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文本阅读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多文本阅读教学作为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种创新性的实践,并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在当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正确、高效地组织好多文本阅读就显得极其重要和急切。结合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正确选择和组建阅读教学内容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多文本阅读教学文本的选择和组建,需要注意文本选择的针对性。

第一篇:文本阅读论文范文

阅读专题突破五 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点解读]

综观2018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大部分都把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为必考题来考查,且所选材料与命题呈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多样的试题形式,对考生的阅读素养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从选文上看,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注重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播,凸显其文化内涵、人文价值和教育作用。这些选文既体现了命题者对语文经典性、专业性、学术性的强调,也让我们感受到新高考改革趋势——加大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

从题型上看,大部分试卷是给出三道单项选择题。设问方式有要求选择正确项的,也有要求选择不正确项的。

从考查能力要求上看,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面相当广泛。《考试说明》规定的六个能力点有: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些在近几年的试题中都有所体现。其中理解重要概念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为考查重点。

[方法导引]

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我们可以采用“三步走”的方法:

第一步,读懂文本

读通、读懂文本是理解、分析文本的基本要求,是准确答题的前提。整体阅读中,我们关注的重点有两个;—是阅读过程,二是阅读结果。

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要进行四个操作:一是语段标号,在每段段首标段落序号,这样就有了语段意识。二是语句标号,在每句末尾标句子序号,这样就有了语句意识。三是勾画语句,圈点勾画每句中的主要信息,排除次要信息的干扰,这样能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四是概括段意,用一两个词概括,写在每一段的旁边,这样便于我们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

就一般论述类文章而言,不论其议论对象是什么,都属于议论文的大范畴,都要符合议论文的文体结构规律的要求,离不开观点、材料和论证。有了这个大方向,阅读时就可画出观点句、材料句、分析句。材料从属于哪个观点,分析句是分析观点的,还是分析材料的,从空间位置上就能看出来。这样,阅读和答题就不会乱。

另外需要特别关注一下几个方面的词语:

(1)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程度的词语)

(2)或然、必然(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3)已然、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将要等表时间的词语)

(4)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等)

总之,读完后我们要大体把握三点:一是文章的对象,即文章的写作对象和话题;二是文章的思路。这样便于我们做题时快速、全面、准确地找到答案所在的区域;三是文章的主旨,文中的观点句要特别注意。

第二步,审清题意

审题干,明确答题内容。题干往往引导答题方向,具有多种暗示。比如区域暗示、思路暗示、要点暗示等。领会暗示、提取关键词是答题要务。

明确题目的要求是什么,如“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意味着某选项对原文相關语句、文意的理解等是不准确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意味着某选项的观点、态度等是从原文中推断不出来的。

第三步,筛选比对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思维的严密性。通过对各地高考试题选项的研究,可以发现文章中多数句子在选项中都会涉及,而每个选项的问题点都不大,如果粗心大意,就很难发现选项的问题所在,所以一定要学会细读。

“筛选”又称定位,就是到文章中找出与各个选项相对应的内容一句或多句,一段或多段。

“比较”就是各项比较,就是认真细致逐项、逐句、逐词地把选项的内容和原文内容进行比较。主要关注一些常见的设置错误的方面:

1.以偏概全

命题者故意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程度轻重的词语来干扰考生。主要有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替整体,以局部代替全局,以全局代替局部,以一般代替个别等。

如2018年全国卷Ⅱ,第2题D选项,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D项将原文中某个小小的次要点扩大成了全文的中心,全文论述的中心是被遗忘权的重要性,第4段具体论述的是大数据对人的主体身份的影响,其中涉及了“认同”,认同只是一个小小的部分。第4段或全文主要的内容不是论证这个“认同”,而是“被遗忘权”的重要性。

阅读文章时,要特别注意关键名词、动词前边的修饰限制词,如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等;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仅仅”等。见到这些词,就用横线画出来或者作特殊标记。

2.张冠李戴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变换施事者或受事者,有时也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或者甲乙丙等不同事物各具不同的层次、特点、状态、作用,选项将它们原来的对应关系打乱,进行错误的组合。

比如2017年全国卷Ⅲ,第1题中D选项,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原文最后一段是说“相关的公共设施”是“活化乡村记忆”的配套,D选项将主客颠倒,属于张冠李戴,因此不正确。

阅读原文时,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用圈、点、画、批等方法标出。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要看选项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3.偷换概念

命题者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误导考生。在进行选项设计时,命题者有意把原文某文句中的甲概念甲事物换成乙概念乙事物,或在表述时故意把原文的概念用一个相近但有差异的概念来替换,两个概念之间在类别、范围或程度上存在着不同。

举个例子,2017年全国卷Ⅰ,第3题中B选项,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文章第3段说“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B选项中“后代需求得到保证”,这里用“保证”替换“符合”,因此不正确。

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仔细察看选项与原文相比增加、减少或替代了的词语,甚至要考虑“的”“了”等虚词,看是否改变了原文意思。

4.无中生有

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文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被推断出来。命题者在拼凑原文某些词语时,常常有意加入自己的“私货”,从而给考生造成干扰。

2017年全国卷Ⅰ,第1题中A选项,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与A项表述有关的原文是:“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原文信息中“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不等于选项信息“应对气候变化”;“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不等于“提出了气候正义”。选项中“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就属于是无中生有,错误。

在做题时,要仔细比对所给选项的内容,尤其要关注在原文中是否能找到依据,或者根据原文是否能将其合理推断出来。

5.因果混乱

这是命题者常用的设误方式,重在考查考生的逻辑判断能力。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把“因”错断为“果”,把“果”错断为“因”;二是强加因果,把没有因果关系说成有因果关系。

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是否因果倒置,重点关注“因为”“因此”“因而”“由于”等词语。

6.混淆范围

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来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即混淆“未然”与“已然”,或者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说成必然出现的情况,或者把大的范围与小的范围进行混淆,给考生造成干扰。

如2018年全国卷Ⅰ,第3题中C选项,“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其中“照着讲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的创新”推断错误,文章第4段说“仅仅停留在‘照着讲’……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忽略了“仅仅”一词的限制性,缩小了范围。

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将选项在原文中进行定位,或通过寻找一个反例来判断选项,同时一定要特别注意一些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如“已经”“曾经”“过去”“现在”“之前”“之后”“可能”“大概”等。

7.逻辑错误

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试题的选项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

2017年全国卷Ⅱ,第1题中D选项,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原文的逻辑关系是:“明代的中外文明交融,推动了瓷器的转型,也推动了社会的转型;而青花瓷的转型和社会的转型同步。青花瓷的转型是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D项表述为“瓷器转型是社会转型的原因”,这是逻辑错误。

解題时应该根据原文而又不拘泥于原文,应以原文提供的信息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引申或推断。根据各选项涉及的内容,先回到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看能否得到选项中的某个结论。

[模拟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我们欣赏画时,时常为其内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为画外之意、弦外之情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

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空灵之灵为灵气,为实,为有。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独坐,钓丝飘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即“画外有画”。正如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山水画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不追求繁芜的世界,而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是一种摆脱世俗的精神追求。从元朝的倪瓒,明清时期的石涛、董其昌等的山水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

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不论《春山烟雨》还是《春浦帆归》,只看画题,就会觉得诗意盎然。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的致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唐人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彰显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画中有诗。比如他的作品《江山雪霁图卷》,画面上虽然没有像许多画家那样题上或多或少的诗词字句,却富有诗的意境。

