌与商品的定位一样,必须塑造个性。这样的微博具有很高的黏性,可以持续积累粉丝与专注,因为此时的你有了不可替代性与独特的魅力。

3、注重发布的连续性

微博就像一本随时更新的电子杂志,要注重定时、定量、定向发布内容,让大家养成观看习惯。当其登陆微博后,能够想着看看你的微博有什么新动态,这无疑是成功的最高境界,虽很难达到,但我们需要尽可能出现在他们面前,先成为他们思想中的一个习惯。

4、注重互动性加强

微博的魅力在于互动,互动性是使微博持续发展的关键。第一个应该注意的问题就是,企业宣传信息不能超过微博信息的10%,最佳比例是3%—5%。更多的信息应该融入粉丝感兴趣的内容之中。

“活动内容+奖品+关注(转发/评论)”的活动形式一直是微博互动的主要方式,但实质上奖品比你那个企业所想宣传的内容更吸引粉丝的眼球,相较赠送奖品,你的微博若是能认真回复留言,用心感受粉丝的思想,才能换取情感的认同。如果情感与“利益”(奖品)共存,那就更完美了。

5、注重系统性布局

任何一个营销活动,想要取得持续而巨大的成功,都不能脱离了系统性,单纯当做一个点子来运作,很难持续取得成功。企业想要微博发挥更大的效果就要将其纳入整体营销规划中来,这样微博才有机会发挥更多作用。

6、注重准确的定位

对于企业微博来说,“粉丝”质量更重要。因为企业微博最终的商业价值,或许就需要这些有价值的粉丝。如果在起步阶段很多企业博客陷入沉醉粉丝数量误区当中,完全以吸引大量粉丝为目的,却忽视了粉丝是否目标消费群体这个重要问题,就容易造成假象,成为一个死微博。

7、企业微博专业化

企业微博定位专一很重要,但是专业更重要。同场竞技,只有专业才可能超越对手,持续吸引关注目光,专业是一个企业微博重要的竞争力指标。 微博不是企业的装饰品,如果不能做到专业,只是流于平庸,倒不如不去建设企业微博,因为,作为一个“零距离”接触的交流平台,负面的信息与不良的用户体验很容易迅速传播开,并为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

8、注重控制的有效性

微博不会飞,但是速度却快得惊人,当极高的传播速度结合传递规模,所创造出惊人的力量有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因此,必须有效管控企业微博这把双刃剑。

9、注重方法与技巧

很多把微博定位成短信,然后随笔、唠嗑。的确如此,但是对于一个企业微博来说,就不能如此。创造企业的价值是己任,任何不以创造企业价值为目的的企业微博都是耍流氓!

微博话题的设定,表达方法就很重要。如果你的博文是提问性的,或是带有悬念的,引导粉丝思考与参与,那么浏览和回复的人自然就多,也容易给人留下印象。反之带来新闻稿一样的博文,会让粉丝想参与都无从下手。

二、 什么是微信营销?

公众号,是指移动互联网社交聊天应用的公众平台账号。目前中国有微信、易信和来往三大社交聊天工具推出了公众平台。随着微信营销进入白热化,公众账号的数量已难以统计。腾讯微信曾在2013年11月18日举办的公众合作伙伴沟通会上透露,公众号数量已突破200万。微信产品部副总经理张颖也表示,微信公众帐号增长到200多万个用了15个月,每天保持8000个的增长速度,信息交互超过1亿次。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并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 不同于微博的微信,作为纯粹的沟通工具,商家、媒体和明星与用户之间的对话是私密性的,不需要公之于众的,所以亲密度更高,完全可以做一些真正满足需求和个性化的内容推送。

微信公众平台通过一对一的关注和推送,公众平台方可以向“粉丝”推送包括新闻资讯、产品消息、最新活动等消息,甚至能够完成包括咨询、客服等功能。

也就是说,企业应该将微信作为品牌的根据地,要吸引更多人成为关注你的普通粉丝,再通过内容和沟通将普通粉丝转化为忠实粉丝,当粉丝认可品牌,建立信任,他自然会成为你的顾客。

 微信营销的特点

1.点对点精准营销:微信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借助移动终端、天然的社交和位置定位等优势,每个信息都是可以推送的,能够让每个个体都有机会接收到这个信息,继而帮助商家实现点对点精准化营销。

2.形式灵活多样漂流瓶:用户可以发布语音或者文字然后投入大海中,如果有其他用户“捞”到则可以展开对话,如:招商银行的“爱心漂流瓶”用户互动活动就是个典型案例。

3.位置签名:商家可以利用“用户签名档”这个免费的广告位为自己做宣传,附近的微信用户就能看到商家的信息,如:饿的神、K5便利店等就采用了微信签名档的营销方式。

4.二维码:用户可以通过扫描识别二维码身份来添加朋友、关注企业账号;企业则可以设定自己品牌的二维码,用折扣和优惠来吸引用户关注,开拓O2O的营销模式。

5.开放平台:通过微信开放平台,应用开发者可以接入第三方应用,还可以将应用的LOGO放入微信附件栏,使用户可以方便地在会话中调用第三方应用进行内容选择与分享。如,美丽说的用户可以将自己在美丽说中的内容分享到微信中,可以使一件美丽说的商品得到不断的传播,进而实现口碑营销。 6.公众平台: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用一个QQ号码,打造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并在微信平台上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和互动。

7.强关系的机遇:微信的点对点产品形态注定了其能够通过互动的形式将普通关系发展成强关系,从而产生更大的价值。通过互动的形式与用户建立联系,互动就是聊天,可以解答疑惑、可以讲故事甚至可以“卖萌”,用一切形式让企业与消费者形成朋友的关系,你不会相信陌生人,但是会信任你的“朋友”。  微信营销的缺点

