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如磐石的理论基础

2024-04-18

坚如磐石的理论基础(共7篇)

篇1:坚如磐石的理论基础

坚如磐石的理论基础

——学习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围绕治国理政、兴党强军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芒,蕴含着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体现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显示出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威力,成为引领我们前行的思想灯塔和行动指南。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政治基础、历史基础和社会基础。

一、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是指导共产党人革命建设和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历来重视学哲学用哲学,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武装全党,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这方面的典范。习主席主持中央工作以后,不仅多次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都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马列经典著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而且自己带头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满着唯物观点、辩证观点、实践观点、发展观点、群众观点,富含着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是对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活的运用,进一步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比如,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联系的观点,强调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运用事物对立统一的观点,要求深化改革要处理好“六个重大关系”,宣传思想工作要处理好“七个方面关系”;运用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观点,作出以强军目标牵引国防和军队建设、以聚焦“四风”问题推进作风建设等,都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根据这一基本原理,习主席反复强调我们正在进行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既要看到“三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又要做到“三个高度警惕”,树立底线思维,凡事从坏处着眼向好处努力,这些都告诫我们在前进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既要坚定自信,又要充满忧患。我们学习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态度来认识其先进性和科学性,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地位来增强落实的政治自觉和理论自觉。

二、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继承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发展变化的世情、国情和党情,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坚定的信仰追求和理论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不懈追求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革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要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全面加强党的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驰而不息推进的作风建设;强调要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等等。这些重要思想,在继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根本问题上,鲜明的回答了当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时代课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实现目标”的重大理论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向崭新阶段。可以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最清晰的一条红线。

三、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广泛吸纳了古今中外先进文化和文明成果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能否正确认识、科学对待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是关系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习主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论将中华民族和中国工共产党发展历史有机融入治国理政新的实践,充分体现了深远的历史眼光,深厚的历史智慧和深邃的历史思维。习主席在多个重要场合的讲话中,都反复强调重视历史、学习历史。在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持续推进向前的必修课。习主席还注重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放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近现代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探索史中,来宏观把握、以史为鉴。这些重要思想,把重视学习历史、善于运用历史提高到了事关全局的重要地位。不仅如此,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中很多重要观点、重要思想,都直接来源于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的智慧启迪,具有明显的历史传承、中国气派和民族特色。比如,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理念,就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民贵君轻”等朴素的民本思想一脉相承;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贯彻正确义权观的外交战略,都体现了儒家思想、法家思想精华的延伸与融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的论述,汲取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休养生息”等传统思想智慧;没有巩固的强大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中国梦就难以实现的思想,也深刻汲取了1840年鸦片战争、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的教训。特别是习主席系列讲话中,大量引述古诗句、引用先人哲人的思想精华,引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文明成果,既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也增强了说理的感染力。我们学习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增强历史担当中深化认识、加深理解,进而增强理解把握的历史厚重感,强化贯彻落实的政治责任感。

篇2:坚如磐石的理论基础

【拼音】jiān rú pán shí

【简拼】jrps

【近义词】安如泰山、安如磐石

【反义词】摇摇欲坠、不堪一击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解释】象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不可动摇。

【成语出处】《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作》:“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不可动摇

【例子】我们伟大的祖国坚如磐石。

【英文翻译】rockfirm

【成语正音】磐,不能读作“pān”。

【成语辩形】磐,不能写作“盘”。

【产生年代】古代

篇3:坚如磐石的理论基础

学校不仅是传授青少年学业知识的地方, 还是提供心理卫生服务的重要场所[5,6,7]。所以, 学校是对青少年自杀及相关问题开展干预的最适当且最可能有效的环境。以学校为基础的自杀预防分为3种类型: (1) 普遍性干预。针对所有在校学生和/或教师、家长, 目标是从整体上增强与自杀行为有关的环境和个体保护因素, 提高青少年自我检出以及教师、家长早期识别、正确应对的能力。 (2) 选择性干预。针对目前尚未表现出精神障碍症状、正暴露于公认的自杀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将来有可能出现自杀行为的青少年进行干预。 (3) 针对性干预。针对自我报告/筛选出有自杀意念或曾经有过自杀未遂史、表现出某些精神障碍亚临床症状的高危青少年进行自杀干预[8,9]。

1 自杀预防干预

1.1 普遍性干预

以学校为基础的青少年自杀普遍性干预面向所有在校青少年, 根据干预内容大致可分为4类[10]。

1.1.1 自杀教育课程

目的是通过对青少年进行与自杀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青少年对自杀知识的了解 (包括与自杀密切相关的精神疾病抑郁症、自杀的预警信号) , 消除对自杀的种种误解并学会求助。

1.1.1.1 青少年抑郁知晓计划

使用多种教学方式, 如讲座、讨论、观看录像、小组互动等, 通过一次时长3 h的课程, 为青少年讲解抑郁症的相关知识, 如症状、诊断、治疗及人们对抑郁症的态度等, 干预结束6周后进行评估。结果显示, 该课程增加了青少年对抑郁症的知识, 改善了对抑郁症及其治疗的态度, 但并不能证明知识的增加能够促使抑郁青少年进行求治[11]。

1.1.1.2 自杀预防的心理教育项目

该项目在时长2 h的课程中, 除了讲解自杀相关知识, 使青少年形成积极的态度外, 还包括促进同伴救助的知识, 如识别并正确应对自杀的预警信号、对自杀行为的应对技巧等, 使学生在面对同伴的自杀行为或消极情绪时能够及时制止。该项目的效果评估指标包括自杀知识、自杀态度、应对方式和绝望程度, 而不包括自杀行为发生率的变化。干预结束2个月后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 该课程可显著增加全体学生的自杀相关知识, 改善对自杀的态度, 但是干预前后应对方式和绝望程度无明显改变[12]。

