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差距与发展

2022-09-12

一、中国城乡历史简述

1、城市的起源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同时也曾是一个农村农业农民占主体的传统农耕国家。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城市与农村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农业革命 ( 新石器时代) 标志着生产力的一次飞跃并确立了农耕文明, 同时也为中国城市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而城市是如何起源的呢? 学术界关于城市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集市说, 认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农业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除了拥有满足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外, 还会有一些多余的农产品和畜牧产品, 因而需要有一个集市来进行物物交换。随着物物交换的地点变的固定下来, 聚集的人多了便有了市, 最终建起了城;而是抵御外来入侵说, 也就是建立城市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和抵御外来民族的入侵;三是社会分工说, 即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生产力的提高, 一个民族内部出现了从事手工业、农业、制造业和商业的不同领域, 慢慢的就有了城市的产生和经济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认为, 阶级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建立而出现的。当阶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出现两个对立阶级且矛盾达到无法调解时才出现了国家。 ( 恩格斯)

因此, 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伴随着私有制的确立, 阶级的形成, 国家的产生, 军事防卫的需求形成的——城《管子·度地》说“内为之城, 内为之阔”。与大规模的商品交换现象形成的——市, 而由部落联盟逐步演变为城市。

大多数城市的前身是”市”, 神农氏时代的“日中为市”的“市”, “市”是大多数城市最初的雏形。出自《易经·系辞下》:“日中为市, 致天下之民, 聚天下之货, 交易而退, 各得其所。它是大多数城市一开始起源, 就与乡村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有少部分城市的前身则是城, 比如山海关, 天津卫要塞- 城堡等。

2、中西方城乡关系对比

在中国, 从夏朝 (公元前21 世纪) 至清朝鸦片战争时期 (1840) 一直是城市领导农村, 城市在经济上依赖农村, 在政治上统治农村。在权力结构上, 从秦朝 (公元前221) 至清朝 (1840) 城乡之间是一元的或一体的, (由分散到集中, 由多样到单一, 中央集权制) 而不是像西方中世纪后期那样呈现城乡对立的二元状态 (新兴城市市民资产阶级与旧封建地主阶级) 。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城市的起源、衰败、和未来》中说:在城市聚集的过程中, 占据中心位置的国王, 他是城市聚集过程中的主导力量, 将一切新兴的力量聚集到城市文明建设过程中, 并集中于宫廷和庙宇的控制下。都城形成一个王权统治的核心点, 而所有的诸侯国都或者说县城, 就是这个核心点的控制分支。

从明清两朝开始, 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国家权力对基层的延伸与渗透扩展, 目的就是更多地提取资源。自1840 年以后, 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头上压了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瓦解了自然经济为主导的农村小农经济, 严重剥削和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改善。

近代 (1840-1949) 以来, 工商业逐渐取代了农业核心位置, 一些其它资源的价值逐渐彰显出来, 但国家对资源的分配使用过程中, 农民依然不在优势资源的分配体系中。政治权力和财政收入被政府垄断, 对重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被政府和城市垄断。农民所分配到手的资源就是土地表层的开垦利用, 对于矿山、地下资源等都没有任何权利。从产业的比较效益来说, 与工业和城市服务业比较起来, 农业效益比较低。配第在《政治算数》这部名著中, 将英国船员的收入和农民进行了对比, 结果发现船员的收入是农民收入的4 倍。他还发现在众多欧洲国家的国民收入中, 荷兰的人均国民收入是最高的。因此, 他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在农业、工业和商业中, 工业的收入比农业多, 而商业的收入又比工业多。在中国, 传统农业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在一定时期内, 产量大体固定, 生产周期长, 风险大, 效益低。农业不同于其他产业, 不仅要承担市场风险, 而且要承担自然风险。

对于后发展国家来说, 因为工业文明对农业社会的侵入, 自然会形成由落后的农业和先进的工业两大部门组成的二元经济结构, 就像旧中国那样。由于工业和农业分别分布于城市和农村。因此, 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差距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表现为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但在新中国, 这种自发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上升到国家制度的层面, 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把全体社会成员划分为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两大类, 以资源的不同占有制度、户籍制度、票证供应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单位和生产队的管理制度、人员外出管理制度等, 把这种二元结构固定下来, 用划地为牢的办法, 把城市与农村两大人群分割在城市与农村, 并继续固定在单位或生产队的圈子之中, 城乡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也可以说, 造成中国城乡差距的根本原因就是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确立.。

二、中国城乡差距的主要表现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近年来, 在国家采取多种惠农措施的情况下, 城乡收入比例也还维持在3.21 ∶ 1, 如果把城市居民收入中一些非货币因素, 如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福利考虑在内,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可能更高。

2、城乡教育差距

城镇居民的总体受教育程度远远好于农村。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 倍、6.1 倍、13.3 倍、43.8 倍、68.1 倍。尤其是大专以上的人口, 城乡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更重要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

3、城乡医疗差距

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条件差,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 参与医疗保险的比例低, 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农村医疗设施陈旧、设备老化, 医疗卫生人才缺乏、流失严重, 目前, 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只有10% 多, 80% 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近几年, 由于公共卫生供给短缺, 医疗价格大幅度攀升, 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4、城乡消费差距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 生活资料的质量低, 假冒伪劣横行。从总体上看, 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90 年代初期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 整整落后10 年。

