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2022-09-10

数学课在普通高中作为一门主课, 学生基础较好, 而中职在进行文化课教学的同时, 又要学习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教学有没有效益, 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 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那么,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做了如下探索。

一、营造课堂气氛, 培养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 努力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合作中无拘无束地进行数学活动,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 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 使学生在动手中思维, 在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合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 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营造理想的课堂气氛, 教师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注意分配能力, 既要注意讲授内容, 根据学生反应及时调整讲授的节奏、特色及自身情绪, 又要密切注意整个班级的课堂气氛及个别学生的反应, 处理好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同时, 对于课堂突发事件, 教师应因势利导, 把握教育分寸, 使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维持在特定的水平上。

另外, 教师在言行上应该给予每个学生关心和鼓励, 关注学生在数学和数学学科以外的点滴进步, 不失时机地给予认可和赞赏, 充分施展教师个人魅力, 融洽师生间的关系。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从喜欢老师转为喜欢数学, 从而提高学习欲望, 全身心参与到课堂中去, 进而提高成绩, 形成良性循环。

二、与专业结合, 提高数学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要力求避免这些教材存在的缺憾, 大胆采用案例教学, 根据实际问题尽量地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 将数学问题的解置于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背景当中, 突出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对不同的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的应用知识教学, 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不同的行业对数学知识要求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如计算机行业对算法的要求就会高一些, 而商业方面主要侧重点是利润和最优化方面。如财会专业的学生可以用这样的题目吸引:现在商场上实行换季打折, 有的商家就标高产品的价格再来打折, 它的实际折扣是多少?利润率如何计算?如何结合这些商业行为来分析成本、标价、售价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弄清怎样来计算盈亏率、折扣率。又如, 企业管理专业学生, 社会上各种贷款方式与还款方式的组合及选择, 学生们能对它们作出理性的认识和鉴别吗?如你贷款10万元, 一种是每月偿还2025元, 直至五年还清;另一种是五年到期时一次性付清13.5万元, 你觉得哪个更合算?这些都是一些现实生活中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事情, 很容易让数学走向人们的生活, 使数学具有亲近感。这样不仅增强了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也让他们对今后要从事的职业有所认识, 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目的。

三、创设情境, 巧妙设问

创设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具体的场所、景象及境况等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情境的创设沟通了课堂与外界的联系, 拓展了学生的认知领域, 将学生带入了具有真实情感的社会化、生活化的氛围, 这就要求教师设计问题要“问由境生, 问随境异”。如在教学中, 我曾利用了《当代学生》刊物上刊登过的一篇“一个智者的故事——十万换一分”的文章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大意是这样的:一个聪明的乞丐和一个守财奴式的富翁做一笔交易——乞丐每天给富翁10万元钱, 而富翁只要第一天支付乞丐1分, 第二天支付乞丐2分, 第三天支付乞丐4分, 第四天支付乞丐8分……。依次类推, 每后一天富翁支付给乞丐的都是前一天的2倍。交易时间是一个月, 乞丐问富翁是否愿意, 富翁一听1分换10万, 这等美事只有傻子才不愿意, 于是满口答应。请大家思考:一个月后结果怎样?教室内沸腾了。接着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计算:一个月 (30天) 乞丐应支付富翁多少钱? (不难:300万) 富翁支付乞丐应是多少呢?学生不能立刻回答, 但都能列出算式:1+2+4+8+16+……+229。由此引入新课题“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 10万和1分真是无法比较的两个数值概念, 智者怎能做这样的交易呢?他是智者吗?这就产生了认知冲突的矛盾, 引起了他们学习新知的兴趣, 能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的思维状态,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开展多元评价, 提高课堂效益

职高班数学教师必须开展多元化评价体制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要根据职高教育的特点并结合实际, 将过去单纯的理论考试改为过程考核、理论考核两项, 一改过去那种一张考卷定成绩的做法为行程性考核, 将传统评价中“重结果轻过程”改为“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体制。过程考核又包括课堂学习状况、作业、平时测验等, 其中课堂学习情况分用来奖给课堂发言积极、自律性强、参与度高的个人和小组;作业分用来奖给作业完成得好、作业清楚的学生;平时测验分用来奖给考核优秀、进步快的学生, 最后教师在期终将各项过程考核分汇总折算成分数, 这样就为期终综合评价学生成绩奠定了基础。理论考核命题原则是7:2:1, 其中基本题约占70%, 全体学生必做;提高题约占20%, 让优秀生与中等生做;拔高题约占10%, 这种题有较大难度, 供优等生做, 当然拔高题也可作为中等生、困难生的附加题, 这样就可让班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施展才能的空间。教师在评价学生时, 还始终必须做到公正、公平、合理, 同时还要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标准。因为评价一个学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学生的进步情况, 而不是只看它的结果。这种多元评价体制, 既重视结果评价又注重过程评价, 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充分鼓励学生赶超先进, 从而提高整体水平。

五、加强课外辅导, 培养自学能力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 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通过作业批阅、课堂提问、学生提问等多种手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及时给予不同的指点和帮助。针对学生不同情况, 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 有的采取启发式, 有的采取指导式。有的个别辅导, 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基础知识, 如对后进生出现基础性的问题, 应帮助其复习学过的旧知识, 举浅显易懂的例子, 使旧知识能够自然向新知识过渡。对中上层学生出现一般问题, 一般不予直接讲解, 而是多进行启发, 做到点到为止, 尽量让学生自己领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职业学校的学生, 以后走入社会, 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多是靠自学。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素质, 以掌握的数学知识为基础, 给予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介绍有效的学习经验, 让学生会思考, 善于思考, 养成自学习惯, 培养自学能力。因此, 在课外辅导时, 教师要多启发,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上一篇:阿西莫司较洛伐他汀对升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治疗临床疗效观察下一篇: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影响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