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有效教学初探

2022-12-02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 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有效教学”主要指在一定的时间,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学生所获得的某种的收获、进步和发展, 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唯一尺度。显而易见, 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 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教学有没有效益, 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 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 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 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 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中学的数学教学, 归根结底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 肩负着传递社会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的重任, 负有传授社会文化和科学知识的义务。”对于中学数学教学而言, 教师应充分利用资源, 创设条件, 诱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所谓课堂氛围, 指的是教师与学生集体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种心理环境, 它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进程, 影响教学的效果和学生个性的发展。一个成熟的教师, 必然重视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

“师与生、教与学是一种有机的构造, 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各自的立场上, 他们都要将自己的能动性发挥到极至, 才能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教学活动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双边关系, 如融洽的程度、了解的程度等。诚如古人所言“亲其师, 信其道”。师生关系的好坏, 决定了教学效率的高低。而良好的师生关系, 是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基本条件。“教师要重视师生交往中的情感因素, 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反映, 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 以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 优化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数学教学总是以‘传道, 授业, 解惑”为基本宗旨。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 还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这就要求教师介绍数学在科学、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实例, 通过这些实例使学生领悟到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地球之变, 日月之繁, 无处不用数学, 使学生明确数学在社会和现代科学发展中的重要知识, 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是短促的, 而知识的变化越来越快, 学生要解决这一矛盾, 只有抓紧在校学习的宝贵时间, 有意识地, 自觉地发展自己的智力, 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 尽最大努力, 做到在最少的时间内, 获得最多的知识, 取得最大的成效。

学生的学习应该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觉的智力活动过程。“知识作为实现人的发展的工具性作用, 是通过掌握知识来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 是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习活动就必须成为学生以高度的智力兴趣和积极性去进行独立的创造性活动, 在数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 去想象去思维, 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 自己去推理, 引导他们尽量自己去发现, 自己通过独立的观察与思考得出正确的解题方法, 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三、帮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 做的是人的工作。“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和他们的期望。”教育对象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客体, 既指学生个体, 又指学生集体, 他们乃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因素。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要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来反映, 由学生的综合素质来体现。各级各类学校, 莫不重视对学生的研究和关注。在诸多指标中, 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发展状况, 尤为值得注意。学生的参与是手段, 学生发展是目的。

教学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 教材所承载的知识, 需要师生之间通过沟通、交流、体验来进行传授和接受。教师要千方百计搞好教学, 引导学生置身于学习活动之中, 对课程内容进行消化、理解, 渐次加以掌握。学生参与教学充分体现了合作、民主、自由的课程理念。显然, 没有学生参与的课程实施是无效的, 也就是教师的教学作的是无用功。

善学者, 师逸而功倍, 又从而庸之, 不善学者, 师勤而功半, 又从而怨之, 由此可见, 善学的重要性, 学生的学习最终还要靠自己, 只有学生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 才能使学生体味到在学习中的快乐, 并能进一步独立地且有创造性获取知识。

四、教师要重视自己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于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有重要意义, 正确选择和合理运用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主动性, 使他们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具有教学艺术的教师能精心设计一种合乎学生情况的教学机构, 对教材熟练于心, 对学生了如指掌, 能机敏果断地处理问题, 从而形成教学最佳的心理状态, 因此, 便能极大地提高知识教育的效果。”不恰当运用教学方法就能导致学生厌恶数学, 对数学避而远之, 学生就没有动力去学习数学, 使学生成绩下滑, 因此每个教师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很好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必须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 通过观察比较, 分析综合, 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 推理出数学概念和规律, 要戒照本宣科, 死记硬背, 题海战术, 要注重知识、技能、能力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精心安排例题教学, 为学生安排更多的动眼、动口、动手、动脑, 观察归纳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思维。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智力,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学习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有效教学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理想效果, 也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评价标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 积极参与和实践是必要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 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数学, 教会学生学好数学,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典型的例题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法, 让学生寓学于乐, 提高成绩, 从而达成有效教学的目的。

摘要:教学的有效性, 是在当前新课标下对教学行为进行评价的核心指标之一, 中学数学的教学要提高有效性, 应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帮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重视教学方法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有效

上一篇:教学过程中的情商培养下一篇: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浅议教学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