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康论文范文

2022-05-11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社区健康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随着人民知识水平提高和国家对医学护理事业的高度重视,社区护理服务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飞跃,更着重关注于居民健康,为社区范围内的居民提供便利、经济、有效的护理服务。社区护理服务能够根据社区居民不同的健康需求给予真正适合的护理措施,帮助其提高健康生活质量,在健康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有利促进作用。

第一篇:社区健康论文范文

如何开展社区健康教育

社区健康教育是从整体上对社区群众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干预,贯穿于整个社区卫生服务中。社区健康教育内容广泛,依据目的任务、活动性质和干预手段的不同而不同,下面就探讨一下如何更好的开展社区健康教育。

1.社区常用的健康教育方法

1.1语言教育方法

(1)口头交谈:通过面对面谈话,传达信息,交流情感,进行行为指导,是入户家访的基本形式。(2)健康咨询:以现场答疑的形式,应由有经验的相关专业人员承担。(3)专题讲座:由专业人员就某一专题专业性、系统性、针对性地组织集体听课,是社区常用的一种群体教育方法。(4)小组座谈:由健康教育者组织,组员讨论,互帮互学,特别适用于技能训练和行为改变,如戒烟支持小组、家庭营养培训班等。

1.2文字教育方法

(1)卫生标语:使用制造方便、易于记忆的大幅横额来大造舆论和创造气氛.(2)卫生传单:针对社区某个中心任务一事一议广泛散发。(3)卫生小册子:由专业人员编写,内容知识性、针对性强,便于保存,可反复使用。(4)折纸:制作精美、图文并茂,适用于低文化水平及空闲时间少的人群阅读使用。(5)卫生报刊:定期发行、信息量大,是广大群众学习卫生保健的健康之友。(6)卫生墙报:可以是设在街头、单位等显眼处的黑板报,制作简单、更新内容易,能起到宣传鼓动和普及知识的作用。(7)卫生专栏:图片、文字为主,设在社区居民主要的活动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教育性。(8)卫生宣传画:是文字与形象艺术的结合,以其绘画、图片、设计编排艺术及鲜明的色彩深受居民的喜爱。

1.3形象化教育

常用照片、标本、模型、演示等。其特点是直观性、真实性强、身临其境来强化教育。例如通过展示畸形胎儿标本,可强烈激发人民妊娠保健及优生优育意识。

1.4电话教育

包括广播、电视、电影,以及投影、幻灯、录音带、录像带等,此类喜闻乐见、传播迅速群众乐于接受,不少地方在电台开设“空中医生”或“健康医院”,是社区教育的有效渠道。

2.社区健康教育方法的选择运用原则

2.1要根据地区、对象、目的、内容选择适宜方法

(1)首先要考虑地区因素:不同的地区就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会存在着差异,要根据不同的社区情况来选择易于接受和开展的方法。(2)年龄结构:可分为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3)职业因素:可分为工人、农民、服务人员、学生、职员、干部、家庭主妇、以及物业居民等,(4)文化程度:可分为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博士等。因此,应根据社区各类人群的特点,选择不同形式,开展内容不同的健康教育。

例如,我站携手桂洲医院糖尿病专科,特邀请桂洲医院糖尿病科专家李舸共同举办一堂“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前期,由医务人员和居委会工作人员深入社区每个家庭去派发讲座通知单,务求引起居民的重视而前来关注、倾听讲座。之后,我们就商定了参加的医护人员,决定由具有丰富临床及授课经验的糖尿病科专家李舸和邓伟文主治医师现场讲解,潘叶勤护师从旁协助,吴艳松护师作会场记录。

现场,采取互动的方式,许多老人家都积极地提问,专家李舸耐心地解说,他运用幽默诙谐的话语,图文并茂地带给居民一个很健康很肯定的信息:“糖尿病并非绝症,有得医,虽不可治愈,但可治疗。只要大家配合医生合理治疗,同样可以活到100岁!”台下,随即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居民们都表示不再恐病忌医,对战胜疾病有了信心。

此次所花费不多,确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2要充分调动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

只有使社区群众广泛参与,才能有效地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应注意:(1)信息传播的程度;(2)活动内容是否为群众所关心;(3)教育内容是否为广大群众所接受;(4)活动组织是否科学,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等,是否方便群众参与。

3.小结

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是实现社区健康与时共进的有效途径,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意义重大。

