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视阈下的单元教学实践与省思

2024-05-05

“三维”视阈下的单元教学实践与省思(精选7篇)

篇1:“三维”视阈下的单元教学实践与省思

“三维”视阈下的单元教学实践与省思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整个单元内容开展实践后的反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样的反思,绝不仅仅是对教学工作的阶段性小结,而是更多地指向于对教师自身专业能力提升和发展的实际需要。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际,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教学为例,主要从解析教材、研析教法、分析学生三个“维度”,谈谈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三个维度;三角形;单元教学;实践思考

作为处于第二学段起始年级的内容,《三角形》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图形与几何”的知识经验,并形成了初步“空间观念”的基础上编排的。从《课程标准(2018年版)》对该部分内容学段目标的设定分析,与第一学段“获得对简单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明显不同,而是提升为“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元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应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三角形”。为了更好地达成以上两个层面的目标意图,在实际教学中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解析教材――以“适度”为原则的内容整合与重组

在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知识中,三角形被认为是最基本的图形,因为任何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三角形。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理解三角形中相关概念的内涵,构成要素及特征,还要求掌握三角形的特性、分类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包括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三边关系)。总体上看,知识点的密度较大,且对后续知识的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解析人教版教材内容,其主要遵循知识的本位结构进行了编排(如图1)。

教材编排的第一部分内容中,把三角形的高这一知识点简单地划归于各部分名称和含义。实际上,对三角形高的理解和画法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之一。现行教材虽然只要求会画三角形指定底上的高,但考虑到知识的完整性以及对后续学习的影响,一线教师都会引导学生展开对钝角三角形三条高画法的探索和学习。也因为这个难点的存在,对单元教材的整合重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从以下两种较为典型的方式上不难看出其中的端倪(表1)。

在第一课时中,淡化三角形的概念,并把分类的知识提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高的特点,是两种方式的共通之处。照此意图分析,前者对教材的处理更为大胆直接,后者相对谨慎务实。此外,方式二对“三角形内角和、四边形内角和”知识进行了整合,主要考虑到这两部分知识前后关联程度较高,可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实现方法的迁移。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样的比较并不适合用“孰优孰劣”进行评判。实际上,任何一种整合重组的方式都应该以教师深刻地理解教材作为前提,并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后续实施效果。笔者仅以个人实践后的体会认为,采用方式二相对“适度”的整合重组方式开展教学,更符合《三角形》知识的结构性特征,对整个单元教学重难点内容的突破也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研析教法――以“适用”为准绳的实施路径与策略

从教师层面概括地表述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本质的理解,可以归纳成两个最简单的问题――“教什么”和“怎么教”。“教什么”是基础,指向于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怎么教”侧重于方式方法,对《三角形》整个单元的教学而言,应充分结合内容自身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适用”为准绳开展对教法的研究分析,并针对重难点内容寻求教学策略上的突破。在这部分内容中,主要依据笔者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结合一些具体的片段和思考进行论述。

1.基本概念的理解要扎实

以三角形高的教学为例,对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每个学生对于“高”这一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是各不相同的,但也体现出一定的共性,即他们的认知水平集中于对实际物体“高度”的直观感知上。针对这样的状况,如何沟通生活中的高与数学中的高之间的联系,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实践。

片段一三角形的高

师我们来做一个实验,三角形过桥洞。(教具演示)锐角三角形(图2),能通过吗?为什么?(太高了)高在哪里?(指名演示)说说你的想法?

生这条高是经过顶点,到它的对边,而且是一条垂?。

展示操作过程,换一种方式过桥洞。现在的高又在哪里?(指名演示)

生是经过这个顶点,到这条对边的垂线。(也可以说是距离)

师(演示)再换一下呢?(还是从顶点到对边的垂线)这样三角形有几条高?(3条)为什么?(因为三角形中有三组顶点到对边的关系)

后续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图

3、图4)的演示教学过程略。

纵观整个《三角形》单元,涉及的基本概念是比较多的,主要集中在三角形的认识(例1)和分类(例5)的教学中。以等腰三角形为例,在学生通过验证把至少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归为一类后,需要对各部分的名称进行强化。

片段二等腰三角形

教师揭示相等的两条边叫作腰,所以这类三角形叫作(等腰三角形)。自学书本,认识等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图5)

想一想,用怎样的方式可以更好更快地记住这些名称。

生可以分边和角来记。相等的两条边是腰,剩下的一条是底。两条腰之间的角叫顶角,其他两个角叫底角。

师(教具演示)旋转等腰三角形,现在你还能找到各个部分吗?

小结不管位置怎样变化,两腰之间的角始终是顶角,另外两个是底角。

2.操作活动的实施要充分

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在实践和操作活动中认识图形及其特征。学生通过折叠、拼组、画图、建造模型等活动,能对图形产生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也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数学活动经验才能得到丰富,空间观念也能得到真正的形成和发展。结合《三角形》单元内容教学的实际,如何使学生充分地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并以此为基础达成更高层面的推理、想象等思维活动,是教师研究并最终确定教学方法时需要面对重点问题。片段三三角形的稳定性

实践操作1请学生用学具袋中的4根小棒拼接成四边形。完成后,教师用一个细长的小棒将学生拼成四边形串起来。能发现什么?

生虽然用的是同样的小棒,但是拼成的四边形形状不一样。

师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四边形具有容易变形的特性

实践操作2请学生用同样的3根小棒拼成三角形。教师仍将学生拼成的三角形串起来。现在呢?

生拼成的三角形的形状都是一样的。(说明了什么?)