5、政府公共投入差距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由于我国城乡之间以及城乡内部在制度、市场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分割问题, 在城市内被认定为的公共产品, 可能在农村就不再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 “公共产品”具有了排他性, 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可以将其看作是个人收入。我国城乡收入中对这部分个人收入都不同程度上存在低估计的问题, 城市较农村的低估计更大。 (中国农大张正河:《中国的城乡差距到底有多大?》新华网)

三、中国城乡差距解决措施

建设农村城镇化, 从根本上解决“三农” (农村、农民、农业) 问题。主要措施如下:

1、坚持持续发展农村经济

发展农业信息化, 提高地膜国家标准, 减少环境污染, 坚持工业技术反哺农业, 科学种田。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资源优化配置, 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节能环保工业与服务行业及中小企业, 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 农业经营集约化, 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 简化销售渠道, 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农村住房质量, 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土地农民集体所有, 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者。

2、发展农村文化教育科技事业

弘扬和发展农村传统文化, 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义务教育, 构筑以学校为主的社会关爱人体系, 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大力开展职业培训, 提高农业人才整体素质。实行城乡医保一体化, 发展农村敬老养老院, 让老年农民享受晚年。加强计划生育工作, 提倡优生优育。

3、强化农民责任义务, 改善干群关系, 搞好农村社会管理工作

从1982 - 1986、2004 - 2013 年, 中国中央出台15 个“一号文件”, 缩小城乡差别, 撤销各种农民负担, 改善农民生活, 农村、农民、农业的尴尬局面得到根本扭转, 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成绩卓著, 得到全世界的普遍赞誉, 但同时, 一些地方干群关系仍很紧张, 在一些农村社会冲突仍然不断, 农民与地方政府间对立情绪时有发生, 农民的国家责任义务观念整体淡化, 对法律与社会责任义务观念缺失, 农民社会信用结构亟待完善。对此, 一方面对涉及土地产权、土地流转、户籍制度、人口控制、子女教育、社会保障、房产政策和医疗保险等一系列问题, 是一项长期、艰巨、庞大而复杂地工作, 需要各方面的配套改革。另一方面必须重构与强化农民社会责任义务体系的对策。

1) 从法律地位和政策定位出发, 系统界定当代农民的法制身份和政策身份。

2) 通过立法形式构建和完善新时期农民社会责任内涵, 培养农民群体对国家应有的责任感。

3) 分类建构完善的农民义务体系, 如社会公德、家庭伦理道德、国家与社会公益型, 集体与村社公共公益, 社会信用与诚信型责任义务, 职业道德型责任体系。

4) 建立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农民培训体系,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通过培训, 培养农民群体社会责任感和义务观念, 强化农民与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合作精神。

4、搞好农民城镇化建设

所谓新型城镇化, 是以城乡为核心, 城乡统筹为主导, 以城乡和谐发展、生态居住等为特征, 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程占华需要建立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上, 在城乡人口转移的过程中, 来实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农民的收入, 以城乡共同发展为目标的城镇化。

在新型城镇化评价时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 城镇化集约节约发展, 城镇化人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转变, 农民有序转到城镇并且平民化, 才是衡量城镇化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 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注重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保障粮食发展, 以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为目标。

2) 城镇化质量提升。要重视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注意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重视城乡统筹发展等问题。

3) 城镇化合理布局。注重城市空间效率提升和劳动力供需平衡。

4) 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集约协调、民生改善、生态宜居五个系统的基本框架。

四、结语

城乡差别是自有城乡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城乡间的差距问题, 不仅在中国, 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实践证明, 城乡差别的消极影响处于主要地位, 因此, 消灭城乡差别成为人类的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本文在文献研究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 对农民政治价值观在过去十余年间发生的变迁有所研究,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 中国农民各项基本政治价值观的变迁, 将更为现代化。对中国内地的民主化与法制化建设而言无疑是值得期待的。文章对新型的城镇化进行了阐述, 从城镇化水平, 经济发展, 集约协调, 民生改善, 生态宜居等方面探索性的构建了评价基本框架。旨在中国特色城镇化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有一定的启发。

摘要:从城市的起源、中西方历史上城乡关系的对比, 及中国城乡的产生、发展的历史变化为脉络;观察分析当今中国社会城乡差距的现状, 其表现已经成为非常严峻的问题呈现在诸多方面。如城乡生活消费差距, 城乡医疗、教育、就业、收入差距, 城乡社会保障差距, 政府对城乡投入的差距等。基于上述的种种差距,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中国政府为缩小和解决这些差距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事业;强化农民责任义务, 搞好农村社会管理;搞好新型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中国城乡历史,城乡差距,解决措施,发展三农

参考文献

[1] 朱明国《变迁与重构—-农民社会责任义务体系》新华文摘2014.第7期P1—7.

[2] 孙长青《经济学视角下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河南社会科学2013.第11期P56-58.

[3] 傅崇兰白晨曦曹文明等.中国城市发展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4 (2012.1重印) .

[4] 张虎林文集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2.9.

[5] 林家彬吉炳轩等.市县领导月刊, 2013.9总168期.

[6] 吴学凡新时期中国城乡差别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1.

上一篇:论大数据视角下审计工作的改革思路下一篇:重庆市云阳职业教育中心——借示范东风助学校腾飞