作者:何燕君

第二篇:社区护理服务在促进社区居民健康中的作用

摘 要:随着人民知识水平提高和国家对医学护理事业的高度重视,社区护理服务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飞跃,更着重关注于居民健康,为社区范围内的居民提供便利、经济、有效的护理服务。社区护理服务能够根据社区居民不同的健康需求给予真正适合的护理措施,帮助其提高健康生活质量,在健康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有利促进作用。同时响应国家口号,积极培养全科护士,为健全社区护理服务完整体系、确保社区全科护士质量保证均产生了深远意义。该文将通过对社区护理服务的现状特点进行阐述,展现社区护理服务在社区居民健康中的促进作用,在减轻医院和国家负担的同时构建社区护理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社区护理服务 社区居民 健康 生活质量

The Role of Community Nursing Service in Promoting the Health of Community Residents

LIN Cong WU Guangxia*

(Shandong Xiehe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Province, 250109 China)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存在划纲要》中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观念的转变及社区护理水平的进步,使得社区护理服务成为有效、便捷、经济并服务于社区居民健康的基本医疗服务。社区护理服务立足促进社区居民健康为目标,极大程度地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整体水平。

1 我国目前社区护理服务的现状

在我国,社区护理服务作为一个基本医疗服务,以家庭为单位,面向居住在社区附近的居民。近年来,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和二胎政策的放开,居民对各方面的健康护理需求逐渐增大,使得社区护理成为护理服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社区护理能够根据社区居民不同的健康需求制定不同的护理服务,为之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社区居民的健康生活质量。但由于我国地域不同,导致社区护理服务的工作范围、社区护士的护理能力和社区护理人群具有一定差异,并未产生系统、统一的护理服务体系[1]。

2 社区护理服务应用于居民健康中的特点

2.1 社区护理服务以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根据社区居民不同健康需求提供护理服务

社区护理服务的服务对象是社区中的居民,主要着重介于健康人群和无明显症状的患病人群[2]。社区护理以促进居民健康作为主要目标,能够尽可能满足社区居民在促进、保护、维持健康方面的需求。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自身生理、心理因素。社区护理服务作为一个服务于各类人群健康的医疗手段,根据社区居民不同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提供不同的健康护理服务,从而能够在为社区居民健康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2.2 社区护理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护理服务

与临床护理不同,社区护理是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指导和计划生育融为一体,向社区居民提供内、外、妇、儿等各科的综合护理[3]。在进行社区护理时,社区护士给予全方面的护理服务,帮助社区居民提早发现疾病,并加以预防和治疗。社区护士也可将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向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指导,增强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进一步促进社区居民的健康发展。

2.3 社区护理服务的护士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相对于临床护士,社区护士拥有较强的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多种健康需求,社区护士需积极联系医院专家进行定期出诊、开展健康活动等,将多方资源整合利用,多途径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更好地维护社区居民健康。

2.4 社区护理服务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可及性的特点

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决定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正是社区护理服务的存在,促进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恢复;社区护理服务的可及性要求社区护士对工作高度负责,定期对社区居民开展健康宣教活动,让社区居民能够切实感受到社区护理服务的可及性,帮助社区居民提高健康意识[4]。

3 社区护理服务提高社区居民健康作用的方法

3.1 加强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

正确的健康教育是身心健康的基础。社区可积极宣传健康相关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社区居民将知识和行为相结合,将健康观念渗透到每个社区居民身上,在宣传之中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总体水平[5]。由于社区居民在生活习惯、习俗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社区护理需结合个人不同情况进行一定整改。在社区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时,社区居民也需积极配合,主动接收健康知识,自觉维护自身健康。

3.2 定期進行家庭访视

针对特殊群体或有家庭访视需求的人群,社区护理服务人员定期进行家庭访视,了解其健康基本情况,根据需要提供基础护理技术和康复医疗护理,给予心理、生理上的相关指导[6]。

3.3 协助建立社区健康档案

协助建立社区健康档案,可初步了解社区居民基本健康状况,针对已产生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排查、及时治疗。社区护理人员根据健康档案上健康动态变化做出相应护理干预,准确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

3.4 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质量和建立完善社区护理服务完整体系

积极培养社区护理优质人才,加强社区护理人员健康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专业技能能力和不同情况下的应变能力,不断提升社区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确保社区护理服务人员的质量保证[7]。同时需根据当地居民居住密集程度和经济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相匹配的护理服务体系,多方面发展社区护理,使社区护理多元化,确保社区护理的可持续发展。

4 社区护理应用于社区居民健康的意义及发展潜力

伴随着人们对健康方面护理的需求逐渐提高,社区护理也会根据需求波动进行调整,以达到促进居民健康为目的,这也是社区居民为什么能够发自内心地接受社区护理的原因。社区护理作为一门综合学科,更具有广阔前景和优越性。希望社区护理服务继续大力发展,不定期组织医院专家到社区对社区居民进行义诊、咨询、体检,让社区居民真正接近健康、了解健康、认识健康;希望国家和政府可以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社区护理服务的发展,提高社区护士总体素质,以确保社区护理质量,为社区居民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社区护理服务在社区居民健康中的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如合理开发必将会为推动社区护理的整体发展,社区将会更加关注社区居民健康,帮助社区居民满足健康需求、提供健康护理干预,真正将健康落实于社区居民每个人身上。

参考文献

[1] 陈奖国,杨明莹,李斗艳,等.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7,15(19):2342-2344.