1.1.2 社会技能训练课程

自杀青少年往往存在各种生活技能, 如问题解决技能、困难应对技能和适应认知技能的缺乏, 因此需要加强青少年的生活技能训练, 通过增强青少年的自我身份认同感、压力应对能力和认知水平等内在心理机制来减少无望感、抑郁和自杀倾向[10]。

Zuni生活技能发展课程是基于青少年自杀的危险因素设计的, 干预课程为期1 a, 每周2次。目标是通过生活技能训练降低青少年抑郁和绝望程度, 减少自杀行为[13]。主要内容包括: (1) 建立自尊; (2) 识别不同的情绪和压力; (3) 增加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减少自我毁灭行为; (5) 学习自杀知识; (6) 自杀危机干预训练; (7) 设置个体和集体的目标。

1.1.3 对“守门人” (父母、教师) 的训练课程

通过对父母和教师等相关人员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自杀知识水平, 改善对自杀、抑郁症的认识和态度, 提高对抑郁和自杀危险青少年的识别能力、干预技巧、前期危机处理危机能力以及转诊能力[10]。

1.1.3.1 “守门人”计划

该计划是针对学校教职人员进行的普遍性干预。该计划干预时间为1 a, 由2个主要部分组成: (1) 对学校教职人员的培训。增加学校教职人员的知识, 改变态度, 发展技能, 为潜在的有自杀风险的学生提供危机干预。 (2) 危机干预。接受培训的教职人员使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形成自杀高危学生的支持网络, 为他们提供咨询或治疗。主要包括发现青少年的自杀行为后及时制止;形成社会支持网络, 主要是家庭支持;提供适当的帮助, 并为其预约治疗, 如社区或校园的医院、咨询机构。干预结果显示, 该计划显著增加了学校教职人员的自杀知识, 改善了他们对自杀高危青少年提供帮助时的态度[14]。

1.1.3.2 自杀、选择、意识、援助 (SOAR) 项目

该项目是对学校教职人员的普遍性干预, 指导他们正确认识对自杀的态度, 增加自杀危机干预知识, 提高移情和倾听技术[15]。该项目每年定期对教职人员进行培训 (既有曾经接受过培训的, 也有新加入的) , 并且每年定期评估1次。

1.1.4 青少年的自杀筛选

使用自评问卷等筛查工具选出可能发生自杀的高危青少年, 筛查指标主要为抑郁、物质使用、近期和频繁的自杀意念、过去自杀意图等。

Shaffer等[16]设计了3个阶段自杀高危青少年筛选程序, 根据填写哥伦比亚自杀自评问卷, 筛选出可能处于较高自杀风险状态的学生 (符合下列阳性标准之一者——抑郁、心境恶劣、酒精或物质滥用、反复出现的自杀行为或既往自杀未遂) , 将其纳入第二步的计算机化的青少年诊断性访谈, 以剔除实际无自杀风险的学生。经过第二步的访谈, 具有较高自杀风险的青少年被纳入第三步的简短临床评估。虽然结合哥伦比亚自杀问卷和访谈能够识别有自杀风险的学生, 但是访谈者并不能保证被剔除的学生在其他的情境下不会产生自杀风险[17]。

Scott等[18]在一项关于自杀风险筛查问卷计分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研究中同样使用了哥伦比亚自杀自评问卷, 将符合下列标准中的任一项者纳入第二步筛选: (1) 过去3个月内有自杀意念; (2) 既往自杀未遂; (3) 5项症状中至少有3项 (不快乐或悲伤、焦虑、社会退缩、易激惹、物质使用) ; (4) 哥伦比亚自杀自评问卷中有任何一项为“差”或“很差”, 并且愿意与专业人员交谈。全部阳性青少年及部分阴性青少年进入下一步的诊断性评估, 通过面对面的青少年诊断性访谈, 将最终的阳性青少年纳入研究。

1.2 选择性干预

选择性干预的对象是有共同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的青少年, 所以共同危险因素的筛查成为该型干预的关键。由于青少年自杀与很多因素有关, 所以需要使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多角度识别危险因素[19]。

Ayyash[20]将自杀相关危险因素划分为以下几类: (1) 个体发育因素。该因素聚焦在个体的心理、生长史等, 其中与自杀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抑郁、绝望和物质使用。 (2) 微系统因素。该类因素可能会与个体因素相互作用, 进而增加青少年的自杀风险, 包括家庭史, 如家庭成员自杀未遂史、父母精神病理学因素等;丧失, 如亲人去世、分离、离婚或被遗弃等;家庭功能, 如家庭结构、家庭沟通模式、亲子关系、家庭凝聚力等, 其中与青少年自杀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消极亲子关系和不良沟通方式;同伴因素, 如同伴的问题解决能力、提供社会支持的能力等;学校因素, 如学校教学成绩。 (3) 外部系统因素。这类因素虽然不会直接造成青少年的自杀行为, 但是会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 其中对青少年自杀行为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是媒体。 (4) 宏观系统因素:包括文化差异、种族差异等。

1.2.1 再次连结青少年自杀预防项目

该研究通过对有高度辍学可能、同时包括多种行为问题青少年进行为期2学期的社会心理干预, 如风险评估、短程危机干预、社会技能训练、家校联系强化等[21]。

1.2.2 个人成长课程

面向有抑郁情绪和自杀风险的青少年[22]。该干预课程为期10个月, 由2个部分组成: (1) 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建立社会支持; (2) 通过技能训练改善自控力、决断力、人际交往能力、自尊等个人抗逆资源, 增进高危青少年与学校的联系, 进一步巩固社会支持。