交流后小结在3根小棒的长度一定时,只能拼出一种形状的三角形。正是这种现象,使三角形具备了稳定的特性。

以上片段借助实践操作和观察活动,引导学生对两种图形所具有的不同特性有了最根本的认识。紧接着,还可以设计“拉一拉”的游戏,从牢固的角度来强化对不同特性的深刻理解。再以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为例,为了尽可能避免操作中的误差,实际教学中以吸管代替纸条展开探索。只有使学生充分地经历实践操作,才能真正激发对拼不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推理和归纳,最终形成“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此外,三角形的分类、内角和等知识,都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创造能使学生充分经历操作活动的实施条件。

3.课堂练习的作用要凸显

依据单元教学内容特点,对课堂练习的设计主要有三种类型基础知识题、操作技能题、说理分析题。具体实施中,针对不同的课时内容应有所侧重,以强化练习的目标检测功能。这方面,除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教材提供的练习资源外,还应该精心选取或编制习题引发学生练习过程中的探索和思考。

片段四三角形的分类

练习1把三角形的序号填在相应的集合图中。

练习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一个大三角形,有几种拼法?先试一试,再把拼出的图形画下来。(图略)

最少用几个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等腰梯形?先拼一拼,再画出示意图。

练习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有什么关系?同桌交流说说为什么。

以上练习设计,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考查了学生操作、画图等技能,并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索和交流。对练习的设计还可以延伸至课外,例如找一找生活中用到三角形稳定性的现象;用一张长方形纸最多可以剪出多少个等腰三角形等。有利于在巩固课内所学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4.评价反馈的功能要落实

在单元教学实施的各个阶段,还需要教师特别重视对实际效果的评价和反馈。对于学生作业中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应及时分析并反思课堂教学的目标达成度,重难点知识的突破和落实情况,便于后续针对性措施的跟进。在了解整个班级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还应关注部分学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地进行“查漏补缺”。

三、分析学生――以“适合”为前提的能力提升与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而这些知识与经验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三角形》作为“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知识,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应用意识,以及在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上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教师也应充分意识到,只有当影响教学实施的各方面因素,尽可能地“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才能取得最佳的实际效果。

1.在动手操作中提升整体技能水平

操作是探索图形性质最为有效的手段,既可以对通过观察得到的猜想进行验证,也能加深学生头脑中对图形性质的理解程度。本单元中,对三角形高的画法是技能训练的重要内容,除了在新授、练习和复习课中确保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也可以布置为课外作业,由学生自行完成并检查交流。对于少部分作图能力较差的学生,则有必要进行“一对一”“手把手”的辅导。

相比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技能上体现出的差距往往是更大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开发可供学生实践操作的教学资源。例如,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给每个学生准备足够的塑料吸管,并按例题的要求在课前自行展开探索和研究。对三角形分类所需的教具学具,也可以交给学生去准备。概而言之,对班级学生整体技能水平的培养和提升,需要教师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有效载体,并贯穿于《三角形》单元内容教学的始终。

2.在联系生活中加强数学应用意识

作为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如何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在通过探索获得本质认识的前提下,进而对生活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被认为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自主构建知识的重要路径。对应着《课程标准(2018年版)》发展学生“应用意识”的阐述,可通俗地理解为“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显然,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就十分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那么,如何使这些情景更好地服务于实际教学,切实提升并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则是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用心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结合笔者的实践体会,在《三角形》单元教学中,将传统的课堂形式进行“向前”和“向后”的拓展,往往能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

例如在单元教学起始阶段,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去发现和搜集生活中的三角形,初步感受三角形应用的广泛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又如,对三角形稳定性的教学之后,布置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个实验进行证明的课外拓展作业。对两点间距离的知识,引导学生去找一找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或者设计一个游戏活动等。毫无疑问,当数学知识以更加适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和水平的面貌呈现时,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对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价值。

3.在探索思考中渗透基本数学思想

前文提及,三角形作?椤巴夹斡爰负巍绷煊蚧?础性的内容之一,在发展学生以空间观念为主的数学能力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基本数学思想的渗透。以三角形分类知识的教学为例,图形分类在数学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分类活动,学生可以不断体会图形的特征。另一方面,应该帮助学生明确分类标准,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思考和交流,在理清不同类别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中渗透数学思想。在多边形内角和的推导中,除了转化的思想方法以外,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扩展到求n(n≥3)边形的内角和,发展合情推理的数学思维能力。

纵观现行版本的数学教材,各部分内容均以大小不同的单元进行编排,总体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知识体系。因此,对单元教学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反思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本文仅从《三角形》单元内容的实践出发,围绕教材、教法、学生三个“维度”进行梳理和反思,希望能对老师们的实际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篇2:“三维”视阈下的单元教学实践与省思

网络与新媒体的迅速崛起成为当代社会的一大重要特征,这种崭新的信息生产、传播、消费及营销方式在逼迫传统媒体转型的同时亦给传统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

与传统媒体不同,新的媒介组织愈发呈现出产业公司的特性,这种以产品为龙头的组织模式表征了“媒介融合对媒体的影响正由外而内,引发内部生产关系的结构性转变”。这一变化折射到人才需求方面,便有了以下要求:“只有传统的采写、编评技能是不够的,还要有设计、整合营销、全媒体报道、数据挖掘与分析等能力”,尤其“既懂技术,又能把握市场动态,捕捉用户心态,引导用户潜在需求”的产品经理乃市场稀缺。

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与我们长久以来以媒介区分专业的惯例产生明显冲突。而新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可能出现因其强调实践能力而“异化”为技术力培训的危险。为解决上述难题,我们认为,网络与新媒体综合实践教学工作坊的教学模式也许是一条有效应对之策。

国内,工作坊教学模式在翻译学、建筑工程学、临床医学等专业教学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与研究。许多学者通过实践或实验证明了这一模式的独特魅力及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包括:营造轻松教学氛围,改善学生对课程的认知、情感、行为倾向等态度因素,激发学生对课堂的热情,构建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学生学习专注度,激发创造力,提升人际管理、自我意识、心理动力等心理素质。工作坊教学模式在国外则颇为流行,例如,英国高校数字媒体专业“绝大多数的基础课、专业课都是以工作坊的形式进行”。

尽管国内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中不少课程均以工作坊的名义出现,但专门针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究的文献所见不多。在此,我们有必要将工作坊教学模式放置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情境中,以期拓宽办学思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二、概念解析

工作坊教学模式起源于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以培养工程设计与建筑设计人才为宗旨的包豪斯学院。作为一种校内模拟仿真的综合实践教学方式,工作坊“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活动”,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参与者为小群体;(2)活动领域为专业某一项目、话题;(3)活动内容为调查研究、讨论商议、规划创作等;(4)活动目的为通过去中心化的交流,群策群力解决问题。

其中,参与者角色分“参与者”、“专业者”和“促成者”三种。其中,“专业者”指“具有专业技能并对所讨论的专业主题能够直接助力者”;“促成者”即指“主持并协助工作坊中各项活动得以展开的人”,其肩负着“协助参与者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但不以强势姿态为参与者做决定”的使命。

从上述概念出发,我们认为“网络与新媒体综合实践教学工作坊”是空间概念(新媒体实验室或相应活动场所)、组织机构(一整套工作坊制度流程与人员配备)和教学过程(新媒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设计、准备、实施与作品验收)的综合体。

