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新问题行为探究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学校氛围与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 ——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

摘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小学老师忽视了应该给予小学生在心理、情感、身体等多方面的培养。而随着素质教育概念逐渐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培养的主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个体素质水平、发展的全面性等问题渐渐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伴随着人们对小学生成长和发展关注程度的日益提升,小学校园氛围的改善、提升小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以及减少小学生问题行为也愈发重要。本文则在这一研究背景下,以小学生和小学生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实证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学校氛围与小学生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学校归属感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中介作用,以增进对学校氛围与小学生问题行为之间关系的了解,丰富对小学生问题行为的相关研究。主要采用校园氛围感知量表、学校归属感量表(PSSM)以及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衡阳市的三所小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展开了一系列统计分析与检验。(1)学校氛围的子维度学习压力和个人发展空间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学校氛围总体以及学习压力、老师亲和力、个人发展空间、同学关系则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且在同学关系这一维度上却有着显著的独生子女差异。(2)学校归属感存在性别差异,对于男生而言,其对归属感的感知会更加强烈,这可能与男生更容易融入到校园生活的客观事实相匹配。同时,高年级学生的抵制感更强,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叛逆行为逐渐显现出来,而年级低的小学生则更加听从老师和家长的教导。而独生子女由于在家中可能更加缺乏同龄人的陪伴,因此对学校生活更加热爱,可能有着更强的学校归属感。(3)男生的性格特征可能会更加外向,因此更容易存在外部的问题行为,如打闹、多动等,女生的性格特征更加内敛,因此更容易存在情感上的问题。低年级小学生可能更容易有道德品行、好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出现。非独生子女更容易出现同伴关系问题,独生子女则更容易出现前社会化行为问题。(4)小学生对于学校氛围的感知与学校归属感之前确实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关系。校园规章制度的规范与完善、老师较强的亲和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以及良好同学关系的建立都能提升小学生对于学校的归属感,而若学校给予了太大的学习压力,则不利于小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形成,反而会加大对于学校生活和学习的抵制感。学校归属感也是影响小学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归属感的增强弱化了小学生在情绪、品行、心理等多方面的问题行为,而抵制感的增强则反而滋生小学生问题行为。学校氛围是小学生的主观感知,问题行为则是小学生的主动行为,两者之间也有着紧密的关联关系。(5)学校归属感在学校氛围与小学生问题行为之间承担了部分中介作用,这可能是因为学校氛围首先会对小学生心理、感情和思想产生影响,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改变小学生在学校归属感这一层面的主观感知状况,随后会在长期逐渐具象化为对小学生行为的影响,而不良的学校氛围就通过小学生归属感下降、抵制感上升,进而产生问题行为。

关键词:学校氛围;学校归属感;小学生问题行为;中介作用

学科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位)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学校氛围

1.1.1 学校氛围的定义

1.1.2 学校氛围的测量

1.1.3 学校氛围的相关研究

1.1.4 学校氛围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学校归属感

1.2.1 归属感

1.2.2 学校归属感的定义

1.2.3 学校归属感的测量

1.2.4 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研究

1.2.5 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理论

第三节 小学生问题行为

1.3.1 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定义

1.3.2 小学生问题行为的测量

1.3.3 小学生问题行为的相关研究

1.3.4 小学生问题行为的相关理论

第四节 学校氛围、学校归属感、小学生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

1.4.1 学校氛围、学校归属感的关系

1.4.2 学校氛围、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关系

1.4.3 学校归属感、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关系

1.4.4 学校氛围、学校归属感、小学生问题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研究目的及研究设计

第一节 当前研究的不足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假设

第四节 研究意义

2.4.1 理论意义

2.4.2 实践意义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工具

3.2.1 校园氛围感知量表

3.2.2 学校归属感量表

3.2.3 长处和困难问卷(SDQ)

第三节 研究程序

第四节 数据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学校氛围、学校归属感、小学生问题行为总体状况

4.1.1 学校氛围的总体状况

4.1.2 小学生学校归属感的总体状况

4.1.3 小学生问题行为的总体状况

第二节 各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4.2.1 各变量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4.2.2 各变量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

4.2.3 各变量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检验

第三节 学校氛围、学校归属感与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关系

4.3.1 学校氛围、学校归属感的关系分析

4.3.2 学校归属感、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关系分析

4.3.3 学校氛围、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关系分析

第四节 学校归属感在学校氛围对小学生问题行为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第五章 讨论

第一节 学校氛围、学校归属感、小学生问题行为的总体特点

5.1.1 小学生学校氛围感知的总体情况分析

5.1.2 小学生学校归属感的总体情况分析

5.1.3 小学生问题行为的总体情况分析

第二节 学校氛围、学校归属感、小学生问题行为关系分析

5.2.1 学校氛围、学校归属感的关系

5.2.2 学校归属感、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关系

5.2.3 学校氛围、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关系

第三节 学校归属感在学校氛围与小学生问题行为关系的中介效应分析

第六章 总结

第一节 本研究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启示

6.2.1 全面改善学校氛围建设

6.2.2 加强培养小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6.2.3 及时干预小学生问题行为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研究展望

附录1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后进生教育论文提纲下一篇:道路工程精细化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