1.3 针对性干预

针对性干预的内容与普遍性干预一样, 但由于干预对象已经出现与自杀相关的行为更加明确, 故干预更具有针对性。

1.3.1 自杀认知行为干预项目

该项目的目标是降低自杀易感者对应激事件近期和远期的应激反应, 减少自杀行为。虽然CBT-SP的对象是近期有过自杀未遂的青少年 (<90 d) , 但理论上该干预方法同样适用于有过自杀意念的青少年。Stanley等[23]对110名最近有过自杀未遂的青少年进行了3个阶段共12节的认知行为干预, 分别为初期 (1~3节) :安全计划 (提供应对策略和支持资源, 避免干预对象再次发生自杀行为) 、心理卫生教育 (包括自杀行为的本质、抑郁情绪的作用, 生命的意义、树立希望) 。中期 (4~9节) :个人技能训练 (包括情绪管理、压力耐受技术、认知重建、建立目标和运用社会支持等) 、家庭技能训练 (包括家庭问题解决能力、矫正家庭沟通模式等) 。后期 (10~12节) :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预防自杀行为再发。目前此项目正在实施中。

1.3.2 强化人际-心理治疗项目

目标是降低焦虑/抑郁情绪伴自杀倾向的青少年的自杀风险[24]。干预时间共6周, 每周2次, 包括一次50 min面对面的授课和一次30 min的电话随访。心理治疗师主要针对人际冲突和消极应对这2个主要问题进行干预。

1.4 综合性干预

由于单一类型的干预效果较局限, 目前, 以学校为基础的青少年自杀预防干预项目往往是整合了不同干预类型或是同一干预类型的不同成分, 现详细介绍如下。

1.4.1 自杀预警 (SOS) 项目

该项目包括2个部分:面向全体学生的自杀知识课程和自杀危险因素筛选[25]。筛选工具及标准为哥伦比亚抑郁量表 (Columbia Depression Scale, CDS) [26]分数≥16, 或青少年抑郁情绪简要量表 (Brief Screen for Adolescent Depression, BSAD) [27]分数≥4。SOS降低青少年自杀行为的机制是: (1) 增加学生对抑郁症状的理解和认知, 形成积极的态度, 以此降低学生的自杀倾向。 (2) 该计划中的自评部分能够帮助学生评估自己可能经历过的抑郁情绪或自杀想法, 促使他们去寻求帮助。虽然SOS结合了筛查程序, 但由于筛查是匿名的, 无法继续进行干预和随访。干预结束3个月后进行随访评估, 结果显示, 干预组抑郁和自杀的知识、面对问题时的态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自杀企图明显降低, 证明该项计划在不同年龄、种族及宗教背景和性别的高中生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不足的是, 干预并未增加青少年的求助行为, 可能与评估指标不敏感有关, 还需要对此方案的长期效果进行进一步的随访研究[25]。

1.4.2 南埃尔金高中 (SHES) 自杀预防计划

该计划不仅包括对全体学生的普遍性干预, 而且通过筛查对有自杀风险的学生继续进行针对性干预[28]。普遍性干预为自杀相关知识的教育课程, 目的是使青少年正确识别并帮助有自杀风险的同伴, 改变对自杀的态度, 增加求助行为。针对性干预则是强化上述课程。

1.4.3 青少年应变力辅导计划

该计划是对有抑郁情绪的青少年实行的普遍性干预, 整合了自杀知识教育、技能训练和“守门人”计划[29]。它由针对青少年的辅导 (RAP-A) 和针对家长的辅导 (RAP-P) 组成。RAP强调: (1) 培养良好的自我感觉; (2) 积极的思维方式; (3) 有效地解决问题, 尤其是人际关系问题; (4) 建立并会利用社会支持网络。RAP-A由11节课组成, 包括自尊、思维、情感、人际、问题解决、支持网络等领域;RAP-P由3节2~3 h的课程组成, 涉及自尊、应激、共情、冲突处理、依附与独立等领域。

1.4.4 教师关注和应对、支持训练项目

该项目通过筛查, 对有高度辍学可能的青少年进行两部分干预[30]。第一部分干预称为教师关注 (Counselors CARE, C-CARE) , 具体内容包括: (1) 潜在自杀风险测量; (2) 通过简短的激发性的辅导课程, 来强化青少年的移情和支持、巩固他们的积极应对方式和求助行为、增加其得到帮助的途径; (3) 在青少年与学校、家庭之间建立支持性的网络连接。第二部分称为应对、支持训练 (Coping and Support Training, CAST) , 这部分干预以每组6~7人的小组形式, 在6周内通过12次, 每次时长为1 h的课程, 对青少年进行生活技能训练, 使青少年能够从家庭或其他信任的成人那里获得技能和支持。3次评估分别是在第一部分干预结束后、第二部分干预结束后以及基线评估后10个月。

2 自杀预防干预的理论背景

2.1 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行为干预通过改变与行为相关的社会认知来减少抑郁情绪和自杀行为的发生, 由认知行为理论衍生出以下几种自杀相关理论。

2.1.1 理性情绪行为理论

ABC情绪理论是理性情绪行为理论的重点:A是诱发性事件;B是人们对事件所持的观念或信念, 即对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观念或信念所引起的情绪及行为后果。运用理性情绪理论, 改变对诱发事件非理性的看法或观念, 形成积极观念, 减少消极情绪和自杀行为的发生[31]。

2.1.2 认知三联理论

DSM-IV将自杀意念及行为归为抑郁症的症状之一, 所以从精神医学角度而言, 抑郁症是与自杀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精神疾病。抑郁个体习惯化的负性超价观念的认知模式, 使他们在感知世界时容易得出消极的结果, 对自我、世界和未来更容易产生消极的想法, 构成了抑郁的消极认知三联[32]。

