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新问题行为探究论文

2022-04-26

摘要:探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学生探究兴趣的培养、合作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以及课外探究能力的延续等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部分。随着新课改素质教育的推进,为适应新课改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倡导和要求,增强小学生数学探究性学习能力,改变传统的思想方法,避免学习老套,于是提倡自主探究性学习,加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新问题行为探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生新问题行为探究论文 篇1:

问题意识对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小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由于受年龄、知识、思维、能力方面的限制,在具体操作和实施上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区别于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文章强调以问题为载体和核心,通过多种措施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使“问”的过程渗透出探究性学习因素,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关键词:问题;问题意识:小学生探究性学习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然后知疑,知疑而释疑,则学有所获,教有所长”,这是教学的一般规律。唤醒学生问的意识,培养质疑能力,使学生产生想问的冲动,也是提高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一个突破口和捷径。为此,我们选取了河南省某小学同年级两个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作为切入点,了解问题意识对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影响,以求对小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及实践做一点新的探索。

一、问题意识与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关系解析

1.基本概念界定。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可以直接转化为学习者的动机和热情,实现主体作用的发挥。对于小学生而言,就是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的心理趋向。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谓探究学习,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情感和态度,特别是不断提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二者关系解析。小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然而受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思维被禁锢,变得胆小,不敢提问,问题意识普遍不强。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显然,探究的源头就是问题,如果一个人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就不能深入地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自然也就无法进行探究活动。国外对小学探究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也给予了丰富的经验和启示,如美国小学探究教学,其中一个闪光点即必须以问题教学作为中小学探究教学的重要纽带。它重在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发展探究能力。所以,问题意识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提出问题”既是科学探究中首当其冲的一个环节,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环节。

二、问题意识对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影响的实验调查

1.调查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选取的是河南省某小学两个自然班级的学生。为更好的反映学生的真实状况,在实验对象的选择中,笔者基本排除了性别因素,家长文化程度(以父母亲中最高为准),上学期学习成绩等可能会对研究结果有影响的因素。实验学生的教育背景基本相似。

五年级的两个班在五年级第一学期都开设有探究性学习活动课,不同的是实验班在实践中展开多项措施来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如“问题条”、“质疑报告单”、“质疑答辩活动”等,师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采取了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2.调查结果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笔者编写了关于问题意识与探究性学习的调查问卷对两个班学生发放,主要了解实验班与普通班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情况,以及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态度、行为表现等。

3.对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了。

在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中,实验班的学生对数学课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喜欢程度明显高于普通班学生,实验班有75%的学生认为自己比以前更喜欢探究性学习活动了。可见实验班通过一学期的强化问题意识措施,提高了学生对数学课中的探究性活动兴趣。

4.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了。

实验班65%的同学主动提问,35%的同学准备提问或不打算提问,而普通班的情况是36%的同学主动提问,64%的同学准备提问或不打算提问。可见,实验班课上课下敢于提问题的同学明显多于普通班,两个班级在提出问题的能力上有显著差异。可见,“问题条”,“质疑报告单”等多项课堂内外的措施,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欲望,培养并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5.提出问题的质量提高了。在小学课堂上有时不难发现,学生们虽然举手回答问题踊跃积极,但站起来后回答却南辕北辙,答非所问。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要使学生敢问,而且要学生会问,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调查发现实验班大多数同学不仅能够针对具体的练习题求问,并且能够提出见解不同的问题和创新式问题,也就是说多数学生发问思路明晰,问题意识清晰,发问技能较强,而普通班在这些方面还存在着明显不足。

6.探索思维能力提高了。通过学生解决新情境试题情况和学生对新情境试题的态度调查,实验班学生对利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试题的喜欢程度明显高于普通班学生。综合两个班在周末、月末、学期末探究性学习活动成果展示中的表现,实验班进行探究性小实验项目个数超额完成任务,而普通班学生完成程度不如实验班。这些评比表明实验班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通过强化问题意识的措施,不仅使大多数实验班学生喜欢上了探究性问题,而且也提高了探索思维能力。

