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

2022-05-13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近十年来,我国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理论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实践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态度的分析、对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总结、单一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的运用、课程教材功效的发挥等方面。

第一篇: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

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问题研究

[摘 要] 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以来,健康问题越发受到人们重视。与此同时,身为国家栋梁之材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滑也已跃升为世界性难题。通过分析大学生体质现状及体质下滑的原因,发现大学生健康理念淡薄,学校对体质健康教育不够重视,社会发展节奏快等问题,并进一步总结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现存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希望能以此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良好的健康意识。

[关键词] 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基金项目] 2015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三螺旋视角下广西群众体育品牌建设研究”(15BTY003)

[作者简介] 梁方方(1973—),男(壮族),广西德保人,硕士,广西大学体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研究。

身为国家栋梁之材,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直关国家未来和民族的命运,大学生理应争当通达智慧与强健体魄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然而,从最新公布的《健康人大数据》来看,我国城市白领亚健康比例已达76%,近六成白领处于过劳状态,而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所占比例尚且不足3%。另外,据中国社科院《人才发展报告》显示,由于不注重调整自身亚健康状态,2/3的中国知识分子将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改善大学生体质、提升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便成为健康中国背景下政府、教育机构乃至全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政府尤其应当从战略高度凸显大学生健康教育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国家体育总局就曾在2016年发布的《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强调,要深化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充分发挥体育在健康中国建设方面的独特功能。所谓健康教育,即是通过开展有组织计划且系统化的社会教育活动,引导人们自觉采纳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从而减轻乃至消除健康危害因素,提升身体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的一种教育方式。

一、体质与体质教育的内涵

“体质”为体育学科概念,该学科权威定义下的“体质”即是指人体的质量,带有在遗传性与获得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功能与形态上的稳定特征。

“体质教育”一词则出现在1979年,由徐英超先生率先提出并主持建立了北京体院体质教育研究室,由此推动了体制教育的科学化发展。此后,我国亦有多位学者发起倡议,建议将“体育课”改称为“体质教育课”,以更好地凸显体育教育的价值。总体来说,体育教育活动的目的有二:其一,在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其二,在于推动学生积极沉入体育运动实践。而相关教育者的思考与研究也当绕此展开,主动探索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二、大学生体质健康現状及体质下滑原因

1.现状。首先,猝死事件频发。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天猝死人数已达千人,近乎每分钟即有1人猝死,且死者以中青年居多。而身为国之未来的大学生,猝死事件同样频频发生,猝死地点包括教室、宿舍,乃至操场。《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显示,大学生体质连年下降,景况堪忧[1]。前有上海东华大学大三学生千米测试时突然晕倒不治身亡,后又有宁波一名大二学生在长跑测试过程中猝死的惨痛事例发生。此外,高校军训期间,晕倒者屡见不鲜,学生累计看病人次竟可高达数千之多。这些状况无一不是危险信号,学校、国家乃至社会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其次,身体健康水平连年下降。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已接连20多年呈下降趋势,整体状况尚且不及中学生群体。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江崇民就曾指出,我国大学生体质状况总体仍呈下降趋势,只是降速方面有所减缓[2]。细观力量、爆发力以及耐力等各项身体素质指标,现今大学生均与2005年时的大学生存在一定差距,此外,肥胖率却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归根究底,是在于熬夜成瘾、沉迷网络、疏于运动以及饮食不节等原因。作为社会主义祖国建设的后备军,大学生群体本应具备强健的体魄来承受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的种种压力,但如今身体素质呈现连年下降的趋势,明显已与预期背道而驰。