中国山水画中所具有的那种空灵美、外象美、诗意美的意境既是画家创造的终点,又是观者再创造的起点。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山川、风云、水石、林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言,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真正收到“代山川而言”。

(选自颜景龙《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空”是静,是虚,“灵”是实,是有,空灵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

B.外象之美指画家通过绘画语言符号所体现出来的内在的精神追求,表现在画作之外。

C.诗意美指画中有诗意体现于画题,题诗,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等。

D.中国山水画追求自然与人文完美统一,不追求繁芜的世界,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阐述了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三个方面。

B.文章指出“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并以《寒江独钓图》为实例进行了论证。

C.文章以王维画作为依据,论证了山水画诗意美并不取决于画作上所题的诗词字句。

D.文章由空灵美到诗意美,论证层层递进,为如何创作出意境美的画作提供了新思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历代山水画家都注重意境美而轻视笔墨气韵,是因为意境才是灵魂,是魅力所在。

B.空灵美打破了时空,使画家获得了想象空间,使欣赏者在意境构成上取得了主动权。

C.诗情与画意交融,达到诗画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的最高理想和山水画的最高境界。

D.当代画家只要放开眼界敞开胸怀,融于自然并获得感悟,就能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

[参考答案]

1.B(对“外象之美”的解释不正确,原文说“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可见“外象之美”也表现在中国山水画作本身,而且“画作以外的无限性”也不只是“画家的内在的精神追求”)

2.D(“层层递进”不正确,文章是并列式结构)

3.C(A项,“注重意境美而轻视笔墨气韵”不正确,原文说的是“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B项,“在意境构成上取得了主动权”对应画家,“获得了想象空间”对应欣赏者。D项,“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原文“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山川、风云、水石、林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言,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进程中,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和人类先民们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

玉树通天河流域岩画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岩画,主要分布于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的曲麻莱县、治多县、称多县和玉树市,总共143个岩画群、609幅岩画,分为狩猎、畜牧、战争、凹穴、棋盘、农耕、信仰符号以及车辆8种专题。玉树岩画作为在一个民族区域的岩画发现,目前已引起多个相关研究单位的关注。

玉树州博物馆馆长尼玛江才介绍,通天河沿岸分布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摩崖石刻,通天河流域岩画的遗存形式基本为崖壁岩画和大石(或落块)岩画两种。崖壁岩画为通天河流域岩画的主要遗存形式,一般凿刻在露天山体的崖壁之上。其分布几乎贯穿了通天河流域的全境,且具有青藏高原岩画早、中、晚各时期的特点。甚至后来分布在此流域的唐、元、明、清时期的各类佛教摩崖石刻也均以岩壁为载体形式,体现了沿岸先民古远的刻石习俗。通天河流域的大石(或落块)岩画则自西向东主要散布于塔琼岩画点、客尤山岩画点、庚卓岩画点、东果岩画点等,地处河谷的缓坡、山脚或旷野地带,大小不一。与崖壁岩画不同,大石岩画的幅面均朝上。除此之外,通天河流域的崖荫岩画目前仅发现一处(位于曲麻莱县巴干乡一处名为“谐青”的山谷内),尚未发现洞穴岩画。

“岩画的图像资料既是一个图像表述系统,更是一个符号语言系统,它们不仅仅是早期人类思想构造能力与艺术创造才能凸显的文化遗产,还主要是‘无文字时代’人类精神传达、情感表现、語言交流、视觉教育的图式代码,当然也是今人解读早期岩画制作族群思想、情感、心理等精神世界的通道或桥梁。”尼玛江才说,从这个意义上讲,玉树通天河流域发现的这些岩画意义非凡。

“玉树岩画从古到今都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和信仰体系直接关联,很多民众将岩画视为神迹的自然显像,也把岩画与山神信仰联系起来。”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岩画研究中心主任张亚莎介绍,通天河流域岩画延续时间较长,第一期岩画的年代在距今2600年左右,带有浓厚的黑海沿岸斯基泰文化特征。他认为,一个岩画区域若能提供相对丰富的图像类型、相对充足的图像数量,是支持该地区岩画研究得以深入的真正基础,从这个角度看。玉树通天河流域岩画群的发现至少已为我们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图像语言资料,同时也证实青海西部玉树通天河流域应该是青藏高原上第三个岩画分布相对密集的区域。

张亚莎说,玉树通天河流域岩画的风格反映出多样性特点,它不仅具有青藏岩画系统的特点,还具备北方岩画系统和西南岩画系统的特点,多样性风格是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反映,是古代民族迁徙的重要见证,它至少可以说明,青藏高原地区与外界的交流融合很早就已经开始了。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6月13日)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岩画既是一个图像表述系统,更是一个符号语言系统,可见在无文字时代,人类只能用岩画来表情达意。

B.作为一种石刻文化,玉树岩画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体现早期人类思想构造能力与艺术创造才能。

C.通天河流域岩画数量充足、题材丰富、风格多样,证明该流域是青藏高原上第三个岩画分布相对密集地。

D.青海玉树通天河流域的岩画群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图像语言资料,有利于对我国古壁画进行深入的研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事实为依据,以专家研究为依托,客观地分析了玉树通天河流域的岩画丰厚的文化及学术价值。

B.文章指出通天河流域岩画的遗存形式基本为崖壁岩画和大石岩画两种,并就二者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

C.文章根据玉树通天河流域岩画风格多样的特点,推断出青藏高原地区早就开始与外界交流融合的结论。

D.文章通过介绍通天河流域岩面群的数量、种类及风格等情况,从侧面论证了玉树岩画的重要历史地位。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早期人类社会,人们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绘制岩画,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

B.通天河沿岸发现各历史时期的摩崖石刻,几乎贯穿通天河流域的全境,表明沿岸先民自古就有刻石习俗。

C.据考证,玉树通天河流域的岩画其实有四种遗存形式,分别是崖壁岩画、大石岩画、崖荫岩画和洞穴岩画。

D.通天河流域的古岩画是今人探悉其制作族群思想、情感、心理等精神世界的通道或桥梁,具有非凡的意义。

[参考答案]

1.B(A项,说法绝对。“人类只能用岩画来表情达意”错,选文第4段说,岩画“主要是‘无文字时代’人类精神传达、情感表现、语言交流、视觉教育的图式代码”。C项,强加关系,张冠李戴。“证明该流域是青藏高原上第三个岩画分布相对密集地”错,选文第5段说“玉树通天河流域岩画群的发现……证实青海西部玉树通天河流域应该是青藏高原上第三个岩画分布相对密集的区域”,第6段说“多样性风格是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反映”,D项,偷换概念。应该是“古岩画”而不是“古壁画”)

2.D(“从侧面论证了玉树岩画的重要历史地位”错,应该是正面论证。而“玉树岩画作为在一个民族区域的岩画发现,日前已引起多个相关研究單位的关注”,才是从侧面反映出玉树岩画本身所具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背后蕴含的丰厚的文化及学术价值)

3.C(曲解文意。原文介绍说,玉树通天河流域的岩画基本遗存形式是崖壁岩画和大石岩画,以崖壁岩画为主;通天河流域的崖荫岩画目前仅发现一处,尚未发现洞穴岩画)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①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黄宗羲,关注教育,尤其重视学校建设,认为“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他对以科举为轴心的学校教育非常不满,痛斥之为名利争夺场,他理想中的学校,是超越功名利禄的文化传承与光大之地,是养士之所,又是涵育与推动思想解放与创新的精神家园。