除了具备工作坊的一般特点,网络与新媒体综合实践教学工作坊的特质还在于,它以多元传播内容(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为实践领域,以数字作品(如数据可视化专题、互联网舆情报告、融合新闻报道等)为实践内容,以新媒体实验室为活动开展的物理基础(工作坊所有课程都与这个实验室联结并在其中完成其教学和训练),以专业认证制度的实施为驱动,以过程评价为教学效果基本评测方式,通过这一系统工程,顺应媒介融合趋势,打破传统专业办学弊端,化解课堂枯燥理论讲授,针对行业及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三、实施要点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网络与新媒体综合实践教学工作坊的顺利展开离不开以下要素的精心设计与相互配合:

(一)课程体系设置:因地制宜,完成实质性转型。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是否科学合理,能否正确处理前期理论课程与后期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设定与内容衔接,能否完成既有的实验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方式的升级与改造……最终都会影响后期综合实践工作坊的教学质量。

近年来,国内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都在结合业界发展态势与自身资源累积努力为自己量身打造科学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体系。对此,张芹等总结为三种模式:讲求新闻主义的中国人民大学模式、崇尚技术主义的武汉大学模式,以及推崇传播学的复旦大学模式。在此基础上,余红等追加了网络编辑、数字媒体艺术两种人才培养模式。

无论何种模式,都不能是对传统新闻传播学的简单改造,都要体现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技术性、应用性与复合型等特点,否则不仅专业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且难以为综合教学工作坊提供坚实的知识群支持。

(二)场域支持:以新媒体实验室推动工作坊良性运转。

网络与新媒体综合实践教学工作坊实现真正创新的关键点在于相关实验室的建设。如前所述,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媒介融合生态的形成,这就要求新媒体人才必须具备跨平台的传播能力。那么如何将这种行业、市场对专业人士能力的要求落地?如何将人才培养方案的美好设计落到实处?如何将实践教学与能力要求做到匹配?新媒体实验室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空间、场地与条件的设计与安排亦能成为打破原有专业结构框架、顺应时代发展、市场需求的一个突破口。

对此,四川外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进行了有益探索,他们指出,实验室首先要能满足各种媒介实践能力的基础性培养,如平面媒体采访报道编辑课、电视媒体采访报道编辑课、广播类实务课、网络媒体技能课,使学生做到一专多能。在此基础上,筹建融媒介实验平台,实现印刷、平面、视觉和网络媒体各种媒介资源的一体化共享,让学生在仿真媒体环境中进行媒介融合的学习与实践,力争做到与业界主流媒介形式的无缝对接。

(三)师资安排:多元角色扮演,复合团队组合。

工作坊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师(团队)有着更高的要求,他/她(们)需要扮演好以下多种角色:

1.工作坊发展方向的引领者

指导教师(团队)要确定工作坊主题和项目,设计流程与值得研究的问题与讨论点,这些工作涉关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基本方向,所以一定是基于对行业发展态势的充分了解、对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及对学生自身情况的全面掌握的科学论证。

2.工作坊主题活动的组织者、协调人

指导教师(团队)在硬件、软件及制度设计上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各种便利和服务。在内部打造合理的活动流程、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推动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共同决策;在外部要引入传媒业界、学界各项资源,将最新资讯、市场需求、前沿技术与观念输入工作坊。同时,可与专业传媒公司/机构合作,引导学生在新媒体产业中扮演各种工作角色,创作结束后由目标客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3.工作坊学习活动的监管者

指导教师(团队)要深谙网络与新媒体运作机制,并对工作坊所做项目了然于心,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仿真训练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对问题进行归类,并给予及时到位的指导。同时,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全过程评价工具,通过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与同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取得的进步。

综上所述,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该成功扮演“编剧、导演、演员”等各个角色。这种教学模式是对教师业务水平、研究能力的真正考验,而此种情境恰恰是教师价值的最佳体现之所在。所以,网络与新媒体综合实践教学工作坊的实施在教师配备方面绝不是一两位老师的事情,需要一个兼顾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的复合型教学团队,将理论与技术、研究与实践、业界与学界紧密结合。

(四)操作流程:以能力为导向。

有研究将学生工作坊教学可以概括为:成团队,分专题;学生导,教师析;同成长,共进步。但这仅仅是工作坊的外在组织方式,这种浅层的描述无法涵盖工作坊更为重要的内容设计及操作安排。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旨在培养新型信息生产、加工、传播及数字营销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尤其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是专业内在逻辑,又是社会市场的强烈呼声。因此,以能力为导向、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便成为网络与新媒体综合实践教学工作坊运作的逻辑起点与归宿。

在这个领域,我们特别注意到香港工料测量专业实践教学中最具特色的测量工作坊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将其细分为三个模块,每个模块对应若干能力要素及需要完成的任务,每项任务都对应有若干知识单元。且其实践工作坊贯穿三年人才培养过程中,并且按照能力水平由低到高进行循序渐进设计;同时,该模式的另外一个特色就是根据“能力—任务—过关问题—知识单元”的设计理念在每一个晋级过程中设置了相对应的过关问题,这些问题能很好地衔接能力要素与知识单元。此外,工作坊对学生的考核贯穿项目实施整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每一阶段学生的过关成绩及最终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综合打分。工作坊也强调与考核学生对于学习日志的记录,该任务要求学生在攻关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问题、困惑、经验和贡献,以此方便师生交流、帮助教师掌控局面。

我们以上述理念、经验为参照,结合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特质,以融合新闻工作坊为例,构建了下列教学工作坊能力标准体系(参看表1)与过关问题设计(参看图1),由此大致勾勒出该工作坊的基本操作流程:

四、结语

网络与新媒体综合实践工作坊的设计初衷是为了顺应媒介融合发展的时代大潮,是为了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不匹配、传统考试模式与实践教学不配套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与复杂过程,它的良好运转需要打破以媒介为标准区别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的惯例,更需要以融媒体实验室为平台及突破口,以打造新型教师为关键,以科学设计工作坊实践教学内容及流程为基本内容,各方要素相互配合,通力合作。

篇3:“三维”视阈下的单元教学实践与省思

一、文化生态视阈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文化诉求

《易·贲卦》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 “人文化成”即“文治与教化”。可见,文化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教育传播文化并促进文化的发展。高校思政课不可能离开社会大的文化生态而独立存在,文化制约和影响着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文化属性和文化訴求。

