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的渗透

2022-09-11

《英语课堂标准 》提出, 要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是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考、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但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 受到应试教育和结构主义理论的冲击, 教师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文化知识的导入和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我们要端正英语教学思想, 使英语教学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需要。

1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 有些社会学家认为,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 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 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 反映文化。 可以说,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 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 互相作用, 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 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文化是形形色色的, 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 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 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 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 而且还要知道择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 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 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 实际上, 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 有些社会学家认为,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 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 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 反映文化。

英国语言学家多拉 (R.Lado) 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知识, 就不可能教好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因此, 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 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 ” 海母思 (D.H.Hymes) 指出, 仅仅学习某种语言进行交际是不够的, 还必须具备使用那种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必须懂得什么时候使用何种得体的语言形式, 怎样以适当的方式表示客气或是不客气, 友好或是不友好等等。 可以说, “语言的使用规则实际上是基于这种语言所属文化的各种因素。 ”

因此, 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 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更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文化内涵是语言交际的具体内容, 文化意识是语言交际的思维基础不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 只是形式, 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 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

2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2.1 文化教学有助于避免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 “文化错误”

为什么西方的笑话, 在中国笑不起来? 为什么在中国广为传颂的传统美德“谦虚”, 在西方则被认为是无能的表现? 在东方, 更强调集体表现和集体主义精神, 在西方, 则强调个人表现和个性张扬, 他们认为, 不愿显露自己才华的人, 是不可思议的和奇怪的。 以上问题的症结, 归根到底是文化差异问题。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经常出现的文化错误主要表现在称呼方面、问候语方面、对赞扬的反应方面、谈论的话题、词语以及文化内涵方面的差异等。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 殊不知这是一句冒犯的问话, 侵犯了别人隐私, 会激起对方的反感。 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 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 中国人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 ( 过奖) 或Where, Where (哪里, 哪里) 来应酬, 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 中西文化的差异还有很多, 如熟人, 朋友间见面打招呼时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多问“你吃了没有? ”“你到哪里去? ”而外国人则说 “Hello”。 在英语教学中, 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 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可归纳为四个词:I, WARM, where, meal。 I代表income; 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 , A代表age, R代表religion, M代表marriage。 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 不问体重, 不问年龄, 不问宗教信仰, 不问婚姻状况, 不问“去哪儿”, 不问“吃了吗”。 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

2.2 文化教学有助于实施情感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英语知识的学习

美国教育家斯宾赛提倡“快乐教育”, 要尽量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带着快乐的情绪去学习知识变求知为一件快乐的事。 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师生情感的融合, 就能激励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获得情感的满足, 从而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 因此, 适时适量渗透文化知识教育, 尤其是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注意的知识, 恰是调动气氛的良好工具。

2.3 文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形成正确得体的交际, 培养学生的世界文化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有关西方的文化知识, 不仅可以使学生接受异国的文化, 还可以在进行文化对比的同时, 对本国文化有更深刻地理解, 从而形成正确得体的交际, 培养学生的世界文化意识, 并能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

总之,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是极其重要的, 它有利于实现《英语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 体验文化差异, 有利于学生在综合应用英语时, 能很好地体现在具体的语境下, 使用语言的得体性。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学习一门语言与了解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息息相关, 要想成功掌握一门语言就必须有意识地去接受该语言所蕴涵的文化。要提高高中英语应用能力, 就不可避免地让学生熟悉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准确得、得体、流利地用英语进行交际。但是很多老师却忽视了这一点, 导致问话缺失。因此,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势必产生歧义, 也不可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也就达不到有效的教学目的。本文论述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讨论了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并对渗透文化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文化意识,文化缺失,文化教学

上一篇:基于图像SIFT特征的图像检索方法下一篇:简要分析公路桥梁设计领域当中涉及到的安全性及耐久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