微信营销所基于的强关系网络,如果不顾用户的感受,强行推送各种不吸引人的广告信息,会引来用户的反感。凡事理性而为,善用微信这一时下最流行的互动工具,让商家与客户回归最真诚的人际沟通,才是微信营销真正的王道。

三、 微博营销与微信营销的比较分析

1.微博是自媒体,微信则是兼具自媒体和用户管理(CRM)的双重身份。 2.微博是一对多,微信是一对一,更具有针对性。 3.微博更偏向传统广告,微信则是真正的对话。 4.微博的曝光率极低,微信的曝光率几乎是100%。 5.微博有点扰民,微信没有这个麻烦。

6.微博是开放的扩散传播,而微信是私密空间内的闭环交流。 7.微博是弱关系,微信是强关系,用户价值更高。 8.微博是一种展示工具,微信是一种联络工具。 具体分析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属性不同

虽然微博和微信都是社会化媒体,但微博更倾向与社会化信息网络,对于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同时微博属于自由媒体平台,发布信息无论是好友还是陌生人都是可以看得到的,更像是新闻媒体平台,而微信则倾向于社会化关系网络,平台注重用户圈子的维系,用户在圈子当中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分享。  用户的使用习惯不同 微博平台用户更倾向于PC客户端,也就是我们所使用的电脑,而微信则是移动互联网上面客户端的软件,主要包括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  信息内容的传播范围不同

微博的特性是我们既可以看到我们关注的朋友的微博,也可以看到我们没有关注陌生人的微博,微博内容是无限制的、广泛传播的。微信是一个私密闭环传播,用户发布的信息只能在自己关注的圈子或被关注的圈子当中传播,没有成为好友的陌生人根本看不到我们的信息,传播更具有隐蔽性。  传播特性不同

微博的传播没有限制,所以比较适合社会热点的时时传播,这同时也是媒体的传播特性,微博具备这一媒体传播特性;而微信信息传播则更加精准,用户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对信息了解更加深入,可以说相较微博而言,微信是一个深度信息精确到达的平台。

 微博更像媒体,微信更倾向圈子

微博平台是一种浅社交、泛传播、弱关系的平台,而微信是一个深社交、精传播、强关系的平台。

微博更具备媒体特性,是个浅社交平台,每天发布的内容没有限制,从而也导致内容信息的同质化非常严重,单条信息价值贬值,是一个泛传播的平台,微博用户关注一个好友主要是看微博的内容是否值得加,显然是单方向的认可,所以用户之间的关系相对微信更微弱一些。

微信更具有朋友圈子的特性,是个深社交的平台,用户发布的内容没有限制,目前微信公众平台每天只能群发一条信息,所以单条内容更具有价值,用户更精准,是一个精传播的平台,用户之间必须是对对方了解很深才会加为好友,而且双方必须同时同意,这样就形成了非常强的关系。  微博更适合做品牌曝光,微信更适合做客户维护。

微博有媒体特性,更适合做企业品牌曝光,维护公共关系和媒体关系,也可以做客户关系的维护,而微信是个圈子的平台,适合企业的信息推送,维护客户关系,打折促销活动。

四、 微博及微信用户的使用习惯分析  用户使用习惯

1. 周末高峰——用户对品牌活动的参与度在周末比平时高17%。但是,只有19%的品牌会在周末发推文。

2. 图片有效——带图片链接的推文参与率是无图片链接者的2倍。

3. 简洁为妙——字数少于100的推文参与度高出17%。对于带有链接的推文来说,120到130个字最讨巧。

4. “#”标签——带有“#”话题标签的推文参与度高出2倍。

5. 移动用户——由用户生成的、提到了品牌的推文中,有66%来自移动用户。 6. 早晚高峰——移动用户在上下班路上登录的概率比平时高出181%!上班族的早晚高峰不容忽视。

7. 放大效应——喜欢转发推文从而对内容起到“放大”作用的用户们,发送私信的可能性比不爱转发的用户高出122%,发送、收藏、查看照片、发照片和发视频的可能性也比不爱转发推文的用户高得多。此外,这些“放大者”中多达90%的人会在推文中提到电视节目。

8 “求转发”——如果在推文中提到“转发”的缩写“RT”,那么推文被转发的可能性会提高12倍;如果提到“转发”的完整单词“retweet”,推文被转发的可能性会提高23倍!由此可见,“求转发”真的很有效! 10. 链接助转发——包含链接的文章被转发的可能性比不带链接的文章高出86%。

 女性成社交媒体重要推动力

随着互联网应用日趋生活化、社交化,女性在互联网上的地位日益上升。微博、微信的兴起,更让女性互联网用户的能量充分释放。近一两年来,女性用户增长成为社交媒体成长的重要动力。刚刚用上微信(使用1个月以下)的女性用户比例大大高于男性用户,使用1年以下的微信女性用户比例也大多高于男性用户。同样,微博也是使用1-2年的女性用户比例较大。

与男性相比,女性社交更注重与周围朋友的联系和沟通,这在使用社会化媒体中表现相当突出。35%的微信女性用户和30%的微博女性用户在使用之前,是从周围的人那里了解到微信和微博。而男性用户对应的比例分别为30%和23%左右。此外,35.7%的微信女性用户第一次使用微信的原因是”周围的人在用”,高于男性用户(29.5%)。从关注内容看,女性社会化媒体用户较趋于生活化。用户喜爱浏览的微博和微信内容中,娱乐类、旅游类、生活类、教育类更受女性喜爱。新闻、财经、体育、科技、汽车、游戏类内容则是男性用户占主导。

