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视阈下国内外教育理念与教学体系的对比研究与思考

2022-09-12

教育是民生改善的来源, 传承文明的载体。通过知识的掌握人们可以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进而使得社会文明得以延续、道德规范得以遵循[1]。改革开放以来,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 并作为建设人才强国、创新型国家的国家发展战略, 但改革实施成效并不显著。聚焦近十年我国义务教育研究热点, “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教育国际化”等问题成为现阶段基础教育中的突出问题[2], 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应试”教育教学体系下以单纯学生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由此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综合素质及身心健康被忽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缺乏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阻碍了国家未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 以科学客观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教育教学新体系, 保障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目标的实现, 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任务。

一、实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是全球发展共同目标

21世纪人类社会正迈向“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 面对知识爆炸、全球竞争、经济危机、环境污染等世界难题的挑战,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为未来培养创新性人才是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必然对策。“教育从娃娃抓起”, 这是世界公认的教育理念和做法。美国、日本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 政府进一步重视和加大推进基础教育力度, 制定了一系列提高和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的改革措施, 为培养全球领先创新型人才做好充分准备, 在其建设经济强国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05年, 日本制定了改善和加强基础教育中青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能力培养的政策, 即《开拓新时代的义务教育---关于义务教育结构改革的理想状态》。2009年美国奥巴马政府出台《投资美国的未来》, 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投入, 承诺未来10年为数万计的学校配备“21世纪”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 加速提高将来美国学生全面参与全球高科技活动竞争的能力。

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始终强调把教育放在全局性、战略性的位置, 予以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基础教育先后开展了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特别是从1986年开始实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 取得了划时代的可喜成果。2000年, 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即“两基”的奋斗目标。进入21世纪, 农村孩子“上学难、留不住”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到2007年底, 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就已达到99%以上, 一些大山、边疆边远地区千百年来第一次有了正规的学校, 校园里响起了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3]。

让孩子受到教育并接受良好教育, 也成为目前几乎每个家庭的共同愿望, 而社会和家长对良好教育的认识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发生了很大的偏差, 以“说学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普遍存在。虽然国家多次颁布文件, 如基础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等, 要求各学校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 同时也采取积极政策予以调控, 如将薄弱学校公立学校转制“公办私助”、加强向农村边远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等。虽然解决了一些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但素质教育目标始终无法真正实现。

三、国内外基础教育理念对比及其启示

(一) 我国“唯分数是举”的教育理念

培养公民和培养“人才”无论在素质的要求, 还是在对象指向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前者着眼于全体受教育者, 强调基本素质的教育, 而后者集中于少数人, 着重于优秀和卓越培养。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制定实施了有关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相关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6年)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001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则纲要》 (2010年) 等。从这些纲领性的文件可以看出, 国家对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均做了明确的规定, “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奠基工程, 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4]。因此,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公民而不是“人才”。

然而, 从实际结果来看, 我国的基础教育却一直围绕着“高考”指挥棒转, 并且乐此不疲, 这种唯分数是举, 导致教育目标上的偏离是导致基础教育弊病丛生的一个重要根源。据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325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 按照毛入学率公式计算, 全国18-22岁青年中仍有7700多万人没能进入大学学习,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2020年数据看, 即使中国高等教育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扩招, 到2020年, 大学入学率达到40%, 也有大约60%的同龄青年被挡在大学大门之外。如果忽视公民培养, 就可能多一个不合格的公民, 多一个社会问题, 从而削减了国家整体实力。由此可见, 全面提高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对一个国家发展, 甚至命运是何等的重要。

(二) 美国大众教育理念的定义

美国是开辟世界现代教育先河的国家, 其凭借着先进的教育理念, 培养出了一代代杰出的美国公民, 并使之成为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大众教育, 其包含两个定义:第一, 从教育政策角度来定义, 是指平常百姓, 特别是社会底层家庭的子女都可以享受的教育, 体现教育面人人平等;第二, 从教育哲学、价值观的角度定义, 是指教育人做一个寻常的人, 也就是:读大众的书、说大众的话, 长大做一个遵纪守法、勤劳、诚实、有爱心、不走捷径、有正义感的合格公民。美国的大众教育理念透露出治国的务实、平和, 和对人性、对国家、对公民的尊重。

(三) 美国大众教育理念对我国的基础教育的启示

1. 大众教育理念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先决条件。

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大众教育相对的是高等学校的精英教育, 事实上, 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并不矛盾, 大众教育是精英教育的基础, 没有大众教育的精英教育是不存在的。精英多数情况下是很难被人们提早发现或选择定位的, 精英也是很难从小就被指定并通过人为主观拟定培养方案就能培养的。真正伟大的天才不是一般的平庸教授可以发现的, 爱因斯坦就申请过两次博士学位。只要大众教育做好了, 精英教育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只抓精英教育而忽视大众教育的教育只有惨败的结局。一个国家不能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像爱因斯坦的人物, 更不能都用培养爱因斯坦的方法来培养所有的学生。教育的目的就是能够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在将来准确地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2. 牢固树立大众教育理念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任务。