7.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

通过对两个班学生期末数学成绩的比较,不仅实验班在期末统考中的数学成绩非常显著地优于普通班,而且另有数据表明优秀率比普通班高13%,学生问问题多了,思考问题的时间长了,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学习成绩反而提高了。

8.学生自我收获的对比。两个班学生在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巩固上都得到了增强,然而在扩大知识面,更贴近生活实际的选项中,实验班人数明显多于普通班。在对实验班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接触与访谈中也感受到,实验班学生的变化和进步是明显的,表现在:学生变得爱学习了,交流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在质疑答辩活动中思维活跃,经常以摆擂台的形式研讨问题,活动过程和结果都记录在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在数不清的“为什么”当中,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探究需要得到满足,过去苦不堪言的学习过程,如今变成了一种非常有趣的享受。

三、提高问题意识对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思考

研究结果表明,强化问题意识对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提高效果显著,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对小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学习成绩、情感等方面有积极影响。针对小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应该从问题人手,提倡好问,使问题成为取得探究性学习成果的金钥匙,使问题的提出成为探究性学习的关键点,核心和突破口。

1.课堂内外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探究是儿童的天性和本能,笔者主张围绕课堂教学,使问题意识贯穿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练习中,创设探究的氛围,使学生得到主动发展。首先在课前预习中把质疑作为预习环节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教师应提前给学生布置带问题的预习作业,使其从预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上有问可提,在浓厚的问题情景中发生提问的兴趣,养成提问的习惯。在课堂上,学生对学习内容感知程度加深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尝试指导,解决问题。课堂教学结束之前,教师应将讲过的内容向外扩展,或纵向延伸,让学生有时间和机会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让他们充分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认真的思考和亲身实践,学会探索。如果遇到新的问题,自己无法解决,可再次带进课堂,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如实验班所采取的措施,老师向同学每天发质疑报告单,每一星期发总结性质疑报告单。学生在作业中要求大胆设想不同的答案,把一天中自己想到、遇到的问题反映在质疑报告单上或小纸条上。同时在课外活动中开展质疑答辩活动、评取探究之星活动,评选有独特见解的小问号等措施来活跃课堂内外的气氛,形成“问题”学风。

2.教师分阶段增加问题数量,提高问题质量。问题的数量和质量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要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数量越多越好,按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进行奖励。第二个阶段在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的同时,鼓励其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好问题的精心安排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数学情境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其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筛选,尤其注重非常规问题。还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学生不仅要想问敢问,而且要能问会问,只有经过有方向、有目标的思考后提出的问题,才有较高的思维价值,对学习才有帮助。第三个阶段则鼓励学生多提有价值的问题。对于这些较深层面的问题,鼓励学生课下与父母、亲友探讨,也可以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答案。经过这三个阶段,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最后通过评取探究之星活动,有独特见解、价值高的问题常被转化为探究性小实验的课题,供全班同学讨论。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我是怎样想到提这个问题”的交流活动,“他提出的问题好在哪儿”的评议活动,在交流评议中让问题意识强的学生带动弱的学生,学生提问的技巧得到整体提高。

3.巧妙地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首先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做到:①不急于批评。教师鼓励学生提问,学生提的问题越多越好,不管它是否有道理,教师都不要加以批评;②不急于判断。教师先不对学生的猜测加以评说,这样能够激励学生提出更多的猜想性问题;③不急于传授。面对一个个疑问或困惑,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结论或告诉答案,只有这样,才能拓宽学生提出问题的通道。其次,教师要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用亲切的微笑、赞许的目光、催人上进的语言、充分的肯定和表扬,给学生创造一种心理安全感,唤起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让学生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氛围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另外,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应只直接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而是把教材上的例题、习题和公式、定理等知识点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情景对比、矛盾冲突、自学质疑的氛围中感到困惑,产生疑问,从而提出既具有现实性与探究性,又具有开放性与发展性的问题。同时教师通过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引导和判断,帮助学生认识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独立地提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笔者提倡巧妙利用质疑报告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很短的时间收集大量的问题,利用课后时间,对所有问题逐一进行详细的解答。

参考文献:

[1]王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赵国权,中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国教育学:N,2005,(11).