对于急待寻求商业化出路的社会化媒体来说,女性用户的偏爱不仅带来可观的用户规模增长,更使盈利点浮现得更清晰。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兴趣、发布/转发内容推荐商家信息和广告,在微博和微信用户中可接受的比例分列前3位。而智能化推荐信息和广告更为女性用户接受。除微博的实时推荐外,其它类型的微博和微信推荐功能(LBS/地理位置推荐、微信的实时推荐、按兴趣推送广告)为女性用户接受的比例均高于男性。这表明,这类最具前景的商业模式未来也更能吸引女性用户。

 微信用户偏年轻,微博用户偏成熟

年龄的差异,在微信、微博的用户群体上表现得更明显些。总体而言,微博用户偏成熟,微信的年轻用户比例更高。36岁以上,尤其是40岁以上的微博用户比例大大高于微信用户,35岁以下的微信用户比例均大于微博用户,尤其是18岁以下、19-24岁(90后)的微信用户比例更是远高于微博。

在各年龄段的人群中,80后对社会化媒体更热衷。他们喜欢长时间使用社会化媒体,每天使用5小时以上的微博和微信用户中,80后分别占10.5%和14.5%,高于70后和90后。他们的微信用户使用频率更高,34.8%的80后微信用户每天使用4次以上,高于90后(23.4%)和70后(19.5%)。

70后的家庭化及经济优势表现明显。他们更喜欢在家中上社会化媒体,通常在家中上微信和微博的70后比例分别达到29.6%和29.1%,高于80后和90后。他们更多使用平板电脑上社会化媒体–可能因为平板电脑在70后人群中更普及。对微信单独收费,70后的接受度较高,70后表示”肯定不会再用”的比例低于80后和90后,而表示”肯定还会用”的比例高于80后和90后。  社会化媒体用户群像写真

从深访结果看,用户在社交媒体使用上的不同,对微博和微信的认识深度和角度也有所差别。根据用户使用微博和微信的特点,微博、微信用户可以分为四类人群:社交达人、聊天大虾、资讯明星、沉默宅人。

社交达人是较早使用微博和微信的人群,爱尝鲜,平均每天使用微博2小时以上,微信为1小时以上。他们热衷于互联网的社交产品:喜爱使用豆瓣网,除微信外,使用过米聊、陌陌等即时通讯工具。不论是在微博还是微信上,平均每天原创、转发评论的次数均较多。对微博和微信的功能有较深入的了解,使用的深度较强。

聊天大虾微信比微博使用早,使用时长平均每天微博为2小时以下,微信为1小时以上。他们基本用微信取代了短信功能,平均每天微信的次数较高。他们很少在微博发原创,转发评论也相对较少,以浏览为主,而对微信的功能有深入的了解,十分认可微信的便捷性。

资讯明星较早使用微博,较晚开始使用微信。平均每天用微博2小时以上,微信1小时以下。他们微博原创较少,以浏览相关资讯为主,喜爱通过转发评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喜爱使用微信与资讯相关的应用,如公众帐号、腾讯新闻等。

沉默宅人在空闲时才会用微博和微信,平均每天微博为1小时以下,微信为30分钟以下。他们性格较为内敛,或有孩子后空闲时间转移。微博以浏览为主,很少发布原创,也不爱转发评论,对微博和微信的功能不太了解。  微博微信使用及关注分享情况

发现一:用电脑上微博仍旧是主流,用平板电脑上微博是非主流。

在调研受访者上微博最常使用的终端工具时,86%的受访者选择电脑终端,而选择手机上微博的受访者只占13%,平板电脑的比例只有1%。

发现二:每天上30-60分钟是主流,5%的非主流就是传说中的微博控

5%的用户为微博控,在微博上的时间超过6小时,甚至全天挂在微博上。平均每天上微博的时间在半小时至1小时之间的用户最多,达到42%;1时至3小时之间的用户达到28%;19%的用户每天上微博的时间在半小时之内。 发现三:分享、获取信息和社交沟通是微博上的主流动力

分享、获取信息和社交沟通是用户使用微博的三大主要原因。78%的受访者最想通过微博来分享自己的生活与心情,77%的受访者使用微博是为了获取信息、关注新闻动态和网络热点话题,64%的受访者通过微博与朋友保持联系和沟通。 发现四:关注亲友、同事和朋友很主流,行业专家的关注有点少 在微博上,用户关注最多的是身边熟识的人。83%的受访者关注了亲友、同事和朋友的微博,其次是热门话题/人气推荐微博(61%)及名人微博(59%)。女性受访者选择关注名人微博的比例达到64%,男性受访者则为56%,女性比男性用户更愿意通过微博了解名人的动态。

发现五:“心情语录、名人语录”最主流,大家一起转转转!

受访者最愿意转发的内容依次是“心情语录、名人语录”(66%),网路上流行的热点话题(65%),以及国内外的热点、时事新闻(61%)。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受访者转发购物、娱乐、美食等资讯的意愿更高,达到62%,高于男性受访者(49%)。

 当前微信公众平台阅读情况

1 、随着公众号越来越多,公众号的内容再也不可能一个不落的看了,现在只看很少的几个。

2 、最久没有打开的公众号可能是从一开始关注就没有打开,因为那是迫于情面关注的,压根就没想打开,关注的时候就取消了“接受消息”的勾选。

3 、信息过多且有泛滥的趋势,而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又相对有限,已经开始取消一些公众号的关注了。

 用户分享了文章,可是他们真读了吗?

