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内驱力探微

2022-09-11

现在的小学学生, 对学习兴趣不浓, 对学习的目标和当前的任务不感兴趣。只有行为能够满足“未满足的”的需要, 行为才会显得有趣和吸引人。教师如果在课堂的生活中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师利用自己的教学艺术, 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把这些“无动力”的学生激发起来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来。我在学生教育的过程中,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让学生热爱上了学习。

一、让孩子表扬和鼓励中获取动力

我在教育学生时教师应要多从正面引导学生, 多给他们一些善意的赞美。在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 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表扬, 给予学生赞许的眼神等, 让孩子品尝更多成功的喜悦, 给孩子提出合理的目标或期望, 能够激发出孩子自信和积极向上的进取力量。以表扬、奖状、勋章、荣誉称号等作为激励手段, 更是激励的最高境界。可见, 鼓励和表扬在我们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它能够激起学生的荣誉感,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它能够促使学生形成准确的自我认识, 增强学生的自主性;他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表现的标准, 并传递教师对学生的良好期望。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认为, 驱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机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交往动机, 另一种是荣誉动机。前者表现为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 从而获得教师的称赞, 增进友谊;后者则是一种更高级的动机, 它是人们要求在社会上取得一定地位、待遇的愿望体现, 如追求别人对自己的尊敬、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赞扬、称颂等, 这两种动机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心理基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 我们就可以知道, 每个人都需要善意的赞美。

在教育教学中多运用你的表扬和鼓励, 对于学生来说, 你的表扬和鼓励就是两颗永不干涸的露珠, 对学生的成长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用成功的事例引领学生

我在教学中用学生身边的榜样教学进行示范和教育, 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中, 榜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一直被广泛运用于学生教育的过程中, 通过树立具有鲜明特征的榜样, 发扬其身上所有的精神, 能在少年群体中产生强大的激励作用和示范效应。历史人物是引导的事例, 还要从学生的生活、班级中, 寻找榜样, 用孩子身边的榜样进行示范教育是最简洁、有效的方法, 对学生有很好的说服力和建议行。

首先, 教师树立形象:在孩子们的眼里, 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首先做到。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特点, 教师必须发挥示范作用, 注意言传身教。学生耳濡目染, 由此而产生的内驱力, 对其良好的习惯的形成, 学习动力的激发, 其作用不可估量。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 学生, 特别是低段小学生, 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 其模仿能力相当惊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 教师的对学习的热情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家长经常会从小学生的口里听到这样的话:“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说的。”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应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以身作则, 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要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 学生良好的学习动力才能得以更好地激发。

其次, 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在培养学习动力方面, 榜样尤为重要。榜样是无声的力量, 是学生良好学习动力的典范, 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同龄榜样更是活的教科书, 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 更强的感染力, 对学生形成学习动力具有特殊的作用。

三、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平等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尊重和宽容每一个学生, 无论学生是聪明的还是愚笨的、乖巧的还是顽劣的, 教师都能够让自己的师爱阳光均匀地照耀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这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而且,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表现出来的公平正直、仁爱善良等高尚品德, 对培养学生养成公平正直、仁爱善良、光明磊落等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良好的定向和激励作用。

教师平等第对待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你的平等的待遇。教师也要自己的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得以体现。比如, 不要用敲打讲桌的方式平息教室内的喧闹或提醒学生集中精神;不要用大声吼叫的方式批评学生, 更不要在公开场合点名批评甚至羞辱学生;不要在学生犯错误时动不动就通知家长;不要在批评学生时翻旧帐;不要用过激的言辞夸大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要用轻蔑的言辞或表情对待学生;不要把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不要在说话时涉及学生的生理缺陷;不要忽视学生的任何闪光点等。

教育是一种师生的双边活动, 应当建立在师生之间相互尊重, 相互理解、平等、信任的基础上的活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理解信任学生。既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每个学生的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也要对学生个体的理解、尊重和平等的对待他们让他们在你爱的光芒照耀下健康成长。

四、磨砺学生意志品质

现代社会教育, 都十分注重磨砺学生意志品质教育。通过系统的、科学的教育, 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 培养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 较为系统全面地培养成功品质, 激发学生的潜能的教育, 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 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 最终达到成人成才成功的目的。在通俗意义上讲就是指要求学生树立志向, 在日常行为中锻炼成长, 并积极创造条件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的教育。

现在的小学生都存在考试紧张焦虑问题:有些考生面临考试时, 不能做出合理的应对, 对考试存在错误的认知, 直接导致很多身心紧张、焦虑的症状, 最终影响考试正常水平的发挥。各个年级都存在, 低年级比较突出, 有些家长的期望值过高, 给学生布置许多课外作业, 从而引起学生过大的压力是导致考试焦虑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就是家长只注重结果, 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对学生行为意志的教育,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从学生的内在激发学生的成功的需求, 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学习结果, 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培养起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行为规范。

在教学中, 我专业要求全体同学, 要“吃好饭, 睡好觉, 穿好衣 (校服) 、排好队、上好课、做好操”为标准, 组成师生考评小组, 每日抽查就餐、排班、战队、自习、卫生、校服仪表、广播体操、升旗仪式等基本校园生活的常规内容, 并日日发布行规教育抽查, 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中严格要求, 把那些品质就自觉的同学加以约束、控制, 让他的言行得以规范, 受到了不错的效果。

总之, 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很重要,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形成学生的意志品质, 对他们今后的成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探索下一篇:浅谈商业银行跨境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