1.受教育者的文化诉求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文化水平随之提升,社会大的文化生态正进行着前所未有地融合与时代变革。加之,信息化的发展,不同种类的文化以绚丽多彩的表现形式吸引着当代大学生。思政课堂已经不是学生获取人文知识和政治理论的唯一途径,单纯乏味的知识讲授已经动摇了学生对思政课的权威性认识。为此,高校思政课要积极拓展实践课教学,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实践课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要充分考虑到受教育者的文化诉求,吸收新型文化资源,拓宽获得文化资源的渠道,探索实践课教学新颖的文化形式,以此满足学生的文化诉求,从而实现文化生态系统的教育功能。

2.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平衡诉求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大的环境下实施的。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得益于教育文化生态的稳定与平衡。

第一,文化多样性是文化生态平衡的基础。

格里芬认为:“文化形态的多样化是文化生态系统生命力和活力的表现,不同形态的文化作为文化物种链上必要的一环,各有自己的位置,彼此关联,保持着文化生态的整体平衡。”高校思政课死板的政治教条,割断了政治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联系,思政课教学在总体上表现为政治性与文化性的分离。在教学中,没有将代表人类文明的文化成果科学地运用其中,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因缺乏多样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失去平衡,进而使实践教学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支持。

第二,文化创新性是文化生态平衡的必要条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系统在动态发展中保持平衡。因此,保持文化创新性是维持文化生态平衡的必要条件。文化创新必须基于实践,在劳动中培养人才,在劳动中有所创造。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而不断挖掘实践教学的文化资源、不断拓展实践教学的形式其本身也是文化创新的表现。高校思想课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强大的事实依据,对学生进行文化化人。理论课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进行理论研究,从文化源头上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文化生态视阈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

(一)文化生态视阈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

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既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要求,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在文化生态的视角下设计思政课实践教学,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

1. 思政课实践教学培养目标

首先,可以将思政课实践教学培养对象,即文化人(广义文化角度)分为政治人、社会人、文化人(狭义文化角度),接下来分别阐述三类培养对象所针对的不同的培养目标。在思政课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上,政治人的培养目标是使其掌握一定的政治理论,坚持政治信仰,并坚定践行社会主义主导文化;对于社会人而言,要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这就需要培养社会人的职业素质,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力;从文化人(狭义)角度来说,提高他们的文化鉴赏、辨别、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从文化生态的视角来看,总的来说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就是要培养适应社会大的文化生态发展的文化人;从具体的教育功能来看,思政课实践教学培养目标是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政治人、社会人和文化人。政治人的培养目标是高校思政课独特的教育功能决定的。高校思政课,即便是实践教学也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导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植根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土壤,完成政治人的教育。

面对全球文化大发展多融合的趋势,高校思政课要适应大的文化生态的要求,在培养政治人的同时培养有职业竞争力的社会人和全面发展的文化人。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入一系列社会文化和大众文化,探索多种文化形式,提高学生对不同风格文化的鉴赏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创造力,通过文化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在知识以及职业技能,从而提高人的总体素质。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系统中的文化单位,三个培养目标是互相影响的。

政治人的培养目标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做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吸收社会多元文化,在提升职业素质与社会适应力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领悟唯有把握国家发展的脉搏,才能融入时代的步伐,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追求。

2.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化设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培养政治人、社会人和文化人,要将知识内化为品质与素养,就必然要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行统一。科学理论只有回归实践,才能最终上升为学生的意志和品格。通过实践教学,积极寻求外部灌输与自我体验间的最佳结合点,在认知与实践的共振中提升学生整体的文化素养。

思政课实践教学应顺应文化生态的开放性规律,在高校文化生态和社会文化生态与企业文化生态的互相影响和能量、信息的流动中设计实施项目化实践教学。通过项目化设计融合多元文化元素,拓展多元文化平台,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实现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以项目任务为核心,选择项目内容,组织项目实施,并分享项目成果的教学模式。根据政治人、社会人、文化人的培养目标,下面分别介绍相应的项目设计,相同的是在项目设计中均可以选择5-8人为一项目小组成员参与项目实验培养。

在政治人的培养项目上,要切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可以进行中国国家形象LOGO设计、红歌歌会的演唱与创作等;对于社会人而言,可以进行桥梁设计汇报,或者化身守护天使等,即要选择与专业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项目,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在文化人(狭义)方面,可以设计如变废为宝竞赛、中华美德微电影制作等项目,以作品、微电影展示的方式呈现出来,宣扬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紧密结合。

三、文化生态视阈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运行

高校思政课项目化实践教学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系统中运行。鉴于文化生态的开放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与企业文化生态和社会文化生态相互影响,每一种文化生态内部各个文化要素也都会受到其他文化生态的影响。因此,构建丰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环境是思政课项目化实践教学运行的环境保障。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环境由校园文化生态环境和企业文化生态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因子共同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环境的建设首先要融入企业精神和职业素质教育的特点。 在实践课教学中,通过项目设计和实施,学生在实践中锤炼实践品格,提升职业内涵。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大学教育,要注重吸收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先进文化。要想提升职业人整体的文化素养,就要以最先进的文化鼓舞人、感召人。多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环境为思政课实践教育提供大量的文化资源,同时也为实践课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文化平台和文化媒介。

2.崇尚科技和文化创新的社团建设

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同时它也是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化实施的组织者之一。实践课教学不可能只停留在课堂上,延伸到课堂之外的部分可以由学生社团组织和监督。学生社团能否担当起实践教学项目化实施的组织者关键要看社团的核心精神能否促进科技和文化的创新。崇尚科技和文化创新是社会大的文化生态对职业人的要求。社团建设以崇尚科技为精神引领,吸纳校园科技创新的爱好者和技术人员,这些人员能够对实践教学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指导。文化创新的理念使社团能够带领广大实践者学习和领会多元文化,通过读书会、社会调研、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挑战杯等多元形式将学生的项目成果得到展示和交流,激发了学生实践的热情。学生社团为单位的校际合作和校企交流,有利于在实践教学项目化实施过程中吸纳企业和社会文化资源,打破教学空间的封闭性,实现了文化开放和融通。

3.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架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教育的始终,通过实践教学,在课堂上、在校园中乃至在社会上都要积极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思政课实践教学依照教学空间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实践教学形式。1.课题实践教学;2.校园实践教学;3.社会实践教学。这三种形式有机结合,形成互动的实践教学模式。