[3]张颖.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问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2006,(3).

[4]胡庆芳,程可拉.当今美国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模式研究[J].教育科学,2003,(10).

[5]唐文燕,张洪林.“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模式的研究性学习因素及体现[J].数学教育学报,2004,(11).

作者:冯福玲

小学生新问题行为探究论文 篇2:

浅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

摘要:探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学生探究兴趣的培养、合作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以及课外探究能力的延续等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部分。随着新课改素质教育的推进,为适应新课改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倡导和要求,增强小学生数学探究性学习能力,改变传统的思想方法,避免学习老套,于是提倡自主探究性学习,加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探究性学习 合作探究

在数学课程标准之中,探究性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课堂上要培养的教学目标之一。数学的探究性学习怎样开展才能使学生乐于去发现和研究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呢?

一、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小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要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因此培养小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合作探究能力尤为重要。

让小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够是小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层次的发散,让他们的学习动力更足,进而培养了他们的学习习惯。教学模式灵活多变,课堂上逐步活跃,让小学生动起来,动手实践能力不断增强,会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思考探索,积极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注重探究性学习兴趣的培养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发挥兴趣这个老师的作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小学生年龄特点决定好奇心强,同时残疾儿童有很强的自卑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更注重兴趣的培养。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上,要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认知水平以及认知规律,抓住小学生思维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制造教学有关的情境和氛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能够主动去探究,主动去学习知识。例如,在教学整十整百的数与一位数相乘时,我设置了一个情景:同学们你们说一个整十整百的数来试试老师的计算速度,看看能不能难到老师?学生的好奇心一下被点燃,为了难住老师,他们轮番出题结果都被我准确的判断出来。这时学生的兴趣被老师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被和探究心理诱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学生被引入探究的环境中。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丰富课堂

数学课堂上教师仍然是主导因此要把握时机,精心设计探索性的知识与问题,布置具有操作性的游戏与活动,充分为小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契机,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探索、发现、学习新的数学知识,让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尤其是残疾儿童的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让他们的思维空间更开阔,学会总结和评价自己,反思自己,增强小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题与解决数学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从探究方法入手引导学生找到探究的源头

自主探究法:在学习课堂教学内容的时候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内容,探究性发现与提出的问题,独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合作探究法: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把预设重难点提出,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以及探究,把班级成员分成若干合作小组,讨论后有小组成员发表自己小组的意见,弥补了组与组之间的差异,通过探究活动求得问题答案的方法。情境探究法:教師创设问题的情境,给学生创造探究性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探究解决问題方法,适合数学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教学等。

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去探寻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发现新知识的规律。运用各种条件让学生在探究中进行新知识学习。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学生探究创造基础。如在教学《乘与除》时,为研究乘与除的方法,我让每一位学生会议已经学过的知识(相同加数推导出乘法的过程、相同减数的减法推出除法的过程、以及乘法口诀的背诵的知识)。课初通过学生对旧知识的复习,让学生动脑回忆与思考,使学生充分感知系新旧知识的联系。再通过学生和教师一起去感受和总结乘与除的计算特征,让学生动动脑动手学习新知,使新知识更加巩固。在学生自己的探究中,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探究的广阔天地。

五、注重合作探究,在合作中达成共识

探究性学习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形式。在小组合作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并进行相互间讨论与交流,达到互补共进的目的。在合作探究中,由于学生的不同智力水平尤其是残疾儿童,不同思维方式交流以后彼此能得到提升。在小组合作讨论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但要参与到小组中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交流状况,还可以使师生关系得到融合。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十分重要,在训练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引导注意力要集中,注意和大家互通有无。当意见不统一时要在肯定别人的基础上讲出自己不同的想法并讲出自己的理由。在这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表现自己还学会怎样倾听别人的想法。

六、学生的探究也要在课后得到重视

制造与家长沟通的机会,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小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时间不多,更多的时间会在的家里度过,所以家庭教育也是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主要场所。小学数学教师应与家长经常联系,保持足够的沟通,充分地了解小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合每个小学生特点的数学学习方案来培养自主能力。