你在朋友圈或微博中转载分享了文章,但你真的完整阅读了的有多少?目前, “分享≠阅读”这种怪相已经普遍存在于社交网络之中。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四点:(1)人们多是在移动设备上使用社交网络,这种设备的屏幕普遍比较小,所以人们很少会耐着性子将内容看完;(2)人们所分享的内容能够反映出自己的阅读喜好,研究表明人们更倾向于分享那些让他们感到快乐或怀旧感的内容,所以如果一个标题就能打动他的话,自然能促使他进行分享;(3)对于那些重大的新闻事件,人们可以仅在看到标题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将其分享出去;(4)人们仍然不太习惯通过互联网阅读内容。

通常情况下,人们在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读到四分之一处就进行分享的总人数要多于那些点开即分享以及读完全部内容进行分享的人数。此外,人们在读到文章的四分之一处时,分享行为出现一个高峰,而在读完整篇文章,又会出现一个更加明显的分享高峰期。人们在使用电脑浏览网页时,平均在打开该网页3.5分钟之后对其进行分享,而在使用手机浏览网页时,该数据为两分钟。

总之,尽管一篇文章的分享次数并不能反映其质量,但至少能够反映出该文章的标题是否吸引人。

五、 微营销的趋势前瞻

 认识移动时代的渠道整合趋势

首先,我们应该将移动营销视为主要面向90后的营销渠道,得屌丝者得天下;其次,因为移动营销尚需5年左右才能基本成熟,渠道的去中心化已经越来越明显,因此,不要将任何新渠道视为唯一渠道;不要因为新渠道放弃老渠道;企业应该学会整合渠道。  认识移动时代的渠道风险

新渠道一定会带来新的问题,当前营销出现的问题如下:

√ 内容越来越碎片化,过去当一回CCTV标王就能完成全覆盖,现在你有钱也找不到这样的方式。

√ 用户越来越自主,时间触点、空间触点越来越难把握。也就是说营销者越来越需要去考虑用户会使用什么工具获取信息、会在哪一个时点获取信息。

√ 品牌部署与碎片化渠道直接的衔接越来越重要。

√ 售前、售后服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  认识营销渠道本质

总结起来,所谓移动营销的特征,理论上就是:多渠道、数据化、个体化、社会化、碎片化。

通俗一点,需要考虑以下这些问题:

1、你的用户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2、他们习惯使用什么网络工具?——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PC系统还是手机?在PC上上哪些网站?用手机会用APP、微博还是微信?

3、接触到用户之后,以什么方式获取用户的信息?如何分拣信息?如何使用数据?如何提升数据的转化率?

4、面向不同的用户,面向同样定位的不同个体,面向个体的不同生活习惯,如何获取合适的、全方位的、足以深刻、足以互动的接触点和接触方式?

5、怎么与你的用户互动?如何深度互动?如何获取粘度或者说忠诚度?如何获得口碑传播?——这一切需要一个故事。

6、你将面对复杂、繁多的碎片化渠道,渠道的比重如何分析与定位?渠道间如何协同——空间协同、事件协同?面向各个渠道,专业人才如何获得、如何培养、如何管理?

因此,一个好的移动互联的营销运营者,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的思维方式  具备社会化思维

微博最大的价值不在于庞大的用户,它真正的意义在于,让企业和受众变得平等,这颠覆了传统的沟通和互动方式,而这种颠覆是不可逆的。

当人们已经习惯了平等、透明、自由的互动方式,即便微博消失了,他们也不可能再回归曾经被动接受资讯的生活。同样,无论未来哪种新的社会化平台取代了微博,只要你具备了这种思维方式,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去适应。

 培养某种形式的内容原创能力

在社会化平台这样随时可能产生奇迹的地方,所谓的技巧和经验,并不重要,反而有可能会成为禁锢你思维的累赘。同时,随着垂直化领域细分,优质内容的重要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渠道(并不是说渠道不重要)。

这里所说的内容并不是指一鸣惊人的大创意,而是说可以持续产出的常规内容。在如今越来越细分的各个垂直化领域里,即便不能一鸣惊人,单靠定位准确、风格统一的持续性内容聚集起来的受众群,也足够你和你的企业消化了。只要能发挥你的所长,总能抓住属于你的那一部分人群。

 更加面向于未来的数据分析能力

社会化营销发展至今,数据统计已经成为各类社会化工具后台的标配功能。这就意味着曾经在社会化营销方面偏主观的判断,将随着详细的数据支持,变得越来越客观。同时,那些并不擅长创意的企业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对一些平淡无奇的内容进行效果监测和调整,在受众群中产生相应的影响。

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在微博上,把基础运营持续做到极致,从而赚到真金白银的小品牌,远比依靠大创意吸引眼球来获得成功的企业要多得多。在这方面,有条件的从业者不妨多和互联网企业做产品和运营的专业人士多加学习。 总而言之,面对新的事物要跟进,但不可盲目跟进,得弄清楚它的价值。如果企业自己想不清楚看不明白,可以请人来培训学习(找靠谱的懂行的)。营销不是赶时髦,而是要找到最合适的。有时候慢即是快,不走错不走弯。微博微信对企业营销而言就是个工具,不是所有企业所有产品都适合做微博或微信营销。 相关链接:微信运营三十三计

