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023-01-06

第一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申建伟

以前,在学习中见到的对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这样描述的:

(1)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即实践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

(2)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理论则有阻碍作用。

(3)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不能任意割裂两者的辩证关系,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

科学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它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抓住了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反映了事物发展规律,因而能够使我们综观全局,高瞻远瞩,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确定事物前进的方向,从而指导人们的实践。

(2)能提供科学的方法,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给人们探求真理提供科学的认识工具。

(3)能成为人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思想武器。

科学的理论是人们在实践中不可缺少的。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以上对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的描述尽管管科学、全面,但不免读来费时、高深难懂。

今天拜读特级教师窦桂梅的文章,对于她关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的描述令我耳目一新、佩服之极。故有意与各位教师一同分享。

她认为:“理论和实践就是老鹰和小鸡的关系。一旦掌握了理论,你就会势如破竹,不可抵挡。有了这样的理论,你才会有效地指导你的工作实践。” 她还说过:“专家是围绕一个专题使劲的、一个劲地研究研究,研究到大家都听不懂了就是专家。”

对于这两点我是深有感触。作为一个小学数学教师,自己早就知道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活动的良好开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并没有真正花大的力气去记诵和深刻领悟。不真正掌握理论,怎么能够在新课改的教学活动中“势如破竹、不可抵挡”呢?由此充分说明,要想使自己的专业得到迅速成长,自己太需要好好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理论了。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深深感觉到:专家讲的长篇大论,有时竟能让渴求知识的听众昏昏欲睡。究其原因就是听不太懂,这时候主观意识再强制自己打起精神去听,大脑就不堪重负,用起了保护机制,人就感到昏昏欲睡了。相反,身在一线的名师有自己的理论、有自己在实践中积淀的成功经验和智慧做法,能把厚的说薄、难的说易、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让我们深刻领悟到他们是在用大爱做小事,用自己的智慧、辛劳书写爱的宏伟篇章,近距离见证他们“平凡中见伟大,平凡而不平庸。”

第二篇:浅析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摘要: 理论贯穿于实践,在生活中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使我们所学知识更具有指导性。同时通过不断学习创新,架构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不但让理论对自己有指导意义,同时也能对其他人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理论、实践、人才、环形链

自小我们对学习和生活的关系都没有很具体的定位过。我们经常觉得学习与生活相差甚远,觉得很多东西都没有学以致用,然而我们看待这两者关系视觉度就存在问题。我们在答政治时经常会说到“理论指导实践理论联系实践或是理论指导实践”其实就我们自己很难把这两者联系起来,所以我们可以尝试从这几个角度去理解这个问题。

一、 辩证理解二者关系

首先我们从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来看,我们都很熟悉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在书上与大家碰面的机会比较多,其实我们可以看看现实与该理论的关系。无论是何种学科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是两个独立的整体而连接这两者的桥梁则视你的能力而定。(1)在专业领域很强的人我们称之为学术型,这种人专业知识较强,研究层次较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字型人才,然而这种人无实践性,他们的社会财富仅停留在思想层面。当代人学家张荣寰将学术的概念界定为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这个词对应的英文Academia更常见的意义是指进行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科学与文化群体,在作这个意义用时对应于中文的学术界或学府。因此学术型人才也就指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存在独特见解,进行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科学和文化群体的人。他们的思想仅仅是社会的精神财富,还未能应用于实践,因为他们的专长只是研究,而往学术方面进行研究也体现了他们存在的价值。(2)第二种人是实践型人才,当然这里所指的这类人没有很专业的知识,他们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摸爬滚打,虽然没有理论知识,但是能很好的融入社会,因为他们的经验告诉他们在这个社会中遇到什么事怎样处理应该怎样处理。也许他们读过的书也不多,我们也看到财富在他们那里的积累,片面的认为读书和社会地位不挂钩。其实更本质的看我们只看到了表面现象,现在也有很多暴发户用钱买文凭或是买官,这就是当他们满足了物质需求以及欲望后的求尊重心理,也可以看到他们重视教育的程度并不亚于所说的知识分子,正是因为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才会更加重视孩子文化素养的积淀。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该类人存在的社会价值。(3)第三种人是十字型人才,既能熟练的掌握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并使知识在社会中运用并得以扩展。因此可以看到他的知识不扩展仅仅是单方面的延伸而在于应用于实践后的扩展。这种人使第一类人的思想价值与现实价值结合起来。并且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也就是把思想智慧结晶应用于社会产生真实可感得社会财富。相较于第二类人,他不仅仅是融合与社会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引领社会。