小学阶段小学生尤其残疾孩子自主学习数学的目标,是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创造学习行为中,不断吸收,沉淀相应的学习数学的素质。小学阶段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不仅是完全的独立探究学习,尤其在对其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教师也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引导和去开发,同时去激励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在课上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而且要注重课后的发展和延续。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和学习空间。老师要仔细斟酌后设计出好的学习方案,用数学的独特魅力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去努力探究。如在讲授《长方形周长》这一节课时,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个别孩子没有经历过测量的过程,给课堂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这样我把学生编成课外合作小组,进行课外学习与研究。布置调查研究内容:(1)搜集有关长方形物体;(2)研究如何测量,为计算周长做准备;(3)说出自己小组测量的结果。课堂上,给予学生交流和发言的机会,促进学生思维活跃性,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感受到数学的妙处。这样的过程对挖掘学生潜能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的能力是有帮助的。

总之,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对于小学生尤其残疾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帮助极大,同时也要求教师不断寻找新的方法以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跟随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为学生的全面提高做贡献。

作者:王玉娥

小学生新问题行为探究论文 篇3:

试论思维训练在小学生科学探究中的地位及做法

[摘要]小学阶段是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在科学探究中,不仅有利于小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培养,而且在动手探究中获得知识,同时获得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的训练,提升思维品质。本文从实际出发,对小学生思维训练从两个方面进行剖析,谈谈对思维训练在小学生科学探究中的地位的认识,并且归纳出五点教学实践中利于学生思维训练的具体做法,即:创设情境,培养问题思维;变通思路,引发发散思维;小组交流,诱发个性思维;质疑问难,激励批判思维;引发争论,激发辩证思维。

[关键词]科学探究;思维;地位;训练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们的教育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民主关系逐步形成,学生更喜欢学校、更爱学习了。这深刻、喜人的变化之余,另呈现一些让人担忧的现象:课堂上孩子们热情参与、小组合作、动手探究学习,一节课看似热闹,全体学生动手参与其中,但往往所获得的只是一些肤浅表面的东西,却忽视了更深层次的东西——思维。那么,如何看待思维训练在小学生科学探究中的地位呢?如何在科学探究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呢?以下本人就此方面作些探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是本次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小学科学课程学习是以探究为核心,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包括必要的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探究过程本身不仅可以使儿童的思维受到最好的锻炼,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培养的主要途径。这对于儿童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十分关键。因此,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们要正视思维训练在小学生科学探究中的地位。

1.小学阶段是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就思维的起源来说,不管是种系发展还是个体发展,思维的发生和发展都要经历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这样三个阶段。而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这种过渡存在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这个关键年龄约10~11岁,同时小学生思维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平衡性。即对于不同思维对象、不同学科、不同教材,这个趋势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小学科学探究中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更为明显。科学探究中更有利于小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培养,学生不仅在动手探究中获得知识,更是获得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的训练、思维品质的提升。

2.科学探究不仅是一个行为参与的过程。它更是一个思维参与的过程

我国新编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明确地要求教师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探究强调动手做(hands-on),但更强调动脑筋(minds-on)。毕竟,真正的学习并非发生在学生的手上,而是发生在他们的脑袋里。美国小学科学教育标准原则中明确指出学习科学是一种主动的学习过程,学生必须在“做”中“学”。“动手一动脑”(hands-on and minds-on)是美国及许多西方国家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教学思想。“动手”是一种手段,“动脑”才是目的。动手强调主体行为参与的过程,注重技能的训练;动脑强调主体思维参与的过程,注重思维的发展。动手以动脑为基础,它是受动脑的支配;动手又对动脑起促进作用,动手中会不断发现新问题,促使新思维的启动、参与,两者是相辅相承的。所以教育教学中对这两方面的锻炼要两手抓,不能放松了任何一方面。这里有一个简单的表格来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左上角“动手动脑”是最理想的模式。而右上角“动手不动脑”模式就像我们传统的“菜单式”课堂实验,学生只是机械地照着教师指定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依样画葫芦,没有探究性思维活动的参与,这种“动手”模式不是最有效的。邵瑞珍指出:“小学生认知发展的具体性和直观性,并不意味着要求对他们的教学只能用发现的或非言语的方法。言语讲授的接受学习也是可行的。”也就是在表格上左下角的“不动手、动脑”的模式,实践证明这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式。动手动脑的探究式学习能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但运用不好。也可能使课堂讨论变得杂乱无章,离题万里。