2.下滑原因。首先,社会原因。其一,网络的发展。从结果看,网络的快速发展利弊互见,既为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新闻资讯,同时也极大地缩小了人们身体活动的空间,大部分人尤其是大学生更多地沦为了“低头族”,休息或运动时间减少,各色网络消遣活动增多,严重者甚至都不肯放过细碎的上厕所、吃饭时间,最终导致大学生群体近视率、佝偻发病率飙升的情况。其二,社会的忽视。大学生群体体质之所以连年下降,与整个社会不重视大学生健康的氛围也脱不了干系[3]。虽然国家一直提倡大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不过是句“口号化”号召,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竞争尤为剧烈的今天,整个社会重“智”轻“体”的现象就更加明显,人才选拔均以智力和学历为导向,大学生要想证明自身能力,找到理想工作,就必须沉入书海并拼命考取各式资格证书,时日稍久,便累垮了原本就疏于锻炼的身体。其次,学校原因。其一,高校管理者对大学生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视不足。作为文化高地与人才培养重地,国内高校工作重点普遍在于开展学生智育与德育工作,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多数高校年度体育教育经费比例普遍偏低,并未达到教育部统一规定。此外,校园范围内体育宣传少,专业体育竞技赛事仅针对部分体育尖子生,多数大学生较少接触健康运动科学知识或参与课外体育活动[4]。其二,体育课程执行效果欠佳。目前来看,多数高校依旧奉行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采用单一的体育教学内容,而教学方法与内容多元化的缺失必然难以激发大学生的运动兴趣。此外,多数高校还存在运动场地与运动器械不足的问题,难以满足部分大学生的运动需求。其三,基础教育阶段健康意识培养未成体系。这是造成当今大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的一大主因。从客观情况来看,多数高等院校的体育课数量严重不足,针对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每周开设一至两节体育课,到大三、大四年级,就直接取消了体育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身又不具备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因此根本无法保证最基本的体育运动时间,健康水平持续走低也是势所必然。其四,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执行不到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高校执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理论指导与核心标准,然而,从执行效果上看,多数高校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沦为形式,存在未能按时全量上报学生测试数据、单重数据上报而忽视后续指导改善服务、注重对数据的总结分析而忽视对个体的关心等问题[5]。再次,个人原因。哲学上讲,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于事物发展,因此除却前述两点外部因素外,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原因同样不容忽视。具体讲来,包括以下三点原因:其一,忙于学习而疏于运动。在当今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形势下,大学生所面临的考研或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部分学生由于将时间精力都投诸到学习与技能提升上而无暇顾及其他,参加体育运动自然也包括在内,认为只要顺利通过体质测试就可以了。其二,奉行传统理念而不甚在意身体。当代大学生仍未可以抛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理念,普遍认为读书的重要性要高过参与体育锻炼、成绩的重要性要高过身体健康,加上个人又正处于年轻阶段,因此就算体质下降也较少出现明显的身体反应,于是便懒于进行体育锻炼。其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如今,通宵熬夜、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已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间,大学生肥胖率不断升高,而较之于正常人群,肥胖者又更容易产生运动疲劳,因此更难坚持于体育锻炼、难以养成运动习惯,而运动的缺乏又会进一步加大大学生身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三、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相应解决对策

1.问题。首先,体质健康教育政策推进过程中政府责任意识薄弱。当前,体育仍是教育事业中的薄弱一环,轻视学校体育重要性、学生体育课及课外活动时间偏少、体育教师及体育场地器械短缺等问题突出,学校体育评价机制仍未形成[6]。就政府责任意识而言,一方面,作为体育健康教育主导者,政府责任意识不强,并未充分发挥其主导功能;而另一方面,政府责任意识在推动教育及体育系统完善方面又发挥着直接而有效的作用,政府如若不加重视,不对各相关部门进行清晰的功能定位以促其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那体育健康教育政策便无法完美落地,此外,政府责任意识在推动学生价值体系形成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如不加大对体育健康教育的支持力度,那我国大学生体育教育发展模式便难以打破传统且单一的格局,高校及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也难以提升。大学生作为祖国建设后继力量,其体质健康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政府有绝对责任承担起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体育观念和体育参与意识的义务,并在制度保障和资源供给等多个方面为高校提供配套支持。其次,高校未予学生体质健康教育问题以充分重视。我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全部开设健康教育课并开展多元化健康教育活动,在强化学生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的同时,重点做好包括意外伤害及心理健康等问题在内的健康教育工作。然而就高校健康教育工作落实情况来看,工作成效一般且多年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其一,健康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与指导性。高校在设置选取健康教育内容时并未考虑大学生特性,缺少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和改善不良心理状态等大学生健康内容相关知识,导致内容应有指导功能的缺失[7]。其二,并未形成完整的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体系。高校未对体育课程教材、体育活动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科学设定,不仅理论教学课时偏少,导致大学生无法充分学习健康知识、掌握自身健康状况并找寻合适的健身方式,且多数高校仅注重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收集与上报,却并未深入开展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研究,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也未提出相应反馈意见和建议,没有提供必要的体质健康危险因素干预服务和体质健康咨询指导。再次,大学生自身缺乏正确的健康理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或衰弱征兆,且还需要自身具备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道德意识。因此,健康大学生应具备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完美状态。然而从事实看去,当今大学生却普遍缺乏对于健康的正确认知,并因此导致健身意识不强和体质渐衰等问题。从学生的发展阶段来看,在高考备考阶段,他们多因忙于功课、复习而没时间运动,在进入大学以后,又容易受补偿心理驱使而舍不得花时间进行锻炼,反而不是宅在宿舍打游戏,就是跟朋友同学去大排档刷夜喝酒等,此类不良的生活习惯高度透支了个人精力,不仅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且还直接造成了大学生健康水平的下降。

