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论文范文

2022-05-08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阅读材料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为了探讨影响大学生英语阅读成绩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2(电脑显示文本与打印文本)€?(文、理学科专业)混合型设计,其中显示方式是被试内变量,科别是被试间变量,并结合阅读策略问卷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英语阅读材料的呈现方式,纸质显示和电脑显示对大学生阅读成绩无显著影响。(2)支架式策略的使用对阅读成绩有显著的影响。

第一篇:阅读材料论文范文

浅谈高中生物教材阅读材料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 继教育部提出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的教育新理念,《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提出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引领着生物教学新方向。高中生物教材阅读资料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极好素材,它反映时代的特点和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引领建立生命观念、培养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 阅读材料 核心素养

0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教育变革和社会发展的趨势,兼顾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核心素养置于深化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落实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生物学科如何发展课程价值助力核心素养的培养,《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是高中生物教学的辅助和延深,在目前使用的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必修2、必修3教材中均穿插了各种阅读材料,如:“科学家访谈”、“科学史话”、“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前沿”、“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科学·技术·社会”、“资料分析”等。这些阅读材料很好的渗透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可作为落实教育改革新理念的落脚点。

1. 引领建立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的观念认识。高中生物学课程主要包括结构和功能观、物质和能量观、系统观、遗传与变异观、进化观、信息观、生态观、稳态和调节观等。学生多年学习后可能忘记了生物学具体概念但若帮助构建生命观念则有助于对自然界的科学理解,它是衡量学生是否受到良好教育的标尺,在生物学核心素养中处于中心位置。

观念一般较为抽象,在教学中需教师通过具体的事实帮助建立观念。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正是对课本正文的补充,丰富的人物介绍、探究历程、科技呈现、与社会联系等若巧妙的穿插在日常学习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助于形成科学的生命观念。如必修一“资料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从解剖学家对人体的观察到显微镜的发明到英国科学家虎克用显微镜发现细胞再到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如此一步步的科学探索历程的呈现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初步建立统一性的生命观念。再如人教版必修三“科学史话”《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中提到动物体内的稳态和调节,同时发现许多生命活动如都有类似于内环境稳态的特性,从分子水平、器官水平再到宏观水平,稳态已经成为生物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此阅读材料从微观到宏观,梳理出对应的概念和事实,注重知识整合,将对稳态与调节的生命观念的领悟渗透其中。

2 .培养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良好素材

生物学是门自然学科,生物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原理、规律都是人类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产物。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囊括所有生物,所依赖的环境又各有不同,即使是同一环境生物也具有多样性,生物学研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同时生物是不断进化的,且随着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生物学事实性的知识,更要注重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科学思维有利于正确认识分析事务,提高面对新问题的能力,是科学态度、科学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学生在学习中应积极发展科学思维,能够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法探讨生命现象和规律。科学探究是生物学科有效的探索方法,也是人类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和未来生活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相互结合,也是高考命题中的常客,科学思维主要是以基于证据的阐释或论证的面孔出现,如:……原因是,……判断依据是,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科学探究以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控制变量、方法步骤以及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等形式体现出来。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如“科学家的访谈”、“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前沿”等版块包含有科学探究的基本原则、思路、技术手段等,是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素材,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科学前沿”《组装细胞》以文特尔对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支原体基因组进行测序,采用破坏一个又一个的基因看哪些基因是绝对不可或缺的,终于筛选出300个对生命活动不可少的基因,并试图用细胞膜将其包裹起来,有关实验还在进行中。对于是否能够成功组装生命还在探究,但是该阅读材料让学生领悟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进行熏陶。再如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第2题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学生们大多能做出来但是有的学生考完后却不知道该内容完全来自必修二教材的选学部分。这些阅读栏目完全出现在课堂上是不现实的,但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和探究的热情,可通过让学生课内外自主阅读,充分挖掘其价值,体验科学家的思维和探究过程。

3.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一份子,应对生命现象、社会责任做出合理分析判断并担负起建设祖国未来的重任。社会责任要求具有生态环保意识、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