课堂实践教学是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以领会所学知识点。为了融合更多的文化资源,在课堂实践中,可以采取两种主要方式:第一,微课组合拳。将课程以10—15分钟为单元,每一个微课单元从问题开始,让学生通过讨论以不同的文化角度来解答。下一个微课单元的问题更加深入,形成了剥笋式的思考体系。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方式是多元的,艺术设计、诗歌朗诵、小组汇报、微电影制作等。第二,嵌入式课堂。将上一次课预先让学生准备好的实践项目成果嵌入到当堂课中,将学生实践项目展示嵌入到教师的授课体系之中,并与当堂理论讲授有机结合。

校园实践教学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在校园范围内的延伸。它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由学生社团来组织和监督,同样采取项目化的教学方式。思政课教学单位要领导学生社团开发稳定的实践项目,比如读书会、参观日、普法日、模拟法庭、校园情景剧等。在开发这些实践项目时要充分考虑社会大的生态文化对思政教育产生的影响,有意识地抵御不良文化的入侵,强化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

社会实践教学是在思政课教师的组织之下,按照实践项目化实施的具体要求,深入社会进行社会实践比如调查研究、合作创新、志愿者服务、访谈访学等。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开展是最难的一块儿,项目的设计必须要与社会团体共同来完成,具体的项目实施也需要社会人士的帮助,社会团体要为实践项目化的实施提供场所、人员、设备和资金。可是去哪里开发实践项目实施的合作单位呢?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可以充分开发现有的免费社会资源作为实践项目基地,比如博物馆、纪念堂、烈士陵园、红色革命根据地等;其次,思政课教师可以将实践课项目的设计融入学生的实习实训,利用学生实习实训展开调研分析;第三,高校人才培养要注重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中挖掘文化资源、合作单位,秉承互惠互利,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共同完成思政实践教学项目化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沈壮海.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J].思想理论教育,2008(3) .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3.[美]格里芬编.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 ].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4.张润鹏.文化生态学研究范式在法学领域的运用[D]:[硕士学位论文].湖南:湘潭大学,2008.

5.于浩. 文化生态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稳态特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3.

6.李拥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探析.相潮.2011(3).

[课题: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阶段性论文(项目编号:yjsz03)]

篇4:“三维”视阈下的单元教学实践与省思

关键词:“输出驱动假设”,高职英语,教学,实践

一、“输出驱动假设”的界定

“输出驱动假设”由三个子假设构成:第一,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看,语言输出要比单纯输入更有助于外语技能的掌握;第二,职场对于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要求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具备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第三,从学习外语的角度考虑,语言的输出更能够体现一种综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考虑实践环节,变语言输入为语言输出,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1]

二、“输出驱动假设”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实践过程的必要性

1.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尤其是对于语言学习来讲。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自制力和求知欲,希望自己的大学学习不再类似于高中的应试教育,而是能够真正地提高自己的水平。学生从高中考入大学之后,心理必然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在日常的生活中表现出来,也会对学习产生影响。因此,基于这样的心理发展特点,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变化,并且意识到学生对学习的期待值也随着心理状况的变化而有所提高,学生希望能够在大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而初、高中时的输入型英语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长期以来的实践也证明,输入型英语教育是一种单一的教育方式,这种单一型的知识传授过程更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将“输出驱动假设”广泛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并把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发挥主观能动性,符合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新知识,从而将输入型英语教育转为输出型,使学生能够在高职教育中掌握综合性的知识和能力。

2.满足学生就业需求

学生的就业需要,也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教育最终要指向就业,要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工作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逐渐提高,要求大学生能够自觉地融入社会环境,能凭借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争取一个稳定的、有提升空间的就业岗位。这其中就包括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而在就业压力日渐增大的背景下,英语能力强,才能帮助大学生顺利找到工作,并尽快融入新工作。在这一点上,“输出驱动假设”的应用,能满足高职学生的就业需求。

3.符合高职院校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旨在造就综合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因此,着力将“输出驱动假设”广泛应用于高职英语的教学实践是符合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对英语学习来讲,只会记单词、听课、做作业的学生是不具备英语输出能力的,只是在输入式教育的背景下,具有了一部分英语能力,不能算作人才。高职教育将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培养首位,要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大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尤其是英语教学中,要严格遵循学校的培养目标,让学生能够注重本身英语能力的培养,学校也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提升英语能力的机会。因此,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输出能力,增加实践机会,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符合高职院校培养目标。

三、“输出驱动假设”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实践过程的途径

1.转变师生的教学思想

教学是一个双边性的活动,既包括教,也包括学,是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完成的教育任务,师生双方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决定了教学效果,需要师生将传统的输入型教学转变为输出型教学,强调“输出驱动假设”在提高英语能力方面的作用。因此,要转变师生双方的教与学思想,教师才能真正地将“输出驱动假设”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过程,并以此有效地指导实践。教师的课堂主体意识根深蒂固,更倾向于在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地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讲、学生听,进而造成了如今重输入、轻输出的局面,对于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2]因此,教师和学生都要转变思想,教师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为出发点,变输入为输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根本上解决英语教学难题。教师重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英语,为日后工作打好基础,并且将更多的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参与教学实践。

2.设置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师生融入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出学生更多的兴趣和欲望,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师生间的教学关系更友好、和谐,促进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学生带入“伦敦街道”,模拟各种现实情境,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在情境中真实地提高语言的输出能力。再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英语面试场景,调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模拟训练,由教师担任招聘单位领导,每一名学生都要参加“招聘”。教师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进行英语对话,引导学生“输出”英语,在课堂上全方位地展示自己的英语能力和水平。

3.健全英语教学评价机制

完善的评价机制,应该是多方面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但是一些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评价机制过于单一,除简单的口语考试和笔试,再无其他评价方式。评价要求不高,在评价后没有及时反馈,使学生认为只要考试结束,就算完成了这个阶段的英语学习,学习要求不高,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健全的英语教学评价机制不仅要包括对学生的全面评价,还要适当加入教师评价内容,看教师是否按照培养目标授课,教师是否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教学,教师是否做到了因材施教等。因此,要改变现状,健全英语教学评价机制,创新评价方法,多渠道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3]

综上所述,高职英语教学目前还是以输入型教育为主,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学习,能够参与教学的机会不多。长此以往,学生便失去了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将高职教育变成了“应试教育”,这是当今高职教育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输出驱动假设”有必要广泛地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但要进一步扩大影响,还需要师生双方的不懈能力,从而真正将大学生培养成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吕岩.“输出驱动假设”视域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78-80.