[2] 金昊.社区护理的现状与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8):43,53.

[3] 王杰.分析社区护理工作的特殊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3):203.

[4] 张琳,李冬艳,崔淑芹,等.社区护士工作现状分析及职业素养提升建议[J].德州学院学报,2020,36(2):103-106.

[5] 王婷婷.社区护理服务与居民健康素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A0):297.

[6] 刘国莲,程雪涛,宁艳花.社区访视护理现状分析及访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8):3140-3143.

[7] 舒灵芝,谢莉玲,彭一航,等.基于核心能力的社区护士培训实践及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2020,17(2):137-142.

作者:林丛 吴广霞

第三篇: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探析

摘 要:目前,我国实施公共卫生管理主要是以社会为单位,心理健康宣传与心理疾病预防以社区为单位,依靠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健康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比较晚,服务职能水平与国外比较相对较低,各个方面的运行机制、管理机制等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活动中,必须有效发挥政府的主导职能,充分有效运用各方优势资源构建一个完善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从而让所有的社会人群都能够接受具有协调性、综合性及连续性的心理健康服务,最终将实现最终提升我国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能够更快、更好实现。

关键词:社区服务;心理健康;体系构建;社会自组织

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快速进入转型期,生活节奏变得高速化,生活环境也变得多样化,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心理上受到各种不良应激因素,从而使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心理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心理疾病及其诱发的生理疾病的发病率也在持续升高,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身心健康的问题之一。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居民心理卫生服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一、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现状

(一)政府职能定位不清

社区主导心理服务同其他商业性质服务最大的区别在于,社区主导体现了其福利性质,也明确规定了政府对于该项服务事业有着必然的职责[1]。但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一把手”对于居民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没有将心理健康同当地区域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放在同等高度,也没有切实认识到心理健康服务也使普通居民的一项基本权益与福利。另一方面,由于在基层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程浩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直接经济效应并不显著,也使许多基层政府望而却步。同时,社区属于基层治理机构,工作面广,开展心理服务除了需要社区主导外,还需要政府其他专业部门的参与与配合。譬如卫生局、公安、街道、民政局、救助部门、妇联、残联等。但由于目前我国社区心理服务仍然是以卫生部门(卫生局及下属卫生医疗结构)为主,其他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相互之间职责交叉,分工不明,相互推诿的情况。

(二)资金保障不到位

资金不足,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是当前社区卫生健康服务所面临的阻碍之一。相对于英、美、澳大利亚等国家落后了半个世纪以上[2]。我国政府投入资金建设全民医保是2008年才开始起步,目前正处于推广阶段,仍有30%以上的居民未享受医保待遇。与此同时,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处于建设阶段,只在中等以上城市建有,并且远远没有普及,居民需求与医疗供需间存在极大的供需矛盾。当前社区心理服务主要都是挂靠在社区或者街道,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与此同时社会力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与挖掘,资金多是依靠政府的临时性拨款,不够稳定,也不长久。

(三)社会组织和专业队伍分散薄弱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心理卫生服务人员呈现年轻化特点,以中青年为主,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下,大于45岁的仅占11.72%[3]。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起步较晚所致。实际工作中,社区心理健康工作人员是以兼职、非专业人员为主,有些地方甚至和思想政治工作混为一谈。目前我国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配置上尚未考虑配备心理学的专业人才。另外关于居民卫生服务的社会自组织发展与社区参与程度不足,也进一步制约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整体上来看,当前我国社区医疗人员的配备普遍不足,人力的限制使得社区医疗只能够应对日常的医疗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开展社区心理服务工作。同时即使是开展了,教育人员的学历层次却又普遍偏低,对社区心理教育工作的深入、广泛开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四)心理健康服务培训体系发展滞后

目前我国已开展的社区心理服务地区,其从业人员主要是基层医院调配的医务人员,基本都没有接受以社区心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培训。许多人都是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后,才开始进行相关学习,学习方式也多集中于自学。社区心理服务从业人员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确保沟通的有效性。专业培训不仅有利于服务工作的有序发展,同时也利于从业者自身的心理健康,能够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更好地面对社会和自我内心。但由于缺乏体系化的针对性的业务培训,致使专业技能与业务经验的不足,因此难以保证心理服务的水平及实际效果。