由此可见,科学探究不仅是一个行为参与的过程,它更是一个思维参与的过程。教育教学中,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在指导学生探究时,更应关注的重点是探究本质中的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共同的方面,如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而不必过分强调某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让学生通过亲历某些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体验、感悟、最终内化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活动仅仅是提高能力、发展素质的载体,思维才是更本质的东西。为此,我们教师要重视在小学生科学探究中的思维训练。

3.基于以上认识,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具体做法:

3.1创设情境,培养问题思维。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习和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科学探究内容标准中也有要求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能清晰的表达自己的问题,能从问题中筛选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的宝贵品质,因为问题是科学发现的前提,是新思想诞生的曙光,是创新精神的萌芽。

在苏教版小学科学四(上)教材《水的变化》一课中,教学讲解“蒸汽变水”时,教师问:“在寒冷的冬天,在室外说话,空气里会出现什么东西?”学生答:“一团团的哈气”。教师暗示:“那现在呢?”学生疑惑:“如果冬天在教室内说话,为什么没有哈气呢?”同学们一时答不上来+从而构成了问题情境,由此引发学生想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又如在小学科学三(上)教材中《研究纸》教学前,我让学生从家里带来许多纸制品,课开始让学生尽情介绍各自的纸制品:餐巾纸、报纸、作业纸、宣纸、牛皮纸、饼干盒等,接着教师提问:“纸在我们生活中应用这么多啊!那么关于纸,你们还想了解什么呢?”,“纸是怎样制造出来的?纸是用什么造出来的?纸的特点有哪些?纸还有哪些用途?纸给我们生活带来这

么多好处,那么纸最早是谁明发明的?我们得感谢他!……”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问题越来越多。

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人的知识好比一个圆,这个圆由问号组成,问号越多,则圆周越长,圆面积越大,意味着人的知识越多。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常常会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会启动思维,搜寻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对其重新分析、理解,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

3.2变通思路,引发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为求异思维或分散思维,是指从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例如要求能够尽量多地说出“细菌”的功与过时,就需要运用发散思维。

小学科学五(上)教材中《简单电路》一课教学中,在认识简单电路后,我发给学生所需材料,让每组组装电路,使得灯泡发亮,在课前安排一组不能接亮的电路。上课时,该组学生定会饱尝失败,当他们嚷嚷不休时,老师把问题抛给全体学生,讨论、思考由此产生(没电?连接错误?断路?电珠坏了?……)教师变个思路,故意安排个“意外”的探究、思考,学生从中会明白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问题其实并非只有一个固定的答案,而是有多个合适的答案,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在探究思考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同时,转换视角,变通一下思路,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3小组交流,诱发个性思维。

信息论原理强调信息的交流和反馈环节。急骤联想技术中关于小组与个人思维效应的比重,它着重集体思考,认为当一个成员提出观念时,便会刺激组内所有成员的思想,而引出各自的观念。密多与巴勒士(1960)对于急骤联想的训练,便以此设想为根据。奥士本(1961)支持这一假设,在学生的急骤联想中,他发现有1/3的观念乃是激发出来的,即个人的观念系以前人所提出的观念为基础。

因此,他认为集体思维。可有互相激励的功能,诱发个性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多创造民主的教学气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充分发挥集体思维的影响力。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讨论交流,交换看法,发表不同见解,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学生在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讲和听的过程中,讲的同学会因为其他同学静静地听而充满自信,听的同学也会在听的基础上,接受启发而迸发出新的见解。

3.4质疑问难,激励批判思维。

孔子曰:“多闻阙疑,多闻阙始”,主张广闻质疑。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鼓励和启发学生无疑而生疑,有疑而思疑,思疑而解疑,解疑而心悦。疑是知之始,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