青少年应变力辅导计划通过帮助青少年识别并挑战消极/错误想法, 使青少年意识到在抑郁情绪的开始和持续过程中消极想法和低自我评价的重要性, 从而正确认识个人能力并提高自尊, 学习管理社会事务以及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2.1.3 社会认知理论

该理论认为, 自杀行为是个体认知因素与社会应激因素, 即负性生活事件如重大的灾难、日常生活烦恼、长期的适应不良等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发生适应不良和/或社会环境失调时, 通过干预防止青少年发生异常或有害的行为[33]。

2.1.4 应激-易感素质模型

该理论认为自杀行为是应激事件作用于自杀易感素质个体身上的最终结果, 而上述CBT-SP正是通过改善个体对应激事件的应对方式、认知歪曲等, 来降低应激事件的破坏性作用, 从而保护具有自杀易感素质的青少年[34]。

2.2 发展情境理论

该理论是发展系统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该理论认为, 自杀行为是发展中的个体与其所处的情境变化间的持续交互作用的结果[35]。情境包括物理环境, 如家庭地理位置、学校设施等;社会成员, 如家庭成员、同伴、教师等;个体自身, 如举止、言语表达等;随时间推移的情境的变化, 如周围环境的改变、社会成员的改变等。

2.3 人际-心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归属受挫和自我累赘感会导致自杀倾向[36]。如IPT-A-IN项目, 通过识别症状、了解自身人际问题并认识由此产生的心理学症状等方法, 调整人际关系, 改善抑郁症状[37], 减少由抑郁导致的自杀行为。

3 自杀预防干预的效果评价

青少年自杀预防计划的3种干预类型各有利弊: (1) 普遍性干预的研究对象不需要筛选, 避免了由于被甄别导致的有损名声的副作用;但样本量较大, 实施成本很高。 (2) 选择性干预的研究对象更具针对性, 针对的是有自杀危险因素的青少年, 样本量需要较小;不足之处则是标签作用而产生有损声名的副作用, 因此需认真考虑并处理伦理道德问题。 (3) 针对性干预的目标人群是有过相关自杀行为的青少年, 针对性更强, 样本量更少;但是由于筛选需要青少年自我报告以及后续的诊断评估, 因此需要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自杀筛选工具, 而且目标人群的社会耻辱感会更强烈, 如果干预的形式为团体活动, 对象多属于高危个体而缺乏健康的角色模式, 小组运作会受到影响[29]。此外, 有研究指出, 在学校中实施自杀干预, 有可能会使没有自杀想法的青少年产生自杀想法[38]。

如前所述, 青少年抑郁知晓计划[11]、自杀预防的心理教育项目[12]等自杀知晓课程已经被证实能够增加青少年尤其是有自杀未遂史的青少年[14]掌握抑郁和自杀的知识, 改变态度, 增加求助行为, 但是有一些研究却得出相反的结果[39], 提示单一的自杀教育课程其干预效果是不充分的[40]。Zuni生活技能发展课程、个人成长课程等社会技能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绝望程度、减少自杀和自杀未遂行为、改善情绪、增加问题处理技巧以及自控力等, 但目前还不清楚是该计划的哪一部分降低了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守门人”训练提高了学校教职员工及家长识别有自杀风险的学生的水平, 使转诊成为可能, 但是只有将对青少年进行的干预和“守门人”训练相结合, 才能真正减少青少年的自杀行为;青少年的自杀筛选中, 筛选工具的阳性预测值只有30%~60%, 因而, 对自杀高危个体的识别还需要专业人员花费时间作进一步的临床评估[41], 另外筛选的效果还与自杀高危青少年能否接受到后续的精神卫生服务有关[42]。有研究发现, 同自杀教育课程和父母训练课程相比, 学校教职员工 (校长、心理教师、教导主任) 对筛选项目的接受度更低, 所以只有自杀教育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守门人”训练课程、筛选程序结合, 或将普遍性干预中的若干成分与针对性干预或选择性干预相结合, 形成多水平、多系统的综合干预, 才能长期有效地降低青少年的自杀率[43]。

干预效果还取决于其他相关因素。从上文对干预项目的介绍可以看出, 每项研究的评估指标、测量工具、评估随访时间等各有不同。目前以学校为基础的青少年自杀干预的评估指标主要包括自杀知识、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对自杀/抑郁的态度、自杀行为 (自杀意念、自杀未遂) 、无望感、求助行为/方式等。随访时间的长短、评估的时间点从数月到数年不等。测量工具多为自评的经典问卷或自编问卷, 所用工具的信效度和敏感度也会对干预结果造成影响。除以上因素外, 对学校领导进行有关自杀知识的访谈显示, 学校规章管理方面的因素如当发现学生有自杀风险时, 学校是否有明确清晰的应对流程、是否有学校教职人员的团队合作;学校领导对自杀干预课程的重视、支持度;教职人员是否有足够的培训;学校所在地区对自杀干预的重视程度均会对干预结果造成影响[44]。所以, 学校的配合度、学校和政府机构的相关支持政策以及多种资源的利用度 (如医院、社区) 等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干预结果的准确性[39]。

上述欧美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各种以学校为基础的青少年自杀预防和干预项目, 为我国青少年自杀预防和干预项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但是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不同, 他们的干预方案不可能完全适用于中国文化。以学校为基础的青少年自杀和预防需要采取个体和环境、医学和教育、预防和早期干预相结合的多系统、多水平、多种形式的综合干预, 只有这样, 才能发挥学校在预防青少年各种健康危险行为中的核心位置。