1.微信营运的目是维持顾客的关系,99%的时间都用来培养顾客的信任度,请暂时忘记销售,天天促销,不如29天培养顾客,用1天的时间用来促销更有效,请暂时忘记销售. 2.微信营销没有任何营销秘诚,比的就是投资和执行力,想不投入就能获取大量的粉丝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要只看到3个月获取90万粉丝的案例,先问一问他们投入多少资金和人力,如果你不想投入太多的资金,就要选择投入时间,再加入执行力的到位,才能达到你要的目的. 3.不要忙于每一天推送大量的内容,给潜在顾客,创造可以跟读者沟通的话题,你要知道所有价值都来于沟通,推送再好的内容,不如跟读者沟通一次. 4.想和读者创造更多沟通的机会,就要问读者更多的问题.问一问读者喜欢什么时间接收内容、对自已公众账号提出宝贵的见意等等. 5.不要被那些3个月100万的粉丝,冲昏了头脑,粉丝再多,如果不能转化成价值,就跟本没有用,我们需要的粉丝是那些目标粉丝,粉丝的质量,比粉丝的数量更重要. 6.发布文章不一定要长篇大论,可是一定要引发读者的思考,一般内容在300至500字左右

7.关注竞争对手的微信,关注了

10、50个就有50个人教你怎样做好微信营销,你要做的就是优化他们所有的方法,请记住,竞争对手是最好的老师. 8.新手开始学习玩微信,从关注优质的微信开始学习,记住那些优秀玩家的方法,每一天都拿笔记下来,自已对比一下那些地方可以做的更好,用利于自已以后运营微信公众账号. 9.认真分析自已的行业,是否需要用微信公众平台,其实很多中小企业和个体老板,只要利用微信朋友圈就可以做生意,比如理发店、美容店、餐饮店、快餐店等等. 10.怎样创作内容,内容一定要原创吗,不一定,如果你不想打造行业第一领袖的地位,内容不一定要原创,可是你一定要做一件事情,就是要加入自已的观点! 11.我们尊重顾客,可是千万不要讨好顾客,取消关注的迟早会取消关注,只要你一直提供价值,留下的总会留下来. 12.微信营销要靠渠道,拥有渠道的好处就是,每一天你都能获得到稳定的粉丝,而不是一天进500粉丝,再过3天就没有粉丝进业,请记住,粉丝要一天天的增加,每一天都有新的读者关注. 13.做微信营销是做个人微信还是做微信公众账号,我想这两个并不矛盾.可以相互的进行运营,如果你本人运作1到2个人的店面的话,建议用个人微信进行运作,如果是大店的话,一定要用上公众账号. 14.做微信营销见效很慢,粉丝沉淀就要花很多的时间,通常需要3个月沉淀的时间,才能收到一些效果和利润,最重要的就是一直坚持下去. 15.要想在很短的时间里获取大量的粉丝,必须靠媒体,请记住成功靠媒体,当然了具体跟据自已的情况,是选择是做杂志媒体还是电视媒体. 16.做微信营销坚持很重要,你写一篇文章,读者不一定认可你,可是当你写到50篇至100篇的时侯读者一定会认可你,所以坚持最重要. 17.微信营销重视互动,因为它不象微博一样,可以吸引大量的人转发和评论,只有通过和顾客的沟通来取得顾客的信任. 18.在准备营销产品之前,做好整个产品销售策划,推送的内容最重要,因为内容会直接影响读者的购买,内容预热是最好的方法. 19.现在大家有一个误区,希望一切都通过微信营销来实现,最终要顾客购买产品之前,记住,不要忘了让顾客拔打订购电话,人与人交流最能解决购买当中的颖问. 20.做微信营销,最好打通腾讯的产品一起使用,腾讯qq、腾讯空空间一起使用,达到的营销效果更好,因为未来的移动互联网营销会走向人脉关系链的营销. 21.做微信营销就等于在做一本行业精刊,重视的是内容的质量、而不是内容的数量,高质量的内容会得到大量的人分享,会形成病毒营销,请记住,小而美的内容策略. 22.微信营销的本身的功能是以经定好了的,真正能使微信营销发挥更大的威力的是,使用微信营销后面的那个人,所以我们除了学会使用微信功能,真正要学习是营销. 23.有人问我微信是不是营销工具,我说,你认为是就是,你认为不是就是不是,一把刀你用它来杀人它就是杀人工具,你把它放到那里,就是一块破铁,所以不要和别人去争论这个事情,其实腾讯心知肚明. 24.很多草根想按微博大号再玩微信,想弄个微信大号,这样的做法行不通,除非你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获得大量的粉丝,并且是正规的操作,不正规的操作很容易被腾讯封掉,微信营销更适合企业

25.做好精准的关键词回复功能,这样能指导读者,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更了解你本人和你的企业,获得读者的信任. 26.针对微信的认证对提升企业的信任度很重要,所以想尽一切方法早一点通过微信认证,微信认证的条件是,500的粉丝量和一个微博认证(新浪或者腾讯). 27.千万不要一个人坐在家里学习微信营销,经常去一些微信营销qq群里,看一看大家都在聊什么样的话题,其实在这些群里你能学一很多东西. 28.推送,不一定要每一次都推送文章,推广一些小的知识和技巧,也是很好的方法,只要能帮助潜在的顾客和读者都可以,我最近订阅了一个心理学习的微信账号,每一次都推送一条跟微博一样的内容给我,我很喜欢,因为信息量小,不会影响我的生活,并且可以学到新的知识,我很喜欢这样的公众账号. 29.我见到很多人,经常用微信向自已的朋友推销产品,这是错误的做法,这么让你失去这个朋友,如果你想利用微信做生意,请重新申请一个账号,用来销售产品,千万不要向自已的朋友推销产品,这样会让朋友感到你这个人太没有人情味,太功利什么都跟着利益跑,很多朋友都会离你而去. 30.微信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图片很重要,经常去和自已经相关的微博里获取一些行业里的图片,做微信营销要重视细节. 31.推送内容,晚上推送内容最好,因为这些时间读者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白天推送内容,适合做产品的促销,当时顾客可以订购产品,带来产品真正的销售. 32.企业先学好服务500、1000个微信客户,用户多少不代表营销能力,仅仅是一个数量,用户的互动价值才是微信营销的核心,多创造和读者沟通的话题,让整个公众账号活跃起来.水不流动就变成的死水,公众账号没有活跃度就是一个死号,没有任可的价值. 33.有必要学习一些写作技巧,怎样写标题,怎样排版、怎样用文字激发读者的兴趣。