2.对策。首先,建立健全大学生健康教育法律体制机制。从当前来看,我国体质健康相关政策法规主要指向全体青年,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不仅少且也未形成体系,从而削弱了政策法规在解决大学生体质监测管理问题时所应发挥的实质性作用。因此,出台适用于大学生体质监管工作的微观性政策法规势在必行[8]。具体来说,应从国家、地方以及高校三个层面发力:其一,国家当进一步完善其宏观性政策法规,教育部要力保政策法规的清晰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其二,地方应加大其政策法规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在确保地方政策与国家政策适应性的同时,也要着力突出地方特色;其三,高校当进一步完善其规章制度,在积极响应上级要求的同时,也要注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最终建立形成国家、地方以及高校三位一体的政策法规体系[9]。其次,加强高校体质健康教育政策文件执行效果评估力度。权威文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出台为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但从各高校落实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高校完成政策目标程度的考察,强化高校体育政策文件执行效果评估力度。具体的评估工作可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同时入手:其一,以内部评估为主。一般而言,内部评估者都较为熟悉规章制度,而这对评估活动的开展极为有利,评估者可以具体地以评估情况为据来调整既有规章制度,以使其更加契合实际。其二,以外部评估为辅。在进行内部评估时,被评估者往往会为了迎合规范政策文件要求而有意规避一些不好的地方,考虑到内部评估工作的这一弊端,可以引入外部评估,令其发挥必要的补充与监督作用。公民與大众传媒等社会组织的关注与参与可以有效确保评估结果的公正客观,切实提升高校对于体育政策文件执行的效果。再次,强化大学生健康理念教育。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类健康长寿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我保健、遗传因素、社会因素、医疗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等,而其中影响程度最深者即为自我保健,其占比高达60%[ 10 ]。由此可见,个人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健康水平。因此,高校加强大学生健康理念教育实为必要之举。具体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点:其一,健康含义。高校需令大学生明白“健康”一词的内涵并清楚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其二,不良生活习惯的健康危害性。高校需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并为其提供有效的调整办法。其三,坚持参与体育锻炼的有益性及有效方式。高校需帮助大学生找到与自身身体状况相适应的体育运动方式并设定科学化的体育运动时间。第四,开展多元化大学生健康促进活动。除在校园张贴海报标语以促成人人参与运动的良好氛围、将学生健康成绩硬性纳入评优考核体系以确保学生每周运动时间,高校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其一,延长校体育馆开放时间并减免相关费用,以增加学生在课外的体育锻炼时间;其二,举行个性化与趣味性兼备的体育活动或竞赛,迎合学生兴趣爱好,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到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其三,提供个性化体育教学,教师针对学生个体进行健康“诊断”并提供相应的体质问题解决方案,以提升学生个体健康水平;其四,应用大数据技术为大学生建立个体健康档案,将大学生的体质测试结果、适用运动策略以及健康饮食菜单等放置其中以行之有效反馈。

四、結语

高校体质健康教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其成效直关我国人才培养大计。受历史因素影响,高校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尚且不足,现存问题也较为明显。笔者在分析现状、探索原因并总结问题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四条应对措施,以期推动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工作再迈新阶。

参考文献

[1]高千里.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7(12):103-107.