对于这三类人我们自然认为做最后一种更好,但是也不是所以人一来就可以做最后一类人。最后一类人不仅要注意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注重生活技能能力的培养。而写社会实践报告的目的也就在于此。假期虽然我实践的地方与专业相差甚远但是我相信只要勤于思考,你总是能找到它们之间交叉的地方,总是能在生活中学习。虽然不是学校,但是社会也会教会你很多东西。

二、 两者的联系性

事物的普遍联系性,该理论告诉我们不论两者是什么,我们都可以在两者之间找到共同的交叉区域。即使费劲心里还未能找到不妨试着转化一下角度,换种思维方式。或者试着在两者之间找到一种可以充当中介的东西。建立一道桥梁把两者联系起来。接下来就从假期的实践和学科的联系为示范,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旅游包含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其实我认为旅游也就是异地的吃住行游购娱,而这几个要素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是当这六个要素在地域上存在差异性时这种差异性带来的文化差异性对其他地方的人也就构成了吸引力。这样看来当地的文化对其他地方的人也可以包装为旅游产品,而我们的生活区与该地的文化区也就有了联系,在平时的生活也可以与本专业有了联系。当然不是说我们学习这个专业就与其他专业失去了联系,我们有饮食文化概论、也有人力资源、也有经济学、还有市场营销等等,而依次对应的我们也可以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多收集信息,勤于思考尽量整理成自己的东西,你的存在价值就逐渐体现了。然而知识的积累是个过程,不能以冲刺的速度去跑马拉松,不能急于求成。因此学习也就是需要我们不断更新创造,尽自己的努力学习到的东西然后加上自己的思考。这个是知识的积淀过程。当然我们提到的还有实践能力,这个就是我这个假期在做的事了,我们在各种事情背后找到实践中与我们理论联系得起来的地方,然后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同时也结合实际,在以原有理论为指导的基础上,不断联系结合,使理论更适应社会。也就是在自己的意识里也可以使理论具有时代性,理论与时间同步与现实同步。使理论的指导性最大化。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就是我们所获得的东西。

三、 理论与实践的环形链

理论与实践二者是相互 联系、相互推动的。脱离了任何一方,它们就都是独立的,不完整的。正如一个轮子一样缺了任何一方,轮子就无法带动车子前进。社会就是那架马车,而理论与实践两者就是轮子的组成部分。任何理论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而最后也必然要运用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脱离实践的理论就不能称之为真理。在社会实践中,如果没有前人的理论作为指导,那么必然走更多弯路,也就必然导致低效。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低效是非常忌讳的。也造成了人力财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实践中也不能没有理论。二者是相互推动的,我们靠理论来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赋予理论时代性,不断更新理论,使更适应与现代社会的理论指导实践,也在实践中为理论注以新鲜血液,使理论能够在时代前沿领导社会的进步。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我们把它们的关系堪称环形链。

综上所述,理论贯穿于实践,在生活中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使我们所学知识更具有指导性。同时通过不断学习创新,架构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不但让理论对自己有指导意义,同时也能对其他人有借鉴意义。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第三篇:请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位一体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

1.请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位一体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在长期的历史斗争中的正确选择,它适应历史发展规律,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起了重要作用,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即“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体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位一体”,它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模式也在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大在理论方面进一步深化了它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位一体”主要包括坚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内涵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内涵思念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三者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辅相成,构成“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理论、制度这三方面有着本质上的联系,深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首先,“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方式,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路径,离开“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就会成为空谈;其次“理论”反映了道路、制度的本质,是引导实践和制度运行的行动指南,是对“制度”和“道路”的科学理论指导;“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运行的保障,离开“制度”,“道路”和“理论体系”就容易出现偏差。因此要从整体上把握道路、理论与体制,做到三者的有机结合统一,以坚定不移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四篇: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实践与研究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方案