教材中的这些阅读材料都努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上与生物学有关的议题,如必修三“科学·技术·社会”《恢复生态学及其应用》、《关注生态伦理道德》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形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必修一《酶为生活添姿彩》;关注健康如必修三《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让学生认识到毒品是危害国家、危害人民、毁灭自我、有百害无一利,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给家庭带来经济破产、甚至家破人亡,给社会带来不安和混乱,我们应该远离毒品。《艾滋病——威胁人类的免疫缺陷病》通过对艾滋病的介绍、目前的现状、以及艾滋病的传播方式,让学生更多、更详细的认识这个谈“艾”色变,闻“艾”丧胆的真面目,也让预防艾滋病教育深入学生的灵魂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宣传科学的生活方式;关注我国科学家取得的科技成果,提高民族自豪感,同时学习他们的科研精神,立志报国的社会责任感,如人教版必修一《科学家访谈 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与邹承鲁院士的一席话》中问到: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你们是怎么想到做这个高难度的课题的?”邹院长回答:“没有,只是凭一股热情。当时大家就是有一个愿望,做出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为祖国发展做贡献。”必修二《科学家访谈 我赞叹生命的美丽——与杨焕明教授一席话》中问到:“您怎么想到要做水稻基因组的测序”,杨教授回答到:“中国是农业大国,全世界约有30亿人以水稻为主要粮食,测定水稻基因组的序列对解决世界粮食问题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知识报效祖国,其博大的胸襟让人尊重。同时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为了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吃大苦、耐大劳品格的传播都有利于帮助正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这些阅读材料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培养生物学核心素养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让我们充分挖掘科学史料蕴藏的宝藏,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生物课程教材研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①②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生物课程教材研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生物》必修①②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刘恩山.生命观念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标志[J].生物学通报,2018,53(1):18.

[4]吴成军.试论科学思维及其在生物学科中的独特性[J].生物学教学,2018,43(11):7-9.

作者:王敏

第二篇:材料显示方式和阅读策略对大学生英语阅读成绩的影响

摘 要 为了探讨影响大学生英语阅读成绩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2(电脑显示文本与打印文本)€?(文、理学科专业)混合型设计,其中显示方式是被试内变量,科别是被试间变量,并结合阅读策略问卷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英语阅读材料的呈现方式,纸质显示和电脑显示对大学生阅读成绩无显著影响。(2)支架式策略的使用对阅读成绩有显著的影响。(3)文理学科在内容定位策略使用上存在差异,在两种材料显示方式的阅读成绩上不存在差异。

关键词 呈现方式 阅读策略 大学生英语阅读成绩

0 引言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随着数字阅读物的发展、绿色阅读的倡导,电子阅读时代已经悄然到来,让我们沉浸于茶香与墨香之中的纸质阅读时代似乎已渐渐远去。传统的阅读是在纸面上进行的,而随着电脑的普及,阅读也从纸面转移到了电脑屏幕上,产生了以电脑屏幕为载体的阅读。

文本阅读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心理学、人因学和人类工效学等领域对传统的紙面阅读、超文本和在线性文本阅读的阅读速度,检验阅读精确度等进行了大量的比较研究。在刘儒德(2004)关于网上阅读与纸面阅读的研究认为,屏幕显示阅读容易造成眼、手疲劳还与人的额外的心理工作能力、工作记忆空间以及注意资源分配有关。

电脑显示阅读和纸质显示阅读的心理感受是明显不同的。姜丽红(2008)对两种材料呈现方式的调查研究显示,62.82%的被试认为电脑屏幕阅读时有更多的不适感;在文字感知方面,电脑屏幕的呈现比书本有更强和更立体感的表现力,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但是多感觉通道的接触可能过于分散了读者的注意资源,影响了读者的思考空间;在投入程度上,66.67%的被试认为电脑屏幕阅读比纸面阅读卷入更少;孙悦亮等人(2003)在比较电子文本和传统印刷文本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时,发现传统印刷文本的阅读成绩显著高于电子文本。而阅读理解是一项复杂的认知活动,客观因素诸如阅读情景因素、阅读材料呈现方式等都可能会影响阅读效果,阅读者自身阅读策略等因素也会对阅读效果产生影响(张庆宗,2009)。