[2]闫增丽,张丽梅.“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下的外语教学实践探索——一项提高英语语言输出质量的实证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4):74-76.

篇5:“三维”视阈下的单元教学实践与省思

近年来基于信息化理念的德育课程教学不断发展,并且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中职校德育教师开始越来越重视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德育课上的应用,但同时也出现注重形式、忽视实效、盲目模仿的现象,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中职德育教学实效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实践原则

(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德育教学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德育教学过程中,能否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节课的实际效果。德育信息化教学不是也绝不能片面夸大技术的作用,一味以“技术为中心”,而是要让学生承担自我学习的责任,主动建构知识。中职德育信息化教学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要做到以下几点:设计应该充分尊重个体的差异,让学生能够进行个性化学习,以学生为主进行资源开发,情境、问题的设计要尊重学生实际。

(二)强调以任务为主线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中职德育信息化教学设计坚持“任务驱动理念”要做到以下几点: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协作学习中完成;根据完成任务情况对学生进行导向性和激励性的评价。

(三)以追求课堂实效为目的

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在中职德育信息化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不应过于追求教学中高科技手段的运用,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声光电结合,将学生置于课堂“看客”的地位。有实效的信息化教学应做到:综合使用flash动画形式,借助flash、电子白板等信息化手段突破重点难点;利用各种有效的信息化平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能力;创设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情境;实施多元的评价机制。

二、实践路径

(一)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现代信息化手段能够提供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动画、视频等全方位的多媒体资源,学生借助信息化设备可以与媒体资源、学习同伴、教师进行交流互动,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在德育教学中创设接近真实教学情境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比如创设故事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协作情境等。如“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课“感受道德之美”的教学,教师可以把课件和网络视频有机结合,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教师先用课件展示一组数据和图片,并提出相应的问题:18年挣了35万多不多?如果这是一个从74岁干到93岁的老人18年挣的,你认为多吗?靠一脚一脚地蹬三轮车挣的,你做何感想?问题呈现后,老师再运用网络技术,播放一段白芳礼老人生前蹬三轮支教的感人视频。在文本、数字、图片、视频组合创设的情境下,很多同学看后都很动容,也为本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利用数字化、媒体化的呈现方式进行教学内容展示

在信息化视阈下,对于一些单靠教师讲解和简单媒体演示学生还是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视频、图表、动画、电子相册、游戏、模拟软件呈现教学内容,化解知识难点。如教学“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三课“和谐文化”,对学生而言,文化的概念及作用比较抽象笼统,理解和接受这部分知识的难度较大。教师可制作一个小动画,里面设计5个百宝箱,分别代表饮食、建筑、艺术、历史、风俗节日等,设计竞赛活动,学生以组为单位抽签选取所要寻找的中国文化内容,老师用白板笔在白板上做好标记,同时要求每组利用电脑上网查找出四个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的图片,通过腾讯通(校园局域网)群发到交流展示区。学生通过寻找、总结、交流,不仅体会到中国文化的绚烂多彩、博大精深,更树立对自己国家文化的热爱情怀。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实践进行能力训练

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的使命,能力的培养归根到底还要靠实践,但课堂有其局限性,无法为每一位同学提供在实践中培养能力的机会。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模拟实践,让学生在模拟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单元综合实践活动课“理财有道”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教师可以综合使用理财软件、利率计算器、图表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先让学生结合理财金额和自身实际情况,设想收益比例。再让学生选择理财方式,在理财教室中,让学生通过利率计算器来计算存款收益,通过模拟理财软件来投资股票、债券。模拟结束后通过图表结算理财收益,最后根据模拟效果进一步完善理财方案。模拟的过程生动有趣、贴近生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四)综合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评价

多维度评价要耗费大量人力,给教学实施带来困难,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评价手段包括电子学档、自动批改、自动计算、虚拟奖励等,综合利用这几种评价手段,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以评价体系中的打分环节为例,以前主要是教师依据学生表现单向打分,由于教学条件所限,多元评价的实施过程和最终结果几乎不可能当堂课完成。现在,通过信息技术的开发运用,制作自动生成成绩的表格,学生打分通过电脑上传到教师电脑后即时生成小组、个人成绩,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做到评价的及时、公开、客观,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学习成果。

(五)利用多种社交平台进行跨时空交流互动

裴新宁教授提出“学习者共同体”的概念,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学习共同体包括学生、老师、优秀毕业生、职场人士等,教学过程中学习共同体内部个体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十分必要的。现代信息化手段为交互提供了更多的方式,QQ、MSN、微信等社交平台让交互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平台让学生查看教学任务、提交教学任务;通过QQ群,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通过问卷调查,掌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论坛,解答学生疑问;通过视频连线,让专家、职场人士和学生实现面对面交流。全方位交互为德育教学生成了更多的资源。

三、实践创新

(一)微游戏:中职德育信息化教学的新载体

微游戏是指操作简单、过程简短、参与便捷的电子教育游戏。微游戏既可以是电脑游戏,也可以是手机游戏;既可以是教师设计开发的游戏(比如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朱静嫣老师在“积极应对学习压力”的教学中设计的“食物减压小游戏”,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王浩老师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教学中设计的“眼明手快小游戏”,北京市延庆县第一职业学校岳艳伟老师在“理财有道”中设计的“理财金字塔”),也可以是网络上现有的游戏,如“QQ服装店”“职业着装小游戏”等。笔者认为,微游戏将会是德育信息化教学的新载体,它不同于现场操练的游戏活动,也不同于大型的网络游戏,其操作简单快捷,寓教于乐;能创设趣味性、沉浸式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者创新能力;能提供丰富的学习题材,扩大学习者的知识面;充满竞争与挑战,打破了德育课堂学习的枯燥乏味,进而大大提高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虚拟现实:中职德育信息化教学的新媒体

虚拟现实又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它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现实世界通过数据处理以三维立体形式呈现,并与使用者产生视、听、触一体化交互环境。人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特殊装置将自己“投射”到这个环境中,并操作、控制这个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认知与情感意识流动,从而实现教育目的。比如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教学的时候,大连计算机学校的吕兴老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职场大富翁”的面试模拟软件。学生需要在虚拟的面试环境中完成就业知识、能力的考核。