(2010-11-12 20:47:00) 标签:

课题研究

杂谈

娄底一小课题组 肖伟颜执笔

一、课题的提出

1、小学师生关系的现状

对于稚嫩天真的孩子来说,小学可以说是他们迈入社会的第一驿站,而小学老师是他们人生的重要导师,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有调查表明,目前小学师生关系不容乐观。从小学教师队伍来看: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没有及时得到更新,不能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教学观等,甚至处理问题简单粗暴。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冲击,教师无私奉献的职业形象也受到了怀疑。从小学生群体来看:一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明显增多,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教师传递的价值观念往往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冲击。学生进入一个相对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比过去更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具有更强的自我发展的欲望。学生对“传道、授业、解惑”的专制性的教育行为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学生身心发育提前,尤其表现为独立自主意识增强、思想更加活跃,加之“独生子女”大多“养尊处优”,很少受到委屈、遭受挫折,容易形成执拗甚至过激的性格。因此,师生之间存在的专制、疏远、分歧、冷漠、对抗和冲突等矛盾日趋明显。这是本课题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2、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应以全面发展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为本。因此,素质教育也应运而生。教育是人类认识、改造社会的高级活动。它的实施者是人,教育对象是人,评价者也是人。因此整个教育活动的基础也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更是其核心。在面临二十一世纪、素质教育将取代传统的应试教育之时,教育观念要转变,教育手段要更新,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日益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呼唤良性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倡导重建师生关系、师生文化,强调建立民主化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上的。教师的权威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内在养成”的,不是凭借制度的力量,而是在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和知识的建构中自然形成的,构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与根本。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当前教学改革中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这是本课题提出的第二个重要原因。

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在国外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体系。近20年来,我国教育界理论界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师生关系进行了一些探讨和研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理论的深化与发展。但是,目前国内关于师生关系问题的研究仍有不足之处。第一,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大多进行概念分析和理论建构,只有少数研究者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分析。因而研究多停留在描述层面,缺乏实证性和可操作性。第二,在研究内容上,大多数研究还属比较抽象的认识论上的研究,对一般意义上的师生关系阐述较多,很少对实践课题进行研究,也鲜有对具体情境中的师生关系如教师与特殊学生群体的关系、教师惩戒学生行为等特定师生关系进行探究。因此,这种研究对具体的教学实践缺乏实践指导意义。本课题研究力图不但丰富有关师生关系的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对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这是本课题提出的第三个重要原因。

4、可行性分析

在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方面,本课题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

一是基础优势。我校在本课题的研究上有一定的基础:本课题组组长主持研究的国家级子课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获全国三等奖;本课题组部分成员参与研究的省级规划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小学生道德情感的方法与模式的研究”获省一等奖;2004年我校参与省“十五”规划课题“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转变研究”。以往这些课题研究为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实践与理论基础。2001年以来,我校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就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进行了实践性研究。如成立了青年教师校本培训班,定期开展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竞赛以及“尊师爱生”、“学校·学生·我”等一系列主题活动;以校“雏鹰电视台”为主阵地,每期开展了演讲、朗诵等大量的课外实践活动。这些教育教学工作都为本课题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条件优势。我校是首批“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是市教育局直属小学。近年来,学校投入100多万元加强硬件建设,有校园网、广播系统、电子备课室、电脑房等全套现代信息网络系统及多功能教室,研究资料齐全,搜集方便。课题组组长是学校现任校长兼书记,研究经费有保障且充足。

三是人员优势。本课题组成员事业心强、业务能力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11人,特级教师1人,全国骨干教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1人,全部为大学本科学历,都主持或参与过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

二、概念界定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实践与研究”就是要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如何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对话、交流与合作,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所谓平等,即教师与学生是两个任务不同的平行个体。双方的唯一区别仅仅是分工的不同,教师不具备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权利,教学双方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所谓民主,即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你教我学、互查错误、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好是为了学好,学好是为了更好地教。所谓和谐,最重要的是教与学的双方保持一分良好的愉悦的心态,教与学的行为成为发自心底的最本质的要求。

三、理论依据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观和学生观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支撑本课题研究的理论观点还有:

1、交往教学论 以马克思的交往思想、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为基础的交往教学论把教学过程视为交往过程,把师生关系看作是影响教学的关键因素,认为师生合作、自由民主的教学交往是“解放”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的心灵具有自觉的能动性,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3、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有8中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每一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多元智力理论为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

4、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以(美)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倡导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观,倡导“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即和谐的师生关系。人本主义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以人为本。

5、和谐教育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理论和王守仁的和谐教育思想都强调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反对传统的师道尊严,认为要真正促进学生个性全面、自由地发展,这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四、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一)研究目标

结合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调查分析目前师生关系现状,了解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积极探索建立与新课改精神相适应的师生关系的途径、方法、策略与基本构建原则,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模式,促进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理解、热爱,并能够与人、与世界交流、对话,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二)研究内容

1、小学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

3、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师生对话、交流与合作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研究。

4、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师生关系研究。

5、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

五、研究方法与措施

(一)、研究方法

1.观察法:我们将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实地观察教师与学生的情绪、态度、心理等,了解师生关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2.个案研究法:对某一典型的学生个体、小组和有关师生冲突的事件进行追踪研究,透过典型案例分析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3.行动研究法:我们将主要采用边设计边实施的研究方法,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摸索师生关系和谐的方法、途径和策略,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分析、论证,使理论与实践、成果和应用有机地统一起来。

本课题主要采用以上方法进行研究,并辅之以文献法、调查法、谈话法、数据统计和情景分析法等方法。

(二)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对课堂和谐、师生关系和谐的再认识,改变教师的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

2、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有探求新知的好奇心,有主动探究知识的愿望,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作为人类文化传播者的教师,更应该好学不倦,拥有宽厚的知识。

3、研究充分渗透到学科教学过程之中,这将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途径。要建立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真正意义上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4、与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在系列有助于师生关系和谐的教育活动中,加强师生合作,建立师生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让师生的感情在活动中得到加深,并对全体师生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使师生关系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5、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加强小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培训和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不断加强师生关系和谐的经验交流。让更多的教师去体验和谐师生关系给我们教师带来欣慰和快乐,不断扩展课题研究的外延。在研究过程中,对于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经验,及时的组织教师进行交流,以便共同提高。

6、扩展师生关系沟通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明确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要变专制型或强权型的师生关系为伙伴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

7、优化教师与家长关系,为师生关系的和谐不断创造外部条件,把对学生的强硬督促教育变为学生自觉的自勉教育。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计划分三个阶段完成,时间跨度为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5.12——2006.9) (1)、成立研究组织机构,准备开题。

(2)、进行理论研究,为课题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3)、调查研究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实施问卷、个案、并利用网络进行深入细致、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为调查实验研究的开展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加强实验的针对性,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减少盲目性。

(4)、论证课题的可行性,制订实验研究方案。

(5)、对教师进行科研动员,进行教育理论学习和方案讨论。 (6)、宣传公布方案,营造课题研究的氛围。

2、第二阶段:实施起始阶段(2006.9——2006.12) (1)、开题论证

(2)、设计问卷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3)、加强师资培训,定期理论学习,开展教学实践,讨论实践成效。 (4)、加强主研教师的交流与学习,不断提高我校教师整体科研素养。 (5)、针对在科研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反复的研讨、实践,力求做到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6)、开展校级交流会,根据交流结果,上好研究示范课。

3、第三阶段:实施深入阶段(2006.12——2008.6) (1)、实验研究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

(2)、实验研究师生关系构建中如何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

(3)、实验研究师生关系构建中如何提高学生生命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4)、实验研究在课堂教学、班集管理以及教育教学活动中新型师生关系模式的构建。

(5)、总结、改进前期成果,邀请课题顾问作专题报告并进行指导。 这一阶段,边计划,边论证,边学习,边实施,边研究,边总结。每学期在全校举行1-3次公开课观摩活动。注意搜集有关本课题的典型案例、课堂教学录像、CAI课件等资料。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等现代教学手段,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并及时做好阶段性资料的积累总结工作,并撰写有关论文和调查报告。

4、第四阶段:总结、推广与结题阶段(2008.6——2008.12) (1)、对研究成果进行全面评价。

(2)、形成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报告、研究报告等) (3)、编辑研究成果论文集等。