②在黄宗羲看来,学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场所,更是体现思想解放的创新家园。他断然否认皇权与真理的等价性,强调是非不是任何专断的意志所能独裁,必经理性辨析而后定。其间就隐含了黄宗羲对学校的不迷信、不盲从而唯在求真求是的创新寄意。黄宗羲曾痛斥科举祸国殃民,而其最大的危害则是“取士而锢士”,扼杀教育的启蒙与创新追求,使“经、训”俨然雷池,士人不敢越之半步。黄宗羲痛斥科举强化了这种盲从迷信的学术风气,使士林失去了思想的活力和探索的勇气,从而形成严重的“封己守残”。有鉴于此,黄宗羲大声疾呼要冲破迷信,要学贵独创,学贵自得:“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着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也。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着眼理会,所谓一本而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黄宗羲反对“以水济水”,正是倡导以他平他的异质共存,他希望学校是实践、捍卫这一精神的场所;换句话说,他期待学校教育彻底摈弃科举的“锢士”之弊和“空华臭腐”的精神沉沦,而涵育独抒己见的勇气与冲破成见的创新活力。

③黄宗羲曾开宗明义地说过:“学校,所以养士也。”不过,这里的“养士”,绝非仅仅是培养、造就一般的人才,或者是科场得意,进而能博取功名利禄的人,其寄意所在是为国家培养和准备安邦与治天下的精英与栋梁。正是在此安君保国的意义上,黄宗羲又强调学校有着使天下达于大治的重要功能,用他的话说即学校为“治天下之具”:“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④黄宗羲认为,学校固有“养士”之功能和职责,但“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在黄宗羲的教育设想中,学校还有改善社会风气和推进文明进程的义务,即“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黄宗羲认为,如果没有学校,人民将有陷于野蛮之虞:“学校之法废,民蚩蚩而失教。”黄宗羲认为改变风俗主要有两种途径,一为厉禁,一为教育。就效果和功效来看,前者为末,后者为本。在黄宗羲看来,光有禁是难以变民风、改民俗的,只有依靠教育才能从根本上移风易俗,即“学校之教明而后可”。黄宗羲主张,一地教育的主管者,对一地的风俗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故入其境,有违礼之祀,有非法之服,市悬无益之物,土留未掩之丧,优歌在耳,鄙语满街,则学官之职不修也”。值得注意的是,黄宗羲提出学校教育不仅有“革习俗”的文明进步的意义,也是富民的关键措施之一,“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华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这里黄宗羲实际上已触及启民智与富民的关系,其本质是肯定了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意义。

(摘自《光明日报》2018年8月4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视学校建设是黄宗羲关注教育的重点主张,学校就应该是摆脱名利、弘扬文化之地。

B.黄宗羲深刻了解“科举取土”的祸害,认为科举制是与教育的启蒙与创新背道而驰的。

C.“养士”是对学校必不可少的要求,学校的职责就是培养出能使“天下大治”的英才。

D.黄宗羲认为主管一地教育的官员对移风易俗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根据文章第②段内容,阐释“以水济水”与“以他平他”的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想的学校建设具体应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犯“偏执一端,不及其余”之错。根据文意,学校的职责不仅是要培养出能使“天下大治”的英才,还有“改善社会风气,推进文明进程”等。)

2.“以水济水”是用重复别人的话附和别人,缺乏自己的见解;而“以他平他”是强调异质共存,具有独创精神。

3.①传播知识方面:将传播知识与建立体现思想解放的创新家园紧密结合;②培养人才方面:具有培养安邦治国栋梁精英的功能;③社会建设方面:承担起改善社会风气和推进文明进程的义务。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讲个故事吧!”——为什么情节的魅力如此强烈,古今不衰?叙事学认为,情节展示了时间秩序之中因果关系的必然演变,洞悉真相是多数人的内心渴求。“后来呢?”与“结果呢?”两种悬疑鞭策读者奔赴情节的终局。然而,如果没有纳入文学情节的躯壳,谈论某种社会制度的设计、某个历史时期外贸对于国计民生的意义等不可能让人如痴如醉。我试图追问的是,文学情节多出了什么?

“欲望”至少是一个可以视为候选的选项。一个特定的主题可以拥有无数交集的人物、片段和细节,这些因素的收集、挑选和设定不仅涉及因果关系,同时涉及欲望的投射。

情节的发展很大程度地隐含了欲望的逻辑。人们普遍期待的情节是曲折离奇、大开大闺,主人公历经艰险,最后功德圆满,平安着陆,“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对于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这种令人神往的经历即是欲望。情节内部若干常见的修辞策略往往被欲望征用,例如“巧合”。巧合负载的欲望通常在“大团圆”的结局赢得彻底的释放。“大团圆”是情节的另一个修辞策略:终成眷属、家道中兴或者获取功名、事业有成。这些交代与其说展现了社会历史的必然,不如说满足了读者的内心期待。相对地说,借助巧合叠加厄运——“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的状况远为稀少。考察情节的时候,因果关系与欲望的想象性满足成为一个特殊的话题。

多数时候,情节内部的因果关系具有强大的社会历史基础。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人可以不劳而获,巨额的财富不可企及,森严的现实等级无法跨越……恰恰由于无法实现,这些渴求可能酝酿、发酵为格外强烈的欲望,进而祈求文学虚构特殊的情节给予虚拟的满足。很大程度上,这即是情节的语言叙述对于欲望受挫形成的空缺给予的补偿。

然而,作家与读者均置身于某种社会历史,他们的叙事与阅读必定与周边的文化环境息息相关。这时,叙事与欲望始终相互调整,二者共同期待赢得社会历史的认可。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伊格尔顿找到的一个简明例子是《简·爱》。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历史设置的问题是,“允许简实现自我,但必须限制在社会传统规定的安全范围内”,因此,《简·爱》包含了自我与屈从、责任与欲望、力量与恭俭、普通人与贵族、小资产阶级与上流社会之间的种种平衡,实现这种平衡的情节叙事“不成比例地混合了现实主义、传记、哥特小说、浪漫传奇、童话、道德寓言”,某些时候甚至不得不求助于寓言或者神话这些“笨重累赘”的叙述话语。

(摘编自南帆《讲个故事吧:情节的叙事与解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什么情节有强烈的魅力,叙事学的解释是多数人内心有洞悉真相的渴求,但这并不能完全让人信服。

B.情节的设置与叙写不仅展示了时间秩序之中因果关系的必然演变,同时很大程度上隐含了欲望的逻辑。

C.“屋漏偏逢连夜雨”这种借助巧合叠加厄运的情节虽然相对较少,但也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内心期待。

D.不是所有的渴求在现实的逻辑中都能实现,而文学却可以通过虚构特殊情节给予人们虚拟的满足。

2.下列对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先介绍了叙事学对于情节魅力的解读,并对它进行假设推理,从而顺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三、四两段从“人们的普遍期待”“社会历史基础”两个方面分析了叙事对欲望的影响。

C.文章以伊格尔顿谈《简·爱》为例,讼证了观点:因为文化环境的影响,叙事与欲望不得不相互调整。

D.“很大程度”“某些时候”“多数时候”“相对地说”等短语的运用使文章的论证具有辩证的色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渴望可以在文学中获得虚拟的满足,这正是文学存在的意义。