 相关链接: 微博营销理论方法

一、你想塑造什么形象?

我们在判断一个人的时候,除了依靠第一印象外,更多地还是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中判断这个人,时间久了,我们甚至会对这个人形成固有的己见!

那么,企业做微博营销同样如此,问问自己,你想让别人怎么看你的企业,你想让自己的官方微博给别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或者说你想塑造的品牌形象是什么。

轻松活泼的还是严肃的,教育性的还是娱乐性的……

无论什么样的风格,都从你的每一条微博,你跟网友互动的内容、语调中体现出来。

二、你做好内容规划了吗?

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相信很多企业在做微博内容的时候,还是比较迷茫,随大流的,看到星座受欢迎了,就发星座;看到@口袋英语如此成功,也时不时来点英语吧,结果搞得不伦不类。

也有人会问,那么内容是不是应该专一点呢?比如一个旅游企业的官方微博是不是就只能发旅游方面的东西呢?其实这也取决于前面提到的,你想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微博形象。在明白了自己想呈现的微博形象后,你的内容风格才能初步定下来。比如如果旅游企业想塑造的微博形象是为爱旅游的人提供心得和帮助,让他们可以享受旅游的过程,那么内容大可以宽松点,可以是旅游路线推荐,也可以推荐音乐,伴随他们的旅程,有时候发点感言,聊点家常,更显人性化。

影响微博内容规划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目标用户,在做内容之前,你有没有分析过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有没有仔细地看看他们的微博内容呢?做目标用户喜欢的内容!!!好好利用微博搜索工具吧,拿sina微博搜索为例,可以根据性别、年龄段、标签、名称等等搜索目标用户。

三:不要得了粉丝眩晕症

看到新增多少粉丝,多少@到你了,是不是感觉很爽呢?小心,别得了粉丝眩晕症!(puting语)

目前还是有很多企业将粉丝量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清醒一点的企业还会将转发数和评论数作为指标。

得了粉丝眩晕症的病状:

1)微博营销更多是短期效果,无长期规划;

2)无心做内容,缺少互动;

3)对粉丝状况不明白,有多少是有效粉丝,有多少是僵尸粉,有多少是潜在用户。

4)不舍得你的关注。关注也是门学问,各位难道不觉得关注是个很好的推广方式么?去关注你的潜在用户,就会在他们的首页跳出提示!虽然这对粉丝上万的用户效果不是很好,但是对于1000以下的微博用户,却是很有效果。

四:还在送ipad?鬼才信!

这个活动要送ipad,那个活动要送ipad,可是我就从没见过那个活动最后公布中奖名单,直播奖品发送过程的活动更是少的可怜!

微博活动正在失去可信度,这对于一个新媒体来说,是个可怕的事情,因为他的营销价值正在失去,现在官方还在弄硬广,我只能说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交媒体了!

等我的微博上都是广告的时候,我不会再去用微博了,因为它怎么看都像贴满小广告的电线杆!(用户语)

那么目前的活动问题在哪?

NO1:失去信任;

NO2:活动无创意;

NO3:活动目的不明确;

NO4:与其他平台没有结合。

第1和第2点就不多说了,说说第3个和第4个问题。

你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增加粉丝么?还是为了增加与用户的互动?

活动目的决定活动规则和活动内容,

如果仅是为了增加粉丝,活动规则和内容尽量简单明了,这样参与成本低,活动的传播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但如果是为了增加与用户的互动,是否考虑过与其他平台结合,活动内容是否具有话题性,话题又是否是用户所感兴趣的呢?是否与产品本身有很好的集合?

五:内容制作技巧

A: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B:用##设置固定性栏目!

C:多用疑问句!引起用户讨论!

D:@的精准性!@需要这条微博内容的用户!如何知道他需要这条内容?用微博搜索吧!

E:原创内容为王!最好有个内容团队,制作原创内容!像我这种一个人负责整个微博营销的,只能复制内容了!

F:恰当地多主动转发和评论目标用户的微博!不要频繁@他们。

G:多点人性化,每天起床的时候,可以唠叨两句!