基础教育要步入正轨, 要实现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就必须牢固树立大众教育新理念, 将培养合格公民作为基础教育基本使命。

大众教育理念的树立不仅是学校的事情, 也是社会与广大家庭的大事。但学校作为联系社会与家庭间的纽带, 同时又是人才培养的摇篮, 其在推动树立大众教育理念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 学校要端正办学思想与办学方向, 要努力推动全体教师更新观念, 改变对基础教育质量观的片面认识, 将“综合”、“个性”、“潜能”、“信念”、“创新”等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其次, 要通过学校的内涵建设来提升教育质量, 并通过学校观念、行动的变化来影响家庭、社会的固有看法, 纠正错误观点, 使社会、家长懂得基础教育的目标, 认清教育质量突破的方向, 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 达成共识, 密切配合, 为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四、国内外基础教育教学新体系的建立及思考

(一) 国际基础教育教学新体系的内涵

教学体系是教育综合改革中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因此, 首先要明确教育教学体系的指标内涵。2013年2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著名智库机构布鲁金斯学会联合发布了名为《向普及学习迈进——每个孩子应该学什么》 (以下简称《国标》) 的研究报告, 从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法与认知、数字与数学、科学与技术这7个维度, 建构了0-19岁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报告将学生划分0-8岁, 5-15岁和10-19岁三个阶段, 各个年龄段在不同的维度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5]

(二) 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新体系的建立

长期以来, 我国基础教学体系是以高考为龙头, 在升学率指挥棒下, 为了高分, 中国学生不仅学习压力沉重, 更是付出了高分低能、体质下降、缺乏创新精神等的惨重代价, 素质教育步履为艰, 国家未来发展令人堪忧。如何打造以学生为本, 促进全面发展为龙头是素质教育新体系, 既关注学业发展水平, 又关注身心健康和品德教育;既关注共同基础, 又关注个性发展;既关注学习结果, 又关注学习过程, 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2013年6月, 在广泛吸纳了世界各国的经验, 以及考虑了我国的国情, 为扭转这种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 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通过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培养、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 构建起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体系, 体现了对学生生命成长全方位的关怀, 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综合改革率先进入教育“绿色GDP时代”。

(三) 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新体系的几点思考

虽然《意见》与《国标》在思维方式、人际沟通、创新精神等未来创新型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是保持高度的一致, 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和教育理念的不同, 教学体系指标在侧重、内容、评价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国标》将“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放在前三位, 表达了以人为本的主动地与社会相融合的理念, 而《意见》中位列前三甲的“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 则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及仍以学业为重的人才培养倾向。同时, 《意见》中“学业发展”一个方向则与《国标》中的“文字沟通、学习方法与认知、数字与数学、科学技术”四个维度相对应, 指标划分显得过于笼统;《意见》中有些在国家课程标准和相关政策中有明确的量化要求, 如体质健康、作业时间等, 但有的只是原则性指标, 或抽象指标, 缺乏具体标准, 如学生品德发展、理想信念、情绪调控等,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细化明确, 让指标更具有可操作性;“学业负担”是我国独有的教育教学体系指标, 其中包含的课业质量、课业难度和学习压力关键性指标, 它以青年体质、近视眼防控、办学行为等进行衡量, 恰当与否还值得进一步商榷。

另外, 基础教育阶段应包括学龄前教育、中小学教育、高中教育, 《国标》全面涵盖了0-19岁孩子的学习指标, 而《意见》仅涉及义务教育阶段, 只有当学龄前教育以及高中教育综合改革教学体系建立后,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体系才能得以健全与完善, 最终全面实现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目标。

五、结语

教育理念树立和教育教学体系的科学、规范地建立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尽管《意见》与《国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但它仍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可能实现的阶段性任务和目标, 如何最终实现教育与国际接轨, 实现教育教学体系与国际同步发展,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研究与反思。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 探讨素质教育视阈下国内外教育理念与教学体系的差异, 为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实现, 提供可借鉴的参考和思路。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理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强调:注重教育公平推动科技创新[EB/OL]. (2013-08-29) [2013-09-03]http://www.gov.cn/ldhd/2013-08/31/content_2478487.htm.

[2] 易高峰, 近十年我国义务教育研究热点问题探究[J], 教学与管理, 2013, 8:9-11

[3]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 0 1 2[E B/O L]. (2013-02-22) [2013-02-22]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ndtjgb/qgndtjgb/201302/t20130221_30027.html

[4] 彭泽平, 培养公民还是人才---对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22 (7) :12-16.

[5] 滕珺编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0至19岁学习指标体系[N], 中国教育报, 2013-4-5 (2)

上一篇:浅析反思性教学在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下一篇:某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