B.如果没有纳入文学情节的躯壳,很多人大概不会津津有味地跟踪一个数学教科书提供的因果转换。

C.作家的叙事如果很好地满足了读者的内心期待或无法实现的渴求,就会赢得读者与社会的认可。

D.简努力奋斗、实现自我、赢得爱情的故事情节很好地满足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的“欲望”。

[参考答案]

1.C(根据前文“人们普遍期待的情节是曲折离奇、大开大阖,主人公历经艰险,最后功德圆满,平安着陆”推知,巧合叠加厄运不能满足读者的內心期待)

2.B(“分析了敘事对欲望的影响”错误,第三段是欲望对叙事的影响,第四段是叙事对欲望的影响)

3.B(A项,“这正是文学存在的意义”不能由原文推断出来,无中生有。应为“这正是情节具有强烈的魅力的原因之一”。C项,推断违背作者观点:“叙事与欲望始终相互调整,二者共同期待赢得社会历史的认可。”D项,“很好地满足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的‘欲望”’与“允许简实现自我,但必须限制在社会传统规定的安全范围内”相违背)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方寸之间中国印

卢浪沙

“印”,别称玺、节、宝、章、记、信、押、戳、图章、关防和篆刻等。中国的“印文化”,发育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且历经数千年不曾中断。“印”,在各个领域的活动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印文化源远流长。最早的实物见于新石器时期的印纹陶等,如龙山文化时期出土的陶拍,这是一种在陶坯上抑印纹饰和标识的器具,这一文化征象或早于文字。因天赋的权信功能,“印”很快成为政治、经济、军事、商务和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主角。从安阳殷墟出土的“亚罗示”“翼子”和“奇字”玺等实物看,当时的玺印形制已经相当成熟。中国古籍对“印”的诠释为:“印,信也”“执政所持信也”和“王者信也”等。较早的文字记载有《春秋运斗枢》:“黄帝时,黄龙负图,中有玺者,文曰‘天王符玺’。”《春秋合诚图》:“尧坐舟中与太尉舜临观,凤凰负图授尧,图以赤玉为匣,长三尺八寸,厚三寸,黄玉检,白玉绳,封两端,其章曰‘天赤帝符玺’。”《逸周书,殷祝篇》:“汤放桀而复薄,三千诸侯大会,汤取天子之玺,置之天子之坐左,退而再拜,从诸侯之位。”以上文字虽无实物可据,有可能是春秋战国甚或秦汉之后人所编,却间接反映了春秋战国之后,“印”在改朝换代过程中作为法统凭信的特殊功用,是其他凭信工具所无法替代的法器。

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为儒、释、道和帝王文化四大体系,那么帝王文化影响最大,乃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秦王朝统一后,“玺印”也“正式”被选定为帝王文化的物化精髓和表征,成为极权制度的管理工具。

秦王朝虽二世而亡,然其所奠定的玺印体制,已成为中国官僚政体与社稷存废的象征。御玺的转递也成为皇权禅让的标志。

随着纸的发明,魏晋之后中国的文字载体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竹木简牍逐渐被纸所取代,用印方式及规制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至隋唐完成了印史上的一次大转变,官员任命逐渐和职官印相分离,官署公章替代了职官印,印章使用方式亦以钤朱取代封泥。

六朝时印章始与书画结缘,并很快成其构成的点睛元素。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即多有记述。而唐太宗李世民自书“贞观”印,唐玄宗李隆基自书“开元”印等,更开鉴赏用印之时尚。官僚和文人雅士纷纷仿效,文人斋室、书简往来、年号、别号、世籍门族以及抒情寄意和祈福辟邪等闲章形态和功用逐渐兴盛。北宋时收藏、研究古玺印和金石文字的风气十分盛行,出现了诸多的印谱专著如杨克一的《集古印格》和王顺伯的《汉晋印章图谱》等。明清以降,众多的文人书画家,以叶蜡石等软质材料取代金、银、铜、玉等硬质材料,且直接参与刻制,扩大了印章的文化内涵和个性风貌,涌现出诸多的篆刻大师和流派。中国“印文化”的发展进入新领域,文人篆刻逐渐成为印章发展的主流,并成为一项专门的学术体系——印学(亦称篆刻学)。

篆刻艺术,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品质,渐成文人书斋不可或缺的物件。因其便于携带,可随时把玩自怡,而日见受宠。看似小道的篆刻,学极深邃,既兼书法、绘画和雕刻诸技艺,且蕴含丰富的文学、哲学、历史和文字学等信息,渗透着篆刻家对社会与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索。

1.下列对于中国印的作用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器具的抑印纹饰和标识。

B.具有权信功能,作为法统凭信。

C.可作为中国书画的点睛元素。

D.体现人类对社会自然的感悟与思索。

2.对文中第6段中引述材料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引述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说明中国印章自唐代起就与书画结缘,并很快成为中国书画的点睛元素。

B.引述唐太宗的“贞观”印与唐玄宗的“开元”印,说明鉴赏用印时尚始于唐初,并由此引领闲章形态与功用的逐渐形成兴盛,扩大了印章的权信效力。

C.引述杨克一、王顺伯的印谱专著,说明北宋时期收藏、研究古玺印和金石文化的风气十分流行。

D.引述明清以降,文人书画家的参与,使篆刻成为印章主流,并发展成为专门的学术体系——印学,以此说明中国印章到明清已经发展到了巅峰。

3.“中国印文化源远流长”,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述中国“印文化”的发展概况。

[参考答案]

1.D(谈篆刻艺术的内涵,而非作用)

2.C(A项,自六朝起而非唐代;B项,“扩大了印章的权信效力”于文无据;D项,“以此说明中国印章到明清已经发展到了巅峰”于文无据,只能说明印章与书画的关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3.①最初作为一种抑印纹饰和标识出现在古陶器上,可以看作是一文化征象;②后因其天赋的权信功能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角和极权制度的管理工具;③六朝起与书画结缘,展示独特的文化艺术品质,并形成专门的学术体系——“印学”。

六、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生命的态度

朱良志

①朱光潜先生在谈到审美态度时,曾以古松作比喻,说人们对待古松有三种态度:古松是什么样的松树,有多少年份了,这属于科学的态度;古松有什么样的用处,这是功利的态度;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古松,发现古松是一种美的形式,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是审美的态度。在审美态度中,古松成了表现人情趣的意象或者形象。

②其实,在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中,存在着与以上三种态度都不同的第四种态度,古松在这里根本就不是审美对象,而是一个与我生命相关的宇宙。我来看古松,在山林中,在清泉旁,在月光下,在薄雾里,古松一时间“活”了起来,古松成了一个瞬间形成的意义世界的组成部分,我的“发现”使古松和我、世界成了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

③这第四种态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一种用“活”的态度“看”世界的方式,或许“看”还容易引起与外在的观察混淆,称为一个“活”的“呈现”世界的方式也许更合适。之所以说它是“生命的态度”,是因为它的核心是将世界(包括我与外物)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生命境界。

④这里的“态度”,又可以说是无态度,它的观照方式其实就是要去除态度。人总喜欢站在世界的对岸看世界,世界在我的对面,是被我感知的存在物、消费的客体、被我欣赏的对象。用这样的态度看世界时,人好像不在這世界中,成了世界的控制者、决定者。而“生命的态度”,则是由世界的对岸回到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与我的生命相关。