(4)、整理出一套比较切合实际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教育教学模式 。

七、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

2、研究论文集;

3、低、中、高年级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典型教学实例及活动案例;

八、课题的组织与领导

1、保证条件

(1)、学校行政负责领导,教学部门具体操作,搞好课题研究的日常工作。 (2)、聘请市教育局科研所的专家任课题研究顾问和指导教师,定期接受他们对课题研究的指导。

(3)、学校确保科研所需的人员、时间、资料、设备、经费的准时到位。 (4)、把教育科研写进学校的五年发展规划中,制定有关制度和奖惩措施。

2、组织机构

(1)、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 长:阳伟奇

副组长:张力平、罗婴平、周 莹、谢凌云、林燕娜 成 员:刘志群、吴洪斌、肖伟颜 (2)、课题研究指导

吴国贤(娄底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学高级教师) 肖爱山(娄底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学高级教师) (3)、实验研究课题组 组 长:阳伟奇 副组长:周 莹

成 员:林燕娜、肖伟颜、杨 瑰、钟仁伏、李飞燕、刘晓鸣、唐 怡、姚聘兰、刘爱灵、龙姣妮

课题参研人员:娄底一小全体教师

九、经费筹措与管理

本课题以学校自筹经费为主,相关活动的开展争取友好单位的赞助,预计研究经费总额为6万元。我们将严格按照《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经费暂行管理办法》进行开支,具体用途如下:

(1) 师资培训、考察学习费2.5万元 (2) 学生活动经费1.5万元 (3) 图书资料费0.2万元 (4) 专家咨询、指导0.4万元

(5) 开题论证、中期检查、结题鉴定等费用0.5万元 (6) 打印、光盘制作费0.5万元 (7) 科研成果展示0.4万元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淳,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田汉族.交往教学论[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美]Lynda Fielsteim & Patricia Phelps 著 王建平 等译.教师新概念[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刘静.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师生关系研究述评[J].教育探索,2003,(7).

「5」张武升.外国现代师生关系理论的构建与发展「」.教育评论,1989,(6). 「6」徐学俊 李正洪 王文.关于中小学师生关系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5,(5):28—31.

「7」王旭东.国外师生关系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8」李洪 丁特.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8—20

第五篇: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公安部在召开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提出:以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为支撑,全面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发展进步。结合XX公安机关近年来在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方面的尝试,剖析现状、分析问题、探索对策。

一、 XX公安实践警察公共关系带来的良好效应

2004年4月,XX市公安局设立警察公共关系科,率先在全省地级市公安机关设立警察公共关系职能部门。几年来,我们以创建平安和谐为主题,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为总目标,在探讨和深化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完善新闻发布与舆情应对机制、强化与社会大众的沟通互动、提升警察形象与社会防范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应。

(一)发挥协调功能,构建和谐警民关系。XX市公安警察公共关系部门充分发挥协调功能,精心策划组织了XX公安2004年第一届、2006年第二届、2008年第三届“警察开放周”和“警民一家亲•相聚警务室”、“大练兵与你相约”、“警民联手防盗抢”等活动。让公众了解警察和警察的工作,使公众理解、支持警察。2005年初,XX市公安局在全市基层派出所开展为期五年的“千警连千户•真情暖万家”活动,要求每位派出所民警每年联系两户挂钩对象,切实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活动中通过法制宣传、治安联防、重点帮扶、扶危济困等形式,增进了与社区群众的互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发挥服务功能,提升社会防范意识。社会治安的好坏,是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警察公共关系科充分运用《XX公安》、《XX公安》影视栏目、《XX警视网》、《蓝盾之声》等宣传阵地,关注社会热点,做足社会治安防范方面的文章,大大地提高了市民的安全防范意识。我们服务到家的举动,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发挥监测功能,化解涉警危机。XX公安警察公共关系部门制订了《XX市公安机关舆情应对实施预案》,形成由局党委领导,警察公共关系部门统一组织协调,各警种、各部门积极参与的应急工作机制。同时,与网警支队联合组建网上“特警队”,以全市公安宣传专职民警及通讯员为基础,组成网上舆情应对队伍,一有情况,一呼百应,一齐上阵,有力地提升了公安机关舆情应对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四)发挥形象塑造功能,提升警察公众形象。多年来,XX警队致力于向市民展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与时俱进、服务为本的形象。注重公安队伍建设和先进典型人物的挖掘和宣传,多层次、多渠道推出亲民爱民、执法为民的先进典型,通过宣传,赢得人民群众对公安民警的敬重和信任。XX警队推出了全国优秀人民警察、“XX巾帼十佳”XX,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抢险救援勇士”XX,以及勇斗歹徒光荣牺牲的二级英模XX、献身交通安全管理事业的XX等先进典型,这些人物的先进事迹深入民心,广泛传扬,大大地提升了XX警队的良好形象。