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对策

(一)转变政府促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理念

政府要加大对社区服务的投建力度,建设功能型、服务型的服务站,完善社区的内部功能,真正使社区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发挥应有的作用[4]。在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活动中,要正确认识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树立“政府、社会和民众共同调节”的观念。面对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的心理健康需要,政府显然难以个个满足,在实际工作安排中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的配置和运行方式应适当做出调整,减少政府压力,同时提高心理健康服务效率。欧美国家在公共产品管理模式创新中普遍重视将公共产品竞争化,一方面允许私人组织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形成与政府部门的竞争。另一方面在政府内部开展绩效管理、分散权力,形成政府内部的竞争。

(二)改进政府的治理模式

参考国外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可以发现,其政府治理模式与我国有着较大差别。笔者认为,今后政府在促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时,应当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划桨”走向“掌舵”。当前我国政府管理仍然是以统治型和全能型为主导,其管理中过于追求基层行政组织的权威性和功能的专门化。而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中,政府必须尽快转变原有的“划桨”者身份,而作为“掌舵”者。即减少工作的具体参与与实施,而加强宏观规划、管理监督职能。二是从集权走向分权。分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下放管理权至基层社区及社区卫生机构,给予其工作开展的灵活性,鼓励其工作创新与发展。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针对性,而且有利于降低政府服务成本。二是政府向公民放权,向社会放权,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与监督。政府可以通过向社会组织、中介组织授权的方式动员社区居民、社区组织独立或者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政府、非政府组织、公民形成多重代理关系。

(三)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筹资机制

政府肩负有社区心理服务的重要责任,在原则上需要以政府的财政预算拨款来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经费来源。因此,需要将社区心理服务纳入到公共卫生建设的范畴中,政府对其进行财政预算拨款,进行统筹规划,促进社区心理服务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还应该在当今的这个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起多渠道、多层次和多元化的筹资途径,构建起一套合理的社区心理服务经费补偿机制,以此来对社区心理服务的经费提供保障。这种多渠道的筹资机制与上一节中所说的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有着密切关系,适当吸引民间资本,可以从公益角度和市场化运作角度来促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

(四)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宏观规划

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应当首先明确管理权责,从多机构各行其是走向统筹整合[5]。笔者认为,可按照“以卫生局为领导,以心理卫生协会或综合医院精神科为骨干、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落脚点”的服务模式创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组织体系。借鉴克拉玛依的机构设置模式,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服务网络体系是以政府心理工作中心为核心,以各街道心理工作站为平台,以街道相关机构人员为基础。同时加强心理服务干预、筛查、控制和跟踪的完全机制。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加强心理咨询服务、加强对社区居民的评估、诊断、跟踪,形成“信息、评估、反馈、防治”的预警系统及干预机制。唯有如此,才能够使心理干预具有更高的针对性。

(五)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队伍建设

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队伍建设主要在于人才的引进与队伍的培训两方面。在人才引进方面,拓宽人才来源渠道。可以公开向社会招聘人才,也可以由社区所在市县中心医院、心理专科医院调派专家进入社区。在队伍培训方面。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部门构建长效培训机制,对各种专业知识与健康教育授课技巧进行经常性的培养,以此来提高医务人员各项能力水平。首先,相关部门应积极合作,制定系统、规范、科学的培养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其次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完善学历教育。再次,政府应积极完善心理师资格评级认证体系。此外,队伍建设除了需要大量专业的心理服务人员外,同样需要全科医生、护士等多种医学健康服务人员,因此社区应当科学地设置队伍结构与人员组成。

三、结语

社会心理问题极大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执政者必须加以更大的关注和重视。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本就是一项长期并且繁杂的工作,并不是某一个方面努力就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人员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与坚持才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因此,积极、认真、扎实的对这项工作进行坚持与推进,只有这样才能让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一定的提高,并让他们的健康素养得到有效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孔筠,崔新娟,李德俊.社区卫生服务亟待加强心理疾病防治工作[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9(4):256.

[2]吴均林,周指明,巫云辉.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2011(11):688-691.

[3]徐华春,黄希庭.国外心理健康服务及其启示[J].心理科学,2010(4):1006-1009.

[4]彭涛,李欣,臧立新.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发展[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7):47-48.

[5]蒋宗顺,刘柳,英徐璇,等.妇幼心理卫生现状及其社区干预模式研究综述[J].卫生软科学,2004(3):39-40.

作者:侯宇晨

上一篇:精益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文学博士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