⑤王维《辛夷坞》诗写道:“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在幽深的山林中,泉水淙淙流淌,溪涧边芙蓉花自在地开放,没有人知道它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落,这是一片寂静幽深的世界。又如王维《栾家濑》诗写道:“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在飒飒的秋雨之中,白鹭自在上下,诗人写的是自己的生命感觉。在这里,没有外在的“物”,没有被观的“景”,没有观照的主体,没有被观的对象。在诗人当下的体验中,人与世界共成一“天”,共同形成一个生命宇宙。这个世界,中国美学称之为“境”。

⑥中国艺术创造的这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有一些基本特点。它是艺术家在当下的体验中发现的,“境”是体验的真实。像王维《辛夷坞》《过香积寺》等小诗,几乎纯粹是山水花木的描写,没有人,甚至看不出有人的感情。其实,人隐在它的后边,这个生机世界是人在瞬间体验中“发现”的。“境”由心起,没有心灵的体验则没有境界,境界是心灵中呈现的事实。它是浑全的,人与山水草木等外在世界共同形成一个无分别的圆满世界。像吴历“一带远山衔落日,草亭秋影淡无人”诗中所呈现的那样,无人即有人,落日山影,草亭空阔,与我心浑然一体,没有分别,更无别虑,就是一个圆满的世界。最后出现在“境”中的人与山水草木是彼此相关的存在。“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凡常的小院,紧闭的院门,阴沉沉的天气里,寂寞的主人就坐在窗前,眼前是密密的小雨,满目的苍苔。在这里,苍苔、小雨、庭草,都成了诗人的对话者,是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存在者,由这样的存在者共同构成一个意义世界。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属于原文所论“生命的态度”的一项是( )

A.陈设于展览馆内的屏风,通常用红木制作,起到点缀环境和分隔空间的作用。

B.“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一句,以马的萧萧长鸣表现自己与友人的依依不舍。

C.《爱莲说》通过歌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D.“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诗人创造了一个与自己彼此往来、密切相关的境界。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不能以生命的态度观照世界,就不会创造出“境”这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

B.境界是艺术家在当下体验中发现的,是心灵中呈现的事实,没有体验就没有境界。

C.人与外在世界共同构成意义世界,其中的存在者彼此间体现了相互关联的特征。

D.文章运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将深奥的美学观点阐述得通俗易懂。

3.根据文意,阐述中国美学中“境”的含义与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A项是科学的态度和功利的态度;B、C项是审美的态度)

2.D(没有运用类比论证,运用的是对比论证)

3.“境”是人与物(景)共同形成的世界。特点:①体验性(或:是体验的真实/在体验中发现);②浑全性(或是圆满的世界);③关联性(或是彼此相关的存在)。

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一“签”障目,不见经典

党云峰

①很多文学经典最近被贴上“毁三观”的标签:《红楼梦》写的是“富N代的爱恨情仇”,《包法利夫人》写的是“爱慕虚荣的白富美”……经过岁月淘洗的经典怎么就变成“毁三观”的作品了呢?

②标签可能彰显特质,更可能是偏见障目。它会使人无视作品的内在价值,缺乏深入了解的动力。作品是作家无声的申辩。包法利夫人自杀是时代的悲剧,福楼拜揭露了造成悲剧的各种因素,这种对个人、社会的批判不是“爱慕虚荣”的标签所能囊括的。有学者指出:“福楼拜这部作品的实质是道德的,健康的。我们见到了邪恶,但没有被它所感染。”

③人需要审视自身的存在状况,而文学正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文学的世界里不是简单呈现好人坏人的对立,那里只有人的棱镜,作家没有站在道德的彼岸。作品中的人物德行有亏就是“毁三观”?难道高大全就好?好的文学作品在塑造人物、展现其复杂性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触及道德的边界,对逾矩、背德、困境的描绘同时也是对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呈现。文学以不同于科学的方式揭示出生活中某一事件的普遍性,披露生活本质的一棱一面,都是意义生成的基石。文学作品中关于人性的剖析,对读者有着重要的警醒、借鉴意义。文学作品在时间的链条上点亮智慧,让读者在别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和生命的可能性,在心灵的对话中,用艺术形象去涵养、发展、健全人格,让世界在人们的心中不再模糊,让读者心理成长。从《俄狄浦斯王》到纪德的《背德者》,其中的自我救赎、对善的呼唤,引发读者共鸣、反思,最终产生心灵的净化,正是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

④文学的文献价值在于它是时代的纪念碑,《红楼梦》中的时代风云、《追忆似水年华》中的世态人情,都是作品得以成为世界经典的过硬理由。文学再现生活,也造就生活;既照亮远方,也照亮深渊。文学中建基于大地的世界,经由读者得以呈现。当作者与读者在心境碰撞中生成意境,作品对读者敞开了,读者因简化而遮蔽的行为是对作品的不尊重。读者的评判应该是理性的质疑,从更高更广的维度审视作品、自我、生活、时代,而不是贴标签。只顾贴标签,却不顾人性、生活的复杂是有失偏颇的。

⑤现实主义文学特别关注人的生存困境:悖谬、失落、迷茫……现实主义展现着人的个性、共性、复杂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呈现的正是从揭示社会谬误案例到进行经验教训总结的心路历程。在“加强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时代背景下,更要在时代现场秉笔直书。正如加缪所说,写作“是为了使人们至少能回忆起这些人都是不公平和暴力的牺牲品,如实地告诉人们他在这场灾难中所学到的东西,并告诉人们:人的身上,值得赞赏的东西总是多于应该蔑视的东西”。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标签”会导致解读的简化、遮蔽,是不尊重作品的表现,读者常因此而缺乏深入了解作品的动力。

B.有责任的作家无所谓道德立场,他应该真实地呈现人物的逾矩、背德、困境,从而警醒读者,促其反思。

C.一部文学经典,塑造的人物形象有着丰富的复杂性,反映了时代风云、世态人情,它的意义和价值超越读者而存在。

D.只有同时具有自我救赎、对善的呼唤,并能引发读者共鸣、带来反思,最终使心灵净化的文学作品,才有文学价值。

2.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红楼梦》《包法利夫人》等作品为例,指出许多经典被贴“毁三观”标签的现象,引出话题,开启下文的分析论证。

B.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突出了文学与科学的差异,前者通过现象披露生活本质,从而生成意义,实现文学的价值。

C.文章指出文学的文献价值在于它再现了一个时代,并以中西方文学经典为例,证明这是作品得以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

D.文章认为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特别关注人的生存困境,创作者要在时代的现场秉笔直书,作者引用加缪的话加以论证。

3.请结合文章,探究“标签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B项作家要超越简单的道德边界去创作;C项作品的意义经由读者得以呈现;D项说法绝对化,不必同时具备相关条件)

2.B(没有采用对比论证)

3.①肤浅地认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德行不能有亏,最好高大全;②评判不是理性的质疑,没有细想人性的复杂、生活的百态;③不了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特点和创作目的。

八、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风格乃文学之大体

郭宏安

《列子》中讲到,秦穆公要找一匹千里马,伯乐推荐的九方皋,说马已找到,是一匹黄色的母马,而秦穆公看到的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不悦,伯乐则大喜,说,九方皋相马,“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事实证明,这匹马果然是匹千里马。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文学翻译和翻译批评,当我们对文学译本进行欣赏和评判时,难道不应该力争做一个九方皋那样的人吗?“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所求者,此之谓也。