在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水是生命之源》一课中,让学生研究小草每天都要喝水吗?一天“喝”多少水?大家共同设计了一个的实验装置,要求每天测量并记录下数据,几天后在反馈时,每组小朋友们都欣喜地告诉我小草每天都喝水以及喝水情况,却有一组同学始终坚持认为:小草不是每天都要“喝”水的,只有第一天在喝水,因为我们测量中发现第一天试管中的水下降了2厘米,后来几天水的高度几乎没有变了。我也疑惑不解,待我仔细检查过他们的实验装置后我明白了。但我没直接说出而是让全班同学来找找怎么回事。有人说,他们的小草不爱喝水,有的说他们量错了等等,这个小组同学立即为自己辩护:我们量的很仔细认真了,而且我们每个人都量了。那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小草不是每天都要喝水吗?这时一个同学惊喜地发现:“我知道了,他们的小草根部受伤了,你们看都断了,它怎么喝水啊!”这组同学这次实验中虽然因出现了小失误、测量不准确而判断错误,由开始的坚持到最终心服口服了,但我还是表扬了这组同学具有一种敢于质疑、批判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组织学生多方思考,相互启发,激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创见地解答问题,即使是在探索中出现了知识性、判断性的错误,老师在点拨让学生自己矫正失误的同时,也应充分保护学生质疑思辩的积极性,要让学生保持和发扬大胆质疑的创新精神,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养成善于联想、敢于开拓、敢于坚持的品格。

3.5引发争论,激发辩证思维。

现代的学生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喜欢辩论,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在争论中有价值的思维火花会闪亮发光。

如在《玩陀螺》一课教学中,组织学生对“影响陀螺转动时间长短的因素”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鼓励不同的见解,相互质疑,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假设并说出理由,并把假设结果记录下而不评判对错。结果,学生居然探讨出陀螺飘动时间长短与十几种因素有关系。接下来,学生就会带着自己的假设去自主探究。

又如在小学科学三(下)《认识液体》一课教学中,研究“水的表面张力”现象时,对“向已装满水的杯子里能放入几个曲别针而水不溢出来”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想:1个也不能放;只能放1个;可以放5个;最多放10个……结果放了50多个水仍未溢出来。此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水不会溢出来?”有的学生认为可能是水中存在肉眼看不见的小空隙;有的认为与杯子形状有关;有的说与水中存在空气有关;有认为是曲别针不占空间的;还有认为是特制的水;也有的认为是未发现的水的新性质……在讨论的同时,不停地有学生站起来反驳、辩论。这一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使学生明白:“假设”要有一定的科学事实作根据,它不是凭空的猜测。

科学研究中的绝大多数实验及许多观测都是以验证假设为目的来进行的。通过组织“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辩证思维,既给了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机会,又使学生逐步学会科学猜想与假设的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探究精神。

总而言之,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引领思路,启发思考,不断激励,让发生在学生头脑深处的思维显性化,做中思,思中做,不断增加学生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思维含量,交叉综合各种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会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像科学家那样“善问”,就会像科学家那样有许多发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对“学”与“思”两者的关系作了精辟地阐述。和所有学科教育一样,科学教育应引导独立自主性,使个体具有思考和行动的能力。时至今日,作为新时代老师的我们,更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相信孩子们具有思考的潜力,要善于在探究中创设机会,使孩子拥有更多的思维权力,更多地进行思维实践,从而促使孩子的思维品质无限延伸。

(作者简介:刘茂兰,江苏南京人,专科毕业于南京市幼儿师范学校幼儿教育专业,后参加江苏省自学考试获得南京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历,小教一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南京教育信息网.3、7

[2]郝京华.《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科学(3~6年级).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7:1~70、102、104

[3]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9(2):21

[4]全国少工委办公室.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心理健康辅导一——基础理论分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5.5,47

[5]陈华彬、梁玲.小学科学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48、49、50

[6]教育部考试中心组.教育理论考试大纲解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243、246、291

[7]郁波.走进课堂——小学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1

[8]张德琇.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159

[9]丁家永.小学教学心理与教学设计.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5.169

作者:刘茂兰

上一篇:小微企业融资财政政策论文下一篇:提高高中课堂地理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