[2]章茹.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学校健康教育缺失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4(2):122-124.

[3]慈鑫.大学生猝死事件凸显健康教育缺失[N].中国青年报,2012-05-03.

[4]卢伯春.政策分析视野中的大学生体质健康危机[J].江苏高教,2016(5):134-136.

[5]杜世全.安徽高校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现状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8):89-91.

[6]毛巍,杜晶,兰恒友,等.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与回归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4(8):96-100.

[7]杨川川.大学生体质下滑的社会学透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5(8):145-152.

[8]王光军,海进松.从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探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J].学校体育学,2015(28):143-145.

[9]王海彬.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6(8):49-54.

[10]李帅许.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研究[J].体界刊,2015(2):138-139.

Study on Phys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Healthy China" Strategy

LIANG Fang-fa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4, China)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educ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作者:梁方方

第二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述评

摘 要: 近十年来,我国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了广泛的研 究。理论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实践层面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态度的分析、对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总结、单一教学 方法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的运用、课程教材功效的发挥等方面。研究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课程的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概况;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概况

近十多年来,我国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CN KI系列数据库”(1994-2008)中题名里含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语句的文献多达1381 条。但是, 其中有关课程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题名,只检索到19 篇 文献。通过对已查阅到的有关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 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理论研究和课程实施的实践两个层面。

1. 理论研究层面

(1) 课程目标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课程名称的变革可以 略见端倪。师领(1999)撰文专门讨论了课程名称的问题,对“健康心理学”、“心理卫生学 ”、“心理卫生和咨询”、“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等几个当时常见的课程名称进行了分析 ,认 为针对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最合适。但“总的说来,心理健康教 育 的目的是预防和矫治各种精神疾病以及适应不良行为,保持和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心理健康” [1]。最初的课程目标是预防性的,以预防和矫治各种精神疾病以及适应不良行为 为目标, 反映出课程目标设置初期,是为了解决大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

随着课程研究的深入和对课程实施经验的不断总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名称得到 越来 越多人的认可。1999年,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上,兰州大学周玲和刘佛军 撰 文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应从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向促进身心健康 、完善人 格和开发潜能转变”[2]。廖湘蓉(2001)对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 等进行了探 讨,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增强他们 的自我 心理教育能力,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发展性问题,预防和减少心理疾病,从而增强他 们的社会适应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 力,使他们能不断超越自我,走向自我实现”[3]。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课程的目 标已经由预防性目标开始向发展性目标转变。虽然学者们的具体论述不尽相同,但是在大学 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性目标上已达成共识。

(2)课程内容研究

程康和于立东(1999)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区分,并 设 置了大学生心理卫生、大学生心理学、大学生性教育、大学生择 业指导等四门 课程[4]。桑志芹等(2004)指出,应建立“一套有系统、有针对性的分类型、分层 次的心理 健康教育课程”[5]。潘柳燕等(2007)从提出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 原则入手,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整体构建。他们认为,“狭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是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广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则是指以大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核心、包括系列延伸课程和系列专题讲座在内课程群。作为课 程群,这是一个开放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它可以不断补充、壮大、发展和完善”[6 ]。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应该 是涵盖大学生活全过程的课程体系,是学者们的共识。但在课程体系构成以及课程内容选择 方面,学者们的观点不尽相同。

(3)评价研究

杨民和杨立红(2006)认为,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效性较低,制约 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能的真正提升,应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 评 价体系[7]。“我国至今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且操作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 动 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建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8] 。

2.课程实施的实践层面

(1)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态度的分析

袁小平等(2008)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视程度及态度倾向 、内容期望、形式要求和学生对心理教师的整体要求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就进一 步改进教学形式、内容和质量提出了建议[9]。

(2)对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总结

周玲等(1999)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应注重多样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对学生 人格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2]。

段鑫星等(2004)总结了中国矿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经验。如:以网络为依托,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实践“1+5”教学法,即“课堂讲授+新概念作业+心理影片+心理测试+ 网上辅导+学年论文”[10]。

杨民和杨立红(2006)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 。一方面任课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任课教师应适当运用心 理 测试、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和心理素质训练等专业手段,提高大学生应对各种心理冲突和心 理问题的实际技能[7]。