从事文学翻译以及翻译批评的人,能够从九方皋身上获得的启发是:判断译本的优劣,就要看它是否表现了原作的精气神,而不只是看译本的语句词汇是否与原作一一对应,是否严格正确、准确或精确。所谓原作的精气神乃是其“原有的风味”(钱锺书语),即风格。风格者何?岂非“绝尘弭迹”者乎!译作传达原作的风格做到铢两悉称,是不可能的,但是尽力传达,努力做到惟妙惟肖,则是可能的,这就要求译者准确地感觉、体会到原作的风格,并且能够用汉语加以正确表达,这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也是全面落实“信、达、雅”的结果。风格是贯穿原作的一股气势,或刚或柔,或动或静,或显或隐,精气神是也,例如夏多布里昂的华美,斯丹达尔的简枯,波德莱尔的阴冷,加缪的冷静……这股气势同样应该在译文中显现。至于细节上的瑕疵,在这种风格气势的统领下,是不难纠正的。

許多名著往往有几处瑕疵,不害其为名著,这是因为有风格的存在。唐韦庄说:“班、张、屈、宋,亦有芜辞,沈、谢、应、刘。犹多累句。”这是中国古人衡文评诗时的基本态度,即采取了瑕不掩瑜的立场。还是清沈宗骞说得明白:“每见古人所作,细按其尺寸交搭处不无小误,而一毫无损于大体,可知意思笔墨已得,余便易易矣。亦有院体稿本,竟能无纤毫小病,而鉴赏家反不甚重,更知论画者首须大体。”

沈宗骞所说的鉴赏家正是我所说的文学翻译批评家,前者面对的是想象力对现实世界的加工和改造,而后者面对的是想象力和想象力的产品。如果让一位文学翻译批评家评论傅雷译的《高老头》,他是着眼于风格,还是细节?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版的《高老头》中,傅雷把“鸡”译成了“鸭”,只能说不留神犯了一个小错,无关宏旨。像这类小错可以纠正和避免,但并不影响《高老头》被看作是准确传达了原作风格的一部优秀译作,正如批评家李健吾所说:“巴尔扎克的庞大段落,在他是气魄,是气势,是酣畅……”傅雷译的《高老头》的风格,庶几近之。一位文学翻译批评家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译品的风格上,要独具只眼,看出作品整体的美。

细节不可滥用。因为整体的美并不必然建立在细节的精确之上,有时候过于追逐细节的完美,以至于失去创造的活力,那就得不偿失了。法国19世纪的大批评家波德莱尔对整体与细节的关系有过十分精彩的论述,例如他毫不犹豫地赞同德拉克洛瓦“为整体而牺牲细节”,因为后者“唯恐因作业更清晰更好看而产生的疲劳减弱他的思想活力”。当然,细节的错误仍然是错误,当它危及整体的美的时候,就必须毫不留情地指出来。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1月30日24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品的风格,即是本文作者所强调的“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中的“精”与“内”。

B.判断译本的优劣,要看译本的语句词汇是否忠实原作、是否准确,更要看它是否表现了原作的精气神。

C.名家作品也有细节的不足,如夏多布里昂过于华美,斯丹达尔过于简枯,波德莱尔过于阴冷,加缪过于冷静。

D.译者对原作风格把握不准,即使词句译得很精准,也不能说是全面落实了翻译工作的“信、达、雅”的要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大量地使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体现出其丰厚的学养和开阔的眼界。

B.举例论证注意了详略得当,既有多例的排比列举,也有对一例的深入分析。

C.引用沈宗骞的话是为了论证文学翻译批评家应着眼于整体风格而不是细节。

D.作者在论证评论诗文应采取瑕不掩瑜立场后,接着论证文学翻译家也应如此。

3.对翻译作品,作者为什么特别看重风格的准确传达而不纠结于细节的瑕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夏多布里昂的华美,斯丹达尔的简枯,波德莱尔的阴冷,加缪的冷静”是指名家各自的风格特征,而非细节的不足)

2.D(“文学翻译家”应为“文学翻译批评家”)

3.风格是原作的精气神,决定作品整体美;有风格在,细节的瑕疵往往是无关宏旨的;滥用细节(过分追求细节),常常会失去创造的活力。

九、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在义与利之外

周国平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总是围绕着义利二字打转。可是,假如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呢?在义利之外,还有别样的人生态度。在君子小人之外,还有别样的人格。套孔子的句式,不妨说:“至人喻以情。”

义和利,貌似相反,实则相通。“义”要求人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利”驱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两者都无视人的心灵生活,遮蔽了人的真正的“自我”。“义”教人奉献,“利”诱人占有,前者把人生变成一次义务的履行,后者把人生变成一场权利的争夺。殊不知,人生的真价值是超乎义务和权利之外的。义和利都脱不开计较,所以,无论义师讨伐叛臣,还是利欲支配众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紧张的。

如果说“义”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代表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那么,我所说的“情”便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它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你不是你所信奉的教义,也不是你所占有的物品,你之为你仅在于你的真实“自我”。生命的意义不在奉献或占有,而在创造,创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积极展开,它不同于奉献,奉献只是完成外在的责任,创造却是实现真实的“自我”。至于创造和占有,其差别更是一目了然。譬如写作,占有注重的是作品所带来的名利地位,创造注重的只是创作本身的快乐。有真性情的人,与人相处唯求情感的沟通,与物相触独钟情趣的品味。更为可贵的是,在世人匆忙逐利又为利所逐的时代,他待人接物有一种闲适之情。我不是指中国士大夫式的闲情逸致,也不是指小农式的知足保守,而是指一种不为利驱、不为物役的淡泊的生活情怀。仍以写作为例,我想不通,一个人何必要著作等身呢?倘想流芳千古,一首不朽的小诗足矣。倘无此奢求,则只要活得自在即可,写作也不过是这活得自在的一种方式罢了。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曾经深以为然,并且佩服他把人生的可悲境遇表述得如此轻松俏皮。但仔细玩味,发现这话的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看人生,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当然,人生总有其不可消除的痛苦,而重情轻利的人所体味到的辛酸悲哀。更为逐利之辈所梦想不到。但是,摆脱了占有欲,至少可以使人免除许多琐屑的烦恼和渺小的痛苦,活得有气度些。我无意以审美之情为救世良策,而只是表达了一个信念:在义与利之外,还有一种更值得一过的人生。这个信念将支撑我度过未来吉凶难卜的岁月。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真性情的人,能彰显自我,回归本心,率性而行,可以不被世俗的评价标准所牵绊。

B.对重情轻利的人而言,人生的真价值既不在于义务。也不在于权利。而在于获得闲适之情。

C.重情轻利的人便可以免除许多的琐屑和渺小的痛苦,便不会体味到人生的辛酸悲哀。

D.作者否定义利评价标准,提出“至人喻以情”的观点,并把这种审美之情作为救世良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否定把“义”和“利”作为两种人生追求的基础上,倡导一种以“情”作为审美追求的人生态度,先破后立。

B.作者从对“义”与“利”的对比分析中得出,二者其实是相通的,都脱不开计较,使人与人关系紧张,表现了作者敏锐的洞察力。

C.文章以“著作等身”和“不朽的小诗”两类追求为例,论证了写作是一种活得自在的方式的观点。

D.作者引用萧伯纳的话,指出其所说的人生两大悲剧是立足于占有而言的,如果立足于创造,则可以成为人生的两大快乐。

3.结合文章。谈谈如何获得作者所说的“情”所代表的审美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B项,“人生的真价值是保持自己的真性情”;C项,“人生总有其不可消除的痛苦,而重情轻利的人所体味到的辛酸悲哀,更为逐利之辈所梦想不到”;D项,“我无意以审美之情为救世良策”)