二 、 当前警察公共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警察公共关系未能形成“全警公关”的格局。每一个警察都代表整个群体,每个警察的形象均影响到整体的形象,公众也透过每一个警察来评价整个组织形象。就XX而言,近两年来虽然在警察培训学校培训课程中增设警察公共关系课程,但在工作实践中,仍有部分基层民警思想上仍没有确立全员公关的理念,服务大局意识不强、文明执法的意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警察队伍形象。

(二)警察公共关系工作未能成为全警的“大合唱”。由于对警察公共关系基本认识的偏颇和不足,一些基层单位领导和民警认为警察公共关系不是公安业务工作,只是公安宣传的另一种手段和形式。因此,在警察公共关系工作中多数只是被动配合公安宣传部门的个案宣传报道活动,有个别民警对媒体记者和宣传民警的正面宣传采访避而远之。对开展社会互动活动参与的热情不高,警察公共关系工作呈现出“独奏”的尴尬局面。

(三)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形式载体未能创新突破、形成可持续的效应。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开展的“警察开放日(周)”、“相约警务室”等系列活动,由于诸多原因,活动受众面较小,绝大部分参与群众均是城区市民,除市公安局组织的开放日活动主体现场比较热闹外,各县(市、区)未能创新形式吸引广大市民,形式比较简单,载体显得狭窄,市民互动和参与的热情不高,难以持续发展,难以形成全方位的社会效应。

三 、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对策

(一)更新“公共关系”新理念。警察公共关系是公安机关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一门艺术,它通过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创造性的工作,树立良好形象,不断密切警民关系,达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使群众真正理解和支持公安工作,变“民力为警力”。要进一步理清公安宣传与警察公关的关系,后者对前者有三个方面的超越:一是理念上的超越。相对于传统灌输式的单向宣传,具有理念上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二是手段上的超越。相对于传统宣传的单向传播,公共关系更注重与受众的双向沟通与交流;三是效益上的超越。实施公共关系带来的社会效益必然远大于单纯的宣传活动,能达到双赢。各级公安机关要树立“公共关系=和谐警民关系”的理念和 “1>100”的思维公式,即:“一件有损警队形象的事件>一百件警队所做的好事”。也就是说,一件有损警队形象的负面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用一百件警队所做的好事的正面影响也无法抵消。

(二)建立“全警公关”新格局。警察公共关系不是哪一个部门、哪几个人的事,它体现在每一个民警的言行举止及工作中。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核心在于“全警公关”。每一个民警都应成为公共关系建设的践行者,把警察公共关系理念与实践融入到每一项警务工作中,形成“全警公关”的格局,同时,把着力点放在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和化解涉警信访问题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通过公正、文明执法赢得人民群众的尊敬和信任,通过矛盾化解消除冲突与隔阂,通过每一个民警的人文关怀来体现社会效应,从而推动警民关系的进一步密切。

(三)探索“警察公关”新形式。结合各地实际,可以通过开展“警察开放日”、“义务警察”、“警察文化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主动创造条件,让群众走近警察队伍,理解公安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网站对话、热线电话、电视论坛、座谈恳谈等双向交流,开展为民排忧解难、办实事等活动,实现警民“情相系、手相牵、心相连”的互动。基层单位和民警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和民间社团的联系,定期了解社会大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要求;要深入到社区和农村,宣传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情况,宣传安全常识,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等等,不断为公安工作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坚信:只要持之与恒地坚持做好公安工作的同时做好群众工作,警民关系就能不断密切,社会就能不断和谐。

上一篇: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计划下一篇:教育教学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