高艳玲(2006)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包括案例分析法、讨论分析法 、行为训练法、启发式教学法、心理测试法和心理调查法等[11]。

潘柳燕等(2007)认为,必须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与课程组织形式,应围绕“一 个中心”,即大学生的发展、进步与成才,发挥“两个作用”,即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和学 生的自 主自助作用,围绕“三个特性”,即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四个延伸”,即将课 堂教学 与课外作业相结合向学生自主学习延伸、心理测验与心理活动相结合向学生心理自我建设延 伸、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相结合向大学生自我成长延伸、理论教学与活动教学相结合向健康 教育理念建构延伸,做到“五个结合”,即理智启迪与情感培养相结合、理论传授与案例分 析 相结合、教师教学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心理游戏与情景体验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咨询活动相 结合[6]。

可以看出,学者们在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但研究大多局限于 经验总结 ,感性认识多,理论探讨不够深入,在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等重大问题上还未达成共识。

(3)单一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的运用

韩丹(2007)探讨了团体咨询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12]。蔡宝鸿 (2007)探 讨了绘画自我分析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13]。桂莉娜(2008)探讨 了角色扮演 技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14]。以上研究成果反映出教学一线教 师能够将 最新的心理咨询技术和方法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并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深入的 探索。

(4)课程教材功效的发挥

丁志强(2008)认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材的使用情况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课 程目标能否 达成的问题,并就如何发挥课程教材功效,提出应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合理选用心 育教材 ,深入研究课程教材,合理使用内容材料,深入研究教学对象,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深入研 究反馈机制,合理平衡教材内容等观点[15]。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研究视角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者们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某个高校或者问题的某些侧面。已有研究大都从研究者所在 的学校或 者专业出发,对课程实施进行探索或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某些侧面展开研究,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系统性和综合性进行的研究较少。

2.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已查阅的国内有关文献资料看,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宏观层面的课程内容研究和课程 实施层面的教学模式探索与总结两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但具体论述不尽相同。

第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一个课程体系,但在体系构成上尚未达成共识,这为 学者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空间。

第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仍然是课程建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

第四,课程实施层面的研究正向纵深发展。研究范围由对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总结向学生对 心理课的态度、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材功效等方面拓展。这反映出各高校在长期的教学 实践 中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有必要对已取得的有关教学模式的经验进行总结,但 深层次、系统性的理论提升尚显薄弱。

3.研究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者们的研究方法还局限于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调查法。总体 上讲 ,定性研究多,实证研究少。在研究中缺乏对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跨学科 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参考文献:

[1] 王敬群,邵秀巧.心理卫生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

[2]周玲,刘佛军.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C].迈向21世纪 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1999.

[3]廖湘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初探[J].教育探索,2001(8).

[4]程康,于立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C].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 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1999.

[5]桑志芹,费俊峰,谈文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C].第八届全国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4.

[6]潘柳燕,刘惠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初探[J].高教论 坛,2007(5).

[7]杨民,杨立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刍议[J].文献资料,2006 (5).

[8]李善英.后现代课程观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建设的启示[J].江苏教育学院 学报,2005(7).

[9]袁小平,徐红波,曹玲,左海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调查与探析[J].科教文 汇,2008(4).

[10]段鑫星,赵玲,宋冰.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考[J]. 煤炭高等教育,2004(6).

[11]高艳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初探[J].文献资料,2006(34).

[12]韩丹.团体咨询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 7(4).

[13]蔡宝鸿.绘画自我分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07 (29).

[14]桂莉娜.角色扮演技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学术 研究,2008(15).

[15]丁志强.浅谈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功效的发挥[J].中国电力教育,2008(3) .