六:有惯性;

不管你多么才思敏捷,语出惊人,沉默永远是关注度的最大杀手。保持一个合适地频率一方面可以提高听众的忠实度,避免他们因见异思迁,甚至无情地取消对你的 收听;另一方面持续的“出镜”能够反复给大家留下印象,提高对你的关注。当然频率太高也会对别人产生骚扰,甚至有被拉黑名单的危险。

七:微博话题互动

诸如你回答粉丝的提问,特别收听行业知名人士,给粉丝私信能,最大途径最大化和粉丝交流,和行业知名人士交流,能够让对方记住你。尤其获得一个行业著名人士的转载和关注,那么将会为你带来更大的收获。

当一定量的微博粉丝之后,我们就可以适当策划一些活动去推广企业产品或者品牌。

1)策划

在策划环节,我们可以策划一些粉丝就为感兴趣的话题,又或者就互联网的一些热门话题等作为切入点。让粉丝参与的方式一般为:

A 抢沙发

每次微博发出,最终能够强的前三名(沙发,椅子,板凳)者就有获得抽奖的机会。这样有利于粉丝积极的配合,持续的关注。刘烨的“火华社”曾掀起一股全民抢沙发的风潮,不是没有道理的。

B 有奖问答

其实,这个在传统电视媒体中应用最多和粉丝沟通,让粉丝关注的方式。但是这个问题或者答案可以和行业很好的结合起来。苏州公交移动电视经常搞这样的活动,再讲过黄酒的历史后设置了一道关于黄酒历史的AB项选择题,参与者有奖参与。

这个和在去年6月期间,蔡文胜送出32部IPHOTHO微博营销同理。感兴趣者可以检索相关案例学习。

C 原创征文

这里的模式其实和抽奖模式是一样的,只是表现的形式不一样而已,这个尤其适合搞文化产业的企业实用。征文,不一定得要长篇累牍的一片文章,可能只一句口号,也可能是一对对联,还有可能是有上联,要求对下联。2011年的春外央视有奖对春联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D 关注有奖

这个也是微博应用最大的一个方式,关注,就以为这要成为企业的粉丝,那么企业的一些资讯就可以顺利达到粉丝方,如果要求更进一步的话,那就是转播,转播不仅仅让粉丝进行关注,同时还参与到传播的这个链条上来,粉丝还会有粉丝,这样的效果更加的显著,当然,这样抽奖的奖品一定要诱人,让粉丝觉得值得去做转播。

2)运营

当微博营销活动发起后,就要官方微博很好地参与进来,引导微博粉丝的一个正确导向,不被不过偏离活动主题,监控一些负面信息,引导,放大正面信息等;适当和粉丝互动,及时第一时间回复粉丝的留言。

控制活动的周期,竟可能的延长活动的周期,通过增加抽奖面扩大,增加抽奖机会,增加抽奖奖项加之等办法都可以延长活动周期。

3)推广,口碑推广

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在微波搞活动期间投放一些互联网广告和传统广告,很好的和这次活动配合起来,这样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4)二次转发,比活动更重要

当粉丝获得获奖的奖品后会展示,或者获奖感言等。粉丝也会介绍给自己的好朋友,同事等参与进去。决定粉丝是否再次传播的前提是,1,主办方是否有要求;2 ,奖项是够足够的诱人,以至于粉丝自发为你做宣传。

围脖既是以信息为纽带,同时也是以人家关系为纽带组织在一起。粉丝的二次在宣传的力量是巨大的,常人难以想象。

第二篇:产权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的关系

如果一定要说关系,那么产权理论是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 产权理论认为,私有企业的产权人享有剩余利润占有权,产权人有较强的激励动机去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益。所以在利润激励上,私有企业比传统的国营企业强。 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利让渡。主要研究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代理人。 也就是,产权理论明确了企业主对企业的所有权,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随着专业分工化,企业主保留对企业的所有权,而将管理权和使用权等委托给有相应能力的人进行代理,更加高

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了;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代理人,他们有精力、有能力代理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但在委托代理的关系当中,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样,委托人追求的是自己的财富更大,而代理人追求自己的工资津贴收入、奢侈消费和闲暇时间最大化,这必然导致两者的利益冲突。在没有有效的制度安排下代理人的行为很可能最终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而世界——不管是经济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普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产权理论: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是现代产权理论的奠基者和主要代表,被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是产权理论的创始人,他一生所致力考察的不是经济运行过程本身(这是正统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核心问题),而是经济运行背后的财产权利结构,即运行的制度基础。他的产权理论发端于对制度涵义的界定,通过对产权的定义,对由此产生的成本及收益的论述,从法律和经济的双重角度阐明了产权理论的基本内涵.以马克思对产权的定义为指导,全面深刻地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研究科斯产权理论(主要是"科斯第二定理")的实质和特点。

可以说产权理论经过逐步的发展衍生出了委托代理理论,而委托代理理论也在逐步的完善这产权理论的不足,二者相辅相成吧。

第三篇: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一、前言

二、理论与实践的含义及特点

三、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四、实践工作中如何应用理论上

五、建议

一、前言

首先我们从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来看,我们都很熟悉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在书上与大家碰面的机会比较多,其实我们可以看看现实与该理论的关系。

A、第一种是学术型人才。在专业领域很强的人我们称之为学术型,这种人专业知识较强,研究层次较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字型人才,然而这种人无实践性,他们的社会财富仅停留在思想层面。将学术的概念界定为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因此学术型人才也就指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存在独特见解,进行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科学和文化群体的人。他们的思想仅仅是社会的精神财富,还未能应用于实践,因为他们的专长只是研究,而往学术方面进行研究也体现了他们存在的价值。

B、第二种人是实践型人才,当然这里所指的这类人没有很专业的知识,他们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摸爬滚打,虽然没有理论知识,但是能很好的融入社会,因为他们的经验告诉他们在这个社会中遇到什么事怎样处理应该怎样处理。也许他们读过的书也不多,我们也看到

第 1 页 共 1 页

财富在他们那里的积累,片面的认为读书和社会地位不挂钩。其实更本质的看我们只看到了表面现象,现在也有很多暴发户用钱买文凭或是买官,这就是当他们满足了物质需求以及欲望后的求尊重心理,也可以看到他们重视教育的程度并不亚于所说的知识分子,正是因为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才会更加重视孩子文化素养的积淀。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该类人存在的社会价值。