篇4:坚如磐石的支持

三脚架自摄影术诞生之初,就是相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便数码相机拥有防抖功能和高感光度,很多摄影师依然将脚架视为保证稳定的唯一方式。脚架自身的技术特点也在不断完善,包括选材用料和增多功能,不过判断一款脚架是否合格,最重要的筹码还是稳定。在这里,我们选择了几款孚勒姆的三脚架,为你详细介绍当今的顶级脚架如何权衡轻巧、多功能与稳定性。

虽然所有摄影爱好者都应该拥有一款脚架,但很多人在承重能力方面没有极端苛刻的要求,只要能架起初级单反和微单就好。随着摄影爱好者人群的扩大,有这类需求的影友也越来越多。所以孚勒姆推出了这款拥有4节脚管的脚架。

想必大家都看到,孚勒姆所有脚架的材料和外观风格非常统一,都采用了相同的材质和设计理念。而且孚勒姆的一些功能也是全产品线覆盖,这一点非常厚道。最明显的就是脚管反折功能,在收起脚架时,可以升起中柱,然后把脚架腿翻上来,脚钉和云台对齐。这个设计可以让脚架的长度缩短,增强它的便携性。这种设计一般只出现在小型的脚架上,但是孚勒姆将它用在了全系产品中。

在水平仪的设计方面,孚勒姆也相当统一,脚架水平仪都位于中柱的下方,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脚架肩部的空间设计无法放下水平仪,二是为了更加精准调节水平——当水平仪距离调节中心——也就是脚架肩部越远,所得到的结果就越精准。这个水平仪的角度是锁定的,在收起时也不会与脚管相碰。

超强承重的小脚架

这款脚架完全收起的长度为47厘米,自重1.2千克,在便携脚架中,它绝对是个大块头,但是看看它的其他参数,这个规格就变得可以接受了——脚架打开后的高度为152.8厘米,最大承重为10千克。它的脚架腿可以分3个角度定位,最低工作高度可降至10.3厘米。和其他三款产品一样, CP26 M4S采用了碳纤维材料,轻巧、坚固。

和其他三款产品不同的是,这款脚架采用了“简易脚钉”,它的橡胶脚钉不能伸缩,需要拧下来,才能露出里面的金属脚钉。别小看这个脚钉,它的螺纹处采用铝合金以减轻重量,而端部材料则是更为坚固的合金,保证脚钉的坚固。很多影友喜欢在泥土地上使用钢钉,我们建议此时还是使用接触面积较大的橡胶钉,只有在冰面上,才有使用金属钢钉的必要。

这款脚架与孚勒姆 CB 32F云台搭配非常合适,云台底部直径略小于脚架的顶板。反折时,脚架顶板的橡胶环可以保护脚管不被划损,同时避免脚管碰到云台。孚勒姆的云台也根据脚架做了改进,具体可以参见下一页的边栏。

如何选择便携脚架

提到“便携”,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小巧、轻便。但“便携”修饰的名词是脚架,那你心中必须多一个概念——稳定。在选择时需要注意两个稳定。一是脚管本身材料的稳定,二是连接部位及其他零件的质量。碳纤维要比铝合金轻巧许多,是出行的首选,不过在挑选时也要注意碳纤维的纯度和质量,莫要被厂家的宣传语唬住。孚勒姆脚架采用了8层网状编制的碳纤维材料,并非一些便宜的贴皮或少层的材料,非常坚韧。除了脚管本身,其衔接处和脚管锁紧扣也是稳定的关键,你需要检查它们的强度是否够大。同时我们也不建议选择5节脚管的脚架,因为脚管越多,最后一根脚管就越细,稳定性也就越差。

面向初中级用户,家庭使用的稳定之选。

从命名上,我们可以看出孚勒姆脚架的规格,比如其中的26代表最粗脚管直径为26毫米,而3则代表脚管数量。它和上一款脚架最大的区别在于拥有三节脚管。这虽然增大了它的体积,但是在支开脚架后,CP26-S3S会更加稳定。它自重1.17千克,最大承重依然可以达到10千克。脚架打开后的最大高度为138厘米,比前者略低,不过也可以满足影友拍摄风光、家庭照的需要。

孚勒姆在脚架的操作上下了很大功夫,尤其是反折和定位的操作。相比于很多厂家“为了不同而改变”的思路,这个品牌可谓更加实在。在操作中有一些注意事项,这里我们为大家详细介绍。

人性化的角度锁定钮

一般的脚架在锁定角度时,你可以按住脚管与肩部连接处的角度锁定按钮,更改脚管的角度,然后释放按钮,内部的弹簧会让脚管锁定。当需要反折时,你必须一直按住这个按钮,否则脚架腿就会卡住。但是孚勒姆通过一个细节设计让两个操作都更加顺畅。

从反折状态下打开脚架时,只需一直向下扳脚架腿,它会自动入位,这个功能大多数脚架都有。但是在收起脚架时,你不需要费力按住那个按钮,只需将脚架腿往下扳,贴近中柱,听到“咔”的一声后,角度锁定按钮就会处于释放状态,然后直接向上反折脚管即可。孚勒姆的所有脚架都带有这个功能。