〔责任编辑:张 华〕

作者:韩 丹

第三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创新:同伴教育

2000年开始,中国计生协与美国适宜卫生科技组织(PATH)合作,在全国12个城市城区和三个农村项目县,开展了为期五年的“促进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项目(简称“青春健康”项目)。这一项目以同伴教育模式为载体,在全国多个省市和地区展开,效果显著。同伴教育这一模式很快受到学生、教师、学校等多主体和单位的欢迎。它的价值不仅在青少年生殖健康方面,也体现在了心理健康等多方面。本研究基于工作实践探析同伴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的价值,为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途径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一、同伴教育概述

同伴教育源起于澳大利亚,经过十几年,在欧美国家有了很好的发展,它是指让具有相同年龄、性别、生活环境和经历、文化和社会地位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的教育形式。人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青少年尤其如此,特别在一些敏感问题上。

二、同伴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分析

1.同伴教育与心理健康相关性优势

同伴教育起初是以青春健康“促进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项目为依托,以在校学生中主持人对同伴进行生殖方面的教育活动为主。这些主题看似与心理健康没有关系,然而无论是高校还是中学,因生理问题出现心理问题甚至轻生的案例却屡见不鲜。做好生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因生理问题引发心理问题的能力。

2.经济与人力资源优势

由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成本低,效果好,同时有效缓解了高校心理师资不足的现状。高校在校生基本上都是成年人,身心发展已基本成熟,有较强的认知能力、辨别能力以及行为能力。在同伴教育过程中,一方面,主持人能收获科学的青春健康和心理健康知识,另一方面,他们有能力将此知识准确而生动幽默地传递给身边的同学或朋友,达到双赢的效果。

3.相关理论优势

社会心理学指出,青少年有容易接受暗示的心理特点。同伴教育理论认为,人们往往更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或朋友的建议。他们好模仿优秀同龄人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甚至思想,非常容易受同伴正确积极的行为的影响。在高校中开展同伴教育恰恰是利用了青少年的趋众倾向,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身心需求。

4.内容与方式优势

在常规课堂教学中,心理健康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令人尴尬的专题内容,如性与性心理等问题。这些内容较适宜采用同伴教育方式,且辐射范围远超常规课堂教学。同伴教育首先是对有影响力的青少年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知识和技巧,然后主持人会影响到所在的宿舍或班级,再由主持人在心理教师的指导下有组织地向各班级开展同伴教育活动,以滚雪球的方式传播开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增强学生的社会认知及自我保护能力。

三、同伴教育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不同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同伴教育方法灵活多样,如角色扮演、人生AB剧、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每个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围坐一起,也可以组与组间来往互动,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又顺应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非常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

1.角色扮演,启发学生亲身感受故事中的心情与行为

角色扮演是一種模拟或演示的方法,通常由2~3个志愿者为大家再现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面。不仅为表演者,而且为观察者,戏剧性地再现各种角色。这一方法的目的是让参与者通过表演或观察表演的方法来“亲身体验”某一种情况、概念或观点等。过程中要明确并清楚角色扮演的目的。表演之后,授课教师或同伴教育主持人询问角色扮演者的感觉,从而达到角色扮演目的与效果的一致性。如求爱被拒或被迫分手。

2.人生AB剧,引发学生对不同选择的思考

大学生面临多种选择,选择不当则可能会带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否定和不信任,出现心理困惑,引发心理问题。人生AB剧,则可以呈现学生现实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引发他们思考不同选择可能会出现的不同结果及应对的方法,从而提高维护心理健康水平的能力。

3.小组讨论,集思广益,活跃现场气氛

小组讨论是一个大家坐在一起边想边说互相交流意见的过程。一般在讨论开始时,由小组长向小组成员介绍讨论题,然后引导大家围绕这个讨论题发表各自的看法。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慢慢得出结论,获得心理健康知识。这一方式能够减少对敏感问题的尴尬,让所有参与者有机会参加讨论,产生新想法,提升参与者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伴教育,具有高效、低成本、生动活泼、易于接受等优点,是学生中比较有效的传播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将同伴教育这一新的理念和方法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相结合,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它必将带来全新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同伴教育手册[M].中国青年网络,2006.

项目名称:2014年浙江省计生协生育关怀——青春健康社团建设与服务项目。

作者简介:朱念恩,1980年6月出生,男,安徽蚌埠人,助教,工学硕士,研究方向:教学管理,机器人及自动化机械学。

刘慧,1981年12月出生,女,安徽淮北人,助教,心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

编辑 董慧红

作者:朱念恩 刘慧

上一篇:财务内部控制论文下一篇: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