(三)移动终端:中职德育信息化教学的新工具

篇6:“三维”视阈下的单元教学实践与省思

一、课堂观察的目的

观察法在教育研究领域中广泛应用, 其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 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贝尔思。贝尔思创立了“互动过程分析”理论, 认为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间的自由互动过程, 他把师生的交互作用分成4个范围12种类型, 并以此开发了“人际互动12类行为编码”作为课堂教学的研究架构。20世纪60年代, 美国课堂研究专家弗兰德斯提出“师生语言互动分析系统”, 观察者用其编制的编码系统, 每隔3秒钟记录一次课堂语言行为, 按时间顺序记录课堂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然后运用矩阵形式对记录下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显示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结构、师生语言互动行为等。我国的学者借鉴西方课堂教学观察技术, 于20世纪初开始了课堂观察的研究。崔允漷教授指出:“课堂观察, 顾名思义, 就是通过观察, 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 分析和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1]陈瑶认为:“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 凭借自身感官 (如眼、耳等) 以及有关辅助工具 (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 , 直接或间接 (主要是直接) 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 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十几年来, 教育领域的专家对运用课堂观察技术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最典型的是崔允漷构建的课堂观察LICC模式。该模式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四个基本维度的课堂观察框架, 包含20个视角、68个观测点。归纳看来, 课堂观察的内容至少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如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用、课堂教学组织等;二是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学生的自主学习、知识习得等。观察可分为有目的的观察和无目的的观察。作为一种有效的观察, 课堂观察必须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课堂观察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 在整个观察过程中, 观察者与教师之间始终保持着沟通与对话。通过对话与沟通, 教师会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提高自己教学的技能, 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因此, 课堂观察的目的之一是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一条重要的途径。其次, 课堂观察主要 “观察”学生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效果, 既要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 还要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 课堂观察与传统的听评课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模式有很大不同。

二、传统评价方式的局限

课堂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和核心。长期以来, 高校将课堂教学评价作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课堂教学评价成为教育领域最重要的研究课题, 但多囿于听评课的评价模式, 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存在着诸多弊端: (1) 评价方案不科学。科学的评价方案必须结合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个对立统一的方面, 既要注重教师的教学效果, 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坚持“以知识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评价观, 不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 评价目标过于看重量化而忽视质化, 未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结果是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制订不科学、主观性强, 评价信度、效度不高, 评价难以真实反映教师实际的教学水平。甚至会出现极端的情况, 就是评价结果与事实情况不相符, 评价不但没有起到促进教师教学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 相反, 还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对教学工作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 评价指标体系单一。课堂教学评价首要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我发展, 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我发展情况来反映课堂教学状况, 来反映教师的课堂教学, 帮助教师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水平。因而,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应该围绕着学生的自我发展来制定。然而传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偏向的大多是教师的课堂教学, 更多关注教师个人的课堂“表演”技艺。指标体系多围绕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等内容来设计, 评价指标多包含教学基本功、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 而学生的学习效果极少被纳入评价范畴, 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价值判断的落脚点——是否促进学生发展也没有被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中。 (3) 教学评价功利化。先进的课堂教学评价既要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师进行有效评定和选拔的功能, 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改进、激励与反思功效, 要使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评价提供的信息, 了解其教学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进一步发扬长处和弥补短处, 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在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同时, 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功能, 较少关注对教学评价作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手段的功用, 对课堂教学评价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咨询服务功能考虑不足, 甚至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课堂教学评价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的反馈、导向、 诊断和激励等功能。[3]总而言之, 传统的以学生评教、 专家评议为主课堂教学评价, 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方式, 教师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对于评什么、如何评等问题教师很少有主动权、发言权。为求得一个较好的评价结果, 教师作为被评价者不得不改变自己平时的做法, 为了评价专门安排教学, 重视讲课的“花样”、 “技巧”, 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者为评价而评价, 教学评价的反馈机制和改进功效欠缺, 忽视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 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生的自我发展。

三、促进学生发展的高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 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基于课堂观察, 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 建构了促进学生发展的二层次多维度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第一个层次是“评教师”。该层次包括专家评价和学生评价两个维度, 分别编制了专家评价量表和学生评价量表。专家评价量表主要考察教师的教学基本要求、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态度等。学生评价量表按照一节课的构成要素, 确定了“教学准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特点”七个评价指标, 每个设计对应1~3个问题项, 共设计有10个问题项,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教师课堂教学形态的观察作答。通过对指标赋予权重、以百分制的方式计算教师课堂教学总评分, 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依据之一。第二个层次是“评学生”。该层次是学生自己评价自己, 编制了学生课堂学习满意度调查量表。本量表将学生课堂学习满意度分为“知识习得”满意度、“能力提升”满意度、 “情感体验”满意度三个维度, 每个维度确定5个评价指标, 每个评价指标对应1个问题项, 共设计有15个问题项,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感受作答。 通过对量表的分析, 其结果将作为授课教师改进个人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参照信息。

该套指标体系在南阳师范学院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进行了应用和推广。南阳师范学院已将该套指标体系应用到新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测评、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等领域。2013年以来, 对100多位新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进行了测评, 对300余名参与教学技能竞赛的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测评。测评过程中使用了专家评价量表、学生评价量表和学生课堂学习满意度调查量表。经过统计与分析, 形成了《课堂教学评价分析报告书》, 为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反馈、诊断、导向功能, 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毅崔, 崔允廓, 等.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73.

[2]陈瑶.课堂观察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1.