器材点睛

孚勒姆云台

我们的杂志中曾经介绍过几款孚勒姆云台,在推出脚架之后,厂商也改进了云台,让它更适合反折脚架的设计。

顶板形状

原来孚勒姆的云台顶板都为方形(上图),反折时会碰到脚架腿,目前搭配脚架的孚勒姆云台采用了圆形顶板(下图),与脚架配合得天衣无缝。

锁定旋钮

相比于过去复杂的锁定方式,孚勒姆将其改为了拧紧式锁定,同时也有保护快装板的功能,云台锁定更容易,价格也比过去工艺复杂的云台便宜了一些。

快装板

无论怎么改变,孚勒姆大多数的快装板依然通用。但是在反折时,我们建议不要安装快装板,以防它与脚管或旋钮碰撞。此时可以将它安装在相机上,以免丢失。

这款脚架的脚管最粗直径为30毫米,共有4节脚管,自重为1.73千克,最大承重8千克。 CP30-L4L6 打开后的最高工作高度160厘米,反折后长度为50厘米。本次评测的孚勒姆产品中,这款产品最独特的地方就是水平中柱结构。它的功能类似于摄像支架的水平碗,在拍摄全景照片、录制视频时,都非常实用。

脚架没有因为肩部的设计而增大体积,只是增加了一个水平中柱锁定旋钮,释放这个旋钮,就可以微调中柱的角度,让相机达到水平。这个“水平碗”采用了金属结构,做工令人放心。在松开锁定钮的时候,整个中柱可以顺畅地转动。这个设计不影响孚勒姆的短中柱设计,配合角度调节,CP30-L4L6 最低可以降到13厘米。

保险的拧紧式锁定环

为了保证在操作中相机的安全,孚勒姆也在所有脚架的拧紧式锁定环上做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设计,那就是“C-Lock”锁紧系统。锁紧环拥有两个挡,当你开始松开锁紧环的时候,脚管依然保持锁定状态。继续拧动时,阻尼会增大,提醒使用者脚管要松开了,然后锁紧环释放,方可进行调节。

同时C-Lock锁紧系统内配有橡胶圈,可以防止雨水、沙尘进入脚管,保证脚架的清洁。孚勒姆在脚架出厂前,脚管拉出的顺畅程度是一个重要的考核项目。当使用者松开所有锁定环后,将脚架竖直放置,脚管应该毫无阻力地滑出,才算是合格。

在脚钉设计上,除了第一款脚架,后三款产品都配备了快速伸缩脚钉。脚架的橡胶脚垫可以旋转,回缩后露出内部的金属钉。在使用中,这个橡胶垫是保证稳定的关键。使用每种角度时,橡胶垫都能保证有一个面是着地的,进一步加强了脚架的稳定性。

什么是水平碗

水平碗是影友对一类脚架水平系统的昵称,因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形态像碗一样的半球体,因此而得名。这个装置在摄像脚架上较为常见,可以快速找到水平,应对不平的地面。在摄影领域,很多厂家推出了独立的水平碗,它可以安装在脚架和云台之间,起到校正云台角度的作用,比如在拍摄全景接片的时候,水平碗可以保证云台在旋转中一直保持水平。不仅如此,其实在使用独脚架支撑超级长焦镜头的时候,水平碗也可以作为灵活的小型云台使用。使用孚勒姆 CP30-L4L6在拍摄视频以及特殊题材的照片时着实方便不少。内置水平碗让你省去了单独购买它的价钱,德国产的此类小配件,在中国市场的价格相当高昂。

孚勒姆 CP30-M3S可以满足对稳定性要求极端苛刻的摄影师。无论是长时间曝光还是安装沉重的超长焦镜头,在评测中这款脚架给我们的印象就是极其稳定。脚架采用3节脚管设计,自重1.66千克,不升中柱的高度为129.8厘米,升起中柱后则为165厘米。它依然采用了反折设计,收起后长度为55.5厘米,承载能力达到了15千克。

孚勒姆的所有脚架的中柱下方都带有挂钩,可以悬挂摄影包或其他重物。这个挂钩一直延伸到中柱内部,与其上部相连,增加了它的使用寿命。中柱顶板是脚架非常脆弱的部分,孚勒姆在螺口上下了功夫,连接云台的螺丝与顶板使用不同的螺口安装在中柱上,这样可以防止圆形顶板松动。

能高能低的角度设计

这款脚架最低可以降到11.5厘米,几乎趴在地面上。孚勒姆为所有脚架都搭配了短中柱,用户需要将原有中柱以及中柱锁定旋钮都拆下来,然后依次将短中柱、顶板和云台安装好,这个过程略有繁琐,不过此时你就能轻松拍摄紧贴地表的花卉,或是用广角仰拍天空。

快速选购脚架四部曲

以上我们介绍了4款孚勒姆三脚架,有些功能是此品牌独创的,但是也有很多此类产品的共同特点。想必你最想知道的就是在自己购买脚架时,应该怎样去挑选,这里我们为你总结了4个步骤,帮你判断这款脚架是否能保证相机稳定。

伸缩顺畅

将脚管锁定松开,让脚管自然下坠,如果脚管顺滑地自动伸出,没有停顿,说明脚管的做工优秀。

锁定能力

将脚管锁定环全部锁紧,然后垂直用力按压脚管,脚管不应回缩。如果回缩说明锁定不合格。

脚管承受力

将锁定的脚管搭在桌子上,用手从其中间轻轻按压,好脚架的脚管弯曲均匀且幅度不大。

肩部稳定

支好脚架,双手握住两个脚架腿横向扭动,测试脚架肩部形变,其幅度越小越好。

篇5:安全之基 坚如磐石

大家好!