C、三种人是十字型人才,既能熟练的掌握专业知识也能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并使知识在社会中运用并得以扩展。因此可以看到他的知识不扩展仅仅是单方面的延伸而在于应用于实践后的扩展。这种人使第一类人的思想价值与现实价值结合起来。并且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也就是把思想智慧结晶应用于社会产生真实可感得社会财富。相较于第二类人,他不仅仅是融合与社会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引领社会。

小结:对于这三类人我们自然认为做最后一种更好,但是也不是所以人一来就可以做最后一类人。最后一类人不仅要注意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注重生活技能能力的培养。而写社会实践报告的目的也就在于此。假期虽然我实践的地方与专业相差甚远但是我相信只要勤于思考,你总是能找到它们之间交叉的地方,总是能在生活中学习。虽然不是学校,但是社会也会教会你很多东西。

二、理论与实践的含义及特点

A-

1、实践的含义与特点

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第 2 页 共 2 页

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A-

2、理论的含义与特点

含义:理论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特点:1)唯一性,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 2)理论是有条件的:任何理论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理论就会变成谬误。3)理论是具体的:任何理论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理论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三、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A-

1、理论为实践提供目标 A-

2、理论为实践提供实施方案 A-

3、理论为实践调试提供方向 A-

4、实践是理论的基础 A-

5、实践是理论的来源 A-

6、实践是理论发展的动力 A-

7、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 A-

8、实践是理论的目的和归宿。

A-

9、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

第 3 页 共 3 页

螺旋式的上升。

A-

10、理论永远不等于实际 A-

11、理论先于实践

A-

12、工程项目是理论与实际的协调

小结:理论与实践二者是相互 联系、相互推动的。脱离了任何一方,它们就都是独立的,不完整的。正如一个轮子一样缺了任何一方,轮子就无法带动车子前进。工厂就是那架马车,而理论与实践两者就是轮子的组成部分。任何理论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而最后也必然要运用于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如果没有前人的理论作为指导,那么必然走更多弯路,也就必然导致低效。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低效是非常忌讳的。也造成了人力财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实践中也不能没有理论。二者是相互推动的,我们靠理论来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赋予理论时代性,不断更新理论,使更适应与现代社会的理论指导实践,也在实践中为理论注以新鲜血液,使理论能够在时代前沿领导社会的进步。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我们把它们的关系堪称环形链。

四、实践工作中如何应用理论 A-

1、端正态度 A-

2、实践之前先理论

A-

3、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 A-

4、借助于科技,工具

五、建议

第 4 页 共 4 页

A-

1、培养学习理论的能力 A-

2、养成看书的习惯 A-

3、有勇气面对问题 A-

4、善于思考,分析,总结 A-

5、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寻找方法 总结

综上所述,理论贯穿于实践,在生活中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使我们所学知识更具有指导性。同时通过不断学习创新,架构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不但让理论对自己有指导意义,同时也能对其他人有借鉴意义。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第 5 页 共 5 页

第四篇:我的员工关系理论

今天同事提出“一个公司是因为员工关系处理得不好才会有员工关系这个职能”的观点,我觉得不太对。

我这个同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观点,是因为在他眼里,企业的员工关系职能的作用就是解决企业出现的员工关系问题,没有这些问题,这个职能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可是,在我眼里,企业的员工关系职能除了要解决企业的员工关系问题,充当消防员的角色,甚至是防患于未然的角色外,还应当充当企业的监督者,以及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的协调者角色。

我现在的公司有员工关系组,它的职能主要是:

1、 解决员工关系问题,消防员角色;

2、 建立企业与员工的沟通机制(包括总经理接待日、员工满意度调查等),防患于未然者、

疏导者角色;

3、 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员工活动,丰富员工生活。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上面这样一个员工关系组的职能已经非常完善,但是我觉得它还缺少一个:工会。

我第一家公司的规模比较小,除了培训是独立一个职能外,人力资源没有明显的分工,所以员工关系是融合在人力资源职能里,但是它有一个工会。我记得当时我们上入职培训课,就有一堂课是完全讲“工会”的,这个课程围绕的一个中心点就是“工会是维护员工利益的”,员工如果觉得管理人员管理或领导方法不正确可以找他们,公司在要解雇一个人的时候,工会会去考量这个解雇的合理性,合理才不干涉公司这项决定。

我觉得我现在这家公司的员工关系这三项职能更多地是站在公司利益的角度,比较忽视员工利益。而一个完善的员工关系职能应该是两方利益的协调者,应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我目前这家公司的三个职能,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维护公司利益。另一部分应该是工会,当公司一味地追求经营利益而触犯到员工利益时,有这么一个监督机制去纠正;假如公司的一些规章制度侵犯了员工的合法、合理利益,它有这个权利去干涉,要求公司做出修改。

所以,在我眼里,企业员工关系的角色应该是:消防员、防患于未然者、疏导者、企业文化建设者和监督者角色的大融合,最终目的是协调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使这两者达到平衡,更好地促进公司向前发展。

第五篇:数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双基”变成“四基”:

“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数学的思想:抽象、推理、模型、审美。

3、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分为四种:直接、间接、设计、思考。

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实践,但也不能缺少理论的指导,无限扩大教学实践的功能而忽视理论的学习,一个教师的发展前途也极其有限。譬如以上四个知识点,只有当我们认真学过、深入思考过才能“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所以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个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才能常教常新,教学相长,高瞻远瞩,渐入佳境。

上一篇:高新区工作汇报提纲下一篇:给新疆儿童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