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2022-10-09

我国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是在国家资金短缺, 社会和市场又急需技能型人才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打破了国家包揽办高职的局面, 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多样化, 增加了大众求学机会, 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实用型人才, 近年来更是得到长足的发展与提高。但民办高职院校在办学机制、资金投入及生源等方面与普通高校相比存在一定劣势, 必须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和管理模式, 才能促使办学质量、规模和效益协调发展。本课题研究, 就是在认识与把握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及民办院校自身特点的基础上, 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 对现有的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创新进行探索性研究。

课题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着重于民办高职院校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经验教训分析, 结合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力争研究出一个具有一定推广价值和可持续的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 并注重可实践性。

1 当前民办高职院校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总体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管理基本概念以及核心内容

教学管理是管理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 遵循教学规律和管理规律, 对教学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以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 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高效率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广义的教学管理应当包括与教学活动直接有关的全部管理活动, 而核心内容就是对教学活动和过程的管理, 主要包括教师及其教学行为的管理、学生及其学习行为的管理、教学资源与教学技术手段应用的管理、教学过程主要环节的管理等方面。

教学管理模式则是在一定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 建立起来的管理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

1.2 民办高职院校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总体特征和存在问题

1.2.1 总体特征

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基本上是沿袭传统本科院校或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管理模式, 是一种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 利用行政方法进行教学管理的一种模式。这种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强调按照权威性的行政法规和既定的规范程序实行教学管理, 具有集中统一、有章可循的特点, 可以避免各行其是、任意行事, 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在发展和具体管理过程中也逐渐产生了一些缺点和弊端。

1.2.2 存在问题

(1) 共性管理多、个性管理少。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等内容的统一容易导致课程结构呆板、选择空间狭窄、教学内容陈旧, 与培养具有创见、讲求个性的现代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要求并不相符合。

(2) 低层次的管理多, 高层次的管理少。主要注重教师的“教”、学生的“学”, 满足于教学方面不出问题, 未能在注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同时, 更注重“教”和“学”的实际效果。

(3) 按任务实施管理控制的成份多, 按针对性原则开展引导服务的。学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和各级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往往成为支配教学运行的核心和主体, 处于教学第一线的师生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

(4) 评价分析的形式化。评价指标体系欠科学、信息收集不全面, 定性方法用得多、定量分析用得少, 评价易流于形式。普遍实行单纯对教师及其行为的评价, 缺乏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评价。

2 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创新设想

2.1 实行弹性学分制

2.1.1 构建科学、完善的层阶式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 强调整体性原则, 减少课程内容上的重复与交叉,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设计。具体的做法有:一是建立各级课程平台, 包括院级课程平台、系级课程平台、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二是专业课程内容建设模块化, 以技术应用为核心, 针对职业岗位要求, 增加技术应用内容和大量的应用实例。三是理顺课程体系, 规范课程名称与课程代码。

2.1.2 建立灵活的模块选课制

每个专业至少要设立3个课程模块, 即创新教育模块、创业教育模块和综合教育模块。创新教育模块在课程设置上主要侧重于专业英语、职业道德规范等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加深与拓展, 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创造条件。创业教育模块在课程设置上主要侧重于应用技术性和案例性课程的开设, 为学生毕业后能立即适应社会并敢于自我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综合教育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上, 以层阶式课程体系为基础、模块选择学习为依据, 就可以实行弹性学分制。前期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时间、教师上课, 后期可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安排专业选修课模块学习。在弹性学制下, 可以提前修满学分毕业, 也可以将学分保留若干年, 合理协调学习和就业之间的矛盾。弹性学分制的实施给教学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也将积极推动学科的改造和教师队伍的建设。

2.2 改革考核评价方法

2.2.1 现有高职院校考核评价主要类型

主要包括考试课考试、考查课考试、实习成绩考核、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成绩考核等四种类型。而采用标准化试卷的考核方式更是被普遍采用, 以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和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的高低。

2.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考试方法简单, 没有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来进行, 不利于全面、真实考核学生知识、技能与能力。二是考试内容过分依附于教材, 以教材为中心命题的考试, 助长了学生的惰性, 也伤害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考试重结果轻过程, 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以考试成绩来评定, 忽略学期过程中的其他积累。四是考试反馈评估机制没有建立和健全。成绩公布往往是考试活动结束的标志, 没有通过考试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进行认真和系统地分析, 缺少对考试效果的反馈和评价环节。