篇7:“三维”视阈下的单元教学实践与省思

关键词:“法治中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问题

一、“法治中国”视阈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1. 符合党中央要求的需要。

2014年10月23日,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 在中国法治建设史上镌刻下闪光的历史标注。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这是党中央对建设法治中国提出的明确要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法治中国”视阈下的教学问题研究, 有助于增强法治中国建设, 符合党中央对法治中国建设要求的需要。

2. 增强大学生法治观念的需要。

近年来, 一些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淡薄, 是法律的门外汉。而作为培养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重要渠道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是帮助高校大学生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 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的重要手段。在法治观念不断增强的中国, 作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大学生必须以强有力的法律武器武装自己。在保护自己的同时, 用法治观念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出力。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法治中国”视阈下的教学问题研究, 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法治观念。

3.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用科学的理论武器来武装高校大学生, 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提高思想政治素养、道德水平及强化法律知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法治中国”视阈下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问题研究, 有助于增强高校大学生的法律知识, 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4. 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需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帮助大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渠道, 必须肩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然而, 在新发展、新形势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不断呈现出问题, 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 还是在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各方面, 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近年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教学问题上不断进行调整和改正, 比如在教材内容上面, 分别于2013年和2015年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材进行修订。2015年的修订版关于法制教育的内容扩展到三章, 比2013年的修订版多一个章节。虽然不断进行调整和改正, 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在“法治中国”视阈下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问题研究, 在一定程度上能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

二、“法治中国”视阈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问题

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具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问题: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具有局限性。

一方面, 部分学生在进入学校接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后, 对课程认识不够, 认为该课程的道德修养的教学内容与初中、高中的学习知识有重叠之处, 表示这门课程可有可无, 经常出现经常逃课的现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05方案”之后形成的, 该教材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进行的有机统一, 分为“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两部分, “法律基础”部分编排在教材的第六章之后。因此, 部分经常旷课逃课的学生未能接触到法律知识的教学内容。另外, 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 使得学生对该课程失去兴趣。部分教师不敢直视学生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和现象, 对于一些问题“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缺乏系统的正确分析。这种对于学生关心的不讲, 学生易混乱的讲不清的教学方式, 易导致学生的逆反厌学心理。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形式单一, 实践环节薄弱。

目前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形式单一, 依旧采用“我讲你听”的填鸭式灌输方法。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教师始终处于主动讲课的地位, 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 师生之间鲜有沟通、交流和互动。教师不注重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这种满堂灌的灌输式的教学, 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更有甚者会导致学生产生疲劳而出现玩手机、讲小话、打瞌睡的现象。再加之法律知识的学习需要“内化”与“外化”共同起作用, 需要理论与实践地有机结合, 这种缺乏课堂讨论、案例讲解、缺乏社会实践的一味课堂灌输,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课堂规模大。

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 导致部分高校出现教师资源紧张的现象, 为缓解该现状, 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全校公共课, 部分高校采取合班上课的方式。虽然合班上课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资源和基础设施短缺的难题, 但是不利于课堂教学。所谓合班, 即一个教室将出现一二百, 甚至二三百个学生, 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在同一教室上课。面对这一庞大的队伍, 教师要有效地进行沟通交流并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是困难的。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考核方式单一化。

目前该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是以平时表现加期末小论文成绩或者考查分数作为最后的总成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目的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其思想政治素养、道德水平, 强化法律知识。这种课程的性质表明用简单的考试分数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是不恰当的, 不论学生自身个人发展和能力素养提高多少, 其效果都无法用笔试分数来量化判断。况且采用合班上课, 学生众多, 导致教师平时考勤只能采取抽查的方式, 不可避免地给部分不爱学习的学生带来旷课的便利。期末的小论文考试方式也给部分旷课的学生及平时写作功底不错的学生带来可乘之机。

三、“法治中国”视阈下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对策

1. 增强法治观念, 重视法制教育。

我国存在“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 对于交通规则,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 那为什么还要冒着风险, 违背这一交通规则呢?此种“中国式过马路”折射出了人们规则意识的淡薄和法治观念的缺失。“法治中国”的提出, 要求全社会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增强全面法治观念, 只有这样, 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打下坚实基础, 更好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视阈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进, 前提就是增强法治观念, 重视法制教育。一方面以提升学生法治观念为重点, 引导学生遵守规范, 认同法律精神, 服从法律权威, 具有法治观念, 时刻树立“一切行为要以法律为准绳”的思想。另一方面发动一切能够发动的力量重视学生的法制教育, 即以学校教育作为主体地位的同时, 联系并配合家庭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力量进行法制教育, 使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法制教育的合力。

2. 强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

课堂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阵地, 强化课堂教学内容对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强化学生法治观念是非常有帮助的。一要增强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即随着时代的进步, 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应保持与时俱进性。“法律基础”部分, 通过具有时代发展的法律相关问题阐述分析, 打开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接受社会新的变化、新的思想和新的挑战, 使其用活力来感召社会, 用更加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来坚持依法治国的信念。二要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即在继续坚持法律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 应加强学生对国家宪法的了解, 以及在掌握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同时, 扩展对学生相关法律知识的教育。三要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价值。加强“法律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及学习效果。

3. 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

合理的教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 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改变填鸭式的灌输方式, 使学生由被动消极为主动积极的学习, 增加启发式教学, 逐渐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案例教学法, 是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运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 教师为学生选择与理论知识点相关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讲解, 在理论说教中加入一定的案例。“法律基础”部分, 通过以典型的法律相关案例为中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 在接受法律理论知识的同时, 理解社会实践, 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之后学生遇到法律相关问题时能正确地处理。

讨论教学法, 是指在教师的主导下, 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法使得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法律基础”部分教师在法律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 结合学生关心的、社会典型的、具有争议的法律相关热点, 展开讨论式教学, 在学生的积极参与过程中,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法, 即通过深入社会现实进行学习探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法律理论知识的认识和掌握。通过实践, 使得学生在社会现实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教学时, 首先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 做好学生的前期方案准备工作。其次做好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并适时给予指导。最后做好实践教学的后期总结工作, 将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 比如运用了哪些法律知识等, 适时鼓励表扬。在依法治国的现实社会, 让学生通过实践教学, 有助于学生在掌握正确地法治观念后正确地处理相关问题。

4. 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方式。

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方式, 可以有力地强化教学效果。“法律基础”部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法治观念, 树立法律意识, 掌握一定的法律常识, 并能运用一定的法律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在考核方式上, 传统的平时考勤加期末小论文或者期末考卷方式, 以分数论学生的学习高低, 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科学的考核方式应在对教学效果作出正确真实反映的同时,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期末考试不能作为唯一评判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 必须改进考核方式, 增强考核力度, 包括学生的到课考勤、课堂讨论参与、案例分析参与, 以及实践教学方面的参与表现。

参考文献

[1]王紫零.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法治解读[J].新疆社科论坛, 2014 (2) .

[2]侯继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及其养成机制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5 (4) .

[3]张绍平, 刘张琴.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法制教育的再认识[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7 (3) .

[4]董国旺.法律基础课教学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的着力点[J].法制与社会, 2015 (1) .

[5]张德江.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 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权威[J].求实, 2014 (24) .

上一篇:高中作文回忆母校1000字下一篇:新增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