阅读策略就是读者在阅读活动中进行有效阅读或解决阅读问题而采取的方式、技巧或行为。依据“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分为全局策略和局部策略。全局策略指读者运用背景知识,抓住中心大意以及理清文章结构等策略把握整篇文章。局部定位策略是指运用句型句法和语法规则理解具体部分。元认知策略是指认知主体以当前的认知活动为对象,不断进行一系列积极的自觉的监控和调节活动。这些策略的运用有助于文章深层理解(潘海燕,2004)。马瑞娟(2012)的研究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元认知策略,且与英语阅读成绩呈显著正相关。阅读中常见的元认知活动包括建立阅读目标、根据目标调整阅读速度和策略、评价阅读材料、补救理解失误、评价理解水平等。本研究所探讨的阅读策略主要从整体策略、局部定位策略和认知监控策略几个方面来说明。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材料

被试选取大三学生60人,文理学科各30人,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均过大学英语CET4并且分数在430~490之间,随机分成两组。

英语阅读材料为四篇CET4真题,难度系数分别为0.58,0.49,0.61,0.57(根据大学英语四六级委员会资料),每篇字数为610左右,每篇文章后面有5个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答对一题给一分。阅读文本的页面设置为:Franklin.Gothic.Medium四号,黑体,左右缩进0.5,行距15码。按此设置用hp laserjet 1000打印机,打印在A4复印纸上。

阅读策略问卷 采用Sheorey Mokhtari(2001) 的阅读策略问卷(SORS),Cronbach €%Z系数为0.89,包含四个策略维度:内容定位策略(Content-Local Strategies);元认知策略(Global-Meta-cognitive Strategies);全局性策略(Genre-Specific Discourse Strategies);支撑策略(Scaffolding Strategies),每个因素涉及5个题目,总共20题。

1.2 实验程序

60名被试随机分成两组组1和组2(每组30人)。四篇阅读也随机分为题A和题B(每题2篇)。为了控制疲劳和顺序误差,组1的一半被试先阅读电脑显示再阅读打印文本,另一半先阅读打印文本再阅读电脑显示文本;组2被试与此一致。每个被试都会阅读四篇文章,每篇文章5道题答对一题得一分,总计20分。阅读完成后,再做阅读策略问卷。实验完成后统计阅读成绩并收回问卷,数据结果用spss17.0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在纸质阅读和电脑显示阅读上,文理学科的阅读成绩均无显著差异。在阅读策略上,在支架式策略和内容定位策略上的得分较高。文科在上(17.2€?.56)高于理科(15.7€?.47),在策略使用上有显著差异(P<0.05)。对60名被试在两种材料呈现方式上的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纸质显示成绩和电脑显示成绩两者无显著差异,(t=1.633, P>0.05)。四项阅读策略上的得分和阅读成绩的Pearson相关分析表结果表明:支架式策略与纸质阅读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电脑显示成绩呈比较显著正相关(p<0.05)。

3 讨论

3.1 两种呈现方式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材料显示方式的阅读效果差异是不显著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两种呈现方式在阅读理解当中的作用差异是不明显的,与王爱平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分析其原因,首先,虽然1982年Muter等人提出屏幕阅读要显著慢于纸质阅读,屏幕阅读效果要显著差于纸质阅读。然而在随后的一些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随着屏幕技术的改进,这种差异逐渐变小,尽管纸张阅读仍然是我们许多阅读活动喜爱的媒介,但随着屏幕技术的不断革新,显示屏幕的分辨率不断精确,输入和人机交流技术不断更新,使得我们与数字化文本的交互更为灵活,纸面阅读与电子文本阅读的差异甚至已经趋于消除(O’Hara & Sellen,2005)。这是与我们信息化的时代相适应的。