2.C(论证的观点是“待人接物有一种闲适之情”)

3.率性而行,适情而止,保持真实“自我”;通过创造实现真实的“自我”,追求审美情趣;待人接物要有一种闲适之情,一种不为利驱、不为物役的淡泊的生活情怀。

十、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魏晋士人自然山水美学观的形成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只有这几百年间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王羲之等人的字,顾恺之的画,曹植等人的诗文,郦道元的写景文,宗炳的画论,无不是光芒万丈,奠定了后代艺术的根基与趋向。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认为,陆机的《文赋》对创作类别特别是创作心理做了专门描述和探讨,这大概是中国美学史上的头一回。

②魏晋士人思想、文化、艺术活动十分活跃,儒、道、佛、玄诸家争鸣,彼此阐发;文人逃避现实,隐逸山林,自然山水成为回避人事扰攘的崇尚境界。对老庄哲学“崇尚自然”的再认识成了名士们寄情山水的思想基础。魏晋士人倾向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山水美。对魏晋士人来说,山水美的发现是与心灵融合在一起的。他们以解放的、自由的心和天马行空似的逍遥游于山水间,风神潇洒、不滞于物。他们的艺术、诗文、绘画、书法、园林、盆景山石便凝聚了真精神,意趣无穷。

③门阀世族获得了发展庄园经济更好的自然条件,不但有了多样的物质享受,而且被南方富于变化、明丽的自然风景吸引,产生了纵情山水的风尚。这一切使得士大夫们更加追求一种精神的超脱,推动了自然山水美学的发展。山水诗、山水画、山水盆景的风行表现尤为突出。这个时代的美学思想还表现在儒、道、玄、佛等教派的分离与结合、斗争与调和诸现象上,但大致说来,佛教的巨大发展并与艺术相互联系,是这个时代的重大标志。

④魏晋美学思想反映在艺术理论领域中就是积极倡导人的觉醒和自觉。这体现在艺术开始以现实生活的人为主题,刻画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从山水诗、山水画、再到山水盆景的演变,则是在创作题材上反映这种自觉。山水画论的提出则进一步为中国盆景山石奠定了实践与理论基础。

⑤传统美学从远古神话、崇拜山石,到商周秦汉的乐山乐水,“美”的思想逐渐发展,美学话题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历程。物质文明的提高无法代替人类对美学和艺术的探索、需求,美与艺术构成人性的基础,人类在不断的探求中收获着更多的美,碰撞出更多的艺术。此时期文人审美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私家园林从汉代的追求宏大一变而为小型。这意味着其内容从粗放到精致的飞跃,也意味着创作方法从写实转向与写意相结合。这个时期也是中国盆景山石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

(选自《中国盆景山石史》)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晋是艺术精神最富有的时代,思想活跃,精神解放,人格自由,奠定了后代艺术的根基与趋向。

B.陆机的《文赋》对创作类别特别是创作心理做了专门描述,是中国美学史上的第一次。

C.魏晋时期的名士们寄情山水,回避人事扰攘,这源于他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再认识。

D.门阀世族使得庄园经济更好的发展,士大夫们在更好的物质享受中产生了纵情山水的风尚。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魏晋时期美学思想的重大标志,主要体现为佛教的巨大发展并与艺术相互联系。

B.魏晋美学思想倡导人的自觉,这一时期艺术创作开始以现实生活的人为主题。

C.伴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美”的思想也在逐渐发展,人类对美学与艺术的探求是不断的,永恒的。

D.魏晋时期私家园林追求小而精,是因为其内容从粗放转到精致,创作方法从写实转向写意。

3.促成魏晋士人自然山水美学观的形成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B项,“是中国美学史上的第一次”太过绝对,原文只说是“大概”;C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无中生有;D项,张冠李戴,“产生了纵情山水的风尚”的应是门阀世族)

2.D(偷換概念,原文是“写实转向与写意相结合”)

3.人格思想精神的大解放,筒约玄澹的审美追求,社会环境的逼迫,艺术理论和实践的自觉。

第二篇:多文本阅读教学文本的选择和组建初探

多文本阅读教学作为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种创新性的实践,并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在当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正确、高效地组织好多文本阅读就显得极其重要和急切。结合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正确选择和组建阅读教学内容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多文本阅读教学文本的选择和组建,需要注意文本选择的针对性。而要做到文本选择的针对性,一是要关注学情,把握阅读对象特点,充分了解学生现阶段的阅读水平,阅读期待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切身需求的、符合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和心理发展点的阅读文本,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要密切关注教情和考情,在多文本的选择和组建之前,教师需要深入研究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考试大纲,教材及历年的高考试题,围绕教学目标和考试要求,选择符合要求和有价值的话题组建多文本阅读材料,这样才能让教师教有所依,学生学有所得。

其次,多文本阅读教学文本的选择和组建,需要注意多文本之间的关联性。所谓多文本阅读教学,就是指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因此,教师在文本的选择和组建时,要特别注重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同一个人或同一类人,可以是同一类题材或体裁,或同一热点讨论话题,或是同一思想内容,还可以是同一表现手法,或同一语言特色等。只有在多文本之间建立起这种有机联系,才能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思维,比较阅读思维。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文本之间的联系点对文本进行反复阅读、比较、分析,最终促使学生通过积极地思考,具体地研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快速、高效地完成阅读任务,从根本上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第三,多文本阅读教学文本的选择和组建,还要注意文本选择的广泛性。组织多文本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扩大学生阅读的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因此,在多文本的选择和组建時可兼顾不同作者、不同的时代、不同语言风格、不同表达形式、不同体裁,将课内文本与课外文本相结合,将中国作品与外国作品相结合,将现代作品与古代作品相结合,将涉及诗歌、散文、小说、传记、新闻、通讯、评论、戏剧等不同内容的文本相结合。只有注重文本选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才能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带给学生不同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

最后,多文本阅读教学文本的选择和组建,还要注意文本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多文本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任何教学效果良好的课堂,都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文本阅读教学中,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策略性地引导固不可缺,但文本本身的魅力亦不可缺。因此,在文本的选择时,优先选择对学生来说具有可读性和实用性的文本,这样可以更容易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更容易得到学生的青睐。

总之,多文本阅读教学中文本的选择和组建,绝不是多个文本简单地堆砌和罗列,而是需要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文化素养,秉承一种科学的精神,拥有教学为育人的情怀,持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去精心选择,才能合理组建。

作者:余霞

第三篇: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儒学与科学

□马来平

儒学与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的关系,是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代以来,一些学者认为,儒学排斥科学、阻碍科学,与科学和现代化势同水火。对这种观点,有必要予以辨析。

对于儒学与科学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在儒学作为中国哲学要素的意义上,二者是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在儒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要素的意义上,二者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在儒学作为人文科学要素的意义上,二者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如果再进一步提炼和概括,则可以说,儒学与科学之间是善与真的关系。儒学和科学的旨趣,当然都涵盖真、善、美三个领域。但从本质上说,儒学是一种追求以仁为核心的善的哲学;而在科学的价值取向中,求真是基础性的。从这个角度说,儒学与科学不是互斥的,而是相容、互促的。