我叫xxx,来自xx地质勘查局704队。我演讲题目的-----安全之基,坚如磐石。

安全,其实就是父母盼孩子殷殷的目光;是妻子迎丈夫甜甜的微笑;是孩子盼爸爸挥动着的小手……

我不会忘记

2008年11月4日,机修车间电焊工张强因为违规作业而导致的轻度烧伤事故。红肿的伤口不仅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不便还吓坏了他幼小的孩子。

我也不会忘记2008年5月27日,钻探公司工人因为违章作业及忽视个体防护,发生的非生产性触电死亡事故!一名年仅22岁鲜活的生命在人们的眼前无奈逝去。22岁,一个原本年轻活跃的花季,一个本该激情四溢的青春。

我更不会忘记2000年7月5日因为疲劳驾驶!超速行驶!前方车辆违规停车造成的那场交通事故:车上四人无一生还,车辆报废!瞬间,四个家庭同时的失去了儿子、丈夫、父亲!这里有将过金婚纪念的老者,有正值壮年的父亲。绝望的眼神,无声的泪水,嘶哑的喊叫,都是因为那个对每个家庭来说最重要人的离去!而这惨痛的教训更是在每位704人心中敲了狠狠的一锤!

立木是房舍的支柱,根茎是花朵的支柱,然而企业的支柱是什么?是安全!

一根再细的头发也有它的影子;一个再小的事故,也有它的苗子。然而,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能认识到这一点。

有的人在工作中马虎、凑合、不在乎,把安全制度、安全规程抛在脑后。有的人安全意识淡薄,抱着完工就行的思想,怀着侥幸心理,心里头少了安全生产这根弦,才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轻则设备受损,重则人身伤亡!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树立“安全是生命之本,违章是事故之源”的思想,严格按规办事;检查到位,不漏过一个细节;措施到位,不漏过一个疑点,许许多多的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要知道,“一个小小的错误、一点小小的疏忽对于我们岗位操作者来说都是致命的”。

不同的企业、不同工作岗位和不同的生产经营设施、设备具有不同的安全技术特性和要求。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可靠性。特别是从事矿山、建筑、民用爆炸物品、化学危险物品生产作业和使用的职工,更需要具有系统的安全知识、熟练的安全生产技能,以及对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突发事故的预防、处理能力和经验。

许多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严重的教训之一,就是职工不知道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发生事故时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管理人员有权也有义务依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安全管理,监督检查职工遵章守纪的情况。

安全生产关系职工的切身利益,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是对职工最基本权利的侵犯。

安全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如果忽视了它,那它就是一块暗礁,会在我们不经意之间让我们的安全之船撞上这块暗礁。如果重视了它,那它就是一个温馨的港湾,会在望眼欲穿的期盼我们平安回归。我们不需要“悔不当初”的感概,更不需要有什么“亡羊补牢”的故事!

安全象黑夜的一盏桔灯,虽然渺小,却可以指引你迷失的方向;安全象古寺里的大钟,虽然久远,却能敲醒你混沌的思想;安全象是寒冬里的一根火柴,虽然短暂,却可以点燃你生命的搏动。安全与事故,一个是天使,一个是魔鬼,假如我们忽略天使的善良,魔鬼随时就会将我们吞噬。

每个人都是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都是妻子的丈夫,丈夫的妻子,我们对自己的安全负责也就是对家庭负责。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仅仅的一次,我们没有理由不珍爱自己的生命呀!

篇6:磐石的意思及造句

2、我的拯救,我的荣耀,都在乎神。我力量的磐石,我的避难所,都在乎神。

3、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门户,不能胜过他。

4、他要称呼我说,你是我的父是我的神,是拯救我的磐石。

5、但是信心对于傲慢,绝望,懦弱,和急躁等等的话,一概不听,只听神的吩咐,“只管站住”屹立不动,有如磐石。

6、但耶和华向来作了我的高台。我的神作了我投靠的磐石。

7、只有耶和华为圣,除他以外没有可比的;,也没有磐石像我们的神。

8、若不是他们的磐石卖了他们,若不是耶和华交出他们,一人焉能追赶他们千人,二人焉能使万人逃跑呢?

9、耶和华我的磐石,是应当称颂的。他教导我的手争战,教导我的指头打仗。

10、这些人什么时候都会在那儿,他们是你的磐石和支柱。

11、摩西举手,用杖击打磐石两下,就有许多水流出来,会众和他们的牲畜都喝了.

12、这种物质硬如磐石(石灰石主要就是由碳酸钙构成的),但易溶于酸。

13、这家公司拥有坚若磐石的资产负债表。

14、他也必拿上好的.麦子给他们吃。又拿从磐石出的蜂蜜,叫他们饱足。

15、只有耶和华为圣。除他以外没有可比的,也没有磐石像我们的神。

16、用铁笔镌刻,用铅灌在磐石上,直存到永远。

17、耶和华阿,我要求告你。我的磐石阿,不要向我缄默。

18、这城中所流的血倒在净光的磐石上,不得掩盖,乃是出于我,为要发忿怒施行报应。

19、愿我的磐石被人称颂。

20、因为我遭遇患难,他必暗暗地保守我。在他亭子里,把我藏在他帐幕的隐密处,将我高举在磐石上。

21、利未人将耶和华的约柜和装金物的匣子拿下来,放在大磐石上。

22、他也必拿上好的麦子给他们吃。有拿从磐石出的蜂蜜,叫他们饱足。

23、到发大水的时候,水冲那房子,房子总不能摇动。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

24、我心里发昏的时候,我要从地极求告你。求你领我到那比我更高的磐石。

25、他打开磐石,水就涌出。在干旱之处,水流成河。

26、扫罗和跟随他的人去寻找大卫。有人告诉大卫,他就下到磐石,住在玛云的旷野。

27、都必飞来,落在荒凉的谷内,磐石的穴里,和一切荆棘篱笆中,并一切的草场上。

篇7:专利限制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法哲学理论基础

法哲学研究的两个主要问题就是什么是正当法以及如何认识和实现正当法。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来考量专利权限制制度的正当性在法哲学上的意义。