其次,阅读是一种高度熟练的活动,大学生英语阅读是在不断地反复练习逐步提高的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过去养成的纸面阅读的习惯正在逐步改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用电子媒介进行阅读,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获得各种渠道的信息。

3.2 阅读策略与阅读成绩的关系分析

从阅读策略与阅读成绩的研究结果可知,支架式策略与纸质阅读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电脑显示成绩也呈比较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支架性阅读策略的使用有利于阅读成绩的提高。通过上下文来猜测文章中词义,利用以前知识帮助理解文章是比较高效的策略,在阅读中的恰当使用不仅能提高阅读速度,也能提高阅读正确率。

在纸面阅读时,被试更倾向于先浏览整体内容,然后再仔细进行阅读。这可能与纸质阅读具有翻阅便利的优点有关。而电脑显示阅读一次只能平面地呈现固定框面的内容片段即以分屏的方式存在,翻阅方式需要借助鼠标或者键盘,翻页时处于运动状态,这些都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而支架式策略阅读很难让被试形成对阅读内容的整体感和立体感。纸质阅读使用认知监控策略与被试的阅读成绩呈较高相关,这与纸面阅读的优点是分不开的。

在电脑显示阅读上,被试使用的内容定位策略与其成绩呈正相关,我们可以说被试在阅读屏幕显示材料时,更倾向于使用内容定位策略,由于屏幕翻页过程中多感官通道接触会分散阅读注意力,把注意定点到相应的阅读段落上,因此在电脑显示阅读过程中离不开认知监控策略的运用。认知监控策略与电脑显示成绩的相关是0.26,正是由于电脑阅读容易分散注意力,被试为了得到更好的阅读成绩,便采取相比纸质阅读更多的监控策略。

参考文献

[1] 徐富明,沈德立.大学生的阅读理解监控阅读理解成绩以及相关因素.心理学探新,2006(4):447-452.

[2] 马瑞娟,聂建中.大学英语阅读策略与阅读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40-142.

[3] 张庆宗,刘晓燕.英语阅读自我效能感 阅读策略和阅读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1):92-96.

[4] 王爱平,舒华.阅读材料的呈现方式对儿童阅读活动的影响.心理科学,2008.3(12):438-440.

作者:蒋旭玲 王金霞 吕厚超

第三篇:图式理论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

图式理论指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背景知识、概念能力和过程策略的相互作用。我认为,在高中英语阅读过程中,课外阅读的积累对于课堂和应试文本的理解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课外阅读过程中获得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结构图式和策略图式的结合可以应用到课内阅读中,能使读者对不同的文本感到更加得心应手。所以,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极为重要,要符合多样性、丰富性、适应性。所以,我就报刊选读和非连续性文本的选择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图式理论在其中的运用。

一、文献综述

Goodman把阅读解释为一场“心理语言学的猜謎游戏”,在这场游戏当中,读者尽力重新构建作者文字的编码,即作者为了分享自己的观点将自己的想法进行文字编码(encode),读者阅读就是一个解码的过程(decode)。在解码的过程中,读者不需要阅读所有的文本,阅读是一个读者选择的过程,对选择的语言结构进行解码后可以用来预测文章的内容,在整个过程中,并不需要逐字逐句进行阅读。

在这个心理语言学的基础上,Coady详细阐释了一种新的模式,其中二语学习者的背景知识和概念能力(大体上指智力能力)和过程策略(大体上指语言处理技巧)相互作用。他提倡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与自己背景联系紧密的内容,因为背景知识可以弥补句法上的不足。这种表示背景知识在语言理解中的重要性的理论就是图式理论,图式理论说明,理解文本内容是读者背景知识和文本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有效的理解过程需要将文字和自己背景知识联系起来的能力。理解词汇、句式和整篇文章需要的不仅是语言知识,每一个阅读的行为都涉及读者对世界的理解。所以,读者涉及的语言材料范围越多,对各类文本的理解就越容易。