儒学所求之善以科学之真为前提之一。在求善的问题上,尽管儒学一向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但也强调从求真的角度对什么是善、为什么要求善以及求善的方式方法有准确深入的认知。儒学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尊德性,但同时认为必须道问学。在一定意义上说,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前提。所以,儒家历来强调以德摄知。孔子明确主张“未知,焉得仁”“知者利仁”,把知作为得仁的手段,视利仁为知的目的。孔子所确立的以德摄知传统,为历代儒家所继承和发扬。孟子认为:“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董仲舒认为:“仁而不知,则爱而不别也;知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二者都强调知为仁和义服务。朱熹认为:“学者功夫唯在居敬穷理二事,此二事互相发,能穷理则居敬功夫日益进,能居敬则穷理功夫日益密”,强调穷理之知与居敬之德相辅相成,以及知服务于德。王夫之强调见闻之知,认为“人于所未见闻者不能生其心”。戴震则提出了“德性资于学问”的命题,明确把学问置于德性的基础地位。

儒学把明道德之善作为知的基本方向,但并没有否定和忽视对自然万物的认知,而是把对自然万物之知主要限定在德性之知的范围内,视知为实现善的手段。所以,儒学并非与求真绝缘,也绝不反科学。只不过在儒学看来,求真主要是“穷天理、明人伦”,自然之真必须从属和服务于伦理与性命之理以及政治之真。正因为如此,儒学对于科学具有内在的需求。譬如,敬授民时,需要天文历法;“安民富而教之”,需要农学;“疗君亲之疾,救贫贱之厄”,需要医学;治国安邦,需要地理学;等等。

儒学所求之善可以为科学之求真提供导向和规范。求真有端正目的、提高效率的问题,二者均需要善的导向和规范。我国古代科学家的研究目的,大都深深打上了儒学的烙印。其最常见的目的有:追求儒学所提倡的富国安民,实践儒学的忠、孝道德,扫除儒家经典所包含科技知识的阅读障碍,准确理解儒家经典的本义,等等。儒学对现代科学家端正研究目的,也有一定助益。爱因斯坦认为,现代科学家应树立崇尚真理的价值观。其基本价值取向不是官本位,也不是金钱本位、名誉本位,而是事实本位、真理本位。树立崇尚真理的价值观,离不开人文素养的支撑。尽管历史上儒学在培育我国科学家崇尚真理的价值观方面存在局限性,但可用的思想资源还是不少的,如儒家提倡的天下为公的理想、敬事而信的作风以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诚实态度等。

科学的求真要提高效率,也离不开善的规范。为了提高研究效率,科学家必须恰当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科学界与社会以及事业与名利等方面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适当吸收儒家伦理必将大有裨益。儒学所倡导的许多道德规范,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有效的伦理基础。例如,“诚”能够引导科学家实事求是,不作伪;“信”能够引导科学家坚守诺言,保持信誉;“恕”能够引导科学家推己及人,团结同事;等等。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7月18日)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在儒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要素的意义上,儒学和科学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B.儒学和科学的旨趣都涵盖真、善、美三个领域。对儒学与科学的关系进一步提炼和概括,则可以说,二者之间是善与真的关系。

C.儒家认为,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前提。因此,儒学核心价值取向是尊德性,但同时认为必须道问学。

D.孔子所确立的以德摄知传统,为历代儒家所继承和发扬,比如孟子和王夫之,都强调知为仁和义服务。

E.在儒学看来,求真主要是“穷天理、明人伦”,自然之真必须从属和服务于伦理与性命之理以及政治之真。因此,儒学对于科学具有内在的需求。

2.下列关于“儒学所求之善对科学之求真的影响”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科学家的研究目的大都深深打上了儒学的烙印,其最常见的目的是追求儒学所提倡的富国安民。

B.历史上儒学在培育我国科学家崇尚真理的价值观方面存在局限性,如儒家提倡的天下为公的理想。

C.儒学对现代科学家端正研究目的也有一定助益,例如,“诚”能够引导科学家实事求是,不作伪。

D.科学家必须恰当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科学界与社会以及事业与名利等方面的关系,以达到提高研究效率的目的。

3.请依据文意,简要概括儒学对现代科学的积极作用。

答:

4.据《后汉书·律历志》记载,公元123年,有人从图谶和灾异等迷信观念出发,非难当时通用的较科学的东汉《四分历》,提出应改用合于图谶的《甲寅元历》。当時担任尚书的张衡(东汉科学家,通五经,贯六艺;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对此提出了批驳,驳倒了对方,为阻止历法倒退做出了贡献。这一史实体现了儒学与科学的哪些联系?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

□宗白华

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室之用是由于室中之空间。而“无”在老子又即是“道”,即是生命的节奏。

中国的园林是很发达的。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一个小天井,给人多少丰富的感受!空间随着心中意境可敛可放,是流动变化的,是虚灵的。

宋代的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林泉高致》)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园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够居人,使人获得休息,但它不只是为了居人,它还必须可游,可行,可望。“望”最重要。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颐和园的长廊不但引导我们“游”,而且引导我们“望”),就是“住”,也同样要“望”。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列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李渔所谓“尺幅窗,无心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明代人有一小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窗子的美感作用:

一琴幾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

这个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又和外边联系起来了。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这首诗好比是一幅静物画,可以当作塞尚(Cyzanne)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画来欣赏。

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

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这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左思《三都赋》:“八极可围于寸眸,万物可齐于一朝。”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就是这个意思。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画中游”,并不是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而是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所以明人计成在《园冶》中说:“轩楹高爽,窗户邻虚,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

这里表现着美感的民族特点。古希腊人对于庙宇四围的自然风景似乎还没有发现。他们多半把建筑本身孤立起来欣赏。古代中国人就不同。他们总要通过建筑物,通过门窗,接触外面的大自然界。“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诗人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也就是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像“山川俯绣户,日月近雕梁。”(杜甫)“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李白)都是小中见大,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丰富了美的感受。外国的教堂无论多么雄伟,也总是有局限的。但我们看天坛的那个祭天的台,这个台面对着的不是屋顶,而是一片虚空的天穹,也就是以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这是和西方很不相同的。

(选自《美学散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引用材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始借用老子的话意在表明中国的建筑园林讲求空间艺术,也讲究实用功能。

B.明人的小诗可以当作塞尚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来欣赏,可见,塞尚的画也追求一种园林式的空间美感。

C.文中的“山色湖光共一楼”与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样,都深得空间景致的神韵。

D.“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可见中国建筑和园林追求一种包容万千的大气象,空间美感力图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

2.下列是对原文内容的推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论述的是中国的园林建筑艺术,却大量引用古诗文、画论,说明这些不同的艺术门类具有共同的艺术特征。

B.在“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样的园林基本思想中,“行”“游”“居”谈的是建筑的实用性功能,只有“望”才能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C.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的获得与丰富,是靠窗、楼、台、亭、阁、走廊等来完成的。

D.中国园林建筑表现出我们民族独有的空间之美的特点。这与西方审美观截然不同,后者多半是将建筑孤立起来欣赏。

3.下列诗句不属于表现中国园林建筑空间美的一项是( )

A.山川俯绣户,日月近雕梁。(杜甫)/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王维)

B.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云亭。(李白)/帆影都从窗前过,溪光合向镜中看。(叶令仪)

C.山翠万重当槛出,水华千里抱城来。(许浑)/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苏轼)

D.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立神扶栋梁,凿翠开户牖。(杜甫)

4.谈谈中国园林和建筑的空间美感的民族特点。

答:

上一篇:文化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心力衰竭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