2.2.3 改革的建议

(1) 注重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如闭卷、开卷、实际操作、论文写作、制作作品、情景测试等方式, 重视能力和实践考核。

(2) 注重书面知识考核与职业资格、技术等级鉴定的并重与接轨。探索实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 体现“能力本位”导向。

(3) 强化考核的过程性评价。建立以课业为主, 多种形式并用的考核体系, 如“课业+笔记+活动”、“课业+口试”等,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展示综合能力的机会。

(4) 建立健全考试反馈评估机制。重视考试后信息的分析处理、意见反馈, 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

2.3 建立反应灵敏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3.1 建立全校性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机构

如成立由分管教学校长、有关职能部门和各教学单位负责人组成的校院 (系) 两级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 在教务处设置专人负责日常监控工作。

2.3.2 创建教学督导、学生信息员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督机制

实行校内专家督导制度, 聘请专家担任专职教学质量督导员, 深入各教学单位, 督查教学制度落实情况, 督查、评价教师备课、试讲、课堂教学质量等教学环节。建立教学信息联络员队伍, 定期把教师授课情况及学生意见反馈给教务处。

2.3.3 实行多层次、多角度、多结合的评价制度

采用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同行听课、领导听课等多种评价形式, 拓宽教学质量监控途径, 实现规范化、科学化。

2.3.4 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评分与评语相结合, 在定量评价基础上给予定性评语, 较全面地反映教师教学水平、质量和特点。结合具体情况, 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2.4 全面推动教学管理网络化和信息化

依托校园网平台, 实施教学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全面升级选课系统、成绩登记查询系统、教学计划实施系统 (排课系统、教学任务安排系统) 、教材计划安排系统、网上评估系统等软件, 有效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与效率。

进一步从制度化、规范化方面加大推进教学管理网络化信息化的力度, 如建立使用教务管理系统的规章制度、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加强教师和相关教学管理人员培训, 并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 逐步完善, 真正实现教学管理网络化的全面覆盖。

3 推进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创新的保障措施

3.1 统一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思想认识

转变观念, 认识到教学管理的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对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为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提供思想基础, 形成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用体现时代精神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来指导教学管理改革创新。

3.2 构建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规章制度

要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对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各项措施进行明确和规定, 加强制度保障, 规范和优化教学管理工作程序, 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要落实工作责任, 加强考核, 防止流于形式, 真正突破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束缚。

3.3 加强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软硬件建设

从软硬件建设两方面落实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保障。软件方面, 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人才, 加强对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 适当引入竞争机制, 增强管理活力, 形成一支高素质、有能力、有活力的队伍;硬件方面, 落实必要的资金和设施设备保障, 运用信息化技术, 减轻教学管理中常规性、重复性工作负担, 提高工作效率, 让管理人员更多地投入管理创新和个性问题解决, 实现教学管理工作规范而不僵化、灵活而不随意。

3.4 遵循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工作方法

具体工作推进中, 可采取典型示范、带动整体的策略与方法, 选取部分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的学校或教学管理环节试点推进, 在总结经验完善措施的基础上逐步向面上推广, 带动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整体工作, 促进教学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4 结语

本课题报告认为, 探索和实践对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 对推进教学改革、加强素质教育有着积极意义。作为直接培养和向社会输送应用性人才的民办高职院校来说, 尤其重要, 应该对此给予充分的重视和积极的实践, 通过改革和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来引进新的教育思想观念, 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生。当然, 改革与创新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本文所作的一点粗浅思考和探索, 希望能为解决这一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摘要:本课题研究从学校教学管理出发, 采用了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 对当前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提出了实行弹性学分制、改革考核评价方法、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推动教学管理网络化和信息化等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初步设想和配套保障措施。希望通过探索建立与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模式, 促进民办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 薛善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 邰宗杰.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 黄崴.教育管理学[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4] 刘芳.民办高校生存的关键是教学管理模式创新[J].现代教育科学, 2006, 1.

[5] 谢文静.高职教育考试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03, 13.

[6] 庞淑芬.教学管理三创新[J].北京教育, 2004, 1.

[7] 马平.现行教学管理制度中制约教师创新的弊端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7, 11.

[8] 赵居礼, 李继刚.八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扫描[J].职业技术教育, 2001, 30.

[9] 吴志宏.浅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3.

[10] 张磊.高职高专教育考核方法改革探析.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第三次专题研讨会.乌鲁木齐, 2004.

上一篇:复合生态系统理念下农村住区灾后重建规划设计优化的探讨下一篇:简析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