很多语言学家认为图式应分为四种:语言图式、内容图式、结构图式和策略图示。语言图式是指读者阅读时具备的语言能力;内容图式指的是阅读时具备的相关背景知识;结构图式指的是语篇知识,是读者把握文章结构和脉络的能力;策略图式是指读者阅读时使用的阅读策略,即大脑对阅读过程的一种检查和知道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只有这四种图式相辅相成,才能帮助读者更深层次和更成功地阅读。

二、报刊的选用

报刊的内容已经是高考命题的一个常考选项,其内容的多样化给读者带来了大量的背景知识、词汇知识和情感知识,促进读者对于各类文本的理解能力。朱彩云将英语报刊阅读教学的总目标确定为四个方面:精读与泛读结合,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技巧;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知识;进行人文熏陶;通过灵活多变的语言形式输入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和语言能力。

我推荐《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以下简称《21世纪报》)为课外阅读中报纸阅读材料的首选,因为《21世纪报》有以下优势:第一,内容丰富,话题多样。包含了当前中外的社会政治热点、体育休闲、天文地理、科技创新,生活常识等方面,且报纸色彩鲜明、新闻图片丰富,极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第二,具有时效性,贴近生活。《21世纪报》把握了时代气息,这是教材无法拥有的。图式理论强调背景知识,而学生的背景知识往往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通过阅读《21世纪报》周刊,在繁忙的学习状态下,学生以轻松的方式获得了最新的知识,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了色彩;第三,语言地道,分层阅读。《21世纪报》从高一版到高三版不同版本的语言层次迎合了不同年级学生的语言图式,给学生提供了熟悉各种地道的文体结构、词法、句法的机会;第四,贴合教学,有讲有练。每一期报纸都有对部分文章针对性的训练,从细节辨认到判断推理,再到主旨大意和词义辨析,文章短小,问题精炼,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所以,多样的、具有时效性的话题充分创设了读者的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能帮助读者处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类似图式;文章中有针对性的练习对培养学生的结构图式、策略图式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非连续性文本的选用

根据《课标》阅读技能九级要求,高中生能够阅读一般的英语报纸、英文原著及各种商品的说明书等。PISA测试中包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和非成员国的15岁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培养未来成功融入社会的终身学习能力。所以,日常出现的非连续性文本的理解能力就极为重要。非连续性文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广告、海报、指南、目录等,掌握这些内容的理解,对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会有很大帮助。

从PISA视角分析牛津高中英语教材,11个模块的39个单元中,所有阅读版块没有非连续性文本,只在其他版块零星出现图表、图形、广告、目录等,学生的非连续文本摄入明显不足,学生对这类文本不熟悉,为做题、体验西方文化、英语的应用方面都带来了问题。

非连续性文本包括图表、图形、图解,地图、指南、索引、广告、海报和食谱等,因此,寻找有导读和注释的文本帮助学生理解极为重要。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需要学生具备母语的相关背景图式、语言图式和结构图式,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将母语阅读策略迁移到英语阅读中,熟悉不同的文本类型,在遇到类似文本的时候做到得心应手。学生们通过认识各种不同的题材阅读文本内容,学习阅读策略,体会西方文化。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时,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因为非连续文本大多贴近生活,尤其是食谱、广告、地图等,学生们可以潜移默化地学到很多词汇和知识,供平时生活使用。

四、结语

在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中,我选取了《21世纪报》和非连续性文本,考虑到了高中学生在繁重的课业之外阅读的时间和材料的局限性,其中非连续性文本的使用需要教师的筛选和编辑,使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语言层次。这两部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语言输入带来了丰富性、多样性和适应性,使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减轻应试的负担,并且能够将习得的语言图书、内容图式、结构图式和策略图式运用到课内阅读中。

注:本文为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重点课题“高中英语课外阅读质量控制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5JK11-Z07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编 张 欣)

作者:冯青韵

上一篇:化工原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对话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