1. 卢梭的“社会公益”理论。

卢梭的财产观的核心是“社会公益”, 公益就是公民多数的意思, 因为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 总要考虑到社会多数人的利益。卢梭主张财产和正义的概念同时产生, 把正义和财产结合在一起, 其意义在于创立一种规范。在卢梭看来, 所有权一经确定, 就使财产成为真正的权利, 也同时产生对个人的限制。财产权制度的目标是公共利益, 财产权的依据来自于公益, 公益必须从全体出发, 才能对全体都适用。因此, 对专利权制度进行限制是为了社会公益也体现了社会公正。专利法本身就是国家进行利益衡量和利益选择的结果。

2. 扎霍斯的“抽象物”理论。

扎霍斯通过对英国法的分析, 阐述了专利权制度存在的正当性理由, 同时他也指出:“一个发明或一个作者只能期待某种高于其他人的暂时优势, 这一优势的性质乃是一特许权, 绝不能超越这一特许权。如果超出这个特许权, 会危及他人自由和威胁分配正义。抽象物上的独占性权利增强了个人力量的派别倾向和危险程度, 因此有理由对这些权利的范围加以严格限制, 或者将其中的一些加以废除。”专利强制许可等制度正是对专利权这种个人财产权的一种限制, 通过限制专利权人的权利行使期限和范围, 确保公众对专利的接触和使用, 促进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3. 洛克的“财产权劳动学说”。

洛克认为, 劳动成果无论作为劳动者所有物所产生的孳息, 还是作为对痛苦劳动的回报, 劳动者对其享有所有权都是正当的。所以他认为只要不涉足于其他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劳动者拥有劳动果实的所有权, 是劳动者的自然权利。但是正当性的劳动必须考虑社会公共利益, 不能在占据劳动成果的同时阻碍他人在公有领域取得劳动成果的机会。如果不对专利权进行限制就会出现大量的劳动成果被少部分人占据, 在公有领域中可以自由利用的创造性劳动越来越少, 会阻碍社会的技术发展和整体进步。

二、经济学理论基础

法律经济学的供给-需求规则和成本-效益规则为我们解释专利权限制的经济理性提供了理论工具, 也为进一步分析、评价以及朝着实现最大效益的方向改革专利权的各项具体的权利限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1. 运用供给-需求规则分析专利权限制制度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正像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所说“供给和需求分析是经济学所提供的最有用的工具之一。它和瑞士军刀一样几乎可以完成任何简单的任务。”供给-需求分析构成了对商品及其生产要素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专利制度为专利权人创设了一个市场权力, 为专利权人对相关市场的垄断提供了可能性。这个权利的排他性阻碍了他人进入这个市场的机会, 丧失了对专利的使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新的技术开发。从市场的角度讲, 市场需要大量的专利技术产品, 需要专利技术的广泛传播。专利制度的垄断性可能会使这个正常的市场供求出现失衡, 可能出现一方面市场呼唤专利的大量投入, 另一方面专利权人却出于市场垄断战略无意实施专利, 引起市场的不平衡发展。就专利权人来说, 他的投入是进行智力创造活动, 其产出是在取得专利权后实施专利或许可他人实施专利所带来的报酬。在绝对专利权的情况下, 对专利权人表面上有利的因素在两个方面:第一, 取得专利权的限制要求低, 所以在取得专利的程序环节的成本较低。第二, 由于享有绝对的垄断地位, 专利产品可以垄断高价进行交易并获得利润, 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可能会被打破。因此, 对专利权的限制可以使供给与需求保持平衡, 实现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2. 通过成本-效益规则分析专利权限制制度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依法清晰地界定产权, 可以为各种产权交易创造良好条件。专利制度清晰地规定了专利权的归属以及专利权的转让的条件。根据科斯定理, 我们可以遵循这样一个通则:当双方能够一起谈判并通过合作解决其争端时, 无论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他们的行为都将是有效率的。当专利权人通过协商把专利权转让给他人时, 通过法律对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确认分配、救济, 促进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 满足社会经济主体的最大需要和利益, 并促使社会生活更富有效率。阻碍帕累托效益实现的市场失灵的原因是产权不清, 从而导致交易成本的上升。专利权权利限制的经济理性就在于明晰产权, 遵循交易成本最低化的原则, 以调整专利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的权利配置关系, 从而实现专利权人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保护, 并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专利权交易中, 通过无交易成本的制度和降低交易成本的制度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三、社会学理论基础

社会学理论的产生有坚实的思想基础, 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社会中的专利制度可以表现出学科的综合与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的综合。我们可以用社会学理论研究专利限制制度作为一种文化范畴所具备的合理性。

1. 从达伦多夫的辨证冲突论分析专利限制制度的合理性。

德国的社会学家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充满冲突, 冲突促进社会的变迁, 冲突的调节则维护着现存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不是一个产生于共同愿望的系统, 而是一个强制合作的联合体。在强制合作联合体中, 作为资源的权力与权威, 其分配不可能是平等的, 于是就形成了支配与服从两种角色。这样一旦冲突形成, 企图压制和消灭冲突是徒劳无益的。在现代社会中, 只有通过制度化来调节冲突。”专利权限制制度就是在专利权人与专利使用人之间的冲突下产生的。专利权人与专利使用人作为不同的团体拥有不同的价值, 追求不同的利益, 彼此对立。一旦双方发生摩擦, 就会产生社会问题。国家通过法律直接规定了对专利权的限制, 这种限制避免了专利权人与专利使用人在价值交易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冲突, 节省了不必要的社会冲突和社会成本。对专利权限制也是政府通过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对社会中可能出现的摩擦和冲突直接解决的过程。

2. 从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分析专利限制制度的合理性。

上一篇:1细胞教学设计下一篇:一般过去时语法复习教学设计 (新目标版英语八年级)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